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教子日记(六)
我的教子日记
(六)儿子一个人从幼儿园回来了,他很高兴地对我说:“爸爸,我已经在学校就把作业做完了。”我拿出来检查了一下,虽然是做完了,但感觉不是特别工整,当然,比起以往来,还是有些进步了。我问儿子:“这单词怎么读?”他思索了片刻,不知道,然后我就做手示提醒他,他便张口大声说:“HI”,然后反复做了几次,他就跟着反复念了几次。
儿子冲着我说:“爸爸,我们来玩棋吧,好久都没有玩了。”我说:“你自己和自己玩吧,我要忙呢。”说罢,儿子便自己玩了起来。我看到儿子乖巧的样子,我心里顿时涌现出一丝负疚感,为什么呢?因为我没有抽出时间陪他玩耍。我忙完了自己的事情之后,他也没有再玩棋子了,我就问他:“我们一起来贴纸,怎么样?”其实这是一种动手操作的数学习题。儿子说:“好啊,好啊。”我们开始做了,这道题是让儿子自己动手用彩条贴出两个长方形。儿子在上方贴了一个边后,不知道第二条短边到底贴哪里,他还想贴下方呢。我跟他讲了一下,长方形四边的特点,可是对于5岁的他来说,他仍然无动于衷,于是我就亲手示范了贴了一个,等到第二个时,他就自己会贴了,知道上下相等,左右相同。最后,我又和他一起总结了长方形四条边的规律。他能够自己说上来,证明他已经会了。
由此,我发现,如果我们本身的引导能力不够,还不如亲自示范,让孩子在示范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比我们一边比划,一边生气要有效得多。
后来又做了一些其他的“常识性”的题目,其中有一个是“我最棒”,图中的小孩晚上自己一个人睡,不需要大人先陪,而是自己一个人抱着娃娃睡。我问他:“你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你就打勾,如果没有就打叉。”儿子迟疑了,他可能是在内心里希望自己是勾,渴望自己能够做到的愿望很强烈,所以看着我,从他闪烁的眼神当中,我能够明白这点。所以,我改口说:“当然,如果你从今天开始,下决定说我能做到,从小到头,一个人入睡,你也是可以打勾的。”儿子兴奋地勾了起来,看样子,他很想肯定自己。我说:“说话要算话。”晚上冲完凉睡觉的时候,他自己真的抱着小狗睡觉了,不过等关了灯之后,没有过多久,他虽然没有像以往那样大声地哼哼唧唧,但是他一个人的低声啜泣还能听到,我想:他也已经在试图让自己进步了,已经很不错了,还是再给他一点时间吧。
于是,我到他床上,当然我没有告诉他原因,不想让他自己觉得自己食言了,那样会增强他的挫败感。我就放松自然地说:“爸爸,到你这里睡会儿,你这里的电风扇风大。”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把头转向我这边了,然后又恢复了状态,似乎谁也不知道他哭过。没有过多久就睡了。
儿子,虽然没有一个人抱着娃娃入睡,但他已经知道学以致用,已经试着用这种方法改变自己了,只是这个方法可能还不是特有效,不过每天一小步,也有新的高度。如果这个方法不通,那就再试着用另一种方法,直到能够百分百自己入睡为止。或许我从这头伸出手,隔床拉着他的小手(我们是两张上下铺,我们都睡在下面,两张床并排在一起的),他可能会有安全感,今晚试试„„
第二篇:我的教子日记(44)
我的教子日记(44)
一直以来儿子的幼儿园现在每天都有两本作业,而我呢总是不想缩短孩子快乐的童年时光,不想单独给他再加作业,即便是“游戏型”的、不需要他们有意注意力的作业。我总觉得现在孩子自由飞翔的空间太小,时间太少,所以近来一直都没有坚持给孩子做那本以常识知识练习为主的书本。也许孩子真的是需要反复的提醒,并且是自己对自己有参照标准的提醒,否则很多本该注意的生活习惯,他又要渐渐地忘却了,没有动力去实施了,也不想干巴巴地听你唠叨了,因为我们的唠叨他就料到下文是什么了,完全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而且还使得他即将反感了一样。
最近一段时间,儿子又开始要我不停地唠叨才肯去刷牙、洗脸、叠被子、摆鞋子,以及还要我常常提醒他不要把吮手指,写作业时不要边写边玩东西,有太多的令我窝火的行为,但我都能克制自己的脾气,我知道火一发,虽然他会临时改正,但高压下的转变不会长久,除非是他自己深刻地认识。
最好的教育就是孩子对自我的教育,昨天晚上我们早早地上了床,我又把以前那本必备常识书本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完成练习,没有想到的是,他现在对每一幅的评价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飞越式的进步,以前都是由我来说题,讲题,现在只要你读题,他就能一一指出各种选项的是与非,表达得相当流畅,这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不过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他没有排挤这种练习的方式,他还口口声声地说:“我最喜欢做这本练习了。”想想也是,大都是幼儿保育知识,题目也都取自于生活,贴近幼儿生活,并且都是图文并茂的。
一口气完成了四页,这四页里我只读题了,他自己一一解题,说得头头是道,从对这些题目的评价当中,他自我教育了如何做到用眼卫生,如何保护牙齿,如何有个良好的用餐习惯,如何做到有良好的写作业的态度,我相信如果在生活当中,如果他做错了,我不用去唠叨重复过去的旧的理论了,只需要用问句提醒:“难道你忘了书中的那个小朋友是怎么保护自己眼睛的吗?”“难道你忘了书中的那个小朋友是如何文明用餐的吗?”等等,用问的方式更能让孩子引发回忆和思考,并且降低了我们因唠叨过多而心急的现象。
第三篇:我的教子日记(63)
我的教子日记(63)
儿子在晚上的时候,总是用哭来换取我的同情心,因为半夜里他一哭,我总会去到他的床上陪他睡会儿,直到他睡熟为止,而我呢,想着时间长了,他就会自己一个人彻彻底底独自睡觉了,谁知道没有让他学会独自睡觉,倒养成了“哭哭啼啼换取我陪他同睡”的习惯,尤其是前几天,总是中途下床两次,严重影响我的休息和睡觉。
今天晚上依然会被他的哭声吵醒,我知道他的哭声什么时候会停,如果我不过去,如果我不发顿脾气,他是不会罢休的。过去吗?等于告诉他:你哭得是有效果的,只要你哭,我就会过来。所以,我忍无可忍了,看他哭得都全身出汗了,还在卯足劲地哭,一股无名火,一下子从心底往上蹿。
我拿起他的布娃娃,狠打了他几下屁股,仍然没觉得出气似的,待我把他的娃娃甩出来的时候,不小心扯到蚊帐了,蚊帐的一边脱落了,我便顺手将另一边也顺势用手使劲地扯掉。蚊帐就覆盖在了儿子身上,可他依然哭着。本想着直接从床上把他拉到屋外去,可想着可能到时弄得他感冒,所以我自己则不由自主地打开了电脑,企图让自己从“烦心的事情”上转移焦点。
电脑打开之后,听听歌,的确让自己平静了不少,我就在想着,我该让他知道我为什么如此生气,于是我就恶狠狠地说:“你连个睡觉都不会,你说你还有什么用?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的呢?”当然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还真没有统计过一个五岁半的幼儿,到目前有多少仍然是离不开爸妈睡觉的。总之,在睡觉这件事情上,我就认为他该自己学会独立,哪怕是被我强迫被逼的。谁让我以前所有的软方法都没有着陆呢?
我自己在听歌的时候,发现儿子现在逐渐平静了很多,想到晚上蚊子多,蚊帐又被我扯掉,所以我便打开灯,继续把蚊帐绑好,儿子则睡着两眼直直地看我忙着。本想在狂风暴雨之后给他点阳光的,但想着可能又让他不够果断了,于是装着不理他,一脸气愤的样子。目的就是通过这次,让他知道我的坚决,有时我们表现出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在以后碰到类似的事情,他也就坚决了。我们坚决的态度,让他自己学会约束。
22/03/2013
第四篇:我的教子日记(十三)
我的教子日记
(十三)儿子的作业大多数的时候,他都在学校里已经完成了,每天回来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他都喜欢上网,经常上7K7K游戏网,那里的很多游戏他都无师自通了,有些游戏我认为了无生趣,他却玩得津津有味。
令我头痛的问题来了,他上网如果你让他下,他开始生闷气,尤其是我强行关掉网页的时候,他的心情更开始判逆了,让他干啥他都无动于衷。除非你能够让他再玩一次,再玩一会儿。我很担心他上瘾了。
碰到家教难题的时候,我已经养成了找原因,想办法,再行动的心态。因为我们出门在外,孩子能够玩的空间和其它条件都受到限制,不让他玩会儿,的确让他觉得有些无趣。如何保证适当的娱乐,又不至于上瘾形成坏习惯?5岁的儿子,对于几时几分的时间还没有清晰的概念。怎么办?
下次他再要玩得时候,在他玩之前,我会拿出一张纸,一支笔,然后记下开始的时间,并告诉给他现在是几点,接着问他,你要玩多久,他一般都随口说:“十分钟”,其实他也根本不知道十分钟究竟有多长。我就自己挑明说:“十分钟很短的,再给你加十分钟,一共玩二十分钟吧。”他觉得我还在给他加时间,不免很爽快地答应。我就说:“但你要答应,到点立刻下。”最后跟他说:“你看,现在是20:15,20分钟后是20:35。你看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对照,如果显示20:35,跟我纸上写的是一样的,你就自己关掉。”他欣然同意了。我就把他结束游戏的时候也写在纸上,放在他旁边。
20分钟快要到了,我会提醒他留意对照电脑上的时间和纸上的时间是不是一样?是一样的时候,因为事先有约定,他真的是守时关掉,然后对他一些正面的评价,说他是一个守信用的人。
当然有时,即使到点了,他也不想下,他会说:“等我玩完这一次,马上就好了。”这个时候,我们做家长的,要懂得保持分寸,不能说:“不行,时间已经到。”可以答应他玩完,毕竟这个时候他也已经知道超时了,如果给他一点好处,他下回还是会乐意地配合我们的“限制时间”方案。而如果一点情面都不给,说不定下回再想用时间给他固定,他会很不乐意,因为他觉得时间固定给他造成了不方便,虽然不说,但他会这样觉得。
第五篇:我的教子日记(36)
我的教子日记(36)
今天带儿子去书店了,儿子最近特别喜欢看奥特曼漫画系列,原先儿子是光喜欢图片,他一个人坐在地上翻看着,每次注意力都表现得非常集中。今天唯一不同的是,他居然要我跟他读,可能是平时跟他读习惯了,也可能是读得时候,一边看着画面,他一边能觉得更有趣,更明白。嗨,看样子,他看图片看多了,看尽兴了,自然而然就想到要搞清楚,那图片中的几个大字,或图片中的气泡符号里写的是什么了。我自然一一哪他讲了,虽然大都是拟声词或者是一些特技的名称,诸如:“唔、咻、嗖、啪、啪啦”等,现在想想,我知道儿子为何喜欢这些简短的文字内容了,因为他在生活当中与别人玩得时候,或者自己玩得时候,他喜欢角色模仿,把他自己当着书画中的人物,并且在玩得过程当中,配合着夹杂着书本中的字、词,他觉得很过瘾,很容易使自己兴奋。比如:他就经常在玩得时候,喊出一些“啪、咻,阿拉特姆流光体”之类的话语来,我想让他自己体验到这种口语表达的快乐之后,他肯定能够体验到看图片虽好,但要能看懂文字,自己感觉会更棒。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能培养他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看样子,他在电视上看过的,他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如果我们平时多留意他喜欢的片子,等到了书店时,再趁机找出几本相应的书。比如:儿子平日里看过一个动画片是《木偶奇遇记》,今天在书店看完奥特曼漫画系列之后,他见到书架上有一本画着木偶的图片,他就要求我跟他讲,书实在太厚了,我当时只读了几页,我问他:“你怎么知道这书的名字?”他回到封面一边读一边指着书名说《木偶奇遇记》。刚开始我还担心,儿子不会光喜欢看漫画书吧,看样子这种顾虑是多余的人,实际上只要留心孩子的喜好,找到相关的书籍,他还是能够爱看各种书籍的。如果我们平常对着孩子说:“看什么呀,你在电视里不是看过奥特曼了吗/你在家里不是看过小木偶了吗?”可毕竟两种方式的体验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是否可能通过阅读相关书籍的方式,慢慢转变孩子只单一看动画片的习惯呢?如果平时在家,一看到孩子看动画片,则认为是孩子的天性,那么时间长了之后,他只知道看电视版,没有及时引导阅读书籍类,这样长此以往,会不会失去很多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宝贵机会呢?或者是另一种情况,每每看到孩子看动画片,我们就反对,上前把它关闭,而这时我们再去希望他看书籍版的,他内心里肯定就很排斥了,因为这本书他曾有过不好的体验,所以他内心有阴影,他可能会爱上书籍版的吗?
所以,剩下的事情就是:我们做家长的,静静观察孩子对动画片的喜好,毕竟很多动画片的原版是根据书本来改编的,虽然也有些书籍是根据动画片来编写的,但我们一定能找到以书为蓝本的动画片,再找个恰当的时机,走进书店,带孩子找到书籍版,他也一定会因此喜欢看书。他也许再也不觉得书远远没有电视有趣,如果我们大人能够会声会色地读一读,他更会觉得看书也不错,渐渐地对电视就没有那么专一了。毕竟还有一种方式可能同样给他快乐,那就是——书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