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基层党建文化建设
加强基层党建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宣传,以党建文化为主导弘扬先进文化,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奋发向上、奋勇拼搏、奋力争先的内在动力的重要途径。为充分发挥党建文化的教育引导凝聚作用,激发党组织和党员的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深化“争当新区发展排头兵,勇做项目服务第一镇”活动主题,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现就加强党建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方案:
一、加强党建文化阵地建设。镇党校、镇机关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企业事业单位党员活动室,要以党支部为单位,按照“规范有序、重点突出、醒目美观、简洁鲜明”的要求,规范室内设置,使党建文化占领主阵地、处于主导地位。具体做到“七有”,即有党旗、入党誓词;有“三会一课”、党务公开、发展党员等制度规范;有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党员“五带头”等创建目标;有本地、本单位(部门)党建品牌的标识、内涵、核心价值、基本理念、品牌形象;有党组织和党员的公开承诺事项;有党员电化教育设备;有培训学习资料等。
二、加强党建文化环境建设。党组织活动场所周围,要以党建文化为基调,统一规划并制作宣传栏、公示栏和宣传橱窗。宣传栏、宣传橱窗要定期宣传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宣传创先争优、深化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宣传活动中涌现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和工作动态、图片等。公示栏
要公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承诺事项及完成情况,公开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志愿服务情况,公开发展党员等需要向社会和群众公示的内容。
三、加强党建文化社会宣传。要在单位、村(社区)周边等显要位置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是要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要求,悬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等标语(参考口号附后)。二是要大力宣传我镇“争当新区发展排头兵,勇做项目服务第一镇”活动主题的有关内容,悬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富民强区”、“科学发展、创先争优”、“立足本职当先锋,服务群众当先锋,面向社会当先锋”、“当先锋、树形象、创党建品牌”等理念。三是要大力宣传各行各业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创建党建品牌有关内容,如在卫生行业可以悬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争做白衣天使”,在教育行业悬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争做师德标兵”,在机关悬挂“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效能,争做为民服务先锋”等标语。
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党建文化建设,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学习型、效能型、创新型、和谐型、廉洁型“五型”机关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本村本单位本行业特点和党建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科学制定党建文化建设工作方案,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完善并长期坚持,形成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为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二篇:基层文化建设
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十五”期间,要以社区和乡镇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转发这一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党的十五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工作,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也要看到,目前基层文化建设仍比较薄弱。在部分农村,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一些地方愚昧迷信活动抬头,腐朽思想蔓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滓泛起;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猖獗,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基层政权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阵地,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
(一)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搞好基层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
(二)基层文化建设总体要求是: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摒弃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十五”期间,以社区和乡镇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加快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三)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城市要在搞好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建设的同时,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要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中开辟老年、少儿和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学校)、青少年校外文化活
动设施和场所。要努力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可分设文化馆、图书馆;经济欠发达、人口规模较小的县可将文化馆、图书馆合二为一建设。农村要因地制宜建设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地广人稀、人口分散的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边远山区和农牧区要积极发展流动文化车、汽车图书馆和流动剧场等。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要落实文化设施建设任务。民政部门实施的“星光计划”,要将资金落实到社区老年活动设施建设上,促进社区老年活动的开展。
(四)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把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作为重点列入建设规划。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会同文化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和有关要求,在城镇建设中,统筹规划城镇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新建居民小区和经济开发区必须规划和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新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经营性文化设施所需用地,可以划拨供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划拨;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应在地价上适当给予优惠。城镇建设确需征用文化设施用地,必须做到先建后拆,或建拆同时进行,要保证重建的文化设施规模不低于原有的规模。
(五)切实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完善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必要的设备和装备,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通过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要防止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要坚决收回被挤占、挪用的文化设施。机关、学校、部队、企业的内部文化设施,凡有条件对社会开放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开放内部文化设施,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方便。要加强对城镇大型露天文化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各级文化部门要搞好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三、努力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文化队伍
(六)建立健全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文化机构的工作岗位规范,逐步实行工作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充分发挥中央文化单位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市)文化机构的积极性,尽快建立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要改善队伍结构,以适应新形势下基层文化工作的需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关心和帮助基层文化工作者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保证工资的按时发放,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七)积极推进基层文化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科学管理,吸引人才)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在市县乡机构改革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市县乡人员编制精简的意见》(中办发〔2000〕30号)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乡镇设置集文化、宣传、广电、体育、科技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宣传文化机构。同时,要积极解决农村电影放映队伍的编制问题。
(八)大力培养和发展民间文化队伍。(鼓励社会文化团体、民办文化类非企业单位的发展,发挥民间一人的作用。)
积极鼓励民办社会文化团体、民办文化类非企业单位和文化经营户的发展,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引导他们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注意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基
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完善城市社区文化指导员制度,鼓励社区有文艺专长和组织才能的居民担任社区文化指导员,辅导和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建立和完善民间文艺团体注册登记和监督检查制度。在各类文化比赛和交流方面,民间文艺团体和民间艺人享有与公办文化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同等权利。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九)利用现代科技推动先进文化传播。(建立完善文化体系,加快网络建设,提高农民阅读水平。)
要建立和完善文化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加快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提高资源共享水平。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整合和开发现有图书、音像、信息等文化资源,以发展数字文化网络为突破口,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丰富的经济信息和文化服务。特别要从提高农民的阅读水平和质量入手,发展网络终端,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帮助农民脱贫治愚,使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积极繁荣社区文化。(利用街道、社区的文化设施,引导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要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文化广场等现有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发挥社区内的各种专栏、板报的宣传教育作用。因地制宜地搞好群众性歌咏活动。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社会举办和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
(十一)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发展民间艺术)
继续发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和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特色艺术。充分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努力搞好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力争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鼓励发展庭院文化。艺术表演团体、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等要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发挥作用,深入基层为群众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要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下乡新方法和新形式。
(十二)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建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文化市场,整顿文化市场秩序,制止传播色情、暴力等违法活动)
各地区要根据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实际,制定文化市场建设、发展和管理规划,逐步建立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内容丰富、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积极引导群众的文化消费,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加强对娱乐、音像、演出等文化市场的管理,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坚决制止传播各种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等内容的违法活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机构和稽查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日常工作所需经费,采取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五、切实加强领导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十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在县(市)、区级人民政府。要继续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市)活动,实施少儿文艺“蒲公英计划”和知识工程,落实《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2001年至2010年建设规划》。
(十四)切实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经费投入、文化申遗)
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于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备及其维修、流动文化车购置、文化信息网络建设、文化队伍教育培训、老年教育等经费的投入,特别要对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予以重点扶持。要适当增加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专项补助经费,加强对具体项目的论证和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切实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扶持有代表性和有影响的农村区域性民间民俗艺术活动、艺术项目,资助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及其资料的抢救和整理等。保证每年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乡镇文化机构集中配送一定数量的图书。
(十五)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精神,切实搞好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有关专项资金制度;鼓励对社会公益性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捐赠。有关部门要对现行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新闻媒体要加强对现行文化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要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文化建设投入格局。切实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抓紧制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
国办转发文化部等三部委有关意见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由以上3部委1月下旬上报国务院,并已经国务院同意。意见指出,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十五”期间,要以社区和乡镇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意见认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城市要在搞好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建设的同时,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要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中开辟老年、少儿和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学校、青少年校外文化活动设施和场所。要努力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可分设文化馆、图书馆;经济欠发达、人口规模较小的县可将文化馆、图书馆合二为一建设。农村要因地制宜建设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地广人稀、人口分散的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边远山区和农牧区要积极发展流动文化车、汽车图书馆和流动剧场等。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要落实文化设施建设任务。民政部门实施的“星光计划”,要将资金落实到社区老年活动设施建设上,促进社区老年活动的开展。
同时,要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把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作为重点列入建设规划。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会同文化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和有关要求,在城镇建设中,统筹规划城镇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新建居民小区和经济开发区必须规划和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新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经营性文化设施所需用地,可以划拨供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划拨;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应在地价上适当给予优惠。城镇建设确需征用文化设施用地,必须做到先建后拆,或建拆同时进行,要保证重建的文化设施规模不低于原有的规模。要切实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完善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必要的设备和装备,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要防止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要坚决收回被挤占、挪用的文化设施。
意见还强调,要努力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文化队伍。为此,要建立健全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文化机构的工作岗位规范,逐步实行工作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关心和帮助基层文化工作者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保证工资的按时发放,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积极推进基层文化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在市县乡机构改革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市县乡人员编制精简的意见》中办发〔2000〕30号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乡镇设置集文化、宣传、广电、体育、科技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宣传文化机构,同时积极解决农村电影放映队伍的编制问题;要大力培养和发展民间文化队伍。
意见指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就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推动先进文化传播、积极繁荣社区文化、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和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
意见还就切实加强领导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在县(市)、区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于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备及其维修、流动文化车购置、文化信息网络建设、文化队伍教育培训、老年教育等经费的投入,特别要对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予以重点扶持。
意见最后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精神,切实搞好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有关专项资金制度;鼓励对社会公益性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捐赠。有关部门要对现行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切实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抓紧制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
我们倡导: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
我们希望: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
我们期待:开展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进而推动企业合作,有序推进低碳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积极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探索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形成,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权。
我们努力: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融资途径,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减排降碳纳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利用碳金融体系的支撑使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从碳减排权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努力争取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第三篇:基层党建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今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前夕召开的此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备受各界高度关注,其个中原因,笔者以为,在于十七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党建难点,即发展党内民主、反腐败等广受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应该说,这也是此次会议的主要亮点。党建问题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聚焦党建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准确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社会飞速发展,一方面问题频繁出现,如何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实现和谐,可以说,这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重要课题。
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基础,本人结合自己的基层党建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应把握好四个原则
一是服务中心的原则。党建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任何时候都不能游离经济工作这个轴心,不能脱离发展这根主线。创新必须创在实处,创出实效。围绕中心抓好创新,首要的一条,就是要破除错误的“纯党建”思想,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找准切合点。这既是新形势、新情况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广大党务工作者在当前和今后做好党建工作,特别是创新工作的方向。能否找得到切合点,切合点找得准不准,这不仅是对党务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更直接的要求就是,党务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到问题本身当中去调查、去研究、去探索,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拿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举措。
二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要具体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因素,剖析问题的各个层面,拿出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另一方面,要注意研究事物的规律,善于从基层创新的个别实践中概括出一般性的东西,挖掘出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本质,把点上的经验上升到面上的做法,扩大基层创新成果的运用与转化,从而推动整个面上的工作。
三是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原则。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承担的历史责任。把它维护好、发展好,更是党的奋斗目标。党建工作要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根本目的就是要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原则。一段时期以来,基层党建工作在围绕中心、发挥核心作用方面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永修县坚持14年在县委党校集中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的好做法、乡镇科级干部民主测评并向县直单位和向村“两委”干部延伸的好做法。这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结果,必须坚持下去。
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指导,要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
一是要建立创新工作预报预审制度。通过预报,让上面及时掌握、了解基层创新工作的思路,把住基层创新的正确方向;通过预审,可以前瞻性地预测到这种创新的实效,促使基层集中精力抓好创新工作的落实。
二是要完善创新工作考核制度。一要解决考核内容不明确、不具体的问题,研究制定一整套对党建工作创新进行分类考核评价的科学指标体系;二要科学确定考核的时间,对创新工作进行跟踪性考核。主要可以借鉴干部工作考核的方式,把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结合起来,做到阶段性考核与集中性考核并重;三要有利于正确的政绩观的贯彻落实。无论是考核指标体系的建设,还是考核时间及方式方法的应用,都要有利于引导基层党务工作者集中精力抓工作、抓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热情,达到既客观评价干部,又有效推动工作的目的。三是要实行创新工作督查制度。督查是抓落实的有效办法。强化督查力度,一要建立创新工作专项督查队伍,做到任务到人;二要落实督查责任,做到责任到人;三要健全督查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四要完善督查方式,把下去明查“暗访”与在上面接受群众信访举报相结合,把抓落实与查实效相结合,全面掌握基层落实创新工作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纠正工作中的问题。
四是要坚持重大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一要合理定人定责,区分层次与对象,对不同的组织实施者、指导者、管理者,赋予不同的责任。二要科学界定失误的原因与程度。党建工作是一个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影响基层创新实效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并不为组织实施者所左右,不少创新工作本意是好的,路子也是对的,但不一定就能取得很大的成效,这里有很多客观性的原因。所以,界定失误的原因,应突出组织实施者、指导者、管理者的主观失误方面,界定失误的程度,应根据对失误原因的界定,把因组织实施者、指导者、管理者主观上的重大失误而导致的重大损失及危害进行合理评估,杜绝不负责任、不作为乃至哗众取宠的负面行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努力做到“五个同步”,在统筹中处理矛盾、在兼顾中把握平稳、在协调中促进发展,才能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上台阶。
一、坚持同步谋划,统领党建工作区域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按照“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要求,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大力推进各个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既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又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既要抓好机关党建工作,又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既要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又要创新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使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增强功能、焕发活力。在农村,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检验农村党建工作的成效;在社区,要围绕和谐社区建设目标,加快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在企业,要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的方式方法,有选择地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组建率;在机关,要突破常规的“争先创优”活动和宣教活动,在多样性上作文章,不断探索机关党建工作新的载体,以创一流的工作业绩促进机关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同时,根据流动党员增多的实际,实施党员“安家工程”,及时建立“流动支部”,切实解决流动党员教育难、管理难、活动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只有坚持统筹党建工作区域,推动平衡协调发展,才能有效扩大党的阶级基础,进一步增强党的群众基础。
二、坚持同步完善,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基层党组织建设由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部分组成,主要由队伍、阵地、活动、制度和保障等五个方面共同支撑、维持运转。其中,队伍是关键,阵地是基础,活动是载体,制度是根本,保障是前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组成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体系。这五个方面必须相互协调,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够健康发展。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既要注重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办公设施建设、教育网络设备建设等开展正常组织活动的硬件建设,使基层组织的办公活动场所,普遍达到有党组织标牌、有旗帜、有阵地、有制度、有电教设备、有资料柜、有学习资料、有公示窗口的“八有”要求;又要注重党的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党内生活制度、党员学习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一系列旨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软件建设,同时积极创新党员和党组织的活动载体,促进党建工作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真正形成“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干部一根标杆”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同步提高,激发党建工作活力
当前基层党建工作整体运行情况良好,较好地发挥了核心战斗堡垒作用,但是在具体工作推进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经济条件、工作氛围、个人素质、外部环境等情况的差异,出现了一些工作不同步、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形成基层党组织建设齐头并进、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必须统筹先进与后进,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协调发展。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善于培养典型、善于发现典型、善于捕捉典型身上的闪光点,抓住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认真进行总结、宣传、推广,通过在不同层次、不同行业树立各方面典型,发挥好典型群体的辐射力,使典型效应转化为群体效应和社会效应,形成“一花引来万花开”的生动局面;同时要在实践中积极创造新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赋予先进典型新的内涵,进一步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防止出现“示范万能化”和“一成不变”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巩固提高中间水平的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软弱涣散的后进基层党组织,确保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特别是后进基层党组织,虽然占总数的比例很小,但是严重影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必须采取果断措施,认真进行整顿和转化。对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的,必须限期进行整顿;对处于后进状态的,要常抓不懈,限期有所转变和提高。后进基层党组织是个动态、相对的概念,一批后进转化提高了,还会有新的相对的后进出现。因此,要把整顿转化后进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四、坚持同步运用,推动党建工作创新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要坚持统筹传统做法与工作创新,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一些实践证明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应该做到“助势添柴”,一以贯之,扬优成势。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工作模式和
常规运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领域,整合工作资源,不断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基层实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使基层组织建设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要不断深化对党建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在思想观念上,树立“以变应变、在变化中求发展”、“敢破敢立敢为人先”等观念,在求新思变中推动创新;在工作思路上,要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回顾过去,分析现在,前瞻未来,对成熟的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对创新的思路进行大胆的实践;在工作方法上,要敢于跳出习惯性逻辑推理,全面、客观、发展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偶然中探究必然,从结果追寻原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五、坚持同步建设,深化党建工作内涵
基层党建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会有动力、有活力、有地位。实践证明,哪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得力,哪里工作就顺,发展就快;相反,哪里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多,哪里的工作就难开展,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和深化统筹协调的理念,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来部署,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推进,把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基层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基层组织的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果体现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奠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实组织基础。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坚持“两手抓”、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的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书记亲自动手抓党建的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新机制,大力开展“双学、双培、双带、双帮、双争”活动,持续创造环境良好、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发展环境,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努力形成“抓党建促发展,抓发展促党建”的良好工作格局。
第四篇:加强基层党建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第二十期乡镇党委书记(加强基层党建)培训班
教 学 计 划
一、教学目的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讨基层党建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解决措施,准确把握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求;强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守纪律、讲规矩的自觉性;掌握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执行民主集中制等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强基础、抓改革促发展、抓稳定促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推动乡镇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
二、培训对象 乡镇、街道党委书记。
三、学习时间
学制60天,2015年6月1日——7月30日。
四、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核心,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体验式、研讨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辅之以远程教学、外请报告与讲座、“学员论坛”等各种形式组织教学,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教学内容 开班式暨入学教育:6月1日上午。教学引论:6月1日上午(书面)。入学测试:6月1日下午。
(一)专题教学
第一模块 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专 题:
1、学习总书记“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战略思想(范 鹏)
2、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陈永胜)
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案例式)(张向东)
4、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朱 宁)
5、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肖安鹿)
6、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吴晓军)
7、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王文行)
8、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君才)
9、法治中国建设若干问题——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张佺仁)
10、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徐世平)研讨活动:安排小组讨论1次,全班研讨1次。研讨题目:
1、如何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总书记“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思想?
2、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阅读书目: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总书记重要讲话选编》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第二模块 适应新常态,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专 题:
1、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与重大决策思路变化(张建君)
2、全球视野中的“一带一路”建设(王成勇)
3、当前我省经济发展现状和新常态变化特征(李含琳)
4、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奋力推进甘肃发展(李景铭)
5、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甘肃(王 旻)
6、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与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李润强)
7、实施“3341”项目工程,推动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王成勇)
8、推进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建设(吴晓军)
9、创新甘肃“精准”扶贫机制,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朱占荣)
10、当前甘肃农村经济改革与特色农业发展(李含琳)
11、坚持产业富民取向,推动强省与富民同步发展(王 河)
12、甘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曹建民)
13、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强化金融支持和保障(马应超)
14、认真总结“双联”工作经验,推动甘肃城乡互动发展(宋圭武)研讨活动:安排小组讨论1次,全班研讨1次。研讨题目:
1、如何认识、理解、适应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2、结合乡镇工作,谈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阅读书目:习近平: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4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克强: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4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三运:
《科学发展 转型跨越 民族团结 富民兴陇 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省委十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刘伟平:
《甘肃省人民政府2015年工作报告》
《在省委十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三模块 履职能力提升与训练
专 题:
1、基于“工作落实年”活动要求的执行能力提升(鲜静林)
2、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案例式)(张佺仁)
3、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案例式)(张梦茜)
4、提高领导干部媒体应对与舆情处理能力(案例式)(张向东)
5、领导干部与科学决策(案例式)(慕小军)
6、“大智移云”时代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培养(张 诤)
7、互联网思维与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升(王亚强)研讨活动:安排小组讨论1次。研讨题目:
1、如何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和抓落实的能力?
2、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工作、推动发展? 阅读书目: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 《现代领导战略思维》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读本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
第四模块 党的建设理论与党性党风教育
专 题:
1、把握从严治党规律,深化从严治党新常态(康 民)
2、坚定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之“钙”(刘务勇)
3、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曹 殊)
4、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高兴国)
5、着力构建和全面实施“3783”主体责任体系(张嘉选)
6、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高兴国)
7、弘扬整风精神,加强作风建设(朱彩萍)
8、习近平的党性修养观(陈永恭)
9、中国传统文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李润强)
10、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外 请)
11、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曹 殊)
12、缅怀先辈事迹,坚定理想信念(现场体验式)(党史党建教研部)党性锻炼:
1、组织学员参访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了解革命史实,缅怀先辈事迹,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现场教学)
2、组织学员参观兰州监狱,进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现场教学)研讨活动:安排小组讨论1次,全班党性分析交流1次。研讨题目:
1、如何抓好新常态下的从严治党工作?
2、如何真正做到讲纪律、守规矩、转作风? 阅读书目: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实施意见》(双十条规定)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新时期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程》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领导干部官德修养读本》 《中国共产党章程》
(二)外请报告与讲座
1、每周三下午安排“形势任务、改革发展、国情省情、方针政策”外请报告。
2、听取全省领导干部“富民兴陇”系列讲座。
(三)远程教学
每周二晚、周四下午安排中央党校关于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远 程教学内容。
(四)学员论坛
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学习体会,围绕“如何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在本班组织开展学员讲座2次。
另,开设体育课14课时。
六、学习考核、党性锻炼与党性分析、成果总结与鉴定
1、学习考核
学习考核分平时考核和结业考核。平时考核由班主任对学员读书笔记、讨论发言及其提纲准备和出勤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结业考核采取两种方式:学习期间,安排一次基础理论开卷考试;学习期满,每位学员要紧密结合实际,撰写一篇有分析、有见地、有较高理论水平、对推动本地区或本部门工作有一定价值的结业论文,字数要求不少于5000字。
以上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记,结业论文及平时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记。
2、党性锻炼与党性分析
要把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贯穿于学习培训的始终。学习期间,安排一次组织生活会、一次党性分析会,同时安排党性锻炼现场教学,重点抓好对学员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尽职尽责干工作的教育、道德情操的教育、拒腐防变的教育和“三严三实”的教育。并以完成学习任务、遵守校纪校规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作为党性考核的重要内容。学期末,每位学员要认真总结自己在党性修养、党性锻炼方面的收获,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党性分析材料,并组织全班交流。
3、成果总结与鉴定 培训结束时,在联系本班次校领导和教研部的指导下,由班主任会同本班党支部和班委会,围绕培训主题,撰写一份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和前瞻性的咨询报告,报省委组织部。同时,对全体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纪律、党性等方面的表现予以综合考评,客观公正地作出个人鉴定,全班作出学习总结。
七、组织领导
本班次由副校长冯湖和党史党建教研部负责联系。教学计划的实施由该教研部与进修培训部共同负责,负责人:康 民、翟晓岩。教务处负责督促检查各教学环节的落实情况。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教务处
2015年4月
第五篇:基层党建
我镇周密部署、迅速行动,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省委组织部会议精神,以“五举措、五提升”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年的目标。
一是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本着“转化一批后进党组织,提升一批一般党组织,巩固扩大一批先进党组织”的原则,将全镇33个基层党支部分为三类,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强根基,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转型、建设幸福新柳山的战斗堡垒。
二是强化培训、服务群众,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结果,对不胜任现职的党组织书记,及时进行调整。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服务群众的公仆意识,围绕发展农业、领民致富、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等方面理清思路、抓好落实、确保实效。
三是做好承诺、创先争优,提升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进一步做好党员公开承诺工作,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先锋模范,不断开创全镇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四是落实经费、建好阵地,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水平。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把村、社区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充分保证基层党组织日常活动的开展。全面落实村党支部书记报酬待遇,合理确定并落实其他村干部报酬待遇。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活动场所规划建设成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党群活动中心。
五是健全制度、近位升级,提升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积极总结创先争优先进做法和经验,每个党组织建立一项务实管用的制度,促进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和书记接访等做法规范化、长效化。完善基层党务公开制度,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注重关心和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