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价值观念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核心
价值观念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核心,是集中反映文明特性的最基本的观点。所谓价值观念,是指人类(个人和群体)用以衡量事物和行为的标准,例如,我们说花是美丽的,孝顺是值得称赞的,盗窃是可耻的,这些观念都表现了对行为和事物的判断。价值观念反映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渗透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其他文明要素,对于一定文明的发展和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儒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有着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于维护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对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理想信念,起到过极其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限于时间的关系,我想在这里主要讲两个方面:一个是“儒家的人生价值观”,一个是“儒家的道德价值观”
虽然近期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了一些质疑,但儒家文化作为一种优良的文化,经过适当改造,对现代化,对未来世界,也会起到推动作用,这一事实是不可能该变的。
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有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的一面,从消极方面讲,它可能表现为保守、落后;从积极方面讲,它可能有助于稳定,有利于长治久安。西方传统文化从消极方面讲,它可能引发人欲横流、个人至上、秩序混乱;从积极方面讲,它有发展生产、尊重首创精神、竞争进取的一面。正确的方法是,要善于扬长避短,与时俱进,而不应否认它、贬斥它。
儒家强调将学习与修身相结合,所以他们极为重视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儒家认为学习最初的目的是要达到“士”(即所谓秀才)的标准,士为知识阶层的初步阶段,最终要达到“圣人”阶段的标准,而“行仁义于天下”。所以学习必须真积力久,即要有诚意,要踏实,要坚持不懈,才能入门,而学无止境,要到死方休。学习有始终,但学习意义之重大则是永恒的。当代的全球问题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尽管全球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但从思想根源上来讲,却与西方现代性价值观的缺陷密切相关,因此,解决全球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价值观念,树立新的价值观。在此问题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生生之道”、“和而不同”、“以义制利”等价值观念,将会提供宝贵的资源,从而显现其普世性意义。
作者认为.我国当代价值观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它的特征是以全民价值为主导、以个体价值为基础的全民、集体和个体价值的多层次结合。这一多维结构应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将吸收西方某些合理的价值观念,包括西方心理学关于人的价值的概念,鼓励个人的健康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但须预防并制止个人病态发展。它将继承我国伦理价值的优良传统,包括儒家社会伦理观和道家自然伦理观,但反对封建伦理思想,防止社会关系的病态发展。而我国传统伦理价值观和西方当代个体价值观在高水平的相互结合,有利于健康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利于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第二篇: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和形象标准的总和,是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下的一系列思想意识形态的集合,是全体员工共有的价值和理念体系。培育和打造符合企业实际、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实现长远、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勘察设计企业来说,既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又是服务型企业,不仅要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更要有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地创新发展,具有真正的竞争力,具有持续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咨询)自2004年重组以来,经过七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总承包和科研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勘察设计咨询企业,业务涉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市政、冶金、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2010年勘察设计业务收入在国内排名第13位。七年间,企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企业文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七年里,我们制定并实施了企业文化战略,不断继承创新、不断自我完善,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生产、经营、科研、党建、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逐步积累、培育和丰富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下面,我就中铁咨询集团成立以来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成果和体会,以及在实践中的思考和探索与大家做个交流,共同探讨勘察设计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
一、科学凝练企业文化内涵,合理制定企业文化战略。
无论是什么企业,只要企业在生存和发展,就一定有其自身的文化,区别只在于企业文化内涵不同和有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总结梳理。2004年,在原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的基础上,吸收了北京铁路局、**铁路局、**铁路局的四家设计院,重组成立了中铁咨询。这五家成员企业都有着5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不同、环境不同、人员构成不同,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企业文化,但都未系统化地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集团成立之初,企业发展需要重新定位、组织结构面临调整,而所有这些的基础就是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需要尽快融合,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企业文化体系的梳理和构建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着手制定企业文化发展战略。
在企业文化战略的制定中,我们遵循传承历史、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原则,认真总结凝练各成员企业在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提炼出共同的文化内涵。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动员,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向广大员工宣传企业的形势任务,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发动全员参与到企业文化战略的编制过程中。经过广泛的调研和梳理,我们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下,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有效整合五家企业的文化,强化集团的整体性,再就是要形成兼容并包的环境,能够吸纳来自不同企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求同存异。确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必须以中铁咨询整体利益和总体发展战略为中心,对外以客户为本,对内以员工为本。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我们编制了企业文化战略,明确了中铁咨询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结合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工程咨询服务,与客户共同铸就精品工程的企业使命,拥有精湛的技术、卓越的管理能力,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企业愿景;在继承各成员企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凝练了铸就精品、奉献至诚的企业理念和治学唯新、敬业唯勤、协作唯诚、服务唯实的企业精神;针对勘察设计企业的特点,明确了诚信守誉拓市场、服务创新塑品牌的企业经营理念以及科技领先铸精品、服务优质创一流的质量理念;制定了员工行为准则、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日常礼仪规范;制定了企业标识系统,编制了标识系统使用手册,加大宣传力度,塑造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体系形成之后,制定了详细的文化建设推进方案,分阶段、渐进式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落地生根,促进企业文化从纸面落实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从口号、规章转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充分发挥各级领导作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建设和创新企业文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推动和示范是关键。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领导者刻意引导和培育的结果,是领导在决策、经营、管理的实际过程中示范和带动的结果。首先,转变员工的观念需要先转变领导的观念,使领导班子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创新上形成共识,使企业的价值观成为领导班子定方向、决大事、定政策的价值基础和行为依据。其次,领导的表率作用和示范作用对推动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和不断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文化是领导人员的文化,领导人员的行为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其事业心、责任心、人生追求、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通过领导人员的权威和影响力,将企业文化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价值观,使之明确化、系统化地传递给各级领导干部,再由各级领导干部将其规范化,传递至每一名员工。
因此,对于勘察设计企业这种科技含量高、技术进步快的企业来说,提高各级领导人员的意识和水平,是企业文化不断完善和创新的关键所在。正如海尔的张瑞敏所言,作为企业的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上不仅要发挥设计师和规划师的作用,为企业制定合理、科学的企业文化战略和体系,还要担当牧师的角色,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收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时,要积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摆脱传统的勘察设计企业自我封闭、技术至上、粗放式管理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牢固树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发展观念、改革观念、经营观念、服务观念、效益观念和精细化管理观念,培养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意识。
中铁咨询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级领导人员的作用,带动全体员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中,集团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多个部门联动,分工明确,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和创新。同时,结合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了对领导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对企业文化培育和创新的意识。我们加强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外部调研、邀请专家学者讲课,强化领导层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并让领导班子率先学习、倡导企业文化,率先推广、践行企业文化。去年,我们花大力气开展了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先后组织了26次座谈会,了解广大的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的所思所想,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组织了14个部门和单位就各自分管工作进行了集中制度宣贯,并要求所有中层干部撰写履职体会并汇编印发,进行广泛交流。通过该活动,使中层干部站在全局和长远的角度,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做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执行者,培养了中层干部团结协作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执行能力。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充满活力。
三、围绕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制度。
企业文化实践和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文化要始终围绕这一目标,不断强化制度建设,落实全员责任,提升品牌形象。
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是对企业所持的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制度建设。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过程中,要始终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体现出企业所倡导的文化价值理念,做出有益的引导和规范。在宏观性、根本性的管理政策方面,要体现出企业所追求的价值以及所秉承的工作理念;在技术性、操作性的政策层面,要体现出企业对内部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以及客户关系方面的要求。同时,结合企业的文化理念,对全体干部职工在管理、经营、生产、服务方面进行行为上的规范,使之从被迫接收,到逐渐规范职务行为直至成为自觉行动,通过一言一行体现出企业价值取向。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实践者和建设者的作用。尤其是勘察设计企业的员工,绝大多数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互动性,减少强制灌输,提高全员参与、实践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中铁咨询注重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开展我为重点工程建设做贡献、企业发展合理化建议等主题活动,以及开办企业文化讲座、企业宣传人员培训班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今年以来,我们在全体技术人员中开展了争当优秀工程师系列活动,要求各单位围绕打造中铁咨询优秀工程师队伍这个主线,建设做到五个结合、抓好五个提升、争当五优工程师的三五工程。为此,我们全面开展了内外专家上大课、专业工程师上小课活动,安排党委常委及内外部专家分别围绕科技创新、轨道交通市场分析等内容集中讲大课;各基层单位开展工程师每人一课活动,由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作实例,针对在项目前期方案、勘察设计、配合施工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讲授;一些基层单位还分层次、分专业、有重点地举行了系列技术专题讲座,并请集团内部专家现场进行点评。通过这些具体的工作,使大家认识到,企业文化不是抽象的事情,不是企业的面子工程,而是体现在企业的每个环节、个人的每项工作之中的,与个人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大事。通过亲身参与,才能把纸面的理论和口号转变为自觉的职业行为。
在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企业品牌、扩大企业知名度的工作。中铁咨询集团在注重内强素质、提升企业实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外塑形象、提升企业美誉度的工作。通过规范企业标识系统,规范员工行为,使企业树立统一的对外形象;在所设计的每项工程、每份文件、员工的行为举止中体现出企业的特色;通过提倡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提高设计文件的质量,向业主充分展示自身实力;通过诚实守信、言出必行的经营文化建设,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任;通过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及时解决工程设计、实施过程中的急难险重问题,得到业主的信赖,提升企业的美誉度。以企业文化的建设充分提升企业的实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发展,而企业发展的成果又反过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不断创新,形成良好互动。
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合力构建新型文化格局。
科技的进步总是和人的进步相随相伴,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是根本,才能给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高科技可以在某一个阶段成为企业竞争的制胜法宝,但是更深层次的竞争应该是理念的创新,是强调以人为本,既强调生产者本身的人文因素,也要使产品和服务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满足越来越高的生产和消费的人性化需求。
随着勘察设计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和服务日益向建设的全过程延伸,行业的格局会发生很大变化,业主和客户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并希望企业能对其提供一站式、全过程的服务。因此,勘察设计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创新、更加注重服务。要善于把握市场脉搏,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提前做好技术储备,提供更加贴近市场、更加贴近客户要求的技术和服务。同时,也要改变以往技术人员自视甚高、唯技术论而导致的对客户的需求不重视、对客户的意见不听取的思想观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增强服务业主意识,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文化,在尊重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前提下提供给客户多元化、多方位的技术和管理服务,最终达到回报股东、成就员工、造福社会的目的。
在对客户提供人性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内部人才建设工作,做到唯才是举、广纳群贤。一方面倡导宽松、包容的用人环境,积极吸纳引进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打造人才锻炼平台、扩宽员工成长渠道,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中铁咨询成立以来的几年中,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广纳行业精英,先后引进调入各级各类人才近500人,充实了经营和生产队伍,完善了专业结构。同时,也营造包容、协作的文化氛围,使引进人员能快速融入企业之中,发挥各自特长,带动专业发展。我们也注重既有人员的培养和锻炼,实施了培养1名首席专家、2名突出贡献专家、20名学科带头人、60名拔尖人才的1226人才建设工程,拓宽了技术人员晋升的渠道,引导技术人员向专家型、复合型人才转变;加大了对各个层次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创造条件为其注册、深造和再学习提供便利;注重对年轻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项目给年轻人压担子,促使其全面锻炼、早日成才。通过一系列的工作,逐步树立起用事业、感情、待遇和环境用人、留人、激励人的管理理念,营造了人才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勘察设计单位还应该在内部倡导全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建设学习型组织。中铁咨询一直以来坚持抓好干部职工的学习,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集团党委坚持两级中心组学习和各基层党支部的集体学习,把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其次鼓励广大员工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周围的同事学习,树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另外就是加强学习交流,促进成果共享,为员工学习提供必要的场地、时间和经费保证。除此而外,中铁咨询还成立了外语协会,建立网上英语学习交流平台,完善改进导师带徒制度,开展CAD制图、测量比赛等技术比武活动,组织创新创效和技术攻坚活动等,构建全员学习、竞相学习的良好环境。
此外,勘察设计企业的员工普遍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要十分重视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员工的生活品质,缓解精神压力,注重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我们开展了多次心理方面的讲座,加大了对职工思想状况的调研力度并及时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建立和谐宽松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
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也是一个逐步演进、逐渐完善的过程,随着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地加以更新、充实和完善。
中铁咨询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逐步清晰、不断调整和丰富的过程。集团成立之初,由于原来各成员企业的综合勘察设计能力都比较薄弱,各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迅速形成较高生产能力、进行艰苦创业成为当时的重中之重。我们在企业文化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了掉一层皮,吃两年苦,受三年累的创业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铁咨询全体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开拓创新,迅速形成了较强的综合勘察设计能力,业务规模也迅速扩大。在此过程中,我们对铸就精品、奉献至诚的企业理念从认识上、行动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更加突出地体现了企业文化特质。在企业发展取得初步成就之后,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尤其是铁路建设的投入,企业连续几年生产任务异常繁重,人力资源极度紧缺,集团领导班子坚定信心、加强组织,带领全体职工艰苦奋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我们对这个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创新、务实、拼搏、包容的精神,正是这四种精神,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团结凝聚了企业员工。去年,在集团公司完成第一轮发展战略之际,我们总结回顾几年来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未来要重点打造企业的软实力,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并在创新、务实、拼搏、包容的基础上,凝练出了企业专业、务实、包容、创新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企业文化的总纲领和精神实质,既是对过去的传承,也是对未来的寄望,体现了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特点。
在不断丰富、完善企业文化的内容之外,还应创新和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手段,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活动之中,形成全员参与、联动共建的工作格局。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是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都是做人的工作,都是以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为出发点,都是在协调企业与外界、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努力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在目标上互相协调,在内容上互相补充,在实践中互相促进。我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企业文化、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培育和弘扬企业价值观;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三保一创(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创精品)主题活动,去年以来又扩充为三保三创,增加了创品牌、创效益,充分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开展了诸如党员工程师突击队、设计质量隐患排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教育等活动,促进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党政工团组织齐抓共管,抓好各种有形无形的载体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展示企业业绩、介绍先进人物和事迹、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对内加大信息交流力度,提供各类信息交流平台,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我们坚持既定的价值观,体现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企业文化不仅仅是挂在嘴边、写在书里、贴在墙上,更要融入心底,体现在每项工作之中,成为指导全体干部职工行为习惯、处事方式的最终原则。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创新发展,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逐渐为广大职工所接收、认同并在工作中加以实践,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去年为例,中铁咨询多人荣获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院被评为全国住建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公司共获得国家、省部和股份公司级奖64项,获得专利授权8项;在铁道部去年底的设计单位施工图考核评价中,在所有28家参建单位中排名第三。特别是去年底开展的吉图珲铁路设计会战,各单位、各专业密切配合,精诚合作,昼夜奋战2个月,完成了正常需要6个月的工作量,按期交付了360km客运专线的全部施工图,创造了中国铁路设计史上的最短工期纪录,也创造了精细组织、团结奉献、协作配合、敢打必胜的吉图珲精神,较好地诠释了中铁咨询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各位领导、同仁,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保持青春永固、基业长青的关键所在。随着勘察设计企业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变,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手段和方式方法也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中铁咨询集团重组之后,一直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但毕竟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健全和改进的地方。希望能够在这次研讨会上,和与会各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同行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打造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共同为中国勘察设计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
市场经济的凸显,使得企业竞争日益加剧,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在竞争中倒下,悄然逝去;有的却硬如磐石,坚不可摧,反而日益壮大,他们是如何提升自己,占领市场的呢,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呢,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回答,技术、人才、品牌或者是管理,但如果你再进一步追问他们,过了五十年后你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是一样的吗?可能大部分的企业不能明确作答。这正如问一个人的核心特长是什么时,他们能随口说出一连串的东西,但你再问他们这项核心特长能保持多久时却很少人能回答出来。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早由两位美国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他们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企业的一般竞争力,如营销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等,只是企业某一方面的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却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表现形式角度可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分为三类: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他们之间关系密切,产品来自技术,技术来自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其他类型竞争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具备以下三个主要特性:
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它能为顾客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
独特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拥有。它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为该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
延展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有力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延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是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统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保证了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成功。
小托马斯.沃森在他的《一个企业和它的信条》里是这样说的:“我认为一个企业成功和失败之间的差距经常可以归咎于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个组织是否完全调动了其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工作激情。它作了什么来让员工找到共同的事业?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变动时它是如何长期保持这一共同目标和方向感的呢?最后,我认为为了面对世界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企业要做好准备,调整除了这些信条以外的任何东西,但对这些信条则要终其一生地坚持?quot;”技术等因素对成功也起很大作用,但我认为,公司员工是如何坚决拥护和忠诚执行公司的基本信条要比它们都更重要“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IBM而言,小托马斯并不认为技术是它的核心竞争力,而是他所说的”信条“。我认为,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一个企业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技术、人才及管理只能是企业在某段时期内的相对竞争优势而已,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素才有可能作为核心竞争力。例如IBM,在它的100多年的发展史上,不乏导致企业灭亡的生存危机,而每一次它都能”侥幸“生存下来并成为当今的500强,如果一定要说技术是它的核心竞争力,那也要加上”不断使顾客满意“的技术才可能成为它的核心竞争力,即是说在技术的后面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指导着。正如一个民族如何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长存,只有”民族精神“才可能使其永存不朽。
中国企业在入世后,很多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于是乎人力资本在一时间代替了技术,成为大多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殊不知,一个企业靠什么凝聚优秀人才,这个才是问题之根本。如果没有一套可以凝聚员工的价值观,最好的人才也不可能在企业停留,那还说什么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多企业口口声声说 ”以人为本“,实际上却根本不尊重员工,纯粹是一个”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样的企业让我们怎么想像人才有可能成为其核心竞争力?所以说,核心竞争力必须符合六个标准,即是”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流不掉和变不了"只有符合这六个条件的因素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那么除了有一套可以凝聚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外,其它因素都不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技术、人才都可以转移,可以变动,但核心价值观却不行,正如你可以抢走一个人所有的一切,但抢不走他的精神一样。创造一种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并始终不移地信奉它,是一个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法则。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分析逻辑表现是
第一,企业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这种优势的持续性。竞争力不同于一般的能力,它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对抗”能力。在资源稀缺、市场需求有限、企业异质和复杂动态的环境条件下,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一般意义的竞争优势只能保证企业具有短期竞争力,而像“百年老店”这类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能够在动态复杂的竞争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第二,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直接支撑,而持续竞争优势则来源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能力是企业拥有的为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虽然广义的资源包括企业能力,但能力理论认为能力与资源不同,能力是以人为载体的,是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力。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企业能力的差异,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深层次因素。在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看来,能力是决定企业异质性的根本,企业是一个能力系统或能力的特殊集合。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更进一步,企业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他各种能力,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挥和效果,这部分被界定为核心能力。在普拉哈拉德与哈默看来,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能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物质载体。
第三,组织学习是建立并不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过程。通过这一系列的有效积累与整合,使企业具备了独特的、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知识理论也认为,隐藏在核心竞争能力背后并决定核心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也表现为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通过不断的组织学习获取并得以更新。
第四,企业家创新精神是组织学习的动力源泉。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建立、生存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具体而言,一方面,企业家创新决策建立在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和未来发展的预见基础上,从而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家的创新决策同时实现了对已有的竞争优势来源的破坏。从总体动态上看,由于众多企业家创新决策的存在,已有的竞争优势源泉的不断被破坏、新的竞争优势源泉的不断出现,这意味着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基础在不断发生变化。
第四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评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2014年04月09日 15:49:03 来源:甘肃日报
文化是国家的命脉,民族的灵魂,不能不重视,不可不重视。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大国,文化底蕴深厚,正朝着全面小康迈进,必须要有相应的文化内涵做支撑,使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旗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团结人民、凝聚国力的纽带。因此,文化实际上是政治的反映,文化建设其实质仍然是政治建设。应该看到,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了,硬实力增强了,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科学文化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例如官场腐败、分配不公、商业欺诈等,说到底,无不是道德缺失所致。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文化滞后不仅会影响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而且会涣散民族的凝聚力。
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核心是在科学发展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去老说不能牺牲精神文明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不能一手硬一手软,而实际上我们在创造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追求财政的高回报率、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也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大气的污染、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等。更严重的是一部分人为得到财富和权力,精神颓废、道德丧失、良心泯灭。为此,应在坚持科学发展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繁荣发展的灵魂,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现代文明是由古代文明演进而来的,繁荣发展今天的文化,还应充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我认为,以孔子的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已经渗入了中华民族的骨髓,中华民族之所不散、不倒,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根发挥着作用。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孔子,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
一。这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自信所在。
文化是有社会属性的,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化人,又可能误人。我们看到,一些文化产品低俗粗劣,一些文化人追名逐利,一些文化产业成了藏污纳垢的场所,败坏风气,误人子弟。因此,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必须注重文化的社会性和教育性,把文化从一切向钱看的邪路上拉回到化人育人的正确轨道上来。
文化的作用是通过文化人的模范行为和文化产品的教育功能体现出来的。我国历代先贤无一不是以自己独特的思想、重大的贡献和不朽的作品,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使中华文化延续至今。然而,我们现在很难看到像历史上“四大名著”那样的作品,也很少有像李白、杜甫、鲁迅这样的“大家”。培养这样的名人名家,培育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应是我们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灵魂,文化是血脉,文化是历史,文化更是未来。我深信,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必将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必须而且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阶段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一般而言,每个健康的青少年都存在着创造思维的潜力。实践证明:后天及时、有效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是各种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所谓“创新”就是对旧事物的变革与否定;就是于习以为常之处,发现奇异之点;就是冲破传统的旧观念、旧习俗,提创新的认识、新的方法、新的技艺等,其实质是在于“新”。所谓“创造”也属“创新”,所以“创造能力”也可以叫“创新能力”,“发明创造”则是“创新”的继续和深入。“创新”并不神秘,学生身上蕴藏有不少潜在的创新能力,问题是我们当老师的如何去发现、引导和培养。
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也是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经。如何结合劳技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劳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培养学生“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使他们成为21世纪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动手”、“设计”、“劳动”等劳技课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与“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及时评价”等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结合起来。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代学,教给知识重结论、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充分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传统教学还具有封闭性,只给学生“鱼”而未授予学生“渔”,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教学创新所要体现的就是要变传授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自觉探索、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加强教师点拨下学生主体性的实践过程性,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取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
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必须结合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热爱创新活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是积极开展各种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激发学生创新愿望、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也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其创新行为。其次,在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中,要防止那种教师统得过多,学生自由
消除心理定势,培养创造性思维。
所谓心理定势,就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心理定势会影响人们对一件事、一个人的态度、评价,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首先在课堂上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尽量减少教学中太多的规定,(包括过多,过于整齐的限制,如一定须举手才能发言等),多鼓励他们提问,辩论,多引导他们动脑,动手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的“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在课上敢想、敢问、敢动,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其次要让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加强对生活的体验,扩大视眼,从而使学生不受教材范围,教师思维的约束,积极地动脑,勇敢地探索。
如:在劳技课的教学中,一般课堂气氛都是很活跃的。根据教学内容,我每次都让他们自由组合,5—6人一个小组,每次我先把操作要点作简要介绍,然后请学生讨论操作,其间随时可以争论,可以提出疑问,还可以介绍自己认为比老师更简单,更方便的操作,我则不以老师自居,似乎也是他们中的一个,和他们一起活动,仅在适当时给点暗示或点拨、引导,使学生的争论“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