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县及早启动七项活动86年
娄烦启动七项活动庆祝建党86周年
娄烦县及早部署和启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的七项活动。一是评选“娄烦县十佳先锋战士”。在全县选树10名社会影响大、示范作用强的优秀共产党员为“娄烦县十佳先锋战士”,在全县广泛宣传,形成“学先进、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迎接十七大”的浓厚氛围。二是组织开展党员“示范行动”活动。在农村开展党员承诺制和设岗定责活动;在企业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在机关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在窗口单位开展“佩带党员标志、公开党员身份、实行文明服务、自觉接受监督”活动。三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先锋赞”征文活动。向各基层组织征文,宣传在全县各条战线上勇于奉献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反映全县党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山西生态环保第一县、创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和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县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四是组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社会各界对当前我县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五是开展慰问老党员、关爱困难党员活动。对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和困难党员进行慰问,送去党的温暖。六是投入使用一批新建的农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在“七一”前夕,举行新建农村党组织活动场所投入使用揭牌仪式,把中央、省市委重视关心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精神落到实处,建成一批规范化、高标准的党组织活动场所,为建党86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七是结合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红色连线党支部”活动。在首批60个具有2m带宽条件的农村,开通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使各基层党组织做到信息共享、互动沟通。(娄烦县委组织部李国强)
第二篇:及早谋划、启动农民工“回归工程”
及早谋划、启动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工程”
所谓“回归工程”,就是在抓好劳务输出的同时,通过政府引导、鼓励和支持有资金、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
一、启动“回归工程”的意义:
(一)适应历史发展趋势
我县每年劳务输出8万多人,扩大了就业,全面提高了外出青年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我县地方经济全面发展。但是,农村富裕劳动力大规模地背井离乡,向特定的区域集中,这种人力资源流动本身就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有现象。随着区域的统筹发展,这样的现象必然会出现新趋势、新变化。出现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有两个:
1、统筹区域发展的推进,使劳务输出地(一般是欠发达地区)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江西是劳务输出大省,以前我在温州的时候,劳务介绍所里常常张贴着“江西人不要”。但是,南方周末一篇文章报道说,“中部地区连续四年的招商状元江西省,自2004年起用工日趋紧张,它在号召外出打工的563万江西子弟返回家乡之时,还四处出击邀请各地劳工前往江西。如今,它还采取层层考核的办法,来确保未来劳工的供应” 2007年10月底,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9部门,联合颁发文件,要求江西各级政府将安排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作为当前“中心任务”,并自上而下,对各级政府进行最终工作考核。什么原因导致的?中部崛起所致。波及江西全省的争夺劳工的行为,背后是经济迅速发展提出的巨大的劳动力需求。从2006年开始,在向浙江老大哥学习,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的新战略下,江西开始提倡本地人
在江西创业,经济发展很快。
2、国内劳动力供给高峰即将过去,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刘易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黑人经济学家。刘易斯转折点简而言之就是在此这个转折点之前不论有多少新增就业,工资都不会涨,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在这一点之后劳动供给不再是无限的,工资开始上涨,人均收入开始实质性地增长,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经济增长。刘易斯转折点之前,即使政府想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也难以做到;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即使不希望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过快——使现有的高速增长模式维持更长时间,也同样难以做到。有研究表明,预计到2011年,劳动力供给量不再增加,2021年劳动力总量开始减少。30年来的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适龄劳动力大幅度减少。中国的老龄化是突然老龄化,尽管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仍然较大,但富余的劳动力大多数是35岁以上的,5年后,他们中的相当部分可能不再能适应城市就业市场的需要。适龄劳动力不少是农村许多独生子女,他们的家人已舍不得外出务工
上述的变化,导致我县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逐步暴露:一方面,技术型工人和高素质人才紧缺,构成制约企业创新、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趋紧现象,已经从发达地区蔓延到劳动力输出地区(如衢州)。用工难导致用工成本的快速提高(农村雇工日工资已从去年的25-30元,上升到目前的50-55元),企业开工不足,我县单晶硅企业尤为突出;另一方面,我县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的劳动力我县目前有富余,但却难转移,转移出去了,生存压力也很大。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县的发展,依靠的应该是36万人民,而不仅仅是县域
内工作的人,发展成果惠及的应该是36万kk人,不能把8万外出务工人员排除在外。对务工人员,要送得出,请得回。“一送”、“一请”都是成功之道。“送”是正确的,“请”也是正确的。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发展我县。
把8万外出务工人员中一部分懂经营、善管理、有技能的外出务工人员“请回来”创业,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
——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我县拥有近8万名外出务工人员,大多通过在发达城市和地区务工的机会参加工作技能等培训,积累技术经验和创业资本,学习从商和经营的知识,其中15000多人取得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拥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具有回乡创业或就业的强烈愿望。他们是我们潜在的一笔财富。十七大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其实就是转变观念,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动力。专家说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何况是人力资源。
——增加县城人口积聚,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三产发展:全国县域人口平均数为45.53万人,我县只有36万人,其中又有8万劳动力常年在外。这8万多人既是最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的群体,也是消费能力最强的群体,势必影响三产的发展。县城人口过少,也影响集聚效应发挥。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对外贸易、消费三者共同驱动转变。没有相当规模的人口积聚,消费拉动的作用就不明显。农民工回乡创业一般都在城镇和县城开办,这既增加了集镇和县城的实际人口,又增加了经济总量,特别是扩大了税源。按照现有的税收制度,服务业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同时,服务业是吸纳就业天然的“蓄水池”。从自身优势上看,服务业就业容量最大。每投资100万
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服务业是1000个。
——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回乡创业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回乡创业者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依托打工时掌握的各种资源与家乡的各种资源进行了整合,从事特色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他们不仅带回了家乡缺乏的技术和市场信息,而且还起到了相关技术的示范、推广等作用。拓展了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空间,改变了农村经济单纯依靠农业的格局,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如:WW乡旭日工艺包厂L氏姐妹、SW镇SER。另一方面,通过外出务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外出务工人员做出牺牲的基础上的。都是劳动力大转移的副产品,或者说是劳务输出的负面效应。可能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愿意背井离乡的人了,但偏偏中国是背井离乡的人最多的。我县有8万多人外出务工,去年带回10亿元收入。然而这10亿元的收入,大多沉寂幢幢外表气派的农家楼房和银行存款里,并未催生多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同时,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出现,子女思念着父母,妻子挂念着丈夫,这样是不是真正的和谐?
二、回乡创业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返乡创业者少,资金回流量不大,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青年又都在异地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产业和发展空间,一般都选择了异地创业。
2、信息沟通不畅:外出务工人员对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少:对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了解很少,普遍存在近乎是本能的悲观态度,也不了解本县企业的用工需求。
3、县城缺少都市气息和文化氛围,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
三、对策
(一)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
1-3季度,我县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7.63亿元,同比增长40.6%,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凸显。预计到年底,全县超亿元企业将达到11家,其中超5亿元企业1家,超3亿元企业3家,1-8月。11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得分293.29分,比全市平均高出52.28分,继续居全市首位。
(二)具体措施
2007年09月24日浙江在线网站中,j县长在谈到创业创新的时候,指出要坚持县内转移和异地输出并重,扩大就业和自主创业并举,提高群众的创业素质、劳动技能,要切实发挥外出人员观念新、本领强的优势,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这于十七大报告中说,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完全吻合的。我县现在鼓励和支持劳务输出的政策、措施很多,对鼓励回乡创业也开始日益重视,比如建立了县外出务工人才信息库,发放“返乡创业绿卡”,搭建返乡创业的“绿色通道”但个人觉得相关政策措施还各自为阵,缺乏整合。能不能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组建网络。各个乡镇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信息库,工业园区和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和培训机构管理信息库,实现劳动力供给、需求的全
接轨。建立驻各地外出务工人员联络处,建立技术工人档案。在主要输出地召开老乡联谊会、恳亲会、通报会,印发乡情资料等,及时介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有关鼓励回乡的政策措施。
2、创优回归环境。土地使用、税费减免、信贷扶持、产业政策等方面提供帮助。可以在县城或建制镇设立农民工创业园或创业街,方便农民工返乡创业。
3、开展典型示范。各级政府要抓好一批返乡创业、发家致富的典型,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和作法,正确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舆论宣传部门要抓好典型宣传,浓厚氛围,营造声势,进一步形成返乡创业的在强大合力。
4、造情感平台。与具有一定实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建立了联系卡,逢年过节都要以适当名义发送慰问信、贺年卡,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家乡父老的关心和温暖,并通过亲朋好友联络沟通感情,动员他们回乡二次创业,回报有养育之恩的家乡人民。建立《kk县籍外出成功人士通讯录》、召开外出务工人士座谈会、春节走访慰问等方式,加强家乡与在外务工人员的沟通和联系,鼓励其回乡创业。
5、荣誉鼓舞。对回归投资兴业和支持家乡公益事业的外出务工成功人士,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出谋献策,发挥才智,对支持家乡公益事业成绩突出的,还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奖励。
第三篇:我区及早拟定“八一”双拥活动方案)
我区及早拟定“八一”双拥活动方案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3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区双拥办为了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巩固我区双拥工作成果,拓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深化军民鱼水情意,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开展好节日拥军慰问活动,于6月中旬起草并向区委、区政府报送了2010年“八一”建军节双拥活动方案。拟定在“八一”建军节期间集中开展以下活动:
一是举行“八一”双拥座谈会。由区委、区政府组织,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区双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驻区部队军政主管参加会议,并向驻区部队赠送慰问金。二是慰问优抚事业单位和拥军模范。“八一”建军节期间,由区领导带队,区四大家领导、区人武部及相关部门领导组成慰问团,走访慰问区光荣院、区军休中心和拥军模范。三是慰问部分重点优抚对象。由区领导带队,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组成慰问团,走访慰问部分重点优抚对象。四是镇街、部门和驻区部队各自做好节日双拥工作。由区政府、区人武部向各镇街、区政府各部门、驻区各部队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各镇街、区政府各部门、驻区各部
队结合本单位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好“八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
第四篇:队伍建设年活动全面启动
“队伍建设年”活动全面启动
全县纪检监察系统“队伍建设年”活动动员会召开后,按照县纪委监察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乡党委、纪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着力在动员部署上下功夫、在加强学习上下功夫,在谋划活动上下功夫、在措施保障上下功夫,确保了“队伍建设年”活动得以扎实开展。
一、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在向乡党委作好汇报,争取支持的基础上,及时成立了由乡纪委书记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建设年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及时传达贯彻了全县动员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乡“队伍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细化了活动安排,确保了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迅速展开。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及时召开班子会和活动动员会,对活动作了全面部署与周密安排,切实把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与行动统一到活动部署上来。认真谋划了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开辟了活动专栏,制作了简报,在全乡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三、把握关键,加强学习。我们始终把学习教育作为开展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各个阶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专题领学、交流研讨、个人自学等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何平九论”等学习文献。截止3月18日,集中学习10个课时,参学人员记录笔记1万余字,撰写心得体会10余篇。
第五篇:开展七项活动抓服务
开展七项活动抓服务
2011年全县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主题是:争创满意机关,争当优秀公仆,争做模范党员。主要目标是:树立一流干部形象,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提供一流效能服务,确保一流发展环境。开展七项活动:
1、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月活动。3-4月份,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组织机关干部开展“转变方式建‘两型’,转变作风惠民生”作风建设主题月活动,让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宣讲政策形势,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惠及人民群众。要建立相关工作制度,推动活动经常化。
2、开展“一联一、一帮一”活动。即一个部门联系一家基层单位(企业、学校、医院、社区和村组等),一个干部帮助一户困难家庭(下岗职工、孤寡老人、病困人员、失足青年、辍学儿童等),帮助基层单位和群众做几件实事好事。
3、开展窗口规范管理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规范管理活动,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丰富服务内涵,畅通监督渠道,全力打造行政审批、资源配置、公共服务、效能监察“四位一体”的综合性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资源共享行政审批服务体系。
4、开展阳光政务示范活动。结合满意政府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环境工作,大力推进以党务、政务公开为重点的“阳光行动”,在全县推介并进一步完善健全用人公开、财务公开、审批公开、收罚公开的各项制度,打造阳光政务。
5、开展作风建设特色工作推介交流活动。充分运用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推介各单位作风建设特色工作,全年召开2次以上作风建设经验交流会,总结先进经验,推进工作创新,确保作风建设出成果、见实效。
6、开展明查暗访督导整改活动。加强对作风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假、庸、懒、散、骄、浮、奢的治理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乱作为、行政不作为、纪律松弛、铺张浪费、公车私用(驾)、打牌赌博、违规赈酒敛财等行为进行明查暗访,加大公开曝光和查处力度。
7、开展作风建设考核评议活动。作风建设考核采取平时日常工作考核和年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32个乡镇和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考核综合排队的97个县直单位进行排序。进一步改进评议方式,采取半民意调查(包括定点调查服务对象、走访调查基层组织及群众代表)和年终评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分类评议。年终作风评议与优化环境、效能建设和创建满意政府公开测评合并进行。扩大评议范围,邀请县级领导、部分“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县委督查专员、作风建设督察员等参加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