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明乡信访工作纪实
努力化解信访矛盾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模式
-------朱明乡信访工作纪实
朱明乡围绕“和谐朱明”和“平安朱明”建设,紧抓发展、强促和谐,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着力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全乡未出现一起较大的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该乡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信访工作网络
(一)建立健全乡级信访工作机构
设立信访接待大厅和接访中心,党政领导定期到大厅和中心接待来访群众,中心办公设备齐全、工作人员到位。
一名分管领导主抓信访工作,一名信访办负责人专职抓,一名工作经验信访专干丰富的具体抓,使全乡信访工作有人做,做得好。
(二)建立村信访工作机构
建立村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工作站主任,村主任担任工作站副主任,其他村干部为成员,使各村信访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各工作站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信访突出问题排查,将排查结果梳理汇总后将化解情况报乡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备案。
(三)明确村民组信访工作人员。
为了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充实各级信访工作力量,该乡每个村民组设一个信访工作联络员。信访工作联络员不仅要做好本村的信访问题排查和信息反馈、报送,还要做好本村上访对象的稳控及信访问题化解工作,同时配合乡工作中心和村工作站做好工作。由于这项措施的实施,该乡今年未发生信访对象赴省、赴京上访及信访隐患扩大为严重信访事件的情况。
二、建立信访矛盾定期排查、集体会商制度
一是乡、村、组三级联动,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从源头防范了一批信访案件的发生。二是该乡每月组织一次信访突出问题排查活动,对排查出来的信访问题和苗头认真梳理,协同相关单位,集思广益,共同商量对策。三是该乡主要负责人定 1
期集中听取关于群众信访工作的汇报和建议。对梳理出的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包括征地拆迁、土地补偿款分配、土地或林权产权确认等矛盾,党政负责人当场集体研究、逐一分析并拿出解决方案,逐个包案到人,要求限期妥善化解。三是乡信访办对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察,促进案件的办理。四是要求对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的化解、结案情况,各包案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在党政联席专题会议上作汇报。
三、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全乡矛盾纠纷化解率高
为了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相关内容,促进全乡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维护全乡社会稳定,朱明乡积极完善各级、各类调解组织,规范调解行为,使全乡矛盾纠纷调解率达到98%以上,成功率达到了95%以上。主要做法有三点,一是充实完善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乡党委统一安排,经村民代表大会选举和推荐,该乡16个村都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门负责全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二是建立了专门调解组织。如专门调解矿区矛盾纠纷的和谐矿区促进会,专门调解土地、林地矛盾纠纷的由分管领导和国土所、林业站、司法所组成的专职调解工作组,专门调解征地拆迁和新街建设引发的矛盾纠纷的小城镇建设协调小组等。三是创新工作机制,规范调解行为。首先是统一了全乡人民调解协议书模式,又鉴于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暂时还没有调委会公章的情况,该乡制定相关工作程序,设乡调委会,将各级、各村、各专门调解组织设为分调委会,工作上独立开展也可以相互联合,在需要制作调解协议书时,从乡调委会获得协议书编号,拟好后先盖村委会公章,然后到到乡调委会盖乡调委会公章。这样不仅使调解协议书变得规范、整合了调解组织力量,也弥补了个调委会没有公章的不足。
四、畅通信访渠道,重点案件领导包案、带案下访
实践证明,很多信访矛盾升级,是由于上访群众诉求渠道不通,诉求愿望堵塞所导致的。为此,该乡坚持领导包案、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等工作制度。尤其是今年8月以来,该乡结合“万民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组成工作组,深入全乡16个村逐户了解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工作组对群众提出来的问题或疑惑能当场解决的都当场给予了解决,不合理的诉求给予了耐心地解释,不能解决的问题也都做好了登记,回到乡里后及时向主要领导做了汇报。乡主要领导安排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进了了处理。
五、干部职工经常培训,信访宣传间而不断
信访工作是直接接触群众的一线工作,稍有不慎不仅不能解决信访问题,更会使问题复杂化、扩大化,因此,对信访工作人员经常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该乡每季度对全乡干部职工和各级从事信访工作的人员进行一次信访条列、人民调解法、土地法、调解技巧等内容的培训,使信访工作人员掌握了一定的调解技能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在信访工作中能够更容易的占据主动位置,面对相关专业问题也不会显得盲目或不知所措。
信访工作是一项群众工作,是群众找政府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寻求帮助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有章可循。部分群众在信访的过程中,不懂信访程序、不明事理,往往发生一些越访、缠访、闹访事情,不仅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和精神损失,也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和政府公信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广大人民群众经常开展信访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是很有必要的。该乡经常组织综治办、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林业站、国土所等单位利用赶场天向群众进行信访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宣传,向群众提供现场咨询。并定期到缠访、闹访、经常越访的群众家中,对其讲明信访程序,做好法律法规的解释,争取其按合理途径和方式反映诉求。
六、建立信访工作例会、预警通报、督办机制
乡每月召开一次信访工作例会,掌握各村、乡直单位的重点信访矛盾及其处理情况,要求责任单位要高度关注群体访、重复访、异常访案件的苗头。乡信访办不定期对重点案件进行督查督办,对办理不力的信访办理部门发出批评通报等。
七、建立领导包案制度,信访责任严格追究
该乡党政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健全信访责任追究机制。确定每个班子成员联系1-2个村,落实了信访工作包保责任。对全乡摸排的重点信访矛盾,每个案件明确一名乡党政领导和多名干部职工负责。对每个信访案件实行“五包”(即包调查、包稳控、包处理、包息诉罢访、包案结),对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当造成越级访、集体访的,严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朱明乡综治办、司法所
司法助理员陈小哲
***
2011年9月22日
第二篇:朱明乡“平安和谐四区”材料
朱明乡“平安和谐四区”材料
朱明乡位于赫章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3公里,位于东经104°32′21″、北纬27°13′09″。东接财神镇,北接结构乡和安乐溪乡,西接可乐乡,南接罗州乡和双坪乡,总面积136.0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共有163个村民组共有163个村民组。全乡境内没有大规模库区、工区及林区,在乡政府所在地朱歪村有煤矿一座,于2009年3月开始建设,中途因各种原因至今仍未正式投入生产。虽然如此,我乡仍认真抓好和谐平安矿区建设,主要做法有以下六点: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把煤矿建设当成全乡大事来抓。朱明煤矿从2009年开始建设以来,乡党政领导多次召开座谈会讨论煤矿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给予及时解决。如朱明煤矿境内有一条干河从矿区中间穿过,把整个矿区自然地分成了采矿区和生活区,一到暴雨季节时就很容易爆发山洪,对煤矿的影响很大,要全部把这条河的河堤建好,煤矿没有这个能力。我乡得知这个情况后,乡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协调指挥,帮住煤矿协调人力,积极解决这个问题。
二、警务室建设规范,和谐促进会人员配臵齐全,并且积极发挥作用。为了切实保障煤矿顺利建设,维护煤矿周边社会治安,按上级有关部门安排和自身需求,我乡积极投入人力物力,为煤矿选配了两名警务人员,并购臵了各种安保设备,煤矿警务室建设也达到规范化指标,顺利通过了上级检查。为了维护矿群关系稳定,我乡结合实际组建了以联系村领导为会长,派出所所长和村支书为副会长,包村干部、村委会主任、煤矿代表、煤矿警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朱明煤矿和谐矿区促进会。促进会成立以后积极发挥作用,主动参与矿区内外、周边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使朱明煤矿矿群关系基本和谐。
三、加大信访问题及矿群矛盾纠纷化解力度,积极维护矿群和谐关系。朱明煤矿建设以来,共发生矛盾纠纷3起,不到全年全乡矛盾纠纷的1%。这些矛盾纠纷我乡高顿重视,安排领导长期专人抓案,对案件负责到底,到目前为止,3起矛盾纠纷已基本被化解。如我乡村民张梦军在煤矿上班,因意外受伤住院,与煤矿长期无法达成赔偿共识。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了解了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安排乡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主抓此案,经过两个多月的走访调查与商谈化解,终于在2011年3月中旬协调双方和解,并签订了协议书。
四、加大破坏煤矿治安案件查处力度,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朱明煤矿建设以来,共发生治安案件一起,具体发生在去年年底。2010年12月份,乡派出所接到煤矿报案,朱明乡村民林某某趁自己在煤矿打工之便,将煤矿副井口鼓风机风带解除,致使煤矿不能正常乡井下供风。乡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要严惩此人,派出所依法对此人处以拘留五日的处罚。此后,这种破坏煤矿设备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对这个案件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
五、加大宣传力度,送法进企业工作有声有色。我乡一直重视法律六进工作的开展,对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法制宣传更是常抓不懈,自2010年初至今,我乡共对煤矿进行法制宣传5场次,密度之高可谓是前所未有。
煤矿开工建设以来,虽还未能成功投入生产,但对我乡也带来了不小的效益,我乡有部分村民在煤矿就业,足不出户就找到了工作。另外煤矿的进一步建设,对我乡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乡在平安和谐矿区建设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资金不足。“平安和谐煤矿”建设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资金的投入,由于乡财政收入微薄,在硬件设施建设中常是捉襟见肘。
二、人力不够。目前我乡虽已配齐了警务室和促进会等组织,但由于乡综治(维稳办)人力不足,无法做到长期跟踪。我乡综治办目前只有一名借用教师负责综治办事务,其今年请产假后转由乡司法所司法助理员来负责,加上乡其他中心工作、整脏治乱、党政办等其他工作的原因,事情繁多人员缺少的矛盾更加凸显。
针对以上问题,我乡积极筹措资金,从其他费用中压缩部分来继续推进煤矿建设。针对人力不够的问题,我乡正努力想办法解决。
朱明乡综治办
2011年9月7日
第三篇:朱明乡安置帮教工作自查报告
2011年朱明乡安臵帮教工作自查报告
县安帮办:
2011年我乡安臵帮教工作在乡党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司法行政部门及综治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地、县有关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文件精神,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工作情况自查后报告如下:
一、认真抓好教育改造工作,努力提高改造质量。
(一)认真做好人员信息核实,拟定帮教措施。当收到县安帮办转来的在教在戒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后,我们在第一时间内到乡派出所核实基本信息,并联系所在村村干部,一起研究制定帮教方案,落实帮教责任人。对于在教在戒人员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救济和帮助。
(二)认真做好在教在戒人员的帮教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积极改造。一方面我们根据监所寄回的在教在戒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认真仔细排查,了解在教在戒人员家庭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监所寄来的《帮教告知书》,对罪犯家庭的的困难细致核实。堆在排查和核实中发现的在教在戒人员家庭困难、子女辍学、老人无人赡养、婚姻不稳定等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和单位沟通,协调帮教措施和解决办法,帮助他们的了却后顾之忧,让在教在戒人员在监所安心接受改造教育。
二、积极建立刑释解教人员衔接机制。
(一)开通并成功运行了全省刑事结交人员信息系统。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和相关要求,我乡开通了开通中央安臵帮教信息系统及依托公安金盾网建立的安帮信息系统,并正常使用这两个系统开展信息传递工作,实现了在教在戒及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全网上便捷进行。
(二)积极实现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与帮教工作。对于刑满释放的犯罪人员,我所接到通知后,及时与其所在村联系,通知刑释人员按时到司法所报到,自觉接受帮教,对不愿接受帮教的,我们要求所在村村干部做好动态跟踪工作;对于刑满后不愿回到原籍,而在外地打工的,我们积极取得与其家人的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的了解其生活工作情况;对于刑满释放后没有工作能力,生活情况极其困难的,我们积极协调民政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救济,符合低保条件的给予低保;对于刑满释放人员,因其特殊的经历,很有可能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乡把这类人员作为重点人口对象,司法所也积极做好帮教工作。
(三)积极完善安臵帮教工作机制和相关制度。
按照黔综治办[2011]41号文件精神,我乡比对《刑释解教人员岀监(所)接回工作制度》和《贵州省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安臵帮教管理工作流程图》及其它相关制度,制定了我乡安臵帮教制度,并要求严格执行。
三、积极提高刑释解教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
(一)切实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就业和就学问题。
1、为了是刑释解教人员能有一技之长,凭借自身努力重新适应社会。我乡积极引导刑释解教人员参加各种就业培训。在劳动力输出转移中,尽量安排有一技之长的刑事解教人员参与,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2、在给予生活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生活救助以外,我乡对此类人员的子女就学问题也是格外关注。对于因经济条件或其他原因无法正常接受教育的,我乡积极联系教育等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减免,切实保障他们的就学及受教育的权利。
3、对回归农村的刑释解教人员积极落实土地。因部分刑释解教人员服刑时间长,出监所后土地荒芜或被他人耕种的情况,我乡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对土地荒芜的由所在村协调,确保其土地重新开垦,重新耕种。对土地已被他人耕种的,我乡协调故土等部门,实地调查,中心勘定地界,要求侵权人返还土地。这样,重新回到农村的刑释解教人员有 2
了土地,经过一年的努力后,基本上都能解决温饱,重新犯罪的几率大大降低。
4、积极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各种保障措施。对于刑满释放的刑释解教人员,我乡都积极纳入新农合的范围,对经济条件差,缴费困难的,我乡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的减免。对患有严重疾病的,我乡按照有关规定和相关程序为其办理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等优惠政策。
四、努力加强刑满释放人员的教育帮扶工作。
(一)努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刑满释放人员因其特殊的经历,重新返回社会以后,由于受歧视等种种原因,部分人员的思想状况较差,需要一定的思想帮教。因此,我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为每一个刑释解教人员落实一名帮教责任人,帮教责任人一般由所在村村干部担任。此帮教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刑释解教人员家中,了解其思想、生活等情况,发现异常的及时向乡司法所、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反映。司法所及时落实帮教措施,对其开展教育转化。
(二)积极推进社会帮扶。
安臵帮教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仅靠司法行政部门难以完成,需要个部门、各单位、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乡开展安臵帮教工作,积极有效地利用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的组织管饭开展帮扶。党委、政府、妇联、团委等在重大节日对生活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给予探望。
五、进一部加强组织领导,为安臵帮教工作打造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年初,我乡成立了朱明乡安臵帮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安帮办)在乡司法所,落实了工作人员(乡司法助理员)。同时,整合了乡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资源,为安帮办配备了电脑等办公设施,成功连通了中央安臵帮教信息系统及依托公安金盾网建立的安帮信息系统。
六、自评情况。
对照《贵州省2011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考核细则》中涉及乡镇部分,通过自评,我乡此项工作得分应在90分以上。
七、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2011年,虽然我乡安臵帮教工作稳步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体现在四个方面:
1、人力不足。朱明乡目前有28000多人口,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朱明司法所应有4人,而目前,朱明司法所仅有一个编制,仅有一名工作人员,很难完成所有司法行政工作。
2、没有经费保障、没有办公设施。充当安臵帮教重任的司法所,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经费、没有办公设施,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乡镇主要工作占用时间过多。整个司法所仅有一名工作人员,却担任着安臵帮教、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多想工作,本来不堪重负,确还要参与或担任大量乡镇主要工作,从事司法行政工作的时间、经力比例不足10%。
4、部门推诿严重,无意中加大了工作量。目前存在一种怪象,凡是吵架、打架、矛盾纠纷或是法律问题,村里推乡里,乡里其他部门推派出所,派出所推司法所,隐形中加大了司法所(安帮办)的工作量。
八、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完善制度,做好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
2、加强帮教力度,按时定期开展帮教工作。
3、积极协调多方力量,做好相关救济救助工作。
4、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完善帮教档案。
朱明乡司法所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四篇:2011年朱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半年工作总结
乡党发[2011]91号
2011年朱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朱明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法委直接指导下,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综治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开展“平安朱明”创建工作,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经过全乡上下通力协作,精心组织,有力地打击和预防了犯罪行为,调处了多起矛盾纠纷,为全乡的经济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维护了全乡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法制教育。稳定压倒一切,我们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平安朱明”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党委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常抓不懈,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综治办成员单位全力抓的良好局面。年初,乡党委、政府分别与各村签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同时,调整和充实了综治领导小组成员,有公安、司法、民政、计生、学校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操作,定期分析全乡各阶段治安形势,确定工作重点,组织好全乡治安防范工作。
二、突出重点管理、强化措施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防范措施。今年,我们本着实现刑事案件发案率进一步下降,民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要有明显提高的两大目标,突出抓好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我乡在去年在乡政府大院和街上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提高了全乡的防盗能力。二是加强对重点及流动人口的管理,积极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首先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改变以往“重管理轻服务”的做法,通过改善他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现象发生。其次是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重点做到了社会闲散青年辍学学生、流失生的教育,关心这些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防止他们误入歧途,坚持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不惜投入精力净化其成长环境,并经常开展对学校周边地区的治安整治,切实解决了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突出问题。三是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作为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的一项基础工程,摆上重要位置,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健全了乡、村、组三级调解网络,针对农民的热点难点及重大性突发性的反映强烈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解决,建立起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前两季度共组织排查矛盾纠纷29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83%,乡调处中心调解重大矛盾纠纷3起,成功率达100%,确保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重大疑难纠纷不出乡。及时发现和掌握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和动向,做到了预警在先、措施在先,及时缓解矛盾,较好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抓好队伍建设,坚持严打方针。为了保证建设一支拉得出、反应快、打得响、高素质的治安队伍,今年,我们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防范思维、体制、措施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整了联防队,新增人员充实交通协管中队,加大全乡巡防工作力度,提高巡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做好帮教工作,增加两劳人员的信心。我乡目前在册刑释解教人员共65人,为了做好他们的帮教工作,预防重新犯罪,乡里重新调整充实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和各村安帮站,加大了工作力度。
朱明乡在创建“平安朱明”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上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距上级要求还有许多不足和差距,在下半年内,我们决心狠抓薄弱环节,认识再深化、工作再加强、举措再扎实,努力为全乡人民创就一个良好的社会安定环境。
中共朱明乡委员会 2011年6月28日
第五篇:乡爱国卫生运动纪实
守住乡村碧水蓝天,全民共享健康红利
--重庆市南川区古花乡爱国卫生运动纪实
雾锁山城
一排排裸青泛白的巴渝民居房、一幅幅彰显乡村民风习俗的文化墙画、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来到古花乡,禁不住会被这里浓郁的人文气息所吸引,年迈的老人正在细心的为自家屋后的小花园“梳妆打扮”,乡镇环卫工正在从街道两边的“小瓦房”里收集废品,周边的树木花草尽情的生长,花香溢满“京城”,来往过客都对古花乡的生态卫生环境面貌赞口不绝:城市繁华似遁入空门,山远云低处田野人家,尽是今世“桃花源”!
然而,在六年前,古花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是什么让古花乡一次又一次的吸引全市、乃至全国的目光?一个边远山区的小乡镇,如今,怎如此“大胆”成为我市第一个“国家级卫生乡镇”呢?古花乡的爱国卫生运动实践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古花乡地处渝南边陲,长期无重大外力推动、无特殊政策偏爱,各方条件均不占优,主干街道就是一条过境公路,而且坑洼不平,一遇赶场天,人车占道,整个场镇更是满天飞尘“随风舞”,满地垃圾“堆如山”,商铺经营入不敷出,许多家庭因病致穷,青壮年居民纷纷外出务工。发展问题,成了摆在古花乡党委、政府每一个干部面前的“一本《天问》”。不发展固然没有出路,要发展,必然要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必然要经历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古花乡党委、政府抢抓南川创建国家级卫生城机遇,首先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面“用药”,开展城乡联动的爱国卫生月、“除四害”、保护母亲河,疾病预防宣传及义务就诊等活动,建立村规民约,健全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增强了居民卫生意识,促进了健康习惯的养成,营造出了“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的氛围。
付出六年心血,终于实现古花华丽变身
从2008年的“小鸭型”乡镇到2013年的“天鹅型”乡镇,历经6年时间,古花凤凰涅槃,实现了华丽变身。一是达成共识,凝聚爱卫合力。自2008年开始,古花乡党委、政府着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务组建高规格班子成员,分解工作任,打捆资金、项目,按照时间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召开居民广场动员会,召开村社院坝会,召开卫生环境整治现场会,创办并利用《古花之声》广播平台和乡村摩托车音响设施,宣传卫生理念和知识,全体机关干部率先走到街头,拿起笤帚、拖把做清洁,捡烟头、拉石块、扫尘土。各党支部成员纷纷争当创卫宣传员,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积极主动消除观望、等待、“看笑话”等思想弊病,全乡上下形成了“我要创、主动创”的共识。二是锁定细节,开展环境整治。如同悉心拾掇自家庭院一样,古花乡的干部群众总是很细致的勾勒美丽乡镇的一砖一瓦,不留任何败笔。每一幅施工图纸乡党委、政府都经过仔细思索、认真考究。从对场镇雕塑、花坛的设计,到青砂石生态河滨桥的设计,再到街道仿古路灯样式的挑选,每一处建筑布局、每一处造型设计、每一处立面控制、每一处色彩过渡,都花费了无数古花人的心血。从发放垃圾桶、摆放景观花钵、添置果皮箱、再到修建生态环保密闭型垃圾房,每一处都做到了统筹兼顾。三是取得成效,赢得多方赞许。2010年建成“重庆市卫生乡镇”,2012年建成 “重庆市文明乡镇”,全乡爱国卫生工作整体水平和集镇市容环境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同时,得到了重庆市卫生局副局长、市爱卫办主任何爱华的高度肯定,得到了市、区爱卫组织的支持和指导,创建成为“国家级卫生乡镇”,乡党委、政府也被评为了“全国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现在,古花乡已然成为了市内外广大摄友、驴友的目的地。
形成一套体系,切实保障古花卫生安全
爱卫工作起步易,功到“半坡”难。如何解决爱卫“关键一公里”难题,体系健全,才能环境卫生管理长效运作和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一是强化考评奖励机制,落实责任到位。建立完善了创卫工作综合协调、宣传发动、交通整治、农村综合整治和督促检查等5条专门工作线,将创建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每年与居民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和党员、干部、社保人员义务清扫保洁承诺书等。根据“创卫”考核检查标准,坚持按月、季度、,实行动态管理,进行效果评价,定期公布。使“创卫”工作形成了层层有人管、处处有人抓、事事有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强化常态管理机制,保障长效运作。六年来,我乡积极探索建立爱国卫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新思路、新途径,将管理工作由阶段性检查、突击整治为主向注重长效规范管理转型。建立完善道路、院坝的清扫保洁机制,提高卫生清扫保洁质量。将集镇、部分村社各主要路段,包括延伸巷道、三不管地区卫生管理等统一纳入直管清扫保洁范围,各重要节点均由机关干部亲自出马,亲自抓,例如公厕由社保所长任公厕“所长”;计生办主任任农贸市场“场长”;五保老人殷元琼为居民广场和文化广场“总负责”等,使清扫保洁不彻底的现状得到彻底解决。三是强化后续保障机制,巩固爱卫成果。在整个创建卫生镇工作中,把公共厕所、居民房屋背后巷子的卫生搞好,健全集镇卫生管理机制,包括垃圾处理机制、医疗废弃物处理机制、环境保护奖惩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这才算是抓住了工作的重点。公厕干净不干净,直接反映集镇居民文明素养的高低;房屋背后的卫生状况,直接反映创建工作是否落到实处;环境保护奖惩机制完善不完善,直接决定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够不够。古花乡的“创卫”工程,目的不止在于迎接专家的评审,而是在于建立更加有效的集镇社会管理机制,使之成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为建设美丽家园构建一道保护伞。
号召全民参与,齐心共建健康美丽古花
卫生搞的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六年之前,大部分群众对创卫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到现在,群众深刻认识到创卫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卫生条件改善了,环境变美了,疾病减少了,生意也好做了,邻里乡亲之间关系更加和睦了,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了。有的群众还主动参与到集镇卫生管理当中,对家乡的河道两岸卫生、公路沿线卫生以及过往车辆乘客乱吐乱扔现象等进行文明劝导。如今,走进古花街道上,很难再看到垃圾,因为每位居民都是不拿工资的保洁员,见着垃圾就捡,见着不文明行为就劝阻。大家一致认为,一定要把卫生搞好,要不,都没得脸面的。讲卫生已然成为了一种荣辱观深入人心。同时,古花乡通过开展卫生单位、卫生商铺、卫生文明户、卫生标兵、卫生院坝等评比活动,每季度表彰一次先进,在环境卫生荣誉栏上公示通报,并以拖把、洗手液、毛巾、香皂等为奖品进行奖励。按照长效、管用的原则,创新制度机制23项,推动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始终保持古花干净、整洁、靓丽的形象。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是推进乡域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和农村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和建成生态卫生文明的美丽中国的基石和关键。“人人要健康,家家奔小康,奋力实现‘中国梦’”已然成为了古花总体发展的主旋律与奋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