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明德立道材料
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
指前镇丰产村党总支按照镇纪委关于开展“明道立徳,勤廉双优”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的统一布置,强化领导,狠抓落实。采取多种形式,注重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
一是及时召开了村总支党员扩大会议,采取集中辅导,座谈交流的形式,组织党员干部以《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若干规定》为重点的党纪条规的学习,听取并座谈了村“两委”领导的述职报告和勤廉承诺,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内在素质。
二是围绕“明道立徳,勤廉双优”为主题,组织班子成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进行促膝谈心,找出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自律方面存在的倾向性问题,通过交流沟通互学,落实制度化建设,化解潜在矛盾。
三是结合“三解三促”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勤走农户家门,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热心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强化服务意识,弘扬优良作风,做让群众满意的贴心人。
通过对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党性修养,坚定了村党员干部勤政廉洁,服务群众,为民谋利的理想信念,为我村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2012.7
第二篇:关于“修身立道”演讲
关于“修身立道”演讲
诸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有缘相聚在这里,与众位大德精英共同学习先贤圣哲的教诲,可谓是荣幸之至。末学也并非是什么大师、专家,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者,对圣贤的教诲经典学问,我了解的还非常浅肤,一知半解罢了。在众位大德面前,不敢造次,胡乱讲解。就上台这么几句话,博得大家这么热烈的掌声和热情的礼遇,深感惭愧。谢谢大家了。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的历史上,早在两千多年前东周末期的那个时代,大周中央政权失去了作用,各诸侯国之间,利益争夺,战火四起,相互吞噬,天下混乱的时代。同时,这个时代也是“圣人”辈出的时代,直至到战国时代,这五百多年时间,世界上相继出了老子、释迦摩尼、默罕默德、孔子、耶稣等高尚的圣人。而今天的时代,则是财富丰富的时代,也是追名逐利“小人”辈出的时代。为拥有更多财富而生存的全球性思想文化,让人们颇感危机四伏,生存压力巨大。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也正是今天我们生活的环境被污浊了,承受着极大的生存压力,所以,大家都纷纷期盼着能够有一个清新的环境来生存,或者能够创造一个理想、轻松、舒适的精神生存环境。
多少年来,我们时常把佛儒道中的佛祖、孔子、老君奉为“圣人”。也正是佛儒道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国学文化”。这种文化的承传,也成就了多少中华英雄豪杰和伟人。其实,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自然、社会,就存在着层次不同的认识境界。所以,自古就有“圣人、贤哲、君子、正人、小人、俗众、愚蠢”(从上向下排列)七层不同品味层次人的区别存在。圣人贤哲对事物的认识境界非常高,认识事物比较透彻深刻,看待事物的发展当然就比较辽阔。我们俗众相对站得比较低,对事物的认识也就相对比就浅薄,看待事物的发展就比较近。如果用时间来衡量的话,圣贤对事物的发展,能够看到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远几千年。而我们俗众对事物的发展也就能看几年、几个月、或几天,甚至是眼前一时。圣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如果用距离深度来衡量的话,他们可能要看到三千米、一万米,甚至是像能够看到地球的核心。而我们就不能,往往为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在欺骗、争夺,甚至要剥夺他人的生存权利。也正是世间有这么几个不同认识境界层次人的存在,也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不同主张、不同思想文化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阶层。因此,《庄子》讲:“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茵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佛祖是站在宇宙看太空,是从八万四千个角度,也叫“八万四千种法门”,以圆融的态度认识事物,讲的是宇宙中的“天道”;老君是站在太空看自然万物,是从八方的角度,也叫“万法自然”,以平衡的态度认识事物,讲的是自然界的“地道”;孔圣人是站在自然社会看人类,是从正反两方面,也叫“伦理道德”,以辩证的态度认识事物,讲的是人类相处的“人道”。无论是佛祖、老君,还是孔圣人,可以说他们认识事物的境界也真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才配称“圣人”。而我们的祖先中还有很多贤哲,他们是站在事物之中看事物,片面地认识事物,有针对性地对待事物的好与坏、是与非,直到今天的那些科学家和精英人士。
佛陀认为事物就没有绝对的生与灭,包括人类,只有在宇宙太空里不断地转化或变化,从此种物体转变成另外一种物体,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就像是金属类的器物那样,没被开采之前的金属与土石混在一块儿储藏在大地上是矿石,开采以后经过冶炼变成了金属块儿,制作成供人类使用的器物又变成了有形的使用物体,这种有形的物体使用寿命用尽了,再回收制做成其它有形的物体,那么这种金属就这样循环的存在着,只不过是在它存在的过程中不断转变有形的“面目”罢了。所以说,金属本身就没有是与非、对与错。只是它在转变成不同有形物体时的使用过程中,有益又有害,才出现了是与非、对与错。世间也就没有生与灭的任何物体,只有这种物体的使用价值灵魂可以长生久视。因此,佛说:“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这就是佛对事物的认识观点。至于那些相对有生有灭的物体,由于它们存在的因素条件不同,它们相对存在的时间长短也会不同。比如那些有生命的动物、植物和菌类。
那么,我们人类也属于有生命的有形物体,存在于世间中的存在时间,最多也就是百儿八十年的光景。生存的主要因素条件也就是吃饱、穿暖和身体健康,生存的意义在于精神感觉的快乐,生存的价值在于为多少人作出了付出和奉献。
佛祖的教诲过于深奥,得需要我们慢慢用心去“参悟”;老君的教诲相对比较清晰,我们就需要用意去“探明”;孔孟的教诲相对比较直接,我们需要用行去“修养”。鉴于佛经的深奥莫测,只能参悟不能研究,我们就不必去钻研。既然我们人类生存在这自然世间,就该探明我们赖以生存,又息息相关的自然哲理和人伦哲理。就老君的教诲和孔孟的教诲,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所以,今天我们就研究一下“七上八下”,也就是老子的“处事七善”和孔子的“修身八德”。
在我们学习老子、孔子两位圣人教诲的同时,我们应先了解他们生存的那个时代和社会环境,才会明白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人生处世观点,才会知道为什么后人会把他们尊为“圣人”。
我们都知道,远距我们现在大约二千五百年前的历史上,出现一个非常紊乱的时代,也可以说是我们历史文化转变的伟大时代。只不过,这只是站在我们现在的立场和角度,事不干己,也无切肤之痛地加个评论而已。如果我们也生长在那个时代,在那种痛苦悲愤的现实环境里,大概就不会说这是个伟大的时代了。这个时代,也就是有名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这两个名词所包涵的时代,都有几百年之久,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都是生存在春秋时期的人,老子在世活了100岁,孔子在世活了72岁。历史上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这两个衔接起来有五百多年的时代,却是我们民族最痛苦的阶段。当时东周失去了中央集权的实际意义,各诸侯国(其实就如今天的各省直辖市)为了自己的发展利益,彼此争夺土地和财富,以武力手段,打来杀杀去,乱作一团(这种现象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不少见)。从公元前770年东周王朝中央集权的崩溃,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种混乱状况相继持续了五百多年。春秋那个时代侵略吞并的战争,绵延继续了两百多年,由西周初期所建立的“封建”的文化基础,开始逐渐地被破坏,社会的紊乱、经济的凋蔽,所给予人们的痛苦,实在太多。现在我们简单引用董仲舒的话,便可知道那个时代乱源的要点:
夫德不足以亲近,而文不足以来远,而断之以战伐为之者,此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
董仲舒认为,在那个时代,各国诸侯之间的霸业,都不培养道德的政治基础,因此政治道德衰落,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谁也不相信谁,彼此不敢轻易亲近,所谓“德不足以亲近”。对于文化的建立,更是漠不关心,只顾现实,而无高远的见地。国与国之间,没有像周朝初期那样远道来归的国际道德关系,所以说:“文不足以来远”。因此只有用战争来侵略别人。但是他们每次在侵略的战争上,却加上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说自己要侵略别人,而是找些借口来发动战争,这就是“断之以战伐为之者”。这便是孔子著《春秋》的动机和目的,也是孔子著《春秋》最痛心疾首的中心重点,“此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他说,春秋时代几百年的战争,都是没有道理的。所以也有人说,春秋无义战。但《春秋》这部书并不是非战论,它特别强调中国文化的战争哲学是为正义而战,所谓“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仇。”例如在春秋二百多年之间,大小战争不计其数,只有两次是为复国复仇的战争,那是无可厚非,不能说是不对的。所以他说:“今(指春秋时代)天下之大,三百年之久,战伐侵攻不可胜有二焉”。关于历史文化的破坏,政治道德的没落,则更严重。在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人伦文化的道德基础,几乎都被那些有霸权的上层领导分子破坏完了。为什么那个时代会造成这样的紊乱?
以孔子的论断,都是根源于文化思想的衰落,人们眼光的短视,重视现实而忽略了文化发展中的因果。所以孔子在《易经·坤卦》的文言中便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后来的董仲舒,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便说:“细恶不绝之所致也。”所谓细恶,便是指社会人士缺乏远大的眼光,对于平常的小小坏事,马虎一点由他去,久而久之,便造成一个时代的大紊乱了。
至于老子是于公元前571年出生在当时陈国相邑(今河南鹿邑东)。在公元前577年,当时,宋国的左师鱼石因谋反败露,被逐出境,携带居家两百多口人客居楚国三年。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国起兵伐宋,攻克宋国的彭城(今江苏徐州),封鱼石、鱼府守城,并留下三百乘战车协助镇守。老子的父亲老佐奉宋平公之命,率兵去收复彭城,久攻不开。公元前571年,在又一次围攻彭城战役中,老佐不幸中暗箭身亡,宋军顿时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四散逃窜。此时,老佐眷属正处宋营军帐中,有侍女、十数家将、数十侍卫。忽闻老佐阵亡,又见溃军如潮涌来,众家将急忙驾车,保老夫人奔逃。不幸在慌乱奔逃中迷失了方向,远离了宋军,却来到了陈国相邑。
这一日,正行之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此时夫人已有七月身孕,侍女惊慌无措,家将忙停车于路旁,奔至村中寻一老妇前来。不过几刻时光,只听篷车之内传出“哇哇”婴儿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就这样出世,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老子降生时,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公元前571),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间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老子自幼极其聪颍睿智,至幼年启蒙时,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了一位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几年后,商容又举荐老子去了大周的太学深造,蒙太学博士传授,而后又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的地方,是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子在这里,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又过三年,又迁任守藏室史,此时,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到了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l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的城池,周敬王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力单,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子这时也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掉了职务。于是,离开皇宫而归隐,就骑着一头青牛,准备出函谷关,西游秦国。
老子在周太学期间,孔子就曾从鲁国前往周都洛阳向老子请教过学问,此时的老子与孔子,年纪虽然相差二十来岁,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可以说,算是忘年之交了。《道德经》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的观点,就是在孔子与老子探讨学问时讲的。意思是说,人最好的生存德性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奉献付出而不与万物相争任何利益,它总是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最低洼的地方,所以它的德性最接近“天道”。真正善于生存的人,居处应该善于选择比较好的环境;心胸应该善于经常保持沉静平衡的状态;待人应该善于用真诚、友爱和无私的态度;承诺表达应该善于格守信用,言行一致;政务处理应该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能把事情处理好;做事应该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尽其才华;行动应该善于因时而动、把握机遇、不失时机,才会有成就。真正善于生存的人,正因为其所作所为具有与世无争、只愿奉献、不求索取的态度,所以才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和烦恼。
当时,孔子的弟子南宫敬叔,陪同孔子到周都洛阳拜访老子,临别时,老子送孔子走到黄河边,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离开,向鲁国驶去。
那么,为什么老子要这样提醒孔子呢?这也是对我们后人的提醒和教诲。
我们都知道,人类来到世间一次,都希望能够得到最后“寿终正寝”。所谓“寿终”,是作为人类从生到灭这百儿八十年自然生长过程的终结。《黄帝内经》中讲:“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由于人类生存的地理位置、气候因素、环境条件等不同,其自然“寿终”的时间长短也不尽相同,“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大小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沿海热带的地方,人们可能寿命会短一些。高原寒冷的地方,人们的寿命可能会长一些。不过,我们人类先天出生的地方可能是无法选择,但我们后天成长的环境,是可以自主的选择。在这里,可能会有人认为,“我们的先天出生地也可以自主选择”,那么我就问:你自己能够决定选择出生在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寒冷地区、沿海地区、平原地区、高原地区吗?我们也不能自己决定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你能决定自己出生在富豪家庭、权贵家庭、贫民家庭、城市、农村?还是山区?这些我们都不能自己决定选择。无论我们先天出生在什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什么家庭,只要人们在生存成长过程中,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到生命自然的终结,在人间的阳寿到尽头了,那就是“寿终”。那么“正寝”呢?是说在人类生命自然终结之时,能够在一个安定的地方快乐地离开人世,也就是“从哪里来,再到哪里去”,不能把自己这个有形的人类物体终结在无可奈何的地方。我们的出生地和出生时间,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无可奈何,无可选择。那么,我们的生命自然终结的地方,应该可以自己掌握,不能抛尸荒野,这就叫“正寝”。
而事实上,我们人类有很多人就没有得到“寿终正寝”,而是“英年早逝”,为什么呢?这里面有着很大程度上人类生存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因素。如集团利益争夺的战争、生存成长生活的疾病、追求贪欲刺激的陷阱、自然灾害突然的降临等等,都是人为地在缩短人类的自然生存寿命。老子也正是在那个时代,目睹耳闻了人们生活的悲惨状况,所以才选择“逃避是非、抑制欲望、与世无争”自然生存的生活理念。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同时,老子还认为:“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物之生,由无化而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为无也。有,气聚而可见;无,气散而不可见。有亦是气。无亦是气,有无皆是气,故生死一气也。”“人之死也,犹如解形体之束缚,脱性情之裹挟,由暂宿之世界归于原本之境地。”
第三篇:关于村道建设请示
关于村道建设请示
篇一:关于要求拨款支持解决建设村道的请示
海安新港港务有限公司:
我村委会坑尾村是革命老村庄,有580多人。近年来,该村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方便村民的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20xx年12月份,该村新建设了长约2公里,宽3.5米的水泥硬底化村道。据结算,该村道共投入资金45万元,群众已多方筹措30万元支付工程款,尚缺口15万元。因该村群众经济能力有限,无法筹足所需资金,故恳请贵司支持该村水泥硬底化村道建设资金5万元。(开户名:曲界镇城家村民委员会;帐号:***09;开户行:徐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曲界信用社;联系人:吴有祥;电话:***)妥否,请批复。
徐闻县曲界镇城家村委会
20xx年5月20日
XX市交通运输局:
XXXXXX村委会XX村小组位于XX街道西南部西沙公路旁,该村小组现有人口1800人,村路约4800米。但全部泥路未经过水泥硬底化改造,下雨天村民无法出行,对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目前,该村小组修路热情高涨,筹集了村路硬底化改造款110万元,尚欠资金72万元。现特向贵局申请下拨支持我村村道建设,使该村小组早日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
以上申请,恳请批准。
XXXXXXX村委会
XXXX年XX月XX日
篇三:关于请求拨补村道建设资金的报告
尊敬的****部门:
我村地处龙岩市武平县中堡镇,与上杭县管庄乡紧邻,下辖六个自然村,十四个村民小组,234户,1024人,主要从事农业或外出务工。我村系革命老区村,交通不便,村财贫困,是省级贫困村。
我村辖区内白花寺建于明朝1363年间,落成之日由白云寺接香火来,所称为白花寺。经历600余年,到1980年间,期间经历时代变迁,白花寺经过多次大整修葺。在1981年经部分群众建议,对白花寺进行重建。1982年在新湖、新化、章丰、大坪等部分村庄的群众自动献工、献物、献资在我村白叶竹里对白花寺进行重建,该寺自建寺以来香火旺盛,历史悠久,闻名周边各县乡镇,该寺已由武平县民政局登记备案。
依托武平县环梁野山—观狮山—白花寺佛教旅游景区规划,结合白花寺的悠久历史,我村计划发展生态游,打造旅游品牌“白花寺”。由于白花寺坐落于幽静的山林间,距离村主干道距离较远,目前道路路面狭小,未硬化。为更好的发展旅游项目,在广大群众和信徒的支持下,我村计划对道路进行扩大及硬化。该道路设计长度为5.5公里,宽3.5米,预算资金为25万余元,目前在广大群众和信徒的大力支持下,已筹集资金10万余元,由村财补贴5万元,总已筹集资金15万余元,目前缺口资金10万元。
该道路的建设,将有利于我村对白花寺景点的开发和配套的跟进,有利于周边进千亩经济林的开发,并给留守老人对周边百余亩粮田的生产带来了便利的交通。通过配套梁野山发展旅游,带动村民致富,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尽早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是我村最大的愿望。由于我村村财困难,现还差缺口资金10万元。特具报告,请求贵单位予以协助。
此致!
新湖村民委员会
20xx年7月11日
[关于村道建设请示]
第四篇:村道修建实施办法
文章标题:村道修建实施办法
根据区政府*区长指示,为尽快修善大砂村道路,改善公路周遍群众和工矿企业出行、运输条件,根据有关农村公路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修好农村路,加快城镇化”为指导,按照“政府领导,群众参与”的思路,坚持“一事一议”的原则,把大砂村道路建
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充分体现政府“爱农、兴农、富农”的政策,实现村道的畅、洁、绿、美目的,推动全村和周遍工矿企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街道应成立乡大砂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公路建设资金的协调和筹措,动员和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拉运土方和铺筑砂石。公路段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报建。
三、工作原则
公路建设中,要做好群众的宣传动员,用活、用好民工建勤政策。工程实施中,坚持“等级适当提高,线型基本不变,老路充分利用,路基适当加宽,防护工程加固,排水设施齐全”的建设原则,结合村情,因地制宜,开展村道建设。
四、工作任务
主要任务是公路进行拓宽路基,补强路面,开挖水沟,整修路肩,修复毁坏,填补坑槽,铺筑砂石,达到路面平整、路肩整齐、路拱适度、水流畅通、路容美观;对公路进行路基处理和石子硬化。确保在60个工作日完成0.9公里道路的油路铺设。
五、工作措施
1、该路属于村道中的干线公路,车流密集。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必须动员多方力量广泛参与,按照政府管、社会办、群众干的建设格局,形成规划科学、设计合理、质量过关的建设模式。
2、该公路建设是在原来路面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的公路,所以在繁多的路障排除中,必须做到领导包村、干部包组、村干包户。
3、工程展开后,参战干部要全力配合测设、放线、指导施工。
七、几点要求
1、村委会要精心安排,对群众做好政策宣传,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实施。同时要确定专人负责,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动员群众投工投劳,迅速投入到公路建设中去。
2、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公路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村道建设标准及技术要求组织施工,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3、领导小组要加强监督,及时向政府汇报监督和工程进展情况。
(此方案由地方公路段拟)
《村道修建实施办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村道修建实施办法。
第五篇:村道公路建设成就
以工代赈聚民力 致富路上显身手
“要想富,先修路”。无数实践证明,农村道路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近年来,嘉陵区以工代赈办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群众的出行难、运输难问题,坚持按照“村民为主、政府引导、搭建平台,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重点发挥群众在项目“建、管、用”各个环节的主体作用,充分培养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了以工代赈村道公路建设工作。2009年,全区共投入以工代赈资金960万元,新建村道公路57.4公里、公路桥3座,不仅有效改善了项目区21个村近3万人的交通状况,还让基层群众在项目实施中培养了实用技能、增加了务工收入,使以工代赈道路真正成为了推动新农村发展的致富路和改善干群关系的连心路。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宣传发动上贴近群众。
一是不仅采取了专家授课、部门宣传、干部组织等常见方式,还积极组织了一批大学生村官、退休干部、返乡青年作为以工代赈政策宣传员,通过说服教育、积极引导、心理感化等办法,逐村、逐社、逐户广泛宣传国家补助政策,切实培养群众项目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使90%以上的农户自觉响应村道公路建设。
二是深入河西、安福、龙岭等地召开党员干部会、村民代-1-
表会、村民大会,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加深对“无路不富、路畅快富;交通不畅,经济难上”的认识,充分调动和保护人民群众发展交通的积极性,形成自觉自愿修路的氛围,把区党委、区政府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的决心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是坚持民主决策,是搞好乡村道路建设的前提。我们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村民自治”,把老百姓组织起来,通过群众自己对是否同意修建乡村道路、对人平该筹多少钱、投多少劳以及对选择招投标单位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核心问题进行决策,形成投资投劳决议,变“政府要我修路”为“我要修路”。
二、在项目规划上尊重群众。
一是深入调查,体现民意。在规划修建乡村道路前,我办都要安排专门时间,组织由区以工代赈办、财政、农业、水利、农机、交通、扶贫等部门共同参加的以工代赈工作骨干队伍,分组到乡(镇)进村入户,开展群众项目的摸底调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召开群众会议、走访知名或德高望重同志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了解制约脱贫及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群众呼声最高、最急、最需、最盼的问题和项目,对动议项目按民意进行排序、筛选,最终形成项目建设调查建议。如在河西困龙山村的村道公路建设中,根据当地蔬菜外运以大型货车为主、农户生产以三轮车为主的特殊情
况,分别采取了4.5米宽的主路、3.5米宽的支路、2米宽的入户便道等多种硬化道路标准,确保了群众的生产车辆可以直达每一处田间地块、村庄院落。
二是充分尊重群众对以工代赈项目享有广泛的动议、讨论、知情、决策权。让群众感到修什么样的路、怎么修由他们自己作主,是为群众办事的项目,信得过的项目,是真正属于老百姓自己的项目。
三是计划与现实执行始终如一。是什么标准的乡村道路就干什么内容,是什么质量就执行相应的标准,是多大规模就多大规模,说解决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把修建乡村道路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迫、最直接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大通镇梓潼庙村道公路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以上原则,从而深得当地区群众的衷心拥护,被群众赞誉为真正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增收工程”。
三、在工程建设中带领群众。
针对一些乡镇靠近嘉陵江,开采沙石方便的特点,对水泥路路肩采用沙夹石培制、泥碎路路带采用混凝土浇制,组织群众就地取材以降低建材成本。同时对投资低于20万元的小型项目和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基础工程交由当地群众组织建设,对投资数额较大及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如公路路面硬化等工程按照《招标法》组织专业队伍施工,要求其必须吸引当地群众参与建设并按市场价格发放劳动报酬,确保项目建设区群众
能最大可能地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在学习和掌握实用技能的同时获得经济收益。对一些山区公路的边坡处理大胆采用种植草木、植被保护的,即节约了成本,又保护了生态。此外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三项措施充分发动群众:
一是严格工程造价监督。整个投标过程中都始终吸纳群众代表参与,每个乡都有3-5名村民代表参加了对投标单位的邀请,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参加正式开标会以及与中标单位签合同等。金凤镇观音坝村村道公路建设通过招投标,共比预算价节约工程款14.6万元。
二是严格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每一环节都由交通部门进行技术指导,由监理公司进行工程监理,各村村民代表全程监督。凡是未按图施工、未按程序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停工、返工,直至合格为止。
三是严格施工安全监督。乡、村、社、农户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每个村确定1名安全巡察员,重点加强对爆破物资、实施爆破以及施工作业监督,确保施工安全。
四、在资金管理上依靠群众。
为确保道路建设资金的有效运行,我们组织村上成立了民主资金管理小组,负责建设资金具体事宜。如何集资、怎样用钱、农民修路捐的款,收支都有明细,都需群众签字。农民自己投工投劳的报酬由群众大会讨论通过,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办,捐的钱自己管自己用,群众没有任何担心。
一是加强建设资金管理。各乡在信用社开设了乡村道路建设集资专户,使用民主资金管理小组组长签字的专用收据,由老百姓自觉到乡信用社交款。凡1000元以上的工程费开支,必须经民主管理小组审核后,方能入账,确保每一项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二是加强群众投资投劳任务分配管理。主要是分配使用好改造路基工程群众的投资投劳。各乡由民主资金管理小组核算好工程量,并按工程的大小、人口的多少,将改造任务公平、合理地分到村社和农户。
三是加强工程材料管理。民主资金管理小组全程参与工程材料的购买、运输,并负责按工程实际用量和进度进行核发,建立起严格的出入库专账,严防工程物资“跑冒滴漏”。
五、在项目管护上相信群众。及时搞好项目移交,并在河西等地实行“五定五禁五公开”的管护要求,即:一是完善管护体系,做到五定:定经费(项目村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劳资找补)、定人员(机构健全,专群结合,部门指导,乡镇督查)、定区域(设施定人,管养结合,挂牌公示,接受监督)、定责任(明确职责,统一标准,健全制度,保洁保畅)、定奖惩(周查月评,季度汇总,半年考评,年终兑现)。
二是严格管护标准,实行五禁:禁止在道路、水利设施两米范围以内乱修、乱建;禁止超限超载车辆驶入村道;禁止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码占道;禁止在干渠、支渠扒渠放水;
禁止饮用水保护区抛物弃土、污染水源。
三是落实管护经费,实行五公开:一是公开筹资方案,提交群众决议;二是公开管护人员,村民轮流参与;三是公开收支帐目,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公开运行方式,确保正常使用;五是公开设备状况;定期检查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