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金的土地——XX乡经济发展纪实
在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边上坐落着一个壮族小山乡,这里春来绿树葱郁,满目青翠,夏来蜜瓜飘香,人心脆甜,秋来到处是一片青纱帐,一座座洁白的楼房点缀在绵绵的蔗海中,构成了一幅山乡美图景,徜徉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可是,谁也不曾想到,这就是十年前被人们戏称为“白土滴水贵如油,人畜饮水共一塘”的广西特困扶贫乡──白土乡。
白土乡位于桂西北重镇河池市东南部,距市政府所在地31公里。全乡共辖11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人口16368人,耕地面积20502亩。
白土乡自古以来就以干旱缺水著称。过去,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加之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虽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地上有可开垦的大片荒坡,白土人还是眼望着本应流蜜的土地穷愁徒叹,坐在“金山”上无可奈何。1992年,全乡财政收入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74元,尚有1296户6555人处于温饱线以下,被自治区列为35个特困扶贫乡之一。
白土究竟希望何在?出路何在?白土乡新一届领导班子经总结论证认为,只有学理论换脑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才是白土乡群众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近几年来,乡党委中心组紧紧抓住理论学习这根弦,下猛药,治顽症,在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山上造林,山下种果,地上种蔗,地下采煤”的发展战略,经探索并不断完善,使全乡干部群众摆脱了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乡党政领导班子认准了这条路子,就甩开膀子,带领全乡群众迈开步子大干快上。
乡党政班子深深地体会到要治好这方穷山恶水必须先从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抓起,特别是解决白土严重缺水的问题是当务之急。1993年,乡党委政府抓住自治区把白土乡列为扶贫乡综合治理的有利时机,及时上报扶贫开发项目,申请国家立项。经多方努力先后争取到国家扶贫开发资金463万元投入到全乡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解决全乡人畜饮水难问题,乡党政干部深入各村屯发动群众大建家庭水柜和田地头水柜;乡党委政府请来勘探专家和工程队打井钻孔,找到了清洁的地下水源,先后投入136万元建成了德新村青洞抽水站、德里村甘洞抽水站和乡政府所在地自来水工程,为群众引来了清甜的甘泉,解决了困扰着全乡祖祖辈辈的饮水难题。为打开山门,修好路,乡党政班子走出去跑资金找项目,采取“三个一点”(即上级扶持一点,当地政府筹一点,群众集资一点)的办法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修建村屯级公路,激起了全乡群众自筹资金修路的积极性。目前全乡152个屯全部修通了村屯级公路,全乡蔗区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尤其是1999年乡党政班子经过多年的努力最后争取到市政府扶持435万元资金,动工修建了白土至三江口18.9公里的沙改油路工程,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圆了白土人一个世纪以来的柏油路梦想,全乡群众无不为乡党委政府送来如此世纪大礼欢呼雀跃。通过十年的艰苦努力,全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目前,全乡11个村,村村建起了两层以上钢混结构的办公楼房,村村开通了程控电话,村村通公路,村村安装了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站,农网改造覆盖11个村152个村民小组;先后扶持群众修建了3315个家庭水柜,2103个田地头水柜,从根本上解决了全乡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难的问题;自来水覆盖三个村853户3530多人;修建沼气池900多座,节柴灶1150个;在原来光秃秃的山坡上办起了白土扶贫林场,人工造林面积达2.3万亩,种果4570亩,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旺,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1993年前,白土乡对境内丰富的煤炭资源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94年以后,乡党政班子通过走出去参观取经,充分认识到有矿快开、有煤快采、有水快流、靠煤兴乡的重要性。为使白土煤炭资源开发走上统一管理轨道,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白土乡煤炭供销服务公司,外引内联,加大投资开发力度,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全乡煤炭开发和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98年,全乡共引进资金2000多万元投入开采了134个机械化生产煤窿,仅98年全乡共产煤11万吨。煤炭产业的开发,同时也带动了全乡运输和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1998年,全乡非公有制企业达325个,乡镇企业总收入3430万元,比95年增长了78%,财政收入177.3万元,比95年增长了92.7%。群众依靠煤炭开发富了起来,纷纷建起了钢混结构的楼房,全乡居民的衣食住行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白土人的生活过得从没有如此舒心湿润。
但是由于受国家关井压产政策的影响,目前全乡的煤炭开发已停滞不前,白土乡的经济发展尤如失去了左臂右膀,在这个关键的转型期,白土乡党政班子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抱定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白土乡是个典型的干旱地区,但是全乡境内丘陵覆盖面广,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达6万多亩。乡党政班子认识到只有抓好发展经济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大力培植新的财源,才能使白土乡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于是乡党政班子决定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把甘蔗生产作为全乡的一大支柱产业、拳头产品来加快发展培植,促进全乡经济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要把甘蔗这块“蛋糕”做大,开始也碰到不少困难,甚至是走了一些弯路。一是受到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群众有观望心理;二是群众生产资金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乡党政领导班子身先士卒带领党政干部深入各村屯,广泛发动群众在扩大种蔗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他们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做好甘蔗支柱产业的服务工作,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白土乡甘蔗生产服务公司,走公司加农户的路子,建立健全生产服务体系,各村相应成立甘蔗承包服务组,配备好村甘蔗专管员,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优质服务,给蔗农吃上了“定心丸”,群众开荒种蔗的积极性大为高潮,促进全乡农业从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97年全乡甘蔗种植面积由93年的4900亩发展到11000多亩,占全市甘蔗种植面积的49.3%,成为全市甘蔗生产大户,产量达36500多吨,户均有蔗面积达3亩以上,当年全乡甘蔗生产总收入达876万元,仅甘蔗一项农民人均增收580多元。但是,99年,正当全乡甘蔗生产发展得如火如荼之势,河池市糖厂因经营不善关厂倒闭,全乡甘蔗面积急剧下滑,由原来的11000多亩减少到5600多亩,眼看辛辛苦苦经营的甘蔗这一支柱产业就要哄然倒下,这时乡党政班子站出来力挽狂澜,经多方联系,终于把白土乡蔗区成功地纳入宜州市怀远蔗区进行管理,新糖厂优质的管理服务和乡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政策为全乡甘蔗生产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空间,目前群众大力发展甘蔗生产增加收入已形成共识。2001年,全乡甘蔗面积又恢复到11000多亩的规模,2002年初全乡甘蔗面积再创新高,目前全乡甘蔗面积已发展到18780亩,人均1.2亩,预计2002/2003年榨季全乡甘蔗产量达80000多吨,甘蔗总收入1600多万元,仅甘蔗一项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对于做强做大甘蔗支柱产业这块大“蛋糕”,白土乡党政班子信心百倍,他们的目标是,到2005年全乡甘蔗面积要发展到25000亩,产量达12万吨,地方财政收入达700万元,挤身全市经济强乡之列。在甘蔗支柱产业得到稳步发展的同时,他们还通过引导,采取在政府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等方式广泛宣传白土乡特色农业,着力打造“白土蜜瓜”品牌,积极开拓市场,搞活流通,有效带动了全乡西瓜、桑蚕和母猪等特色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
白土乡党政领导一班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终于感动了上苍,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白土乡双文明建设得到了协调发展,使白土乡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乡摇身变成了全市经济强乡。2001年,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达655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18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攀升。为此,1996年自治区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现场会在白土乡召开,1998年白土乡被自治区党委确定为区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试点乡,96、97、98年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双文明先进单位”,96、99年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委”荣誉称号;1999年被河池地区行署列为计生工作先进试点乡;2000年分别被地区、自治区确定为第二轮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验收试点乡和全区环境卫生“南珠杯”竞赛创建单位之一。
面对诸多的荣誉,白土乡党政领导班子深深地懂得,成绩和荣誉只能说明过去,而不能证明现在和将来,只有不断开拓创新,不断磨砺整个班子的战斗力,才能不断勇往直前,与时俱进,建功立业。因此,面对新世纪新挑战,白土乡党政领导班子又提出了“一个支柱,两个载体,三个启动,四个加快,五个确保”的新思路,新的发展战略的启动又预示着白土乡经济的转型期即将到来,我们深信,白土乡的明天,山更美,水更秀,人更富。
第二篇:流金的土地——乡经济发展纪实
流金的土地——乡经济发展纪实
在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边上坐落着一个壮族小山乡,这里春来绿树葱郁,满目青翠,夏来蜜瓜飘香,人心脆甜,秋来到处是一片青纱帐,一座座洁白的楼房点缀在绵绵的蔗海中,构成了一幅山乡美图景,徜徉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可是,谁也不曾想到,这就是十年前被人们戏称为“白土滴水贵如油,人畜饮水共一塘”的广
西特困扶贫乡──白土乡。
白土乡位于桂西北重镇河池市东南部,距市政府所在地31公里。全乡共辖11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人口16368人,耕地面积20502亩。
白土乡自古以来就以干旱缺水著称。过去,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加之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虽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地上有可开垦的大片荒坡,白土人还是眼望着本应流蜜的土地穷愁徒叹,坐在“金山”上无可奈何。1992年,全乡财政收入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74元,尚有1296户6555人处于温饱线以下,被自治区列为35个特困扶贫乡之一。
白土究竟希望何在?出路何在?白土乡新一届领导班子经总结论证认为,只有学理论换脑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才是白土乡群众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近几年来,乡党委中心组紧紧抓住理论学习这根弦,下猛药,治顽症,在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山上造林,山下种果,地上种蔗,地下采煤”的发展战略,经探索并不断完善,使全乡干部群众摆脱了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乡党政领导班子认准了这条路子,就甩开膀子,带领全乡群众迈开步子大干快上。
乡党政班子深深地体会到要治好这方穷山恶水必须先从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抓起,特别是解决白土严重缺水的问题是当务之急。1993年,乡党委政府抓住自治区把白土乡列为扶贫乡综合治理的有利时机,及时上报扶贫开发项目,申请国家立项。经多方努力先后争取到国家扶贫开发资金463万元投入到全乡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解决全乡人畜饮水难问题,乡党政干部深入各村屯发动群众大建家庭水柜和田地头水柜;乡党委政府请来勘探专家和工程队打井钻孔,找到了清洁的地下水源,先后投入136万元建成了德新村青洞抽水站、德里村甘洞抽水站和乡政府所在地自来水工程,为群众引来了清甜的甘泉,解决了困扰着全乡祖祖辈辈的饮水难题。为打开山门,修好路,乡党政班子走出去跑资金找项目,采取“三个一点”(即上级扶持一点,当地政府筹一点,群众集资一点)的办法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修建村屯级公路,激起了全乡群众自筹资金修路的积极性。目前全乡152个屯全部修通了村屯级公路,全乡蔗区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尤其是1999年乡党政班子经过多年的努力最后争取到市政府扶持435万元资金,动工修建了白土至三江口18.9公里的沙改油路工程,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圆了白土人一个世纪以来的柏油路梦想,全乡群众无不为乡党委政府送来如此世纪大礼欢呼雀跃。通过十年的艰苦努力,全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目前,全乡11个村,村村建起了两层以上钢混结构的办公楼房,村村开通了程控电话,村村通公路,村村安装了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站,农网改造覆盖11个村152个村民小组;先后扶持群众修建了3315个家庭水柜,2103个田地头水柜,从根本上解决了全乡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难的问题;自来水覆盖三个村853户3530多人;修建沼气池900多座,节柴灶1150个;在原来光秃秃的山坡上办起了白土扶贫林场,人工造林面积达2.3万亩,种果4570亩,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旺,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1993年前,白土乡对境内丰富的煤炭资源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94年以后,乡党政班子通过走出去参观取经,充分认识到有矿快开、有煤快采、有水快流、靠煤兴乡的重要性。为使白土煤炭资源开发走上统一管理轨道,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白土乡煤炭供销服务公司,外引内联,加大投资开发力度,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全乡煤炭开发和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98年,全乡共引进资金2000多万元投入开采了134个机械化生产煤窿,仅98年全乡共产煤11万吨。煤炭产业的开发,同时也带动了全乡运输和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1998年,全乡非公有制企业达325个,乡镇企业总收入3430万元,比95年增长了78,财政收入177.3万元,比95年增长了92.7。群众依靠煤炭开发富了起来,纷纷建起了钢混结构的楼房,全乡居民的衣食住行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白土人的生活过得从没有如此舒心湿润。
但是由于受国家关井压产政策的影响,目前全乡的煤炭开发已停滞不前,白土乡的经济发展尤如失去了左臂右膀,在这个关键的转型期,白土乡党政班子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抱定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白土乡是个典型的干旱地区,但是全乡境内丘陵覆盖面广
第三篇:水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纪实
水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纪实
高登权
这是一块古老而沉寂的土地,这是一片曾经荒凉的原野,这里的人民一遍遍踩着这片漫长的贫瘠,一页一页地翻开发黄的历史,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从贫困不断走向富裕。在这里,人们亲自感受到高原立体型气候的神气,在这里,人民能亲眼看到“两江”分水领的明显。滔滔北盘江是这片土地最大的动脉,从这片土地的身体里蜿蜒而去,沉积着历史的厚重,传承着文化的底蕴,孕育出这片土地灿若锦绣的文明;目送历史的背影,古老而年轻的水城向我们走来,拂去岁月的烟云,一座新城历史上的今天,是非公有制经济撑起了全县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用心去感受,用情感作见证,这是一方希望的热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如今,我们可以亲眼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蔚成大观。1980年,全县基本没有私营企业,仅有全民企业23个,集体企业341个,发展到区县分设的1988年,全民企业和集体企业有了大幅度上升,共达到7577个,但产值和产量都不成规模。2007年,从非公有制发展的角度来看,产值300万以下的企业740个,300—500万元的企业43个,500—1000万元的企业1个,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1个,这是由于企业改革改制所致,虽然在数量上有所下降,但产值和产量与1988年比却有着天壤之别,简直没有可比性。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率的一条有效途径。国发[2005]3号文件开宗明义地提出: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一个基本经济制度,一个基本方针,就决定了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绝不是一时一地的政策,而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再者,近年来,水城县的经济发展,从所有制角度讲,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一是经济发展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二是经济发展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三是经济发展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要清醒地看到,水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着许多喜人的地方,主要是在面临种种困难的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仍然有了很好的发展,开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水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更不可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倾注着激情憧憬,挟带着雄风锐气,水城县委县政府以战略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坚定地提出,抓住非公经济发展,就是抓住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抓住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鲜明论断,在认识上放胆、政策上放宽、机制上放活、发展规模上放手,所占经济分额上放开,着力解决“想干而不敢干”、“敢干而不会干”、“会干而不许干”、“许干而不大干”、“大干而无法干”的问题,给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迎来了非公经济姹紫嫣红的春天。近年来,水城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广泛招商引资,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切实搞好协调服务,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使非公有制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好势头。据统计,到2003年,外来投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3.7亿元,占全县GDP的29.6%;上缴的各项税金达1.07亿元,占全县税收总额的67%。2004年,创造增加值5.64亿元,占全县GDP的31.16%,增长52.43%;外来投资企业上缴税金达1.49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72.2%,增长39.3%,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的46.7%。2005年,全县地方工业总产值完成29.34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8.93亿元,同比增长13.6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完成31.6亿元,增长20.5%;完成税金2.54亿元,增长113%;2007年,工
业总产值完成44.6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了总产值33.03亿元,比2000年增加398%;工业增加值达16.65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凝聚着县委县政府多少心血和汗水。水城县的决策者们上届为下届打基础,一届接着一届干,坚持把非公有制经济放在县域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立足水城农业人口大县实际,始终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富民兴县的大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其他工作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坚持定期听取有关部门工作汇报,适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措施和方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本届县委主要领导针对盛宇、盛炜、兴利焦化厂因为国家产业政策受到影响和原料短缺导致生产困难的问题,建议他们走联合之路,并亲自带三家企业有关人员赴云南曲靖考察学习。同时,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作为乡镇和部门目标考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各项指标层层分解,严格组织考核,兑现奖惩,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到位,行动才有方向,有目标。要切实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发展,就应在解放思想上着力。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往往一遇到困难和矛盾,首先提出解决的就是思想观念问题,这说明解放思想很重要、很关键。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每次经济发展高潮的到来都伴随着思想的大解放,每次思想的大解放都带来经济的大发展。哪个地区思想解放得早,哪里的经济发展就快;哪个地区思想解放的程度高,哪里的经济建设成绩就大。实践证明,要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快发展,必须在更高的层次上解放思想,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有一个根本转变。
观念一新天地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环境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投资者投出了资金,他们需要有好的政策,需要有好的服务才能发展,他们也只有发展了,才能为政府提供好的税收。因此,县委县政府坚持从治理“三乱”入手,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切实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环境,为企业落户水城和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宣传出效应,宣传出成绩,宣传也能出生产力。县委县政府充分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全县的经济建设成就、资源优势、发展潜力、投资环境等,扩大了水城县的对外影响,促进了对外交流,为招商引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转变政府职能,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变执法为管理,变管理为服务,凡在水城境内投资新办企业的县内外客商,由招商引资部门、非公有制经济主管部门分别牵头提供选址、立项、论证、办理相关手续等服务,解决企业建设以及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对企业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服务者与服务对象关系颠倒,政府职能缺位、错位和越位问题。
转变作风。各级各部门结合开展“三满意”创建活动,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依法行政,各职能部门积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认真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处理农工纠纷,使企业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严格实行问责制和首问责任制,改变了过去从被动的为企业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的工作方式,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现象得到有效遏止。
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待遇。县委县政府坚持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重要会议均邀请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加,充分听取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关于发展水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积极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目前,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人士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委员,一些非公经济人士参加了县工会、县妇女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委员,使他们在事业上有作为的同时,充分感到政治上有地位。
积极外出招商引资。为拓宽招商引资范围,提高成功率和资金到位,县委县政府除参加
市组织的招商引资活动外,还组织了两次大型的外出招商活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招商,据统计,2003年到位2.37亿元;2004年到位6.06亿元(其中:资金到位额位列全市第一);2005年共引进项目68个,协议资金11.4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39亿元,同比增长22%。“十五”期间,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共引进项目146个,实际到位资金超过3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13倍。2007年,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8个,项目投资总额14.1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57亿元。
注重加强对非公经济发展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把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作为重点,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主管机构和人员;建立了副县级以上干部联系企业、重大工程项目现场办公等制度,领导干部定期到联系企业调研,定期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了解企业和行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县委县政府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自2003年建立在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以来,副县级以上干部经常深入企业一线调查、研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解决来自非公有制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2007年,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个班子领导定期不定期深入企业达100余人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自身不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200余个。
强化扶持力度。县委县政府坚持对非公企业进行大力扶持,切实为企业排忧觖难,竭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积极支持一批重大项目早日投产。对重大项目建设做到一企一策。为促进煤炭行业转变增长方式,延长产业链条,2005年,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煤化工发展办公室、重大项目办公室、办公室具体负责煤化工等深加工项目的发展规划,协调解决企业的规划、选址、征地、论证等方面的工作,煤化工项目启动工作进展快速;为促进双牌铝业二期工程早日建设,县成立双牌铝业二期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双牌铝业二期工程及铝材深加工项目前期工作基本结束。为促进促进滥坝200万吨煤化工循环经济早日落户水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亲自跑省里协调相关手续,全程做好服务,得到企业的好评。
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各有关部门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申报项目发展资金,近年来,共为企业争取中央、省、市各类扶持资金近5000余万元,安排县级各类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切实解决了企业创建和创新中的资金问题;
加强银企合作,实现银企共同发展。近几年来,经县委县政府多方协调,仅水城县信用联社就为水城县的非公有制企业贷款20000余万元,为非公有制企业解决了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倾力扶持,使一批非公企业做大做强。目前,营业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至少5个,纳税上千万元的至少3个。
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按照服务现有企业,引导企业上规模的原则,积极引导企业围绕市场,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大力支持姜业公司、奔牛食品厂、兴龙精淀粉加工厂做大做强,帮助企业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种养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为帮助企业调整结构,组织制订了红山轻工业集中区规划并通过市政府的批准,年内将启动建设,改变了全市没有轻工业集中区的状况。通过结构调整,全县以原煤开采及加工、锌冶炼、电解铝为主要内容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建材业快速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实现新突破。水城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非公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但非公经济发展中也还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企业数量少,经济总量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弱,科技含量还不够高,我们将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通过加快发展予以解决。
通过这几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县委县政府坚持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认真进行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动态的监测和分析。各级各部门本着积极引导、热情服务、依法监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非公经济的领导,对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注重落实各级各相关部门职责,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全县目标考核管理,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部门密切配合,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全县各级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分工明确,认真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大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键。县委县政府坚持转变职能,放心、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不断深化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热情服务、转变作风,坚决革除各种不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建立完善政务服务中心,严格推行“一站式”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创造了一个有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小环境。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最终的目的就是加快水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非公经济发展上,水城县始终坚持“你帮我发展,我助你发财”的理念,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全县上下一心,共谋发展大计,共促企业发展,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好局面。
打开历史的画册,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在改革开放以前,个人可以拥有上百万、上千万资产,可以利用外资进行经济社会建设,那实在是既不可想象又没有人敢说的事情。而现在,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这是因为它已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全面发展,公有经济和非公经济呈现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非公经济从小、散、弱起步,到现在已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过去的毕竟是历史,面对水城的现状,水城人民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受益者,在下步的工作中,我们看到了水城县非公有制发展的规划,那就是:一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各级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应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定期召开业主座谈会、对话会等,加强沟通,了解企业呼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竭尽全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好务。二是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副县级以上干部联系企业要有具体内容,每位联系领导要树立非公企业无小事的观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企业,深入生产一线,督促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从加强监管入手,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的行为规范问题,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教育引导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教育引导企业业主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回报社会,回报国家,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也应有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扶贫帮困等,决不能唯利是图,为富不仁;既讲求企业利益,又维护职工群众利益,在劳动用工,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等方面向一线职工倾斜。妥善处理好企业周边群众的关系,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风展红旗如画,春来繁花似锦。在水城大地上,如今,处处绽放着非公经济之花,以她的绚丽多姿向人们展示,水城县已经成功趟出了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子,打开了一片加快发展的新天地,踏上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征途。
满园春色关不住,争奇斗艳竞芬芳;“东风劲吹万舰发,百舸争流正当时”。我们相信,有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引推动,有各级党政组织的影响促动,有一批企业的示范带动,有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个性能动,水城的非公企业必将在水城经济的百花园中芬芳争艳,迎来新的春天!
作者系贵州水城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第四篇:乡爱国卫生运动纪实
守住乡村碧水蓝天,全民共享健康红利
--重庆市南川区古花乡爱国卫生运动纪实
雾锁山城
一排排裸青泛白的巴渝民居房、一幅幅彰显乡村民风习俗的文化墙画、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来到古花乡,禁不住会被这里浓郁的人文气息所吸引,年迈的老人正在细心的为自家屋后的小花园“梳妆打扮”,乡镇环卫工正在从街道两边的“小瓦房”里收集废品,周边的树木花草尽情的生长,花香溢满“京城”,来往过客都对古花乡的生态卫生环境面貌赞口不绝:城市繁华似遁入空门,山远云低处田野人家,尽是今世“桃花源”!
然而,在六年前,古花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是什么让古花乡一次又一次的吸引全市、乃至全国的目光?一个边远山区的小乡镇,如今,怎如此“大胆”成为我市第一个“国家级卫生乡镇”呢?古花乡的爱国卫生运动实践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古花乡地处渝南边陲,长期无重大外力推动、无特殊政策偏爱,各方条件均不占优,主干街道就是一条过境公路,而且坑洼不平,一遇赶场天,人车占道,整个场镇更是满天飞尘“随风舞”,满地垃圾“堆如山”,商铺经营入不敷出,许多家庭因病致穷,青壮年居民纷纷外出务工。发展问题,成了摆在古花乡党委、政府每一个干部面前的“一本《天问》”。不发展固然没有出路,要发展,必然要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必然要经历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古花乡党委、政府抢抓南川创建国家级卫生城机遇,首先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面“用药”,开展城乡联动的爱国卫生月、“除四害”、保护母亲河,疾病预防宣传及义务就诊等活动,建立村规民约,健全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增强了居民卫生意识,促进了健康习惯的养成,营造出了“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的氛围。
付出六年心血,终于实现古花华丽变身
从2008年的“小鸭型”乡镇到2013年的“天鹅型”乡镇,历经6年时间,古花凤凰涅槃,实现了华丽变身。一是达成共识,凝聚爱卫合力。自2008年开始,古花乡党委、政府着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务组建高规格班子成员,分解工作任,打捆资金、项目,按照时间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召开居民广场动员会,召开村社院坝会,召开卫生环境整治现场会,创办并利用《古花之声》广播平台和乡村摩托车音响设施,宣传卫生理念和知识,全体机关干部率先走到街头,拿起笤帚、拖把做清洁,捡烟头、拉石块、扫尘土。各党支部成员纷纷争当创卫宣传员,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积极主动消除观望、等待、“看笑话”等思想弊病,全乡上下形成了“我要创、主动创”的共识。二是锁定细节,开展环境整治。如同悉心拾掇自家庭院一样,古花乡的干部群众总是很细致的勾勒美丽乡镇的一砖一瓦,不留任何败笔。每一幅施工图纸乡党委、政府都经过仔细思索、认真考究。从对场镇雕塑、花坛的设计,到青砂石生态河滨桥的设计,再到街道仿古路灯样式的挑选,每一处建筑布局、每一处造型设计、每一处立面控制、每一处色彩过渡,都花费了无数古花人的心血。从发放垃圾桶、摆放景观花钵、添置果皮箱、再到修建生态环保密闭型垃圾房,每一处都做到了统筹兼顾。三是取得成效,赢得多方赞许。2010年建成“重庆市卫生乡镇”,2012年建成 “重庆市文明乡镇”,全乡爱国卫生工作整体水平和集镇市容环境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同时,得到了重庆市卫生局副局长、市爱卫办主任何爱华的高度肯定,得到了市、区爱卫组织的支持和指导,创建成为“国家级卫生乡镇”,乡党委、政府也被评为了“全国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现在,古花乡已然成为了市内外广大摄友、驴友的目的地。
形成一套体系,切实保障古花卫生安全
爱卫工作起步易,功到“半坡”难。如何解决爱卫“关键一公里”难题,体系健全,才能环境卫生管理长效运作和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一是强化考评奖励机制,落实责任到位。建立完善了创卫工作综合协调、宣传发动、交通整治、农村综合整治和督促检查等5条专门工作线,将创建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每年与居民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和党员、干部、社保人员义务清扫保洁承诺书等。根据“创卫”考核检查标准,坚持按月、季度、,实行动态管理,进行效果评价,定期公布。使“创卫”工作形成了层层有人管、处处有人抓、事事有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强化常态管理机制,保障长效运作。六年来,我乡积极探索建立爱国卫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新思路、新途径,将管理工作由阶段性检查、突击整治为主向注重长效规范管理转型。建立完善道路、院坝的清扫保洁机制,提高卫生清扫保洁质量。将集镇、部分村社各主要路段,包括延伸巷道、三不管地区卫生管理等统一纳入直管清扫保洁范围,各重要节点均由机关干部亲自出马,亲自抓,例如公厕由社保所长任公厕“所长”;计生办主任任农贸市场“场长”;五保老人殷元琼为居民广场和文化广场“总负责”等,使清扫保洁不彻底的现状得到彻底解决。三是强化后续保障机制,巩固爱卫成果。在整个创建卫生镇工作中,把公共厕所、居民房屋背后巷子的卫生搞好,健全集镇卫生管理机制,包括垃圾处理机制、医疗废弃物处理机制、环境保护奖惩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这才算是抓住了工作的重点。公厕干净不干净,直接反映集镇居民文明素养的高低;房屋背后的卫生状况,直接反映创建工作是否落到实处;环境保护奖惩机制完善不完善,直接决定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够不够。古花乡的“创卫”工程,目的不止在于迎接专家的评审,而是在于建立更加有效的集镇社会管理机制,使之成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为建设美丽家园构建一道保护伞。
号召全民参与,齐心共建健康美丽古花
卫生搞的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六年之前,大部分群众对创卫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到现在,群众深刻认识到创卫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卫生条件改善了,环境变美了,疾病减少了,生意也好做了,邻里乡亲之间关系更加和睦了,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了。有的群众还主动参与到集镇卫生管理当中,对家乡的河道两岸卫生、公路沿线卫生以及过往车辆乘客乱吐乱扔现象等进行文明劝导。如今,走进古花街道上,很难再看到垃圾,因为每位居民都是不拿工资的保洁员,见着垃圾就捡,见着不文明行为就劝阻。大家一致认为,一定要把卫生搞好,要不,都没得脸面的。讲卫生已然成为了一种荣辱观深入人心。同时,古花乡通过开展卫生单位、卫生商铺、卫生文明户、卫生标兵、卫生院坝等评比活动,每季度表彰一次先进,在环境卫生荣誉栏上公示通报,并以拖把、洗手液、毛巾、香皂等为奖品进行奖励。按照长效、管用的原则,创新制度机制23项,推动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始终保持古花干净、整洁、靓丽的形象。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是推进乡域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和农村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和建成生态卫生文明的美丽中国的基石和关键。“人人要健康,家家奔小康,奋力实现‘中国梦’”已然成为了古花总体发展的主旋律与奋进歌!
第五篇:总铺社区经济发展纪实(精选)
心 齐 风 正 好 扬 帆
——大龙山镇总铺社区经济发展纪实
大龙山镇总铺社区北至合安高速路口,南到集贤关,是安庆主城区到北部新城的入口。社区面积5.6平方公里,22个居民组,总人口3700人。辖区内有10多家企事业单位。近年来,大龙山镇总铺社区牢固树立“富民、利民、惠民、为民”的工作观念,将社区党建工作与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的战斗堡垒,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工作的实践创新推动社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子。2010年实现工贸销售收入 1.2亿、利税1200万元,居民人均收入7800元。社区党总支被区委授予“五个好”社区党组织,社区还先后被评为全市“充分就业社区”、区 “五好”关工组织。社区总支书记祁明龙还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
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增强发展活力
发展是硬道理。社区两委一班人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才能有效解决社区其他矛盾问题,实现和谐共进。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任总铺社区主任的祁明龙就大胆提出做活社区山水文章、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盘活了石门湖和总铺山场资源,每年给集体创收数十万元。
随着安庆城市区划调整和城市的扩张、新城建设步伐的加快,总铺社区进一步抢抓北部新城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服务新城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社区集体经济。2009年,在多次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总铺社区投资1200万元建设总铺商贸综合大楼近万平方米。如今,大楼正在对外招租中。总铺商贸综合大楼投入运营后,将每年给社区集体增收5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00多人。现在,总铺社区又在超前谋划新建标准化厂房和商贸服务区建设,充分盘活集体资金,以财生财。
坚持鼓励创业就业加快居民增收步伐
自2006年以来,总铺社区完成了近3000亩征地任务,拆迁房屋620户,16余万平方米,占社区总数60%以上。随着失地居民的急剧增加,社区两委一班人想方设法引导帮助失地居民实现二次创业和就业,不断加快居民增收步伐。
总铺社区内先后开工建设重点工程二十多个。社区两委一方面积极配合上级部门依法维护施工环境,另一方面有序引导一些能人组建施工队伍,承揽房屋拆除、建筑施工中的土方、挖掘机、铲车、材料运输等业务。近几年来,总铺社区通过工程建设催生各类工程小老板近20人,带动失地居民就业200多人。
总铺社区还利用背靠山场、水源充足的地理优势,鼓励居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居民潘大军就是在社区的帮助下从一个普通农民发展为年产值为5000万元的特色养殖大户。刚开始,潘大军资金不足,社区党总支书记祁明龙帮助他多方筹款资金100余万元,发展特色家禽养殖。随着养殖场规模的扩大,祁明龙又帮助他承包了附近2000多亩的山场作为养殖基地。现在,潘大军的产品销售到武汉、浙江、上海等地,并带动了周边10多户群众发展养殖业。
社区还积极开展居民就业和创业培训,提高居民的就业创业技能,先后举办了五期再就业培训班,培训转移失地农民300余人。五年来,该社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剩余劳动力完成了就业和再就业。
努力夯实基层基础切实增强内生动力
社区两委十分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谋突破的原则,通过外出考察、定期开展座谈、集体研学等方式,加强工商、经贸、税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培养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提高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社区还不断吸收懂经营、会管理、善开拓、品质好的居民为入党积极分子,增强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社区两委不定期的把一批责任意识强,带动能力强的党员和群众邀请到社区开展座谈会,共同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社区71名党员一一进行双向承诺。党员们热心履职,全心全意服务北部新城建设,帮助调解拆迁、征地中种种矛盾;为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这些做法使全社区广大党员群众创业致富的干劲日益高涨。
人心齐,泰山移。在社区两委带领下,总铺社区广大居民扬帆破浪用智慧和汗水谱写更加美好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