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安全文明运输环境 b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安全文明运输环境交通运输局认真履职,推进全县相关服务业发展汇报材料
“十一五”以来,交通运输局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我县实际,以“服务好农村、服务好城镇、服务好民生、服务好发展”为主线,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创建安全文明的运输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十一五”期间的基本情况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和区域经济发展5年来,面对严峻的交通落后状况,我局紧紧抢抓国家倾斜支持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县乡道改造、连通路建设的机建设机遇,大力加快交通建设。一手抓新项目实施,一手抓乡村级路改造和等级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是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预定目标。此外,还通过危桥改造、新(改)建通村桥梁、安保工程、油路大修等项目对农村公路路网进行了较大范围的维修改造,提高了路网的服务质量。实现100%的建制村通公路、100%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公路里程达到1815.82公里。城乡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1个乡镇已建设完工10个客运站,11个乡镇客运站正在建设中;运输市场繁荣规范,为广大人民
群众创造了安全便捷的出行条件,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公共客运与出租车运输,创建安全文明运输环境 5年来,我局积极构筑优良的交通运输服务环境,更好地服务广大乘客,为打造和谐交通、文明交通打下良好基础。客运量、客运线翻倍增长,服务质量大幅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县公路运输完成的客运量达到7980万人,客运周转量达到86474万人公里。有客运线路45条,平均日发班次1761次,其中,跨省线路1条,平均日发班次1次;跨地(县)线路4条,平均日发班次60次;跨县线路26条,平均日发班次240次;县内线路23条,平均日发班次590次。全县21个乡镇中有客运班车通达11个,通达率为100%;825个建制村有客运班车通达260个,通达率为87%;有农村客运站15个;有农村客运线路37条,平均日发班次590次。出租车从无到有,至2010年12月,发展到170辆,为方便群众出行提供了保证。
二、下一步的思路和目标
一是明确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全县发展战略,服务中心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扎实推进,建成绕城公路改善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状况;二是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点,为全县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支撑,全力招商引资,完成县客运枢纽中心建设和汽车货运站建设;三是以完善路网建设为重点,到“十
二五”末,通村油路(水泥路)覆盖全县85%的村寨,达到 “修好水泥路,服务新农村”的目的,四是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抓好服务型机关创建。
三、本部门拟推进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项目表
第二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调研建议
从今年开始,一批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蓬勃开展,或紧张建设,或积极运作前期。在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中,建设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探讨问题、研究对策,4月12至15日,我局调研组到各项目建设指挥部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交通建设面临的建设环境问题
党的十七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交通实际深入开展“构筑大交通,实现大发展“题主题实践活动,按照我县“一干三环六通道”的战略部署,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力度、更快的步伐,全力“打造网络交通、便捷交通、、生态交通”,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实现交通历史性新跨越。但随着交通“瓶颈制约”矛盾的根本解决,发展交通似乎已不再是全社会的迫切需求和共识,面临的交通发展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新情况,筹资难、征迁难、审批难、已成为交通发展面临的新难题。
(一)经济发展对交通需求发生了新变化,建设要求、建设标准、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建设程序不能到位,导致工程造价上升,项目前期反复
一是建设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凭借香格里拉牌优势,我县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州经济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县之一,对交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交通发挥更大的支撑和引导作用,迫切需要建成对外辐射通道工程;;建成以国省道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现代化城乡交通网络工程,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二)是建设标准不断提高,随着建设档次的提升,选用的技术标准、配套设施和绿化标准也不断提高。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逐步运用,如沥青路面采用sma、水泥路面采用铣缝和聚氨脂灌缝料。环保要求在提高,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道、航道普遍建设绿色通道。追求行车安全舒适。
(三)是建设程序不能到位。尽管一直在抓这个问题,但仍有程序难以到位的情况。如:招投标行为存在不规范现象,个别业主职责不到位。在个别业主招投标过程中,借资质、挂靠现象时有发生,人为抬高中标价。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但个别业主因工期短,忽视基本建设程序,缩短设计时间,造成设计工作紧张,难以把设计做深做细,导致地质勘探不详、设计变更现象屡屡发生。
以上原因再加上征迁费用大幅提高,造成工程造价步步攀升,居高不下
二、建设重点发生了新变化,交通“瓶颈制约”矛盾得到根本解决,沿线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热情下降
各级领导不遗余力,广泛发动,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争取各部门和广大群众支持,推动了建设顺利进行。随着交通“瓶颈制约”矛盾的根本解决,路网的改善,沿线政府和广大群众对交通重点工程的支持和热情已明显下降。一些人包括有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现在路已经够用了,出行比较方便了,再造路,占用大片土地,严重浪费。个别地方政府和部门也认为,交通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再造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收费通行,影响招商引资,不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产生对交通建设不理解,不支持,认为造路是交通部门自己的事。于是,“万众一心、大干交通”的场面少了,“政府为主牵头、部门协作配合”的场面少了,全社会对交通建设的关注度和支持度明显下降。
三、政策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征迁难”成为交通建设最突出的问题,进而导致工程造价上升、工期延误
一难是征迁费用过高,征迁工作难做。过去,面对落后的交通条件,为尽快解决交通瓶颈,政府采取行政协调和一定补偿措施,在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比较顺利地解决了征迁问题。现在,路网在改善,经济在发展,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土地在升值,征迁价格必然上升。农民越来越关注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我们应当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利益。但从另一方面讲,农民对赔偿费相互攀比,加上公路征迁与商业征迁相比赔偿差距大,导致征迁工作更加难做。土地征用赔偿费缺乏统一的标准,操作缺乏依据,随意性大,且费用构成复杂,除农民的失土保障费以外还有七、八种税费,占土地征用赔偿费比重达40%。征迁难造成了工期延误,费用上升,项目业主特别是外商、外地企业财团业主对征迁工作有畏难心理,严重影响招商引资。征迁难已成为社会性问题。
二难是土地征用审批难。我县的公路都是交通厅立项,土地征用需要由国土资源厅批准。但国土资源厅要求必须由省发改委进行立项确认,而省发改委认为,谁立项谁负责,不予立项确认。由此,导致公路建设项目无法按时征地,开工被迫推迟。
四、建设融投资环境发生了新变化,融投资能力下降,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一是负债高,融资难。前“九五、十五”交通建设资金缺口很大,达 万元,大部分工程项目,依靠银行贷款,筹集建设资金,高负债建设。在高负债的情况下,建设资本金严重不足,银行贷款困难,再融资能力下降。
二是部分乡村农村公路上等级资金短缺,筹资困难。目前全县尚有 15 个行政村未通
等级公路,未通公路里程近135 公里。经过前一时期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已通上等级公路,剩下未通的都是经济较弱的乡村,要他们筹集部分建设资金也是相当困难的。
三是缺乏项目前期费补助资金。目前,项目前期费资金困难问题十分突出,项目前期费资金筹措将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它决定着打通断头路交通建设的成败。突出重点
建设断头路建设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交通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预料,近几年,是我县交通发展史上工程最多、投资最大、建设任务最为繁重、最为艰巨的时期。为此,要积极探索筹措项目前期费,是做好项目前期储备的关健。
三、对策和建议
(一)建设管理体制要改革
1.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两个转变
交通主管部门要从建设实施单位转向行业管理单位;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今后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逐步建立投资招商制、建设代建制、政府质量监管制等符合市场规律的投资、建设、管理体制。
2.建立监管体系,实施政府“监管”制
建立县两级监管体系,实行分级管理。“监管”主要是根据法律、法规和合同,进行项目前期、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程进度及工程资金进行监管
3.建立项目“代建”制度,培育“代建”市场
针对投资主体多元化及有些项目业主本身不具备项目实施能力,推行项目“代建”制度。要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单位申报项目“代建”资格,培育“代建”市场,推行“代建”制和“代建”招投标制,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4.壮大监理队伍,培育监理市场
要加大监理投入,建立、培养和扩大监理队伍,提高监理队伍素质和监理水平,使之真正发挥社会监理作用。
(二)项目前期要深入
1.坚持既科学又经济的规划思路
发展规划的制订,要基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经济发展规律,在适度超前的基础上,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要对子孙后代、对历史负责,技术上可行是前提,经济上合理是基础,投资上落实是关键。
2.坚持刚性化的前期推进
一是加快前期进度。要成立前期工作班子,配备强有力的技术、管理人员,实行领导责任制,部门负责制,对呈报国家审批的项目必须跟踪落实。加强前期项目程序的协调,对环保、水保、文保及林保等各个环节,既要按有关法规办理,又要灵活处理,以加快前期进度。二是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基建程序来开展,一些必须履行的手续和程序不可缺少,如实地踏勘、可研报告评审、项目报批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编制、招投标等等。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业主或建设单位不能为了提前开工,而使编制的必要时间得不到保证。三是维护前期成果的权威性。前期工作要深入,前期成果要得到广泛的认同,一旦成果确认,不能轻易变更,使前期成果具有权威性。
(三)融投资渠道要拓宽
1.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使交通建设从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交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行业,是政府公共投资的重点,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上个世纪60-70年代,交通投资一般占政府公共投资的30%左右,其中日本高达30%-50%。政府大量的交通公共投资,促使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到90年代迅速构筑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并拉动了相关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今后在争取财政资金方面要加大力度。二是树立政府办交通意识。交通是公益性、社会性事业,是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政府重要职能之一。要通过做工作使交通负债等同于政府负债,明确交通建设贷款由财政担保,债务由财政偿还。三是争取政策支持,加大交通沿线土地开发经营,筹集交通建设资金。四是由政府支持,通过土地储备中心,使交通部门享有交通沿线土地升值、开发的收益,或将建设债务转移至土地储备中心。
2、积极争取部、省资金和补助支持
争取部、省补一点,项目招商引一点,充实资本金来源,以期实现“以小搏大”。
3.对农村公路改造要多脑筋,尽量采取自愿捐资、自愿投工投劳等群众接受的方式筹集资金,降低建设成本
不搞硬性摊派,尽量不增加农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负担。
四、征迁难要解决
1.坚持“依法赔偿、合理分担”原则,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制定的基础设施征地价格,出台征迁管理办法,统一征迁标准,使征迁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一是区分公益性项目和收费公路项目,农村公路及公益性项目征迁应以当地政府为主,高速公路、国省道建设征迁应以州政府为主,收费公路征迁可采取先租后征等方式,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二是加强政府对土地价格的宏观调控,对高速公路、国省道建设的优惠政策应做出明确规定,减少行政性收费,把土地征用中不合理费用减下来。
2.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保障农民利益的要求,积极向市政府建言献策,为失土农民解决“低保”等生活出路问题,以切实解决失土农民的后顾之忧,推动征迁工作顺利进行。
五、工程造价要降低
1.改革资金支付方式
工程支付要从层层下拨改为直接支付,减少资金流转的中间环节,减少资金的沉淀,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推行优化设计
设计要按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不能超出财力的许可和技术管理的能力,贪大求全,盲目追求高标准。设计上既要考虑技术因素,也要考虑经济因素,不能因为怕担风险而欠考虑技术创新和降低造价,采取保守的设计方案或工程措施;也不能只讲优化设计,片面追求降低造价而忽视技术要求,造成质量隐患。对重大项目和关键节点工程要推行设计方案招标竞争制。
3.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对重大设计变更实行变更审查制,减少随意变更设计带来的造价增加,绝不允许出现重大设计变更中的先斩后奏行为。
4.改革造价管理模式
参照国际惯例,将造价管理的重点转入工程结算审计,推行交通工程审计和财务审计并重。加强工程实施阶段的动态控制,规范计价行为,推行计价咨询。
5.改进招投标方式
规范业主招投标行为,开放建设市场,探索推行明标评标、无标底招标及最低价中标等方式,对钢材、水泥等大宗建筑材料采购实行集中招标。
第三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监控,通过应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方法,不断降低扬尘、减少土地利用,提高节能减排效率,项目重点实施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1.开展施工扬尘防治工作日常检查,开展项目施工扬尘防治工作的日常检查工作,明确检查工作任务与目标。
2.严格控制项目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源。对水泥、砂石、灰土、灰浆、灰膏、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加以严格控制,切实开展蓝天工程。
3.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高空抛撒溅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不准现场堆放未覆盖的裸土。确保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总体受控。
4.扬尘防治工作实施目标化管理。在项目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治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制度以推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过程。督促项目部与作业班组签定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防治工作实施目标化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1)施工区域的围栏封闭。根据规划范围,确保整个施工区域与外界充分隔离,严格要求在建项目在施工大门口设置冲洗设备、沉淀池及排水沟,施工运输车辆、挖掘机械等驶出工地前必须清除泥土作防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2)施工场地的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应平面布置要求做好主要道路、材料堆场、生活办公区域铺设混凝土路面工作,实行场地的硬化或绿化处理,确保无一处露土现象,以达到防尘控制要求。
(3)道路清扫扬尘污染的控制。安排保洁人员2名(佩戴标识)每日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1—2次的清扫,清扫前对路面进行洒水。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加洒水频次,以保持路面的湿润。
(4)土方施工、堆放扬尘污染的控制。在土方开挖、回填施工中,主要采取淋水、降尘和防止车辆泥土外泄等措施。当雨天开挖、基坑回填时,应在施工临时通道上铺设麻袋。严格按挖土施工方案中所规定的挖土流程,堆土位置及车辆出入口线路进行指挥。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的车况检查,指派专人随机跟车监督,保证按规定线路行运,严禁偷倒、乱倒。在场地内堆放作回填使用土方应集中堆放。同时,在土方未干化之前,经表面整平压实后,用密目网进行覆盖。定时洒水维持湿润,以有效地控制扬尘。
(5)建筑材料扬尘污染的控制。①砂石设置专用池槽进行堆放,控制进料数量,做到随到随用,不大量囤积。堆放时做到堆积方正、底脚整齐干净,并将周边及上方拍平压实,砂石料如过于干燥,应及时进行洒水。②施工用的粘土砖、加气砌块必须在指定场地进行堆放。进场后及时进行洒水湿润,定时由专人对堆放场地进行清扫。③其他易飞扬物、细颗散体材料(如塑料泡沫、膨胀珍珠岩粉末等),必须进行严密的遮盖或存放在不透风的仓库内,运输车辆要有防止泄漏、飞扬装置,卸料时采取集中码放措施,以减少污染。
(6)脚手架清理、拆除扬尘污染的控制。在脚手架顶部设置喷雾装置,以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扬尘污染。脚手架设专人检查、维护,严禁擅自拆开。在使用期间应采取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垃圾向外、向下散落。清理架体内的建筑垃圾和废料时,应采用洒水和吸尘措施,禁止直接掀翻、拍打底笆板。定期对沾上灰尘的密目网进行清洗,周期为2-3月一次,及时更换破损严重的密目网。拆除前,应先行清除脚手架中的杂物,并对积灰较多的密目网洒水湿润。
(7)混凝土、砂浆拌制扬尘污染的控制。在混凝土、砂浆搅拌操作间四周进行封闭围挡,以控制和减少水泥扬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袋装水泥设置封闭的库房进行堆放,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定时进行清扫,保持库内整洁,地面无积灰现象。如需露天存放应采取严密遮盖措施。装卸以及拌制作业时严格要求工人佩带口罩,做到轻搬轻放。混凝土、砂浆拌制时严格按石子(砂)→水泥→砂顺序进料,以控制和减少水泥扬尘。搅拌机储料池前应设置三面挡水,并做好排水沟、沉淀池,定期对沉淀池进行清理,减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源,施工现场全使用商品混凝土。
(8)木工机械作业扬尘污染的控制。木工加工棚落实责任制,指定作业场所环境保护责任人,负责木工棚的日常管理。保持木工棚的整洁,及时清理木屑、刨花和边角料,必要时进行洒水湿润后再清理,并装袋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定期处置。
(9)道路清扫扬尘污染的控制。在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边、生活区域内场地适当位置安装一些水龙头,使洒水皮管、洒水车能就近使用,便于操作。道路安排专人每日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1-2次的清扫,清扫前需进行洒水湿润,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加洒水频次,以保持路面的湿润。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粉尘经分类袋装后及时地投放到指定的地点。
(10)运输车辆扬尘污染的控制。运输建筑材料、垃圾和泥土等的车辆,在驶出建设施工现场之前,要加强防尘冲洗、遮蔽、清洁等工作,防止建筑垃圾、泥土的散落,污染道路和周边环境。冲洗车辆产生的泥浆水应通过二级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人城市公共管网。沉淀池派专人定期进行清理,一般为2-3天清理一次。
(11)砖槽切割加工作业扬尘污染的控制管线安装施工的砖墙沟槽切割,应采用湿作业法进行施工。装饰工程所用石材应优先组织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实施装配式施工,减少因石材切割、加工所造成的扬尘污染。现场石材切割加工应设置专用封闭式作业间,操作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以降低或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
(12)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止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措施。
(13)项目部与作业班组逐级签定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
5.沥青混合料实行集中场站搅拌设备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中的一级标准的规定。搅拌场站必须设在离开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300m以外的下风向处,且不能采用开敞式或半封闭式沥青熬化作业。
6.积极开展社会舆论监督。发动群众参与监管,设立施工扬尘举报投诉电话,接受公众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举报和投诉。对违规扬尘的工地项目名称、相关责任单位、处罚情况,可以通过网站、报纸、媒体等向社会曝光公示。
第四篇:关于加快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于加快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建议
根据合肥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巢湖市、庐江县和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精神,为切实利用好合肥市政府安排的专项资金用以支持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同时做好巢湖南岸滨湖大道、栏滨路建设的工作,争取项目能够尽早尽快开工建设,我们就项目的任务及资金配套建议如下:
一、民生工程
十二五期间,县乡公路危桥改造工程为全省民生工程之一,该项目资金除省补以外,市财政负责余额筹措。
二、栏滨路及巢湖南岸滨湖大道
这两个项目,由合肥市公路部门作为项目业主,承担建设主体责任,我市政府主要承担征地、拆迁、取弃土场等地方工作并承担其相应费用。
三、农村公路
1、农村公路项目。建议标准为路面宽4m砼路,在足额争取中央或省专项补助资金外,合肥市交通运输局按8万元/公里补助,巢湖市政府财政按4万元/公里配套,不足部分由项目所在地乡镇(街道办事处)人民政府自筹解决。
2、县乡公路。列入计划建设项目,除省专项补助40万元/公里,合肥市交通运输局按30万元/公里予以补助,不足部分由巢湖市财政负责筹措。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关于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我省建成中原交通大通道的部署,根据《河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九五”末公路交通基本概况
截至2000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4463公里,居全国第6位。其中,高速公路505公里,居全国第13位;二级路9028公里,居全国第3位。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8.6公里。“九五”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43亿元,是“八五”时期的2.5倍。去年完成投资105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直接拉动我省GDP增长0.24个百分点。
二、“十五”公路建设主要目标
“十五”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200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130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5公里。5年内打通与周边省份的快速通道,实现省会郑州到17个省辖市通达高速公路,县县都有一条二级以上出口路,乡乡通油路,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平原地区村村通油路。
(一)高速公路建设目标
1.总体规划
根据交通部规划的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重点干线在我省布局情况,河南省未来高速公路网包括:
(1)两条国道主干线公路(河南境内总长1158公里):北京至珠海(经过我省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河南境内长546公里);连云港至霍尔果斯(经过我省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河南境内长612公里)。
(2)7条国家重点干线公路(河南境内总长2540公里):东营——深圳(沿国道105方向,经过我省商丘,河南境内约60公里);内蒙——北京——广州(沿国道106方向,经过我省濮阳、开封、周口、驻马店、信阳,河南境内约600公里);日照——南阳(经过我省开封、许昌、平顶山、南阳,河南境内约330公里);太原——珠海(含支线晋城——焦作新乡)(沿国道207方向,经过我省济源、洛阳、南阳,河南境内约450公里);临汾——海口——三亚(沿国道209方向,经过我省三门峡、南阳,河南境内约200公里);上海——洛阳(经过我省周口、漯河、平顶山、洛阳,河南境内约360公里);上海——武威(沿国道312方向,经过我省信阳、南阳,河南境内约540公里)。
(3)省规划公路(总长250公里):鹤壁——濮阳高速公路,全长58公里;郑州——少林寺——洛阳旅游高速公路,全长105公里;郑州绕城高速公路,全长52公里;洛阳绕城高速公路,全长37公里。
上述高速公路总长近4000公里(其中“九五”末已建成安阳——新乡、开封——洛阳、郑州——漯河等路段,共计505公里),全部建成后将连接我省所有的中心城市和主要经济区,85%以上县通达高速公路,省际高速公路出口将达到17个,使我省“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真正成为交通大省。
2.“十五”期间建设目标与具体项目
“十五”期间计划实施高速公路项目26个,其中续建项目9个,新开工项目17个。
(1)续建项目:漯河——驻马店高速公路,全长67.2公里,总投资16.3亿元,1998年年底开工,计划2001年建成;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全长136公里,总投资43亿元,1998年开工,计划2001年建成;三门峡——灵宝(省界)高速公路,全长70公里,总投资20.56亿元,1998年年底开工,计划2001年建成;商丘(省界)——开封高速公路,全长204公里,总投资42.87亿元,1998年年底开工,计划2001年建成;驻马店——信阳(省界)高速公路,全长133公里,总投资33.5亿元,2000年年底开工,2003年建成;新庄——焦作(省界)高速公路,长73.2公里,总投资19.4亿元,1998年8月开工,计划2002年建成;漯河——周口9省界)高速公路,全长123.7公里,总投资24.8亿元,1998年年底开工,计划2002年建成;洛阳——汝阳大安高速公路,全长49.7公里,总投资12.4亿元,2000年开工,计划2002年建成;叶集(省界)——罗山单幅高速公路,长142公里,总投资11.6亿元,1998年开工,计划2001年建成。
(2)新开工项目:新乡——郑州高速公路,全长94公里(含机场段),其中黄河公路大桥长约10公里,总投资47亿元,争取今年10月底开工,2004年建成;郑州——登封(少林寺)高速公路,全长53公里,总投资14亿元,争取今年开工,2003年建成;许昌——南阳高速公路,长164公里,总投资36亿元,争取今年8月底开工,2003年建成;鹤壁——濮阳高速公路,全长58公里,总投资11.5亿元,争取今年开工,2003年建成;郑州绕城高速公路,全长52公里,总投资23亿元,计划2002年开工,2005年建成;南阳——襄樊(省界)高速公路,全长91公里,总投资21亿元,计划2002年开工,2005年建成;漯河——平顶山高速公路,全长74公里,总投资18亿元,计划2002年开工,2005年建成;洛阳绕城高速公路,全长37公里,总投资12亿元,计划2002年开工,2005年建成;叶集——信阳高速公路,全长186公里,其中新建单幅高速公路142公里,全幅高速公路46公里,总投资30亿元,计划2002年开工,2005年建成;原阳——新庄高速公路,全长13公里,总投资3亿元,计划2002年开工,2004年建成;商丘(省界)——毫州(省界)高速公路,全长61公里,总投资14.6亿元,计划2000年开工,2005年建成;洛阳——济源(省界)高速公路,全长50公里,总投资24亿元,计划2002年开工,2005年建成;平顶山——汝阳高速公路,全长108公里,总投资25亿元,计划2003年开工,2005年建成;兰考(省界)——许昌高速公路,全长170公里,总投资41亿元,计划2003年开工,2006年建成;信阳——南阳高速公路,全长180公里,总投资54亿元,计划2004年开工,2007年建成;登封——洛阳高速公路,全长50公里,总投资12亿元,计划2004年开工,2007年建成;濮阳(省界)——开封高速公路,全长190公里,总投资53亿元,计划2005年开工,2008年建成。
上述高速公路建设总规模2400余公里,其中“十五”期间建成1600余公里,可确保“十五”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000公里,实现省会郑州至17个中心城市通达高速公路,并与周边省份高速公路联网运行。
经测算,实施建设上述高速公路项目,“十五”期间约需投资400亿元。其中,计划申请交通部投资34亿元,省投资34亿元,利用外资47亿元,均由省交通厅负责落实;国内银行贷款200亿元,地方企业自筹85亿元,由省交通厅、省计委负责落实。
(二)路网改造及农村道路建设目标
1.国道、省道干线穿越中心城市的出口道路,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2.不通二级公路的18个县城建成二级出口道路。
3.提高省际干线出口道路标准,二级以上道路由目前的50%提高到80%。
4.实现全省乡乡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山区含简易公路)、平原地区行政村通油路。
三、完成“十五”公路建设目标的主要措施
实现“十五”公路建设目标,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切实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好建设资金,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建设环境。
(一)切实抓紧“十五”交通建设前期工作,加快项目实施步伐
1.加强规划修订工作
“九五”期间,我省在国家制定的国道主干线规划和全省30年干线公路网规划的指导下,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发展,原规划的目标和规模已不适应需要。为指导今后的建设,交通部在国道主干线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重点干线公路规划方案,我省境内除原有两条国道主干线外,新规划了7条国家重点干线公路。根据上述情况,围绕构建中原运输大通道,省交通厅要抓紧对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尽快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以替代项目建议书的审批。
2.加紧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项目储备不足。“十五”期间计划17个新开工项目中,只有3个项目完成了前期工作,基本具备开工条件,其它项目前期工作均在进行中。为确保“十五”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进一步加快前期工作步伐。(1)对已上报的项目,省计划和交通部门要帮助和督促项目单位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请求尽快批复;对已完成预可或工可的项目,要尽快拿出审查意见及早上报。(2)计划“十五”末建成的项目,要在2002年完成各项前期报批工作,2002年年底前开工。目前尚未确定投资主体的项目,先由交通厅负责前期工作。目前的工作重点是:确保新乡至郑州、许昌至南阳、鹤壁至濮阳、郑州至少林寺等四个项目2001年年底前开工;确保漯河至驻马店、商丘至开封、洛阳至三门峡至灵宝、漯河至周口、新庄至焦作、叶集至罗山等项目2001年年底建成通车;确保2002年新开工高速公路项目达350公里以上。
3.加快城市环城公路的建设步伐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拉大城市框架、增强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要求,加快城市环城公路和城市出口路的建设步伐。交通厅已将原计划在“十五”后期开工,“十一五”建成的郑州、洛阳绕城高速公路提前到明后年实施,“十五”末建成。上述两个城市的绕城高速公路建成后,郑州将形成约60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绕城环线全长110公里);洛阳将形成约40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绕城环线全长约80公里);开封、周口、安阳的城市外环路也要尽快进入实施阶段;许昌外环路要尽快规划、论证,争取明后年实施。
4.加快省级出口路的改造和旅游路的建设
要针对我省省际出口路等级低、质量差,内外联系不畅,严重影响我省形象等问题,加快对省级出口路的改造步伐,抓紧落实已安排的13条省际干线出口路的改造。到明年底,平原地区的干线出口路全部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山区干线出口路大部分达到二级公路标准。
加快全省重点旅游线路的道路建设,将郑州至登封的高速公路延伸至洛阳,利用已建成通车的开封至洛阳高速公路和国道310线,在开封、郑州、洛阳之间建成一条旅游快速环线。登封至洛阳段高速公路要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十五”期间开始实施。为促进黄河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做好郑州、洛阳、三门峡等市沿黄旅游线的规划并抓紧组织实施。
(二)解放思想,加大开放力度,放开投资市场,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高速公路建设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模式,彻底放开投资市场,多渠道筹措公路建设资金。
1.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投资主体。选择“十五”期间拟新建的11个尚未确定投资主体的高速公路项目,面向国内外投资者公开招商。
2.搞好资本运作,盘活现有资产。要在已建成的路桥项目中,拿出一批好的路段、桥梁转让收费权,以存量换增量。
3.将重要的黄河大桥及几座立交桥的冠名权和广告权在国内外市场公开拍卖,筹措建设资金。
4.充分发挥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融资作用,加快全省公路的投融资步伐。
5.充分利用银行信贷资金,通过收费还贷,实现滚动发展。
(三)放开设计市场,提高设计质量
“十五”期间高速公路项目一律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设计单位,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降低设计费用,提高设计质量。省交通设计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要在基本满足农民耕作的基础上,研究低路基设计在河南的应用,以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土地资源。
(四)进一步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强行业管理,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能
1.进一步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高速公路项目完成立项等前期工作后,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面向国内外广泛招商,择优选择投资主体,确定项目法人,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及经营员全责。
2.交通行业主管部门要把好建设市场准入关。对参与我省公路建设项目的投资者,无论省内省外、内资外资,都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待遇。在放开投资市场的前提下认真把好市场准入关,要对投资者的资信进行认真审查,以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和工程顺利进展。对于资本金难以落实的项目要更换出资人或调整股本结构。
3.各级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增加工作透明度。在充分尊重项目法人权益的前提下,强化行业监督,规范市场行为。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农村公路作为“十五”期间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纳入政府工作责任目标。各级交通部门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指导。要积极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投工投劳,尽快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在农村公路建设上,要特别注意旅游路的建设,以带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致富。
(六)各节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加大公路养护体制的改革力度,将公路养护管理全面推向市场,以降低养护费用,提高养护质量。
(七)要千方百计调动各有关方面加快公路建设的积极性,为全省公路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建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