第一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农村税费改革在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新的挑战。面对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彻底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在发展上要有新思路。基层党组织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绩效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要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引导和扶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当好发展农村经济的“领路人”。基层党组织要引导农民增强市场意识,围绕市场做文章,因时因地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真正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
二、在助农增收上要有新手段。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动员部分致富农民和党员致富能人率先开拓市场,自我发展,以先富带后富,形成户带户、邻帮邻的联动效应。要把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物质基础,动员组织基层干部深入到村、组,扎扎实实帮助农民寻
找增收项目,开辟增收门路,积极探索让农民增收的新手段、新途径,把帮助农民掌握一门或几门先进实用技术作为帮助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
三、在经营方式上要有新途径。基层党组织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农民组织起来,将单家独户经营联合起来,依托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让农民分享加工增值特别是深加工带来的利润,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实力。
四、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充分激活整体活力。一要探索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标兵,把党员致富标兵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农村小康建设带头人。积极推行“两推一选”,注重改善村级班子的整体结构。拓宽村干部选拔渠道,放宽视野,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中发现、选派优秀人才到农村施展才华;要改进干部选任方式,注意挑选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担任村干部,把更多的村干部培养成小康建设的带头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二要以保持共产党
员先进性为目标,强化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应把“学教”活动中让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大力推广,使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向经常化、制度化转变。同时,要结合农村党员的自身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有效载体。既要抓好党校和党员冬训等阵地教育,更应注重实践培训和技能培训,使每一位党员真正成为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三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如采取上调下派的方式加大对村干部的培养力度,采取公推公选的办法选拔特别优秀的村干部充实到乡镇领导干部队伍中去,使他们感到政治上有“奔头”;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减少村组干部人数,提高补贴等办法,使他们感到经济上有“想头”;通过建立村组干部养老保险金的落实保障机制,使他们感到生活有“靠头”。从而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四要形成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近几年,基层党组织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措施硬、办法多,相继采取了“乡镇干部进村入户制度”、“民情日记”、“政务公开”、“首问责任制”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干部的作风转变,保证了中央、省、市、县发展农村经济的各项方针
政策落到实处。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帮扶责任制和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探索转变作风抓落实的新机制。五要把创新工作方法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着力点,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后,要求村内的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这是加强农村民主管理的必然要求。基层组织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群众迫切要求做的事摆在“一事一议”的首位,充分调动大家议事、决事与行事的积极性,形成“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办”的民主氛围。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提出的议案,要量力而行,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对大多数群众不认同、不接受的事情,不要硬办,最大限度地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要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对“一事一议”所议项目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公开,特别是对筹款项目、工程进度情况、完工后的资金使用情况等,要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篇: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通过配强班子、带好队伍、搭建平台、完善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增强党在基层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配强一个班子,增强村级组织领导核心。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主要看支书。做好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村党组织书记考评和管理,由乡镇党委根据村党组织书记职责和任务,科学设定考评内容,每年分层次由党员群众、乡村干部和乡镇党委分别对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为优秀的,进行表彰和鼓励;确定为基本称职的,对存在问题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确定为不称职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后予以调整。针对部分矛盾问题突出或班子软弱涣散的“难点村、重点村”,要创新选拔机制,拓宽选人视野,从现有村干部中遴选,从复员退伍军人中选用,从务工经商创业人员中请回,从区和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选派,从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退休、离岗干部、工人中推选等途径,大胆启用各种党员“能人”,切实把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人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加大后备人才选拔力度,建立动态村级干部后备人才库,通过推荐、考核择优纳入后备人才,届中优先安排上岗,通过给任务、压担子,发现培养一批有素质、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及时培养使用。
二、带好两支队伍,夯实村级组织中坚力量。一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加大在农村优秀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力度,逐步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建立高素质党员队伍。创新党员作用发挥新平台,根据党员的年龄、文化、从事行业、技术专长等情况,推行设岗定责、依岗进行承诺,使每个党员立足实际创先争优,在致富帮富、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抓好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要把“六大员”纳入村干部范畴进行集中管理,定期对履行职责、协管能力、工作态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建立绩效与工资待遇、续聘相挂钩制度,对不胜任、不在岗在位、考核不称职的“六大员”及时解聘和增补改聘。对带头试验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带动农民发展新产业的“六大员”,在政策、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帮、带,让更多的农民掌握新知识,使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
三、搭建三个平台,打牢村级组织工作基础。一是搭建教育培训平台。充分利用党校、农技校和远程教育站点等载体,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通过专技人员授课、实地培训、外出参观等形式,对农村基层干部、“六大员”进行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产业调整等培训教育,提高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依托远程教育平台,探索建立“站点+基地+农户”、“站点+基地+协会”等远教“学用”模式,引导党员干部提升致富本领。二是搭建发展富民平台。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有效地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平原乡镇农村可利用交通、信息、人才资源丰富,兴办二、三产业;山区乡镇农村利用山地、水等自然资源,发展一些集体统一经营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针对农村经济“分得过多,统得较少”的实际,可采取返租倒包、合股经营等形式,对村级集体资源和农户个人资源重新规划、整理和开发,实施规模和品牌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搭建服务设施平台。探索资金投入、设备配套、建设管理等新措施,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积极构建办公、远程教育、文体活动、综治民调、文化阅览、计生服务等多项功能合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场所的政治活动、经济服务、综治维稳、文化娱乐等阵地作用。
四、完善四项机制,强化村级组织规范管理。一是完善村级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全面推广“168”党建工作模式,学习借鉴“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不断完善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党员定期评议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制度,加强对村党组织负责人的民主监
督。完善村级党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深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和形式,提高公开质量。广泛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重点抓好村务公开难点村治理工作,提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水平。二是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乡镇党委要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专门分析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形势,检查工作任务完成进度,研究解决党建工作的有关问题。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切实增强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完善城乡党组织共建机制。建立健全区直机关部门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常态化机制,把部门职能、行业优势和农村实际需要联接起来,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城乡统筹互助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四是完善村干部保障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以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离任补偿)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
(中共涵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凤珠)
第三篇: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对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近年来,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按照上级党委、县委的部署和“五个好”、“六个好”的目标要求,对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整顿和建设,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用“五个好”和“六个好”的目标要求全面衡量,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准来对照,依然存在很大不足和很多突出问题。因此各级党组织,认真研究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目前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客观地分析形势,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现有素质与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和服务的作用,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经济相对贫困地区的干部在这方面的素质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从思想素质看,一部分基层干部传统的思想观念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从政治素质看,在部分基层干部中存在着淡化政治的不良倾向;从能力素质看,少数同志领导工作水平与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不相适应;从作风素质看,一些基层干部的领导作风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不相适应。
(二)农村党组织设置的模式化与农村经济形态的多元化之间的矛盾。目前村党组织设置基本停留在按地域划分的模式上,党组织设置形式与多元化的经济组织形式不相一致,给党组织活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经济薄弱村转化的艰巨性与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愿望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既要有人办事,还要有钱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在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谋福利中,才能真正确立它的核心领导地位,党组织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但目前,在我县还存在着很多经济薄弱村,甚至是“空壳村”。由于集体经济相对贫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这一点在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的牧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造性与党建工作的传统方式发生碰撞。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变化了的形势仍然认识不够,研究不够,改进不够,有的习惯于“单打一”,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仍很突出;有的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适应不了党员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有的在评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共性、轻个性,既影响了对党建工作的正确估价,也容易产生错误的工作导向。
(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与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既需要市场经济知识,又需要实用技术的武装;既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水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集体观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虚,有的甚至热衷于宗教迷信活动,这些都给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近年来,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出现了相对弱化的趋势,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紧,对农民群众的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机关“会多为患”;一些党员干部在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中也有层层打“折扣”,结果是群众“有一半听不懂”、“听懂的有一半不会做”、“会做的有一半没效果”。从实践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不足”:一是农村改革开放发展势头迅猛,在干部和思想的准备上显得不足;二是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挑战认识不足,相应的措施没有跟上,也不配套;三是少数基层干部“两手抓”的素质具备不足,农村党建工作摆不上位置,削弱了党的领导,造成了实际工作中的一手硬、一手软,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四是党的建设上理论准备不足,党建工作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一些偏差。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及对策近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通过几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我以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从以下几外方面抓起。
(一)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准确把握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第一,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全局中,县委必须首先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前沿指挥部建设好。从我们且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哪里的基层党组织战斗有力,那里的工作就扎实有效,经济建设就能迅速发展。反之,一些地区之所以长期发展不起来,经济落后,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缺乏一个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的带头人,缺少一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一些地方人心涣散,治安混乱,思想文化道德水准下降,宗教氛围不断浓厚,也是因为基层党组织作用弱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钝化所致。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强,一强百强;党员干部作用好,一好百好;集体经济富,一富百富。因此,农村工作千条万条,首先一条就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前沿指挥部”建设好、巩固好,这是搞好农村工作、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首要前提。第二,在农村党建工作
科学划分,定出量化指标,层层分解落实,纳入基层党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目标责任制,以责任书的形式予以确定,年终检查考核,逐项评比打分,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同时,以齐抓共管为目标,形成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最终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并转化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进而推进我县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有效地开展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对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近年来,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按照上级党委、县委的部署和“五个好”、“六个好”的目标要求,对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整顿和建设,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用“五个好”和“六个好”的目标要求全面衡量,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准来对照,依然存在很大不足和很多突出问题。因此各级党组织,认真研究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目前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客观地分析形势,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现有素质与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和服务的作用,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经济相对贫困地区的干部在这方面的素质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从思想素质看,一部分基层干部传统的思想观念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从政治素质看,在部分基层干部中存在着淡化政治的不良倾向;从能力素质看,少数同志领导工作水平与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不相适应;从作风素质看,一些基层干部的领导作风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不相适应。
(二)农村党组织设置的模式化与农村经济形态的多元化之间的矛盾。目前村党组织设置基本停留在按地域划分的模式上,党组织设置形式与多元化的经济组织形式不相一致,给党组织活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经济薄弱村转化的艰巨性与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愿望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既要有人办事,还要有钱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在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谋福利中,才能真正确立它的核心领导地位,党组织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但目前,在我县还存在着很多经济薄弱村,甚至是“空壳村”。由于集体经济相对贫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这一点在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的牧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造性与党建工作的传统方式发生碰撞。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变化了的形势仍然认识不够,研究不够,改进不够,有的习惯于“单打一”,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仍很突出;有的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适应不了党员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有的在评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共性、轻个性,既影响了对党建工作的正确估价,也容易产生错误的工作导向。
(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与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既需要市场经济知识,又需要实用技术的武装;既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水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集体观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虚,有的甚至热衷于宗教迷信活动,这些都给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近年来,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出现了相对弱化的趋势,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紧,对农民群众的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机关“会多为患”;一些党员干部在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中也有层层打“折扣”,结果是群众“有一半听不懂”、“听懂的有一半不会做”、“会做的有一半没效果”。从实践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不足”:一是农村改革开放发展势头迅猛,在干部和思想的准备上显得不足;二是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挑战认识不足,相应的措施没有跟上,也不配套;三是少数基层干部“两手抓”的素
第五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文章标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之一。实施这一基础工程,涉及到农村的各级组织和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坚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看,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两个文明的共同进步,这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中心。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必须发挥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去贯彻、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任务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去完成,农村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去解决。只有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好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才会有可靠的组织保证。多年的实践也一再证明,经济建设是中心,但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搞好经济工作的保证,但又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一些地方和单位的经济发展之所以既快又好,关键就是那里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得好、过得硬,建设了一批敢打硬仗的强班子。相反,那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和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因此,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有害的。既不能孤立地就基层组织建设抓基层组织建设,忽视或放松经济建设;也不能就经济抓经济,忽视或放松基层组织建设。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二、要正确处理集中活动、集中整顿与做好经常性工作的关系
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进行集中教育整顿,这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近年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但是应该看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积量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劳永逸。集中教育整顿之后,如何巩固和发展集中整顿的成果,怎样抓好经常性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各级党委必须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决不可抓抓停停,时紧时松。做好经常性的工作,就要经常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经常地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抓紧解决问题;要经常地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及时把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要经常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正气,抵制歪风,严肃纪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经常性的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和坚持一整套抓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制度。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制度建设抓得不够和执行制度不严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方面,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另一方面,执行制度不严格。有的是虎头蛇尾,落实不够;有的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应付上级,没有真正按制度办事。为了切实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必须在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把经常性的工作纳入制度化的轨道。
三、要正确处理思想建设与组织调整的关系
思想建设是组织调整的前提和基础,组织调整是思想建设的延续和保证。就农村基层组织的总体来看,现在要解决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此同时,对那些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较差的干部和那些不团结、不协调、软弱涣散的班子,也要进行适当的组织调整。但在组织调整的过程中,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换人以后,也要注重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把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素质,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集中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和胸怀大局的教育,正确看待和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抓好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教育,进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抓好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育,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工作热情与科学态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抓好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教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抓好纪律和法律教育,增强遵纪守法和维护法纪的自觉性。通过深入的学习、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成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引路人,领导农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识大体、顾大局、依法办事的明白人,关心群众冷暖安危、为群众办实事的热心人,实事求是、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的老实人。
四、要正确处理抓乡镇组织建设与抓村级组织建设的关系
乡镇
和村级组织都是农村基层组织,两级组织都要加强。但是,由于乡镇和村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职能、地位、作用不同,因此抓乡镇与抓村的要求与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要靠村级组织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去完成、去落实;农村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靠村级组织去化解、去解决。乡镇这一级是党和国
家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对村级组织建设负有直接责任,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大量事实证明,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班子坚强有力,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就能搞得好,差村可以变好,强村可以更强;相反,乡镇班子建设不好,必将直接影响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好村很可能被带坏,后进村的问题更没人去解决。因此,“治下必先治上,治村必先治乡”。抓好村级组织建设,必须首先把乡镇这一级组织建设好,特别是要把乡镇领导班子,尤其是乡镇党委的领导班子建设好。要切实加强乡镇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配强乡镇党委班子,选好“一把手”,真正把乡镇党委建设成为农村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使乡镇党委切实担负起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真正发挥好“龙头”作用。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