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宁陕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15:3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宁陕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宁陕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对宁陕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对宁陕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梁俊

一、宁陕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

宁陕县近几年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

1、村级班子结构得到优化。近年来通过推行“两推一选”,把一批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干部选拔进了村级班子,并注重从转业退伍军人、务工回乡青年、致富能手等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且每村配备一至二名大学生村官,极大的改善了村干部结构,提升了村干部整体素质。

2、村级组织管理日趋规范。一是各村进一步规范了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完善了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坚持大事和群众商量、村务向群众公开。二是我县立足实际,以 “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抓手,积极开展“连心工程”,密切了干群关系,转变了干部作风,促进了村级组织规范建设,农民群众的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民主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三是镇(乡)村两级都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发展党员严格按照“四制”,即发展党员票决制、公示制、审查制、责任追究制,从制度上完善了入党程序,把好了党员“入口”关。

3、特困村治理成效明显。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采取综合性扶贫措施,整合各方面资源,下大力气解决集中连片贫困问题,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二是积极争取帮扶

单位加大帮扶力度,通过带信息、带项目、带市场、带技术、带劳务等多种途径,较好地解决了特困村思想落后、工作被动、致富无路等困难和问题。近三年来我县投入扶贫资金2229、7万元,特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条件都得到根本改变,特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底的811元增加到2009年底的2920元,减少贫困人口9300人,全面完成特困村三年规划任务,顺利通过市上检查考核验收,民居改建、移民搬迁、互助资金试点等工作受到市上充分肯定。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价值观念改变,党性意识淡漠。一是当前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成为农村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随着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化,农村衡量人的价值尺度多元化、复杂化,党员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象过去那样受人重视和尊重,而富裕程度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不仅受到农民的普遍认同,也得到各级党组织的认可和嘉奖,使得一些党员光荣感、责任感淡化,什么“党票不如钞票”等错误观念应运产生。据调查,很多农村青年对入党抱无所谓的态度,要求入党的人数有所下降,党员队伍后继乏人。二是农村存在相当部分的外出打工流动性党员,因长期脱离组织关系,宗旨观念淡漠、先锋意识淡化,有好事争着干,难事躲的远,麻烦事不想管,给其他农村党员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2、集体经济薄弱,干部报酬较低。一是从农村实际情况看,政策允许范围内的资源和发展空间有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制约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现实困难,基层组织为民办事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活动阵地来看,目前全县各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已基本建立,但条件依然

有限,无法满足群众全方位的需求,比如缺少供老年人活动的器材和场所等。二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村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据调查,村长、村支书月工资290元,组长月工资80元,这种低收入与繁重工作任务不成正比,加之又不能专心为己创业,无论干好干坏大多都难以改变农村人身份,致使许多村干部感到生病养老无保障、提拔升迁无盼头、经济上无想头、工作上无劲头,难以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党员队伍素质低,不能适应新要求。近年来,虽然全县采取教育培训等措施加大了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也从发展党员向年轻化、知识化青年农民倾斜,但从总体上看,全县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存在“三偏现象”。一是年龄偏大,村委班子平均年龄46.8岁;二是文化偏低,全县5.98万农村人口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还不到5%;三是能力偏弱,问卷调查显示,有60%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在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对率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缺乏能力和本领。

4、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民主政治建设不完善。一是部分乡镇党委对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乡镇领导干部下基层,问经济工作多,谈党建工作少;布置任务多,检查落实少;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讲究形式多,注重实效少。二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措施不力。通过调研,发现有的党组织制度不健全,长期不过组织生活,没有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有的党组织活动内容空洞枯燥,仅满足于完成上面交给的任务,看摊守业;有的党组织工作方式陈旧简单,在讨论村中大事、村务管理和财务管理时,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糙,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要求得不到及时保护和满足,对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公开不够及时、彻底,导致群众疑心,引起干群关系紧张。

三、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组织建设,形成适应农村基层发展需要的领导核心。一要选好配强村级班子。为此,围绕选好一班人,选准“领头雁”,一定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村支书人选要突破地域界限和身份界限,尤其要积极鼓励回乡务工知识青年、退伍军人、民企经营人员等一些文化水平高、办事公道正派、愿为群众办事、有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党员,选拔进入村级领导班子,使他们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要积极把有文化、懂技术、有工作热情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村级班子中,优化班子结构,提高工作质量。二要建立科学考核考评制度。将农村党员干部的补贴及晋升与其担负职务、付出劳动、工作成绩挂钩,实行量化考核,建立个人政绩档案,作为奖罚依据,使他们工作起来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三要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切实保障村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激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2、强化教育管理,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和致富能力。一要通过“设岗定责”,给每名农村党员安排合适的岗位,让党员有“位”;对党员履行义务情况,通过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让党员有“责”,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对流动党员,要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建立流动党员活动卡等方式,加强管理和监督,引导他们多为家乡建设做贡献。二要在抓好农村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提高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村实用技术、国家法律法规的培训,努力把农村党员培养成“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新法、新策、新技术、个个掌握”的党员。要改变培训方式,根据各村和干部特点,采取分类分层、学用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切实关心农村基层干部的切身利益,要特别关心特困党员和老党员,建立党员最低生活保障、贫困党员定期生活补助及老党员老干部定期体检的关怀机制,使农村党员在生活上不忘党,思想上不脱党。并积极创造条件,改善他们的工资待遇,最大限度地解决好他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后顾之忧,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四要继续推进村级制度化管理,建立一套内容比较齐全、便于操作的村规民约和党组织工作制度,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把基层政权的形象树起来。

3、抓好活动载体,搭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一要立足县情实际,深入开展好基层党建主题活动,如抓好“三联共建”、“连心工程”,开展好“创先争优”、“五个好”支部创建,促进“升级晋档”活动等,并不断创新形式和深化内容。二要大力开展党内帮扶活动,安排专门资金,对困难党员集中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增强党员带头和带领就业的本领;对有志创业的困难党员,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对生活困难的党员,开展生活救助,使其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三要积极探索创设基层党组织都能参与的城乡联动的主题活动,长期坚持县级领导联点示范、县直部门包村帮扶、党员干部入户联心的有效方式切实为基层党组织

和群众办实事、好事,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干部作风得转变、党员干部得锻炼、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活动目标。

第二篇: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同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号召力不强。一是少数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方面找的路子不准、办法单一,特别是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不到位;二是部分农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在服务发展大局上差强人意,在具体工作中,只有致富愿望,但无致富思路,工作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三是部分党支部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党员很少过组织生活,有的党员甚至不按规定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

二、农村基层干部的素养和驾驭能力普遍较低。一是农村基层干部倾向年龄老化、知识老化、作用弱化。多数农村党支部不注意培养青年干部,村干部难选难找,加之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不稳定,导致农村党支部形不成核心,聚不成合力,更有甚者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二是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组织协调能力较差,法制观念淡薄,组织观念弱化,“双强双带”

1能力不强,对搞好农村工作缺乏信心和勇气。

三、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管理方式相对滞后。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转型,农民党员外出务工的多,流动性较大,党员集体活动难以开展,党内生活制度基本上流于形式,使党支部与党员思想之间出现了断层,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难以落实。目前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方式往往与党员个体特点不相适应,导致流出地党组织很难准确掌握其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流入地党组织也很难为其搭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村级组织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当前有部分村在管理制度上存在形式化:一是执行制度形式化。虽然绝大多数村都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但相当一部分村党组织“制度挂墙上,活动靠会上,抓与不抓一个样”,不重视党员的学习,不组织党员活动。二是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形式化。一些村干部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上敷衍了事,村级事务透明度不高,直接影响了村民对村党组织的信任度。三是重大事项决策形式化。有的村在决定重大事项时,村支书记不征求村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村级事务决策不民主,导致“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同虚设。

五、村干部的保障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是待遇偏低。由于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从目前来看,村干部承担着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重大繁忙的工作任务,但报酬普遍偏低,大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干部报酬每月仅靠上级财政支付的几百元钱。

正因如此,相当一部分村出现了“没能力的人想当村干部但干不了,有一定能力的合适人选又大多不愿意干”的尴尬局面。二是政治上少奔头。由于村干部不是正式的国家工作人员,只有极少数具一定学历且业绩好的年轻村支书村主任能通过考试渠道晋升为公务员,其他人员干得再好,在政治仕途上也没有升迁的机会,政绩上好坏难分,干好与干坏一个样。三是离任后保障系数不高。一些村干部为村里各项工作默默无闻地干了几十年,离任后还能享受微薄的生活困难补贴,而大多数村干部由于没有养老保险,离任后就没什么靠头。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主要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少数基层干部“两手抓”的素质具备不足,农村党建工作摆不上位臵,削弱了党的领导,造成了实际工作中存在两个极端,一手硬、一手软,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二是对党建理论研究不深,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思路不清,目标不明;三是对党建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党建工作是形式化的软指标,就党建工作而抓党建工作,没有创新举措;四是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挑战认识不足,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五是财力投入不足,农村经济发展不快,农村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抓党建工作缺乏自信,没有开拓创新的决心和勇气。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当前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对村级干部队伍的学习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滞后的根源,首先必须切实加强对村级干部队伍的学习培训教育,以提高农村党员特别是支部成员政治思想素质和发展经济的能力。通过学习培训教育,增强他们全面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不断提高了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选好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一个村建设的好与坏,关键要有一个一心为公,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配好一个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热爱集体、立志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书记。大量实践证明,选准配好一个班子,就能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我乡梓橦村党支部书记刘大文 8年前带头饲养蛋鸡,通过3年的努力掌握了养殖防疫技术,效益明显。周边返乡青年 纷纷前来向他学习,刘支书毫不保留,带他们学技术,指导他们选养殖场,帮他们贷款,协助他们搞防疫。2010年该村发展50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12户,每户年利润在8万以上。2011年蛋鸡养殖大户已发展到21户,他们成立了蛋鸡养殖合作社,每一个养殖户的购苗、接种防疫、鸡蛋销售都由合作社运作,大大降低了养殖户的风险和成本,村支部的引领,群众找到了致富路。2011年建党90周年刘大文同志被县委评为优秀村支部书记。

三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发展集体经济,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如果一个村没有集体经济,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

力,就通通谈不上。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和壮大了,才能强化村级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近年来,我乡采取“找准路子、政府扶持、规范管理、健全组织”的措施发展村组集体经济。通过采取政府支持一点,部门资助一点,村民自筹一部分的办法,切实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架桥修路、安装自来水、开发荒山、引进资金兴办企业等,5年来全乡修建水泥路51公里,碎石路15公里,便民路32公里,较好的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和平村的甜橙种植、梓橦村的蛋鸡养殖、吴山村的水产养殖、冯坝村的野鸡野鸭养殖、农历村的阴红李种植都收到明显成效。

四是多种渠道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及时发现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是推进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们针对村级干部队伍老化、后备不足、选配困难的实际,按照德才兼备和民主、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结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机关机构改革、乡镇人员分流等,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和身份界限选择培养村级后备干部,通过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推荐、民意考察、实绩考评、知识考评”的“三荐三考”方式,拓宽“提、选、派、请、挑”五条渠道选拔任用农村干部,提:即从农村基层后备干部中提;选:即从科技专业户、致富能手中选;派:即从乡机关党员干部中派;请:即从乡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骨干中和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青年中请;挑:即从回乡的大中专生、复退军人中挑。

五是建立健全村级干部的各种激励保障机制。农村工作千头

万绪,要抓好农村农业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因此,要坚决兑现村级干部的各种报酬和待遇,从政治上给予待遇,经济上给予保障,生活上关心,生命财产上给予保护,为他们撑腰壮胆,并大胆支持他们的工作,通过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理解,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想头,工作上有劲头。

第三篇:关于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查与思考

关于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查与思考

2011-06-24 08:48:10来源:大学生村官网作者:赵正卿 吴瑞刚评论:0 点击:655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如何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力争到年底创建成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在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前,根据县委办有关文件安排,我们利用近一个月时间,对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员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统筹城乡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为目标,以载体带动为方法,以求真务实精神落实关键举措,抓基层打基础,抓载体激活力,抓保障求实效,抓规范促提升,不断破解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现亮点中整体推进,为打造富强、文明、和谐、幸福的新凤县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以推动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心抓党建

1、着力打造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为统揽的农村党建标志性工程。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创建一类、扩大二类、提升三类、减少四类为目的,明确目标定任务,明确标准定档次,明确要求定措施,实施关键性举措,以求真务实精神狠抓落实,强力推进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活动上水平、出成效。截止2010年,全县创建一类村3个,二类村53个,三类村44个,全面消除了四类村,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

2、率先在全市强力推行以举措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户增收计划行动”。紧扣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主题,选派百名干部驻百村、百个单位帮百村,充分发挥各级党政组织主导、党员干部骨干带头、农民群众主体、包抓单位帮扶、驻村干部抓促的“五轮联动”作用,像抓计划生育一样落实增收举措到户。2010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949元,同比增长26.7%,增长速度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3、积极创新“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党建促发展模式。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创新“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群众”的农村党建工作新模式,引导和支持农民组建各类专业协会19个、专业合作社11个,吸纳会员4600余人,带动农户13800余户,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1.05亿元,会员人均增收850元。

4、全面推进“三双”活动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将“三双”活动与全面推行主要干部目标承诺结合,与升级晋档、晋星创建结合,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与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结合,使“三双”活动的范围、内涵和形式不断深化,成效不断扩大。全县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非党干部承诺率达97%,履诺率达98%;经过“双评议”,各级班子和主要干部民主测评满意率普遍达到90%以上。从研究问题、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的角度出发,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使农村信访件下降57.1%。

二、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凝聚民心促党建

1、两万元年薪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把后进村转化升级作为突破,以两万元年薪选派10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派驻到村级班子软弱、经济发展缓慢、新农村建设相对落后、矛盾问题突出的村,指导帮助村“两委会”建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培养一批能人、引进一批项目、发展一批产业、改善一方条件、致富一方百姓、确保一方稳定,探索建立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与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三位一体”、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农村管

理新格局。期间,10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选派村争取项目资金176.5万元,引进到位资金500万元,办实事46件,使后进村赶超发展潜能不断释放。

2、大幅度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以提高待遇、激发活力、彰显关怀、提升素质为目的,以“报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岗位职业化、管理规范化”为方向,大幅度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进一步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适度提高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将村干部年报酬由3400元提高到1万元以上,组干部年报酬由300元提高到1800元,青妇干部年报酬由720元提高到1200元,增幅创全省最高水平;对任职满10年以上的离任村主要干部,给予360-800元的生活补贴,对在职村主要干部办理养老保险;村级办公经费按大小村由3000元、3500元提高到8000元、10000元;率先将青妇组织活动经费按每名妇女、每名青年各1元列入村级(社区)办公经费预算。同时,大力推行村常设干部集中办公和全日制工作法,强力实施以“双述双评”为主要内容的村“两委会”班子和村干部考核办法,让村干部既有动力又有压力,既有干头又有盼头,由“不愿干、推着干、哄着干”变为“抢着干、主动干、比着干”。

3、率先在全市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发送贺卡暖心、双向交流谈心、走访慰问交心,为1820名党员举办“党员政治生日”,开展党员谈心交心2400人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523件,在实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人性化模式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以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为重点,以“五送一建”活动为主要内容,落实“六建六保”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新机制,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增强了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近两年先后12次大规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1213名,累计发放慰问金(品)51.19万元,协调解决帮扶资金86.9万元。

三、以统筹协调为手段,创新格局强党建

1、高标准打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党建综合示范点。采取整合项目资金、改造闲置校产、争取省市专项投资和社会捐助、鼓励自筹共建等措施,分两批新建新建、改建村级活动场所,数量和标准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着眼于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工程,高标准创建县级党建综合示范村8个、县级党建综合重点村12个、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37个,建成远程教育终端站点116个,实现了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有力地提升了全县党建工作水平。

2、扎实开展“问题村”集中整建工作。按照“顺排抓创建,倒排抓整建”的思路,先后分五批对35个“问题村”进行集中整建,使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有了新的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村级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整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群众满意度测评均达到96%以上。

3、切实落实各级领导党建工作责任。以推行专项述职、党建工作例会、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责任追究、月报、整改通知书、提醒函、党建考核等县乡党委抓党建八项制度为重点,研究制定《凤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人职责及考核实施细则》,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称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不抓党建是失职”的观念,切实落实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具体责任人的职责,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步步落得实、项项有成效。

问题与原因

回顾我县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既有应当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的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概括起来表现为“三难”:一是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在新农村建设中难作为。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门路狭窄,部分村集体经济状况薄弱、负债高,发展地方经济和兴办各项公益事业很难开展,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为村民提供的公共服务日益

减少,与广大党员群众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愿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二是个别基层党组织班子战斗力不强,在党员群众中威信难提高。个别基层党组织班子战斗力不强,在党员群众中威信不高。主要表现为“四个不适应”,即一些村干部能力和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会干不会说”或者“会说不会干”的问题比较突出;思想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不适应,缺乏“闯劲”和“干劲”;发展经济的能力与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不适应,致富无门路,办事无招法;单一的工作方法与农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使得工作难落实,难开展。三是一些农村党员整体素质不高,先锋模范作用难体现。当前,农村部分党员年龄大、文化低,个别党员在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中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体表现为“三化”,年龄结构老化,从党内统计年报分析来看,在全县2982名农民党员中超过55岁的占40.7%,35岁以下党员只占13.6%,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9.2%。党员党性弱化,个别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受不良风气影响,心浮气躁,作风懒散,进取心和实干精神不够强。发挥作用减化,个别农民党员对村集体的事情或活动不情愿参与,在广大群众中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

对策与设想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全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把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作为方法,深入开展“学先进、找差距、议措施、促落实”活动,逐步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力争到年底创建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一、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大紧迫的任务,不断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新形势下,要想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就必须创新发展思路,广辟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工作中要抓住四个关键点。一是抓住党建促发展这一关键点。对已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的,要落实关键性举措让其发挥作用。对未建立的,要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年内每个村至少要有1个农民专业合作或专业协会。二是抓住结构调整这一关键点。大力开发村集体资源,土地资源较丰富的村,须大力发展规模种植业、养殖业,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几品”的特色主导产业格局,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三是抓住招商引资这一关键点。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的第一实招和硬措施。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寻门路、找项目,做到强化意识搞招商,突出重点搞招商和硬化措施搞招商,创办园区,兴办实体,实现财政增税、村集体增收的双赢目标。四是抓住结对帮扶这一关键点。要加大结对帮扶力度,积极采取党政领导包、政府部门帮、骨干企业扶、经济强村引等多种形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从单纯“输血”向提高“造血”功能的转变。

二、把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作为要求,建设高素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要坚持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村干部“报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岗位职业化、管理规范化”为方向,探索建立选、育、管、激“四位一体”新机制,打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干部队伍。一是创新机制“选”。要着眼于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提高执政能力,全面实行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两推一选”和村委会“公推直选”,提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逐步进行“两推直选”,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会”成员交叉兼职,对没有合适人选的,打破身份、行业和地域界限进行公开选拔,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有利于干部能进能出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二是拓宽渠道“育”。要把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分级负责、分类培训的方式,通过菜单式、开放式、示范式、网络式培训“四种模式”,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依托凤县党建网开设“村官在线”,有计划地举办“村

官峰会”,每年组织受表彰对象外出“取经”,构建多元化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三是健全制度“管”。要强力推行村干部岗位职业化,坚持日考勤、周抽查、月报告,继续强力实施以“双述双评”为主要内容的村“两委会”班子和村干部考核办法,督促村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四是加强保障“激”。要按照“一定三有”要求,建立村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在经济上奖励、精神上鼓励、政治上激励、权益上保障,做到在职有待遇、退后有所养、干好有前途。

三、把提高素质作为重点,抓紧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

要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积极探索发展党员工作的新方法;着眼于增强党员队伍活力,积极探索建立党员教育的新机制;着眼于抓好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依靠制度管理党员的新路子,努力提高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水平。一是创新农村党员发展机制。要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着眼于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做好在生产、工作一线和高知识群体、致富能人、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做好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要积极探索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为主、接续培养、两地考察、相互衔接的优秀农民工入党办法,着力破解外出务工人员发展党员难题。二是创新农村党员教育机制。要在学习内容上注重针对性。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从农民党员的自身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分类施教,让每个党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学习方式上注重灵活性。采取邀请专家授课与观看电教片相结合,课堂辅导与外出参观相结合,相互交流与现身说法相结合,理论辅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办法,对农村党员进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带头意识和带动本领。在学习机制上注重经常性。建立和完善党支部定期培训、“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员自学等一系列制度,并把学习情况同党员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民主评议结合起来,使学习由“软要求”变为“硬任务”。三是创新农村党员管理机制。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制度。根据党员的家庭情况、思想状况、致富能力和产业基础,对党员进行细化分类,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机制。针对农村流动党员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继续推行 “1033”(十项机制、三个办法、三个载体)工作法。疏通党员“出口”规范机制。对那些对党丧失信心的党员,允许其自愿退党;对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实行劝诫退党;对落后党员,实行警示制度;对那些锐化变质的党员,坚决清除出党。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激励斗志、鼓舞士气、解决困难、帮助发展入手,继续大力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优秀党员荣誉津贴和贫困党员帮扶基金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和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四篇: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乡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村、焦点在农民。新形势下,如何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提升乡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根本保证。带着这一课题,我们利用近三个多月的时间,对全市10个县(市、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进行了专题调研,对近百个乡村党组织战斗力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走访问卷,同2000余名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进行了座谈讨论。调查中我们感到,经过先后两轮的集中整顿建设和“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成效,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有了增强,农村改革和发展也取得了进展。同时我们也感到,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日渐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亟待加强,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亟待提升,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法、执政方式亟待改进。带领广大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使命要求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提升乡村党组织战斗力为核心,以维护和实践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与时俱进,适新应变,走出一条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提升速度缓慢,担当“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政治责任着实令人堪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来源于班子的凝聚力、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和党员队伍的影响力。从调查的情况看,近些年来,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不断提升,但提升的速度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落差。农村基层组织自身建设上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不可否认,少数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每况愈下,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日益消退,一部分农民党员的先进性又难以体现,弱化了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能否全面完成时代赋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历史使命,实在令人担忧。担忧之一:作为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核心堡垒,多数乡村党组织在带领群众加快发展奔小康中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但还有相当比例的党组织处于看摊守业、涣散贻业的状态调查中,我们对100个乡村党组织按加快创业型、实干兴业型、看摊守业型、涣散贻业型进行了分类剖析,从总体上看,上述四种类型大致呈现2:3:4:1的比例。见“十县(市、区)百个乡(镇)村党组织状况分类表”。十县(市、区)百个乡(镇)村党组织状况分类表调查乡村所在县(市、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分类数量加快创业型实干兴业型看摊守业型涣散贻业型乡(镇)村乡(镇)村乡(镇)村乡(镇)村乡(镇)村肇东3121413141安达3101213411海伦21021315庆安310121414调查乡村所在县(市、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分类数量加快创业型实干兴业型看摊守业型涣散贻业型乡(镇)村乡(镇)村乡(镇)村乡(镇)村乡(镇)村绥棱2812241兰西28121411青冈1611221望奎1411111明水1411111北林28111331合计***适应需要的占50不适应需要的占50从是否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的角度,可以概括为两个50。见图示:一方面,适应需要的占50(主要是前两种类型)。他们的突出特点是:有一个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好班子,有一支艰苦创业、实干兴业的好队伍,有一条加快发展、富乡富村富民的好路子。比如,肇东市宋站镇党委以建设全国奶牛第一镇为目标,充分发挥镇村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大力发展奶牛产业,使全镇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镇级财政收入达1500多万元,位居全市160个乡镇之首。目前这个镇奶牛饲养量达2.3万头,90以上的农户靠养奶牛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另一方面,不适应需要的也占50(主要是后两种类型)。其中看摊守业型的占40以上,这类党组织的主要特点是:干部不思进取,思想不解放,甘当“太平官”,发展没思路,问题绕着走,工作推着干,满足于“维持局面、完成任务、不出大事、没有上访”。海伦市把这类党组织称为“维持会”,老百姓把这类党组织中的干部形象地比喻为什么事也不干的“大头佛”、什么问题也不解决的“老面兜”。调查中,有个村的“三职”干部在位十几年,工作不冷不热,干群关系不好不坏,经济发展缓慢,村里面貌依旧。当我们问及这个村的群众为什么不选几个能人给自己“当家”?群众说:他们虽然不是啥能人,也干不了啥事,但他们起码不“败霍”。与这个村所在的乡镇干部座谈,我们问为什么这么多年不对这个支部班子进行调整?干部反映:目前这样的村班子就不错了,虽然发展慢点,但起码能“看摊”,稳定住局面。这种状况,实在令人深思。如果仅仅局限于不“败霍”、能“看摊”,如何能加快发展,又怎么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由于这种类型的党组织所占比例较大,工作徘徊不前,特别是隐藏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如不尽快改变这类党组织的战斗力现状,加快发展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将因此

付之东流。在加快发展过程中,如果说“看摊守业型”党组织的问题已经成为阻力,那么“涣散贻业型”党组织的问题则更为严重。这种类型的党组织软弱无力,甚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无人干正事,无钱办公事,无章理民事,村困民穷,人心涣散,问题积重难返,久治难愈。尽管这种类型党组织所占比例不足10,但对党的事业危害极大,已经成为加快发展、建设小康的严重障碍。比如,兰西县的一个村,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党组织形同虚设,村党支部由“四大家族”轮流“坐庄”,干部以权谋私,财务管理混乱,宗族势力把持村务,一个不足2000人的村外债(高息抬款)高达200多万元,人均外债比人均收入还高。担忧之二:作为党领导农村工作的决定因素,多数乡村干部在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发挥了中坚骨干作用,但还有相当比例的基层干部处于没有本事、无所事事的状态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发展的快慢。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对农村基层干部不能简单地用“主流是好的”来概括,应实事求是地做出深入具体地剖析。配合我们的调查,一些市县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现状进行了分类。有的从领导方式方法的角度,把基层干部分为示范型、任务型、蛮干型、无为型四类,各类所占比例依次为3:4:1:2;有的从素质能力升级的角度,按素质能力已经实现升级的、素质能力亟待提高的、素质能力难以提高需要调整的3个层面分析,每个层面各占三分之一;有的从履行职能的角度,认为农村基层干部能够奋发有为、艰苦创业的占30左右,尽职尽责、支撑局面的占50左右,没有本事、无所事事的占20左右。从以上的分类剖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现状有喜有忧,喜中有忧,忧中难喜。通过对千名农民党员群众的问卷调查显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满意率占七成,不满意率占三成。见“千名农民党员群众问卷调查统计表”。千名农民党员群众问卷调查统计表问卷调查农民党员群众参与人数问卷内容:对乡村干部队伍是否满意满意人数及比例满意原因不满意人数及比例不满意原因104670968执行政策好领导能力强经济发展快工作作风实其他33732能力不强作风不实办事不公为政不廉其他35920***137695令人欣喜的是:多数基层干部能够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成为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牢固根基和重要支撑,保证了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推动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特别是在农村基层干部中涌现了一批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和群众贴心人,加快了带领群众致富的步伐,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比如被授予“人民好公仆”的望奎县宽五西村党支部书记佘树德同志,十几年如一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系群众,带领一班人,艰苦创业,加快发展,把一个村困民穷的落后村变成了村强民富的小康村。这样的干部在基层不在少数,他们是党在农村、在农民心目中的政治支撑,他们的事业看得见、摸得着。要对这样的干部大力宣传,扩大影响,不能好事不出门,以此提高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令人担忧的是:相当比例的基层干部处于不会干事、无心干事、不干正事的状态。调查中基层反映,目前乡村干部有80不会做农村工作,或能力弱,或处于无心干事、不干正事的状态。这虽然有些言之过重,但不可否认,确实有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适应农村工作需要。——观念陈旧,素质先天不足,工作思路不清,不会干事的基层干部为数不少。一是领导方式陈旧,不会抓农村经济。一些乡村干部开展工作还是行政命令的“老套路”,指挥农业生产还是催种催收“唱四季歌”,抓结构调整调来调去还是“大玉米”。调查中有的群众反映,乡村干部最大的“本事”就是收费,最擅长的工作就是开会,调整结构就是说大话,甚至“瞎指挥”。二是文化科技素质偏低,不能发挥示范引带作用。调查表明,目前乡镇干部文化程度以大中专为主体,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6.8,涉农专业的不足10,高中以下文化达30。村干部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大中专文化程度仅占2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约占45,初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接近35。见“绥化市乡(镇)村干部文化状况统计表”。大多数村干部只能粗浅地掌握一些农业技术,精通和掌握高新农业技术的为数不多,甚至有的村干部还是“科盲”。这种科技文化素质状况,很难在调整结构、发展效益型农业中发挥示范引带作用。调查中,有个村为了带动群众发展畜牧业,决定由村干部带头集资养奶牛,由于不懂行,不懂技术,辛辛苦苦花高价买回的却是“淘汰”牛。也有一个村,在调整结构中组织引导群众种菇艹娘,由于不懂栽培技术,乱施化肥,种出的菇艹娘光长秧子不结果。三是工作方法简单,不善于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对近几年农民群众上访问题进行分析,有一半以上是由于农村基层干部不负责任、作风不民主、处理问题方法简单、工作不细所致。在处理农村一些棘手矛盾和问题上,一些基层干部打骂群众,甚至借用专政工具管制群众,致使矛盾激化,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比如,青冈县有一名村委会主任,开展工作不讲方法,粗暴蛮横,两次殴打群众,造成群众越级上访,影响极坏。这样的干部在基层虽然为数不多,但影响则“一条鱼坏一锅汤”,坏事传千里,令人反感。给党在农民心目中的威信,甚至在农村的作用带来极大危害。全市乡(镇)、村干部文化状况统计表项目人数比例乡镇干部9445名村干部8576名大学大专中专高中初中以下大专以上中专高中初中以下人数******7所占比例()16.8652.3727.643.1320.9844.7734.28——意志灰退,宗旨信念不牢,不愿为党工作,无心干事的基层干部愈见增多。调查中我们感到,农村矛盾错综复杂,乡村干部处在矛盾的旋涡中,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基层干部反映:完不成硬性任务,上级不“饶”你;不给群众办实事,老百姓不“尿”你;一旦触及群众利益,有人告“死”你。“矛盾多,干部累,上压下挤活遭罪”——当干部实在没意思。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反映:现在加快发展的任务越来越重,税费改革后我们的工资却越来越低,干得再好也是农民,与其为工作“头拱地”,不如回家侍弄“一亩三分地”。由于矛盾缠身,压力过大,待遇降低,一些基层干部思想灰退,工作没有积极性,不愿再为党工作。据统计,近两年来,全市辞职不干的乡村干部就有89名,甚至有的乡镇党委书记也撂了挑子。这些人在农村有一定能力,在农民中有一定影响,他们的卸任给事业带来了一些损失,同时也给新上来的同志带来了工作阻力。调查中,还有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想“撂挑子”,但由于以前为了完成任务,经手了大量的抬借款,甚至把自己的工资也搭了进去,手插磨眼“拔不出”、“撂不下”。——作风不正,不按政策办事,侵害群众利益,不干正事的基层干部大有人在。调查中,一些基层干部作风漂浮、不干实事、处事不公、以权谋私,仍是群众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有的基层干部当干部的初衷就不正,上任之后就琢磨着怎么样欺上瞒下,中饱私囊;有的为了求得升迁,损害群众利益,搞政绩工程,虚报浮夸;有的为了保住位子,拉帮结伙,偏亲向友,甚至借助村匪屯霸邪恶势力;有的为了捞取好处,低价发包资源,任意挥霍集体资财。今年,在“两风”建设中,全市上下“挤水份”,仅GDP一项就挤出45亿元,其中绝大多数水份在乡村。有个村前几年报表统计村办企业产值数百万元、养牛超千头。实地踏查村办企业只是几个民办小作坊,搞的养殖一条街也是空架子。调查中,还有人反映有个村前两年管理混乱,村干部一年中仅吃大鹅就达1500多只,平均每天吃4只还多,最多的一天吃了20多只。青冈县有一个村,村干部为了“有钱花”,竟将机动地卖了几十年。担忧之三:作为党领导农村工作的重要力量,多数农民党员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还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党员处于贫困落后、无力争先的状态调查中,我们感到,近年来通过实施“双培”工程,农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双带”作用突出的先进分子;通过开展党员服务区活动,大多数农民党员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农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贫困落后、无力争先的问题也很突出,与“三个代表”的要求相去甚远,先进性还很难体现。——相当比例的农民党员没有致富能力,难以实践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调查中,我们对农民党员队伍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目前我市农民党员队伍中,率先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约占30,代表着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近50的党员仅限于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双带”作用;有近20的农民党员致富步伐缓慢,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无法发挥作用。调查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农村率先致富的阶层中,农民党员所占的比重也不是很高。去年,北林区评选的村级发展“三大能人”(科技能人、营销能人、致富能人)中,党员只占25.6,有的村能人中甚至一个党员也没有。致富能力是党员在农村中最起码的威信力。可以想象,如果党员连致富能力都没有,还怎么代表先进生产力。——相当比例的农民党员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无法实践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据统计,我市5万多名农民党员中,初中文化占41.7,小学文化占24.8,文盲党员占3.6。事实上,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运用,市场农业的迅速发展,有些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党员在新形势下也已经成为“落伍者”,而占总数近三分之一的小学及文盲文化程度的党员,与现实的要求更是差之甚远。加之有的党组织对农民党员的教育管理重视不够,党员自身要求不严,致使一些党员信仰淡薄,涉足宗教活动,搞封建迷信,甚至违法乱纪,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海伦市有个村一段时间兴起了“蒙头教”(意思是只要整天蒙头睡大觉,就能有吃有喝有钱花),个别农民党员竟也参与其中。调查表明,农民党员的这种文化素质状况,难以代表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相当比例的农民党员生活贫困,不能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我们走访的村贫困党员所占的比例基本上占党员总数的20左右。这部分党员或年龄老化,丧失劳动能力;或思想僵化,老实本份(多数是文革期间或82年以前入党的党员);或文化偏低,不懂技术;或遭天灾病热,生活压力巨大。由于这部分党员家庭生活困难,发展没有门路,成为组织的扶持对象,在经济发展上落后于普通群众,在政治生活中也无法发挥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已经丧失了先进性。在明水县永富村调查时,当我们问及党员发挥作用情况时,有的群众说:“联系我的党员还不如我呢,比我还穷呢,让他带着我致富,不让我帮他就不错了。”由于贫困党员自身利益难以保证,实践代表人民利益根本无从谈起。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约因素不可忽视,乡村党组织战斗力受到严重挑战,完成“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历史任务面临严峻考验作为党在农村执政的基层组织,其战斗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于自身建设的状况,还受到整个农村发展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剖析一些乡村党组织战斗力降低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调查中围绕影响制约乡村党组织战斗力的问题,我们同200多名基层干部进行了座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正在困扰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来自经营体制上的挑战:双层经营体制的发展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三农”问题突出,农民增收缓慢,集体经济相当脆弱,一些乡村组织“无钱办事”的现象比较普遍,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力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初始阶段发生了巨大的作用,使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其优越性已很难体现。家庭分散经营很难与市场经济对接,集体统一经营在一些地方也已名存实亡。由于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盲目追求高指标、高投入、高速度,搞虚假政绩,加之一些干部以权谋私、贪占挥霍,一些乡村债务累累,集体经济已近崩溃边缘。调查中我们对全市乡村债务状况进行了分析,全市村级负债总额达19.6亿元,平均负债143.6万元,最高的村外债近500万元;乡级负债少则几百万元,多则几千万元。调查中基层反映,现在基层干部之所以工作犯难,最大的难题就是债台高筑,集体没钱。由于债台高筑,有的乡村主要领导几乎整天躲着讨债户,什么事也办不了。也有的群众说,这么大的债务听着都吓人,我们都替村里犯愁,还能指望搞什么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说,薄弱甚至崩溃的乡村集体经济,已经动摇了基层党组织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由于不能为群众提供有效服务,一些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在这种状态下,已不是能否加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的问题,而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安全如何保证的问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来自领导体制上的挑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乡村体制弊端,造成体制不顺、职能不清,一些党组织领导方法和执政方式很不适应,束缚了党组织的战斗力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乡村党组织的执政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与之相适应,乡村党组织的从政理念、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也必须适新应变。调查中我们感到,受制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一些党组织的领导方法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转变。在履行职能上,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其职能到底是什么,还不十分明确,仍然以行政命令为主,偏重于行使管理职能,不会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民主协商、提供服务的方式开展工作。比如有的乡镇面对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开展工作还存在着“一刀切”、强迫命令、包办代替、工作跑粗的问题。有的村上级不给任务、不提要求就不知道咋干。在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中沿用这种行政化的运行体制,导致老办法行不通,新办法又没有,一些基层干部只能束手无策。特别是这种行政化的运行体制造成了乡镇机构设置臃肿。调查中,一些基层干部反映,这些年虽然对乡镇机构进行了改革,但改来改去,该强化的职能并没有强化,该撤销的机构并没有撤掉,“七站八所”换汤不换药,人浮于事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说,现在大的乡镇有近百人,小的乡镇也有50、60人,真正干工作的也就是三分之一。——来自基层民主政治上的挑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畸形发展,造成“两委”关系紧张,一些地方宗族宗教势力抬头,冲击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畸形发展的趋势。反映在民主选举上,一部分农民不能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力,往往十几元钱、一包烟、一顿饭甚至是几句好话就能将自己的民主权力“卖掉”。特别是在一些有宗族宗教势力的地方,亲情、教义大于正义,把选举村委会主任变成了选“族”人。比如,北林区有个村,亲兄弟俩分别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和副主任,这种现象看似合理合法,实际上已经造成宗族势力把持村务。反映在民主议事上,一部分农民只要权利,不尽义务。税费改革后实行“一事一议”,党支部研究的一些事项,特别是一些公益性事业,都要拿到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上讨论表决,不需要向村民收费的事项还好办,凡需要村民出工或从兜里掏钱的事项都很难顺利通过。一旦通不过,党支部什么工作也干不了。调查中,有些村维护村屯砂石路需要往路上铺砂子,但由于“一事一议”没能通过,结果砂子不能拉,路不能修,什么车也走不了。反映在民主监督上,一部分农民利用干群矛盾,充当“农民利益代言人”的角色,已经超出了监督干部的范围,发展到与乡村组织和基层干部抗争。这部分农民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专门找乡村组织和基层干部的“毛病”,经常组织煽动农民群众上访告状。“农民利益代言人”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这些“代言人”在监督乡村组织和基层干部正确行使施政行为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代言人”也报有一些政治目的,伺机“抢权占位”,这无疑给乡村组织和基层干部正常开展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反映在“两委”关系上,有的村委会主任认为,自己是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的,比几个党员、几十个党员选举产生的党支部应该更有权威,更有决定村里工作的权力,不愿接受党支部的领导;还有的村委会主任认为村民自治就是村委会说了算,用不着党支部的领导。从而造成村两委班子争权夺利,互不买账,有权有利的事情争着干,无权有责的事情推着干,使整个村工作陷于瘫痪状态。调查中,我们感到,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这些问题,我们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严重削弱党组织的战斗力。——来自农民素质上的挑战:农民教育的日趋弱化,造成农民思想政治和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一些农民群众对党的政策理解不了,对先进技术接受不了,影响了党组织的战斗力调查中各地普遍反映,农民素质偏低是制约“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最大的难题。农民素质低,首先是表现为观念保守陈旧。农民的传统意识较多,商品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较少,认为“种田保险,经商冒险”,安于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尤其在一些落后乡村,农民群众贫困心态十分严重,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其次是表现为文化水平偏低。据2002年调查统计,在我市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12.7,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水平,分别占30.9和53.9,有的落后地区青年文盲仍然存在。有的村一年连一个高中毕业生都没有。有的农民由于没有文化,看不懂技术书籍,参加培训不会记录。一些承担对农民教育责任的部门受经费的制约,没有切实履行好应尽职责,对农民的培训不到位,不经常,农民受教育层面极其有限。有的乡村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基本没有对农民进行过培训。特别是受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一些地方辍学现象严重,根本实现不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调查中有个乡镇中学初一入学新生300名,中考时只剩下120人,辍学流失率高达60。再次是表现为集体主义思想淡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分散经营,使农民自私自利思想抬头,不考虑集体利益。有的群众认为,“土地分到户,各走各的路”,“各端各的碗,不用干部管”。村干部反映,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的农户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造成新技术、新项目、新品种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制约了农民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来自农村现行政策上的挑战:农村一些现行政策的负面影响,造成农民没有真正得到实惠,一些地方农村工作非常难做,制约了党组织的战斗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农村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度提高。调查中,一些基层干部也反映:有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从我市粮食与生产资料价格比较看,仅以水稻和尿素为例,2000年水稻价格由1995年的1.4元/公斤下降到1.17元/公斤,2002年又下降到0.98元/公斤,分别下降了16.4和16.2;而2000年尿素价格由1995年的1360元/吨上涨为1470元/吨,上涨了8.1,2002年仍维持这样的高价位。另外从粮食补贴政策看,自97年开始到2002年,中央和省财政累计向我市拨付粮食补贴款近27亿元。这么大笔钱直接补给粮食购销企业,而个别粮食收购企业压等压价,限收拒收,农民意见很大。还有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他们往往从部门利益出发,考虑农民利益很少,卡农坑农现象屡禁不止。肇东市昌五镇一农民反映,用于农耕的小四轮不敢走公路,抓住就收费,农民想不通,找到有关部门评理,执法单位拿出上级主管部门“红头文件”,当地政府也没办法。据对千名农户问卷调查看,农民最满意的是税费改革,最不满意的是涉农部门的滥收费。由于一些政策性因素,农民群众统统把对政策的不满发泄在乡村两级党组织上,甚至有的群众与之产生了对立情绪,使得农村基层工作非常难做,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力度不能放松,乡村党组织战斗力必须加速提升,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才有根本保证通过调查,我们认为,针对当前乡村党组织战斗力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推进力度必须加大,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加速提升。只有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真正落实,加快发展才有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保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才有根基。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围绕解决影响乡村党组织战斗力的突出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确立新目标,研究新思路,采取新对策,开创新局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紧扣中心,在加快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发展是乡村党组织的第一要务,更是衡量乡村党组织战斗力的第一标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一切保证发展。作为乡村党组织必须把提升战斗力体现在加快发展上。首先,要在发展理念上实现转变。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必须解放思想,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协调发展农村的各项事业;树立加快发展的理念,改变跟在后面追赶式的发展,抓住机遇力求跨越式发展;树立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搞以浪费资源高投入为代价的发展,努力实现靠科技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通过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突破传统的小农意识,切实强化经营现代农业的思想,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促进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第二,要在发展目标上重新定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乡村党组织都应当结合实际,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发展速度,研究落实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第三,要在发展思路上拓展空间。思路决定出路。通过调查我们感到,一些乡村发展缓慢,还是个思路问题。当前,对农业地区乡村党组织来说,能否确定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自身的发展优势,能否摆脱传统的农村工作路子,以新的领导方式方法经营农业、经营农民、经营农村。在经营农业上,要大力推进主辅换位战略,加快产业化进程,走出一条发展科技、特色、效益型农业的路子;在经营农民上,要大力推进合作经济组织和劳务输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走出一条深度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路子;在经营农村上,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镇乡村共同发展的路子。——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抓住根本,在增强乡村班子执政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战斗力的核心是抓好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乡村班子的执政能力,这是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加快建设一支以“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市场经纪人和群众贴心人”为主体的新型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新型干部队伍必须打破常规,加速提升乡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我市的实践看,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超常措施。一是大力度推进创业型乡村班子建设,在激励乡村干部实干创业上打破常规。以加快发展为统领,确立创业型乡村班子建设目标,制定乡村班子和乡村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强化激励奖惩措施,努力营造一个以发展论优劣、凭实绩用干部、靠实干得升迁的良好工作导向,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提拔重用那些一心一意谋发展、艰苦奋斗创大业的乡村干部,切实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真正做到重用创业者,冲击守业者,惩治败业者。针对目前基层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的问题,要抓紧制定相应政策,稳定乡村干部队伍,为乡村干部排忧解难,充分调动乡村干部为党工作的积极性。诸如:采取办理养老保险金的办法,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对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适当进行经济补助,解决工资偏低问题;提拔重用优秀乡村干部,提高乡村干部政治待遇等等。比如,对业绩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可以打破级别限制,使其享受副处级待遇,对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可以打破身份界限,上挂乡镇副职。目前,我市上挂乡镇副职的村党支部书记约占其总数8,这些上挂的支部书记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热情高、领导能力强,他们所在的村都是加快发展的典型。二是大批量选拔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乡村任职,在改善乡村干部队伍结构上打破常规。目前,各地都有相当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上岗就业。对此应把他们作为人才真正管起来,充实到乡村干部队伍中去,为乡村干部队伍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是尽快改变乡村干部素质结构、特别是改善文化技术结构的最现实选择。就我市而言,近三年尚未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接近3000人,这是一笔宝贵财富。对此应制定具体政策,让他们“上山下乡”,采取公开选拔、集中选调、双项选择的办法,把他们选拔充实到乡村。在全市1335个村配备一名大中专毕业生,或任党支部副书记、或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要坚持一手抓充实,一手抓调整。对现有的乡村班子进行一次分类排队、全面考核。制定不称职乡村干部“下”的标准,对看摊守业的“懒”班子、涣散贻业的“乱”班子、债务累累的“穷”班子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两风”建设,集中进行调整整顿。对不思进取的“太平官”、无所事事的“大头佛”、不干正事的“土皇上”要坚决撤换。三是大规模开展乡村干部培训工作,在提高乡村干部综合素质上打破常规。对大多数乡村干部来说,当务之急是强化培训,尽快提高素质,以适应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鉴于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和乡村干部所处的特殊地位,各级党委要把乡村干部队伍的培训提高问题摆上突出位置。从长远看,对于农业省份,应建立专门培养造就农村基层干部的院校,纳入国家教育计划,根据新时期农村工作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化的农村基层干部。从现实看,要加大对现职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农村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市县为单位对乡村干部集中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全员培训。依托涉农院校、各级党校,对乡村主要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脱产培训,并实行素质测试和持证上岗制度;选拔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乡村干部参加离职学历教育,为农村发展储蓄后备人才。在强化培训的同时,要组织引导乡村干部直接参与农村产业化经营,真正成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目前我市乡镇干部共创办产业示范服务基地9400多个,村级干部共创办领办党群共建股份公司近5000个,引带服务近20万农户。实践证明,这些形式都是提高乡村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夯实基础,在提高党员队伍“双带”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党员队伍建设是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农民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当前,要采取以下对策。一要大力实施“双培”工程。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真正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使农民党员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的先进阶层,成为“三个代表”的忠诚实践者。尤其对缺少发展资金的贫困党员、曾为农村工作做出贡献的老党员,要加大支持扶持力度,采取协调专项贷款、党费救济、党员强弱联合等办法,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让老党员不寒心,中年党员有信心,青年党员有决心。去年以来,我市通过实施“双培”工程,共发展青年农民党员5000多人,这些党员年龄较轻,有文化,有致富本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显示了较强的影响力。我们还通过协调专项贷款和建立党费贴息资金等形式,对近千名贫困党员进行了扶持,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二要切实加强载体建设。通过党员服务区、党群共建股份公司、党群致富联合体和组织党员创建产业示范服务基地、成立劳务输出组织、参加农技协会以及参与村民理财小组、民事调解小组、村民议事会等有效形式,拓宽党员在农村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途径。目前,我市农民党员共建立党员服务区4.5万个,引带服务近40万农户。以农民党员为主体,建立党群共建股份公司、党群致富联合体、劳务输出组织、农技协会1.8万多个。通过建立这些组织,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加快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步伐。三要突出抓好发展农民党员工作。通过依托党员服务区、乡镇干部产业示范服务基地和党员干部领办创办的各类联合体、各类协会,拓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渠道,打破单纯依赖行政村党支部发展党员的格局;通过抓党建带团建,努力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回乡初高中毕业生、青年退伍军人中的发展党员工作,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通过建立执行领导干部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强化培训措施,积极引导农村中的先进分子靠近党的组织,加快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步伐,切实解决农村发展党员源头不足的问题。四要认真解决农民党员队伍出口问题。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农民党员思想作风和组织纪律整顿,区分不同情况,研究具体办法,把那些已不具备先进性,或不愿留在党内的党员及时办理出党手续,以保持农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打破常规,在改革乡村管理体制上实现新突破现行的乡村管理体制影响和制约着乡村党组织战斗力的提升,必须积极探索改革乡村管理体制和改进乡村工作方式的有效措施和办法。一是大胆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体系。打破传统的按乡村行政体制设置党组织的做法,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产业基地党组织、行业协会党组织、劳务输出群体党组织、经济合作区党组织,明确其政治责任和作用,组织引导乡村干部进入这些党组织开展工作。肇东市和庆安县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他们的实践表明:在农村建立这些新类型党组织,既扩大了党在农村社会的覆盖面,强化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又把大量的乡村干部推向了发展经济的主战场,加快了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步伐。二是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适应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大乡镇机构改革力度。彻底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而全的党政群工青妇和七站八所的设置,建立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办公机构,特别是进一步精简人员。据统计,目前全市乡镇财政供给人员(含教师)72000多人,供养比例55:1,机构雍肿、人浮于事的问题仍很突出。对此,应进一步加强思想引导,制定更优惠的政策,鼓励乡村干部,通过各种形式自主创业,以减轻乡镇财政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切实转变乡村工作方式。在工作指导上,实现由主要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向示范引导、提供服务方面转变;在抓经济工作上,实现由习惯靠上级、找领导向抓信息、找市场方面转变;在处理基层矛盾上,实现由靠罚、靠压、简单从事向说服教育、民主协商、依靠法律方面转变。当前乡村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引导,通过健全和依靠村民自治处理各种矛盾,开展农村工作。尤其要积极引导鼓励乡村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的示范服务,来引带群众,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放宽思路,在解决农民问题上实现新突破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乡村党组织的领导和服务对象。同时,农民也是现代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解决好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需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条:一条就是坚持一切为了农民,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这应该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立足点,也是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的落脚点。使农民得到实惠,就要强化树立群众观念,把对上对下负责一致起来,树立“只要群众兜里有钱花、宁肯胸前不戴花”的思想;使农民得到实惠,就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断强化乡村的服务功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得到实惠,就要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减小城乡差别,消除观念、体制、政策上对农民的束缚,保障农民的政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惠,就要大力兴办农村公益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还有一条就是切实提高农民素质,真正使农民受到教育。当前,农村乃至我们国家的一个最大隐患,就是如何改变农民素质现状的问题。对此要以培养现代职业化农民为目标,建立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使农民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尽快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特别是使农民尽快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增强他们的市场观念,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目前,从上到下相继制定了农民教育培训规划,落实培训规划关键是从实际出发,力求实效。调查中我们感到,提高农民素质,必须改变现实的农村教育体制,不仅要把国民义务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而且要把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抓实抓靠。在这方面,兰西县从实际出发,对农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初步实现了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到技术技能、致富能力培训的转变。目前这个县的农村乡镇,大多数都建立了“戴帽”高中,一手为大专院校输送新生,一手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有用人才,使学校教育成为培养造就新型青年农民的主阵地。对农民进行职业化培训,不仅要从学校抓起,而且要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渠道进行再培训、再教育。借鉴我市一些地方的经验,建立并实施农民绿色证书制度,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农民进行经常性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民真正掌握一、二项现代农村实用技术,增强农民群众致富的本领。——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上下联动,在优化乡村工作环境上实现新突破无论从加快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的角度考虑,乡村工作尤其要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当前,优化乡村环境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加速发展县域经济,为乡村发展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对乡村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没有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乡村经济也很难快速发展。以肇东为例,如果没有伊利乳业、华润集团那样的立市企业,肇东的一些乡镇经济,特别是奶牛产业也不能得到快速发展。因此,要切实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以此牵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要积极研究探索新办法新途径,切实解决乡村负担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从政策制定上探索解决途径。对欠发达地区,应出台适当的补贴政策,每年可通过向上争取和本级财政支付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一定数量的补贴。对发展较快的乡镇,也可给予优惠政策,可以搞成经济特区,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度假村和旅游业,创收后反哺落后乡镇。另一方面,可通过县乡财政体制调整,将乡镇的教育卫生事业、公务员队伍建设、离退休人员经费和优抚对象优抚金等社会保障事业调整为县市级事权,乡镇政府的职责主要是除教育卫生外的乡镇事业的发展,乡村运转以及公共公益事业的发展。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促进乡村经济加快发展。加大对农民增收政策的深层次研究,各涉农部门和计划、财政等经济综合部门,要认真分析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本着“利农、支农、扶农”的原则,研究出台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政策性措施。金融、统计、城建、交通、教育等部门,也要围绕农民增收,落实好相关政策,发挥好职能作用。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做好信贷战略调整,重点向畜牧业倾斜;做好信贷结构调整,由支持一般农户向支持私营经济、民营大户转变;改革贷款期限,由短期贷款向中长期贷款转变。要继续清理整顿涉农收费,对农民反映强烈的农用车滥收费、建房、电价等方面的乱收费,切实搞好专项治理。

第五篇: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韩丽丽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3期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阜蒙县作为农业大县,农村乡镇多,农村党员比重大,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协调发展,已成为摆在全县各级党委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 建设成效 问题 对策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101-0

2近日,我校课题调研组,深入我县部分乡镇和农村,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形式,对目前我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阜蒙县共有基层党组织1064个,截至2012年年底,党员总数32189名。其中乡镇党委35个,村党组织382个;农村党员24619名,其中农民党员15657名。几年来,县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突出以“三级联创”活动统领农村党建工作这条主线,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得到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典型,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加强领导,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县委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每年都定期召开常委会认真研究和部署农村党建工作,确定了26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2乡镇和2个村,通过到点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参加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认真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每年都制订党建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要求,实行了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年初履职承诺、年末述职评议制度,促进乡镇党委书记更好地履行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同时加大基层经费投入,近几年,通过争取上级资金1080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293万元和乡镇村自筹460万元,新建村部236个,维修村部92个,建村级活动场所200多个。

(二)积极创设载体,有效发挥了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

近年来,我县在农村广泛开展“三培养、双带头、争四户”活动基础上,组织实施了“3111”工程(即每年把300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1000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1000名党员致富

能手培养成“双带”标兵,1000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后备干部)和“把千名农民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等一系列活动,涌现出大批党员致富能手,发挥了党员示范作用。东梁镇吐呼噜村党员张久利带领群众养殖特种猪——太湖黑猪,经过科学饲养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在已经扩大了养殖规模,兴建了面积18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年利润超过40万元,带动了全村群众养猪致富的热情,现在全村养殖业年利润4300万元,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160个,人均增收2900元。平安地镇平安地村主任刁百灵,从1990年起从事玉米购销业务,如今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村成为全市玉米购销第一村,玉米购销大户达十余户,玉米经纪人达百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于寺镇官营子村在张庆年同志的带领下,坚持“稳定粮食、发展棚菜、扩大养殖、改善民生”的发展方向,做好“一村一品”文章,使全村经济总量逐年递增,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注重选拔培养人才,打造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干部和党员队伍

按照县委实施“领头雁”工程的要求,各村坚持把培养选拔优秀经济能人进入村级班子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走访的东梁镇吐呼噜村、大板镇衙门村、平安地镇平安地村、王府镇架其村等十几个党支部,都是通过“两推一选”等办法,把那些懂经济、会经营、敢创业、群众公认程度高的人员调整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并在这个基础上,每年对村“两委”干部开展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培训,使农村“两委”干部知识、能力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了村级规范化建设

县委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从2009年12月起,在农村基层普遍推行了“民主定事、制度理财、群众评官”三项制度,通过推行“六步工作法”实现民主定事。目前各村支部都明确了村两委议事原则、议事内容与范围、议事方法与程序以及议事保障监督机制,保证村级事务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从而充分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有战斗力的,农村党组织在动员组织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不少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在党员群众中的威信大减

主要表现在:第一,党员年龄结构老化。由于很多村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一些村多年不发展新党员,有的村支书任职长达20多年也未发展一名新党员,致使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影响了基层队伍建设。第二,工作作风不硬。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享乐主义思想比较

严重,沉迷于打麻将赌博,有的党员干部办事不公,处事不当,在宅基地划分、土地承包、农村低保安排上优亲厚友,以权谋私,严重影响党的光辉形象。第三,还有部分村班子内部不协调,家族势力、派系斗争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根基。

(二)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不高,先锋模范作用难体现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村支部成员文化程度不高,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占大多数,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在对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理解上存在片面,把握不准;有的对如何依法履行职责不清楚,凭经验和主观臆断开展工作;个别村干部自律意识差,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依法办事能力差,利己思想严重,在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中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了村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通过对22位村党支部书记发挥作用情况的调查了解,乡镇党委和群众对其中18名党支部书记发挥作用情况的评价是比较满意。

(三)部分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干事创业艰难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门路狭窄,部分村集体经济状况薄弱,负债高,发展地方经济和兴办各项公益事业很难开展,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为村民提供的公共服务日益减少,与广大党员群众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愿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无钱办事”现象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办事能力,以致村干部说话没人听,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步伐缓慢。

(四)村级组织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缺乏活力

部分村党组织不重视党员的学习,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往往仅满足于“七一”党建、集中学习、民主生活会等,且多停留在口头上、制度上,有的村党支部一年才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少数村一次也不召开,致使许多党员长年没过组织生活,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了解,宗旨意识和纪律观念淡化。农村党组织的活动方式通常也是上传下达学习文件,形式和内容老套,脱离实际,枯燥单调,无法解决村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达到组织生活的要求,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强,脱离群众,作风不实。

(五)配套保障机制不全,影响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干部承担大量的工作,而所得的报酬却偏低,影响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后顾之忧没有解决。村组干部退休后的待遇没有得到较好的保障,导致村干部思想压力很大,甚至连一些优秀年轻的村干部也有“不愿意干” 的想法。

三、思路与对策

(一)健立建全各项工作机制,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

一是加强党内监督,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和县乡纪委的作用,用党的纪律约束村级党员干部。二是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抓好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努力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村级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四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建功立业,建立村“两委”班子成员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

(二)选好班子,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

一是要选好班子带头人,配强党组织书记。利用今年底村“两委”换届的机遇,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对于那些软懒散、不作为、乱作为的党组织书记要及时调整出村班子。通过开展民意调查、走访了解等形式,真正把党员和群众拥护,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有较强致富和带富能力的党员推荐为支部书记人选,由党员选举产生。

二是要搞好班子配备。要时刻体现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素质的要求,在注重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要考虑到班子成员的年龄、气质、性格、专业等的互补性,使班子内形成一个团结谦让、群策群力的良好风气,从组织上保证班子结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丰富载体,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教育和管理

建设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一是要健全各项制度,落实各项措施,形成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机制,要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特别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使他们更好地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要重视党员的发展。尽快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当前要着重在农村妇女青年、复转军人、回乡大中专学生、种养加销能手中发展党员,尤其要注重吸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优秀青年入党,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三是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要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特长、优势,通过设立“政策法制宣传岗”“村务监督管理岗”“民事纠纷调解岗”“勤劳致富岗”“科技致富岗”等岗位,让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真正使无职党员做到无职有位,通过党员率先垂范,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四)培树典型,切实增强村级服务功能

一是壮大集体经济。鼓励引导村级党组织立足各村实际,采取资源开发、股份经营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切实解决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增强其服务功能。二是搞好典型带动。积极培树一批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采取一定的帮扶措施,加强具体指导,使其更具示范代表性,并通过采取组织现场参观、召开经验交流会、报刊宣传等形式,及时总结推广这些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村级党组织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五)突出发展,构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县直机关单位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继续抓好领导干部下基层联系群众工作,组织开展企业结对帮扶、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转化活动,深入基层,心系群众,立足包扶村实际,把握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突出产业发展这个核心,强化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思路,结合行业特点,发挥部门优势,进行重点帮扶,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总之,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加强党的建设这一伟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管理等方面扎实抓好这项工作,为充分发挥党组织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对宁陕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宁陕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最终版)

    利用驻村工作的机会,我对西平县所属5个乡镇的22个村的党组织 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绝大部分都基本上能够发挥党支部......

    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作者:孙寿平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7期 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团结群众、组织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户端......

    农村基层党组织调查问卷

    农村基层党组织调查问卷 本调查问卷旨在掌握我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落实情况,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在您认为合适的项目前划“√”,并在最后一题填写你的意见或建议。 一:调查内......

    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雷邦贵2013年第2期 ——党的建设近些年来,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城乡统筹协调......

    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的思考

    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的思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党组织,从其地位和性质上讲,属于党的最基层组织。长期......

    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

    某县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调查与思考

    某县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x县努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深入了解当前乡村治理发展新态势,以及农村党组织以自身组织......

    XX县XX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XX县XX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世情、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