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

时间:2019-05-12 15:1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

第一篇: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

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

周宗奎

关系。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占支配地位,儿童对于亲子关系和自身的社会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亲子关系中相互 作用的心理机制的主要有态度改变、模仿和认同作用,其中,“最小充分性模型”和“信息加工模型”是对态 度改变中信息内化机制的深度理论解释。在家庭内部对儿童的社会化影响中,父母既是作为信息来源的教师,又是作为行为示范的榜样。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B844·1

* * *

在影响儿童成长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家庭显然是最重要的。它是儿童的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 一种。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主要的家庭关系,儿童早期唯一的社会联系可 能就是与父母的关系。亲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情感关系将会影响到儿童对以后社会关系的期望和反应。那么,亲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心理含义呢?亲子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影响的呢?本文试图通过对家庭内部 亲子关系的微观分析,揭示亲子关系的基本特质和亲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机制。

一、作为一个系统的家庭

尽管随着社会生活流动性和复杂性的增加,在现代变动的社会中,家庭关系的重新组建越来越常见,家庭 关系仍然是最紧密最持久的纽带。除了血缘关系之外,家庭在漫长的时期内有着共同经历的历史和对未来关系 的期望,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历史的延续,使得家庭本质上不同于与朋友、老师、邻居和同事的短期关系。尤其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和家族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家庭关系在心理和物质意义上都维持着人们在危难之际获得支 持和帮助的期望。

长期以来,亲子之间的联系都被看作是一种由父母抚养孩子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社会文化的信念、价 值和态度都通过父母以一种高度个人化的、选择性的方式向儿童传递。父母的人格、态度、社会经济地位、宗 教信仰、教育程度和性别都影响着他们向孩子传递的文化价值和标准。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社会学对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儿童的抚养看作是家庭成员 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过程。现代发展心理学一直试图弄清父母的特征、态度、育儿活动与儿童的人格、认 识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尽管人们很容易认为,父母的行为决定或铸就了儿童的行为。但是,关于儿童抚 养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相关型研究,因而还不能确定这种因果关系。例如,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经常发现父母 对孩子体罚、拒斥和不一致的纪律要求与儿童的攻击性和犯罪之间存在相关。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是纪律要求 导致了这些越轨行为。很有可能是身体素质多动、急躁不安、要求过分的孩子导致父母使用更严格的控制方式。父母在开始时可能使用说理和劝导,如果无效,则使用轻度的权利剥夺,如一个星期不许看电视,这一措施 可能仍然无效。这时父母可能开始打孩子屁股。如果这些措施都不成功,父母遭受了挫折,可能变得失去耐心,爱用惩罚,暴躁无常,并且绝望地用种种办法来对付桀骜不驯的孩子。最后,父母对孩子也许就弃之不管了。可见,儿童的身体素质可能制约着父母的抚养方式。

显然,这只是一种极端的例子。我们应该看到,儿童行为的塑造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难以预测的过程。儿童 在自己的能力、气质、人格和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以独特的方式对他人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反应,从而对其自身的 社会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关于儿童早期气质类型的研究表明,“困难型”儿童对父母的抚慰和训斥的反 应与“轻松型”儿童不大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反应肯定会影响到父母后续的抚养活动。因而,更准确的观点是 将家庭看作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其中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特征和行为都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并影响着每一个成 员的反应。家庭内的相互作用并不限于亲子之间,它在所有家庭成员之间都发生。同时,家庭存在于一个更大 的社会环境之中。同一个家庭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将形成不同的作用系统。一个充满贫穷、饥饿、混乱、疾病 的社会与一个富足优裕的社会当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到家庭的作用。

二、亲子关系的不对称特点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主要的关系,从心理意义和社会资源两方面看来,它都是一种不对称的双向相互作用 关系。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亲的保护、抚养、交流,不仅婴幼儿时期是这样,即使到了童年、少年时期,父母仍然 为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食物、住处、指导、劝告、关怀、慈爱以 及纪律和控制;反过来,他们也向父母提供了顺从、合作、帮助和满足情感关系的机会。显然,亲子关系是一 种双向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但这种相互关系又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孩子和父母都对对方抱有期望,然而这种期望并不对等;儿童需要 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父母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给予满足,而父母想从孩子身上得到的则常常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并且,从亲子关系的很多方面来看,孩子的需要都超过了父母的需要,父母对孩子大多是所谓“只求付出,不 求索取”。这种不对称的亲子关系显然与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有着很不相同的特点。在亲子关系中,通常由父 母亲掌握着权力和限制,儿童的合作就意味着对父母权威的顺从和尊重。父母指导和训练孩子,孩子有时寻求 父母的教导,有时也反抗,但更多地是遵从父母的教导,从而自然地形成了亲子关系中父母占有权威地位。相 比之下,儿童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常常以一种直接对称的方式进行。同伴之间的合作绝大部分场合意味着分 享和援助。

因而,一般地说,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从亲子关系中学到的是对权威的理解和对规则的服从,而从同伴关系 中学到的则是平等、民主的观念和公正、合作的原则。当然这并不等于亲子关系中没有民主的成分或同伴关系 中不存在权威。不过从总体上来看,亲子关系中父母的权威更为明显、稳定,同伴关系中的权威则是以一种不 稳定的、游戏的方式存在的。

三、儿童对亲子关系的作用

父母对儿童的抚养只是亲子关系的一个方面,在另一方面,孩子自己的特点和看法也对亲子关系起着重要 作用,从而影响着自己的发展。

儿童自身特点的作用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心理学家贝尔(R.Bell)曾对儿童社会化的一系列研究进行 了重新解释,他认为,儿童的气质特点决定了他以后的攻击性或顺从性,父母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调整纪律训 练方式的。换言之,父母倾向于使用对他们自己的孩子最为有效的任何抚养方式,有些儿童自身的气质特点对 特定的纪律训练方式能作出较好的反应;另一些儿童的气质特点则对另一训练方式反应较好。因而在贝尔看来,父母抚养方式与儿童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正好与一般推测相反:不是父母的行为模式引起了儿童的某些行为,而是儿童的行为模式导致了特定的抚养方式,父母则采取与他们相适应的方式作出反应。[1]

根据心理学实验设计的逻辑,我们知道,从已有的相关型研究也很难得出这种反向的因果关系的结论。但 也有一些研究结果支持贝尔的观点。[2][3][4]如一项研究调查了4~8岁儿童的母亲对孩子的管教方式。[2]研 究者向母亲列举了几种儿童过错行为,请母亲作出反应。这些过错行为包括从母亲钱包拿钱、对母亲叫他吃饭 不予理睬、对危险警告不理睬、从身体上伤害别人(把小伙伴从三轮小车上推下来)或从心理上伤害别人(嘲 笑年老体弱的人)。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母亲选择的管教方式“更多地由孩子做了些什么决定而不是由某种母亲 一贯使用的抚养方式决定”[3]。例如,对大部分过错行为母亲们都选择了权力——武断的处理方式,而对造成 他人心理上痛苦的行为则使用了说理和讨论的方式。母亲们常常表明,她们会使用多种方法来管教孩子,如先 用权力武断,再用说理[4]。

这些结果表明父母并不是不管孩子的什么行为都使用某种一贯的管教方式,也说明儿童确实对父母抚养活 动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意味着父母的抚养方式在总体上或主要地是由儿童决定的。父母有着自己影响孩子的 方式,并且这些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儿童发展的差异,父母无可争议地对儿童的生活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父母并不是在真空世界中发挥影响,儿童也是亲子关系的一个积极方面,儿童自身的特 点也影响着家庭气氛。

四、亲子关系的作用机制

尽管儿童自身积极地影响着亲子关系,父母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仍然是更为重要、更为有力的。那么亲子关 系通过哪些心理机制对儿童发生作用呢?方式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从人际影响的作用机制来看,常见的主要有 态度改变、观察与模仿、认同作用等。

(一)态度改变 态度改变是指父母直接向孩子传授行为规范,并采用种种方法改变儿童的态度,使其接 受这些行为规范,取得社会化进步。父母要改变儿童的态度,使他接受社会行为规范,可以采取很多方式,如 使用权力、撤回爱护、信息内化等。

1.使用权力 使用权力即以惩罚威胁儿童作出某一行为。这种办法在短期内很有效,特别是当成人在场能 实施制裁时。但实验表明,使用权力并不能导致长期的、可靠的态度改变。事实上,过分使用权力可能导致出 乎意料的反效果。经典实验“不准动的玩具”证明了这一结论[6]。这个实验中,在一个实验室里放有一个儿童 非常喜欢的玩具。告诉第一组儿童不要去玩它,否则会受到某种相对较轻的惩罚;也告诉第二组儿童不要去玩 它,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随后的情境中,两组儿童都没有去碰那个玩具。但是,当这些儿童以后又重新 来到这间实验室时,受过严厉惩罚威胁的第二组儿童更多地去玩那个玩具,而受过较轻惩罚威胁的第一组儿童 则不太喜欢并拒绝去玩那件玩具。可见,父母使用权力惩罚的程度,并不决定儿童服从和接受规范的行动。

2.撤回爱护 撤回爱护是一种更隐蔽、更间接地强迫儿童服从的方法。它常常表现为直接的不赞成的言语,如“你那样我不喜欢”,或间接的冷淡、失望、不感兴趣,如不理睬孩子。在某些方面,撤回爱护比使用权 力有着更好的效果。研究表明,撤回爱护是使儿童马上服从的有效办法。尽管有这种即时效果,但撤回爱护仍 不能达到父母影响儿童的主要目标:使儿童将新的社会规范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要求。撤回爱护也只能导致儿童 外在行为的有限变化。例如,它可以使儿童抑制对他人的愤怒和敌意,但不能使儿童获得不需要父母监督的新 的道德标准和信念。而“信息内化”能达到这种长期的效果。

3.信息内化 信息内化又叫引导,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共同的一点是:引导儿童集中注意父母所要传 递的行为标准,而不是父母传递这些标准时所使用的方法。成功地使用这种方法,应该是让儿童记住了行为准 则而忘记了父母所使用的方法,甚至忘记了父母曾教过他,使儿童将新的态度归因于自己、内化为自己的准则。心理学家对此作出了理论解释。

李帕(M.Lepper)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信息内化的“最小充分性模型”[6]。李帕认为,态度 改变中的服从和内化有着不同的效果:服从只是暂时的,而内化是长远的。有形的奖惩容易导致服从,而劝告、讨论和说理则产生内化。李帕还进行了前面提到的“不准动的玩具”实验,不仅证实了前述结果,而且发现,受到较轻惩罚威胁的儿童在一个全新的情境中也能更好地抵制诱惑。李帕认为,“以前对较小外部压力的服 从,似乎增加了以后的内化或对成人要求标准的接受;以前在更为突出的压力下产生的服从可能减少以后的内 化”。李帕还在实验中发现,儿童对于本来非常有兴趣的活动,如果受到明显的外来奖励,就会降低兴趣。为 了解释这些结果,李帕提出了“最小充分性原则”:使儿童改变行为并能长期保持的最有效办法是运用足够的 压力或奖赏推动儿童作出新行为,同时又不使儿童对这些压力或奖赏形成过于深刻的印象。换句话说,成人提 供的外在诱惑必须最小而又足够

改变儿童的行为,它本身不应该比成人想传授的行为标准更突出。在这种条件 下,儿童的态度和行为将会得到改变,同时也使成人传递的标准内化了。李帕用“最小充分性原则”解释了许 多研究结果,如威望型父母和独断型父母对孩子的不同影响。这个原则适于解释父母如何影响儿童获得特定的 态度和标准,但却不适于解释更为复杂的信念系统的长期建构过程。

霍夫曼(M.Hoffman)则提出“信息加工模型”[7]来说明内化过程。他认为“纪律训练”是亲子关系中影响 道德发展的主要事件。儿童对越轨行为的抑制能否持久依赖于父母对儿童采用的纪律训练方法。使用权力和撤 回爱护都不能形成道德内化,纪律训练要形成内化,必须引导儿童预见其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后果。这种引导可 以依据具体情境和儿童年龄采取多种不同形式。父母自发地根据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改变着他们与儿童的沟通 方式。例如,对年幼儿童,父母常直接指出行为的外部后果;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则会说明别人行动的内 在动机或某个行动对他人心理上的伤害。父母的引导使儿童更为关心他人、使儿童懂得自己的行动对他人的影 响。这些信息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人际因果关系。霍夫曼认为,儿童已有的编码和储存新信息的能力为父母的 沟通提供了一个限制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父母通过每一次纪律训练努力扩展儿童对他人的理解。但是,这些 引导本身还不能使儿童社会化、儿童还必须注意到父母的引导所包含的信息。父母引导的信息要有效地影响儿 童,就必须使儿童处于“最佳激活状态”,把引导与轻微的使用权力和撤回爱护相结合,就能达到这种状态。没有压力,儿童不能认真地对待父母传递的信息,若压力过大,又会干扰儿童对这些信息的内化。

霍夫曼的观点与李帕的理论相似,他们都认为,要长期有效地影响儿童的行为,必须有父母对儿童的控制 和父母与儿童的沟通。父母控制应该是有效的,但必须只是轻度激活儿童的情绪状态;父母与儿童的沟通必须 适合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样父母传递的信息才能为儿童所理解。这种复杂的作用方式需要父母们 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孩子的独特的抚养方式。

(二)观察与模仿 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途径。社会学习理论家班杜拉的一系列研究充 分地阐明了这一观点。[8]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概念来解释模仿过程,认为在社会情境中,儿童直接观 察别人的行为就能获得并仿造出一连串新的行为。并且,观察到他人行为产生的后果,也就受到了一种“替代 强化”。儿童模仿父母的行为、态度有很多原因。儿童以类似于父母的方式去行动,可以维持来自父母的情感 和避免惩罚。儿童还通过模仿父母的行动来获得对周围环境的控制。

(三)认同作用 个体认为自己相似于另一个人,并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发现以那个人的方式行动能给自 己带来满足。从弗洛伊德开始,这种认同作用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就一直受到人们的注意。

弗洛伊德以所谓“奥底甫斯”之类情结来解释孩子对父母的认同。如男孩的某种愿望受到父亲压抑,从而 对父亲的地位产生妒嫉,并进而模仿父亲的行为,认同于父亲。这种认同,最后导致了儿童自身性别化发展和 性别角色的形成。后来,又有人对认同作用提出了新的解释。如卡根(J.Kagan)就结合弗氏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对认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9]卡根把认同作用看作是一种“获得性认知反应”,而不仅仅是儿童与榜样之 间外部行为的相似。换言之,认同作用是对相似性的一种信念和增加这种相似性的意向,而不只是单独的模仿。卡根认为,认同作用的第一步是儿童对榜样所具有的目标状态的愿望,主要是对掌握感和爱的愿望;然后,这种愿望又导致了要具备榜样的特征的愿望,因为儿童相信,只要在特征上与榜样相似,就能达到愿望的目标。儿童因而模仿榜样的思想和行为,并在认同中得到强化。哈根的这一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儿童性别化之类 问题。但是这一理论缺少实验证据,并且它还暗含着靠不住的假设:儿童在早期就具有假设、推理的认知能力。

柯尔伯格(L.Kohlberg)则更强调儿童的认知能力在认同中的作用。[10]他认为,儿童先在认知上探索环境,建立自己的同一性,然后区别与自己相似和不相似的人,进而模仿与自己相似的人,并从中得到满足。

应该注意,模仿和认同作用与态度改变有着重要区别。态度改变策略中父母说出标准并用奖赏实施,父母 知道自己在影响儿童的行为。相反,模仿和认同作用则常常是在父母没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父母使用的模 仿、认同策略与态度改变策略如果不一致,就形成“照我说的做、别照我做的做”的不良管教方法。

五、家庭中的社会化过程

家庭情境为儿童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社会技能的舞台。从家庭中的社会化过程来看,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既 是从理性上传递知识和规则的教师,又是在行为上以身作则的榜样。

(一)作为教师的父母 向孩子讲解知识和传递规则是父母的基本职责之一。自生命的第一天社会化即开 始发生,到第二年,随着儿童运动技能的增强和言语的出现,社会化变得更为有意识和系统化。以前曾被接受、被看作“聪明”的行为开始受到限制。成人不再允许孩子踏上高椅架,孩子探索的范围受到限制,排便训练 也开始了。当孩子用他新获得的运动技能探索周围的世界,如爬出小床、摇摇晃晃地走到楼梯口、玩弄瓶子或 杯子、拿起烟头塞进嘴里时,周围马上会响起成人惊慌的声音“不”、“停下”。同时,孩子也会由于他已经 取得的成绩,如学习使用勺子、说出物体名称、保持尿布干燥,以及父母所喜欢的其他行为而受到拥抱、爱抚 和赞扬。社会化的过程是十分认真地开始的。父母教给孩子日后生活所必需的社会规范,并且根据孩子的遵从 或违背行为来给以奖赏或训斥。

在父母的这种塑造过程中,儿童个体的自尊心和个人控制感的适应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自尊心 和个人控制感取决于在儿童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成人的特点。如果父母的纪律要求过分依赖强权而贬低儿童,儿童会认为自己是毫无希望和毫无价值的。如果父母只在必要时使用最小的压力促使儿童服从,并且鼓励儿 童将这种服从看作是自己选择的,儿童就会对父母的标准有更好的适应和内化。举例来说:“跟你弟弟分着吃,要不我就不给你了”与“你是一个大方的孩子”这样两句母亲的话,显然对儿童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另外,儿童的年龄在其对奖惩的反应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抵制外来的控制和操纵,对恰当社会行为的自我强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由成人控制到儿童自我控制的逐渐转变在儿童脱离家 庭进入小学时期最为关键,父母对儿童活动的直接监督和控制越来越少。这一时期的儿童与年幼儿童相比更能 为了长远奖赏而延迟即时满足,并且更为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是自我满足。儿童的信息加工能力也提高了,这 使儿童能更好地解释外界事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动机以及注重不同的后果。相比之下,特定行为发生时紧随 的奖惩对于年幼儿童比对年长儿童更为重要。但是无论在任何年龄,父母作为儿童社会化动因的效果,取决于 他们与儿童的情感关系、他们所实施的控制类型、以及他们的控制是否适合于儿童的年龄、人格和情境需求。

(二)作为榜样的父母 父母对社会化的重要作用不仅表现为用言语传授文化价值并奖赏和惩罚儿童的行 为,而且表现为为儿童提供了行动模仿的榜样。在心理学研究中,儿童获得榜样的哪些特点以及如何获得这些 特点:都是有争议的问题。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已经得到了大量证据的支持。父母情绪不稳定或犯 罪的家庭中的儿童更容易形成适应不良或越轨的行为模式。在充满慈爱、诚实和勤劳的家庭中长大的儿童更容 易习得良好的道德、对他人的关心和追求成就的需要。

在生命的第一年就可以看到儿童的模仿和父母对模仿行为的鼓励。孩子和父母反复玩“躲猫猫”和“挥手 再见”之类的模仿游戏,父母重复婴儿的发音并鼓励孩子学说单词,母亲花大量的时间指出物体、说出名称,并鼓励儿童跟着她重复这些名称。在生活早期,父母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榜样,随着儿童年龄与社会能动性的增 长,兄弟姐妹、同伴、社会

机构和大众媒介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11]

显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从不同榜样身上学到不同品质。一个儿童可能表现出母亲对狗的畏惧、父亲 的幽默感、哥哥对流行歌星的热情崇拜以及同班的班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儿童能向他人模仿的特征是多种多 样的,包括一般态度和观念,也包括很特殊的嗜好和行为。这种由模仿所致的类似性在不同情境都会影响儿童 的基本认知、人格和社会性类型。模仿机制在道德发展、自我控制和性别相适行为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总之,亲子关系中双方相互影响的方式是复杂的。大多数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期待,并有 意无意地使用自己的一套抚养方法以求达到美好的目标。但是能够达成儿童良好行为的发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有许多方式能让孩子误入歧途。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式的抚养公式,抚养活动必须适应儿童个体的物质和 需要。

注:

[1]Bell,R.Q.(1977).Reaserch Stratiges.In R.Q.Bell &L.V.H-arper(Eds.).Child Effecis on Adult s.Hillsdale.N.J.:Erlbaum.1977.[2]Grusec,J.E.,& Redler,E.(1980).Attribution,Reinforcement,and Altruism:A Developmental Anal ysi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6,525-534.[3]Grusec,J.E.(1982).The socialization of Altruism.In.N.e-isenbeg-Berg(Ed.),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pp.139-166).New York,academic Press.[4]Grusec,J.E.(1991).Socializing concern for others in thehom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7(2),338-342.[5]Lepper,M.R.,Greene,D.,& Nishett,R.E.Undermining childr-en's intrinsic interest with extri nsic rewards:A test of the “overjustiffication”hypothesis.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e-ial Psyc hology,1973,28,129-137.转引自:E.E.Maccoby &J.A Martin: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In P.Mussen(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4.(1983).[6]Lepper,M.R.,& Greene D.(Eds.)(1978).The hidden cost ofreward.Hillsdale,N.J.:Erlbaum.[7]Hoffman,M.L.(1982),Affectiv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in moral internalization.In E.T.Higg ins et al(Eds.).social cog-niaon and

perspectives.Cambridge:Cambri dge University Press,1982.social behavtor:Developmemal

[8]Bandura,A.social learning theory.Engli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77.[9]Kagan,J.(1989).Temper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b-ehavior.American Psychologist,44,4 91-499.[10]转引自:E.E.Maccoby & J.A.Martin:Socialization in thecontex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In P.Mussen(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4.(1983).PP.72-101.[11]周宗奎:《儿童社会化》,湖北少儿出版社,1995年,第462-499页。

第二篇:家庭教育心理学:亲子关系的三层含义

家庭教育心理学:亲子关系的三层含义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出现问题,我们往往会抱怨孩子、抱怨伴侣,很难去想到自己的问题。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事情的根结往往在于我们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只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问题的外化而已。

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起点和最深的梦乡。我们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我们只是伟大的父母行列中的一个环节。我们的父母穷尽半生精力,给了我们在他们力所能及和所知道范围内的最好的对待,也许他们的言行、情绪伤害过我们,但他们也曾是家庭中被不妥当对待的孩子,只能本能地以代代相传的、伤人的方式来爱我们。如果我们打开视野和心胸,看清家庭系统的来龙去脉之后,对我们有着艰辛童年的父母,也许能增添许多的谅解和亲近。

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对待他(她)的方式折射出我们内心里和自己的关系。因为,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很多人对此可能表现出疑惑,那么就让我们来从心解读亲子关系吧

亲子关系是五伦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姊妹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的基础,亲子教育类的课程或工作坊如果只解决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老师如果只教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让父母可以用这些方法“搞定”小孩,让他(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么这种课程就是不完全的,借用完形心理疗法的术语说就是“未完成”的。因为当父母自身不成长,仅仅把注意力焦点放在孩子身上,可能会在长程、动态的养育孩子过程中出现更多、更严重的问题。因此,亲子训练要着重解决和提升三个层次的亲子关系能力,我把这三个层次称为亲子关系的三重门。随着成长的大门次第打开,我们的心胸、视野和能力会完全不同,我们会成为完全不同的人。

亲子关系的第一层含义指的是我们和我们父母的关系,这个关系决定了成年后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我们在父母身边或父母的影响下成长的时间长达二十多年,即使结婚、成家、有了孩子,我们可能还生活在父母的近旁或他们的庇护之下。我们的基本观念都来自我们的童年,来自父母养育我们的方式;我们的自我评价由父母对我们的评价决定,我们的个性和人格几乎完全由父母所组成的原生家庭塑造。

如果父母非常和蔼可亲,我们能够在随和的环境中长大,那么我们很可能就成为一个随和的家长;与此相反,由严厉的父母养大的孩子则很可能成为比较严

厉的父亲或母亲。我们都会在某些方面变得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上尤其如此。或许我们会想,“在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中,有的做法我是绝对不会仿效的。”可是,当我们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可能忽然发现我们的父母也曾对我们说过同样的话,连语气和用词都一模一样!每个做父母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我们都一样。即使现在没有,将来也一定会有。就算父母已然年老需要我们来照顾、呵护,或者由我们来决定他们的生活,甚至父母已经离世,他们对我们的影响也仍然存在,甚至左右和决定着我们的生命。

如果我们经由学习而在内在(心灵层次)成长,也许我们会审视一下父母养育我们的过程: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他们做了哪些有益而又颇具建设性的事情呢?他们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期待、塑造和影响?他们的生命中有多少未完成心愿(事件)?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们?我们拥有怎样的生命?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家长?

社会文化的变迁如此之快,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移民。我们所有的人都在努力了解和适应这个社会,适应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成年之后的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需要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抛开父母的经验去寻找自己生活的方向。我们小时侯的经历如今已完全不适合我们的孩子,我们需要靠觉察和顿悟,成为自己的主人,找到自己的个性并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不再仅仅是父母的影子或社会标准的傀儡;成为更加自信的父母,更合格、更卓越的父母,最大可能地支持、协助我们的孩子成长,塑造他(她)健全的人格,激发他(她)无比的潜能。

亲子关系的第二层含义是我们和我们自己的(内在孩童)关系。

这个关系决定了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然后如何延展开来对待别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内在孩童”,我们虽然在年龄和生理上长大了,却因小时候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没有被允许的情绪、没有充分发展的潜能或被伤害的经验,在内心里还存留着脆弱、受伤、需要被关心的童稚小孩,这就是“内在孩童”(与之对应,我们心中还住着“内在父母”-------被我们内化和认同的父母的价值观和规则)。在儿时成长的经验中,这个内在孩童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或受伤了,孩童的情绪感受和态度,会被带到成人之后我们的生活中影响身体、心理、情绪、关系、感情、工作,甚至左右我们所做的一切,而且更多地是在现实生活中制造困境和问题。成年之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很多是内在孩童受伤的反应和映射。

例如在我们5岁时,受到很深的伤害,无论是来自父母还是年长六岁以上的兄姊,无论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造成的,那时的我们所感受到的愤怒、悲伤,对于现在已是成人的我们,早已是过去的情感,可那种情感太强烈,以至于深深刻在我们幼小心灵的深处,那个5岁的小孩一直留在我们的内心,他(她)需要通过已是成人的我们找到他(她),聆听他(她)对那个情感的倾诉,并协助他(她)长大。

內在孩童是我们的自我、天生人格、天赋、本能、直觉力和情感。每个人都有內在孩童,我们都有一个敏感、直觉、本能的自我。荣格说过:“孩童”只是用以表明心灵上的事实,这个词表示的不仅是存在于遥远过去的一些事,它同时也是存在于现在的某些事,也就是,潜意识中有一个系统时刻在发挥作用,它的目的是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去平衡和矫正不可避免的偏颇、错误和浪费。

如果生命一直美好、顺利、和谐,沒有大的挫折,那么我们可能觉察不到內在孩童的存在。只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谁会一直生活在如天堂一样的人生里呢?!当我们遇上危机或冲突;当我们觉得不快乐与悲痛时,若不能认识或连结我们的內在孩童,将有碍于我们恢复情感的平衡。当我们想要成为一名具有爱心的父母,为自己和家庭负起责任时,我们就有责任先爱我们的“内在孩童”--尽管我们认为这孩子没有可爱之处。如果我们老是认为自己很懦弱、笨拙、相貌丑陋、没有魅力、没能力也没聪明才智,那么,我们会同样去看待我们的孩子和伴侣,挑剔他们,指责他们,试图改造他们。因此,真正成为具有爱心的父母意谓着首先改变我们对自己的看法。现在,我们必须以正常的眼光看待自己,从为内在孩童增加爱的空间或环境开始,没有批评,没有遗弃,没有恐吓,也没有羞辱,只有爱、接纳、关怀、尊重、慈悲,疗愈内在孩童的创伤,支持、滋养他(她)长大,接受和褒扬我们的本性,就象我们爱自己真正的孩子一样。

我们必须去成为自己内在孩童的慈母、慈父,不论我们是男是女,都兼具内在孩童的父亲与母亲的角色。如果你是个男人,并不表示不能如母亲般对待内在小男孩;如果你是个女人,也不是不能如父亲般对待内在小女孩。如果我们不能对内在孩童负起父亲和母亲的责任,内在孩童将会往别处寻找可以取代的对象。抗拒保护自己的女人将寻找一名男子或一名父亲来保护自己,并和那人建立共同依赖关系;拒绝注意内心和对感觉负责的男人将会去寻找一名女人或一名母亲来照顾他;同样的,他也会依赖这个女人,而建立共同依赖的关系,然后在关系中

重现当年的种种痛苦和伤害。婚姻将出现各种问题、伤害以至于仳离,而两个人却不知所为何来。当我们在感情路上磕磕绊绊的时候,首先需要做功课的地方,不是我们与那个男人(女人)的关系,而是我们和父母以及内在孩童的和解之路。

如果我们看不到我们的内在孩童,对她(他)的正面、负面的情绪感受没有觉察,那么我们就看不到、感受不到别人;如果我们不爱我们的内在孩童(我们自己),我们就没有能力爱孩子和伴侣;如果我们不能做内在孩童的父母,协助、滋养他(她)长大,我们也无法协助、滋养我们真正的孩子。

亲子关系的第三层才是我们和我们孩子的关系,它呈现出的任何面貌和状态都是受前两层关系的决定和影响。

这个关系是很多父母最关注的焦点,却是完形教育亲子训练要解决的最后一个层次,因为前两个层次的亲子关系解决不好,就不会有和谐的我们和真正的孩子的关系。

生命中最重要的无过于爱了。我们每一个人第一次感受到爱大都来源于我们的父母。如果在成长的重要阶段(0---12岁),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或者我们没有得到充分的、无条件的爱,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内在孩童)就会出问题,我们的亲密关系、身心健康、事业、孩子都会受到影响。对于容易在外部世界中感受到压力和负面情绪的人,完形亲子训练会要他们回到那个没有完成的渴望中去,重新和自己的父母建立爱的关系和连接,重新和自己建立亲密的关系。一旦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能接触到内心中和父母真实的关系,我们对自己的态度也会很快改变。而身为父母的我们的小小改变,会使身边的孩子大大地不同。

如果只把训练、改变、提升的焦点放在亲子关系技巧上,就好比是只改良种子而不关注土地。再优良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里,它也很难有所成就。父母所组成的原生家庭,就是孩子的土壤,孩子在家庭里被塑造成人。所有人都会说:“这孩子(长相、举止、行为、性格),多象他(她)爸爸(妈妈)!”没有人会说:“这孩子(长相、举止、行为、性格),多象他(她)老师!”即使是最有责任心、爱心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力也远远比不上父母。父母引导孩子成长的高度,只能到达自己成长的高度。所以,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自己要先成长!

无论我们作为何种角色:孩子、父母、别人的伴侣,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情绪困扰,比如恐惧(焦虑)、愤怒、悲伤(无力感),如果我们不再用“内在父母”去批评它,抗拒它,不去合理化它,不去投射它,而是接纳和觉察它,付出最大、最多的爱给自己,那么,改变和康复就开始了。接纳、觉察是消融负面情绪的最好方法,也是走向心理疗愈的方式。爱是最终的疗愈力量,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要想真正爱父母,爱孩子,要从爱自己开始。因为,我们只能给别人我们有的东西。拥有真爱,才能付出真爱。

一旦承认了自己的恐惧、悲伤、痛苦、创伤、退缩、嫉妒、愤怒,和分裂感,我们便已踏上宽恕、健康之旅了,既不再为那些感觉辩护,也不谴责它们,只是允许自己察觉到它们的存在。下列的方式能帮助我们与那些感觉同在,而不逃避(否认它们),或是归咎于外在原因

(投射它们)。

●承认我们的感觉

●不为那些感觉辩解或自责

●接受感觉,并允许自己去感受它

●让感觉对我们诉说

●尊重感觉,把它当成一种内在的沟通

●对自己的感觉负责。如“我”感到生气、悲伤、受到伤害等

●不要求别人对我们的感受负责,自己始终与感受同在●不把感受理性化。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感觉并不重要

●当与感受同在时,便不难觉察到自己此刻缺乏爱心,不论是对自己或别人 ●允许这讯息渗入心内,与此感觉同在,直到它开始转变。。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成长是一生的功课,我们的成长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更能给周围人带来安宁与和谐。感受到伤心地故事,更体会到了生命的重生。每个人,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生活本身。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

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

不平衡性4差异性。

自我意识对人格的发展: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发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特殊儿童的教育:1随班就读。2普通班加巡回辅导 3普通班加资源教室。4设置特殊班

学习的实质与特征:1学习是一个介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三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学习内容: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2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加涅学习层次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联结3连锁学习4言

语联结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

学习结果分类:1智慧技能2认识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意义学习的条件: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与认识结构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学习动机的种类:1高尚的学习动机与低级的学习动机。2近直接性动机、远间接性动机3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避免失败

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

难度,恰当控制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

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结果归因:1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2老师也应

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羞,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迁移的作用:1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

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

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关系转换说 现代的迁移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

用对迁移的影响。

影响迁移的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原有认知结构:学习者是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

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知识学习的作用: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任务之一。2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创造态度和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标志

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要求学生做观察记录和报告)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概括

知识的保持方法: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地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

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技能的特点:1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一

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不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学习策略:是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有效学习需要、是有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简缩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视觉想像,语义联想)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学习策略训练原则:主体性、内化性、特定性、生成性、有效的监控原则。

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训练模式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问题解决的过程:1发现问题2理解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学生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

心、有独立性)

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假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头脑风暴训练: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推断2鼓励标新产异、与众不同的观点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态度的实质:1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者是内部倾向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品德的实质:1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2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是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2价值内化程度不同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遵守法则取向)3后习俗阶段(社会契约、普遍伦理)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逐步地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有效地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令人满意、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儿童产生的心理障碍:1儿童多动症(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2学习困难综合症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4儿童厌学症5儿童强迫行为(强迫性洗手、强迫性自我检查、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心理健康的教育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

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评估性会谈):1倾听2鼓励3询问4反映

(观察法):1项目检核表2评定量表3轶事记录(自述法)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

范法5暂时隔离法6自我控制法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驰训练、系统脱敏训练、肯定性训

改善学生认识的方法:艾里斯(事件、观念、情绪、驳斥、新观

念)

教学目标的意义:1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3指引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分类:1认识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3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目标(具体目标、产生的条件、行为标

准)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一般、具体)

教学事项: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

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游戏

发现教学: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

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及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所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个别化教学:1程序教学2计算机辅助教学3掌握学习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的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1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驵成2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3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

群体动力的表现:1群体凝聚力2群体规范3课堂气氛(接受、反馈、输入、输出)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课程纪侓的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

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

课堂情境结构:1班级规模的控制2课堂常规的建立3学生座位的分配

课堂教学结构: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2课程表的编制3教学过

程的规划

教学评价分类: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的时机)2常

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处理方式)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评价功能)4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严谨程度)

非测验的评价技术:1案卷分析2观察(行为检查单、轶事记录、等级评价量表)3情感评价

专家教师与新教师:1课时计划的差异(预见性)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的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教学策略的应用)3课后评价的差异。。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微格教学3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本节考纲透视

理解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考点精讲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一)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教师可以准确、合理、有效、全面的了解学生,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心理学也在适应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正确剖析和认识社会出现的教育现象,既需要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现实视野,也需要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研究成果。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也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助于教学工作产生更为优化的效果。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一)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驾驭教一学过程,更好地教导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即教育心理学给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

第五篇:影子银行作用机制

2008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借此浮出水面的影子银行这一新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子银行不仅被认为是造成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而且在欧债危机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除了表面上对流动性的影响,在金融市场高度发展背景下滋生的影子银行更是通过隐藏于背后的信用创造机制发挥着作用。因此,关注作用机制不仅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影子银行的作用过程,而且对于有的放矢的制定相关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影子银行定义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为了实现监管套利进行的金融创新的信用中介体系,其核心特征是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二、影子银行作用机制分析

影子银行作为次贷危机的深刻教训之一,带有贬义属性。就中国实践而言,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金融安全和政策传导的影响是较为复杂的,有利有弊。

(一)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影子银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基于经济金融发展阶段、金融结构演进过程和金融监管体制机制的特殊情况。影子银行的出现是对金融抑制的有效修正,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影子银行具有传统中介功能。第二,影子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第三,影子银行有助于提升金融效率。

第四,影子银行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2.影子银行冲击实体经济的影响

由于内在稳定性差和外部缺乏监管等因素,影子银行体系自身或者受外力冲击可能直接对实体经济产生破坏,或者作用于正规银行体系并通过正规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产生破坏,并进一步由实体经济对正规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形成反馈冲击。实体经济的受损程度由冲击能量、“羊群效应”的大小以及经济金融体系的内在稳定性和修复能力所决定。一旦这种冲击达到一定量级,如不加以控制,其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二)影子银行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1.影子银行有助于提高金融效率,改善监管效率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对正规银行以及影子银行内部主体的定价和竞争格局也产生重大影响,对修正金融抑制、改善监管效率、推动利率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

2.影子银行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

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影子银行体系通过扩大货币乘数(后面将会分析),创造了大量的贷款,造成货币供应超出预期,引发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

3.影子银行具有内在脆弱性和外部传染性

影子银行威胁金融安全的因素包括:高杠杆化导致风险扩大、期限错配造成流动性不足、过高的关联性引起风险传递、缺乏监管约束使得风险可控性降低、内部治理缺乏约束。

(三)影子银行对政策传导的影响 1.影子银行的存款创造功能 正规银行体系创造的存款货币不是无限的,在经济不景气、信贷规模受限、名义利率受到管制而低于市场供求的情况下,人们选择增加货币持有,现金漏损率提高;银行信贷规模受限,超额准备金率会提高。2.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以概括为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影子银行体系通过信贷渠道影响货币政策效果主要体现在:影子银行体系通过信用创造增加信贷供给,扩大货币供应总量,使货币供应量调控出现偏离,进而影响调控效果。影子银行体系还通过利率渠道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管制状态下的银行存贷款利率更容易引发“信贷配给”,而影子银行体系是市场化的利率水平,反映了真实的资金成本,形成了理性的资金定价机制,偏离了央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利率水平的制定。

3.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有效性的影响

货币政策目标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贴现、窗口指导、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受到影子银行体系影响,政策效果受到削弱。这主要是由影子银行体系脱离监管所致,其变化很难准确估计。而且随着影子银行体系的不断扩大,货币政策的调节难度也在不断增大。

三、政策建议

(一)微观发散的治理路径:资产结构优化

企业和个人的微观资产负债结构决定整体资产结构。当前,中国M2 持续高位运行、资产价格泡沫严重,对影子银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恶化了金融资产结构。如何最大化发挥影子银行对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正向效应,应从优化微观资产结构出发。

第一,优化微观金融生态。未来金融改革的重点应包括:加快建设市场主导性金融体系,重点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金融企业改革,在大型机构综合经营试点和民间资本进入两方面进行深化;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和金融产品创新,提速资产证券化进程,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金融需求。

第二,将M2 和影子银行向结构合理的金融资产转化。放宽一般居民投资领域,优化居民金融资产配比;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使民间借贷阳光化,在监管下运行;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从资本市场、债券市场、股权交易市场、抵押担保市场等多层次市场解决融资困难;提高金融市场的回报率,防止不法行为对居民金融资产及回报的危害。

(二)宏观收敛的治理路径:宏观审慎监管

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进行监测与监管,是后危机时代和中国当下优化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必然选择。

第一,影子银行要纳入监管范围。正规银行体系在遵循巴塞尔Ⅲ的框架下,进行“全程监控”,识别正规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交互作用,防止传染风险。影子银行体系中重点关注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信用风险转移和运用杠杆四大风险信号和可能形成系统性风险或监管套利问题的领域,纳入金融稳定性检测评估和预警体系之内,建立起影子银行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机制。

第二,加快影子银行立法和内部控制建设。强化影子银行内控机制,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企业风险防火墙。第三,增强影子银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预见性。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货币政策框架,在政策目标上,细致评估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功能对M2 观测指标产生的影响。在政策工具上,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可以削弱影子银行的不利影响。

下载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案例分析

    1、做一个小实验:举起你的双手,手指伸直,让十指交叉。请注意看,是你的左拇指在上呢,还是右拇指在上?如果左拇指在上,那你就属于“艺术型”的人;如果右拇指在上,那你就属于“思想型”......

    心理学案例分析整理

    一、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

    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看电影迟到的人 • 心理学家以去电影院迟到为例,对人的几种典型的气质作了说明。假如电影已经放映了,门卫又不让迟到的人进去,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 • 一......

    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一、 体罚事件。老师因为学生没做完作业,一气之下,打了学生,造成学生受伤。1、原因分析:在本案例中,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师德问题。师德是最表象上的东西,实际上在往下研究,......

    心理学案例分析

    心理学 一、案例分析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张某工作很忙,特地给3岁儿子买了一件玩具让他自己玩。张某忙完家务,给孩子准备洗澡水,叫儿子洗澡。连喊几遍,孩子说: “爸爸,我不洗澡,我没空......

    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1 五年级数学老师吴老师上个周末给全班学生布置了一个数学家庭作业,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编应用题并解题。星期一上课的时候,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编的题目。她第一个叫......

    心理学案例分析

    “孩子该不该惩罚”的心理学基础分析 1541394 前几天,老师通知孩子在学校做作业太拖拉了。建议我在家执行拖拉了就惩罚,不拖拉就表扬的策略。这一策略道出了中国大多数家长和......

    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位生物老师。和往常一样,她穿着漂亮艳丽的衣服,显得格外精神,自信。她带来了教学仪器,小心地端放在讲台上。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上课了。她先宣布了上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