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健康教育的开展如何体育实践教学相结合
健康教育的开展如何体育实践教学相结合?
长时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十分狭隘的,认为身体没有生病、没有损缺便是健康,更多地把健康与身体、生理健康完全等同起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现代健康观对健康衡量的标准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目前多数学者同意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安宁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个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们,健康包含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健全)、心理健康(心理没有问题与疾病)、社会健康(个体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只有具备这三种健康者,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体育为生活方式的调节手段,注重体育对人的内在影响,在运动过程中追求精神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中达到挑战生活、驾御生活的目的。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的科学性教育和体育的文化性教育,注重对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创新。
目前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着形式化倾向严重;传统的中学体育的教学观念与认识没有真正转变;教学方法陈旧的弊端。而应对体育教学则应该注意:第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全面的健康,他们才会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地去接受各种教育;反之,如果忽视健康教育,学生的身心问题与疾病很多,那我们的教育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达到既定的目的。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中学体育教学只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与任务,必然要受到社会整个教育观念的影响与冲击。第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1)对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置,并用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验和论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学的一线去解决问题,使中学体育健康的教学有自己规范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和设置,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建立不同的内容体系,以便进行不同的考核,避免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的“吃不饱,不够吃,吃不消”的现象。(2)把体育技术的教学和健康知识观念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用教师的言传身教,用自身的体育健康思想去教育人、感染人、影响人,从而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终生健康体育的思想。结束单纯的体育健康理论课教学,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意识知识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讲“理论课”而上“理论课”,从根本上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3)建立科学规范的体育健康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实践建立优化的教学方法体系,优化的教学课程体系。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需要高索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来实现,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待遇也是一个必要的措施。
体育健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通过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等,构建各阶段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纳入正轨,向普遍化、专业化、现代化、本位化、本土化方向发展,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
第二篇:音乐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音乐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一、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让幼儿在玩中学,使孩子乐于学,我们将歌曲,音乐游戏,律动,打击乐,歌表演,音乐欣赏,舞蹈等诸多形式带日常教学中,融入音乐基本训练。引导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尝试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增强额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能更好地挖掘幼儿的音乐潜能。
二、表演游戏与教育相结合
音乐使孩子活泼,好动的个性得到满足,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把表演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发挥孩子的音乐潜能,如:《国旗红红的哩》先让孩子们看五星红旗,国旗是红色的,那上面有五颗黄色的星星,它是升在高空中。
三、赋予音乐以色彩
孩子对颜色非常的敏感。给他们一些五颜六色的笔、一张红色的纸、让孩子们尽兴涂画,是他们热衷的活动之一。这样也能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轻松而多彩起来。一个音乐活动结束以后,孩子们除了学到一首歌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不能停滞。继续给孩子想象,延伸音乐的感染力。在学习歌曲《国旗红红的哩》后,我让孩子们描述歌曲中的画面,孩子们兴致勃勃,讨论越来越激烈,看孩子们的情绪上来了,我抓紧机会,让他们把它画下来,他们一边唱“国旗国旗,红红的哩。五颗金星,黄黄的哩。升在空中,高高的哩……一边挥动手中的笔,用心地一笔一笔的画着,过了一会儿,孩子们的作品完成了,我看到了一幅一幅的画面,红红的国旗高高的升在空中……虽然画的有点乱,但是却将歌曲的内容出色地表现出来了。孩子们举起自己画的五星国旗,唱起了歌。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例子,我们并不需要将每个音乐作品都让孩子们画一通,这是不实际的。我们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发现突破点,让孩子们更轻松、更愉快地接受音乐,通过音乐的学习得到美的享受。
四、师生互动
为幼儿创造自由平等,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让幼儿拥有宽松的学习坏境,思维、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在活动中,把自己融入到孩子们当中,让他们感受到和朋友之间的关爱、友情。和他们一起唱歌,一同游戏,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五、插上想象翅膀 提升综合能力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内容,想象力、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仅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而且使教学活动妙趣横生,更有助于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并运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表演区有许多乐器,让幼儿随时取用,使他们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敲击乐器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进而引导他们听辩乐器。如:铃鼓能拍能摇,还能敲击鼓边。这些发现都能促使幼儿以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奇妙的乐音与节奏。如:节奏乐春天在那里我描绘了一幅把小朋友带进了春天的美好意境。这样把学习技能和训练创造性思维、融为一体,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三篇: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相结合
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相结合
法学教育离不开法律实践,不能只是单一地在课堂讲授教材理论知识。推行实践性教学是一种法
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较好的教学模式,建立应用型
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法学教育改革的一
种尝试。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无法传授学生必要的法律实践经验和技巧,因此,有必要改革现行法学
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
力。在学生课外开展一系列的法律实践活动,组织
和聘请法律界具有丰富司法实务经验的人士走进课
堂,让学生收获更多的司法实践经验,应是较好的教
学模式,它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和司法实
践知识的收获。
向
一、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是法学教育的改革方
纵观各高校的法学教育,普遍的模式是注重课
堂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教与学相脱节,教学的侧重点
在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较少关注学生实际能力的培
养,也没有重视学生法律实践经验的交流和培养。
总而言之,目前的法学教育仍属于低层次的教育,教 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水平不高,没有较
好地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
法律的价值在于实践,缺少实践环节的法学教
育,难以培养出合格的法律人才。当前不少高校法
学院开始注重实践性教学,在开设14门核心课程之
外,还开设了不少实务性的课程,如律师实务、模拟
法庭、法律诊所及各种案例教学课程等。同时在课
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更多地注重案例的分析与
讲授,借此培养学生的实务知识。
但由于目前高校法学院师资水平还难以支撑实 践性教学,绝大多数法学教师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多是高校一毕业又走进高校从事法学教学,不具备
司法实务经验,而且也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
法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法学教学需要司法实践
经验丰富的教师,缺少这一条件,实践性教学的郊果
将大打折扣。没有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进行案
例教学时,只有从书本上或者网上寻找案例来讲授,因为没有经历过办案程序,对办案的环节无法认知,分析案例枯燥无味,多数情况下像是“念”案例,缺少
吸引力,学生也不愿昕,感觉不如自己去看。所以,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司法实践经验和社会
阅历,有学者呼吁,“要建立必要的人事机制,以使法 学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从事实际法律事务的能力”[”,但目前要使这一做法得以实现,使大多法
学教师具备这一条件,在体制上存在一定困难。
同时,当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模式,使多数教
师不肯花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上,“宁可垃圾文章满天
下,也不愿桃李满天下”。在教学上多是应付性对
待,法学教育所倡导的实践性教学,更多停留在形式
上。要提高法学教育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的成效,就
需要对现行法学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加强法学院
与司法实务界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实践性教学,重视
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使一些优秀法律实
务人士走近学生,走进课堂,在学生课外开展一系列
法律实践活动,重视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
革和创新。
二、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相结合的意义
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相结合,是指在传授法学
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法律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组织司法实务界人士走进课堂,参与学生相
应的法律实践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学到各种法学理
论以外的司法实务知识、能力和技巧,使学生被动式
接受理论转变为主动性学习法律和运用法律。重视
法科学生的法律实践,重视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使 法学理论教育与法律实践紧密结合,具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促进实践性教学
单一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
地接受知识,难以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很难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导致教与学脱节。尤其是法学,理论深奥难懂,法条多如牛毛。有限的教材内容,学
生多能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作为学生而言,不愿
意单向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他们更愿意主动式的学习,更愿意接受司法实践经验和技能的知识内容。
在课堂教学之外,有必要举行和开展审判观摩、辩论
技巧、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司法交流、法律咨询和案
例讨论等实践性法律教学活动。
通过组织校外法律界人士开展相关法律实践活
动,让他们接近学生,开展系列讲座,把自己的司法
实务经验传授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堂
理论教学的不足,增加学生必要的法律实践经验知
识。例如,经常邀请公、检、法相关专家及律师、企业
法律顾问为学生开展相应法律实践活动,加强教师
与法律实务人员的联系,提供机会让学生与法律实
务工作者的交流。同时,教师也因常与法律实务人
员交流,可以弥补自身法律实务知识的不足,提升教
学质量。所以,现代法学教育,应有相应机制,重视 和71=展法律实践交流活动,从而使实践性教学落到
实处。2.有利于提高法科学生学习法学的兴趣
兴趣对学习好法律很重要。法学理论,多是枯
燥无味,如果-LI:初学者一YF始就接受满堂灌的教学 模式,被动接受深奥的法学理论知识,多数学生难以 适应。如果创造条件和机会,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 法律实践活动,使学生能与更多的法律实务人员交 流,有机会学习优秀法律工作者的成功办案经验,能 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法学的兴趣。成功的法律人 士,是法科学生的一面镜子,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实务 经验,对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课堂教学之外,加强学生与外界的交流,重视学生开 展相应法律实践活动,无疑会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 兴趣,增加学好法律的动力。这需要研究加强法学 教育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充分认识到法 律实践交流的重要性。
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指法科学生运用法律 知识针对案件事实进行法律分析,适用法律条文,提 出司法建议或参与法律诉讼的能力。一般包括逻辑 思维能力、交流能力、谈判能力、诉讼能力、调研能力
和随机应变能力等l2]。这些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必须在法律实践中得以锻炼和提高。学习法律重在实践,没有法律实践教学等相关环节,难以培养出合格的法律人才。组织和开展相应的法
律实践交流活动,能碰撞出学生思考与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和交
际口才能力的提高。实践经验是搞好法学教学的有
力保障,实践经验的作用体现在“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更加透彻,能抓住重点,把课堂上讲授的重点与实践
中的重点统一起来,使书本知识具体化”[a]。而法律
实践,可以给学生体验运用法律的机会。因此,组织
类似司法交流、法律咨询、模拟签订合同、模拟法庭
和法庭旁听等法律实践活动,很有必要。
3.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通过组织系列法律实践交流活动,学生参与法
律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老师
可以较好地认识学生,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老师,这不仅可以增进师生的交流,也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之外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指点
学生,其效果往往胜过讲好几节课。时下,不少教师
一
下课就离开教室,远离学生,只“授业”而不“传道
解惑”,偏离了教育的目的。而通过开展一系列法律
实践交流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会增多,使教 师真正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这对学生而
言,无疑是个与教师充分交流的大好机会。
4.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就业大多要经过面试关。面试能展现一个
人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口才交际和应变能力较
好的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经常组织学生参
加法律实践交流活动,可以使得他们这一能力能有
较大的提高。由于高校扩招,导致法科学生数量激
增,就业难度加大,近几年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很低,一
度排名靠后。因此,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口才
交际能力及分析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显得更为重
要。而实行实践性教学,加强学生和外界的法律交
流与联系,组织开展法律实践交流活动,使学生获得
一
定法律实践经验和技巧,提高学生Ys"析案件的能
力,拓展学生社会关系面,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
力,无疑有较大的帮助。就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了,会
给学生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三、广西师范大学法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法律实践经验
不少高校法学教育较少重视法律实践,忽视学 生与#1-界的交流,忽视学生法律实践知识的培养。
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比较重视法学教育与
法律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学生法律实践交流活动,从2008年以来,建立法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开
设司法实务专题课程,开展系列法律实践活动。这
些活动获得了学生的喜爱,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这一经验值得推广。活动内容主要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之
外,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法律实践知识与经验,组
织法官、律师开展法律实践工作经验谈系列讲座、到
沿海发达地区律师事务所进行法律实践交流,聘请
律师参加学生组织的法律咨询,等等。
1.组织律师开展法律实践经验系列讲座,并与
学生互动交流
2008年以来,法学院通过桂林市律协,先后组
织了数10位优秀律师多次给学生讲授法律实践知
识和办案经验,取得一定成效。
2008年5月,邀请桂林市劳动法专业律师为学
生讲授新《劳动合同法》,讲述律师多年承办有关疑
难劳动案件的办案经验和技巧;2008年12月,组织
10名律师、法官开展了《桂林律师金状之讲,法律服
务进校园》,律师、法官把自己学习法律的方法和从
事法律工作的有益经验、体会传授给学生,并进行互 动交流;2009年12月,组织了4位优秀律师专题开
展了《律师就业、创业、执业经验交流会》,与此同时
进行的还有6位律师在模拟法庭通过一问一答的形
式,给应用法学专业学生讲述律师办案的经验技巧;
2O10年4~5月,组织了多名律师,其中部分律师在广州执业,多年从事企业法律顾问工作,他们共同为
大
二、大三400多名学生讲述了《法学专业就业方向
谈及如何在企业担任法律顾问》经验体会。
以上活动主要是通过组织部分优秀律师、法官
开展法律实践工作经验系列讲座,开展相应法律实
践活动,并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律
师、法官,学习他们司法实务经验。这类活动在学生
中引起较大反响,不仅目睹了律师和法官的风采,分
享了律师、法官办案的经验和智慧,而且激发了学生
学好法律的积极性。
2.邀请律师参与学生组织的法律实践活动
从2009年开始,创新实验区有意识地邀请律师
参与学生组织的法律实践活动,成效明显。如开展
模拟法庭,邀请l~3名律师参与,对学生的活动进
行指导和点评。律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案情,找到
突破点,对如何把握辩护技巧等进行指导,给了学生
新的收获。同时,邀请律师参与学生组织的法律服 务活动,如送法下乡、开展法律咨询等,有律师的参
与,其效果大不一样。如2009年6月,我院开展“送
法下乡”到资源县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当地农民咨询
了不少法律问题,由于学生们知识经验的局限,难以
回答部分复杂的案件,而有律师在身边的指导以及
律师精彩的答疑如同给现场的学/-4=上了一堂案例
课。
在邀请律师来学校开展相关法律实践活动同
时,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与律师们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社会关系和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有意识地组织律
师和学生举行相应的联系交流活动。2009年5月,组织了2O名律师等司法实务工作者在七星公园与
法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学生举行联谊互动交流
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与律师之间的友谊,也提高了
学生的活动能力。
3.主动与发达地区律师事务所合作交流
20O9年l1月,组织了26名师生前往广州律师
事务所、法院和重点大学法学院联系交流。先后与
广东厚诚律师事务所、广州中级人民法院、暨南大学
和中山大学法学院进行了交流,聆听了律师、法官的奋斗经历及办案经验技巧。这次活动不仅增长了学
生们的见识,拓宽了视野,获得了不少法律实践经 验,而且提高了他们从事法律职业的信心。活动最
后,学院与广东厚诚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
议》,为学生创造了前往发达地区律师事务所法律实
践的机会,也使经济发达地区的律师能来到内地高
校开展法律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契机。
以上系列活动是在广西师范大学法律人才培养
创新实验区倡导组织下开展的,活动的效果明显,广
泛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同行的认可,大大地提高法
科学生学习和运用法律的兴趣,也提升了学生从事
法律职业的信心。有机地将法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
践活动结合,在学习法学理论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法
律实践知识和经验,因此,经常开展一些与公检法及
律师的法律实践交流活动,甚至引入优秀法律实务
工作者开展实践性教学,显得很有必要。我国法学教育仍然处于一种摸索和开创的阶
段。无论是在法学教育的指导理念、培养目标、结构
设置等宏观方面,还是从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和课
程设置等微观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还没有形成系
统的成熟经验和模式。没有经过法律实践是无法真
正学好法律的,但是传统的法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
忽略了这一实践过程,轻视实践中的实际技能 2。
法学实质表现为前人经验的总结,法学教育,不只在 于使学生认知和理解其深奥复杂的法学理论体系,更重要让学生学到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法律问题的方法。正如美国伟大的大法官霍姆斯所说的,“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而我国法学教育实践
往往偏重知识传递和学术研究的方面,忽略或抛弃
了职业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方面。这种状况显然
有悖于法学教育的宗旨[5]。因此,在重视传统的理
论性的教学和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引进实践性法
学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使法科学生
学会从实践中学习法律,从实践经验中认知法律,变
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法的方法和运用法律。
法学教育离不开法律实践,没有经过法律实践
是无法真正学好法律的,而让学生有条件有机会接
触更多的司法实务界人士,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学习他们的优秀法律实践经验,开展一系列法律
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法学教育的成效。近年来,部 分高校法学教育也开始重视法科学生的实践性教学 和开展法律实践活动,但由于缺少具备丰富法律实 践经验的教师,法学院与司法实务界的联系交流不 足,相关法律实践活动仍处于自发状态,如何使法学 教育与法律实践紧密结合,改革法学教育的现状,还 需要继续探索。因此制定相关制度,建立法律实践 的长效机制,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强法学 院与司法实务界及同行之间的联系交流,聘请优秀 法律工作者为兼职教师,提高教师组织和开展法律 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改革和完善法律实践性 教学显得很有必要。
法学教育改革的道路漫长,强调与法律实践相 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注重法科学生综合 素质和实践经验的培养,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法律 和运用法律,是法学教育的改革方向,也是应用型法 学教育所必需的。
第四篇:浅谈如何让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相结合
浅谈如何让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相结合
【摘要】 体育教学与训练是统一和有机联系着的,教学、训练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不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技术、战术等;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由于任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教学和训练是在统一的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只是各有所侧重而已。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体育技能 改善教学
进行教学时虽然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训练的因素;进行训练时虽然是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教学的因素。无论是进行教学或是训练,都应贯穿一定的思想教育,体育教师应经常注意在教学与训练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之渗透到知识、技能、技术、战术教学和身体训练的各个方面。重要的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只针对少数学生的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如何才能将体育训练结合到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练”与“玩”的结合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练”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青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练”与“玩”有机结合,使青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玩”中带“练”,“练”中有“玩”,通过各种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二、“练”与“激励法”的结合。
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乐教”只是手段,“乐学”才是目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中的耐力锻炼项目最适宜采用激励法。耐力锻炼是最单调,易疲劳的运动,假如只简单地强制性运动,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创设适合学生锻炼的场地,即:铺设垫子作“草地”,架一条有一定高度的橡皮筋作“钢丝网”,用实心球作“地 雷”,用白粉划两条有一定间隔距离的横线作“水沟”或“战壕”,让学生进行爬、钻、绕、跨等动作的练习。尽管锻炼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学生累得满头大汗,可兴趣未消,磨炼了意志、强健了身心。在不知不觉中还提升了自身的耐力水平。
三、“练”与“争胜法”的结合。
争强好胜是青少年学生的又一天性。体育教学或训练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不甘落后的心理,运用争胜法于体育教学中。如在培养学生练习快速跑的兴趣,发展奔跑能力和思维快速应变能力。将学生分成4—6个小队,各队先挑选一名擂主迎面站立于本队30—50米外。教师发令后,各队第一名同学迅速跑向擂主以手(或脚)向擂主挑战“石头”“剪刀”“布”,胜利者留下当新擂主,败者迅速跑回本队,将任务交给第二名同学,依此类推,反复进行。在游戏中还能适时提醒学生纠正自己跑步时的错误姿态。学生通过这样的“争胜法”,练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练习密度和强度得到了加强,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训练了学生的速度耐力。再如爬山登顶、夺红旗追赶“逃敌”等,既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亦可以用在体育训练实践,使学生感受运动的无限乐趣,同时激发他们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四、“练”与“游戏法”的结合。
快乐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没有快乐的体育课将会扼杀人的天性。游戏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同时也是体育课和体育训练的重要内容,经常做同一种游戏,小学生会感到乏味和厌倦。所以,可利用儿童好奇、好新、好胜的理,设计饶有趣味的游戏。如“投掷”运动游戏化。利用垒球作“炮弹”,设计模拟“放人”的目标。让学生对准目标,奋勇歼“敌”,训练结束比“战绩”。学生在这种“战斗”情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既寓教于乐,发展了投掷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技、战术水平。
五、“练”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结合
在体育教学、课外锻炼和各种体育竞赛中,学生都将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鲜明、强列、丰富、多样、易变等特点,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应经常采用相互观察、相互保护、相互帮助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这种教法指导下,在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这种精神延伸到体育训练中可使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一个新的集体中也能紧紧凝聚在一起,达到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
另外,在课前或训练前充分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也是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情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很容易为一些新异激所激动而兴历起来。如课前布置、器材放置,规整醒目的樗线,美化的教具都具有艺术性,就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绪,提前进入学习和训练情境。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练”与“玩”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和训练 方法提高教学和训练质量的必然选择,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运用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达到全体学生普遍提高,少数学生重点培养的目的。
文献资料:
1、《中国学校体育》 国家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2000 06
2、《基础教育与创新》
人民教育 2000 08
第五篇:体育健康教育总结
健康教育总结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五年级的健康教育课,这些学生都受到不同的家庭教育,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学习习惯不同,卫生习惯也不同,因此,学生的健康成绩有很大的差异,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优秀率达到90%以上。依然有个别学生进步不大。为了更好的上好健康教育课,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主要成绩
1.使学生了解了脑与神经的构成,掌握了脑与神经的作用。2.要求学生学会正确睡眠方法,了解了不能正确睡眠的危害。3.使学生了解了科学用脑的重要性,掌握了培养良好用脑的方法。4.使学生了解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方法,树立了正确的思想,培养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5.使学生了解了做好眼睛保健操的作用,掌握了眼睛保健操的正确方法。
(二)基本的经验
1.认真备课,精心研究、钻研教材,正确的分析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发挥学生的个人主动性。
本学期的内容大都与自己的生活,周围的事有关,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己谈体会、感受,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确该怎样做是正确的。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3.采用直观、形象的挂图,使学生形象、生动的了解所学的知识。4.针对个别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个别辅导,灵活讲解,巧妙安排练习。灵活讲解,便其轻松的掌握知识,对智力较好的学生,提高要求,在完成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高,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合理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并不断的改进,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使学生充分感知新事物。
三、存在的问题及补救措施
本学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象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不能积极的动脑思考;还有个别学生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等,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结合教材的内容,老师要精心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搞好思想教育工作。精心上好没一节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特别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自己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二)及时辅导落后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三)开展好健康教育活动,要以强化趣味性,以健康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四)开展活动在面向全体的情况下,实施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入手,改进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