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党委信息工作重在创新
新形势下党委信息工作重在创新
改革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潮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阶段,改革发展正取得新的进展,人民群众正充满新的期待。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委信息工作,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切实转变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观念,切实改变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精神状态,切实打破抱残守缺、畏缩不前的精神枷锁,紧跟时代进步的潮流,把握发展变化的形势,为领导决策提供全面、有效、优质的信息服务。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委信息工作必须把握时代特征。
当今时代,我国正面临着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临着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要求、新课题。做好新时期的党委信息工作,必须紧紧抓住这些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用宽广视野、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更加关注和准确把握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生的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更加关注和准确把握这些发展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为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及时、准确、全面、有效的信息服务。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对党委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带来了严峻挑战,对各级党委把握形势、总揽全局构成了很大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党委信息工作做得越主动、越及时、越准确,越能对各级党委及时了解情况、把握形势、准确判断、科学决断起到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委信息工作关系到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党委信息工作要始终打好主动仗,占领主阵地,发挥主渠道作用,既要认真总结各地各部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新举措,又要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既要积极搜集来自社会、媒体和互联网等各个层面的各种动向、反应,又要广泛收集基层和人民群众的各种意见、要求,从而为党委准确判断形势,科学预测走势,及时采取对策提供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委信息工作必须自觉服务大局。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和工作大局。新时期的党委信息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自觉服务大局,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信息敏感性,广泛收集、及时报送各方面的重要信息。
一是围绕服务党委决策需求抓信息。为党委决策服务,是党委信息工作的第一要务。党委信息工作必须牢牢抓住党委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三个重要环节的信息报送工作,为党委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和决策落实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当前,尤其要抓住党的十七大精神、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杭州市提出的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战略目标等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上报推进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及时总结改革发展中的新经验、新成就。这就要求党委信息工作人员必须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党委的高度谋划,从领导的角度定位,使党委信息工作与党委的工作思路同频共振,与党委的工作进程协调同步,与领导的信息需求合拍呼应。
二是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抓信息。进入新时期,党委信息工作必须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定位和思考,根据形势变化和区域发展的特点、趋势来适应和调整。因此,一方面,党委信息工作人员必须注重培养把握全局的能力,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抓住本质要害,准确预测趋势,围绕一些重大问题深入剖析、寻找对策,为党委总揽全局、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当好高参。另一方面,党委信息工作人员必须提高信息研判和文字综合能力,通过对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深度加工,真正做到去芜存菁、去伪存真。为此,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在信息收集上,从被动“等信息”向主动“找信息”转变;在信息加工上,从“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通过对事件发生原因的深度分析,提出具有较强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信息处理上,从“编信息”向“写信息”转变,加强对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
三是围绕解决民生问题抓信息。新时期的党委信息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突出民生工作重点,积极反映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百姓生活的难点问题,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领导需要掌握和需要领导掌握的信息。这就要求党委信息工作必须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拓宽信息领域,延伸信息触角,增加信息来源,积极收集来自基层和群众的反映和意见建议,及时收集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出台后的社会反响,及时报送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搜集社会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反映基层群众的困难、呼声和要求,为党委破解民生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委信息工作必须创新理念机制。
新时期的党委信息工作,必须顺应党的事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思路、观念和机制创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服务。
一是强化党委信息主渠道意识。党委信息工作人员要认真贯彻“党委信息要站高位、谋全局、管长远”的工作方针,在服务党委和党委领导上真正做到第一渠道、第一声音、第一权威。为此,我们建立了以党委办公厅(室)为主体,应急办、维稳办、公安局、信访局、环保局、城管办、卫生局、教育局等单位共同参与,反应灵敏、高效运作的党委信息报送机制和网络,确保党委信息工作组织和内容全覆盖。同时,我们要求所有领导干部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积极支持办公室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党委报送各方面信息,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特别是对重点工作和紧急突发性事件,要求必须时刻跟踪事态动向,切实加大信息报送力度,让党委和党委领导对这些事件动态了然于胸、对这些事件发展掌控于内、对这些事件处置及时得当。
二是强化党委信息创一流意识。党委信息工作要在解放思想上走在前列,在打破陋习上引领方向,在突破常规上争当标兵,以创新的理念服务党的工作,以创新的举措推进党的工作,在创新中克难攻坚,在创新中形成合力,在创新中争创一流。针对今年以来我市各地紧急突发事件较多,紧急信息报送过程中还存在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我市以改革创新思路,建立了“市委办公厅24小时紧急信息报送机制”,修订完善了《向市委报送紧急信息的范围和标准》,制定了《市委办公厅24 小时紧急信息处理工作规程》。目前,24 小时紧急信息报送机制运转正常,确保了紧急突发情况发生后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市委领导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处置。
三是强化党委信息促和谐意识。党委信息工作要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积极反映
百姓诉求、群众心声和人民意愿,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为此,我们根据市委构建“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的要求,大胆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建立了社情民意直报点制度,切实完善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使党委信息工作更好地为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服务。这些直报点涵盖了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信访部门、重点企业、高等院校、街道(乡镇)、新闻媒体等社情民意相对集中、具有代表性的基层窗口单位。去年以来,这些直报点单位围绕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住房难、上学难、行路停车难等问题,及时上报了大量信息,让领导及时掌握了真实的社会舆情,推动了有力有效举措的出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信任和好评。
第二篇: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党委信息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党委信息工作
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的变化,总是不断给信息工作赋予新的内涵。信息工作已经由新闻时代、分析时代进入到洞察时代。做好新形势下的信息工作,关键是要抓好“四个三”,推动信息工作的与时俱进。
一、在“三个贴近”上下功夫,切实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要贴近上级需求做好信息服务。今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央和省市委将更加关注重大决策和部署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更加关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坚持以上级需求为导向报送信息,作为中办信息直报点和上报省委信息工作优胜单位,要继续在中办信息直报点中争先进位,上报省委信息工作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前列位次。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围绕上级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及时报送进展情况,反映存在问题,总结典型经验,提出参考建议等,使上级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情况,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二是要贴近领导需求做好信息服务。要确立信息服务与领导工作同频共振,与领导所谋有效对接的理念,坚持把领导关注的、正在思考的、有待了解的问题,作为信息工作的切入点,把握工作重点,及时、全面、准确地为领导同志提供有价值、高质量的信息。同时,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是领导比
较关心和重视的问题,要及时发现、收集和整理上报。要注意反映基层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对上级党委工作的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三是要贴近基层工作做好信息服务。坚持从基层的实际工作中、从群众的反映中捕捉信息,积极反映民情、民意,发挥信息工作的纽带作用,使信息工作成为“民情通道”。一方面,要通过加强与各网络单位的联系,发现、掌握各种情况,把最微观、最具体的情况及时提炼成信息上报各级领导。同时,有针对性地选题,直接到工作一线进行信息调研,把最真实的声音、最鲜活的材料、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整理、加工成信息传送到领导手中,真正使信息工作成为连接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成为领导决策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二、在“三个确保”上下功夫,切实增强信息服务的灵敏度和精准度
一是要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凡是需要上级领导及时掌握、立即处置的重要情况和紧急信息,都要迅速收集上报。重大突发事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要社会动态、紧急灾情、疫情以及其他重要紧急情况,要随时发生随时报送,并要续报事态进展、处置措施和原因、后果以及吸取教训、开展工作的情况。
二是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各单位上报信息必须实事求是。反映工作进展和成绩的信息要恰如其分,反映问题的信息要真实可靠,反映困难的信息要客观准确。要尊重事实,不粉饰,不拔高,不编造。
要加强对信息的分析核实,向相关单位核实,务求信息准确无误。对一些正在发生的重要情况,还要进行跟踪了解,以确保真实和准确。三是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要坚持全方位、多领域、多角度地提供信息,防止以偏概全,顾此失彼。要准确反映事物的全貌,既反映现象,又反映本质;既反映初始,又反映结果;既反映相关侧面,又反映内在联系。不断章取义,不过滤截流。只要上级领导需要,无论是哪一方面的信息都要报送。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报送信息要做到喜忧兼报,既报喜又报忧。反映问题的信息要报给本级领导,也要向上报送。同时,上报信息要做到数量和质量并举,注重质量。就数量来说,县区和市公安局等有关单位每天都要坚持上报信息,其它单位每周都要报送信息,紧急重要信息要随时发生随时上报。就质量而言,要搞好信息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发挥信息的综合效益。要对大量零散的、孤立的初级信息筛选有用部分,进行归纳整理,集零为整,变缺为全,化浅为深,从整体上挖掘信息的深层价值。
三、在“三个突出”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信息服务的新方式和新办法
一是突出信息刊物整合的力度。今年初,我们对信息刊物进行了必要的整合和充实。总体思路是:统一刊头、分类报送、拓宽领域、突出特色、增强效用、打造精品。即在“芜湖信息”的总刊头下,分 8个专刊。其中,1、《芜湖信息 每日快报》突出动态,注重综合,加
强反馈,力求灵敏快捷,广泛深刻。重点报送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动态,全市方方面面的社会动态和有关单位的情况反映等。
2、《芜湖信息 要情专报》专题反映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力求多角度、多层面将情况说深说透。重点报送市内发生的紧急重要信息,特别是较大规模集访、重大突发事件,以及苗头性、预警性信息。
3、《芜湖信息 领导批示》将市委领导在报送信息上的批示送有关单位办理,并跟踪办理情况,及时反馈。
4、《芜湖信息 每日上报》注意把握重点,体现芜湖特色,力求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反映我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果。
5、《芜湖信息 工作交流》贴近各网络单位工作,发挥信息导向作用,及时提供工作借鉴。重点编发各单位工作的最新进展,以及工作中的新探索、新举措、新经验、新典型等信息。
二是突出个性化和精品化信息服务。适应党委领导工作体制的变化,定期向服务对象报送信息征求意见单,根据反馈意见,增出一些专题性信息,并征求服务对象对信息刊物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信息的适用性和满意度。加强信息调研工作,独立或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信息调研,把信息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广泛收集和综合处理各类信息资源,提供更多有新意、有广度、有深度,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高层次信息。全年市本级不少于6篇,各县区不少于 2篇,其他单位不少于一篇。
三是突出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建设。积极拓宽对外信息收集渠道。
在依托全省党委系统信息网的基础上,开发或整合国家部委和全国各省市政府网、互联网等网上信息资源,并与有关兄弟市加强联系与交流,努力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搭建信息内网交流平台,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传递信息需求,反馈信息采用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提高信息报送质量。同时,每月召开一次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信息工作例会,开展学习和交流,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办法和对策。此外,注意通过政府网站、市委办公室网页,发布有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信息,宣传芜湖,推介芜湖。
四是在“三个坚持”上下功夫,切实推进信息服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是坚持抓好队伍建设。在现有网络单位信息员之外,拟增聘若干名特约信息员,充分发挥他们身处基层的优势,加大社情民意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对来自基层一线真实情况的掌握和反映,弥补体制内信息上报的不足。为提高信息员的业务能力,原则上分上下半年各举办一期信息业务培训,同时分片召开座谈会,通过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信息专题培训。适时组织信息员外出参观、学习和考察。对信息报送工作薄弱单位及时上门走访、沟通提醒。
二是坚持优化考核机制。修改完善《全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考核评比办法》。结合优秀信息评选活动,每月在采用信息中评选出 10条“月度最佳信息”,作为年底优秀信息评选的入围信息,并给每条最佳信息奖励 10分。对提供调研信息的单位,视情给予加分奖励。
严明工作纪律,对紧急重要信息迟、漏、瞒报者,予以通报批评。对全市 112家党委系统信息网络单位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坚持抓好内部建设。围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和谐型”科室的建设目标,做到理论政策学习常态化、信息服务质量精品化、推进效能建设持久化、加强和谐科室建设人性化。每月不少于两个半天进行集中学习,注重学以致用。定期开展专题学习调研活动,加强学习成果转化。结合信息业务知识培训,安排全科同志分头作专题研究,对网络单位进行业务辅导。建立每周一早例会制度,通报上周信息采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列出上报信息要点及重点,从编报内容、写作方法、文字处理等方面进行相互交流。坚持集体评刊制度。结合开展信息刊物“无差错”活动,经常性进行“回头看”,每季度集体评刊一次,及时查找不足,切实加以改进。继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规范工作、管人管事。
第三篇:对做好新形势下党委办公室信息工作的探讨
对做好新形势下党委办公室信息工作的探讨
作者/刘向东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党委信息丁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委信息工作作些探讨。
一、坚持在以文辅政中提升信息工作的地位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能否及时有效地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直接关系着工作效能的提升。因此,党委办公室必须切实增强做好信息工作的政治责任感。
(一)信息工作是服务决策的重要参考,信息是各级党委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外地好的经验、成功的做法,通过信息的形式报送领导参阅,可以帮助领导拓宽视野,起到他山之石的借鉴作用;一项政策出台后,及时收集基层反应,形成建议类信息,可帮助领导完善工作思路,产生一叶知秋的启发作州;基层单位的创新举措,形成特色信息上报,可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帮助领导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
(二)信息工作是掌握动态的重要耳目。,信息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有利于各级领导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报送重要会议的贯彻落实信息,有助于领导了解面上工作开展情况。年初我们报送的僦阳县关于贯彻落实两次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的情况汇报》,盐城市委主要领导卜分重视,专门批示“请市委办将两次常委会后各地部署落实的工作情况统计汇总,以推动工作落实和政令畅通”报送阶段性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有助于领导适时把握工作节奏。我县地处沿海,我们不定期从省《快报》中摘编沿海县份港口建没情况,编成《信息摘报》供县委主要领导参阅,从横向对比中推动我县港口建设进程。报送网络炒作的热点信息真相,有助于领导了解事实。今年某网站曝出我县某部门公费出国旅游的帖子,我仃通过专报信息向市委及时汇报、向网管部门澄清,有效避免了网上炒作。
(三)信息工作是推动落实的有效工具 信息可以通过最快捷的方式呈送领导,有效推动工作开展。经验类信息一经领导肯定,易于在面上迅速推开。去年“暖冬行动”中,县委办编写的《射阳农商行贯彻全县金融工作座谈会精神行动快、措施实》这一信息,县委主要领导批示“印发给全县金融系统学习借鉴”,为全县工业企业应对宏观不利形势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问题类信息一经领导批示,易于促成矛盾的解决。防控H7N9禽流感期间,我们报送的部分地区群众乱抛病死畜禽的信息上级高度重视,出台了分级落实禁止乱抛病死畜禽责任的意见,有效制止了乱抛死禽现象。不良事态类信息一经领导重视,局势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今年3月,我县出现少数地区砍伐林木现象,我们报送的相关信息经县委主要领导签批后,县里迅速出台了禁止砍伐的文件,并召开专门会议部署落实。
二、坚持在紧贴领导需求中把握信息报送要点
信息工作搞得好不好,参谋助手作用体现得充分不充分,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报送“需要领导知道”和“领导需要知道”的信息。
(一)围绕服务同级领导决策找准“结合点”服务领导决策必须学会站在领导的高度去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决策前要搞好调研性信息的上报,供领导参考借鉴。周边县份港口建没速度快、项目推进力度大,在我县召开沿海开发推进会前我们专门派人前往周边县份考察学习,形成的专题信息成果被吸收进文件和报告中,有力地推动了沿海开发进程。政策出台征求意见时,要广泛收集镇区、部门的反应,及时供领导调整完善。近期县里研究出台综合考核意见时,我们报送了要加大工业考核比重的信息,县领导审阅后,将工业经济考核权重提高到50分,其中重大项目推进30分,体现了“工业第一、项目至上”理念。决策实施后,我们及时收集镇区、部门落实情况,编印成《信息摘报》《内参信息》呈送县领导批阅,使领导全面把握下级落实动态,更好地推动整体工作。
(二)围绕上级领导需求找准“切入点”。信息不仅是上级掌握基层动态的“载体”,也是基层向上级反映情况的“通道”。一是要聚焦政策落实报送信息。国家和省面向全国、全省出台文件,各地千差万别,领导非常关注各地的反应。江苏省《关于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意见》印发后,我们上报信息建议尽快出台相关实施细则,被省《快报》刊用并引起有关领导重视。二是要突出地方需求报送信息。信息是反映地方需求和问题的重要平台,一些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通过信息的形式直达领导手中引起关注。我县紧邻国家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有大片的缓冲区,新上大型石化、钢铁等项目难以获批,我们通过信息渠道建议将我县纳入生态补偿范围。三是要彰显区域特色报送信息。围绕中央和省、市重要部署、重点工作和重要会议,积极报送本地的特色做法、主要成绩和成功经验等,可以引起领导重视,争取更多的支持。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们围绕港口、港产、港城“三港联动”报送多条特色信息,全面反映全县沿海开发成绩,成功争取到了上级对港口建设的专项补助。
(三)围绕突发事件找准“关注点”。我们坚持按照“第一手情况”“第一道研判”“第一时间报送”的要求,做好各类紧急信息的报送工作。紧盯舆情变化报信息,县委办编发的《舆情快报》,能够随时报送县内发生的重大突发性事件、重要社会动态、重要紧急灾情疫情等,便于领导了解事态、及时处置。瞄准维稳动态报信息,高度关注、及时掌握有关赴省进京集访和非正常上访、扬言制造极端事件、炒作热点敏感问题等方面的信息,认真分析研判,及时报送相关领导和部门,超前做好预警防范。关注安全事件报信息,对县内发生的安全事件按规定及时上报,主动用好办公室的信息渠道向上解释情况、争取主动,较好地掌握了话语权。
三、坚持在协调联动中构建大信息工作格局
开展信息工作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能,我们坚持按照中央要求,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信息工作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信息工作格局。
(一)完善工作机制。把网络建设作为党委办公室信息工作的基础工程,建立起县委办公室牵头,镇区、部门办公室参与,办公室内部全员抓信息的纵横向网络体系。全县各镇区、部门明确专兼职信息员,在重点镇区和部门建立报送点;加强对重要信息的约稿,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邀请相关部门提供对面上有指导作用的工作信息,如经济运行情况向经信委约稿,财税分析向财政局约稿,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向镇区约稿。办公室内部实行全员信息制,按人下达信息任务;配强专职信息工作力量,安排三名专职信息员,一人专报问题建议类信息,一人专报动态特色类信息,一人负责县内摘报和舆情信息。
(二)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以会代训,请市委办领导和专家进行辅导,请邻县搞得好的介绍经验,请县内优秀信息员交流体会,在学习借鉴中提高整体报送水平。定期向全县各办公室印发信息报送要点,引导镇区、部门围绕中心工作报信息。强化县镇联动,重点信息实行联合报送。协调安排年轻同志到市委办信息处学习锻炼;接受镇区、部门信息员到县委办跟班学习,不断提高信息队伍整体素质。
(三)强化考核奖惩。每年出台信息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半年评比一次优秀信息,每季组织一次分片会办,每月向镇和部门主要领导反馈采用情况,每周公布县委办有信息任务人员的报送情况。对县优秀党员等表彰名额下达到办公室系统的,优先推荐信息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内部将信息工作完成情况与任职、提拔挂钩,完成得好的优先推荐提拔使用;未完成任务的,任职时间适当后延,提拔使用不予推荐。
(作者系江苏省射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县委办公室主任)
第四篇:浅论创新与发展新形势下的公安信息工作
当前,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化作为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和维护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安全和命脉所在。为确保中华民族的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要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放在优先位置。公安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神圣职责,提高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近几年来,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xx年5月,全国公安信息化工程(金盾工程)立项,标志着全国公安信息化建设迈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下面笔者结合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就创新和发展新形势下公安信息工作谈点粗浅看法。
一、坚持理论创新,确保公安信息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和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公安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实现的难度大,且没有现成的模式。近年来,公安信息化建设之所以有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体制建设、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正是因为各级公安机关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结果。进入新世纪,公安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治安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公安工作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和繁重,公安信息化要在新的形势下求得更快、更好地发展,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少走或不走弯路,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理论,采取新措施,开创新局面。
1、公安信息化理论创新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就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化科学理论体系。20xx年8月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把金盾工程作为十二大重点工程之一优先发展。十六大明确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电子政务建设是其中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化”、“电子签章法”也即将出台,既为公安信息化指明方向,也给公安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机遇。公安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一个重大工程,必须坚决贯彻国家信息化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要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制定公安信息化发展规划,创造性地开展公安信息化理论研究,以此指导和推进公安信息工作持续、快速发展。
2、加强公安信息化理论创新,必须紧密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和现实斗争的实际需要。公安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的过程。公安信息化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完善各项公安业务流程,使之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信息化理论创新必须紧贴公安工作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公安工作难点、热点问题当前要与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区警务战略和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提升公安信息的应用水平,着眼于提高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增强驾驶社会治安的能力。
3、加强公安信息化理论创新,必须突出重点。公安信息化建设任务繁重,面临许多复杂技术和管理问题。在公安信息化理论研究中,应围绕建立怎样的公安信息系统和如何开展公安信息系统建设两大主题,着重研究工作体制、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提高应用效益等重大理论问题,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二、坚持体制创新,积极探索公安信息化发展之路长期以来,囿于传统的公安工作体制,公安信息一直由部门、警种分散管理,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造成了网站建设和系统建设中的重复交叉和互不关联,有的操作平台也不一致。严重影响了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这已经成为制约公安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建立与公安工作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工作新体制。(一)建立和完善公安信息中心机构。公安信息中心建设是金盾工程的主体工程之一。目前,公安信息中心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人员偏少的状况比较普遍,难以承担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职责。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利用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建设和金盾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建立健全各级公安机关的信息中心,进一步明确“以通信保障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的指导思想,自上而下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机构,理顺各级信息中心及与其它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公安信息工作和可持续发展。(二)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一体化的公安信息系统。
第五篇:浅论创新与发展新形势下的公安信息工作
浅论创新与发展新形势下的公安信息工作
当前,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化作为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和维护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安全和命脉所在。为确保中华民族的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要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放在优先位置。公安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神圣职责,提高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近几年来,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5月,全国公安信息化工程(金盾工程)立项,标志着全国公安信息化建设迈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下面笔者结合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就创新和发展新形势下公安信息工作谈点粗浅看法。
一、坚持理论创新,确保公安信息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和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公安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实现的难度大,且没有现成的模式。近年来,公安信息化建设之所以有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体制建设、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正是因为各级公安机关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结果。进入新世纪,公安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治安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公安工作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和繁重,公安信息化要在新的形势下求得更快、更好地发展,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少走或不走弯路,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理论,采取新措施,开创新局面。
1、公安信息化理论创新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就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化科学理论体系。2002年8月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把金盾工程作为十二大重点工程之一优先发展。十六大明确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电子政务建设是其中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化”、“电子签章法”也即将出台,既为公安信息化指明方向,也给公安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机遇。公安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一个重大工程,必须坚决贯彻国家信息化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要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制定公安信息化发展规划,创造性地开展公安信息化理论研究,以此指导和推进公安信息工作持续、快速发展。
2、加强公安信息化理论创新,必须紧密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和现实斗争的实际需要。公安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的过程。公安信息化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完善各项公安业务流程,使之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信息化理论创新必须紧贴公安工作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公安工作难点、热点问题当前要与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区警务战略和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提升公安信息的应用水平,着眼于提高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增强驾驶社会治安的能力。
3、加强公安信息化理论创新,必须突出重点。公安信息化建设任务繁重,面临许多复杂技术和管理问题。在公安信息化理论研究中,应围绕建立怎样的公安信息系统和如何开展公安信息系统建设两大主题,着重研究工作体制、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提高应用效益等重大理论问题,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二、坚持体制创新,积极探索公安信息化发展之路
长期以来,囿于传统的公安工作体制,公安信息一直由部门、警种分散管理,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造成了网站建设和系统建设中的重复交叉和互不关联,有的操作平台也不一致。严重影响了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这已经成为制约公安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建立与公安工作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工作新体制。
(一)建立和完善公安信息中心机构。公安信息中心建设是金盾工程的主体工程之一。目前,公安信息中心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人员偏少的状况比较普遍,难以承担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职责。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利用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建设和金盾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建立健全各级公安机关的信息中心,进一步明确“以通信保障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的指导思想,自上而下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机构,理顺各级信息中心及与其它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公安信息工作和可持续发展。
(二)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一体化的公安信息系统。目前,公安信息多层次、多部门管理难以从根本上适应公安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但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由某一级信息中心包揽所有的信息管理任务,显然不具备条件。为此,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公安部的统一规范标准和“人、事、物、组织、场所”五要素重新整合信息资源,构建统一、高效的公安信息系统。在横向上,要在信息
中心建立跨部门的共享据库,如涉及很多部门的违法犯罪信息数据库和人口数据库等,并通过自动化网络和信息平台,形成一个安全、实用和可扩展的现代化信息系统。在纵向上,为减少重复投入,县以上公安机关原则上应以市(地级)、县(市)为单位构建信息库,市辖区及基层单位不再建立数据库,通过信息网络实现“一站式”信息维护和查询检索,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三)明确各业务部门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职责。公安机关各业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既是用户,又是重要的信息源,承担信息搜集、报送和使用等职责。公安指挥中心是一个接受并综合处置各类重大和突发事件的勤务行动指挥中心。掌握着大量的现实信息,指挥中心必须将有关信息及时汇集到同级公安信息中心集中处理。国保、治安、刑侦、经侦、外管、交通等部门在加强本部门已经建成的业务信息系统管理的同时,要按照统一规范和技术标准,向同级公安信息中心报送相关信息。新建的业务系统管理的同时,要按照统一规范和技术标准,向同级公安信息中心报送相关信息。新建的业务系统必须按照“金盾工程”规划,纳入公安信息系统统一建设。
(四)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检查和监督。各警种、各部门都要尽快建立适应信息化运行管理的工作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考核评比,把信息经建设和应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业务综合考核内容,并与民警的考核奖惩挂钩,把各项信息化工作管理措施和责任落到实处。各级公安保密委员会办公室是各级公安信息涉密安全监督部门,负责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检查和监督管理。各级公安政工部门负责选调培训计算机和信息建设专门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广大民警开展计算机及信息化应用培训工作,负责对信息化建设成绩突出的有功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奖励。各级公安机关督察部门要将各警种、各部门特别是基层单位的信息上报及查询运用情况作为公安业务督察的范围,建立必要的定期与随机督察制度,对各类数据的运行管理和质量进行督察,对失职、渎职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并作出处理。
三、坚持科技创新,努力将信息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战斗力
(一)加强基础设备建设,着力提高公安信息网络化程度。信息网络化是开展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是公安信息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公安信息化取得的成果大多得益于公安信息网络的发展。但随着公安信息应用速度的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已不能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为此,要按照国家电子政务的统一规划,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公安机关各个业务部门和绝大多数基层单位的公安信息网络,并逐步向社区延伸,向相关政府部门延伸,实现互联互通。同时,根据公安工作的需要,改造现有不适应公安应用需求的局域网和城局网,全面实现信息网络化。
(二)组织科研攻关,集中开发统一的公安信息应用平台。目前,由于公安信息业务应用系统是按照部门、警种自上而下建立的,应用软件五花八门,即使是上级下发的软件,往往也被改得面目全非,软件的不统一,造成各地区业务范围、做法的不致,部门之间不能互联互访,整体运行效率低下,同时,也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诚然,全国公安机关所有业务使用同一软件不太可能,但是主要公安业务软件必须统一。为此,上级公安机关要集中科研力量或联合社会科技力量进行科研攻关,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研制开发手段,开发出贴紧公安业务需求,集文字、数据、图像、语音于一体,具有信息整合、加工、储存、检索、发布和统计分布分析等功能的应用软件,满足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大力推广信息标准化技术,努力实现公安信息工作的标准化。推广标准化技术是有效地组织公安信息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公安信息管理现状的前提和基础,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公安部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公安信息标准,在推进公安部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公安信息标准,在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修订、贯彻执行标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为了适应公安信息化的发展,要尽快完善公安信息标准化体系,加快制定和修订公安信息标准的步伐,并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广使用标准化技术。
四、坚持机制创新,改造和优化公安业务工作流程
(一)决策的信息化。近几年来,公安机关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严打方针,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由于公安机关自上而下尚未建成全面、准确、适时、统一的公安信息系统,因此,一些地区和部门在部署工作时,往往就事论事,凭经验办事,不可避免地造成决策上的失误,给公安工作带来损失。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金盾工程”的统一规划,加快建立公安信息系统建设步伐,使各项工作决策建立在全面、准确的信息分析基础之上,提高决策科学性。
(二)各项业务工作的信息化。一方面公安机关各项业务工作包括公文制作、业务协作、信息交流、数据统计、人事管理、后勤保障等,都要以公安信息网络为信托,以公安信息系统为平台,实现自动化、网络化和无纸化,同时向社会公布办事程度,在网上实施具体的行政行为,如办理审批手续,办理各种证件,受理报警、求助等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廉政建设;另一方面,要将信息搜集和使用寓于各项业务都要按照统一规范和要求,汇入公安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
(三)国际警务和部门协作配合的信息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公安机关同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警务合作将大大加强,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为适应这种工作的需要,必须
要加快公安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国际化进程,以适应国际警务合作的要求,树立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