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农村三年一届的“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和重要实践,做好该项工作,对于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三农”的健康平稳发展,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市进行了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现结合工作实践就更好地提升该项工作开展的水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进行一些探索研究。
一、做好
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农村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村“两委”是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推动“三农”发展的重要领导力量和中坚力量。可以说,“两委”强,则“三农”强,“两委”弱,则“三农”弱。做好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有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做好“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强化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农村是中国革命的大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强力后方支撑,党没有在农村的坚实基础,不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就很难顺利地取得执政权。虽然当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总体上是十分稳固的,但也不能……。
二是做好“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强烈愿望。农村环境差,基础薄弱,信息闭塞,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难度大。要实现发展和致富,“两委”尤其是班子里的“班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做好“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把那些思想解放、眼界宽广、能力高强的人选进“两委”班子,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带领广大村民广拓门路,创业致富,进而推动农村的发展。
三是做好“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推进基层民主发展的现实呼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思想的解放,农村广大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农村事务管理日趋积极、活跃。做好“两委”换届选举,能为党员群众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也能进一步强化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激发行使自身民主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基层民主的健康发展。
二、做好农村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农村基层换届选举是在最基层推进的民主实践行为,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农民文化水平、思想觉悟等的影响,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是选民认识有偏差,部分村民不能依法行权。当前,大多数村民都能积极、正确行使手中的选举权,真正把那些能领导全村发展致富的人选出来,但也有部分村民还存在着“事不关己”的心理,不去参加投票,或者敷衍塞责;还有一些村民贪图“私利”,容易受“小恩小惠”的驱动而改变个人意志。不能“依法行权”制约了基层民主的成熟和发展,影响了换届选举的广泛性和民主性。
二是选举难度有增加,基层选举不能顺利进行。从今年基层换届选举的情况来看,影响基层换届选举工作的宗族等固有因素更加凸显,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宗族之争,日益激烈。……如某村马姓、李姓是本村的两大家族,本就有积怨,为争村委主任一职,甚至发展到了大打出手的程度;其次,派别之间,矛盾激化。农村居住人口相对稳定,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容易形成派别,而领头的大多是掌握一定权力的原村两委成员,在换届选举时,不同派别,互相拆台。比如某村原村支部书记和原村委主任因有矛盾,各拉一派,相互争斗,你告我的“状”,我找你的“碴”,争来斗去使该村的选举工作久拖不决;再次,小村之斗,依然存在。一些村是由原先的几个小村合并而来的,还存在着村合心不合的现象,在选举中各区域纷纷推荐自己的人,并组织人员四处做工作,力保本方、本区域有人进支委、村委;最后,遗留问题,更加凸显。村民对上届村“两委”遗留的问题日益关心和关注,同时也由于诸如集体土地非法出售和出租、村财务混乱等没有得到解决,伤了村民的心,导致村民以抵制或扰乱选举作为“武器”发泄不满。
三是贿选现象有变化,换届选举不能公平公正。随着村级经济的发展,村“两委”财权、事权的进一步膨大,“两委”职位成为一些利欲熏心分子谋取利益的“香饽饽”,在难以通过正常途径选上的情况下,便贿选,而且就今年换届选举的情况看,贿选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
三、做好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的建议
在农村推广“两委”选举带有“试验田”的意义,对今后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进民主选举有着“探路”和“打样”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大力规范,通过组织、宣传和监督等环节的提升,确保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高质量、好效果。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领导,用强力的组织引领换届选举工作。强力的组织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基层农村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换届选举的实施。……要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工作组织的原则、方法,认真、严谨地组织好选举中的各项工作,严格实行“一人、一桌、一票”的写票方式,严格限制委托投票的人数,确保不走样、无失误。对利用“黑、金、权”等干扰正
常选举秩序的不良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确保农村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
二是要进一步广泛宣传,用良好的氛围促进换届选举工作。良好的氛围是前提。要借助黑板报、横幅、广播,以及电视等载体广泛宣传换届选举的意义、知识,尤其是要重点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实施细则》、《选举操作程序与方法》等法律法规。要组建宣传队伍,走村入户动员村民积极参加选举、认真投票。专题开展抵制拉票、贿选等违法乱纪行为的教育,增强侯选人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对提名的侯选人,要广泛公示其事迹,让更多的村民知根知底,从中选出自己信任的“两委”委员。
三是要进一步排解矛盾,用和谐的环境助推换届选举工作。和谐的环境是根本。对村民怀疑的村集体土地出售、村级账务等影响村民选举情绪的焦点问题,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开展调查,对查出的问题要坚决纠正,对违法乱纪的要坚决处理,用详实、权威的结果“还权于民”,同时也让村民更加信任基层农村党组织。
四是要进一步跟进监督,用权威的力量确保换届选举工作。有效的监督是保障。要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选举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切实履行职责,做到敢于碰硬、敢于叫真,深入约束和预防换届选举中的贿选等现象。同时,还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监督主体的增量扩容,在现有基础上,尽量吸纳乡镇人大代表、新闻记者担当观察员,扩大监督的主题范围;另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农村长期形成的自然关系的规范、监督功能,以村规村约去规范。
第二篇:对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的研究与对策
对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的研究与对策
【摘要】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我国“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国策的一项具体形式,更是村民自治和民主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载体,但由于种种原因,新形势下村级换届选举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点和问题,本文就此展开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 换届选举 工作研究对策
引言
村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和政权基础,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证。因此,做好“两委”换届工作,选好配强“两委”领导班子,是进一步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现结合工作实践就更好地提升开展该项工作的水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进行一些探索、研究。
一、做好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组织保障
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依靠坚强的村“两委”领导班子和善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不断增加,群众就业、社会管理任务非常繁重, 因此,做好2011年“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非常重要,只有选出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两委”班子,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
(二)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法治社会的重要体现。农村人口多、范围广,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难点领域。村“两委”换届 1
选举工作的过程,既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选民进行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过程,又是党员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推进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将更好地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强化广大基层干部依法办事和服务群众的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农村是党的执政基础之所在。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弱,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既是对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检验,也是改善“两委”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利保障。切实抓好换届工作,促进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面临的新难点
(一)选举呈现局限性
由于原先各村经济条件之间的差异,各村村民利益的不同,使得各村村民矛盾比较尖锐,现在不少较小的自然村村民,对村级换届工作比较消极,认为小村在选举中比较吃亏。同样作为小村的村干部这种思想更为突出,认为自身在选举中处于明显劣势,情绪显得比较消极、抵抗,甚至出现个别干部在群众中挑拨离间,引发矛盾,阻碍村级换届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宗族势力影响存在少数选民存在狭隘的民主意识,小区域观念,并受家族势力的影响,增加了民主选举的难度。尽管纵向比较,现在农村中的宗族因素对村民的影响逐渐在减弱,但这种影响并未消失,仍然影响着村民的行为。
(三)选举竞争更加激烈
近些年来,一些激励村干部的政策措施日益完善,村级组织运
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待遇大幅度提高,村干部岗位吸引力显著提升。村干部,特别是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岗位的吸引力显著增强,选举中竞争将更加激烈。大大增加了换届选举工作的复杂性。
(四)流动人口增加操作难度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农村人员流动性较大,村民之间缺乏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外出打工的群众和党员较多,一部分长期在外打工的村民对村务了解较少,缺乏关心本村事务的内在冲动,因而不热心于本村事务,影响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另外,外出村民行使选举权,可以通过委托投票,但是这种方式受接受委托方的意愿所左右,并不能准确的表达外出村民的意愿,降低了他们对选举的有效参与。
三、做好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工作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用坚强的组织保障换届选举工作
“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工作环节多,安排紧凑,情况复杂,要确保这项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要建立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制度,各级领导要带头深入村、组、小区第一线调查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指导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确保不出大事,避免小事,确保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密切合作。尤其是一把手要亲自抓部署,抓落实,主动到问题多、矛盾突出的地方,加强指导协调。各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进一步广泛宣传,用良好的氛围促进换届选举工作 在当前换届选举工作上,最为突出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村民的政治素质。迫切需要通过宣传来提高村民对村级换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村民的政治觉悟,提高村民的责任意
识,提高村民的大局观念和主人翁意识,使得广大村民在选举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正确的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要借助黑板报、横幅、广播,以及电视等载体广泛宣传换届选举的意义、知识,真正做到依法选举,选举出德才兼备的人来带领村民走上富裕之路。
(三)进一步排解矛盾,用和谐的环境助推换届选举工作
和谐的环境是根本。做好任期目标考核和财务审计,组成工作组对村进行任期目标考核和财务审计,对各村的财务进行了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用详实、权威的结果“还权于民”,同时也让村民更加信任基层农村党组织。
(四)进一步加强培训,用有力的业务指导换届选举工作 一是扩大培训范围除了对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驻村干部、村书记和委员进行培训外,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村两委干部等也纳入培训范围。二是改进培训方式除了集中进行业务培训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制作电教片,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
(五)进一步完善制度,用快速的督查形式推进换届工作 一要召开专题调研分析会,对排查出来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重点村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坚持 “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原则,提出分类指导的意见,采取有效措施,提早介入,使能解决问题的尽快解决。二要推行问责制。将换届选举工作的各项任务量化,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和责任追究方式,正真做到责任明确,出现问题追究到人。三要实行分析指导例会和定期督导制度。针对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初期阶段、高峰阶段、攻坚阶段、扫尾阶段的不同工作特点,定期召开分析指导会议,深入解剖,逐个商讨对策,对换届选举“重点村”,实行每周分析会制度,做到专题研究,专项解决。同时,成立专门督导组,对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深入摸底换届工作中存在或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
问题,做到及时掌握、及时解决。
结束语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各地政府做好村级换届选举的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对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中面临问题的探究和原因分析,积极查找对策,全力保障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篇:对宁陕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对宁陕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梁俊
一、宁陕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
宁陕县近几年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
1、村级班子结构得到优化。近年来通过推行“两推一选”,把一批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干部选拔进了村级班子,并注重从转业退伍军人、务工回乡青年、致富能手等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且每村配备一至二名大学生村官,极大的改善了村干部结构,提升了村干部整体素质。
2、村级组织管理日趋规范。一是各村进一步规范了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完善了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坚持大事和群众商量、村务向群众公开。二是我县立足实际,以 “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抓手,积极开展“连心工程”,密切了干群关系,转变了干部作风,促进了村级组织规范建设,农民群众的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民主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三是镇(乡)村两级都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发展党员严格按照“四制”,即发展党员票决制、公示制、审查制、责任追究制,从制度上完善了入党程序,把好了党员“入口”关。
3、特困村治理成效明显。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采取综合性扶贫措施,整合各方面资源,下大力气解决集中连片贫困问题,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二是积极争取帮扶
单位加大帮扶力度,通过带信息、带项目、带市场、带技术、带劳务等多种途径,较好地解决了特困村思想落后、工作被动、致富无路等困难和问题。近三年来我县投入扶贫资金2229、7万元,特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条件都得到根本改变,特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底的811元增加到2009年底的2920元,减少贫困人口9300人,全面完成特困村三年规划任务,顺利通过市上检查考核验收,民居改建、移民搬迁、互助资金试点等工作受到市上充分肯定。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价值观念改变,党性意识淡漠。一是当前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成为农村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随着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化,农村衡量人的价值尺度多元化、复杂化,党员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象过去那样受人重视和尊重,而富裕程度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不仅受到农民的普遍认同,也得到各级党组织的认可和嘉奖,使得一些党员光荣感、责任感淡化,什么“党票不如钞票”等错误观念应运产生。据调查,很多农村青年对入党抱无所谓的态度,要求入党的人数有所下降,党员队伍后继乏人。二是农村存在相当部分的外出打工流动性党员,因长期脱离组织关系,宗旨观念淡漠、先锋意识淡化,有好事争着干,难事躲的远,麻烦事不想管,给其他农村党员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2、集体经济薄弱,干部报酬较低。一是从农村实际情况看,政策允许范围内的资源和发展空间有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制约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现实困难,基层组织为民办事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活动阵地来看,目前全县各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已基本建立,但条件依然
有限,无法满足群众全方位的需求,比如缺少供老年人活动的器材和场所等。二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村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据调查,村长、村支书月工资290元,组长月工资80元,这种低收入与繁重工作任务不成正比,加之又不能专心为己创业,无论干好干坏大多都难以改变农村人身份,致使许多村干部感到生病养老无保障、提拔升迁无盼头、经济上无想头、工作上无劲头,难以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党员队伍素质低,不能适应新要求。近年来,虽然全县采取教育培训等措施加大了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也从发展党员向年轻化、知识化青年农民倾斜,但从总体上看,全县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存在“三偏现象”。一是年龄偏大,村委班子平均年龄46.8岁;二是文化偏低,全县5.98万农村人口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还不到5%;三是能力偏弱,问卷调查显示,有60%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在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对率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缺乏能力和本领。
4、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民主政治建设不完善。一是部分乡镇党委对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乡镇领导干部下基层,问经济工作多,谈党建工作少;布置任务多,检查落实少;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讲究形式多,注重实效少。二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措施不力。通过调研,发现有的党组织制度不健全,长期不过组织生活,没有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有的党组织活动内容空洞枯燥,仅满足于完成上面交给的任务,看摊守业;有的党组织工作方式陈旧简单,在讨论村中大事、村务管理和财务管理时,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糙,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要求得不到及时保护和满足,对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公开不够及时、彻底,导致群众疑心,引起干群关系紧张。
三、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组织建设,形成适应农村基层发展需要的领导核心。一要选好配强村级班子。为此,围绕选好一班人,选准“领头雁”,一定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村支书人选要突破地域界限和身份界限,尤其要积极鼓励回乡务工知识青年、退伍军人、民企经营人员等一些文化水平高、办事公道正派、愿为群众办事、有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党员,选拔进入村级领导班子,使他们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要积极把有文化、懂技术、有工作热情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村级班子中,优化班子结构,提高工作质量。二要建立科学考核考评制度。将农村党员干部的补贴及晋升与其担负职务、付出劳动、工作成绩挂钩,实行量化考核,建立个人政绩档案,作为奖罚依据,使他们工作起来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三要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切实保障村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激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2、强化教育管理,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和致富能力。一要通过“设岗定责”,给每名农村党员安排合适的岗位,让党员有“位”;对党员履行义务情况,通过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让党员有“责”,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对流动党员,要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建立流动党员活动卡等方式,加强管理和监督,引导他们多为家乡建设做贡献。二要在抓好农村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提高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村实用技术、国家法律法规的培训,努力把农村党员培养成“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新法、新策、新技术、个个掌握”的党员。要改变培训方式,根据各村和干部特点,采取分类分层、学用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切实关心农村基层干部的切身利益,要特别关心特困党员和老党员,建立党员最低生活保障、贫困党员定期生活补助及老党员老干部定期体检的关怀机制,使农村党员在生活上不忘党,思想上不脱党。并积极创造条件,改善他们的工资待遇,最大限度地解决好他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后顾之忧,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四要继续推进村级制度化管理,建立一套内容比较齐全、便于操作的村规民约和党组织工作制度,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把基层政权的形象树起来。
3、抓好活动载体,搭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一要立足县情实际,深入开展好基层党建主题活动,如抓好“三联共建”、“连心工程”,开展好“创先争优”、“五个好”支部创建,促进“升级晋档”活动等,并不断创新形式和深化内容。二要大力开展党内帮扶活动,安排专门资金,对困难党员集中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增强党员带头和带领就业的本领;对有志创业的困难党员,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对生活困难的党员,开展生活救助,使其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三要积极探索创设基层党组织都能参与的城乡联动的主题活动,长期坚持县级领导联点示范、县直部门包村帮扶、党员干部入户联心的有效方式切实为基层党组织
和群众办实事、好事,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干部作风得转变、党员干部得锻炼、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活动目标。
第四篇:关于对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思考
关于对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思考
【作 者】全刚
【作者简介】全刚,沙湾县商户地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内容提要】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当前,农村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使农村干部遵纪守法、依法治村,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努力打造廉洁清明的村干部队伍,维护农村社会安定和谐。本文就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的问题谈谈认识和体会。
【关 键 词】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认识和体会/思路和对策
一、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的作风如何,是否公正清廉,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和形象,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到农村基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
建设中去,加强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的工作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严肃查处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治各种腐败行为,纯洁农村基层党的队伍,体现并保持党的先进性,确保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二)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是维护政令畅通,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全面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通过严密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执行力;通过惩恶扬善,凝聚人心,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一心一意抓建设、促发展,确保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推动全县事业的全面进步。
(三)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具体措施。近年来,中央一直把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是党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能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抵制和克服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基层的社会、政治稳定。因此,要
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定“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就要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根本上纠正和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当前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加强基层农村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把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基层党的建设的大局中把握,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推动了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基层干部廉洁从政、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基层干部。但是,也应清醒看到,当前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与中央和自治区、地区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基层干部在党风政风和工作作风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少数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办事不公。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土地转让、发包和工程招投标工作中谋取私利,搞权钱交易;有的在宅基地划分、农用物资供应、林田承包等工作中依仗权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利益,搞特殊化。极个别干部甚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捞取个人私利的资本,想尽办法侵占集体利益,存在行贿受贿、贪污挪用公款行为。
第二、财务混乱,用公款吃喝玩乐,请客送礼,挥霍浪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既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引发出了农村干部用公款吃喝玩乐,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违法乱纪问题。由于财务管理混乱,一些干部利用职权乱批乱支乱用,再加上财务管理不公开,没有透明度,群众意见很大,同时也掩盖了一些人的违法违纪问题。
第三、少数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不实,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形象不佳、作风不正、工作漂浮。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关心得不够,解决得不多,脱离了群众,背离了党的宗旨;有的干部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淡薄,作风简单粗暴,不对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有的基层干部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损害了党的形象。
(二)原因分析
当前,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特别是基层干部在党风政风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风廉政教育不够扎实。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党风廉政教育的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加之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生活待遇低,教育、管理难度大,对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存在重用轻教、轻管的现象。一些基层单位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抓党纪条规的学习教育不力,存在不少“法盲”“纪盲”干部;一些单位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形式单一,抓先进典型
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不够,使党风廉政教育存在“空对空”现象,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第二,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制度不够健全。当前党风廉政的制度规定较多,但在一些基层单位未能很好地落实。一些单位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形同虚设。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不按规定操作程序办事,让一部分人钻了空子。
第三,监督制约不够有力。一些基层单位对反腐倡廉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留于形式,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执行不够有力,各个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没有很好发挥;村委会干部实行村民自治选举后,非党员基层干部占有一定比例,对这一部分村干部的监督除了批评教育外,缺乏有效的监督特别是纪律约束措施,存在监督“空档”;“三公开”工作特别是村务公开工作虽然实行多年,但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群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第四,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比较薄弱。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多,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纪委委员全是兼职,对纪检监察工作不熟悉,难以发挥作用。同时,由于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范围小,长期与本地、本单位干部打交道,遇到党员、干部违纪,碍于情面,不敢碰硬,难以有效地履行职责,导致一些基层农村的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够落实。
三、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一)健全教育机制,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
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性,从完善机制制度入手,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筑牢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
第一、健全教育培训机制。一是借鉴“科技之冬、科技之夏“的学习方法,每年相对集中学习一段时间,对基层干部进行集中的教育培训。二是要健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责任机制。实行县培训乡镇领导干部、乡培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乡镇培训党员和其他干部,有规划、有组织、分层次地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三是要坚持和健全党组织活动制度。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要求,有制度、有组织、有载体、有实效地抓好支部党员的活动,用先进的思想占领农村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
第二、突出教育的针对性。要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干部的特点,重点抓好三个教育。一是党的宗旨教育。要坚持不懈地对基层干部进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二是方针政策教育。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基层干部的政策观念和按方针政策办事、运用方针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遵纪守法教育。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基层干部遵纪守法意识,促进基层干部廉洁从政、依法行政。
第三、注重教育实效。对基层干部教育,一是要抓思想灌输。
对涉及方针政策和廉洁从政方面的问题,要经常提醒,常打招呼。如我县在节假日期间,向基层干部发送一条廉洁自律方面的短信,收到了一定效果,值得借鉴。二是要抓示范导引。要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在农村开展的 “三级联创”、“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运用领导干部的示范导引、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引和创先争优的激励导引,营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浓厚氛围,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三是抓警示教育。要注意运用发生在基层干部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对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
(二)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机制
第一、加强基层干部廉洁从政制度建设。要结合农村基层干部的实际,针对群众对领导干部在工作作风、民主意识、职务消费、婚丧嫁娶等方面反映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同时,要适当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待遇,合并行政村工作,大幅度减少乡镇建制,逐步实现乡村干部的岗位职业化、报酬工薪化、养老保险制度化,增强廉洁自律工作的效果。
第二、深化基层财务制度改革。继续推行“村财乡镇管村用、乡镇财县管乡用”的工作制度,对乡镇和村社的财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切实加强对财政和集体资金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公款大吃大喝和以权谋私行为。积极建立乡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明晰资产产权,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并纳入村务公开,接
受群众监督,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三)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对行使权力的监督 加强监督制约,确保农村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是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环节。
第一、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切实加强党内监督。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按照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尤其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乡镇、村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划和民主决策机制,凡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有关事项,必须交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同时,要健全完善乡镇干部廉政谈话、廉政承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制度,并向村级干部延伸,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第二、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加强民主监督和管理。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用制度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二是村党支部中配齐配强纪检员和党风廉政监督员,受村党支部和乡镇纪委的“双重”领导,负责对所在村领导班子的监督。三是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小组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村务监督小组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切实加强对村集体财务活动的监督,四是进一步规范村务流程化管理,保证村级各项事务都按程序走,增强其公开、透明度。
第三、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构筑党纪国法防线。对利用职权以权谋私、侵占集体和群众利益的行为,坚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该给纪律处分的要给纪律处分,该追究刑事责任,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并加大经济处罚力度,使基层干部牢固树立党纪国法防线。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落实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党委特别是县和乡镇党委,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加强对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问题。
第二、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一是要加强乡镇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乡镇专职纪委副书记,专司纪检监察工作,确保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正常开展。二是要强化乡镇纪委的履职意识和能力。建立乡镇纪委书记述职考核、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不断增强乡镇纪委特别是纪委书记的履职意识。加大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乡镇纪委的履职能力。三是要加强和改进乡镇纪委的办案工作。县纪委要加强对乡镇办案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统筹乡镇纪委的办案力量,灵活采取联合办案形式,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解决乡镇纪委在办案工作上存在的打不开情面等问题。
第五篇:关于对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将于2003年3月任期届满,需进行换届选举。为了切实搞好新一届区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我们在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换届选举的有利条件
区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是全区人民政治生活和地方政权建设的一件大事。这是跨入新世纪后我区的第一次人大换届选举,是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大都市、建设新余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全面推进余杭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进行的。搞好这次区人大换届选举,关系到今后五年全区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调研我们感到,搞好2003年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当前,搞好区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有很多有利条件,主要是:有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坚定的思想基础;有一支较好的选举工作骨干队伍。
二、换届选举的新情况新问题
这次区人大换届选举,虽然有诸多有利条件,但同时存在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会对换届选举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行政区划和机构改革变动大。去年,余杭撤市设区,区域内行政区划也有了较大变动,全区由27个镇乡调整为14个镇1个乡4个街道。实施新一轮机构改革,区级部门的设臵和行政职能有了较大调整。由此给新一届区人大的选举也带来了新情况。尤其是原临平镇划分为临平、南苑、东湖三个街道,如何根据街道的特点,合法合理地进行选民登记、选区划分等,大家心中无底。乡镇中如运河、仁和、良渚、径山等,扩并后区域大了,选举的底数不清,给代表名额的分配、代表比例结构的掌握和选举的一次成功增加了难度。区级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调整,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给选举工作的组织带来新问题。
模糊认识比较多。基层干部群众存在一些模糊的或是不正确的思想认识,会影响或干扰选举工作。当前,在干部群众中对区人大换届选举有几种活思想,必须统一认识。一是厌烦思想。去年年底镇乡人大进行了换届选举,今年又刚刚结束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换届,特别是村委会选举,首次推
出了“海推直选”,在选举工作中化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基层干部群众认为选举工作太频繁,对接下来再搞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抱有厌烦情绪。二是无所谓思想。部分干部群众认为,区代表名额少,往往是“工作做得不少,代表轮不着”,也有人认为区人大代表与自己关系不大,选谁都一样,无所谓。也有一些干部认为,当前经济工作任务重,完成指标是硬任务,选举工作是软任务,选举反正是老一套,“船到桥头自然直”。三是依赖思想。有的镇乡(街道)和机关部门分管领导,对本地、本部门换届选举工作的情况和问题调查了解、深入思考少,而是偏面地依赖上级选举机构,希望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工作主动性不够强。
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当前,全区社会政治总体上较为稳定,但不稳定的因素也有不少,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如果处臵不好,则很可能在人大选举中借机发泄,从而给选举带来干扰。其中,因城市化推进和工业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土地征用补偿资金分配、转制企业职工待遇、三峡移民安臵等问题引发的不安定因素较为突出,有的则激化为群体性闹事、上访事件。另一方面,社会治安状况面临较大的压力,全区刑事案件,特别是杀人、抢劫等恶性暴力案件多发,群众对此深感担心和不满。加上少数干部作风粗暴,办事不够公开民主,有的甚至以权谋私,部分农民意见较大。这些问题存在,则很可能要影响甚至干扰人大换届选举。
三、选举中存在的几个具体难点问题
一是街道社区选举工作难组织。撤镇建街道后新设立了15个社区,街道社区的选举工作较难组织。首先是人户分离,从座谈调查情况看,人户分离、有人无户、有户无人的情况比较突出,集中反映在临平、南苑、东湖三个街道。城市的扩展使老临平变大了变新了,这三个街道中,居住在A方,工作单位在B方,户口登记在C方,这些“一人三地”的有不少,如何使选民登记做到不漏登、不重登、不错登有许多难度。其次是外来人口选举。我区暂住人口(向公安机关领取暂住证人数)约11万人,根据省选举实施细则规定,在现居住地一年以上而户籍在外地的选民,在取得户籍所在地选区的选民资格证明后,也可以现居住地进行登记。这部分人数量大,情况较为复杂,绝大部分集中在街道社区,是选举中较难掌握的。再次是企业转制,单位人减少,社会人增加,给社区的组织选举带来难度。这些年,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原先临平、余杭、塘栖几个大镇上的国营、二轻企业转制,不少职工的身份已经臵换,加之这些老的传统型企业往往是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佳,经营者感到企业生存都困难,没有精力物力去考虑选举这些社会活动;有不少企业由于规模小,人员少,知名度又不高,认为自我当选代表的可能性小,故而对宣传组织选举没有积极性;企事业单位中下岗、内退、分流、失业人员尤其关注生计问题,对选举抱与我无关思想。可见,对上述人员如何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存在不少难度。
二是农村行政村的选举工作难规范。在选举的力量配备上,全区502个村中新进村委会班子人员有449名,占村委总数30%;其中新当选的村委主任217名,占村委主任总数的43.3%。选举工作是项十分细致的工作,这些新当选的村委干部过去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对法定程序严、操作过程细、工作任务重的选举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在选举的组织上,行政村组织选举相对城镇社区要容易些,但在选举工作中易出现简单化、程序不够规范,特别是协商正式候选人方法简单,民主程度不够;委托投票比较随意,计票场所、计票方式不够规范不够科学。同时,村民对代表选举则较为关注,对民主和依法规范选举有较高期望,特别是在前一阶段村委会换届中,有的村在选举中留有一些后遗症或是一些矛盾未全部解决,这次区人大换届选举中,如果不正确引导和改进,很可能出现新的问题。三是代表的结构比例难把握。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及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选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选举工作中,充分体现代表的先进性,又要保证适当的结构比例即处理好贯彻组织意图、充分发扬民主和体现选民意志之间的关系,操作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由于人大代表地位的提高,不少有一定知名度的村和企事业的负责人都想成为区人大代表,而农村中党外人士、妇女中知名度高的不多,代表候选人协商确定范围的扩大、民主公开程度的提高,这将给代表名额的分配、代表结构比例的掌握形成不少困难。
四是选举工作的力量难集中。人大选举的时间恰逢岁末年初,无论是完成全年经济建设任务,还是“创模”等精神文明上的任务都十分繁重,还有维护稳定、考核、年终慰问等工作连在一起,使选举的领导精力和工作的力量难以集中难以持之以恒。
四、换届选举中须把握的几个环节
我们认为,区人大换届选举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法律要求高,根据今年换届选举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针对存在的不利因素,在换届选举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顺利实施区人大的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统一各级的思想认识。为此建议区委建立全区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和统一协调;各镇乡(街道)党(工)委也应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具体领导;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分管党群工作的同志和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具体负责实施。区人大常委会和区、镇乡(街道)选举工作机构对选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要把加强领导放在十分重要位臵,选举的经费要确保,选举的领导力量、工作力量要确保,选举的程序、时间要确保。同时各镇乡、街道要开展调研,对换届选举工作提前考虑和部署,及早准备。要统一各级的思想认识,使之明确搞好区人大的换届选举既是全区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体现,又是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民主意识,进一步落实依法治区基本方略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搞好这项工作,对于激发全区人民的政治热情,保障和推动“融入大都市、建设新余杭”,促进我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实施。首先,各级要高度重视换届选举的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宣传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宣传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条件和换届选举的法律程序,动员广大选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满腔热情地参加选举。其次,区新闻媒体《余杭日报》、余杭电台、电视台届时要开辟专栏,突出宣传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发动工作。镇乡(街道)也要利用有线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为换届选举营造良好的氛围。再次,要把宣传教育贯穿选举全过程。尤其是要把学习、宣传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换届选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宣传教育中,不能用单纯的任务观点,而是要放在推进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区的高度;不能看成是少数人的事,而是要树立全党全民参与意识,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声势;不能时隐时现一阵子,而是要融汇于选举全过程和各个工作环节。同时,为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区人大常委会或区选举委员会要根据不同对象分阶段组织好学习培训,使选举工作人员真正掌握有关选举业务,各基层选举办事处、领导小组要抓好选区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层层组织好培训,建立一支合格的选举工作人员队伍。 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区人大常委会要根据省、市人大常委会的部署,及早提出做好区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报区委批转,全面部署。在换届选举工作中,必须自始至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根据以往换届选举中的情况看,为保证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一定要保证选民的选举权,认真搞好选民登记,防止错登、漏登;一定要尊重选民提名代表候选人的民主权利,要克服怕多提名多麻烦思想,不能随意定框框,不得随意增减提出的候选人;一定要组织好民主协商候选人,根据多数人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不得少数人说了算;一定要全面公正介绍代表候选人,提高选民的知情度和投票率,不得在介绍中厚此薄彼。
积极探索,全面推进选举工作。区人大换届选举既是项新任务,又是一项老工作,在依法选举的前提下,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参照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认为在今年的区人大换届选举中,可以积极探索一些新方法,以确保选举的顺利进行。具体内容上有几个方面:一是在面的宣传上,可以向选民发一封公开信,还可以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公告选民登记和投票选举时间。二是在选民登记上,有条件的街道、镇可探索设臵选民登记站,由选民在规定时间到登记站登记,或是把“选民登记”与“登记选民”结合起来。三是规范投票和计票,尽量减少流动票箱投票;严格规范委托投票,在外地的选民必须有书面委托投票,并以三人为限,推进选举工作程序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