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民间儿童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给无数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而且,民间儿童游戏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其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作用是其他游戏无法替代的。
与其他游戏相比,民间儿童游戏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游戏过程的趣味性
民间游戏源于民间,从实践中来,它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迎合了儿童的特点,有着广泛的趣味性,内容具体生动,形式活泼、轻松,且伴有节奏。有的游戏还配有儿歌、口令,儿童边玩边唱,情趣盎然,使之始终沉浸在欢乐之中。如:“捉迷藏”、“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打陀螺”等游戏,充满了新奇、期盼的等待和追逐动作;“过家家”等游戏,则使儿童各有分工,充满幻想,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模仿,充分使儿童过了一把表演瘾。儿童能从这些游戏中体验到各种欢乐。在民间游戏中,儿童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活动中,他们自己选择游戏方式,准备玩具材料,协商角色,构思情节,控制游戏环境,制定游戏规则,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因此,民间儿童游戏充满着无穷趣味性,成为儿童快乐的源泉。
二、游戏开展的随机性
民间儿童游戏的开展,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等条件的限制,不规定严格的时间,不苛求场地的大小,何时何地,只要儿童有兴趣,有想玩的愿望,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哪怕只是挤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一招呼,他们就三五成群地聚集起来,自由玩耍。民间儿童游戏的空间是分散的、零星的,儿童可以在走廊、教室、花园、操场等任何一个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开心地展开游戏。对人数的要求也是随机的,眼前如只有二人则玩二人的游戏,有三人玩三人的游戏,反正几个人的游戏都有,可随时调整组合。
三、玩具材料的简便性
民间儿童游戏的玩具,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水、沙、石、泥、废油漆桶等。这些材料物美价廉,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由于它们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具体代表某一物体,儿童在游戏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如:把一小截残缺的木头当小手枪,玩打枪游戏;用破布、铜钱作成“毽子”踢;用块残瓦片“跳瓦房”等。有一些儿童游戏本身不需要玩具,如:“顶腿”、“单腿蹦”、“捉迷藏”、“背人”、“木偶人”等,都是利用儿童的肢体徒手进行的。民间儿童游戏随地可寻的玩具材料,既能节省财力,又能使儿童感到其乐无穷,既满足了儿童娱乐的需求,也促进了儿童自然天性的发展,这是利用现代成型玩具进行游戏所不能替代的。
民间游戏的以上特点,决定了它在促进儿童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
几乎所有的游戏,都离不开跑、跳等动作,它一方面适应了儿童好动的特点,引起儿童兴趣,另一方面正是通过这些,加强了儿童的体能锻炼,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如以“跳瓦房”为例:儿童以残缺的小瓦片为材料,画好合适的“房子”,需要先用手准确地投掷入“第一间房子”,然后用单脚蹦入,再用单脚把瓦块按顺序在房内推进,转一圈后再从原入口退出,接着再进入其他“房子”,此过程中,不能错投房子、不能踩线,否则,视为失败。此游戏,锻炼了儿童投掷、跳跃、平衡、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等能力,活动全身,使儿童于娱乐中得到了健康锻炼,促进其身体的发育。“踢毽子”、“丢沙包”等都可起到这样的作用。
二、促进儿童的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
有些游戏则可促进儿童的综合感知能力,如“老鹰捉小鸡”游戏:一人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余儿童扮小鸡。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不让小鸡被老鹰抓去,必须应付并预见老鹰做出的各种“攻击”动作,而老鹰也要千方百计地达到抓小鸡的目的。这不仅需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而且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再如“丢手绢”的游戏:首先,准备一个漂亮的小手绢,指定一名儿童拿着手绢,其余儿童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拿手绢的儿童围着外圈跑动,悄悄地任意把手绢丢在一个儿童背后,再接着跑。如果被丢手绢的小朋友知道手绢在自己身后,就赶紧拿着手绢去追赶丢手绢的小朋友,如果不知道,丢手绢的小朋友就抓住了他。在这个游戏中,为防止让被丢的儿童发现,丢手绢的儿童必须动作敏捷、不露声色,而其他儿童要一边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还要一边及时发
现“隐患”。这就更需要集中注意力,警觉,反应快。另外,有的儿童游戏还配有顺口溜、说唱等,如:“一
一一,什么一?一是小猫钓大鱼;二二二,什么二?二是小猫梳小辫;三三三,什么三?三是小猫爬雪山;四四四,什么四?四是小猫写大字。。。”这种从一数到九的《数字歌》,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
四、促进儿童团结、友爱、和谐、调合等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儿童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拍手”(2人),“人、枪、老虎”(3人),“丢手绢”、“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则需多人参加,满足儿童合群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有研究表明:积极的伙伴之间的社会强化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民间儿童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之中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机会对那些“处于沮丧或不幸状态”的伙伴给予同情和帮助,这对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是尤为重要的。如“过家家”游戏,在游戏中,儿童分担不同的角色,有的当爸,有的当妈,有的“拾柴”,有的“淘米”......这些可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大家在一起活动或游戏,会比个人活动、游戏的效果好得多,这种“共同行动看效果”,可促进儿童在共同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五、促进儿童良好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许多民间儿童游戏带有竞争的性质,儿童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扰,他们的情绪是放松的,当他们能顺利地玩游戏时,就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儿童在游戏中开心地动作,体验到欢快的气氛、优美的韵律和节奏,可以丰富和深化自身的情感。然而在游戏中儿童往往会面临失败,产生挫折感,自信心会受到打击,个体的情绪处于不安、烦躁的状态之中。这时,他们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过高评估各种困难,或暂时会停止游戏。但儿童都有好胜的心理,妙趣横生的游戏又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为了参加游戏,他们只有不断克服自身弱点,遵循规则,选择并忍受当前的不安,锻炼自己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才能继续游戏。因此,民间儿童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在“丢沙包”、“踢毽子”、“跳瓦房”、“捉迷藏”等许多游戏中,每个儿童都面临失败的机会,而他们一般都能在不安中继续参加游戏,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游戏中慢慢形成;同时也发展儿童辨别是非、正确评价自我及他人的能力。因为民间儿童游戏的顺利进行,取决于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掌握,取决于儿童的自我评价及对别人的监督,如果某儿童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又想继续参加游戏,就会引来同伴的指责和不满。
综上所述,民间儿童游戏实为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活动,不仅在家庭中可以开展,在幼儿园也可以大力提倡,可在户外活动中进行传授。为了不让民间儿童游戏流失,广大幼儿
教师、家长应把优秀健康的民间儿童游戏交给儿童,为儿童创造游戏机会,并抽时间多和儿童一起玩,引导儿童与儿童之间开展游戏。这不仅可以满足儿童对自由活动的向往,也可弥补现在独生子女缺乏游戏伙伴的不足。
因此,民间儿童游戏对儿童来说是一种“快乐有趣的教育”,对教师、家长来说是一种“轻松有趣的教育方法”
收藏0 分
第二篇:角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角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新民幼儿园
许秀梅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活动。既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确定规则,更多地发挥创造性的有趣的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因此,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大效能地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在角色游戏中,可促进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是具体象征性的,它以假想和想象为条件。在游戏中,幼儿常说:“你假装是爸爸”,“我是老师”,在游戏中,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遨游。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例如,把积木当作饼干,把椅子当汽车,幼儿当爸爸、当老师、当孩子等。幼儿能脱离真实情景和物体的直接信号刺激,进入假设想象的世界。同时又能意识到真实的世界,这标志着幼儿思维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在角色游戏中,能培养幼儿友好相处,共同合作的精神。
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在游戏中幼儿学习怎样与同伴相处,怎样处理和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共同完成游戏活动。例如,在角色游戏“爱心门诊”中,幼儿商量分配角色,有当医师的,还有两个护士。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习相互配合、相互谦让,发展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
三、在角色游戏中,能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出 现问题时,我不急于处理,也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幼儿,而是尊重他们,启发他们妥善解决。游戏中幼儿有时出现争当角色的现象,除了启发他们谦让协调解决外,还应注意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玩角色游戏中孩子“钱”用完了怎么办?没有客人了怎么办?
四、在角色游戏中,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是灵活多样,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着各种情绪情感。尤其是角色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情绪的机会。例如幼儿的愤怒、厌烦、紧张等不愉快情绪,在游戏中得以发泄、缓和,它是幼儿消除生活情境产生的忧虑和紧张感,向自信和愉快情绪过渡的方法。在“娃娃家”游戏中,饰演父母的幼儿体验着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毫不掩饰地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五、在角色游戏中,可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规范。
扮演角色,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学习社会行为规范。例如,教师扮演顾客到医院看病,如发现“护士和医生”态度生硬,就应建议:“护士和医生”顾客说话一定要和气。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学习社会行为规范,会迁移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有利于幼儿社会化行为的形成。
第三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以游戏为主。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新时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关键词 幼儿教育 游戏 合作意识
游戏对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爱玩、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就曾经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这充分说明游戏是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当前,很多幼儿园教师都认识到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巨大作用。游戏不仅是幼儿乐于去做的活动,同时也是幼儿接受学习的有效手段。只有将游戏活动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丰富的活动和游戏环境,放飞孩子们的天性,才能让幼儿们健康成长,拥有一个快乐的、美好的童年。
一、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常识性教育的有效手段
对于幼儿来说,爱玩的天性决定了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在游戏中他们是最快乐的。对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实际生活与游戏这两种重要途径,生活中的现象是最容易感知和被接受的,而游戏则是幼儿最形象的对现实生活的模拟。丰富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接受教育的最好课堂。通过参与游戏不仅有利于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勤动手、勤思考的习惯,以此学会一些生活的基本常识,同时,幼儿的感知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游戏中也将得
到极大地锻炼与提高。
最常见的游戏莫过于一种由幼儿模仿成年人的角色扮演游戏。幼儿们分成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弟弟”,有的扮演“姐姐”等。在游戏中大家分工合作,各有不同的职能,营造出了不同的场景。比如“爸爸”送小朋友去上幼儿园;“妈妈”在家洗衣、做饭,照顾“爷爷”和“奶奶”;“小弟弟”生病了,“妈妈”带他去看医生„„幼儿们在这个游戏中将各自的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一招一式俨然与实际生活中的大人无二。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能够了解到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职责,深刻地理解父母对孩子的深爱之情,同时,也能让他们懂得作为子女需要孝敬父母,正确对待家庭中每一个人。
二、游戏是强健幼儿身体.培养优良品质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摆在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位置。”要达到这个目标,游戏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和有效途径。幼儿在进行“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跳房子”等游戏中少不了要做出跑、跳、投等动作,这不仅有助于增强身体协调性,还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得到锻炼和改善,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为孩子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游戏中经常融入一些体育活动,例如,以班为单位开展的“看谁跑得快、跳得远”的比赛,或是传统的踢毽、跳绳比赛等。这些带有竞技体育色彩的游戏既能强身健体,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
意志力,又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能够体验到成功和失败,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当然,成功的体验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他们很快就能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而对于在游戏中受到挫折的幼儿,则会积极反思失败的原因,力图下次争取有好的表现。长此以往,不仅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使其在压力下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
三、游戏是深化幼儿对合作的认识,培养其合作意识的有效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往的意愿,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互相分享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都离不开幼儿的相互合作,因此,在此阶段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游戏对于深化幼儿对合作的认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在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我就对小朋友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们在游戏前自行协调好谁当“小鸡”,谁当“鸡妈妈”,谁扮演“老鹰”,并且告诉他们在游戏中要相互配合,互相帮助,从而保证“老鹰”抓不到“小鸡”。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们很好地注意到了自己的角色,相互合作,约束了自己的行为,游戏进行得十分顺利。
又如,在进行接力赛的游戏中,有的小朋友不明白为什么要赶紧
接棒,抓紧时间赛跑。于是,我就对他们进行了集体荣誉感的教育。这样,孩子们明白了自己的活动目的,同时也理解了团队的重要性和合作与竞争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合作意识的教育,积极引导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感,并及时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给及肯定和赞许,从而让幼儿在今后的游戏中自愿与他人合作。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师一定要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本着为了幼儿们快乐、健康成长的理念,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幼教观念,从而探索出新的、富有活力的,又适合幼儿的游戏,让幼儿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四篇:基于传统文化中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看法
基于传统文化中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看法
摘 要:传统文化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深挖其中的精华,对于当前的幼儿教育改革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民间游戏的意义和方法入手,分析了对于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间游戏;幼儿教育;看法
当前,我国各层次课程教育改革正处在关键期,幼儿教育课程革新亦是一枝独秀,而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资源,在课程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和利用。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游戏资源依然缺乏相应的重视,教育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苏霍姆林斯基称:“在游戏之中,儿童展现了个性的创造力,游戏点燃了儿童求知欲。”[1]在幼儿教育主题活动背景中,如果让传统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完美结合,会极大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并充分发挥和实现民间游戏最大的教育功能和价值。目前由于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化和外来文化的渐次渗透等因素,使得民间游戏的生存和传承面临着极大的困境,所以保护和开发儿童民间游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一、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乌丙安先生指出:“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游戏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最普遍和最有趣的娱乐活动之一。”[2]其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益智易趣,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民族性、传统性、创造性、规则意识、合作能力和学习兴趣等,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一)民间游戏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的关键时期,而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游戏符合儿童好动的特点,容易引起儿童参与游戏的兴趣,对于促进其身体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拔河比赛、棋类等动手动脑能力游戏,尤其是通过玩耍中的跑、跳、投等动作,不但增强体质,而且促进身心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二)民间游戏利于儿童智力水平的提升
幼儿期应该积极加强儿童的动作协调、丰富语言和拓展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如:丢手绢、抓五子等游戏,多是杂糅动作和民谣语言于一体的活动。儿童在跳跳唱唱中,增强了的学习兴趣、语言词汇、感知能力、规则意识等均能得到提升。另外还有一些民间游戏可以锻炼儿童观察和注意能力的游戏,如:跳绳、放风筝等。
(三)民间游戏利于儿童优秀品质的培养
幼儿期应注重培养儿童的成功和挫折感。诸多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合作意识、规则多变,其间带有不同成分的竞争成分。如:儿童在参加“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游戏中,当孩子们在面对游戏中的成功或因失败而受到惩罚时,对儿童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或家长针对儿童内心的成就感和挫折感,适时加以正确引导,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提升自我控制情绪、与人友好相处、分享和助人意识等,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四)民间游戏利于儿童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塑造
民间游戏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生活的基础上不断加工改进而成的,承载地方民俗文化特色鲜明,而且广受喜爱。通过传统民间游戏,使儿童了解、亲近生活,感受民族特色文化,建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儿童不但能够获得轻松愉快的游戏体验,而且能够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继而使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得到代代相传和发扬。
二、几种常见高效益智的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应该成为儿童游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课程思想。民间游戏的分类较多。依据性质可分日常、交际和产业游戏;依据目标可分智力、体能和智能与体能相结合的游戏;依据使用的材料可分徒手和借物游戏,或分为大、小型游戏;依据对象的年龄可以分为体育类、益智类和语言类游戏。笔者从游戏目标的角度,分析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智力类
智力类游戏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智力为出发点,通过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趣味的过程,着重训练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如:剪纸、绘画、绕口令、歌谣背诵和谜语拼图等。
(二)体能类
体能类游戏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儿童身体素质,通过正确的动作训练发展其平衡协调能力。该类游戏趣味性强,没有特定的时间和固定的规则,儿童喜爱参与,一般在校园或户外活动。如:捉迷藏、丢手绢、拍皮球、跨大步和老鹰捉小鸡等。
(三)智能与体能相结合类
智能与体能相结合类游戏其主要目的是益智和增强体质为主,通过两种目的性明确的游戏,锻炼儿童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如:跳皮筋、木头人和剪刀石头布等。
另外,组织者要本着民间游戏的创新性和适宜性进行实施,以活动的安全性和现实需要为根本,来满足儿童发展为目的。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老师可设计一些像故意跌倒而让“小鸡”被叼走的情况,不但可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还可提升游戏规则的严肃性。再如:在陀螺游戏中,常见的陀螺多数是玩具店购买的,减弱了儿童的动手制作能力,老师可以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制作民间传统的陀螺,一方面减少儿童铺张浪费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另一方面提升儿童动手制作的能力。通过木头段、钢锯、钢锉、钢珠、自行车淘汰的钢套和绳子等,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儿童的动手创造能力会发挥到极致,但也要提醒儿童注意人身安全。
总之,传承民族文化中的民间游戏,是让儿童找到返璞归真的游戏带来的乐趣。深挖民间益智健体的游戏,对儿童传统游戏边缘化的现象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未必不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教育价值观的重塑。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肖勇.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94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106
作者简介:曹东毅(1967-),男,河南商丘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教学与古代文学。
第五篇: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重安镇中心幼儿园何琼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应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智力。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快乐。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教育中同样有推广的价值。下面我将对这一问题简单地谈谈我的看法。
民间游戏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它的材料是土的,但教育是灵活的;材料是旧的,但教育是新的;材料是粗的,教育是细的;材料是廉的,驾驭价值是高的。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增长幼儿的学识,培养幼儿健全的性格和健康的体魄,民间游戏可以给孩子无穷的快乐,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宗旨。
那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到底有哪些教育作用呢?
一、首先我们来看看民间游戏的特点。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竞争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民间游戏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农村幼儿园大多面临 1
资金困难,活动资金少的难题,而民间游戏恰巧在这一方面要求较低,可见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大有用武之地。
1、民间游戏操作简单符合农村幼儿园。有的游戏仅用手、脚和几个小朋友就能玩。例如:“吹泡泡”、“抬轿子”、“摸鼻子”、老鹰捉小鸡”等。
2、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幼儿易接受。
趣味性是儿童的生命,有些游戏能代代流传.就是因为趣味性强,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例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孩子们一个牵着一个,或扮老鹰或扮小鸡,百玩不厌。女孩子喜欢跳绳.跳皮筋,边唱边跳,即使跳得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还是玩得不亦乐乎。此外,对中大班幼儿来说,丢手绢更是她们的最爱。
3、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寓教于玩中。
二、其次,我们来看看民间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1.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的交往与合作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同时更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立的封闭式住房环境,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导致了幼儿的交往能力的缺乏,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听家长反映,孩子因不会交朋友而感到孤独,而不愿意去幼儿园,还有的小朋友因不会和其他幼儿相处,发生与人打架现象,还有的小朋友向老师告状,不愿意同„„玩等。这些现象都是幼儿缺乏交往而造成的。民间游戏的规则简单明了,通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幼儿共同进行。如幼儿在玩游戏“捉迷藏”,“老鹰捉小鸡”,“舞龙灯”,“跳竹竿”等则需
要多人参加,幼儿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学会感知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体会到如何努力使自己的行为适应集体,这对独生子女家庭尤为重要。
2、民间游戏能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其中体育游戏占优势,这些游戏富有兴趣性,又都离不开跑,跳动作,既适应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可加强幼儿的体能训练,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如“抓尾巴”,训练幼儿奔跑能力及躲闪能力,而且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瞎子摸瘸子”“警察抓小偷”“猫捉老鼠”等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和平衡性。“踢毽子、捉迷藏、丢手绢、跳皮筋等可以训练幼儿大肌肉动作”。“跳绳”能训练幼儿全身运动。这些民间游戏可以较好的发展幼儿走、跑、跳、钻、动手等基本能力,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肌肉的发展,为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和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增强了幼儿的体质。3、开展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些游戏可促进幼儿的综合感觉能力。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人扮作老鹰,一人扮作母鸡,其余的扮小鸡。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必须应付并预见老鹰的各种动作,老鹰也得千方百计的去抓小鸡,这不仅要调动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还要动作敏捷,反应灵活。有些游戏能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如“翻牛槽”,一根绳子,经过小手绕、钩、拨、翻后,变得形
态各异。有些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头。”有些游戏配有顺口溜、说唱等,如“一一一,什么一?一只小猫钓大鱼;二二二,什么二?二只小猫梳辫子;三三三,什么三?三只小猫爬雪山;四四四,什么四?四只小猫写大字;五五五,什么五?五只小猫跳个舞、、、、、、”这种从一数到九的《数字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能力。民间游戏活动还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民间游戏“丢手帕”,它的规则是:幼儿围成一圈坐在地上,其中一个幼儿在小伙伴的儿歌声中有节奏的绕圈跑,并偷偷地把手帕丢到其中一个小朋友的后面,边上的幼儿不能说出手帕在谁的后面。如果被丢到手帕的幼儿因没有发现自己后面的手帕仍坐在地上,而被丢手帕的小朋友抓住,那么,被抓住的幼儿就要向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绝大多数幼儿都能遵守规则,但是,顽皮的幼儿却难以遵守,经常会说出手帕在谁的后面。此时,我就采取集体评价的方式,请大家来评价这种游戏行为,从而促使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使幼儿的规则意识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大。又如我们经常和孩子开展的游戏“抬轿子”竞赛活动,需要两个人用手搭一座轿子,另一个人就坐在轿子上,然后走到终点,孩子们知道要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就必须与同伴友好合作、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在这过程中幼儿逐步增强了合作意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发展,他们体验到了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孩子们更加活泼开朗了。再如游戏“炸碉堡”接力赛,做碉堡的孩子
知道要与同伴合作游戏外,他还必须遵守游戏的规则,克服自己的冲动,学会忍耐、等待,与他人轮流游戏。而在接力赛奔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互相碰撞的现象,老师就会及时鼓励孩子互相道歉原谅对方。由此可见,民间游戏活动为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4、民间游戏成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沟通的桥梁。
我们幼儿园在征集民间游戏活动时,对家长触动很大,通过开展民间游戏,很多家长变得耐心了,他们主动和孩子交流,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许多家长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一起玩,完全沉浸在儿童的世界里,它为家长孩子搭起了一座“情感桥”。在社区中,好玩的民间游戏自然的能把大人和小孩凑在一起,互教互动,尽情游戏。这对于现代生活在“鸽子笼”里的独生子女,获得的可是宝贵的社会交往机会,民间游戏发挥了其他教育难以替代的社会教育作用。
总之,在我们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幼儿园的发展基本靠收费刚能保持基本开支,对大设备的购量只是干着急。因此,幼儿民间游戏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值得我们重视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