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读之十九:党的创造力来源于党内民主
公方彬认为,一方面这句话坚持了既有的观念,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中央明确强调没有民主中国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说明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是我们相当一段时间来,甚至建党以来都在研究和探索的,虽然说我们还有不尽满意之处,我们有不足的地方,但是探索是没有停止的,尤其是这些年来政治生态的变化,强调党内民主的呼吁声越来越高,建设的热度越来越强,这个不是新的,是既有的,是对原有的一个强调。
他指出,另一方面虽然这不是全新的概念,仅仅是强调,但是这种强调就时间来看,是我们党在顺应时代的发展。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再强调本身就是方向,也就是信号,尤其是明确了增强党的创造活力,起点在发展党内民主,以这个逻辑看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预计,党内民主在下一步的党的建设过程中将摆在什么样的重要地位。由于我们一再强调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主义民主,党的民主加强了,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民主必然随之加强,这就是趋势,这就是方向,这也是我们所关注和期待的。
第二篇: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中共鹿寨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党支部
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为了保证党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订本制度。
一、党内监督的基本内容
党内监督要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的党内监督的八项主要内容,对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一是能否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决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二是能否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三是能否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科学决策;四是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五是能否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六是能否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及有关规定,做好干部工作;七是能否廉洁自律,模范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八是能否坚持原则,敢于同各种错误倾向和违纪违 法行为作斗争。
二、党内监督的重点方面
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作风建设情况。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重点监督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以及贯彻执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情况。具体为:一是能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二是能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三是能否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四是能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五是能否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六是能否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七是能否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八是能否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三、党内监督的主要方法
(一)定期检查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并向全体党员通报。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所在党的支部组织生活的情况,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二)督促定期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会前,收集党员、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见,如实转告本人或者在会上报告。会后,监督党员领导干部根据党内外群众提出的主要意见进行整改,并将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和生活会上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如实向上 级党组织报告。
(三)了解并掌握党员领导干部及党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并及时向局党支部反映。对于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干部,要及时谈话提醒。按照有关规定查处党支部和党员的违纪行为。
(四)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党员干部大会,听取本局机关行政负责人通报主要工作情况。
(五)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党支部、领导干部都要十分重视党内外群众的来信来访,认真听取党内外意见,并要认真解决处理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防止出现越级上访和突发性事件。
四、党内民主监督应遵循的原则
(一)人人平等的原则。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不允许有不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要严禁对批评、检举、控告进行岐视、刁难和打击报复,违者要严肃处理。
(二)民主公开的原则。要尊重和保护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要克服只有组织监督党员,领导监督党员单向监督做法,实行公开民主的全方位的监督。
(三)实事求是的原则。党内监督要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服人,做到监督批评要准确。对以监督为名,在党内搞派 性活动或泄私愤、图报复以及有意诬陷、诽谤他人的,必须进行追究和处分。
(四)统筹安排的原则。要把党内民主监督与党的自身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三篇: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为了进一步强化党的民主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民主监督作用,保障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行使职权,帮助党员干部加强自警,防微杜渐,特制定监督制度如下。
一、党内监督的对象是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党的组织和党员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既要履行监督的职责,又要自觉地接受监督。
二、党内监督是对每个党员的政治立场、工作作风、勤政廉政、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监督,同时党支部要组织党员学习党纪条例,每年进行党员干部作风整顿,从政治上、思想上和作风上促进党员干部健康成长。
三、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会制度,使党内监督经常化。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管理,切实加强对领导核心人员的监督。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或干部会议,听取本部门党员行政负责人通报主要工作情况,沟通领导干部与党员的联系。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党的建议和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建议和意见,结合工作考核对党员干部进行考察,及时将考评意见反馈党支部并和本人见面。
四、要认真处理党内外群众来信、来访和举报。对反映的问题,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提出处理意见,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疏通党内和党外监督的渠道,充分保证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负责地进行批评、揭发和检举。
五、坚持来信来访工作制度,自觉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健全对党员、党员干部的举报和申诉制度,保护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正当权利。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建立党员思想分析制度,经常地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纪律进行考察分析,每半年党支部向党组汇报思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积极协助组织做好干部的教育、培训、考核、民主评议等工作。要采取聘请监督员、设立监督意见箱、开座谈会、进行民意测评等形式了解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提高监督水平。
七、要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制度、党员行政负责人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制度,并加强对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
八、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行的党员领导干部提拔制度,过好“五关”:一是竞争上岗关(或民主推荐关),二是组织考察关,三是公示关,四是试用关,五是考核关。党组织对干部管理选拔任用上有“协助”和“建议”的任务,组织部门应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真正做到党管干部。
九、完善对党员领导干部任期内工作的民主评议和考核鉴定制度,突出监督重点。
第四篇:党内民主进行时
党内民主进行时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由此不难体味“民主”在当下中国政治话语中的突显地位。其实,对执政党而言,民主不仅是一种治国的理念和价值,亦已成为从自身做起的一种实践。近年来党内民主的种种试验,其蓬勃的民主活力已激荡起深远的效应。
党内选举融入民意因子
一个有785名党员的中国基层乡镇,除了在外打工一时回不来,或是卧床不起的党员,639名党员早早赶到选举会场,倾听党委书记候选人刘刚毅和李勇“决一雌雄”的演讲。然后,那些布满老茧、尚留泥土气息的手如释重负地投下了选票。历史定格在2003年12月7日,这一天,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木兰镇开创全国之先河――直选镇党委书记。当时的区委书记李仲彬用直白的语言表示:“谁当镇党委书记,广大党员说了算!”
此后,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试点不断被复制,成为党内民主一大亮点。并由此渐渐进入了中共高层的视野,获得了制度的推导。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为此明确要求“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2007年 10月17日,在十七大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中组织部副部长欧阳淞透露,5年中,全国有300多个乡镇开展领导班子直选试点,其中在提名阶段实行“公推”,即组织推荐与党员推荐相结合产生候选人的做法,已经得到普遍推广。作为佐证,最近一年进行的换届选举中,几乎每个省份都进行了基层班子直选的试点。
专家认为,直选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机制,增强了党的凝聚力。这一论断已得到相关调查的印证。《?t望》新闻周刊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在基层党委直选中,党员参选率超过85%,党员群众对“直选”做法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4.7%。
十七大报告确认了基层直选试点成果,要求“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可以预见,基层直选之路将越走越宽。
民意的基因,不仅体现在基层党组织的选举,也融入了十七大“两委”的产生过程。据报道,从2006年7月到2007年上半年,中央先后派出60多个考察组赴全国31个省区市,发放3万多张民意调查表。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中如此大规模地检测十七大“两委”提名人选的民意“指数”,中共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改革”、“改进”二词有着丰厚的民主意蕴,党内选举制度还有广阔的试验空间。
尊重党员主人翁地位
党员能不能罢免自己选出的党代表?在少数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党员用自己的行动作了回答。在安徽省怀宁县洪铺镇,曾担任镇教委主任的冯某在任县党代表期间,因为不能正确履行代表职责和义务,被所在选区百余名党员投票罢免了党代表资格。
此外,发生在四川省雅安市的基层党员直选镇党委书记,发生在广西武鸣县的党员、党代表质询县委工作等事件,虽然仍属孤本,但已经让参与其间的党员对自己的权利和身份有了新的感受。
随着党内民主的清新标本渐次浮出水面,“党员主体地位”这一全新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十六大以来,高层多次提及“党员主体地位”。2004年10月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则使 “党员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制度化确认。2007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把“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放到了与“坚持民主集中制”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强调。而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了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重大命题。十七大报告深刻提示了党员是党内的主人,在党的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
有党建专家认为,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就是党员在党内的“主人翁”地位。众所周知,中共入党誓词中,主要强调的是“履行党员义务”,并没有行使党员权利的内容。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年代,革命党强调“义务优先”,“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是,当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后,对权利与义务理应同等重视,事实上,这也是扩大党内民主、民主执政的内在要求。
一个无须争论的逻辑判断是:党员是党内权力的源泉。党员主体地位的崛起,使人们对未来和谐的党内民主、党内生活充满期待。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和基层组织中存在的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轻平等的倾向有望因此得到遏制。
程序民主的行进
陈红星,深圳市宝安区委党校副校长。2003年,他当选为区党代表,正赶上宝安区作为广东的三个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之一。陈红星表示,现在,党代表将与同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样,年年开会,共谋地方发展大计。会后还要听汇报,到乡镇视察。而在广东的另一个试点――阳东县党代会上,200多名党代表还对县委委员、纪委委员进行“满意”和“不满意”的信任度投票。
其实,早在1988年,中组部就指导12个县市区进行县级党代会常任制试点。2002年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此后,党代表常任制的试点不断生温,十几个省份开始埋头办点。
基层的一些党员曾经议论党代表是“一次性代表”。着种看法揭示了党代表职责在闭会期间近乎“闲置”的制度软肋。但这一“软肋”显然将逐步改观,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十七大报告明确作出了决策:“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这也意味着一项扩大党内民主的制度安排得以重新启动。因为1956年中共八大邓小平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提出把党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作为“一项根本的改革”。1957年后,全国各省级党的代表大会(除西藏外)和1500个左右的县级都实行了常任制。
党代会常任制和党代表任期制把党内民主推上了一个新台。有党建专家认为,这些制度设计“使党代会从一般的功能性会议发展为制度性会议,从而成为党领导中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组织机构”。当然,这一新制度还包含党内监督的意图,尤其是防止地方“一把手”的腐败。
各地试水党代会常任制的同期,执政党高层也在审慎地理顺党内权力授受关系,推动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其重中之重则是程序的制度化。十六大提出发挥党的全委会作用,到了次年,中央政治局率先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而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这一政治表达,为改善领导体制,理顺了党内的权力运行机制提供了制度资源。
十六大以来,《党内监督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先后颁行,《地方党委工作条例》等规则加以修订,还推行了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这些无不显示党内程序民主的建设足印。正如欧阳淞所言:“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推动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票决制成为民主推手
近年,一些地方暴露出来的人事、决策腐败案件,使得“‘一把手’僭越集体决策”,“领导干部一言堂”等现象日益引起社会性的思考。如何消解传统决策体制的突出弊端,亦因此摆上了执政党的议事日程。
1999年,深圳市龙岗区较早吹向了人事决策制度改革的号角,一些乡镇开始试行党内选拔任用干部票决制。2002年11月,湖北省委八届二次全委会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通过了十堰市、恩施自治州等四个市州的市、州长人选。到 2003年,四川省推出了党的地方全委会表决下级地方党政正职人选的制度。更加出彩的是,2004年11月,江苏省委全委会将表决无锡市委书记人选的投票过程向媒体开放。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还把全委会票决制扩大到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几经历练,票决制内涵不断丰富,日益显示出民主推手的效用。
“一人一票”的票决制,使得原来由常委会决定下级党政正职的模式,转变为由全委会投票表决,并从根本上限制了党委书记的“拍板权”。地方党委的这些民主实验,很快为中央高层采信。在在2004年,中组部就颁发《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要求对重要干部任免实行全委会票决制。而十七大报告则明确肯定了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提出“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
“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大民主理念。作为一项重要的党内民主技术,票决制为实现这一理想图景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党建专家因此认为,票决制并不是简单的程序变更,而是一项真正的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党务公开正当时
2007年9月18日早上,50多名北京市民走进了以外看似“神秘”的中联部大院,观看了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会见捷克社民党代表团的外事活动。中联部的这次“公众开放日”,是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的各个职能部门当中第一个“开放日”。“其实,中联部并不神秘。”王家瑞向前来观摩的市民披露,包括党代会的报告草案、党委领导干部预选人选等重大问题,将采用多种方式在党内外广泛征求意见。
此次“执政党外交部”首次大规模开放,显然传递着党务公开的重要信号。中共党务去“神秘化”源于2006年中央7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中台办、中组部、中联部等部门领导在国新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主动与媒体见面和沟通,向公众发布党务信息,已给社会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更加令人瞩目的是,借助媒体、调研等多种渠道,十七大的党务公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十七大报告形成前,中央先后派出1000多个报告调研组赴基层问计于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亦先期开通,并向社会公布了十七大代表名单,人民网、新华网等一些主流网站,则对“十七大”进行了全景式的报道和扫描,党代会更是实现了首次网上直播。
在地方,党务公开也在遍地开花。比如在江苏省丹阳市,党务公开的内容已多达30多个项。在陕西咸阳市,九个市委常委的手机号码向社会公开,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和公众监督渠道……
耐人寻味的是,2004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曾作出“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决策。仅仅三年过后,十七大报告就去掉了“逐步”二字,直接了当地提出“推进党务公开”。种种迹象表明,中共党务公开在提速加力。着种更为开放的姿态意味着,党务公开必将成为未来党内民主实践的重点的热点。
两种民主的互动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党内民主的拓展和提速,不仅有利于执政党自身的成长,也将对整个国家的民主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这样的思路,实际上已体现在十七大报告中,该报告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并明确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中组部长李源潮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欧阳淞则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八个字来描述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发展生态。
要扩大人民民主,党内民主需要更强劲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正如李源潮所说,“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员的政治参与热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党内民主的状况直接直接影响社会民主的状况。”
曾全力推动县级党代表直选等试验的四川雅安市委副书记张锦明的一番话,也许更代表了基层党员干部对民主的清晰认识,也代表了社会的普遍期待。这位以执着于基层民主实践而闻名的女党员说:“我们要在民主的实践中学会民主,党的民主才能带动整个国家的民主。”
第五篇:村级党内民主管理制度
白沙镇北寨村党内民主管理制度
近来,白沙镇北寨村在坚持“党务”公开制度的同时,大力做活“针、线、活”三字文章,率先在全省实行“党误”公开,健全党内民主管理机制,收到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一致好评,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逆向探索出一条党内民主科学管理新途径。
做活“针”字文章,多层次征集“党误”。白沙镇北寨村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办法,组织全村100个基层党员走出办公室,下到一线,采取找服务对象说、访党员干部记、听党员群众议等办法,多层次征集“党误”。同时,分别在镇行政党员服务中心、基层乡镇党员诉求中心、村党群便民中心开通“党误征集热线电话”,全面收集党务公开中存在的一些“党误”问题。
做深“活”字文章,多措施整改“党误”。立足党内和谐这一目标,做深、做活“党误”整改文章,建立了“党误”公开销号整改长效制度,在既定的时限内监督各党委(党组)、各党支部按照整改目标整改“党误”,尽力给党员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今年3月初,白沙镇北寨村党支部因一名村干部的儿子在入党转正期间,没有正式张榜公开,违反了党员发展程序,影响了党群关系,影响了党支部的诚信度,成为村党支部在加强村级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大失误。月底,在村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上,把这一“党误”向党员群众公布后,不但没有损害威信,反而使党员和村民们对 村支部更加信任了。尤其是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北寨村围绕党务工作中收集到的意见进行整改“回头看”,对年初计划改造新城区新道路的绿化工程,由于组织和资金到位不力,至今还没有动工。北寨村领导班子在进行自我批评后,作出承诺。党员干部的反响也很大,对如何施工,路边栽什么树,怎样搞好道路环境卫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自“党误”公开制度实行以来,全市党建工作驶入“阳光”快车道,让党员干部的心变亮敞了,群众心中的疑团怨气少了,北寨村各项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真正找到了一条民主科学化管理新途径。
白沙镇北寨村党支部
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