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册数学二、四单元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四单元答案
1、同样多平均分
2、中间一幅8、129、6×9=549×6=5454÷6=954÷9=610、2411、7÷1=714÷2=721÷3=728÷4=7……
13、(1)4+8=12(2)4×8=32(3)54÷9=6(4)35÷5=7
(5)3×9=27(6)9÷3=3(7)9×3=27(8)45÷9=5
(9)72÷8=9(10)9×3=27(11)36÷4=9(12)(56-8)÷614、(1)每只兔子分到几个萝卜?=48÷620÷5=4(个)=8
(2)有5只兔子4×5=20(个)
(3)每只兔子分4个萝卜20÷4=5(只)(注意单位)
15、(8—2)÷216、40÷(6-1)
=6÷2=40÷5
=3(千克)=8(级)
17、63÷(10-1)
=63÷9
=7(米)(16、18题注意要减1)
18、42÷7=6(段)
6-1=5(次)
(此题有两小问,每一问要有对应的算式)
19、48÷8=6(米)
(对折1次1变2,对折2次2变4,对折3次4变8……)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例
1、例2,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我们先来分糖。
(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2)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看清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2题。
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让学生用12张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摆一摆。摆好后,按要求填空。
3.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1)回忆:什么中平均分?
(2)判断:哪是平均分,并说出自己的想法。2.练习二的第2题。动手在线上画圆,然后填空。3.练习二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风车”。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巩固“平均分”。(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过程与方法: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3。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2.学生分组,用○纸片代替果冻,分一分。
3.汇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每次拿2个,拿完后看有几份。)(也可在图中画圈,每个圈里有2个,圈完后看有几个圈。)
4.小结:这也是平均分的一种情况。5.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第1题,摆一摆,填一填。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香蕉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香蕉平均分给小猴”。让学生独立完成分香蕉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
结果。
2.完成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的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第三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课本P13页例4,练习三第1-3题。【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设置问题。
今天大熊猫“笨笨”要请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大家看
图,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一摆,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要求每盘分的同样多。
2、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三、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2、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3、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4、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四、应用,加深理解 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
五、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1题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练习三第2题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练习三第3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五、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内容】课本P14页例5,练习三第4、5、6题。【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设置问题。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大熊猫“笨笨”请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看到那么多它喜欢的竹笋,就禁不住多采了些。大家看图,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大熊猫“笨笨”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一摆,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
(4)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三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三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总结。
第五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
(一)【教学内容】课本P18页例1,练习四第1~4题。【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求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上学期学习了乘法口诀,过了一个春节不知大家忘了没有?老师来考考大家,有没有胆应战?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6×2= 4×3= 2×5= 3×3=
2、填空。
2×()=4 3×()=6 4×()=8()×3=12()×4=20 5×()=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4、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
1、引出除法算式12÷3。
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
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4)显化想商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4、小结。用乘法口诀能快速求出商。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第18页的“做一做”。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2、3、4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教学内容】课本P19页例2,练习四第5~6题。【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春天是美丽的,春天也是植树的季节,大家看植树的小朋友们来。(出示例4 图)
大家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2(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每笼4个包子,6笼一共有了多少个包子? *一共有24个包子,每笼4个,可装几笼?
*一共有24个包子,平均放进6个笼子,每笼可装多少个包子?
2、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4、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第19页的“做一做”。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5题。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6题。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七课时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 P23 例3,P24练习五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间喜欢玩一些什么游戏?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在课间喜欢玩的一些游戏。当学生涉及到有关“平均分”的游戏时,老师要注意强调,引起学生注意,同时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1):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2、解决问题
(1)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要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2)怎样解决?
因为是平均分,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几,用除法计算。
3、列式计算 15÷3=5(只)
4、检验:解答正确吗?
每盒5只,3盒就是15只,对啦!(可画图)
5、答题。
6、同法指导例3(2)。
7、比较例3中的两道题,你能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第1题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第2题是求15里有几个5。两题都用除法计算。
8、小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三、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我们!
四、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24第1题。
(1)让学生明白每题的意思,属于哪种情况。(2)按程序解答。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24第2题。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24第4题。
五、总结
六、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P24第3题。
第八课时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P24 练习五第5-9题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用除、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数量关系,会用乘、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重点是平均分的。
二、例题。
1、出示例题1:二(2)学生课间有4组同学进行跳绳游戏,每组3人,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跳绳游戏?
2、学生解答。
3、出示例题2:二(2)学生课间有12个同学参加跳绳游戏,平均分成了4组开展游戏,每组有多少人?
5、学生解答。
6、比较两题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24 练习五第5题。
2、教材P25 练习五第6题。
3、教材P25 练习五第7、9题。
四、总结。
五、课堂练习:教材P25 练习五第8题
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26页-2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小组比赛背乘口诀。完成第26页第2题。
二、师生共同梳理第二单元的内容。(1)除法的含义。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
1、除法的意义。
(1)课本第26页第1题,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平均分?可举例。
(2)写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第1题中出现的算式为例进行。
3、比赛:看谁算得快 完成第27页第1题。
4、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完成第27页第2题。(2)完成第27页第3题。
四、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完成第27页第4题。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第一课时 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自主学习质疑释疑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三、合作探究 突出重点 学习例1。
1.出示视图1: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学生分组操作)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相同吗?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四、课堂达标 基础过关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2)P13做一做。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2视图。
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学习提示:
(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画一画,比一比。
(1)学生按例2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2)比一比:上面三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P1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练习四。
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个内容后,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四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读一读,连一连。(6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mián huā xiǎo xī zhuī ɡǎn wèi lái duǒ shǎn
shì jiè hū huàn jiāo shuǐ ɡē ɡe jiàn jiɑn
三、词语花园里花香扑鼻。(13分)
1.反义词。(3分)
2.加上偏旁组成字和词。(6分)
3.让词语回到正确的位置。(4分)
(1)()使人落后。
(2)妈妈为有这样的好儿子而感到()。
四、阅读拾贝,我会连。(8分)
小草 一朵两朵 像春天的眉毛
野花 探出头来 像春天的眼睛
树木 吐出嫩芽 像春天的琴声
小溪 丁丁冬冬 像春天的音符
五、古诗对对碰。(10分)
1.根据意思写诗句。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3分)
2.读了《草》这首诗,我知道小草(4分)
3.我能发挥想象,给古诗《草》配幅美丽的画。(3分)
六、句子超市。(12分)
1.模仿秀。(4分)
例1: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
爸爸刚赶到体育馆,球赛就结束了,我惋惜地对他说:“。”
例2:她站在山岗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
自豪地喊着:“!”
例3: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春天像。
2.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
(1)春天来了。
(2)你知道 ?
(3)春天开放的花有、、……
3.如果小鹿种下的是小桃树,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请你帮黄莺和微风写几句话吧!(2分)
黄莺:
微风:
七、课文广角。(7分)
1.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鹿弟弟认为“玫瑰白栽了”是因为(3分)
2.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多么 的世界啊!桃花,柳树,小燕子 ……(4分)
八、阅读短文真快乐。(14分)
春天的美景
春天来了,带给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小花一朵一朵地盛开,有红的、黄的、粉的、紫的,五彩缤纷,美丽无比,她们好像在互相争奇斗艳地比美;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像是一朵朵会飞的花;忙碌的蜜蜂像一个红娘,在花中替人牵线。
春天的鸟儿特别活泼,唱的歌婉转动听;春天的阳光轻洒在大地上,一片暖洋洋的;儿童的游玩声、笑声和可爱的脸孔,带给了大地欢悦。
在这美好的春天,到处鸟语花香,充满喜气,我们可不要让这美好的春光溜走了!
1.这段话主要写 来了,带给 一片生机勃勃。(4分)
2.我能写出和“五彩缤纷”意思相近的词语:(3分)
3.用“ ”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3分)
4.你准备怎样做才不让美好的春光溜走?(4分)
九、写作园地。(20分)
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和小鸟一起在快乐地歌唱,他们多开心哪!用几句话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嫩nèn 触chù 探tàn 豪háo 莺yīnɡ 终zhōnɡ
二、棉花 消息 追赶 未来 世界 呼唤 浇水 哥哥 渐渐
三、1.熟 浅 密 2.浇 浇水 抽 抽打 油 油菜 3.骄傲 自豪
四、略
五、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小草非常顽强,即使野火烧了,又会重新生长出来。3.略
六、1.(1)只能下次再来看球赛了!(2)妹妹自豪地说:“我的文章终于发表在《语文周报》上啦!”(3)春天像刚出生的婴儿。2.花儿开放了。船儿为什么能在大海里航行?油菜花 迎春花 郁金香 3.小鹿,你家的桃花可好看了,粉红粉红的,我真想唱首动听的歌。你家的桃花还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呢!我的身上还散发着桃花的香味呢!
七、1.玫瑰长得很高,可是一朵花也看不到。2.明亮 美丽 笑红了脸 摇着绿色的长辫子 叽叽喳喳地叫着
八、1.春天 大地 2.五颜六色 色色俱全 五光十色 色彩斑斓 3.忙碌的蜜蜂像一个红娘,在花中替人牵线。4.好好读书,不能浪费美丽的春光。
九、略
第五篇:四-六单元答案
第四-六单元资料汇编答案
一、注音或写汉字
1.Xǐng , háng, dàn ,fú, xù, dài2.huì, tïng, jiá, rǒng, pàn, piþ
3.cýn cÿ, zhàn, chýn, háng, xiâ4.zhà, zhuài, yín, shí, shüi, mí
5.gâ, qí, qiào, lǚ, zhuÿ, xūn6.zhì, gǎo, tuî, xiǔ, líng,quán
7.chãng, nûâ,jǐ, shîu, chþng, xuàn8.chuàng, chì, zhǐ, jiǎo, qiâ, lûâ
9.chuî, yìn, guǎng, zhüng, mî, xiù10.chàn, xiá, lǎo, wú, xù, jiàn
11.zhuì,shàn, xiá12.潺潺,撺掇,灼,恬静
13.骤,蹲,惬,弥,颦蹙
14.妍,腻,禅,褶,癫15.凛,孀,皑皑,懈
16.怂,怏怏,姗姗17.忡忡,眶,伦
18.铧,嗝,噎,蔽,燥19.谛,辐,砭,豸,匍匐
20.廓,巅,悼,锤,霾21.栗,锲,孜孜,凝
22.污涩,怅,惰,辩,丐23.峙, 娴, 坠, 湛, 磐
24.穹, 恍惚, 缭, 筹25.斓, 腻, 栅, 搐,壑
26.咆哮, 剽, 窥, 羁, 疮27.遒, 觑, 畸, 眷, 噬
28.羸, 崔巍, 寐
二.填空
1.鲁迅,思想家,革命家,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呐喊
2.刘成章,羊想云彩3.丰子恺,画家、散文家、美术,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十二章,甘美的回忆
4.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5.清,林嗣环,清,张潮,虞初新志
6.奥地利,茨威格,传记文学,三位大师,最初的经历,昨日的世界
7.法,圣埃克絮佩里,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小王子,堡垒
8.郭超人,美国,里根,世界名人演说经典
9.山海经,淮南子集释,西汉,刘安
10.郑振铎,家庭的故事,桂共塘,山中杂记
11.沈石溪,圣火,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
12.牛汉,法,布封,自然史13.清,蒲松龄,留仙,柳泉,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14.许云峰,余新江
15.双枪老太婆 16.华子良,华子良,渣滓洞,成岗,江姐,毛人凤,许云峰,李敬原,龙光华
三.病句
1、重复,去掉“添砖加瓦” 2.关联词不当,“不管”改为“虽然”
3.成分残缺,后面加上“的通知”4.语序不当,改为“第一眼看到”
5.搭配不当,改为“很大的改善和提高”6.重复,去掉“具体”
7.歧义,改为“我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
8.语序不当,改为“减退和迟钝”9.句式杂糅,去掉“原因”或“所造成的” 10,两面对一面,改为“关键的与否”或去掉“好坏”
四、文言
(一)口技
一.注音
1.yì, hōu, jiàn, yâ, hǔ hǔ ,jÿ, fâi, chì, shüo, shǎo, qǐng
二.解释
1.擅长2.设置,安放3.适逢,正赶上4.通“座”,座位
5.只6.说梦话7.喂奶 8.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9.连续不断地说话
10.全,都11.打鼾12.心情13.夹杂 14.拉15.即使 16.说出
17.扬起18.大腿
三.翻译
1.全场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
(二)狼
一、解释
1.只2.紧跟 3.跟从 4.一起追赶 5.原来 6.困窘,处境危险
7.胁迫,攻击 8.回头看,转头看 9.堆柴草 10.盖上 11.放下,卸下
12.多少 13.注视的样子14.一会儿 15.径直 16.像狗一样
17.闭眼 18.突然19.神情,态度 20.空闲 21.正22.打洞 23.从暗洞里进入
24.屁股 25.大腿 26.知道 27.睡觉 28.表原因,原来是 29.狡猾 30.欺骗
二、翻译
1.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4.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