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家庭对儿童教育的
谈谈家庭对儿童教育的“方法”
许多家长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家长们对儿童严格要求、耐心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也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的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盲目性:不顾不顾儿童年龄的特点和兴趣爱好,一味地按家长意愿趣施教,或随着社会潮流,人学我亦学。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可能伤害儿童的自尊心,而且还可能诱发儿童的逆反心理。对学习会产生一种厌倦抵触的情绪。
1、把握好儿童各年龄段可以接受的学习的最佳时期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早在三十年代就提出教学最佳期的问题。学习在最佳期内进行,能把现有的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如脱离这最佳的时期,就不利于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智力的发展。所以必须掌握好各时期儿童年龄的学习内容的最佳时期。根据教育专家和有关资料的报道,二至三岁是掌握口语的最佳时期;四至五岁是掌握书面的最佳时期;六岁左右是掌握大小,方位知觉的最佳时期。只有按照各年龄段的最佳期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掌握好启发性与趣味性相互结合的教育方法
把启发性与趣味性紧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让儿童在愉快的游戏和生活中,自然的成长。
第二篇:家庭儿童教育心得点滴
家庭儿童教育心得点滴
幼幼幼儿园小二班赵星程家长学习感言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对于许多初为人父人母的人来说,又是一个现实的难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孩子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家长好的教育导向,往往能够造就一个孩子美好的未来。通过和儿子的相互影响,我总结了这样几方面在家庭中要做到的地方。
一、教育下工夫越早越好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不用太抓,工作忙,把孩子交给老人和保姆带,自己很轻松。但实际上,这给自己今后教育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于同样一个刺激因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其原因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决定了不同的心理背景,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人的经历千差万别,反应就千差万别。对于同一个人,给予类似的刺激,产生的心理反应也是类似的。此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早期的受教育经历,决定着孩子的一生。
在生活中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师,父母是直接陪伴在孩子身边给孩子教育。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三岁看老,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其讲述了一个三岁之前孩子的心理、习惯养成可塑性强的道理。人一辈
子都是在受教育和在成长的过程,父母越早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越大。
二、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更注重平时的训练
我们国家目前提倡素质教育,但怎么理解素质教育、怎样进行素质教育还没有形成共识和配套方法、模式、教材、教具。我们更多的教育还停留于说教。家长经常抱怨孩子怎么教育都不听,都不改毛病。其实,孩子能认识到错误是一种进步,但是改正错误是需要大人的适宜方式的培训。所谓培训,就是创造模拟一定的环境、条件,让孩子反复尝试做一件事情,形成一定的心理和行为的习惯。比如说,如何解决孩子适度地看电视的问题。
学习和看电视那个更吸引人?当然是看电视。电视比较学习更轻松、更有趣。孩子自然知道,应该有节制地看电视,否则会影响学习。但是孩子还是按捺不住要打开电视。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养成孩子定时开关电视的习惯,而且坚持持久,孩子自然会养成习惯,控制自己。如果大人无节制地看电视,孩子也跟着看,那么怎么教育孩子也是无效的。
常有人说美国的教育是让孩子玩,不管学习。其实那是人家多年总结了教育心理和教育规律的结果。他们组织孩子玩的每一个内容都是有目的性和有教学安排的,也是有教学配套教具的。具体说是玩出了一定的教育学问的。它与我们理解的放羊式的玩是有着截然区别的。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玩是可以培养创造力的。因为它可以让孩子更能按照个人的意志全身心的投入,去思考,去动手。知识是永远都学不完的,但是能力的培养是过了某个阶段就不会有大的发展的。所以不要让孩子的“学习”影响了能力的培养。观察孩子有什么不足,研究有针对性的玩法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三、给孩子自信以适宜表扬为主
1.如果孩子有任何一点点进步,父母都要及时发现,并适宜表扬会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批评会打击孩子的信心,而孩子的自信心是很容易受外界评价影响的。
2.不要总拿别人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
每个孩子各有自己的长处,谁都不能十全十美。孩子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总是拿别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就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孩子为了自己的面子,自然会迁怒于别的孩子,增长了不健康的心理——嫉妒心。
四、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无论社会,还是人,都有好坏两方面。教孩子从好的方面、积极的方面理解事物和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好的环境里生长的孩子,回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更美好的理想,更乐观豁达的健康心理。这是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它关乎孩子的未来是否有成就。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述说,了解孩子的心理、困惑、了解孩子的苦与乐,并对之有的放矢地正面引导。对于社会上一些阴暗面,尽量避免讲于孩子当面。
能够善解人意,才能与人有良好的沟通与交往,才能少烦恼,多快乐。等到孩子性格、品质趋于稳定,有一定的辨别力,有一定承受能力时,我们再教孩子客观地认识社会。
五、不要过于满足孩子的欲望
孩子是需要激励的。不要过于满足孩子的欲望,如果孩子要达到欲望的满足,需要自己通过努力去争取。孩子在某些额外消费要求时,须自己付费。费用来源要通过各种付出表现获得。孩子支付这笔收入是需要家长认可的。这是一种激励方式,同时也让孩子了解钱来之不易,花时节约。可能会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会助长孩子过度的金钱意识。其实不然,孩子会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同时也增长了孩子的经济独立意识。
第三篇:谈谈对
谈谈对“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看法
“教什么”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怎么教”则是指教学方法的设置。教学是要教学生一辈子受用的东西,提高学科素养,形成较强的能力。在这一点,叶圣陶先生说的对——“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教什么和怎么教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首先,数学教师首先要在“教什么”上下功夫。只有重视“教什么”,才会沉入教材,钻研教材,才会“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孔子说过要“因材施教”,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有人说,数学教师不要在教学方法上过多纠缠,而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开拓,这是很有见地的。要上好数学课,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真正懂得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所有的教师都会对他们所教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一些影响,而某些教师会持续地产生更大和更积极的影响,他们似乎与学生相处更融洽,在教授知识方面更成功。这种教师称之为“有效的”教师。有效的教师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
当然“怎么教”也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怎么教”即选择什么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现在比较流行的恐怕是“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买账,那么教什么也是白教。教什么意味着学生可以学到些什么,怎么教意味着怎样使学生懂得更多,理解的更深。前者体现出为人师者的职责,后者反映出他教授知识的水平。我们这些小学老师,由于本身职业的性质,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更为权威和更有影响的榜样。一方面,他们会刻意学习我们身上的知识,另一方面,他们会潜意识的学习我们的生活习惯及言谈举止。常言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所以,我们应该以启发式的思想帮助学生学习,这些学习方法会有利于他们到中学及大学学习更高深的知识。另外,我们为人师表,更要在学习之外的生活、做事等方面,为学生们做出好的榜样,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受用无穷。
所以对于数学教师,始终要把教什么放在怎么教的前面,只有确定了教的内容,才有研究怎么教的意义.总之,“教什么”和“怎么教”一个是方向,一个是方法。二者并不矛盾,如果能够在明确了目标的前提下,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特色性的东西,也就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课堂.
第四篇:谈谈你对大学生的家庭责任认识
谈谈你对大学生的家庭责任认识
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历史位置上,继往开来,做历史的接班人,特殊的当今国内外环境,使民族危机感特别厚重,要求大学生更具有时代特征——开拓创新;在关系人民的利益上更多地体现自己的责任。21世纪的时代环境造就了大学生群体特别厚重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而家庭责任就是其中的一个。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的避风港。家庭在婚姻的基础上组成,家庭的温馨和睦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共同尽责。大学生作为半独立的社会个体,既离不开出生的家庭,又要为自己将来组建家庭奠定基础。
爱父母才会爱国家、爱社会。家庭责任意识主要表现为对家庭的责任感,这一责任感的认识很重要。一个人从降生之日起,最初总是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长辈以及其它家庭成员发生关系,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形成了对自己与家庭关系的认识,从而萌发出对自己以及家庭的责任意识。
所谓家庭责任意识,就是要爱家里的人,爱自己的家庭。这个爱,可以说是形成青年学生爱心的前提。当青年学生还在校读书,未脱离家庭而独立工作、生活之前,就从亲情关系的感情上懂得、领悟到爱意,享受到爱的愉悦,滋生爱人的意识,进而从理性上逐渐认识到人与人相互间需要用责任意识来协调,这样才可萌生对他人的爱心,乃至爱社会、爱人类。当代大学生由于经历了激烈的升学竞争,大部分学生都能领悟来自家庭的呵护与照顾,在家长意味深长的目光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学习动力。然而,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来自父母的关爱熟视无睹,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激,更不用提对父母的关心了。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不良环境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对家庭及其家庭责任的认识,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的努力十分有限,甚至有忽略或缺乏这项教育的现象和问题,致使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明显缺乏,特别是部分“80后和90后”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更是令人忧虑,所以当代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还是严重缺失的,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更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对于家庭责任,我们可以通过很多事例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家人的辛苦与爱心,让学生学会感恩,并由感恩转化为报恩,再引导学生考虑如何报恩,激励学生自强、自立恶人。还要培养学生关心家庭中发生的事,主动为家庭分忧解难,体谅父母的疾苦,这对学生全面形成负责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要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义重大。
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很多身份,但不管处于什么年龄、什么职业的人,都必须曾经或者实践着为人子女的责任!特别是我们很快就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虽然未真正地步入社会,可能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精力去承担过多的责任,但作为子女,我们肩负的家庭责任却是无论也不会推卸的。我们要把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来,我们是接班人!
第五篇:请你谈谈对
请你谈谈对《毛概》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毛泽东思想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实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毛思想正是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通过在毛概老师的生动全面的讲授和自学下,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多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活的灵魂。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广泛而深刻地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生前其思想即受到人们热情的颂扬和真诚地学习与运用,去世后更得到深切地尊重和广泛地传播。巴基斯坦前总理布托说:“毛泽东的思想将继续指导世界各国人民和各民族的命运,一直到太阳永不再升起。”美国前总统福特说:“毛泽东的确给人类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确实是我们时代的一位杰出人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高举旗帜,就是要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体系。“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从各个方面的反映,各个角度的透视表明:毛泽东思想的影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她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源泉,也表现在空间的拓延上---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原点,成为人类社会精神寻求归宿的一座丰碑。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比较鉴别,终于接受 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种时代条件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前提下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本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次源则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的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麻醉的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迫切学要新的本阶级的思想武器的知道和革命政党的领导,这就为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奠定了阶级基础;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间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尝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萌芽。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在时间上为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并解决了与这条新道路相关的一系列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关于《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已初步包含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这标志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已基本形成;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即从遵义会议到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到达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领导全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凉亭大理论成果。而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学好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或曰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句话有两重深层含义必须理解和重点掌握:其一,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渊源、理论性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其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形式、中国风格即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是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调查研究中国的基本国情,科学地总结人民斗争的实践经验,并且在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同时在形式上有所创新,用中国自己的民族形式表达了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和气派。
有人会说,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时代了,毛泽东没见过计算机,不知道因特网,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已经过时的理论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没有了指导的意义,其实这种的认识是不对的。这是一种惯用的诡辩和历史虚无主义。因为结论和论据说的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马克思没有见过电灯,恩格斯没有看过电影,难道就能证明他们的思想都过时了?孔夫子没有见过的东西更多了,难道就可以否定他的思想遗产?当然,无论马克思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都要同今天的实际相结合,而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这恰恰是我们这些后人要解决的问题。一个真理是不可能会过时,只是因为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距离我们的现实问题相对遥远了一些。以自然科学中的牛顿三大运动定理为例子,牛顿的经典力学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宏观的宇宙领域和微观的分子领域就不适用了,要使用天体力学和量子力学来解决问题。但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这个问题而否定牛顿经典力学的真理性。我们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也是这个情况,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立场来评价古人的行为,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创造性地作出新分析、新判断和新结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