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王何南村党支部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模版]
关于王何南村党支部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王何南村党支部对本村党建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听取汇报、发放征求意见卡等形式,全面掌握了本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摸清了党员的思想、工作、文化、作风等方面的各种情况,找准了影响本村党员纯洁性的问题及原因,并探讨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现整理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村党支部参加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党员有46名。从党员队伍结构情况看,有以下两个特点:
1、年龄结构偏大。本村党支部参加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46名党员中,35周岁以下的只有3名,仅占
6.5%,36周岁至45周岁的有7名,占15.2%,46周岁至59周岁的有14名,占30.4%,60周岁以上的共有22名,占47.8%。
2、文化水平低。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46名党员中,大专以上只有1名,仅占2.2%,高中(中专)学历的有16名,占34.8%,初中学历的有21名,占45.6%,小学及以下的有8名,约占17.4%。
3、流动性较大。本村党员中60岁以下有近80%在外打工,平时虽有联系,但参加活动相对较少。
4、老弱病残的多。参加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党员有近1/6的老党员老弱病残,有的耳聋,有的长期卧床,有的行动不便。
二、参加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党员在思想、工作、作风、廉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淡薄,党的宗旨淡忘,考虑个人利益多,履行党员义务少,有的组织纪律法制观念淡薄,还有个别党员参加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任务很不适应,对参加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在思想上有一种等待、无所谓思想。
三、本村群众最盼望、最希望解决的突出问题
1、住房问题;由于多年没有宅基地指标下批,导致许多有迫切住房需求的村民迟迟难以解决住房问题,在这方面村民的愿望最强烈。
2、旧房拆迁问题;一些村民的旧房已经拆除,但迟迟拿不到补偿款。一方面导致民怨较大,另一方面导致下一步的空心村改造工程难于开展。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有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3、社会保障问题;在低保对象复核中,由于村干部工作出现失误,导致个别可以享受低保救助的村民被遗漏,对此部分群众意见很大。
四、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有利及不利因
素
有利因素
1、第九届支村两委班子产生后,两委干部团结一心,执政能力有所提高;
2、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成功做法,对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无论从报刊、电视、宣传舆论均已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4、本村党员的思想总体上比较纯朴,易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不利因素:
1、本村党员文化水平低、年龄结构偏大,自学有点困难,文字写作、记录困难;
2、党员流动性大,教育要达到全覆盖比较难;
3、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正值备耕下种的农忙时节,农业生产劳动比较繁重;
4、教育力量尚显薄弱;
5、党员干部中普遍存在简单化思想,且教育比较偏重实际。有一种以实惠代替教育的倾向;
6、学习教育活动场地和经费较困难,本村学习场所空间有限,在学习中党员较多时就会出现拥挤现象;本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一些革命传统教育实地学习考察等活动难于开展。
五、意见和建议
1、在学习教育内容上,针对农村党员的学习内容要通俗易懂,少而精,要充分考虑参加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
活动的党员的文化素质特点;
2、在学习教育的时间要求和文字记录、心得体会、党性分析的要求上,可根据不同对象作相应的规定,不可提过高要求;
3、在教育形式上,要灵活多样,以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4、、在教育对象上,须实行分类指导,一般可分为村干部、务工党员、务农党员、农村年轻党员、农村年老体弱党员等;
5、在教育活动载体上,力求虚实结合,注重实效。
北城办王何南村
2012年4月20日
第二篇:王何南村民情调研报告
王何南村民2010年下半年民情调研报告
王何南村主任助理申 林
一代伟人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干好农村工作,就必须深入农村,贴近群众。只有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掌握村情、了解民意,才能更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血贡献农村,服务农民。在我担任王何南村村主任助理期间深入了解了农民群众在就业医疗、上学社保、吃水行路、通讯用电等基本民生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把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详细记录在案,掌握了第一手的民情资料。
一、调研主要情况
(一)王何南村概况
王何南村位于高平市西北5公里处,毗邻交通干线太洛公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345户,总人口1223人,耕地面积1190亩,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约0.9亩。村里既没有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也没有特色产业,工业基础薄弱,仅有一个中型养殖场,一个制氧厂和一个花卉基地,经济活力不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慢,全村半数以上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的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余元,远低于全市农民人均收入4600元的标准。
(二)民情问题
就业增收方面:该村是传统的农业村,村民祖祖辈辈在土地里刨食,改革开放至今村民对土地的依赖并没有多大改变,特别是中央政策取消农业税以来,再加上近年来中央对农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使村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在调查中发现农民的农业生产仍然停留在“靠天吃饭”
1的阶段:一是农业生产知识缺乏,机械化程度不高。二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没有特色产业。三是“小农”思想严重。这三点主要因素成为了农民增产增收的瓶颈。除了务农外,多数村民的主要就业途径就是进城务工,由于缺乏相应的劳动技能培训,且普遍学历低,素质不高,只能从事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餐饮家政服务、出租载客等一些对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
医疗卫生方面:一是看病难。全村没有一个正规的卫生所,村民有个头疼脑热只能去村里的私人诊所,没有正规资质的医师也没有相应的诊疗设备,再严重点就得进城看病,不仅麻烦而且还会给农民增加负担。二是看病贵。全村95%以上的村民加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村民的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但一些在本市难于治疗,花费巨大的大病报销比例较低,报销范围较窄,巨大的治疗支出仍然是这部分群众的沉重负担,以刘晚平家为例:刘晚平,女,47岁,有一儿一女,家庭主要收入靠丈夫打零工,几年前患了食道癌,多次去北京看病,花费达9万余元,但合作医疗只报销了1万余元,致使家里债台高筑,儿子也辍学在家,生活极其贫困。
子女教育方面:村里有一所村办小学和一所幼儿园,基本上解决了村里适龄儿童的就近上学问题,但由于师资力量不强和硬件设施不完善,再加上现在学生家长对子女受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导致学生大量流失。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家庭长期无人,据邻居反映是由于子女在城里上学,父母就随子女进城一边陪读一边打工;还有一些家庭只剩下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看家护院,成为“空巢”老人。
低保解困方面:全村有低保户21户,五保户11户,并且有许多贫困
边缘户,对这些困难农户的进行了重点走访,调查发现这些困难家庭大多是因残致贫或因病返贫,一些家庭长期摘不掉低保的“帽子”。这些家庭普遍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仅靠简单的“输血”难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低保户王树贞家可以看到这些家庭的艰难,王树贞只有38岁,患有智障疾病,丈夫也是残疾人,还有一个儿子在上学,全家只能靠老父亲的微薄退休金生活。
二、意见和建议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在农民收入上做文章。“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稳定,社会才能稳定;农民富裕,国家才会富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就是农民增收,这不仅是一个农村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农业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跨入了新世纪的王何南村,如何做好“农民增收”这篇文章,阔步迈向小康社会,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根据该村的实际,我认为要认真落实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农业调产增收方面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要依靠上级农业部门的力量,加强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同时,要争取利用多种形式,如电影,电视,书刊,网络,创业讲座等,教育村民去掉“小农”意识,提高科技含量,走高效农业的路子。今年市财政继续加大对农业调产的扶持力度,给予蔬菜大棚种植、生猪养殖、蚕桑养殖这三大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补贴,我们要借助这一东风,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来继续扩大这三种产业的规模。实现群众增收,还
要解决好农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要把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放在村级工作首位。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引导村民生产什么。充分利用农村赶场、赶集的机会,了解市场动态,作出生产经营规划,做到心中有数。要有意识地引导农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开发特色产品。
(二)农民就业方面 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农民不能仅靠农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在搞好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引导村民进入流通领域,培养村民营销组织和营销大户。利用本村的交通便利优势,组织发展个体运输车队,拓宽与外界的联系,加速农产品流通,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利用便捷的信息网络,为农民多方收集、提供就业和致富信息。还要经常举办农民就业培训班,为他们传授一些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条件,鼓励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办、领办村级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能人经济,带富一方。
(三)医疗教育方面
要建设一个标准化的村级卫生所,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简单的医疗设备,做到小病不出村,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应扩大对农民在看大病方面的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教育上要做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不仅在硬件上要过关,而且要通过提高待遇来引进和留住优秀教师,让适龄儿童既能就近上学,又能上好学。
(四)低保解困方面
针对这部分困难群众,原先简单的“授于鱼”式的“输血”方式对他们来说是杯水车薪,对改善他们的生活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我们可以把“授于鱼”与“授于渔”相结合,选择一些资金投入少,无风险、操作简单、适合困难农户发展的项目,并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来帮助和激发他们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如发展家庭式的小型养殖业,给他们提供种羊,种兔等。
三、调研心得
通过这次贴近农民、了解农民的深入调研,既让我看到了近年来农村、农业、农民的新变化、新面貌,又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不易。我自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有特殊的感情,对农村、农民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成为大学生村官之后,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用自己的所学来回报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调研中发现的这几方面问题是农村长期积贫积弱的结果,一朝一夕是难于解决的,但我也看到了希望:一方面中央连续几年的“一号文件”重点扶持农村、农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人才的输入,对我们大学生村官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新一届村委班子的产生,给村里带来了新气象、新力量,他们带领村民致富脱贫指日可待。我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员,将不辱使命,兢兢业业,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激情、勤奋与汗水播洒在农村这片广阔的田地间,等待收获的那一天。
2010年12月28日
第三篇:党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里砦镇党员队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阵地,农村党员是党在农村的主
体。抓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壮大和优化农村党员队伍,既是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又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农村党员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里砦镇党政综合办公室对全镇农村党员进行了相关调查,具体报告如下:
一、农村党员发展现状
全镇共有党员849人,其中镇直党员85人,农村党员764。男性党员650人,占90.3%,女性党员70人,占9.7%;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553人,占党员总数的76.8%,高中文化(含中专)142人,占党员总数的19.7%,大专及以上文化25人,占党员总数的3.47%。根据以上数据,可见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的状况难以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新形势需要,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着男女比例不协调,老龄化结构严重,文化程度整体偏低等问题。
二、发展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男女比例不协调。在全镇720名农村党员中,男女党员比例为9.29:1。在发展党员中,明显忽视了发展女性党员。第二,老龄化结构严重。全镇60岁以上的党员人数占党员总人数的32.4%,46岁以上60岁以下的占35.9%,36岁以上45岁以下的占17.1%,35岁以下的112人,占15.6%。农村党员老龄-1-
化现象,使得农村基层组织出现了后继无人的情况。第三,农村党员的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553人,占党员人数的76.8%,高中文化(含中专文化)143人,占党员人数的19.7%,大专以上文化1人,占党员人数的0.14%。第四,近年来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有所松懈。部分村党支部因入党程序复杂,出现了发展党员的空白档。第五,党员的表率意识薄弱。具体表现在组织活动上,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无创新、无突破,发言不积极,组织性不强,个别党员甚至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党员的服务意识淡薄,小农思想较重,思想上放不开,只为自己打算,缺乏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把自己放到服务人民群众的位臵上来。
三、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一,党组织对党员发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发展党员工作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党支部没有将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发展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农村党员队伍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重视了抓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党的建设;重视了抓党支部班子建设而忽视了党员队伍建设。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观念不适应,拓不宽发展党员工作的入口。第二,党组织号召力不强,影响了青年入党积极性。有的村集体经济薄弱,党组织既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不能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组织威信不高。这种情况削弱了党组织的吸引力,致使群
众尤其是青年向往党组织的热情大为减退。党员中贫困党员多,使得有部分人认为就算入党了也没有前途,这也是削弱广大青年积极性的一个因素。第三,近年来大批农村青年外流,选人育人渠道受到限制。外出务工、发家致富仍是在乡待业青年的首要选择,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务农守业,但由于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很大限制。第四,忽视了对青年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正因为对青年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的忽视,使得一些青年农民思想较混乱,缺乏共产主义理想,认为共产主义遥远,入党吃亏,当党员规矩多、活动多、会议多、不自由、受约束,影响致富等。少数青年农民对党认识片面,对党内某些不良现象看不惯,把少数党员和党员干部存在的党性观念淡薄、群众观念淡薄等不正常现象,看成是党组织的整体问题,把特殊理解为普遍,逐渐淡化了入党的愿望。第五,农村对女性的偏见依然很严重。大部分村民都认为女性的能力天生不如男性,对于争先进,发展党员这都应该是男人的事。于是在缺乏社会氛围,自身也缺乏自信的情况下,农村妇女就不愿申请入党了,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村女性党员极少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发展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制约因素。
四、对策及建议
第一,建立并健全发展党员工作责任机制。要把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列入乡镇党委书记的任期目标责任制中,作为政绩
考核的依据。明确乡镇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村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职责,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组织的副书记和组织委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党支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对支部书记提出具体要求,凡两年内没有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给予全镇通报批评;对三年内没有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不能连选连任,党支部不能评先评优。对不重视发展党员工作的村党支部书记要降职或免职。第二,制定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规划,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通过制订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目标,通过2—3年努力,1000人以下的村每年发展青年农民党员1至2名,1000人以上的村每年发展青年农民党员2 至3名,保证35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数量稳中有升。同时,着眼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确定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即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的优秀农村青年,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和村后备干部以及农村优秀青年妇女。党委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制定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规划,进一步增强发展党员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第三,建立并健全党员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党员保持先进性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农村的工作实际,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要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党员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对农村党员从思想觉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心工作完成情况,自富带富情况,群众威信等方面实行量化,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并与 “争
两先创五好当先锋”活动相结合,规范党员行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开展帮扶活动,每名党员、积极分子联系1—2户群众,通过转观念,送温暖,帮技术,解忧难,助脱贫,同致富等一系列活动,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树立宗旨观念。三是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开展党群共富活动,以党员和致富能手为骨干,以农村支柱产业和致富项目为纽带,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带动群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党员的先锋作用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得以发挥,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第四,拓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渠道。一是把外出优秀青年作为重点之一。建立外出务工优秀年青分子培养的党务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搞好对他们的教育,鼓励和帮助他们回乡创业,引导他们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二是把发展经济能人作为主体。农村经济能人是生产工作一线的农民,也是农民中的优秀分子,他们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不但能够实现自己的脱贫致富和发展,还能够带动身边的农民群众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三是把非党村组干部作为重点。这支队伍数量庞大,既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参与在村级事务的具体管理中。为此我们要从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入手,对他们分任务、压担子、强考核,有针对性地把他们选拔到党员后备队伍中。第五,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党员班子素质,增强党支部的感召力。通过广泛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纲领、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农
村青年对党的认识,引导有志之士和优秀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巨大威力。切实把有能力致富,而且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思想品德好、政治素质高的能人选进班子,在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上提高班子的感召力。第六,强化党员管理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各乡镇党委要在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把“入口”的同时,还要加大疏通农村党员队伍“出口”力度,要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肃处臵不合格党员,把农村那些意志衰退、不履行党员义务、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的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清除出去,不断纯洁党的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O一一年八月
第四篇:党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党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党员,不仅是党联系农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是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骨干力量。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乡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组织保证,本人对全乡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采取平时了解和集中调整相结合、普通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集体座谈与个别谈话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我乡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和自身的主要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乡党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党员队伍的现状
现有党员230人,其中女党员10人,占4.35%;35岁以下的党员20人,占12.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5人,占6.5%。
(二)存在问题
1.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年龄结构老化,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二是文化结构偏低。三是性别比例失衡,女党员所占比例过低;四是能力结构弱化,能力弱化,是党员队伍年龄大、文化低的必然结果。
2.认为党费标准太高,又没有什么党员活动,党组织没有了吸引力,党内存在严重腐败,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的腐败使他们感到灰心,对党失去信心。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走访中发现,有的党员有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多工作自己吃亏的想法;有的党员觉得只要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了,就是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3.部分党员政治热情下降。对于评先创优活动明确表现不思进取,对此采取观望态度;部分党员责任心减弱,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时,认为主要是上级部门领导干部的责任,普通党员无能为力,因而对于自己在工作中如何以实际行动树立党的良好形象,不情愿从我做起。
4.有一小部分党员在工作和实践中不起作用,有的共产主义信念动摇,有的不自觉交纳党费,有的不做党分配的工作,有的不参加组织生活,甚至不认真工作、为自己谋取私利。其主要原因在于党员意识薄淡,宗旨意识淡化,甚至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
二、原因分析
(一)村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相对滞后,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教育流于形式的较多,脱离党员的思想实际。二是对流动党员、外出务工党员管理力度不够,管理办法基本没有。以致有些党员长期脱离组织,不缴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成了名符其实的“下岗”党员。三是党内生活质量不高。有的支部长期以来只强调党员义务,不注重党员应有的权利,使党员对组织失去了信任感。
(二)部分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中滋生了不正之风。这是由于党员个人放松学习,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扭曲造成的。有一部分党员分不清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对党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
个别党员在金钱面前,理想信念动摇,工作上平庸无为,根本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三)党员队伍血液不新,影响了党员先进性的发挥。一是对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重选择、轻培养、重吸收、轻教育,有的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没有真正入党。二是大部分基层党组织重吸收,轻处理。对一些明显违法违纪的党员不及时处理,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要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下岗分流党员的出现,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据统计,全乡农村党员中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有30人,还有极少数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出现断线脱节。加上,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大都还在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集中、统一、一个模式的做法,甚至脱离农村生活和农民生产的实际,对农村党员缺乏吸引力。因此必须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
三、思路与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任。
(一)把握关键,始终突出班子建设
一个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工作搞得好与差,关键在班子,尤其是一把手。把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带
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中办事公道、作风正派,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威性的人选拔到班子成员中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大力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1.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一是要唤醒农村青年的进步意识,营造一个“入党光荣、入党自豪”的氛围,对那些接受新事物快、敢闯、敢干的青年人,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激发农村青年的进步意识。二是增强党员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发展党员上,全面辩证地看待青年人,让那些够标准的人早日走进党员队伍。三是落实“双培双带”工作。即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提高农村党员干部自富带富能力,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2.加强培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对农村党员的培训力度。二是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形式,解决集中培训而延伸不到的问题。
3.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由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人,并把这项工作重点放在那些长期不发展党员、领导班子后继乏人的后进、贫困村,把发展党员与培养村级后各干部结合起来。要求村党支部一般每年要发展1-3名党员。对开连续两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的党支部,党委认真调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
3、建立制度,规范程序。发展党员工作要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抓好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党员
工作和“推优”工作。既要积极又要慎重,要严格按有关规定,确保质量,要着眼于优化队伍结构,新发展的党员一般要求要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重点是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
(三)狠抓管理,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机制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以制度规范支部活动,约束党员行为,实行党员活动和支部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党员的管理,经常与外出党员交流沟通,保持与外出党员经常的密切联系,以掌握外出党员的思想动态。
2、完善监督机制。设立村务、财务公开墙,定期向村民公开村务、财务,接受村民监督,吸收村民参与村级管理,为村级组织建设献计献策,把党员干部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督促他们廉洁奉公,取得群众的信任,提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3、疏通不合格党员出口。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对评议出的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对那些违法乱纪者、群众满意率低、丧失革命意志者,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予以处置,该改正的要改正,该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要取消其资格。
第五篇:南梁村党支部党员学习制度
南梁村党支部党员学习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党员学习教育,增强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制定本制度。
一、学习教育内容
(一)思想政治基础教育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教育;
2、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3、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
4、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和基本国情教育;
5、民主与法制教育;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育;
7、公务员管理、科技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育;
8、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和纪律教育。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1、时事、政策和任务教育;
2、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教育;
3、勤政廉政及职业道德、纪律行为规范教育;
4、爱岗敬业教育;
5、配合工作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以上教育内容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任务、不同层次的人员,并按照上级要求确定。
二、学习教育形式
1、采取报告、讲座、演讲、研讨的口头学习形式;
2、采取文件、简报、板报、知识竞赛、征文等文字学习形式;
3、采取外出参观革命教育基地、观摩学习外单位先进经验等直观学习形式;
4、采取借助广播、电视、录音、录相、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学习形式;
5、采取个人读原著、集体组织讨论、党员交流会、举办学习班等专题学习形式。
三、时间安排
1、按照村党支部的安排,并结合形势和任务,每年年初统一制定全年学习教育计划,并根据需要制定分阶段的学习计划。
2、保证学习时间,支部每月定期开展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保证党员定期受到教育。
四、学习教育要求
1、支部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合理安排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学习,开展心得交流,调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抓好学习党建资讯网教育的组织落实工作。
2、建立考勤登记制度,严格学习纪律,党员不得无故缺席。因故未能参加学习的,事先要请假,事后要及时补课。
3、健全党员自学制度,党支部要督导党员个人拟好自学计划,定期检查计划落实情况,使党员个人自学制度化、经常化。
4、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学习教育,争当表率,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大家。
5、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全面准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高党员干部运用理论知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
6、不断拓宽学习内容,紧密结合重大时事政治,经常安排“三个代表”思想、“三创”精神等内容的学习,扩大学习的视野,把学习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
7、学习教育检查成果将纳入支部党建工作百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