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机关基层组织建设的分析思考
对机关基层组织建设的分析思考
为全面推进我市新形势下的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根据市委的要求,市委办公室在今年7月底安排了对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XX市委下发的《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的专项督查。督查组较全面地深入到了市、县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了解了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情况,听取了党员和党组织的意见、建议,查看了党组织的工作资料、活动开展等情况。看到了很多成功的、典型的经验,也了解到了一些存在的差距。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对机关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和思考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一、机关基层组织工作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XX市机关基层组织领导重视、机构健全,队伍不断壮大,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
(一)制度健全完善,要求规范统一。机关干部职工对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具有高度的认识,每一个层面的干部职工都深刻认识到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我们事业的发展,没有党的领导也不会有每一个干部的成长。机关基层组织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是高度统一的,机关、单位对党员在工作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是公认的。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健全、完善、规范。中央、省委、市委有关党的建设的文件,在机关的基层组织办公室里都可以查到,很多的党组织还结合实际把上级党组织要求的主要活动、自己的成功经验编辑成册。党委、总支、支部的工作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组织工作流程等等,都在机关办公楼、会议室里制作了醒目的专栏,做到能上墙的都上墙,能成册的成册,方便党员干部学习查看,便于上级组织检查督促,营造了良好的党建工作氛围。
(二)党员比例高,整体素质好。不论是市级机关还是县区、乡镇机关,党员在干部职工中的比例都超过了百分之七十(事业单位中的比例要低),机关单位里品德好、能力强、工作优的都是党员,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甚至觉得,不申请入党就缺少学习进步的机会,在年轻干部的意识里,入党是必须的。甚至有基层领导抱怨:也不是要求优秀的都必须入党,但是本人提出申请,组织又不能不让他入,弄得我们现在要配一个非党的班子成员都非常困难。近年来,随着公务员队伍管理的规范化,凡进必考,标准提高,机关干部的素质提高了,党员队伍的结构也就大大改善了,年轻、高学历的多了,结构越来越优化。
(三)活动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机关的基层组织建设紧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展开,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党员带头立足本职改善服务,带头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行为,树立了机关良好形象。组织活动的开展都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部门的业务工作进行,明确要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在本职岗位上发挥,要在生活工作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带头。干部职工都公认,在单位里,中层以上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党员,业务骨干主要是党员,任劳任怨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是党员,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是党员,服务态度好、群众评价高的也是党员。市、县区、乡镇里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不论是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都是起着导向作用、带头作用和主导作用的,在重大任务、重要工作面前,广大党员勇挑重担,为组织分忧、为民奉献;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够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带动群众。机关的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传播文明、推动发展中的贡献有目共睹。
(四)党员意识增强,作风纪律过硬。机关党员队伍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平时要求严格、管理规范,行为习惯好,党性意识、党员意识都比较强。绝大部分党员都能够做到:工作职责范围的事带头做,做岗位先锋;生活中有利于别人的事主动做,处处体现先进;党纪政纪不允许的事坚决不做,树立良好形象。自觉参加组织活动,自觉学习,自觉工作,自我约束。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工作强、形象好、作风正,为基层组织树了形象,添了光彩。
(五)管理有创新,活动有特色。思茅区规范党建工作台账,用专门记录本、专人记录,用台账督促检查党建工作责任的落实,优先规范组织机构设置,在全区53个机关基层组织中设置正科级党组织书记23个,切实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力量;江城县加大机关党建工作力度,加强党务干部配备,在党员集中、工作任务重的机关设立党总支,配备专职书记,全县选优配强13名专职书记,县财政按党员人数从2012年起专门为机关党组织安排工作经费;西盟县创新机关党组织活动方式,在全县机关党组织中推行“微型党课”制度,一节“微型党课”的时间是半小时左右,每次活动由2-3名党员讲课,党员既是老师,也是学生,每一名党员每年甚少有三次要上台讲党课。这一活动方式,促进了党员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党员的文字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丰富了组织活动的内容。
二、存在的主要差距和不足
机关基层组织建设也和其它基层组织建设一样,存在思想不够解放,工作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需要的情况。部分干部职工中存在“做党务工作要讲奉献,不能谈条件;党员要作贡献,不能提报酬”的片面认识,从而忽视了不少机关党组织党员多、工作量大,组织工作要有专人做的现实,导致出现党务工作有人挂名,但没有时间、没有精力顾及的现象。笔者认为,党员要讲奉献,但党员也要靠工作、靠工资生活,如果只能用业余时间搞组织工作,那一定是搞不好的。机关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缺人办事”、“缺钱办事”的情况,影响了机关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形象。
(一)组织设置不够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基本都没有专门的编制、也没有规范的机构设置。各县(区)在党员人数多的机关、事业单位配备了一些和行政领导同级别的书记,在多次的机构改革中被保存了下来,但所用编制也是模糊的编制:“在单位原有(现有)编制中调剂解决”。比如教育、卫生、农业,不论是市里还是县区,都是党员人数最多的部门,有的县设的是党委、有的县设的是总支。在县(区),只要是党员集中的单位,基本都配备了专职的书记,但是党组织办公室有人员的却不多,大部分工作就书记一人做。在市直属机关、事业单位中,没有机构、没有专门党务干部的党组织更多。
(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机关里没有设置专职书记的部门单位,党组织的书记一般由行政副职兼任,副书记一般是机关党员中公认度比较高,责任心比较强的年轻科长、股长担任,所有的党务工作都是副书记在做。在调研中发现,不论是市里还是县区,兼职的副书记没有政治待遇(级别),也没有经济待遇,这几年党务工作任务又比较重,所以当了副书记的年轻人都希望换届,卸下这副说起重要、干起难的担子。党组织建设没有经费保障,也是影响党组织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财政预算里没有部门、单位的“党建工作经费”,当然,解释是在公用经费中“一起用”,但是,经费本来不多,行政工作的开支都捉襟见肘,要在党组织活动中再开支一定的费用,那就困难了。
(三)执行纪律不够到位。按《党章》的规定管理党员,这是每一个党员都清楚的,但是,要落实在整个基层党的建设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支部工作是兼职,机关党员的职责也不好量化、不好评判,所以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的管理基本以业务管理、工作管理为主,在党员评议中,业务工作做得好的、围绕中心做事的,党组织这边也就优秀了,只是做基础性、常规性工作的,党组织考核也就只能称职。机关基层组织的活动都比较机械、也比较被动,创新形式少,模式化的东西多。活动存在赶时间进度,匆匆忙忙、敷衍了事的情况。组织活动缺乏严肃性,行政领导工作忙--请假,重点科室业务忙--请假,导致经常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也觉得组织活动并不重要,只是没有什么事时来听听。对违纪党员的处置慎之又慎,甚至法律作出了判决,党组织的处理还迟迟不见动静,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情况。少部分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长期不按时缴纳党费,只要经党支部多次催促后交了党费,也就不教育,不批评,是合格党员了;甚至个别退休党员觉得党费“高”了,自己决定该交多少,基层组织也觉得老同志“苦了一辈子,不好得罪”,听之任之。
三、对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应该做的工作很多,但是笔者认为:作为地方党委只要在制度层面上对党的工作作出规范,确保每一级机关、单位党的组织都有人办事、有钱办事,那么,凭我们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思想意识和管理水平,机关、事业单位的党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就会不断增强。
(一)进一步规范组织设置,增强党组织的公信力。依法行政、依法设置编制,这已经在基层领导干部中形成了共识,党管干部,党委管编制。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的机构设置大部分都不是十分明确,编委没有下发过文件,人员多以兼职为主。比如市卫生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由副局长兼任,下辖3个正处级总支、2个副处级支部,副局长分管工作任务重,党委无专职副书记,党务工作也是兼职,大量的党的工作让兼职的同志疲惫不堪,都希望快点配备专职人员,或者换届。类似的情况其他部门也有存在。如果应该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设置机构,核定人员编制,按党员人数和工作性质、工作任务规定党组织的级别,党务工作者的人数,机关基层组织工作可能会好做得多。让干部职工都清楚党组织是依法设置、依法工作的,业务工作是中心工作,党务工作也是重要工作;业务工作有任务,党务工作也有目标;业务工作有级别,党务工作也有待遇。
(二)进一步规范班子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要明确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也要让党组织的领导有职有权、有位有威,这是党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组织工作有人抓的保证。我市已经在事业单位明确了党组织的机构级别,配备党务工作人员,实事证明,加强党组织班子建设促进了单位的各项工作。县(区)也已经在机关的党组织建设中做了多年探索:机关党组织书记和行政领导同级别待遇,工作中有分工有合作,取得了很多的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相互促进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在《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明确设置机关党组织班子的级别待遇,工作目标任务。如:党员人数30人以下的,书记兼职,为单位中层干部;党员人数是30至50人的设专职书记,为单位中层干部;党员人数满50人的,配备一名党务干部,书记配为行政副职级别;党员人数100人以上的,配备两名党务工作,书记与行政领导同级,如果党政一肩挑的,配专职副书记。
(三)进一步规范保障机制,增强党的吸引力。党组织要活动,经费保障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经费的保障一直是制约党组织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机关党组织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安排好的工作、活动往往因为经费难以落实而不能实施。议而不敢决,或者讨论决定的事办不了,最后不了了之,严重挫伤了组织者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和吸引力。应该把党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或者要明确规定总体工作经费中党组织的经费所占的比例。让党组织也民主、公开、透明地安排工作、开支经费,使党员和党组织的负责人能够清楚地知道党组织应该开展哪些工作,可以使用哪些费用?而不能因为经费问题无法安排党组织工作,或者是计划好的活动无法实施,影响党员积极性,影响党组织的威信。
(四)进一步规范党员管理,增强党的凝聚力。对党员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对违纪党员严肃处理,这是党章的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的需要。严肃纪律、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了党员,群众只会更拥护我们,党员也才会更加信任、敬重党组织。如果党员不参加组织活动,不缴纳党费,没有党员意识,和普通群众一样,党组织对党员听之任之,那么群众还怎么相信党员、相信党组织呢?所以,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一定要严格、要规范,对违反党纪政纪的党员的处理也一定要及时、要严肃。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作为基层组织管理党员太严格了,怕没有人入党,怕上级党组织对自己的工作有看法。我们现在问题不是共产党员的人数不够,而是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好的问题,正因为这样,各级党委也不再把入党的人数和处理党员数字作为评价下级党组织工作的标准了。
我们要抓住省委、市委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机遇,夯实机关基层组织工作基础,不断增强机关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二篇: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点思考
文章标题: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点思考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为了深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现结合实际,就如何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基础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牢固树立执政理念,要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题
___乡地处___老市区东北方向25公里处,地广人稀,经济基础薄弱,全乡设4个村党支部,1个机关支部,1个教育支部,1个企业支部。共有党员274名,其中农民党员205名,占党员总数的74.8。近年来,我乡坚持以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为重点,不断加大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力度,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个别党支部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要求已不相适应,部分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已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部分干部的宗旨意识淡化,不关心群众疾苦,不为群众办实事;观念落后、思想保守,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作风不民主、不深入,方法简单粗暴;少数班子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老龄现象严重,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强,党性意识和纪律观念比较淡薄等等。农村的发展问题,是我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最突出、最艰巨的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既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又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党同农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具有更为特殊和重要的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关系到___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党的整个执政能力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优化村级班子结构,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完善“两委”工作机制,强化党员目标管理,增强基层组织的整体合力,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1、优化执政资源,配齐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组织基础,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好主干,配强班子。实践证明,选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够走上一条经济快速发展的好路子,带出一个坚强有力的好班子。针对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素质能力不适应的问题,在主干选拔和班子配备上,要更新用人观念,拓宽选人渠道,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同时,提倡能人入党治村,大胆从农村有文化的优秀青年、退伍军人、农民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分子和致富能人中培养选拔村干部,优化班子结构,激发村级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同时,鼓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村级其他组织成员,按规定选举程序,实行交叉任职。
2、强化执政能力,着力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依托市包村部门和市乡包村干部,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在包村工作上,要坚持在在市包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用领导干部包村,一把手总负责,专人驻村,一定三年,一年一考核,三年一总结的办法,组成包村工作队,帮助各村开展工作,形成“村村都有机关干部驻村帮扶”的工作格局。包村部门和包村干部要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五好”目标要求,帮助建好班子、加强队伍、发展经济、解决突出问题。二是要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市乡两级要拿出资金作为村组干部培训的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坚持每年培训一次,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三是落实农村干部待遇,稳定基层干部队伍。要根据各村实际,按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标准,明确村级主干的补贴。对特别贫困、没有经济来源、村级主干补贴不能及时兑现的村,由财政给予补助,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坚持“三为主、三倾斜”的工作思路,发展对象以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村民代表和致富能手为主,发展目标向村委会成员、向妇女、向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和党员年龄老化村倾斜。
3、强化执政地位,完善“两委”工作运行机制。针对部分村“两委”关系不协调,个别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的问题,要狠抓制度建设,规范村“两委”工作,不断建立和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要对围绕议事规则、干部考核、干部管理等工作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要理顺村两委的关系,村党支部要坚持核心领导地位,积极支持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村委会要自觉接受党支部的领导,自觉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在民主选举方面,村党支部班子按“两推一选”办法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选举必须在党支部领导下进行,选举委员会主任一般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民委员会初步候选人由村党支部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选举委员会进行资格审查。在民主决策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主的党支部工作的各项制度,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
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具体决策程序是:先由“两委”联席会议提出意见和建议,村委会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在民主管理方面,设立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向村党支部、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报告。财务事项发生时,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核同意,民主理财小组长签字后,报经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人审批联签。
4、强化村级组织整体功能,对村党支部实行星级目标管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党支部领导发展的能力。只有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强化村党支部星级目标管理,在提升村级组织的整体功能上下功夫。针对村级组织管理中存在的目标不明确、分类不具体、考核不严格等问题,实行村级组织星级目标管理,即,以农村党支部“五个好”为标准,工作实绩为依据,目标考核为核心,奖惩兑现为保障,对农村党支部实施有效管理。每年对村级各项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以考核确定星级,以星级确定奖励,对荣获五星级的农村党支部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奖励。对连续保持五星级的,星级奖励按一定比例逐年递增。对特别优秀的五星级村党支部书记,可提拔重用。
三、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对确保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落到实处具有根本性和长期性
1、健全完善领导机制。一是要建立基层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在明确乡党委书记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的同时,明确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要层层签订基层党建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新格局。二是建立基层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在抓好乡定期研究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各党支部工作制度,以便集中研究和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建立情况报告制度。要明确村党支部定期向乡党委报告工作制度,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2、引深“三级联创”活动,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三级联创”的目标内容,明确联创职责,拓宽联创范围,实行目标责任制连带考核。把村党支部和其他村级组织一起考核,把基层组织建设同农村各项工作一起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实行同奖同罚。
3、坚持对基层组织进行集中教育整顿。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要集中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___活动,对后进村,派驻强有力的工作组进行集中整顿,帮助解决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解决班子不健全、“两委”关系不协调、工作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帮助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点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点思考。
第三篇: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吾合沙鲁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提拉汗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抓好乡镇党委自身建设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龙头”工程。如何加强新形势下乡镇党委自身建设呢?我认为,应从提高乡镇党委成员思想水平,增强其领导能力,规范其工作行为,树立其勤政形象入手,在“六好”上下功夫,把乡镇党委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一、营造三种氛围,提高党委成员思想水平
1、营造学习氛围。学习是提高党委自身素质的保证。要坚持依托党委中心学习小组,对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做到辅导有老师,自学有笔记,讨论有记录,发言有提纲,体会有文章,不以工作会代替学习会,不以工作报告代替中心发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班子成员的头脑。通过理论学习,使班子成员坚定理想信念,更新思想观念。
2、营造团结氛围。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是搞好党委自身建设的根本。党委书记作为“班长”,既 1
要身体力行,坚持原则,又要胸怀坦荡,关心支持他人。班子成员要以大局为重,以整体利益为重,以事业为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班子成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形成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良好风气。
3、营造民主氛围。要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把民主集中制理论作为班子成员岗位培训的必修课,建立健全《党委工作条例》、《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委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度》。党委书记要带头发扬民主,广开言路,不搞“家长制”、“一言堂”。班子成员要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党委决策要尊重民意,对违反民主集中制的行为要及时教育,严肃查处,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二、强化三种意识,增强党委成员领导能力
1、强化发展意识。乡镇党委自身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来进行,使乡镇党委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面对农村在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乡镇党委必须牢固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具有对上级组织负责、对一方群众负责的历史责任感,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出发点,以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
活水平为落脚点,大力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强化开放意识。发达的经济必然是开放性的经济,高素质的领导必然是开放式的领导。现阶段,乡镇党委要积极调整战略思路,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把好的人才、信息引进来,把好的技术、项目引进来,以此来带动本地的经济结构调整,从而把自己的品牌树起来,把自己的产品销出去,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3、强化环境意识。环境也是生产力。这里的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治安环境。乡镇党委要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条块关系,在加强引导的同时,支持他们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要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损害经营者、生产者利益的行为。要坚持整治城乡治安秩序,大力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三、建立三种机制,规范党委成员工作行为
1、建立目标管理机制。乡镇党委要全面实行任期目标管理,制定详细的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社会发展和精神文
明建设任期目标和目标。要把目标分解到每个班子成员,并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全员目标量化管理,奖惩同完成目标任务挂钩,按时考核兑现,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三个指标一起下,三项工作一起抓,三个成果一起要。
2、建立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坚持实事求是论功过,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对于那些改革探索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干部坚持看主流,扬其长,避其短,帮助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使他们尽快成长。二是在工作中积极为干部撑腰壮胆,排除来自各方面的责难和非议。对于那些大胆改革、政绩突出而又有争议的干部,应帮助他们澄清是非,改正缺点,并大胆使用。对于那些因触及少数人利益,而遭到诋毁和人身攻击的干部,要旗帜鲜明地扶正压邪。三是对干部在工作上要严要求,生活上要多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四是实行工资绩效挂钩制度,奖优罚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与干少不一样,干好与干坏不一样。
3、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谈话制度、诫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及乡镇党委定期向党代会报告工作制度和班子成员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疏通和拓宽对领导班子的监督约束渠道,既要加强对领
导班子成员工作圈的监督,还要加强对其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
四、大兴三种作风,树立党委成员勤政形象
1、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乡镇党委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一年至少要用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党委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大兴艰苦创业之风。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严格的考勤签到制度、来客接待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坚决整治办事讲排场、消费摆阔气等奢侈浪费问题,树立勤俭节约思想,做到耐得住艰苦,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守得住小节。同时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顽强拼搏,带领群众建设富裕、文明、现代化的新农村。
3、大兴狠抓落实之风。乡镇党委对党的政策和集体决策落实与否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带领群众致富,必须有务实的作风,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研究农村实际,把思想的开拓性与工作的务实性结合起来。乡镇领导必须脚
踏实地,真抓实干,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坚持锲而不舍、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竭尽全力干事业。同时,落实工作要做到巧干、苦干相结合,要讲究工作方法,善于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
第四篇: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抓好乡镇党委自身建设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龙头”工程。如何加强新形势下乡镇党委自身建设呢?我认为,应从提高乡镇党委成员思想水平,增强其领导能力,规范其工作行为,树立其勤政形象入手,在“六好”上下功夫,把乡镇党委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一、营造三种氛围,提高党委成员思想水
平
1、营造学习氛围。学习是提高党委自身素质的保证。要坚持依托党委中心学习小组,对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做到辅导有老师,自学有笔记,讨论有记录,发言有提纲,体会有文章,不以工作会代替学习会,不以工作报告代替中心发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班子成员的头脑。通过理论学习,使班子成员坚定理想信念,更新思想观念。
2、营造团结氛围。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是搞好党委自身建设的根本。党委书记作为“班长”,既要身体力行,坚持原则,又要胸怀坦荡,关心支持他人。班子成员要以大局为重,以整体利益为重,以事业为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班子成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形成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良好风气。
3、营造民主氛围。要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把民主集中制理论作为班子成员岗位培训的必修课,建立健全《党委工作条例》、《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委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度》。党委书记要带头发扬民主,广开言路,不搞“家长制”、“一言堂”。班子成员要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党委决策要尊重民意,对违反民主集中制的行为要及时教育,严肃查处,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二、强化三种意识,增强党委成员领导能力
1、强化发展意识。乡镇党委自身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来进行,使乡镇党委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面对农村在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乡镇党委必须牢固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具有对上级组织负责、对一方群众负责的历史责任感,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出发点,以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落脚点,大力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强化开放意识。发达的经济必然是开放性的经济,高素质的领导必然是开放式的领导。现阶段,乡镇党委要积极调整战略思路,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把好的人才、信息引进来,把好的技术、项目引进来,以此来带动本地的经济结构调整,从而把自己的品牌树起来,把自己的产品销出去,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3、强化环境意识。环境也是生产力。这里的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治安环境。乡镇党委要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条块关系,在加强引导的同时,支持他们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要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损害经营者、生产者利益的行为。要坚持整治城乡治安秩序,大力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三、建立三种机制,规范党委成员工作行为
1、建立目标管理机制。乡镇党委要全面实行任期目标管理,制定详细的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任期目标和目标。要把目标分解到每个班子成员,并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全员目标量化管理,奖惩同完成目标任务挂钩,按时考核兑现,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三个指标一起下,三项工作一起抓,三个成果一起要。
2、建立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坚持实事求是论功过,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对于那些改革探索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干部坚持看主流,扬其长,避其短,帮助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使他们尽快成长。二是在工作中积极为干部撑腰壮胆,排除来自各方面的责难和非议。对于那些大胆改革、政绩突出而又有争议的干部,应帮助他们澄清是非,改正缺点,并大胆使用。对于那些因触及少数人利益,而遭到诋毁和人身攻击的干部,要旗帜鲜明地扶正压邪。三是对干部在工作上要严要求,生活上要多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四是实行工资绩效挂钩制度,奖优罚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与干少不一样,干好与干坏不一样。
3、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谈话制度、诫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及乡镇党委定期向党代会报告工作制度和班子成员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疏通和拓宽对领导班子的监督约束渠道,既要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圈的监督,还要加强对其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
四、大兴三种作风,树立党委成员勤政形象
1、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乡镇党委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一年至少要用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党委正确决策提供
科学依据。
2、大兴艰苦创业之风。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严格的考勤签到制度、来客接待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坚决整治办事讲排场、消费摆阔气等奢侈浪费问题,树立勤俭节约思想,做到耐得住艰苦,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守得住小节。同时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顽强拼搏,带领群众建设富裕、文明、现代化的新农村。
3、大
兴狠抓落实之风。乡镇党委对党的政策和集体决策落实与否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带领群众致富,必须有务实的作风,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研究农村实际,把思想的开拓性与工作的务实性结合起来。乡镇领导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坚持锲而不舍、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竭尽全力干事业。同时,落实工作要做到巧干、苦干相结合,要讲究工作方法,善于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
第五篇: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要实现农村的稳定、巩固和发展,关键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不是生产组织和行政组织,也不是一般的政治组织,而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中心任务,下面就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我县农村基层现状
我县辖9乡6镇,133个村民委员会,2732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居委会,39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3.1392万人,农业人口40.6501万,占总人口的94.2%;非农业人口,24891人。全县共有村(居)委会干部635人,其中村两委享受岗位补贴的干部615人。
二、我县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广大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较好体现,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基层组织建设仍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农民依附于土地的传统产业种植已难提高其生活水平,对此农村中有一定知识、能力的中、青年人,大多数都选择了外出务工,留下的多半是老、弱、残、幼人员。这严重制约了村级组织的建设发展,特别是制约了村级组织后备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致使村级组织后继乏人,产生“断层”现象。而现有的村级干部大多墨守成规,思想不够解放,主动调结构,自主闯市场的能力不强,严重制约村级组织的发展。
二是宗旨观念不适应。部分基层组织干部丧失了政治热情和前进动力,不关心群众疾苦,不热心为群众办事;有的淡化了对党的朴素情感,认为当党员吃亏,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有些基层组织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对变化了的形势仍然认识不够,研究不够,改进不够,组织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适应不了党员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还没有从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工作方法简单、手段落后,走形式、按部就班开展工作多,而把基层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结合,主动搞活、开拓创新的办法少。
三是队伍素质结构上的不适应。党员队伍中普遍存在“一高三低”现象,即年龄高、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低、致富能力低。2007年全县133个村党(总)支部依法选举出新一届村党(总)支部班子133个,党(总)支部书记133名(其中:“一肩挑”的支部书记82名,占总数的61.65%),副书记94名,委员746名。在746名委员中,大专以上文化9名,占1.21%;高中(中专)文化182名,占23。40%;初中文化399名,占53.49名;小学文化156名。村委会班子成员中,年龄在25岁以下18人,占2.67%;26—35岁之间160人,占23.7%;36—45岁之间251人,占37.2%。
四是经费上的不适应。我县绝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是“空壳”,加之村“提留”的取消,村级经费严重不足,有些村干部税改前所欠的工资未能补发,严重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展公益事业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最主要是基层干部待遇偏低。一是工资待遇低。农村税费改革和免除农业税后,乡镇及村级财政变得更加拮据,从而村干部实得待遇难以提高。二是养老防老无政策。退下来的村干部,无论任职年限长短,不管工作好坏,一 1
律没有退休金,村干部的后顾之忧难以解除。三是奖励性工资偏低。极大部分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除了财政负担的基本工资基本保证以外,没有其他收入,难以有效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建议
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准切入点,在基层组织最需要的地方抓起,下大决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1.着眼于充分发挥模范表率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四种能力”。在群众心目中,基层干部就是党和政府的具体代表,基层干部的能力和作用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因此,要切实增强基层干部的“四种能力”。一是增强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政策的能力。基层干部要善于结合基层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把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本地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在改革中走出符合群众意愿的特色之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二是增强统筹发展的能力。要树立统筹发展观念,掌握统筹发展的本领,成为熟悉统筹发展的通才,在推进经济社会建设中,驾驭一方、发展一方、稳定一方。三是增强“两手抓,两手硬”的能力。要适应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的形势,在善于抓经济发展、环境改造等物质形态建设的同时,善于抓农村党建和精神文明等非物质形态建设,真正实现“两手抓,两手硬”的良性发展。四是增强处理各种矛盾,确保一方平安的能力。基层干部要着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及时化解处置各种矛盾纠纷,努力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平安稳定。
2.努力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适当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问题,必须利用各种方式,创造各种条件,通过提高待遇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一是充分保障基层干部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要建立保障制度,保证基层干部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规定村干部基本报酬标准,数额不应低于当地人均收入水平;经济条件好的地方要根据经济发展和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情况,适当提高基层干部工资待遇;要从巩固党的基层基础的大局出发,建立一套工作机制,从财政中安排一定的财力用于改善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特别是在一些自然条件差、集体经济薄弱的地方,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村干部的待遇。二是建立基层干部报酬增长机制。要积极探索科学的基层干部报酬与工作绩效挂钩原则下形成的正常合理增长机制,本着“奖励先进,鼓励创业”的原则,增大工资的浮动系数,解决好“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三是妥善解决好离任村干部的待遇问题。
3.着眼于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改善基层的办公条件。采取上级政府拿一些,部门帮一些,从党费中用一些,社会筹措一些等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新建或修缮基层组织办公用房,更换陈旧的桌椅、柜等办公设施,购置必备的电视机、电话、电脑等信息化设备,使基层组织的办公条件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使基层组织的形象真正在群众心中“亮起来”,成为广大群众心中向往、经常来往的场所。
4.着眼于增强基层组织工作实效,逐步赋予基层组织适当的权力。“手中无权,办事不灵,群众不买账,工作推进难”是众多村干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惑,这也是广大基层干部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工作效能,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必须应对的难题。因此,各职能部门都应探索一个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赋予基层村干部一定权力的机制,诸如在工商证照办理、土地、计生、税收等方面赋予一定的权力,让村干部既能办事,又能办好事,真正服务好群众。严格执行干部管理与任免程序,在基层组织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