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19-05-12 15:5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油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油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一篇:石油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石油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孙传明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0期

[摘 要]企业党建工作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很多。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战略任务。本文首先论述了石油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然后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公司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石油企业;党建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05;D261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我们根据市社党委“京供发„2010‟18号”《关于开展党建工作调研和职工思想状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并结合我公司实际,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对企业党建就目前党建工作基本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开展调研,进行分析和思考。

我公司,现有党支部六个,其中,分支机构党支部五个、离退休党支部一个,现在册正式党员86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在岗党员42名、岗下党员28名、离退休党员17名。虽然近几年我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目前还没有达到改制前企业所制定和形成的一整套成熟的工作机制,使得企业中开展党的活动缺乏保障机制、考核管理办法。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

一、当前企业还存在着党员教育管理难、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难等不足及问题,究其原因如下:

(一)部分领导干部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足,思想观念存在偏差。他们认为,企业经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盈利,企业领导的核心任务就是生产经营和管理,党建是“附带”工作。缺乏“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意识,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把生产经营作为“主业”、把党建作为“副业”。因此对党建工作缺乏热情,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具体表现为:个别领导干部只重抓经济等“大局”工作,对党建工作“会上说要管,抓时很少管,忙起来不管”,对党建工作情况不清、底数不明;认为党建工作不是硬性考核项目,“抓与不抓一个样”,没有认真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切实地抓好党建工作;甚至认为党建是“虚功”,短期内难以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党组织开展活动存在顾虑,担心活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时间)、扰乱正常工作秩序(人员)、加大企业开支(活动经费)等。因此在党建工作中往往敷衍了事,工作浮在面上。

(二)党务工作者队伍配备不够、业务素质和能力不高。近年来,随着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化、细化和规范化,落实党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而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目前企业改制后,作为党建主要工作机构的党委办公室,仅有1人;各支部书记全部是兼职。均为“半路出家”型党务干部,他们在思想观念、专业素质和工作方法等方面未经过较严格的培训,参加党建专题学习培训不多,自我学习投入精力不够,导致对党组织的基本工作常识模糊不清,党建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足,存在管不了、管不活、管不好“三大难”问题。甚至还有个别的党组织负责人,把抓党建工作等同于抓企业经营管理,致使在职工中缺乏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部分党务工作者心理压力大,怕经理不支持,关系处理不好,影响自身利益;怕党员不积极参与,活动开展不起来;怕职工不理解,费力不讨好。导致部分党务工作者开展活动时理不直、气不壮,“底气”不足。无法正常驾驭党建工作。目前支部书记大部分时间疲于业务工作,导致有些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上始终处于应付状态。因此难以适应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

(三)部分党员的思想观念存在着误区,目前公司现有基层党支部六个,其中有三个支部的党员数不满5人。个别党员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己是“打工者”,拿企业的钱、受经理的管,只要干好本职、保住饭碗就行了,因此党员数量少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主动、不积极的现象仍有存在,这也直接造成党建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二、针对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认为目前需要的对策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意义,切实提高党建工作认识。一是要提高加强党建工作的认识水平。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高度,牢固树立执政意识、阵地意识、占领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担负起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二是要摆正企业党组织的位臵。要充分认识到党组织是一个政治组织,克服无所作为的“雇佣”思想,树立“以有为才有位,在其位谋其为”意识,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努力成为企业的政治核心。三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对一些在党建工作上存在模糊认识的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向他们讲清开展党建工作对凝聚职工人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使他们从思想上消除党的活动可有可无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按照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的要求,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素质的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措施,在提高领导干部经营管理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党性修养。

(二)抓好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影响力。一是要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要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作用的发挥,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挑选那些政治信念坚定、党性观念强、熟悉企业经营管理、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党员,并要按照党内选举、岗前培训等程序选配党组织负责人。二是要抓好党务干部业务培训工作。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经验介绍等形式,使他们明确工作目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加强党建工作指导督查。企业要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例会,听取工作汇报,交流工作经验,布臵工作任务,党委成员应不定期地深入基层单位,检查了解党建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及时指导和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四是要建立党务干部考核制度。要通过“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这个载体,把党建工作完成任务情况与党务干部目标管理相挂钩,一并加以考核。促进党务干部切实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五是要加强党员的教育。公司党委要根据市社党委的规定和企业的实际,确立相对固定的党员教育活动日期,强化党员参加教育活动的考勤制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续,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规党纪教育,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不断改善党员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和载体,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六是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在企业中做好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工作,既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巩固企业党建工作阵地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使党员队伍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章》规定,积极探索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其次要改进党员的管理工作。既要理顺党员属地管理的关系,又要及时调整岗下和退休党员的归属管理的关系。从而保证每个党员都能够参加组织活动。

(三)积极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要根据公司的特点和需要,大力改进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要按照“主动开展、不断提高、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本着“小型、分散、业余、务实”的原则,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围绕中心工作,积极把党组织独立自主活动与工会组织活动结合起来,把解决自身问题与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结合起来,把开展党建活动与培育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电化教育等现代传媒手段,积极开展为党员和广大职工所欢迎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四个作用”,即一是要围绕企业决策开展活动,发挥参与作用。对关系企业、职工利益的问题、关系企业发展方向的问题,以及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要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集中党员、职工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党组织负责人或决策层的党员向企业谏言献策,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企业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带头学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带头搞好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带头遵纪守法,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带头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党员责任区”、“党员标兵”等活动,鼓励和组织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勇挑重担,发挥党员勇于奉献、不怕吃苦的精神,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更好地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表率和带动作用。三是要围绕保持企业稳定发展开展活动,发挥凝聚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企业工会组织这一政治优势,广泛开展“厂务公开”、“职工之家”、“岗位能手”等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寓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形成长期性、经常性、群众性、多样性的职工文化活动机制,形成联系、宣传、组织、团结职工的工作机制。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团结带领职工搞好企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四是要围绕打造企业优良文化和优美环境开展活动,发挥协调作用。在企业中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同时,党组织要积极做好工会组织协调工作,协调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企业与社会、职工与社会的关系,妥善处理内部矛盾,做到既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又注重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创新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党建工作制度化。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既要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又要根据本企业的性质和新时代的特点,不断开拓创新。一是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即逐步在公司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书记负责领导,每季度定期召开各分支机构党组织、工会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分析形势,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措施。二是要以实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为重点,建立严格、周密、可操作性强的考评机制。各级党组织按照“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要求,坚持把加强党建工作的目标要求与经济工作任务同步下达,与党员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同步考核,与评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同步表彰,做到党建工作的成效与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实绩挂钩,与党员领导干部民主评议挂钩。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四是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党建“法治”机制。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党对企业实施政治领导的基本条件和可靠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本身,就决定了党组织在企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把党建工作的内容、要求、途径和方法逐步的加以规范,明确规定党组织的具体要求及开展活动等具体内容,也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改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况,逐步把企业党建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我们根据市社党委“京供发„2010‟18号”《关于开展党建工作调研和职工思想状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并结合我公司实际,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对企业党建就目前党建工作基本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开展调研,进行分析和思考。

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当前不少企业还存在着党员教育管理难、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难等不足及问题,究其原因如下:

(一)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认为,企业经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盈利,企业领导的核心任务就是生产经营和管理,党建是“附带”工作。因此对党建工作缺乏热情,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的是为了应付上级党组织的检查,也有把党组织的工作部门当作形式,没有不行、有却麻烦。党组织开展活动存在顾虑,担心活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时间)、扰乱正常工作秩序(人员)、加大企业开支(活动经费)等。部分党务工作者心理压力大,怕经理不支持,关系处理不好,影响自身利益;怕党员不积极参与,活动开展不起来;怕职工不理解,费力不讨好。导致有的党务工作者开展活动时理不直、气不壮,“底气”不足。甚至在一些党员中存在着,自己是“打工者”,拿企业的钱、归经理管,只要干好本职、保住饭碗就行了,不愿发挥也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个别企业管理者,也没有把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他们对企业党建工作支持、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应付多于主动。

(二)企业的特殊性束缚了党建工作开展。一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不稳定性,导致党组织建立难度增大。由于我们企业“小”、“变”、“散”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党建工作的开展。“小”即企业规模小,目前企业党员人数少,不能单独组建党组织;“变”即企业经营变化快;“散”即企业分布相对分散,人员工作地点分散等,给企业管理特别是党建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二是企业用工制度灵活,导致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增大。由于企业员工的减少,党员人数也在不断的下降,加之企业经营活动条件的限制,一些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流动”党员,企业党组织难以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三是企业现代管理机制的确立,导致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度增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的确立,工作时间由经理支配,党组织开展活动时间缺乏自主性,活动经费存在依赖性。从而导致,大部分党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党组织自身建设薄弱影响了党建工作开展。一是党组织的数量偏少。目前公司现有基层党支部六个,其中有三个支部的党员数不满5人。二是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企业党务工作者是由原企业改制后行政管理人员兼任的,他们在思想观念、专业素质和工作方法等方面未经过较严格的培训,因此难以适应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三是党组织负责人难选。由于企业改制后规模相对较小,党员人数也少,要选出政治坚强、熟悉党务工作、会做思想政治工作,而且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同行政管理人员合作共事的党组织负责人比较难。还有个别的党组织负责人,把抓党建工作等同于抓企业经营管理,把党组织等同于企业的下属办事机构,致使党组织负责人在职工中缺乏影响力和感召力。

(四)相关政策法规滞后制约了党建工作快速发展。企业中党组织的地位、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途径等,现行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只作了原则的界定,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规定和制度,更没有规定企业党组织的建立及地位与作用的法律依据。《党章》虽然对企业中的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任务作了相应规定,但现有的法律条文和党规中并没有提供这些任务所应有的支持手段。《公司法》和《个人独资企业法》也只是笼统地规定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按照党章进行活动,并没有对党组织开展活动提出具体要求。虽然近几年我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目前还没有达到改制前企业所制定和形成的一整套成熟的工作机制,使得企业中开展党的活动缺乏保障机制、考核管理办法,造成党组织建立和开展工作处于“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

三、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主要抓手及对策

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的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和《党章》中明确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要求,针对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及对策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意义,切实提高党建工作认识。一是要提高党组织对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水平。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高度,牢固树立执政意识、阵地意识、占领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担负起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二是要提高企业党组织的认识水平。要充分认识到党组织是一个政治组织,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克服无所作为的“雇佣”思想,树立“以有为才有位,在其位谋其为”意识,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努力成为企业的政治核心。三是要加强对企业主的宣传教育。对一些在党建工作上存在模糊认识的领导干部,一方面要以实际生动的事例向他们讲清开展党建工作对凝聚职工人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使他们从思想上消除怕党的活动影响生产经营、是可有可无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按照建设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要求,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素质的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措施,在提高领导干部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以法生产经营自觉性的同时,进行党的知识的教育培训。

(二)加大组建力度,努力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和党员人数将不断增加,如不适应形势需要,做好党组织的组建工作,“有企业、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的状况将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组建力度,扩大覆盖面,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掌握非公有制企业现状。各级党组织要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情况、党组织组建情况、无党员企业情况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状况,以及企业主的思想动态等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区别情况,分类指导,落实责任,并及时进行跟踪监督。二是要因企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党的组织。要按照“先行组建、不断提高、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重点指导,灵活设置,做到坚持条件,严格要求,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真正发挥作用。在党组织建立形式上,可采取:①独立式。凡有3名以上党员,党员构成合理、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企业员工相对稳定的非公有制企业,都要独立组建党的基层组织。②联合式。对企业规模较小、党员偏少的非公有制企业,本着便于联系和管理的原则,可以与同行业或邻近的企业建立联合党支部。③挂靠式。对企业仅有个别党员,又不便于与邻近的企业建立联合党支部的,可将组织关系落户到所在社区、人才交流中心、劳务派遣机构或政府机关部门的党组织。④派入式。对党建工作基础较好,但党员人数较少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充分征求企业主意见的前提下,可由人事、劳动部门选派或推荐党员业务骨干到企业任职,充实企业力量,成立党的组织。⑤临时式。对企业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其组织关系转入企业确有困难的,由原单位出具党员证明书和发给《流动党员证》,建立企业临时党支部。三是要理顺隶属关系,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各级党组织应本着“便于联系和管理、便于工作指导”的原则,理顺隶属关系。要按照建立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管理体系的要求,使每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都有“娘家”。在党组织的具体隶属上,可实行:①属地管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被买断、整体出售或改制的,原党组织关系可转往企业所在地党组织管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可隶属于所在街道党委管理。②行业管理。对相对小、散的非公有制企业,可由行业协会牵头,成立行业党组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党组织进行管理。③归口管理。在非公有制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如开发区、工业园区、综合性大市场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工委、企业党委等,对本区域内的企业党组织集中进行管理。④会员(协会)制管理。由于兴趣爱好、休闲活动、日常生活等产生的各类社团、协会越来越多。可由区委(党委)授权,成立有关社团、协会党组织,充分发挥各类社团、协会聚集党员及群众优势,对所在社团、协会的党员进行集中管理。⑤楼宇管理。商务办公楼是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委托楼宇管理部门或楼宇所有权单位,成立楼宇党组织,对驻楼宇企业的党员实行集中管理。

(三)抓好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影响力。一是要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要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作用的发挥,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挑选那些政治信念坚定、党性观念强、熟悉企业经营管理、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与企业主合作共事的党员,担任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在选配方式上,可以采取改制企业原有党组织负责人自然过渡、选派、外聘(公开招聘)、内选等办法。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注意征求和尊重企业主的意见,取得他们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并要按照组织与企业相互推荐、双向选择、党内选举、岗前培训等程序选配党组织负责人。同时,还要建立解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报告制度。对确因工作另有安排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解聘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必须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企业主不得随意解聘。二是要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严格选派条件。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经营管理、有组织协调能力、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文化、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选派到非公有制企业做党建工作指导员。在任职上可实行一人一企、一企多人、一人多企等多种方法。其次要抓好业务培训。利用休息时间,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经验介绍等形式,使他们明确工作目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要加强指导督查。要定期召开党建工作指导员例会,听取工作汇报,交流工作经验,布置工作任务,不定期地派人深入企业,检查了解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在位情况和工作情况,并及时指导和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四要建立考核制度。把党建工作指导员任期内完成任务情况与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相挂钩,严格考核,切实发挥好党建工作指导员应有的作用。三是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做好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既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巩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阵地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使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队伍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章》规定,积极探索在企业主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其次要改进党员的管理工作。凡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作超过半年的党员,都应转移正式的组织关系。对暂未建立党组织的,党员关系应由属地党组织或行业管理部门党组织管理。对于组织关系不愿转、不让转、不便转的“隐性”党员,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员教育他们自觉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积极参加企业或企业所在地党组织活动,保证每个党员都能够参加组织活动。第三要加强党员的教育。企业党组织要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规定和企业的实际,确立相对固定的党员教育活动日期,强化党员参加教育活动的考勤制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续,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规党纪教育,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不断改善党员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和载体,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积极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要适应企业的特点和需要,大力改进党组

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本着“小型、分散、业余、务实”的原则,积极把企业党组织独立自主活动与群团组织活动结合起来,把解决自身问题与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结合起来,把开展党建活动与培育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结合起来,采用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现代传媒手段,开展党的活动,使之为党员和广大职工所欢迎,为企业资产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所理解和支持。通过发挥“四个作用”,使党组织真正成为企业主“政治生活的老师”、“经济运作的参谋”、“法律保护的依托”。一是要围绕企业决策开展活动,发挥参与作用。对关系国家、企业、职工利益的问题、关系企业发展方向的问题,以及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要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集中党员、职工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党组织负责人或决策层的党员向企业谏言献策,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企业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带头学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带头搞好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带头遵纪守法,维护企业制度和社会秩序;带头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帮助企业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要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鼓励和组织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勇挑重担,发挥党员勇于奉献、不怕吃苦的精神,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更好地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表率和带动作用。三是要围绕保持企业稳定发展开展活动,发挥凝聚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企业工会、共青团组织这一政治优势,广泛开展“四有”职工队伍建设、创建“职工之家”、“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等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寓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形成长期性、经常性、群众性、多样性的职工文化活动机制和联系、宣传、组织、团结职工的工作机制。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凝聚作用,全力支持帮助企业主,团结带领职工搞好企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四是要围绕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和企业环境创优开展活动,发挥协调作用。在企业中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企业合法经营、监督企业依法纳税,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同时,党组织要积极做好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及其他群众团体的协调工作,协调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企业与社会、职工与社会的关系,妥善处理劳资矛盾,做到既保证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又注重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五)创新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党建工作制度化。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建设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则和经验,又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性质和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具体指导。建议在各级党组织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党群工作的领导担任召集人,定期召开各街道、各系统工委及工商、工会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分析形势,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措施。二是要建立与企业主互动互利的工作机制。企业党组织要注意从双方的共同点出发开展工作,求同存异,在工作合作中让业主看到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他们经营目标和经济利益的实现,从而使业主认识到企业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目标是一致的,并从这种认同感逐步发展到与企业党组织建立起互相配合、互动互利的工作关系。三是要以实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为重点,建立严格、周密、可操作性强的考评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按照“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要求,坚持把加强党建工作的目标要求与经济工作任务同步下达,与党员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同步考核,与评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同步表彰,做到党建工作的成效与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实绩挂钩,与党员领导干部民主评议挂钩。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四是要以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为重点,建立党组织的经费筹措机制。要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可采取争取企业主支持一点、上级党组织补充一点、本单位划拨一点、从企业党员上交的党费中返还一点的办法筹措解决。鉴于目前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处在发展初期,上级组织部门可在近期内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上缴的党费全部返还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活动的专项经费。五是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党建“法治”机制。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党对非公有制企业实施政治领导的基本条件和可靠保证。建议尽快出台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法律法规,把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并规范。今后在修改《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和《中外合资企业法》、《合作企业法》等有关涉及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时,都要明确规定建立党组织的具体要求或增加党组织设立及开展活动等具体内容的法律法规条文,切实改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况,逐步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三篇: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婷婷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子长采油厂陕西延安717300)

【摘要】本文分析了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例如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报表型”的工作状态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制度不健全、工作侧重点偏移、手段落后、人员素质偏低等。鉴于此,提出改进的措施:应转变统计观念;建立新的统计指标;提高企业统计工作从业人员素质,强化企业统计工作手段;建立 适合石油企业经营管理的统计指标体系。

【关键词】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统计制度

统计是了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是掌握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制定政策和安排生产计划的主要依据,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石油石化行业重组改制持续深化,石油企业内部经营重点逐步实现了从实物数量型向综合经济效益型的转变。所有这些,一方面为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因此对于石油企业统计工作来说也是一次挑战。

一、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的发展日趋一体化,市场竞争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且越来越激烈。正确认识统计的发展趋势,对于统计自身作用的充分发挥和企业的生存、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概括而言,企业统计将会发生八大方面的变化,即统计成为企业管理和支持决策的综合经济信息中心;统计信息范围扩大;统计非定期调查和统计抽样调查方法越来越重要;统计网络发展越来越快;统计事前监控和事中监控职能的发挥越来越受到重视;统计基础工作向国际标准靠拢;统计自我评价逐步完善;统计需要复合型人才。

二、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石油产业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石油企业的统计工作不仅关乎石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国家经济命脉也息息相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石油企业经营机制长期被束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从而导致为其服务的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在统计体制、运行机制、指标体系以及工作职能

1等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创新和变革,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不了石油企业内部管理对统计工作的要求。具体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许多企业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另外,统计人员的待遇较低,在职称晋升以及奖惩方面并不能享受与其他岗位人员同等的待遇,这就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2、企业“报表型”的工作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和体制改革滞后,企业及其下属各二级单位的统计工作主要是忙于应付上报的统计报表任务,这是一种被动应付型的状态,不利于企业统计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3、企业统计制度不健全

目前有许多企业的统计工作处于松散管理状态,上下级之间缺乏监督和考核,缺乏对核算部门领导的考核,这就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4、企业统计工作侧重点偏移,建设项目统计工作“欠头久尾”

目前不少石油企业统计数据过于庞杂,大多偏重于反映企业产品产量、实物工作量等数量型指标,而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产品质量、市场竞争能力的指标少。石油企业建设项目分为基本建设项目和油田更换改造项目,其统计需要经过规划计划部批准立项后才开始进行。然而,现行的建设项目统计重点,是从建设项目施工开始到竣工的统计,这就存在着对建设项目的前期统计和跟踪统计严重欠缺的问题,也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建设项目投入和实际需要的全部资金。

5、企业统计手段落后,统计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很多企业的统计工作还处在手工状态,很少借助电脑或网络,统计数据只进行简单加工,不能派生出更多有用的统计数据。统计队伍人员构成、素质、工作能力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反差。缺少中高级统计人才,加上继续教育的力度不够和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统计队伍的稳定和提高。

6、统计工作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石油企业与市场经济的逐步接轨,石油企业内部经济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多种经营成分并存,经济运行情况千差万别,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反映的问题多种多样,统计工作的内容也就不尽相同。而目前综合统计机构缺乏一套完整的反映多种经济成分的经济指标体系和报表制度,对于多种经营企业的统计工作是综合统计机构的盲点,整体工作滞后于企业的发展。

三、解决石油企业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石油企业,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企业的经营策略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企业正确面对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

1、转变统计观念

改变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转变统计工作思想观念是重点。这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共同发挥作用,确保思想观念转变保证彻底性。

(1)领导要重视、正视这项工作。企业内部工作要想得以顺利进行,必须要有企业领导的支持,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其他部门或者是财力上的大力支持,统计工作进行才有确实的人力以及财力保障。

(2)转变统计工作部门的思想观念,可以借鉴国内外相近行业的先进统计理念。

(3)调整服务方向。石油企业必须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更新观念,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向,从过去主要为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报表型统计转变为主要为本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的参谋智囊型统计。

2、建立新的统计指标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石油企业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有的统计指标已经不能满足石油企业的统计工作需求,因此必须进行新的统计指标的确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统计资料的广泛性、可变性、及时性。

3、提高企业统计工作从业人员素质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引进高水平统计人才。根据石油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统计的需要和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为搞好企业统计工作,应该把既有统计理论,又懂石油方面专业知识和懂信息技术的人员充实到统计队伍中来,也可以对现有的统计人员进行经济政策、市场经济理论与方法、管理科学、统计预测、统计分析研究与写作等方面的培训,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需要的统计人才。

4、强化企业统计工作手段

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增加综合统计机构的电子计算机,实现统计报表处理和统计分析研究、报告写作计算机化,而且要在企业主要生产机构、管理机构、决策机构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统计,实行企业内部计算机联网,以便及时传递、处理、反馈信息,及时运用信息进行科学的经营决策和企业管理。

5、建立适合石油企业经营管理的统计指标

石油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合理地确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可以围绕企业的经济效益,考虑从反映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设置指标体系

总之,要想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必须从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周围的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借鉴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管理观念以及管理手段,确保石油企业的统计工作与石油产业的发展步调相一致,确保我国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浅谈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张玉

摘要: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吸纳大批青年加入党组织,为党组织提供生生不断的后备军和社会主义事业强有力的接班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党建肩负起在保证学生党员数量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质量的责任。但是,在推进其工作进程中,存在党建工作力度大、党员思想动机多元化、党员整体素质不高、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及党建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不健全等问题。以下就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简要阐述,并试图就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期高校党建今后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高校党建;问题;原因;解决对策

高校党建作为我国党建的基层建设部分,是我国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建在吸纳大批青年加入到党组织,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选拔大批的优秀人才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鲜血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高校党建在保有吸纳党员数量的基础上,肩负起保证党员质量的责任。但是,高校党建在推进其工作进程中,面临着诸如党建工作力度大、党员思想动机多元化、党员整体素质不高、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及党建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不健全等问题。以下从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最后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高校党建今后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选拔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党建的现状

(一)国家就高校党建发展颁发了相关文件

国家就高校党建发展颁发了相关文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1]可见,国家对高校党建的高度重视。

(二)高校党组织大学生党员所占份额增加

目前,高校党组织中大学生党员所占份额增加,大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在我国现有2529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师生党员达390多万名,其中大学生党员占在校生的10.53%,超过一半的教职工是党员;共有学生党支部9万多个,教职工党支部9万多个。[2]

二、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党建工作力度加大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虽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的份额也在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群体的需要。尽管大学生党员队伍逐渐壮大,高校党建仍然沿用辅导员兼任党支部书记的传统。[3]由于辅导员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同时,还要兼管党建的工作,这样一种分配力量的分散必然影响到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教育工作的全面性和细致性。这主要表现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多数是低年级学生,但是在管理这部分同学时,只是对其进行登记入档,而没有做到及时找同学谈话并了解其思想状况,这会挫伤一部分同学想更细致了解党组织并向其靠拢的积极性。另外,对没有提出入党申请的学生缺少及时和正确的引导,[4]对预备党员缺乏继续教育,对正式党员缺乏严格要求。而这些具体的工作恰恰是当前高校党建所忽视的,这会影响高校党建在发展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性不高。

(二)党员思想动机多元化

新生在进入高校后,由于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存在着好奇的心理,并且仍然保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在看到多数同学递交入党申请书时,他们也想着要去递交入党申请书,在这点上存在盲目从众的心态,他们对党的认知不甚了解,而且也没有来得及思考入党是为了什么,将来在组织的引领下能做什么,就草草交了入党申请书。部分大学生入党的动机不纯,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坚定。其中,有的大学生入党是为以后报考公务员考试铺路,以便从政;有的大学生入党是为了表明自己能够在这一块上比别人强,加入到党组织来,让别人羡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大学生入党是为了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在毕业竞聘时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便在竞聘时脱颖而出;有的大学生党员信念不坚定,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信心不足,甚至对共产主义产生动摇,出现信仰困境。可以看出党建在发展学生党员时,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机,未能在学生递交入党申请前对其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党建在宣传党组织的各方面建设情况力度不够。

(三)大学生党员整体素质不高

高校党建在发展学生党员时,按照组织规定的程序对其进行审核、考察及培养。期间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在考察方式选择上较为单一。在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后,一个月后,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然后学生按照组织要求,接受学校组织的党的基础知识的课程学习,考试合格后,准许参加学员的推优考试,并且是划拨一定的名额到各学院。并且各学院为保证党员的质量,同样以分数线为准择优选择。不难看出,高校党建在发展学生党员时,仅仅以成绩作为接纳学生加入党组织的标准,未能综合考虑党员的各方面的情况,这样单一的考察方式下,只能说明当时的党员成绩优异,而给其他的同学带来了不利,比方说是有的同学在参加党建组织的考试时,回回考不过,但是其在其他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但就是因为考试不合格的因素而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党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在对党员的考察时间上存在有不连续性,不能及时掌握党员的各方面情况。在接纳学生加入党组织前,都按照组织程序进行对其进行审核、考察及培养,但是只是限于那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里,大学生党员基本上能对党组织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较平时更为精细。但是,过了这段考察期后,大学生党员对自己有所松懈,之前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几乎忘光光,尤其是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后期培育、考察,大学生党员对自己是党员的这样一种身份有所忽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很好地起到带头作用。这也会使党员整体素质低下。最后,就党员自身素质而言,除了党组织定期的培训与教育后,大学生党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少积极主动去了解当下的党组织的相关事项及学校党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通常在参加党建开展的活动时较为被动,这也不利于党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高校党建组织活动形式单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当今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上发生很大的变化。为跟随时代的脚步与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变化,在开展组织活动时,对高校党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应尽可能起到吸引大学生党员积极并有效参与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党建开展的组织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多数是学习党内文件、领略文件精神及重要讲话,组织专题讲座,开展主题活动等。一份有关高校党建组织生活主要形式的调查显示:理论学习占48.7%,发展会、转正会占30%,听讲座和其他占21.3%;高校党建活动的内容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70%的大学生党员认为高校党建组织的活动过于单一。[5]大多数的学生党员没有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处于被动接受、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对在组织会上提出的相关问题不会主动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转正会上鉴于人情尽可能地讲对方的优点,即使发现对方的问题也不会向组织反映。这样,高校党建组织活动的效果遭到削弱,不利于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

(五)高校党建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不健全

当前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互联网等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为他们创建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渠道。[6]高校为了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及能更好地发展大学生党员,必然地需要建立相应的网络信息平台。以便更好地管理相关事项,例如对近期开展的活动进行回顾总结;对需要公开的信息要及时公开,尽力做到公正、透明等等。但是,高校党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及时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未能很好发挥网络的作用,存在有如下问题:首先,高校党建网站在内容的选择上对大学生党员的吸引力不够。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学校网站,但是就其在内容上多数是关于党的相关文件及讲话等理论性的材料,平常基本上没人去关注党建的网站。只有在开展党内知识竞赛活动时,大学生党员才可能进去浏览,而且单是为了参加比赛。其次,高校党建在网站的管理上有所欠缺。这表现在高校党建在利用网络时,并没有全面使用相应渠道,仅仅是建立相关网址,对其日常管理也不是很到位,在具体的事项方面的管理有所欠缺。最后,高校党建在公开相关事项方面存在透明度不高的问题,有的事项上不能及时做到公开或公开度不够高。这会影响其在大学生党员及学生群众的影响力。

三、针对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以上就高校党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下面将试图就高校党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期高校党建在吸收优秀的学生党员加入到组织中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选拔出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发挥作用。高校党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升组织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党建在自身队伍的发展上,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在人员的配备上,要做到力量的集中。不能再继续沿用当前的高校辅导员兼任党支部书记的传统,应该要专门选拔一批专业化的人员加入到支部来,能在日常管理中集中精力处理党建的相关事项;第二,在人员的选择上,更要注重其在党建方面的专业化水准。只有选择高水平的人员,才能更好地在吸收大学生党员方面发挥作用,能够推动高校党建的建设和发展;第三,高校党建要不断壮大自身队伍,适应当前大学生党员的壮大形势,以期满足当前的学生需求,更好地管理党建事务。

(二)加大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

高校党建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在低年级学生群体中,要在他们递交入党申请书前对其进行党的教育。特别是在思想上,对其进行严格的思想考察。可以通过宣讲会的形式组织同学参加党的教育,以便大学生对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还可以找同学谈话,对其思想作相关的了解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便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思想情况并作出正确选择。

(三)加强对党员的后期考察与培养

高校党建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前期的考察与培养,最主要的是注重对大学生党员的后期培养与教育。高校党建应该定期组织大学生党员进行学习,要对其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加强他们之间的了解与沟通。时刻提醒他们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能够起到带头作用,以便能在学生中形成很好的影响力。

(四)开展新式的组织活动

高校党建在组织活动的开展上,除了学习党内文件、领略文件精神及重要讲话,组织专题讲座,开展主题活动外。高校党建还应该致力于内容上的丰富性与形式上的活泼性。最主要的是开展一些吸引大学生党员的活动,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变之前的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为主动学习的状态。可以在开展活动前采取民主的方式让大家发表意见,动员大学生党员自主开创活动;可以定期的把大家聚集到一起,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沟通,从而更好地提升党员间的凝聚力。

(六)充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优势

高校党建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应该跟随当前的科技时代与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变化,充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优势。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高校网建应该建立并完备自己的网络信息平台。除了建有相应的网站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扣扣群、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等,并不断完善其网络信息平台;第二,高校网建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注意其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以便能更大程度的吸引大学生党员。除了必要的党的文件及重要讲话外,还应该丰富网站的版块,把日常开展的活动添加进去等;第三,高校党建在网站的管理上要做到细致化与精致化,并在相关的事项上的公开尽可能透明。以便学生对党建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提升党建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这样才更有可能将大多数优秀的学生吸收到组织中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永生.论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维度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5(9).[2]宋兆珺,于波.大学生党员全程教育规划构建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1(2).[3]徐峰,李铁生,吕静.高校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4]王颖.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3).[5]魏桂红.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江苏高教,2006(2).[6]王永明.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6).

第五篇:农业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业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些年,我市做为农业市,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很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市拥有抗旱水源机电井5万眼,其中大井1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4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一半,大大高于全省20%的水平。拥有喷灌、微滴灌设备8500台套,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07万亩。小型集蓄水池67个,库容1682万立方米。农业桥、涵、闸数量1145个,农田高低压线路265公里,水田防渗渠道7.9公里,逐步改善靠天吃饭局面,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农业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虽然加强了抗旱保收田建设,但仍有部分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如遇大的旱情,影响种植业生产。已建的农田水源井井房和电网不完善,管理难度较大、运行成本较高。全市灌排渠道布置杂乱无序,配套建筑物破坏严重,灌溉功效明显萎缩,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电、路、涵等配套设施齐全的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不足。由于地方配套难度 大,部分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没有完成消险加固,影响防洪减灾效果。沼气、太阳能、秸秆燃气等新能源利用还在起步阶段,不能充分利用于农业生产。仍有近70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没有解决,已吃上自来水的农户还存在水质安全问题,不仅影响农民生活质量,也影响养殖业发展。

2、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以国家项目投入为主,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特别是水利工程、林草建设、病虫害防治、保护区建设等公益性工程,虽然我市是产粮大县,却是财政穷县,地方财政经费紧张,在基础设施投入中,地方财政匹配和农民自筹占三分之一以上。虽然各级政府都有投入,但要求群众自筹比例较大,一家一户从事生产的农民虽然是最终受益者,却根本无力单独挑起这一重担。

3、维持基础设施运转机制还不完善,影响建设成效。虽然建设了一些农业科技实验场所,但科研推广经费不足,“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缺乏先进的科研设备,农业科技人员缺乏,不足需要量的一半,且非专业人员多、技术素质不高。农机合作的组织化、市场化建设成果还有待检验。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没有安排建后运行资金(现代化试点),在未落实相关管理办法的情况下,项目运转困难。

对策 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各项政策和要求,针对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际需要和发展潜力,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提高认识,树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要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切实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认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因此,各级政府应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程”来抓;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为农民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来抓;并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2、生产与服务保障并重,扩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由以支持单纯的农业生产为主向为农服务体系、农业保障体系、市场化组织化标准化建设上转移,逐步转变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择优扶持的原则,重点在良种工程、科技推广、农机装备、疫病防治、生态建设、新能源、农田水利、市场建设、产业化扶持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好钢用在刀刃上,以相对少的 投入换取较快的发展。同时,以各级政府为主加大水利工程、林草建设等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扶持比例,减轻农民负担。

3、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新路,不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解决投入问题。在投资方式上,改变过去主要由政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的做法,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明晰产权、建立奖励和补助等制度,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项目业主化、筹资方式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局面,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产业。在投入上,首先,政府要舍得投入。每年应扩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基础设施规模,发挥其杠杆作用,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贷款担保、贴息和项目资金匹配,调动金融资金、工商资本、民间财力和其他行业资本转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撑。其次,动员大企业投入。充分利用大企业资金充裕、技术力量强等优势,引导动员企业资金、技术和人员进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第三,加大对上资金争取。抓住新农村建设有利时机,加强行业部门间协调配合,把握产业投向,争取农村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 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标准粮田、农机装备、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小型集蓄水工程、灌区改造、动物疫病防治等国家和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确保项目发挥实效。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利用水平。一是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一些按照传统方法建设的农业基础设施,因投入大、能耗高,成本增加导致运行不畅,建议在今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充分利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实现节本降耗。二是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园区、推广中心、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中的指导作用,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其具备熟练应用农业设施设备能力,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三是对于一些资金需求大,维护困难,短期难完成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转变建设思路,以其他方式实现建设效果,以水田防渗渠道为例,投入大、维护成本高,可以采取土地规模经营、统一渠道规划、控制灌溉技术等手段,达到降低水资源消耗目的。

5、探索农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新机制。一是对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探索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企业或农民承包经营,实行市场化运作,并努力引入竞争机制,以克服垄断经营带来的低效率问题,经营者对农民服务收费不宜过高,应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收取。对于一些收益较差的基础设施,如我市偏远地区的农田水源井,在保证其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可以无偿交由农民使用管理。二是对投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的农村各类小型基础设施,可采取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运营和管理。我市的农机合作社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在短期无法改变土地分散状况的情况下,以组织化带动生产规模化,并带来一定的经营收益。

二、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密山市农业人口23万人,农村劳动力人18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27万人。全市现有耕地总面积236万亩,土地集中经营面积80000亩。随着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程度的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逐步增强。为此,我们初步探索了土地使用权的适度流转机制,土地流转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化,引导和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工作机制已经基本形成,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

1、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土地流转心态较为复杂。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心态比较复杂、多变,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习惯于靠种地养活自己,担心流转土地后会 失去生活的依靠;兼职从事二、三产业,农闲时从事农业的农户,都想留几亩土地来补充家庭收入,对土地流转的意愿不强;已经脱离农业或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户,把土地作为今后生活的“退路”。不少农户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概念混淆不清,担心土地流转后,征用土地时得不到补偿。

2、土地流转还不够规范,原有流转遗留问题较多。农户间自发流转的,以口头约定、“君子协议”为主,土地流转的随意性较大,遇到利益冲突时,解决难度大。有书面流转合同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概念不清、约定不明、权利义务不具体、流转期满处理办法不明确等问题。同时,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档案管理还存在一定差距,台账登记和变更工作还需跟上。

3、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开发保护力度尚需加大。尽管我国的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但对于转让的范围、形式、程序、价格、管理等,缺乏专门的法律和规定。从开发保护措施看,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为了实行土地规模经营,产生土地规模效应,提高土地产出率。但当前对大户和农业企业承包经营的保护措施还不够大,个别群众过分地提高土地流转费,使大户感到左右为难,扩大规模、搞活经营积极性不是很高,影响土地的开发流转。

4、土地流转规模小,引进开发业主难度大。从流转规 模看,不少农户有多处小块田地,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流转规模小、农业收益比较低,又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业主对投资农业开发极为慎重,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或业主参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业的比较少。有的依赖性大,只想靠政府支持;有的管理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有的项目选择不准,品种单一,管理粗放。

推进规模经营的对策

农村经济要发展,最基础的工作是搞活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努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建立农业经营风险保障机制。目前,我市农业保险的范围小,农户参保率低,农业保险险种单

一、形式单调,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保险运营成本大,受农业生产自然因素的影响,保险收益不高。因此要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必须建立政策性保险资金,设立农业再保险制度,确保农业生产有盈余。

2、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功能,而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决定了农民不能轻易离开土地。认为有了土地生活就有退路,即使外出打工赚不到钱还可以回来种田,心里踏实。所以农民从是非农产业经营后,仍然把承包地看成“活命”田和“就业保险”田。因此没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 上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抗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只有健全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从而为农地流转提供强有力地安全支撑,才能促进农村土地市场的尽快发育。

3、健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通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中介为补充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有保障的劳务输出格局。目前,我市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而且,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环境不稳定,兼业农民非农产业收入不稳定性使他们难以彻底离开土地。因此,应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积极推进多元化建设,放手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通过广泛施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从多方面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从而带动农地流转,实现“人走在先,流转在后”的目标。

4、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发展规模经营的认识。要帮助农民读懂政策、讲清道理,算好经济帐。指把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宣传到户,使农民明白30年土地政策不会改变。向农民讲农地流转可以形成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化的发展。形成规模经营之后,生产者可以从规划决策、组织生产、农业生产力资源配置、先进农业科技的 应用等进行科学安排,合理配置,从而达到科学种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5、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规模经营形式。创新农村经营方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要不拘一格。我市推广以下几种经营模式。一是业主规模经营模式。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或折股,由种养能人或工商业主进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土地量化入股,村集体统一经营模式。农民自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入股,在村委会的领导下组建股份合作制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开展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三是龙头企业带动,村企合作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建立农产品原料基地、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6、积极培育典型,建立试点示范机制。坚持因地地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示范引导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作手段。试点乡镇成立示范领导班子,以农村经管队伍为主体,组建工作小组,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当前农村土地经营现状,提出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为试点示范提供基地,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7、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专班工作机制。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必须要有组织保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挂帅,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乡镇也相应成立工作领 导小组,并落实专人具体抓。加强对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示范点的政策引导。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从构建优势产业入手,重点围绕“四个支柱产业、十二个产业链条”建设,积极培育市场,打造信息平台,扶持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我们紧紧围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增值转化,形成了以水稻产加销、大豆产加销、颗粒饲料产加销、豆奶产加销四个链条组成的粮食深加工产业;以山葡萄产加销、玉米产加销二个链条组成的酒类深加工产业;以皮革产加销、乳品产加销两个链条组成的畜产品深加工产业;以白瓜籽产加销、山野菜产加销、烤烟产销、甜菜产销四个链条组成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等四个支柱产业、十二个产业链条。可年加工转化粮食、牛奶、白瓜籽和甜菜等40万吨,加工牛原皮18万张,年实现产值13.8亿元,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建成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黑龙江瓜瓜叫、黑龙江龙兴制革),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带动种植业基地面积68 万亩,畜牧业奶牛养殖基地达7307头,肉牛养殖基地达10万头,绵山羊养殖基地达11.8万只,带动农户2.4万户。

1、产业规模偏小。我市虽然农业资源丰富,优质粮、油、养殖等,发展都不错,但形成规模的屈指可数,产业规模偏小。如畜禽养殖业,农民还普遍停留在“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小农意识形态;蔬菜种植仅停留在每家每户几分自留地的面积,没有形成商品蔬菜基地,没有形成产业效益。

2、缺乏品牌经营意识。我市虽是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市)、绿色食品开发示范县(市),畜牧、水产生产基地县(市)和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而目前我市农产品经营的总体情况还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缺乏市场经营和品牌带动意识,产品难于走向市场,竞争力不强。

3、缺少资金、信息和科技服务。由于农民家庭资本积累有限,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发展壮大普遍受资金“瓶颈”制约,更难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仅仅依靠政府支持远远不够,金融服务缺失,必然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中介服务组织能力较弱,比如在科技服务、优良品种推广、实用技术应用和市场供求信息等方面,还不能提供全程的配套服务。

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业规划部门和科研单位,认真研究全市农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结合各乡镇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准确定位,确立1-2个优势农产品,制订具体的发展规划,打造优势产 业,集聚优势产业形成优势经济。如山区乡镇重点发展林果和药材,市城周边乡镇重点发展“城市农业”(蔬菜),滨湖乡镇重点发展水产养殖,“沿路”乡镇结合林业“绿色通道”建设,大力开发公路沿线的低坡地和荒山荒坡,重点发展生态林果业。

2、突出重点,做大基地。围绕重点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抓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通过良种扩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满足龙头企业对优质原料和市场对优质产品的需求。着力打造果业、水产、蔬菜、药材、畜禽、优质粮油特色产业基地,以基地的壮大促进龙头企业的扩大发展,将原本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把生产同类产品的 “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环节,包括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连接起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实现千家万户与一体化经营的有效对接,达到“农户联基地、基地联企业、企业联市场”的效果。同时,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涉农项目资金统筹力度,优先投向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在项目申报、基地设施改造上,重点倾斜基地和种养大户。

3、抓住关键,做强品牌。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产前农资、产地环境、产品质量认证,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绿色、有机食品的品牌申报注册力度,尤其是加大原产地商标的注 册力度,培育开发一批品牌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实现基地培育品牌、品牌壮大基地的良性循环,使标准化工作真正落地生效。选择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重点予以扶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4、更新理念,拓宽思路。坚持“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走出农村繁荣农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三农”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型农业战略,用项目建设提升农业,主动对接农业发达地区、科研部门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农业项目招商引资的内涵和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农业投资环境,扩大招商领域和范围,加强项目的包装、推介、跟踪、落实、管理与服务,扩大农业利用外资规模和开放度。

5、通力协作,搞好服务。整合资源服务,强化部门协作意识,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构建平台。金融部门大力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在信贷政策上降低门槛,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农业、科技、水产、林业等部门,建立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的定点联系制度,积极开展产销信息和技术培训方面的服务。落实各部门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方面的政策服务,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监督约束和服务等机制,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下载石油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油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近年来,我国石油企业日益受到来自于行业寒冬的压力以及国企改革工作的阻力,越来越多的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开始意识到......

    试析建筑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建筑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致使企业党建工作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1.党建工作存......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范文大全]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07年以来,我们根据市委、区委组织部门有关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要求,结合企业年检、企业工资支付检查、企业劳动情况调查等工作,......

    2017党建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党建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和联......

    农村环境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环境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环境正在逐步恶化,农村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环境......

    石油企业导师带徒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石油企业导师带徒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石油企业导师带徒的传统做法石油企业导师带徒的徒弟一般由新入厂大学生、新上岗操作岗位员工组成。石油企业一般选择在岗位......

    新时期石油企业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时期石油企业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牛聪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石油的敏感度越来越高,石油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已被提高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石油企业......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