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进基层党委事迹材料
***是**市政府所在地,现辖17个行政村,人口3.3万,党员1267人。党委下设基层党支部31个,其中机关支部4个,企业支部7个,事业单位支部2个,街道支部1个,建制村支部17个。近年来,***党委立足于工作实际和基层党建要求,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以农村“五支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主角”作用,经过不懈努力,制度更加健全,班子更加坚强,队伍更加团结,基层组织建设更上新台阶,有利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在**市基层党建考核中,多次位居全市首位,连续6年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切实加强党委自身建设
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狠抓了党委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优秀党委。在认真学习上级精神、工作部署、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形成了领导班子“合心、合拍、合力”的良好氛围。坚持实行党建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工作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实行了“党委书记全盘抓,组织委员具体抓,包村干部共同抓”的责任体系,加大了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的压力,调动了广大干部抓基层党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办事处党委抓基层党建的“主角”作用,建立健全了处村两级干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把握程序,圆满完成了农村“两委”换届工作
在农村“两委”换届过程中,和平办事处党委深入贯彻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大力倡导“两委”干部交叉任职和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取得了明显效果。17个村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全部按规定时间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共选举产生新一届“两委”干部101人,书记、主任一人兼达到10人,比例为58.8%,两委干部交叉任职42人,比例为65.6%,62名干部实现了连选连任,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换届中,注重把握“六抓”,即:加强领导抓宣传,发扬民主抓推荐,严格条件抓审核,规范选举抓程序,全面推进抓重点,认真操作抓进度。严格把握了每个环节,保证了选举过程顺利实施。通过换届,一批群众威望高、工作能力强的村干部连选连任,一批有勇气、有能力、想干事的党员和农村后备干部加入到了农村“两委”班子当中,为农村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农村“五支队伍”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党建水平
几年来,***党委坚持把农村“五支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建立起了素质较高、作风过硬的农村干部队伍、党员队伍、积极分子队伍、村民代表队伍和老干部队伍,健全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在干部队伍管理上,深入落实《农村干部管理八项规范》和“农村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制度”,创新性地开展“一定二述三评议”活动(一定即:定任务目标;二述即:每半年党支部及其成员要向党员述职,村委会及其成员向村民代表述职;三评议即:党员评议支部,村民代表评议村委会,各村之间相互评议),切实增强了农村干部管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农村干部的思想觉悟和为民干事的能力;在党员队伍管理上,以落实党员“双挂双定双评”的“三双”机制为载体,组织党员亮出身份,自愿上岗,按岗履责,树形象,做贡献,使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先进性,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符合要求的党员队伍。据统计,有730余名党员自认岗位20个,并在支部的领导下经常性开展活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管理上,建立了360余人的入党积极分子库,实行了动态管理,坚持每季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库进行调整充实,并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每年组织开展集中教育培训活动,切实引导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注重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不断增强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在村民代表队伍管理上,切实发挥他们的决策监督职能,按照“一制三化”的要求,规范村民代表表决事项,确保他们监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断强化他们对“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监督,每季度组织村民代表对“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评议,村干部连续两次被评为不称职的,由办事处党委进行诫勉谈话或人员调整,保证了村务活动公开、公平、公证运行。同时,和平办事处党委率先组织筹建了由52人组成的离任干部协会,不定期征求他们对所在村党务、村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为村内发展稳定献计献策,发挥他们参谋助手的作用。
四、健全制度,规范运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坚持把生产一线、高中以上文化的、35岁以下的、农村“双带”能力强的优秀青年,以及农村后备干部作为培养重点,建立健全了“双推双考”、“三阶段”公开、票决制和责任追究等发展党员的工作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六项具体措施:一是将发展党员工作列为对支部书记和各支部的年度考核目标,办事处党委与各支部年初签订责任书,完不成任务的支部取消年终评优资格。二是对发展党员动作迟缓的支部,由办事处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对村支部书记、副书记进行诫勉谈话。三是由组织员办公室牵头,各包村干部配合,积极向支部推荐优秀人选。四是办事处派人参加各支部发展党员大会,进行监督指导,并同发展对象谈话。五是党委会对发展对象逐一讨论审批,防止在发展党员上优亲厚友,严格落实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该党委推行的党员票决制被**市委组织部采用在全市推广。
第二篇:先进基层党委事迹材料
成都市**区**街道地处**区东北部,是成都市中心城区最大的涉农街道,幅员面积37.61平方公里,辖20个社区(18个“村改居”)居委会,总人口近6万人,其中农村居民4.3万人。过去,由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群众对外交流很少,区划前是金牛区的“外八乡”,被人们戏称为城区的“西伯利亚”。2004年底,**18个村中就有10个村属于贫困村,农民年人均收入远远低于中心城区平均水平,是成都市中心城区的最落后的街道。由于发展严重滞后,干部队伍人心涣散,群众怨气十足,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多次出现群众自发启动程序罢免乡、村干部的情况。
2005年1月,**区委调整**街道领导班子。新一届街道党工委深入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和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以及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四个突破”的有关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创新机制,带领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一年多来,**辖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根本改善,快捷的城乡路网已基本形成;占地2700亩的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一期全部建成;2.86平方公里的北湖景区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1273亩的旧场镇改造快速推进;同乐、桂林等近百万平方米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初具规模;农村劳动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力培训转移在全省探索出新模式……,昔日的“外八乡”变成了投资热土。据统计,2005年实现区及区以下财政收入1768万元,同比增长43.0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16.8亿元,同比增长223.08%;集体可支配收入723.8万元,同比增长61%;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582元,同比增长21.08%。街道综合考核由全区的倒数第一上升到全区第二名。干部、群众对街道党工委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极大提升。省委书记张学忠,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省委常委、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等省、市主要领导多次视察**,对**一年多来的巨大变化和街道党工委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理清思路,找准定位,科学发展举好旗
2005年1月19日,以张胜同志为班长的新一届**街道党工委班子组成,当时正值保持先进性教育,党工委及时把握先进性教育的大好机遇,积极动员广大群众的力量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党工委和办事处班子成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重新认识和多角度审视区情,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和周末及春节假期,与社区干部、企业代表就如何发展**进行交流,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专家咨询等多种方式,寻找使**发展实现新突破的路子。在广泛听取和集中各方智慧的基础上,街道紧密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工业**、物流**、居家**、休闲**”的发展思路,确定了“一年起飞、两年翻番、三年一流”的奋斗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战略打法。同时提出了“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团结进取、勇争一流”的**精神。去年5月20日,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同志视察**时指出,**要充分利用北湖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建设成都高档居住区。随后成都市建委、市规划局按照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对北湖周边两平方公里的用地调整为建设用地。按照成都市委、政府的“新三最”的发展要求,以及区委、区政府建设“生态城区,活力**”的发展理念,街道党工委因地制宜,把握机遇,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和走访专家后,确定了把**建设成为“**副中心”和“成都人居天堂”的长远发展目标。实践证明,这些发展思路和实施办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以人为本聚人心
针对过去街道干部人心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较弱的情况,党工委坚持以人为本抓班子、带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聚人心。一是科学民主谋实事,扩大民主聚人心。党工委坚持以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着力点,把科学民主的理念,贯穿于班子建设始终。在党工委的议事决策过程中,坚持按照“十六字”方针科学民主决策。针对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村组财务开支情况等都是老百姓最关心和最敏感的事情,街道党工委坚持开放党工委会议,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并通过多种形式深化党务、政务、居务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消除了群众误解,取信了群众,使党工委的工作得到了群众支持。二是班子率先垂范,转变作风聚人心。针对以往机关干部作风松散、组织纪律性不强的情况,班子成员率先垂范,要求“干部群众能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导入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了机关工作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等,通过作风整顿和规范管理,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明显增强,干部队伍精神焕发,形成了奋发向上的良好工作局面。三是提升能力为抓手,增强干部队伍的工作效能。党工委始终坚持建立正确用人导向,在把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公道正派、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选上了领导岗位的同时,积极通过举办培训班集中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培训、送学、参学等多种方式加强干部培训,增强干部工作能力。同时,还不断完善和优化干部管理新机制,建立绩效评价、干部绩效考核等新机制,有效调动了干部工作干劲。四是以示范党支部为载体,增强支部凝聚力。针对基层组织不完善、党员队伍老化、社区干部素质不高的现状,党工委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型城区建设,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党建示范社区建设,按照建一流支部的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软件建设。按照成都市A类活动室标准建设党员活动室、阅览室、党员接待室等硬件设施。目前秀水、丛树等6个社区党支部已被确定为区级党建示范点,通过发挥示范党支部的带动作用,目前辖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明显增强。
三、转变观念、务实创新,全面建设新农村
怎样理解新农村,如何建设好新农村,**街道党工委创新实现“三个转型”、以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解决好居民关心关注的问题,促进居民生产增收为突破口,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创新“三个转型”,新观念催富新农村
**街道党工委在成都市率先试点党员群众的“三个转型”(思维方式的转型、致富方式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成立新农村建设宣传服务小分队,派遣1000余名“文明助理员”,逐户深入群众家中,结合“八荣八耻”教育,启动 “新农村、新市民”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协助促进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并通过建立典型带动、一对一帮扶等形式,帮助群众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转变守旧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采取党员干部、致富能手“一带一”等方式,帮助和带动群众转变致富方式,带动了群众致富。
(二)多方联动,道路“网通”新农村
**地区幅员面积大,但乡村道路不仅里程短,而且承载能力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地区道路面貌的真实写照。老百姓出行难、经济发展受阻,群众怨声载道。“老百姓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党工委以这句话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改变**落后的交通面貌,迫在眉睫。要修路“钱从那里来”,党工委一方面积极调查编制路网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并向上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级领导和部门反映,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全方位参与,最后采取“省市争取一点、区财政划拨一点、街道、社区、小组自筹一点”的方式,筹措到建设资金8400万元,于2005年4月,全面启动了乡村路网建设。目前,28.7公里乡村路网全部通车,形成了以三环路、**大道、龙青路、老龙青路、双龙路为主干道和以**寺绕场路、龙木路、龙石路等为次干道的新农村区域交通网络。
(二)创新机制,“五无”场镇居民、散居失地农民搬进花园新居
**旧场镇是典型的“五无”(无市政配套设施、无污雨水管道、无自来水、无天然气管道、无消防安全设施)场镇。过去的居民由于生活在“五无”的环境中,不仅给居民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而且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对旧场镇进行改造,是**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心愿,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改造。新班子组建以后,党工委、办事处精心编制出了场镇改造的方案,主要领导积极奔走,多方呼吁,于 2005年5月启动了旧场镇的改造工程。在全市开创了成都市高标准建设小高层电梯用于拆迁安置的先河,首创了投资业主、拆迁单位和政府派出机构联合推进的旧场镇拆迁新模式。同时,党工委还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采用BT模式,率先在全市启动农村新社区建设,于去年11月8日,启动建设成都市首个“198”(非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同乐新型生态社区。目前,占地69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投资近1亿元的同乐新型社区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预计将于今年8月交付入住。
(三)大胆创新,全省首创“三位一体”劳务后勤公司。
随着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有力推进,大量的农村居民将离开土地,面临重新就业,“人到那里去”。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街道党工委提出了“围绕规划抓项目,围绕项目抓就业,围绕就业抓培训”的就业思路。去年7月,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集培训、就业、维权为一体的“三位一体”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服务公司--成都图强劳务有限公司,架起了劳动力供求桥梁。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操作,公司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方面的“政府统筹、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日益成熟,并拥有2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先后培训失地居民2600人,成功开发岗位3000多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余名,帮助居民就业维权80人次,使图强公司成为了失地农民就业的“保险公司”,具有了较强的品牌效应,目前,省劳动保障厅已将此模式在全省推广。
(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
群众观念转变了、道路修通了、群众居住问题解决了,但是如何实现群众长期增收?党工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多种渠道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一是以北湖为中心,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街道结合本地区实际,以风景林地建设为载体,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实行区、街、管委会、社区四级联动机制,高水平建设北湖景区,并于去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目前通过景区建设,昔日的废砖厂变成了美丽的生态公园,长期贫困的和成、秀水、石马三个社区人均纯收入实现增长3980元,达到7680元,并引进民间资金近3亿元,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4个,解决就业1700人。目前,北湖秀丽风光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成都市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和的典范,2005年12 月5日,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省政协主席秦玉琴等省领导率领省委八届六次全体与会代表前来考察,并给予充分肯定。二是四级联动,高水平建设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在市、区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占地11000亩的**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已初具规模,一期工程2700亩建设已完成,光明乳业、焊研科技等43家规模企业成功入驻,28家企业建成投产。2005年8月,园区成为第二个四川省中小企业示范园。目前,欧盟工业园正式落户集中发展区,占地3100亩的二期工程正抓紧实施,11月中国--欧盟企业产品发展洽谈会召开前,欧盟工业园将初具规模。同时,占地1200亩,采取“农民土地入股,市场主体运作”方式建设的中小企业园已正式启动。三是创办我的企业,实现农民增收。党工委积极引导北湖景区的农民开办农家乐100多家,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去年国庆大假七天,农民自办的农家乐,最多的营业收入达到7万元。同时,党工委还把院东、高洪、平丰、新民、光明、建设六个社区建成了**优质无公害农产品产销基地,发展了千亩黄金梨,在平丰社区发展塑料竹架大棚无公害蔬菜400亩,亩平纯收入达1万余元,使当地村民年收入由2004年的3000元猛增加到了5582元,迅速摘掉了贫困帽子。
第三篇: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
盐官镇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
盐官镇位于礼县东部,全镇国土面积130平方公里,距县城33公里。辖27个村15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3人,其中农业人口占4.89万人,居住着汉、回两种民族,全镇耕地面积25906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60元。镇党委辖27个农村党支部,1个总支,7个机关党支部,有党员1021名,其中女党员 78名。
今年,我镇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进程,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创先争优教育活动,紧紧围绕“两个重点、三个强化、九项制度”建设,以开展“五联一抓”活动为载体,在“创”上作文章,在“提”上下功夫;有“新”的突破,有“升”的动作。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核心,发挥好党组织的“三力”作用,着力构建大党建新格局。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开展“五联一抓”为载体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抓班子、强队伍,增强服务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全面深化,加快转型,科学发展尤为重要。镇党委实现了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抓班子、强队伍,不断增强党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
斗堡垒和示范引导作用,切实增强服务职能。一是主抓自身建设。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业务培训会等形式,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和解决“四不”问题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并建立起长效的学教机制,把党中央的惠农政策与理论知识全面贯彻到党员群众中,增强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宗旨意识,强化班子成员的服务意识。二是抓好站所建设。有效地发挥农村基层站所职能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在 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上下功夫,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办实事、办好事,取信于民,有利于民,建立健全长效的惠农服务体系。三是狠抓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把“讲团结、搞协作、讲大事、干好事”作为“两委班子”首要工作来抓,重点加强了新山、东庄村两个相对后进“两委”班子的整改教育工作。进一步理顺了党群干群关系,强化了为民谋利益的宗旨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服务功能,紧紧围绕“两转双赢”这一目标,为农民出主意,想办法,谋发展。激发了基层组织的活力,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是班子建设的基础。首先是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技能培训和服务机制,完成了党员远程教育工程,制定了《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计划》,落实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建立起农民服务中心,搭建为人民群众服务平台。
其次是,认真组织实施“三向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党的服务与管理水平,在有一定文化或技能的无职党员中进行了“设岗定责”。领职责、挑担子,充分发挥每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加强了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全镇流出党员36名,发出《流动党员活动证》14册,新发展党员 9名,为改善党员队伍内部结构输送了新的血液。五是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我镇工作任务重,服务人口多,辐射半径大。我们制定了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制、服务承诺制,组建起几支服务队,定期不定期入村驻户开展服务,约束了干部的服务行为,保证了服务的质量,接受了群众的监督,实行了全程有办,方便了人民群众,改善了路途远,办事难等现实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有效地遏制了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密切了农村的党群干群系。
抓党建、重管理,强化基层民主建设
在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及“一事一议”工作上,继续坚持全面透明的原则,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并围绕群众关心的土地、财务、工程、奖补等热点开展全面督查。深入推进信访举报办理公开制度和信访听证制度,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我镇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日益彰显,主要反映在由于举家外出或婚丧嫁娶等涉及到的奖补资金、土地纠纷上以及用工
开支方面。我们做到了办案到位、查案细致、答复准确、交案及时、群众满意,息诉息访。有力地维护了群众的利益,打造了风正气顺的发展环境,促进了我镇的和谐稳定。
抓示范、办协会,推广先进成果
“公司加协会”、“支部加协会”是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镇党委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组织各类生产经营协会,把党支部的管理服务能力与专业协会的市场指导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探索科学的内部民主管理运行机制。成立了蔬菜协会,果业协会。协会在蔬菜、水果订单、购销、种植等方面发挥了市场配置作用。通过协会和产业化合作组织的运作,克服了小农经济的弊端,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加强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基层建设进程。
抓典型、树 形象,提升创建水平
在“建设年”活动中,切实从本镇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主抓了一大批重点工作和试点工程,抢抓灾后重建、小城镇建设等有利时机,围绕“一轴、一心、一校、一院、一站、一堤、一市、两区、两场、两桥、六路”的建设思路,主抓了盐官小城镇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一轴(306省道)部分路段加宽设计,一心(以镇政府为中心)的建设规划,一校(礼县二中)的新建,一站(综合文体站)的新建,一市(果蔬综合市场)的交付使用,两场(广场和
垃圾场)的选址、设计,滨河路开工和五条小巷道的硬化。在农业产业上,充分发挥土地、水的资源优势,找准主导产业,培育一批“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产业化基地,上下左右形成产业链,党员群众形成帮扶链,提升推进协调发展。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练就了一支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独挡一面的干部队伍。
二、以“科学发展”为导向,努力实现“两转双赢”为目标的农业产业化建设
抓项目、建园区,转变经营方式
借鉴其它地方建设科技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以土地入股,集中经营的生产发展模式,彻底改变相对技术落后、品质低、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竞争力的农业生产,初步实现土地成本化、农民工作化、经营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我们准备率先在新合村建设500亩的苹果基地。继续打造王城反季节蔬菜种植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在稳定农民收入的同时,充分利用盐官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浓厚的经商意识,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向其他行业或地区转移,特别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成为当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初步实现了“双赢”的奋斗目标。
抓基地、建园区,加快农业发展
我们坚持“重点扶持、集中发展”的思路,实行资金和政策倾斜,狠抓新集辣椒、西沟流域苹果的产业,开发水利配套,修建等级公路,加快产业发展,为全镇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带动周边村社的发展,打造全镇“一村一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抓招商、建市场,拓宽经济领域
我们积极跑项目、抓招商,完成了盐官镇果蔬综合市场的新建,总投资2000多万元,蔬菜市场建成使用,将从根本上解决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的问题,进一步拓宽发展领域,增加了收入。
第四篇:先进基层党组织主要事迹
xx党支部成立于1997年,现有党员16名。党支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五好支部”的要求,创造性的开展党建工作,积极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认真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三个文明建设中成效显著,曾多次被局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单位年年被xxx、xxx评为先进单位。
平时注重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和培训,能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能精心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和参加各种活动,不折不扣地完成党委部署的各项任务,认真开展“先进性见行动、当先锋促发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还能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党建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和支持。
近几年来,党支部班子团结、廉洁、务实、创新,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凡属单位重大问题均由集体讨论,支部再作出决定;党的生活制度健全,“三会一课”制度执行好,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效果显著,支部所属党员没有发生违法违纪等问题。为xx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第五篇: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
安仁乡石富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
石富村位于三明市将乐县北部,距县城40公里,全村有两个自然村,共256户1147人,多数人在上海经商。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462亩,森林面积8897亩,烟叶种植面积496亩,产量乡下达1340担,是个经济来源主要靠烟叶种植的贫困村。在安仁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支两委一班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组织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树立科学发展观,为石富村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较好地履行了职责。
一、加强学习,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了不负重望,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村支两委一班人非常注重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提高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保工作、生活中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现阶段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努力提高想问题、办事情的政治水平。努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经常深入队组,深入农户,调查研究,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周边先进典型学习,不断完善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加强班子建设,增强了组织活力 石富村共有党员28人,村支两委6人,在安仁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按照《村民组织法》要求,依法调整了村支两委班子,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使班子有了新的活力。我们始终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双培双带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现在班子成员队伍精干了,活力增强了,各项工作也上去了,在群众中的凝聚力也上升了,各项工作都有了明显的起色。迈入了先进行列,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表彰。
三、拓展思路,增强组织创新能力
1、“空心村”整治。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一方面,农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日益强烈,另一方面,在农民新建住宅过程中,由于外出经商打工人口增多、村庄规划滞后等原因,农民居住点用地往往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空心村”的存在,造成土地浪费严重,安全隐患加剧,影响环境卫生,潜伏矛盾纠纷,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危害巨大。
2009年我村结合全县开展的“进百家门、知百家事、帮百家忙、交百姓友”活动,根据石富村实际情况,按照“民主决策、自主拆迁、统一规划、自我管理”的工作思路,乡村两级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当中、深入农户内心,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加强沟通,制订好符合村情民意的规划、政策,按照“六步工作法”逐项开展这项难度大、压力大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挂村单位国有资产营运公司非常支持此项工作,经常下村全程参与指导,给出了很好的意见,并在整治后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了资金支持,最终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全村原有旧房43户、4250平方米;已拆除旧房42户、4120平方米,占应拆除的96.9%;规划建设新房20户、1960平方米,已完成招投标20户、1960平方米。截至目前,20户已经全部动工盖建,10户已近搬进新房,小区配套设施方面长160米宽5米的水泥路面已浇筑完成并投入使用。通过“空心村”规划改造,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的建房瓶颈得以缓解。市、县领导多次来到我村参观,称赞我们的整治模式,我们将规划的20块新地基通过招标所得地价款全部补偿给原旧宅基地的群众,既没有浪费钱也没有浪费地。通过对“空心村”的改造,路变宽了,房屋之间间距变大了,真正地使“空心村”变成“实心村”。
2、其它为民办实事项目。一是墩上水坝修复。我村墩上水坝年久失修,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相当薄弱,许多良田得不到应有的灌溉而无法进行种植,制约了我村经济发展。在乡领导的带领下,我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通过各方努力,投资近5万元,长40米,高4米的墩上水渠得以顺利修复,使其继续发挥灌溉或排涝的作用;二是坑边渠道整修。渠道三面光总长213m,两边C20砼厚0.15m,渠底厚0.1m,总投资3万元,目前工程已验收完毕并投入使用;三是新建烤房群。为扎实抓好今后烟叶生产工作,我村建造密集式烤房群,现已规划16块新烤房地基供烟农使用,目前16块烤房已经全部建好并投入使用,建造密集式烤房群省工节能又提质量,可以促进我村经济发展。四是率先成立造林合作社。按照林改精神,我村按照上级部署,落实采伐迹地造林。全村施行按户入股的造林模式,一户一股,每股500元,并在全乡率先成立了石富村林业股份合作社,并选举出了理事长和监事长,制定了章程。至今为止,全村已造林210亩,造林苗木43700株,已有100多户的农户缴纳股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山”,造林形势喜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统筹能力,依然是石富村党支部的工作目标。石富村党支部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体村民共同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