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时间:2019-05-12 16:1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第一篇: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

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理事会员单位邀请函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是中共四川省委的机关刊物,是面向基层党组织、以宣传党的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刊物,是省委的喉舌和舆论工具,是省委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省委和各级党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有力武器。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设有“政策快讯”、“党建论士云”、“党风廉政”、“干部任免”、“天府英才”、“观察思考” 等众多栏目。其中,“天府英才” 栏目由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与本刊合办;“党风廉政” 栏目由中共四川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与本刊合办。为深刻理解新时期党的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大力宣传我省党建工作的新成就和新经验,奋力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特开展理事会员单位活动。理事会员单位由部分优秀党政机关、科研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组成。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主要面向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业单位,100%覆盖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全国除西藏和新疆外也有一定的发行量,拥有最具影响力的读者群。鉴于本刊在四川省的特殊地位,以及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良好的媒体环境等优势,贵单位参加理事会员单位活动,将有利于扩大贵单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扩大贵单位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层面和范围。详细内容请参阅章程。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2007年元月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第二篇: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川省人事厅 文件

川人发〔2006〕43号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川省人事厅

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问题的通知

各市(州)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局,省级各部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发〔2006〕9号)和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组通字〔2006〕27号),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严格参照管理的条件

根据组通字〔2006〕27号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应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要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作为授权依据的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行政法规有同等效力的政策性法规文件。

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主要是指党委系统担负的党的领导机关工作职能和政府系统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依据法律、法规等的授权情况和党委、政府以及机构编制部门制定的“三定”规定(方案)或规定的主要职责确定。

(二)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把握政策规定,确定参照管理的范围和对象,不得擅自放宽条件、扩大范围。凡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单位,不得列入参照管理。

二、规范参照管理的申报和审批

(一)审批程序和权限

省委直属事业单位和省委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省委组织部审核,省委审批后,报中共中央组织部备案;市(州)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和党委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市(州)党委组织部、市(州)党委审核后,由市(州)党委报省委组织部审批;县(市、区)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和党委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先后报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县(市、区)党委和市(州)党委组织部审核后,由市(州)党委组织部报省委组织部审批。全省各级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联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比照上述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省政府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省人事厅审核,省政府审批后,报人事部备案;市(州)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政府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市(州)政府人事局、市(州)政府审核后,由市(州)政府报省人事厅审批;县(市、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政府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先后报县(市、区)政府人事局、县(市、区)政府和市(州)政府人事局审核后,由市(州)政府人事局报省人事厅审批。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省垂直管理部门统一向省人事厅申报。其中,市(州)、县(市、区)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由省人事厅审批;省垂直管理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实行参照管理的,报省人事厅审核,省政府审批后,报人事部备案。

(二)申报材料

申报参照管理的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参照管理的请示;

2.四川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报批表(一式三份); 3.获得法律法规授权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依据;

4.设立机构的批准文件(包括规定其职能职责的文件); 5.同级财政部门出具的经费来源证明材料; 6.审批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三)其他要求

公务员主管部门在审核或审批事业单位参照管理过程中,应就该单位是否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和是否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分别征求机构编制部门、财政部门意见。

对于公务员法实施以前列入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要重新进行审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批准列入参照管理范围;不符合条件的,不再列入参照管理范围,并及时变更其人事管理制度。

对特殊需要列入参照管理的省级机关所属事业单位,按照从严掌握的原则,由省委、省政府提出意见,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已列入参照管理的事业单位,因法律、法规修改和废止或机构、职能调整等原因,不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时,有关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变更情况告知审批机关,由审批机关及时作出不再实行参照管理的决定。

三、认真做好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的登记和管理工作

实行参照管理的事业单位,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和我省有关规定,适时完成人员登记、职务与级别确定和工资套改等工作。登记工作应当在核定的事业编制限额内,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对象、条件和程序进行。

(一)登记的对象和条件

登记对象必须是批准参照管理的单位中在编在职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且具备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和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新录用的依照管理的公务员(参照管理的工作人员)在试用期内暂缓登记,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予以登记。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人员暂缓登记,结案后符合登记条件的予以登记。

事业单位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后违规进入的人员以及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或者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员,不予登记。

(二)登记的具体办法

事业单位批准参照管理后,对原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具有“依照管理的公务员(参照管理的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规定予以登记;对不具有“依照管理的公务员(参照管理的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按以下办法登记:对现担任领导职务和副处级及以上非领导职务的人员,经考核合格符合登记条件的,予以登记;对现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登记考试,考试合格并经组织考核合格的,在单位编制和职数空缺内予以登记,考试或考核不合格的不予登记,并调整工作岗位。新审批参照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登记也要严格按此办法进行。

具有“依照管理的公务员(参照管理的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是指原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中按照规定过渡的人员,根据《四川省党的机关工作者录用办法》(川组通〔1996〕54号)和《四川省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99号)公开考试录用的人员,根据中组部《关于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中组发〔1983〕10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组通字〔2000〕3号)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录用的选调生,政策性安置的人员,符合规定调任的人员和因机构改革、工作需要等原因从机关具有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中分流或调入的人员。

(三)登记的程序和管理权限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作为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登记的审核、审批、备案工作。领导成员的登记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

县(市、区)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登记,由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确定登记对象,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报县(市、区)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市(州)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市(州)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登记,由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确定登记对象,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省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登记,由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确定登记对象,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登记,由主管部门确定登记对象,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经省垂直管理机关审核后,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全省各级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联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登记,比照上述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各市(州)应在完成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登记审批30日内,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表》,连同登记备案说明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列入参照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及其参照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参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管理,不实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奖金等人事管理制度。

(四)登记工作的要求

1.对原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省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在认真清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定条件,提出是否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意见,集中报省委、省政府审批后,严格按公务员制度管理,及时开展人员登记等工作。对省属其他事业单位新申请参照管理的,原则上在省级七类机关公务员登记工作结束后,再开展申报、审批工作。

2.对原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由各地在开展七类机关公务员登记工作时,进行认真清理,提出是否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意见。对审核符合参照管理条件的,尽快按规定程序报批;对审核不符合参照管理条件的,各地要及时变更其人事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关工作。对各地其他事业单位新申报参照管理的,可在七类机关公务员登记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审核和报批。

3.事业单位批准参照管理后,对应当参加登记考试的人员,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适时组织全省统一的登记考试。考试具体时间和要求根据工作进度另行通知。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是公务员法实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使参照管理工作与实施公务员法的其他工作相互衔接、有序推进。要认真执行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控制参照管理范围。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规范运作,对不执行录用、职务与级别、工资福利保险等管理规定的,要责令其限期改正,并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参照管理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参照管理事业单位的管理,确保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

附件:

1.四川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报批表

2.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

3.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表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川省人事厅

二ОО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公务员法实施

参照管理

事业单位

通知

四川省人事厅办公室

2006年11月27日印发

第三篇: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宣传工作方案

由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以下简称“中医药科技大会”),将于2005年9月25日至27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本届“中医药科技大会”以“中医药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为主题,力争办成汇聚国际国内中医药界名流、交流国际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的中医药国际性盛会。做好大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扩大四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四川发展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现就第二届“中医药科技大会”宣传报道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精心组织开展三个阶段的宣传报道工作

(一)会前宣传阶段(1月31日—9月24日)

1、2005年1月3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借助各媒体的宣传报道,向国内外发布大会的时间、地点、内容等有关信息,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参会。

2、6月下旬,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第二届“中医药科技大会”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发布会议的筹备进展情况。

3、7月至9月,各新闻单位要安排一定版面和时段,报道我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大举措和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报道我省中医药知名企业的发展情况;报道我省中医药事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4、省级新闻单位、成都市主要媒体从9月15日起集中推出“中医药科技大会”专栏、专题,集中报道国内外中医药专家、学者的科研成

1果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报道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开展的工作;报道我省筹备大会的进展情况等,为“中医药科技大会”的召开造势升温。

(二)会期宣传阶段(9月25日—9月27日)

1、突出报道会议开幕盛况。各新闻单位要拿出重要版面和时段集中报道出席会议的领导、国内外嘉宾、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精英等大会开幕的有关情况。

2、突出报道参会的主要领导、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和知名企业负责人参加的重要活动。

3、突出报道大会举行的特别演讲、学术报告、分会报告、学术交流、中医药国际科技展览等重要活动的情况。

4、突出报道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各新闻媒体通过专访、专题、花絮等形式,报道中外嘉宾对“中医药科技大会”的感受和评价及本次大会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建议。

《四川日报》开幕当日发表祝贺社论或评论员文章,次日发开幕综合消息并配发图片,会议期间每天在显著位置报道大会的重要情况。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要现场直播开幕式,会议期间每天在重要时段播出大会新闻。四川电视台要现场直播开幕式,力争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新闻,会议期间每晚在“四川要闻”节目中播出大会当日新闻。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要在网上直播开幕式,会议期间开设专题网页全面报道大会情况。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成都日报、成都广播电台、成都电视台、成都商报、成都晚报等省、市主要新闻单位都要从各自实际出发,安排重要版面和时段报道大会情况。

(三)会后宣传阶段(10月初)

1、深入报道“中医药科技大会”引起的积极反响和带来的有益启

示。

2、深入报道“中医药科技大会”的重要成果及对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川日报要刊发一组“中医药科技大会”的启示性文章,四川电视台要在经济频道、新闻频道制作1—2期“中医药科技大会”专题节目。其他各新闻单位要从自身角度,积极做好对大会的后续报道。

二、认真做好宣传报道的组织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

成立“中医药科技大会”宣传报道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大会的宣传工作。

四川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组长:杜江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副组长:赵英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

林友谊四川省科技厅助理巡视员

罗波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成员:傅思泉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处处长

曹晓星四川省科技厅科普处处长

杨品华四川省科技厅社发处副处长

刘丹军成都市委外宣办副主任

杨文镒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肖俊西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

四川广电集团副总编辑

程朝阳

四川电视台副台长

张丹宁四川新闻网总编辑

(二)强化工作协调机制

1、“中医药科技大会”宣传报道工作持续时间长、报道任务重、工作要求高、涉及新闻单位多,要求各新闻单位做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圆满出色,万无一失”,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精心谋划,为大会的圆满成功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6月上旬以领导小组名义召开一次省市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中医药科技大会”宣传报道工作协调会,明确各主要新闻单位的宣传报道任务,对“中医药科技大会”宣传报道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3、各新闻单位要由分管领导负责组建报道组,选派骨干记者参加采访报道工作。省市各主要新闻单位应在6月15日前制定好详细的宣传报道计划,切实做到组织、人员、阵地“三落实”。宣传报道计划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对外宣传处。

4、切实做好媒体邀请接待工作。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等中央新闻单位,由省科技厅负责邀请和接待;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等境外新闻媒体由省政府新闻办负责邀请和接待。

(三)强化表彰激励措施

10月中旬对“中医药科技大会”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进行总结,以大会组委会名义对本次宣传报道工作表现突出的新闻单位进行表彰;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名义评选“中医药科技大会”好新闻,对优秀宣传报道作品进行表彰和奖励。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005年6月1日

第四篇: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招考简章

一、招考职位情况

共招考2名。具体职位名称及招考对象、范围、条件见2011年省直机关及垂直管理系统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二、笔试科目及成绩计算方法

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科。成绩计算方法按《公告》统一规定执行。

三、职位排名方式

按职位排名。

四、单位及录用处室、职位职能简介

(一)单位简介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是为省委决策服务、从事综合性调查研究的工作部门,主要职责是:

1.按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专家进行咨询、论证,为省委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2.根据省委的部署,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 1

见和建议,供省委决策参考。

3.根据省委的指示,起草、参与起草或组织有关部门的力量共同起草、修改省委有关重要文稿。

4.根据省委的指示,组织协调市(州)和省直机关的调研力量,完成省委确定的重大问题或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

5.负责本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6.完成省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录用处室简介

1.经济处:以城乡经济发展为主线,负责调查和反映经济体制改革、财政税收、金融证券、城市经济、农村经济、招商引资与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企业改制与发展中的重要情况;负责组织和协同有关研究力量对城乡经济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专题或综合研究;负责经济调节和经济监督的调查研究,掌握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起草、参与起草和修改上述方面部分省委重要文稿;为本室网站和刊物收集、提供相关信息。

2.政治处:以政治建设和社会政治动向为主线,负责调查和反映政权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党的建设、民族、宗教、社会稳定、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方面的重要情况;负责组织和协同有关研究力量对政治建设和社会政治动向

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县乡政权建设等进行专题或综合研究;负责了解反映有关国际问题和重要涉外问题的研究动态;起草、参与起草和修改上述方面的部分省委重要文稿;为本室网站和刊物收集、提供相关信息。

(三)职位职能简介

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社会学、法学、公共管理学研究,文稿工作。

招考单位网址:四川省人事考试网()招考单位详细地址:成都市商业后街3号省委综合楼 考录联系人及电话:谢长伟(028)86603803

考录监督人员及联系电话:季华(028)86603191

第五篇: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文件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文件

川委办〔1995〕15号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文明单位建设

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地、州、县委、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级各部门:

《四川省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办法》,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川委办〔1987〕19号文件同时作废。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1995年3月6日 四川省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办法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落实到基层的有效形式和正确途径。为了推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加强对全省文明单位 建设的管理,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总则

(一)文明单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由地方党委、政府授予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二)文明单位分为省级、市(地、州)级、县(市、区)级,分别由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命名。

(三)我省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街道、居民区、农村村镇,均属创建文明单位范围,都应通过自建或各类共建活动,争创文明单位。

(四)创建文明单位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坚持“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改善生产、工作和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五)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创建活动,并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有效措施,保证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六)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在县以上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做好工作。新闻单位要加强宣传报道。

二、评选条件

(一)文明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组织领导好。党委、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创建文明单位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干部工作落实,有关方面齐抓共管,领导班子以“四好”要求为目标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协作,勇于改革,勤奋务实,廉洁自律,作风民主,群众信任;创建活动常年不断,措施有力,制度健全,任务落实,群众参与,实效明显。

2.思想建设好。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活动,成效显著;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3.改革开发好。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认真执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开发、搞活,开拓进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成绩显著。

4.生产(工作)好。坚持经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致力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突出,生产(工作)安全、文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经济效益高,社会效果好,事业发展快。总的生产(工作)水平(效率)居当地(本系统)同类单位先进行列,生活明显改善和提高。

5.社会主义新风好。广泛开展“五讲四美”、树新风活动,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耸关系祥和;单位风气好,是非分明,纠正和抑制不正之风;治安秩序好,无重大刑事案件,其他案件和违纪现象逐步减少;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做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经常化,无计划外生育现象;清洁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净化、绿化、美化环境成效显著;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类共建和社会公益事业活动。

6.文化活动好。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建设,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业务、身体素质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完成各项教育、培训任务成绩突出,经常开展群众性的读书、科技、演讲等开发智力活动和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

(二)文明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抓发展经济、奔小康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改革、开发、搞活方针,广开致富门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大干部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积极兴办社会主义福利事业,受益面日益扩大,优抚“五保”、扶贫工作落实;总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治穷致富水平居本县(市、区)同类村先进行列。

2.抓思想建设,安定团结好。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干部群众,认真宣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支部、村委会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领导班子团结好、党风正、荛实、廉洁奉公,群众信任;党政重视创建文明村活动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广泛开展培育“四有”公民、党员“三带”、评选“三户”等创建活动,效果明显。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民兵组织和其他群众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明显提高。

3.抓科技文化,开发智力好。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法律常识的“三普及”教育和“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建科普村”活动效果明显;认真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效显著;因地制宜兴建各种群众文化设施,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移风易俗活动,宣传晚婚晚育效果好,计划生育达到国家要求。

4.抓综合治理,社会风气好。干部群众遵纪守法,遵守乡规民约好,无虐待妇女、儿童、老人的现象,基本刹住偷盗、赌博、乱砍滥伐、封建迷信等不法行为,清除吸毒、卖淫、拐卖女儿童乖社会丑恶现象,杜绝各类重大案件和人为的重大灾害事故,社会安定,风气良好。

5.抓服务质量,职业道德好。领导干部和办事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工作效率;村办企业、“窗口”服务行业制订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服务工作规范,纠正和抑制行业不正之风,提高服务质量取得显著成效。

6.抓环境建设,生活条件好。全村环境建设有规划,改善村容面貌和居住条件成效明显,街道、院落、村户环境卫生经常化、制度化,道路平整,饮食卫生符合《食品卫生法》;因地制宜“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井、改灶、改厕所、改畜圈、改环境卫生)成效突出;防病治病措施落实,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三)按以上条件考核衡量不同等级的文明单位时应有所不同,对高一级的文明单位应当严一些。评选省级文明单位,应按以上两个条件考核验收。各市、地、州也可根据以上两个条件的要求,制定属于本地批准命名范围内的、更为符合不同等级和不同类型文明单位实际的评选条件。

三、命名办法(一)按各地制定的创建文明单位规划,开展自建或各类共建活动达到评选条件,以申报、推荐、考核、批准、命名等程序产生。

(二)省、市(地、州)、县(市、区)三级文明单位分别由同级党委、政府(行政公署)命名。省级文明单位,由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推荐申报,省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考核验收,省政府批准命名。

(三)文明单位实行升级制。即县(市、区)级文明单位升为市(地、州)级文明单位,市(地、州)级文明单位升为省级文明单位。凡已命名一年以上的市(地、州)级文明单位,在巩固提高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升级手续。

(四)已命名两年以上的省级文明单位,在全省同类单位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居领先地位,社会表率作用好的,经评选可命名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评选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的条件和办法,由省精神 建设活动办公室另行制定。

(五)军(警)民共建、工农共建和其他各类共建文明单位的命名,原则上命名共建所在单位,对参与共建的另一方或多方成绩显著的,可给予适当表彰。对参与共建作出突出贡献确需命名的军(警)一方,由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与军(警)一方的上级领导机关协商一致后,再按上述规定程序办理。

(六)凡参与共建的一方或多方因故撤离共建活动后,原共建所在单位应改为自建;已是文明单位的,还应呈报命名机关备案。

四、管理办法

(一)文明单位实行分级管理与委托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日常工作由同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负责,有隶属关系的领导部门协办。省级文明单位由省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主管,有隶属关系的省级领导部门协办,日常管理工作以所在地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为主。

(二)文明单位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档案建设,搞好经常性的自查自评和创建活动等,落实创建规划,不断巩固提高质量和提高创建水平。

(三)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主管部门和不隶属关系的领导主,都应加强对所属文明单位的工作指导。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考核制度,搞好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和宣传典型等,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深入发展。

(四)省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对各级文明单位均有直接进行调查指导、检查督促、表扬批评、建议命名机关给予奖励或处分的责任。

(五)对文明单位实行复查制度。凡已命名的各级文明单位,从命名的第二年起,都要在自查的基础上,由同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组织进行复查。县(市、区)级和市(地、州)级文明单位原则上每年复查一次;省级文明单位原则上第两年由各市、地、州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组织进行复查,省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进行抽查。经过复查,对符合条件的发给复查合格证书,继续保持文明单位称号;对放松创建工作,质量水平下降或出现其他问题的,应视其情况分别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撤销文明单位称号;限期整改无效的,亦应撤销文明单位称号,收回奖牌。凡不符合条件的,应撤销文明单位称号,收回奖牌。

(六)被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经过两年以上的创建并达到条件的,可以重新申报原有级别的文明单位。

(七)文明单位因改变单位名称、变动隶属关系,由省内甲地迁往乙地的,应及时向命名机关报告,经核实并办理有关手续后,可继续保持文明单位称号。(八)因故被撤销、分解、合并的单位,其文明单位称号自然消失,应交回奖牌。凡原是文明单位,因机构调整分为两个单位,其文明单位称号可分别继承,但必须通过验收后予以确认,凡机构合并的单位,也可继承被合并单位的文明单位称号,但亦须通过复查验收后予以确认。

五、奖励与处罚

(一)对验收合格的单位,由命名机关授予同级文明单位称号,颁发命名证书和奖牌。

(二)对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当年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参照下列标准一次性发给在册职工奖金:省级文明单位按人均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发给奖金;市(地、州)级文明单位按人均月工资三分之二的标准发给奖金;县(市、区)给文明单位按人均半个月工资的标准发给奖金。奖金由单位自筹资金解决。

(三)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当年,还应给予在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资表彰,奖金来源同上。

(四)文明单位在巩固提高质量和提高创建水平方面成绩突出的,在复查合格当年,亦可比照本办法规定的奖励标准,一次性发给在册职工奖金。

(五)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撤销文明单位称号,收回奖牌:

1.领导班子不团结,或主要领导成员严重违法违纪受到处分的;

2.经营管理不善,经济亏损或服务水平明显下降,短期内无法改变的;

3.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或严重人身伤亡的;

4.治安状况混乱,发生大案要案,使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5.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出现计划外生育的; 6.申报时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

7.发生其他重大问题,赞成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的。

(发至县团级)

下载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共四川省委文件(合集五篇)

    中共四川省委文件川委发[2008]6号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 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特别是跨梯度承接产业转移,是实施充分开放合作......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发[2......

    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全文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 ﹙二〇一五年七月八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挂职干部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通知) 川组通[2008]56号 关于明确干部挂职工作期间有关待遇的通知 各市(州)委组织部,市(州)财政局、人事局,省级各部门干部(人事)处: 为进一步规范干部挂职工作期......

    中共四川省委九届五次全会举行

    中共四川省委九届五次全会举行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 省委书记刘奇葆作重要讲话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关于扎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加......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文明单位

    【发布单位】821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7-03-20 【生效日期】1987-03-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发布时间:2014-02-20 (2014年2月1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精选五篇)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 川 省 人 事 厅 文件 川组通[2004]61号 ————————★————————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川省人事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