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心理学 学习的作用
学习的作用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学习的作用的论述
关于学习对人的心理发展,与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论述是很丰富的,这里以张载和王夫之为代表。
(一)张载
张载对学习作用的论述其心理学味道更浓,且具有新颖独到之处。张载从人性论的角度论述了学习对人的心理发展的意义,他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但在张载看来,天地之性是根本的,人所禀的天地之性,没有善与不善之区别,气质之性是次生的,人所禀的气质之性是有偏重之不同,所以有善与不善的差别在这种二重性论的基础上,张载建立了他的学习心理大厦,他认为学习,就是要变化气质之性,摒除其中恶的部分,不归于天地之性,张载说“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
张载论学习的意义,可以一言以概之“学者当须立人之性„„学者学所以为人”,这句话反映了张载对人的本质的初步见解,他认为人并不是所谓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如果仅具有人的形体,不通过学习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和社会道德规范,是不能称之为人的。
(二)王夫之
王夫之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了学习对于人的心理发展的意义,一是学习有助于人生的发展和完善。王夫之从他“性日生日成”的人性论出发,论述了学习对于发展和完善人生的作用。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中对人的心理活动和动物的心理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动物在其一生中主要利用本能,人虽然也有本能,但更依赖于学习,只有通过学习人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完善。人性的内涵就其先天的秉赋来说并无多少差别,造成人性差异的原因在于后天的学习。学习是发展和完善人性的重要途径。
二是学习有助于获得巩固、知识和技能。王夫之认为,学习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他解释说,所谓学是从未知到已知,从未能到能之的过程,所谓习,是复习获得的知识练习掌握的技能,使之得到巩固的过程,同时知识只有经过复习才能日进不已,技能只有通过练习方可逐步熟练。
三是学习有助于施展人的聪明才智。人的聪明才智是从哪里来的?自古以来,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先天就有的人生下来就具有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智力,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后天才有的人的聪明才智,只有通过学习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充分施展。王夫之认为,人虽然具有一定的“心固有之智能”,但如果没有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先天因素就不能充分的发挥与施展。因此人的心理只有在学与用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二.学习的作用
(一)学习对生物学的作用
1.学习是个体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学习是活着的有机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习的能力明显伴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而提高。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有机体适应环境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先天决定的反应倾向,这是每一种物种固有的本能。如人类婴儿和其它哺乳动物生下来就会吃奶。但这种先天本能只能适应相对固定或变化较小而缓慢的外界环境,有些物种因适应不了迅速变化的环境而灭亡。但是人类却有动物不可比拟的适应能力,这是因为人类有机体,还有另一种适应环境的方式,即学习。通过学习适应环境,其特点是迅速且广泛;本能的变化,需要千万年的演进,而学习带来的变化有时只需要几分钟。
动物的生命形式越是低级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越是依赖于本能行为,学习的作用就越小,而动物的生命形式越高级,本能行为在全部行为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小,学习的作用就越大,行为成分与动物生命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1944年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提出了“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一个人出生以后,就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获得新的发展,不断满足生产和生活对新知识的需要,也就是学会在社会上生存,学会成为一个社会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教育是贯穿于人一生的、不断积累知识的长期连续的过程,终身教育是现代化社会的基石,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我们需要终生学习,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二)学习对社会的作用
1.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成熟和生理的发展
受“用尽废退”自然法则的支配,“用”意味着后天的学习。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动物与人类的学习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点,动物尤其是出生动物的环境丰富程度可以影响动物感官的发育,也会影响大脑的重量结构和化学成分,从而影响智慧的发展.同样,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更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的,从一个近乎无能的生物个体发展到一个具有多种能力和健康个性的社会适应性良好的社会成员,这一切都不是自发、自然形成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实现的。
2.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修养。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成果,尤其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去获得,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缺乏一定文化素养的人,不能算作真正健全的人,现在社会的新型人才必须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学习可以优化人的心理素质,一个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应该具备诸多方面的良好心理素质,如高尚的品德,超凡的气质,敬业的精神,目标„„专一的性格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
3.学习是文明延续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美国著名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历史学家摩尔根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概括为三个世代,即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在蒙昧时代,人类世代相沿的生活在亚热带或热带的森林中,以野生果实植物根茎为食,还有少部分栖居在树上,随着地壳的发展和气候的改变,人类不得不从树上移居地表,学会了食用鱼类,使用或打制石器等生存的本领,世代相袭,到了野蛮时代,人类又学会了制陶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这一时代后期还学会了铁矿的冶炼,并发明了文字创始人类历史,历史过渡到文明时代
由此看来,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就如同一场规模宏大旷日持久的接力赛,以前的人通过劳动和生活获得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经验,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形成知识和技能传给后人,后辈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以适应时代与环境的变迁,如此代代传递,便形成了一部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存在加速发展的趋势,所以学习活动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更加明显。在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工作,经常变化,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也经常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当代社会公民的学习显得更重要,关于学习的意义,我们无论怎么评价也不会过高,学习是教育存在的先决条件,也是教育的目的,在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只有善于学习吸收一切优秀传统文化,并勇于突破传统束缚进行创造的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三.学习的意义感
学生的学习意义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寻求个体与知识之间稳定的意义联系,对学习各方面产生强烈的意义确认和价值认同的一种意识活动,它既是评价学生学习的起点标准,又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价值标准,还是缓解学习虚无主义危机的有效标志。其内涵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意义理解、对学习活动的自我认同和对学习过程的价值体验三个方面。深化课堂教学,为意义而教,需要通过背景导入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意义理解,需要通过经验回归来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需要通过文化回应来营造价值体验的氛围。
(一)学生学习意义感的内涵
1.对知识内容的意义理解
从知识的内在构成上看,知识是由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系统三个部分组成的。学生将知识与自身的经验结合起来,形成对知识新的看法,建构起具有个人意义的知识体系。有意义的学习是有思想的学习,真正地理解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及其实践价值与人生意义等。课堂教学的意义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多少,而在于使学生对知识具有正确的意义理解,在于把知识串成整体,融入学生的经验、感悟、体验中去,并建构起具有个人意义的知识整体。就教学的内容而言,只有当教师所教的那些所谓知识包融了学生的经验、话语甚至是学生该有的孩子气的时候,学习的意义感才会显现。
2.对学习活动的自我认同
学习意义感之所以会产生,一方面是因为知识本身具有意义属性,另一方面是由于知识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寻求意义的。知识学习总是依托于一定的学习活动,学生对学习活动具有价值认可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是学习意义感的深层表现。具有学习意义感的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觉醒、自我超越。
3对学习过程的价值体验
对学习过程的价值体验是超越表层教学和表面学习、实现学习意义感的一个基本要求。对学习过程进行价值体验,要求学生具有学习意义感,并关注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体验。对学习过程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能积极主动地思考自身与学习过程之间的价值关系,并对知识的意义进行澄明和表达。每一门学科都包含了其自身蕴藏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只有教师将学科思想和价值观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思想的浸润和价值的澄清,才会正视学习过程的价值问题,获得或增强学习的意义感。
(二)学习意义感的达成
知识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具有背景依存性和经验依存性,深化课堂教学,为意义而教,就是要让知识不仅仅成为孤立的符号,而且要与背景和经验建立意义联系。学生对学习意义感的体悟、获得与创造就是从自身与知识的意义关联开始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意义理解,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营造价值体验的氛围。
1.背景导入,深化知识意义的理解
知识具有背景依存性,要获得特定知识的意义,首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背景。没有背景的知识是不存在的,没有知识背景导入的教学是枯燥无味、毫无意义感的。学习意义感的产生绝不在于对知识符号表征的死记硬背,而是对知识背景的认知、理解和认同。导入的知识背景既不是教学的主体,也不是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而是帮助学习者发现主体、认识主体的一种方式或途径。背景知识的缺席会导致学生很难准确深入地理解知识内涵,解读文本的现实意义。
知识背景的导入应该从其依存的三种背景——自然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入手。首先,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应该教给学生知识产生的自然背景,即学科逻辑,以便更好地知其所以然。其次,注重介绍知识产生的社会状态,比如经济状况、政治制度、社会风气习俗等,以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的内在含义以及知识的性质、属性与特征等。再次,导入知识所依赖的种族文化,是理解文本建构模式、话语特点、特征内涵等的重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导入。这些背景知识的导入能使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内容的真正意义,将知识与自身的经验、实践与感悟结合起来,炼制一种专属自己的知识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背景、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的理解与掌握,对知识进行深度学习,意义感也才会随之而来。
2.经验回归,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
知识具有经验依存性,人类的历史经验和个体的生活经验是理解知识并获得意义的条件之一。教学中的经验回归主要在于将知识教学与人类的历史经验或种族经验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对知识价值的理解与自我认同的达成,进而促进学习意义感的生成。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起点,课堂教学的组织必须基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生活世界、生活事件和生活实践经验。教师应允许学生的生活经验进入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真实有效的对话和交流。教学不能让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轨,任何失去知识的本真价值,即离开学生的经验、兴趣、理解力作为基础,学科知识都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的意义.
3.文化回应,营造价值体验的氛围
符号知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性是知识的本质属性,获得知识的意义是以文化理解为根本前提的。文化认同感、文化继承性与学习意义感的生成具有密切关系。学生只有理解了各种知识背后隐藏的文化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准确地、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与价值。文化回应要求注重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的关联性,把学生的文化背景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支撑。实施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承认不同民族、种族文化的差异性,教学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经验,培养学生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意识。文化回应教学的重点不仅应放在教学与学生背景文化的结合,更应强调知识对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思想动态等的文化影响力。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
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
不平衡性4差异性。
自我意识对人格的发展: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发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特殊儿童的教育:1随班就读。2普通班加巡回辅导 3普通班加资源教室。4设置特殊班
学习的实质与特征:1学习是一个介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三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学习内容: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2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加涅学习层次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联结3连锁学习4言
语联结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
学习结果分类:1智慧技能2认识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意义学习的条件: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与认识结构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学习动机的种类:1高尚的学习动机与低级的学习动机。2近直接性动机、远间接性动机3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避免失败
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
难度,恰当控制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
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结果归因:1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2老师也应
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羞,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迁移的作用:1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
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
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关系转换说 现代的迁移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
用对迁移的影响。
影响迁移的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原有认知结构:学习者是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
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知识学习的作用: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任务之一。2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创造态度和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标志
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要求学生做观察记录和报告)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概括
知识的保持方法: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地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
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技能的特点:1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一
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不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学习策略:是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有效学习需要、是有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简缩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视觉想像,语义联想)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学习策略训练原则:主体性、内化性、特定性、生成性、有效的监控原则。
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训练模式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问题解决的过程:1发现问题2理解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学生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
心、有独立性)
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假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头脑风暴训练: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推断2鼓励标新产异、与众不同的观点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态度的实质:1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者是内部倾向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品德的实质:1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2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是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2价值内化程度不同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遵守法则取向)3后习俗阶段(社会契约、普遍伦理)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逐步地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有效地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令人满意、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儿童产生的心理障碍:1儿童多动症(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2学习困难综合症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4儿童厌学症5儿童强迫行为(强迫性洗手、强迫性自我检查、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心理健康的教育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
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评估性会谈):1倾听2鼓励3询问4反映
(观察法):1项目检核表2评定量表3轶事记录(自述法)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
范法5暂时隔离法6自我控制法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驰训练、系统脱敏训练、肯定性训
练
改善学生认识的方法:艾里斯(事件、观念、情绪、驳斥、新观
念)
教学目标的意义:1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3指引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分类:1认识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3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目标(具体目标、产生的条件、行为标
准)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一般、具体)
教学事项: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
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游戏
发现教学: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
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及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所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个别化教学:1程序教学2计算机辅助教学3掌握学习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的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1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驵成2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3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
群体动力的表现:1群体凝聚力2群体规范3课堂气氛(接受、反馈、输入、输出)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课程纪侓的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
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
课堂情境结构:1班级规模的控制2课堂常规的建立3学生座位的分配
课堂教学结构: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2课程表的编制3教学过
程的规划
教学评价分类: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的时机)2常
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处理方式)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评价功能)4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严谨程度)
非测验的评价技术:1案卷分析2观察(行为检查单、轶事记录、等级评价量表)3情感评价
专家教师与新教师:1课时计划的差异(预见性)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的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教学策略的应用)3课后评价的差异。。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微格教学3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本节考纲透视
理解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考点精讲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一)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教师可以准确、合理、有效、全面的了解学生,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心理学也在适应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正确剖析和认识社会出现的教育现象,既需要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现实视野,也需要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研究成果。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也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助于教学工作产生更为优化的效果。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一)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驾驭教一学过程,更好地教导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即教育心理学给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学习)
学习
1、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属于学习。学生学习体操属于连锁学习。
2、学生将茄子、白菜、青菜归纳为“蔬菜”属于概念学习。
3、学习了“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进行的分析属于辨别学习。
4、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是规则学习。
5、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态度学习。
6、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桑代克。
7、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浦洛夫创立的。
8、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的反应是无条件反应。
9、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就叫条件反应。
10、“杯弓蛇影”反应刺激泛化现象。“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刺激泛化现象。
11、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映的是刺激分化。
12、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分化。
13、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的是泛化。
14、联结主义者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学习、他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5、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求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16、对代数式进行因式分解属于有结构的问题。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17、“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属于无结构问题。
18、发明创造属于问题解决。
19、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时发现问题。
20、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理解问题的过程。
21、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
22、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的过程是提出假设。
23、将所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全部列举出来逐一尝试,虽可保证解决问题,但效率不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算法式。
24、根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启发式。
25、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的母的是很好的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26、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是聚合思维。
2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28、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则表明思维的流畅性越高。
29、“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学习迁移。
第五篇: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理解和说明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教师天天都在同不同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打交道,但要真正理解和解释这些心理现象和行为并不容易。但是,教师只有正确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和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
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学科,研究学生认知活动、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研究学生年龄特点及在教育、教学条件下的心理活动规律,这些知识对于准确地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预测学生的发展前景,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教学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二)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学改革
我们的时代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迁时期。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日益深化。研究人的智能及其发展,研究思维规律、学习机制、智力开发、人才培养等教育问题,深人开展教育改革,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探索开发智力、改革教育、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纵观现代教学改革理论,大部分是心理学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提出来的。教师只有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理论,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才可能在教改实践中开展心理学的研究,推动心理科学的发展。
(三)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
在现代社会里,只有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的人,才可称为真正的健康者。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与目标。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教师应当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掌握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的基本技能,向学生提供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心理学知识和劝导,了解心理异常学生在学校生活和社会适应上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冲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增进积极的个性品质和活动效能等,以便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学校的心理社会环境、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