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2 16:4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通知精神,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区卫生系统基本情况

**区卫生系统现有全民医疗卫生机构31个,科级建制13个,股级建制18个,财政全额预算单位25个,额差预算单位6个(区人民医院60%、妇幼保健院60%、区二院70%、三个办事处卫生院80%)。城区有: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卫生学校、合作医疗经办处8个单位及**、凤凰、南市3个街道办事处卫生院,农村有姚店、李渠、蟠龙、临镇、南泥湾5个中心卫生院和15个乡镇卫生院。全系统干部职工990人,其中离退休及离岗人员195人,在职职工795人;专业技术人员709人;科级领导干部44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28人,专科159人、中专446人、其它76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24人、中级244人、初级439人、未评职称86人,高、中、初级职称所占比例4%、34%、62%。全区每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3.2人,每千人均病床2.93张。

二、近年来的卫生工作开展情况

(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自2003年以来,全区累计筹资2325万元(其中区财政投资1330万元,中、省市项目投资995万元),先后对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结防所进行了楼房加层,疾控中心除加层外新建了实验楼,全区新建卫生院5个,扩建卫生院13个,累计增加医疗卫生业务用房9817㎡,目前正在新建卫生院1个。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购置了螺旋ct、彩超、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影像系统、心电工作站、麻醉机、呼吸机等大型医疗设备80多台(件),全区的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不仅区级医院可以开展先进的技术服务,而且农村也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b超、胃镜、心电、x光机、生化检验等的技术服务。目前,全区20个乡镇卫生院投入使用的设备达到2027件,639元。集镇卫生院基本都配置了巡回医疗车,城乡医疗救护车达到17辆,双向转诊能力增强,群众急诊救治条件明显改善。

(二)社会卫生工作不断提高

(1)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是实现了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和资源的整合,由区疾控中心统揽城区疾病防控工作,在城区设立9个预防接种站,彻底改变了过去工作滞后的面貌,疾控工作成为全省先进县(区)。二是区政府推行了一类疫苗的免费接种政策,从2006年1月1日起,全区免疫规划工作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三是推行一体化管理的创新机制,在辖区所有医院实行出生婴儿首针建卡建证制,有效消除了免疫空白,疫苗控制传染病发病达到国家标准。四是全面推行了计划免疫网络化技术管理,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五是建立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实现了横向到医院、纵向到乡镇的现代化管理。六是完善职能体系,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目前疾控中心、结防所,科室、设备、人员健全,五大卫生监测、地方病防治、结核病防治、艾滋病筛查都能很好地开展,并有较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2006年,我区被评为全省“免疫规划先进(县)区”,“结核病防治先进(县)区”,区结防所被卫生部授予“结核病防治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全区儿童建卡建证率分别为98.9%和100%。五苗单苗接种率为:卡介苗100%、乙肝98.6%、百白破97.6%、脊灰97.6%、麻疹99%;五苗覆盖率95.1%;流脑、乙脑接种率分别为97.2%、98.6%。新生儿首针乙肝、卡介苗接种率分别为95.8%和95.6%。地方病控制在稳定状态,布病得到有效控制,地方性甲状腺肿防治达到省级消除标准,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无新发病人。

(2)妇幼卫生工作。妇幼卫生工作主要抓了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基础质量的提高。从2003年起全面推行了政府购买妇幼卫生服务政策,用新机制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全区妇幼卫生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大力加强产科建设,中心卫生院、集镇卫生院全部达到了标准化产科要求,提升了农村生育安全保障;二是实施“降消”项目,开通孕产妇绿色通道、实施贫困孕产妇救助、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2007年,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9.8%,儿童系统管理率96.63%,住院分娩率99.7%,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10.79‰,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病。2007年4月,我区被省卫生厅授予“降消”项目先进集体。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建设是近年来的重点也是难点,全区卫生工作的首要问题就是缺乏骨干技术人才。这几年采取的主要办法一是补充、二是培养、三

第二篇: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通知精神,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区卫生系统基本情况

**区卫生系统现有全民医疗卫生机构31个,科级建制13个,股级建制18个,财政全额预算单位25个,额差预算单位6个(区人民医院60%、妇幼保健院60%、区二院70%、三个办事处卫生院80%)。城区有: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卫生学校、合作医疗经办处8个单位及**、凤凰、南市3个街道办事处卫生院,农村有姚店、李渠、蟠龙、临镇、南泥湾5个中心卫生院和15个乡镇卫生院。全系统干部职工990人,其中离退休及离岗人员195人,在职职工795人;专业技术人员709人;科级领导干部44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28人,专科159人、中专446人、其它76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24人、中级244人、初级439人、未评职称86人,高、中、初级职称所占比例4%、34%、62%。全区每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3.2人,每千人均病床2.93张。

二、近年来的卫生工作开展情况

(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自XX年以来,全区累计筹资2325万元(其中区财政投资1330万元,中、省市项目投资995万元),先后对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结防所进行了楼房加层,疾控中心除加层外新建了实验楼,全区新建卫生院5个,扩建卫生院13个,累计增加医疗卫生业务用房9817㎡,目前正在新建卫生院1个。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购置了螺旋ct、彩超、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影像系统、心电工作站、麻醉机、呼吸机等大型医疗设备80多台(件),全区的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不仅区级医院可以开展先进的技术服务,而且农村也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b超、胃镜、心电、x光机、生化检验等的技术服务。目前,全区20个乡镇卫生院投入使用的设备达到2027件,639元。集镇卫生院基本都配置了巡回医疗车,城乡医疗救护车达到17辆,双向转诊能力增强,群众急诊救治条件明显改善。

(二)社会卫生工作不断提高

(1)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是实现了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和资源的整合,由区疾控中心统揽城区疾病防控工作,在城区设立9个预防接种站,彻底改变了过去工作滞后的面貌,疾控工作成为全省先进县(区)。二是区政府推行了一类疫苗的免费接种政策,从XX年1月1日起,全区免疫规划工作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三是推行一体化管理的创新机制,在辖区所有医院实行出生婴儿首针建卡建证制,有效消除了免疫空白,疫苗控制传染病发病达到国家标准。四是全面推行了计划免疫网络化技术管理,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五是建立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实现了横向到医院、纵向到乡镇的现代化管理。六是完善职能体系,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目前疾控中心、结防所,科室、设备、人员健全,五大卫生监测、地方病防治、结核病防治、艾滋病筛查都能很好地开展,并有较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XX年,我区被评为全省“免疫规划先进(县)区”,“结核病防治先进(县)区”,区结防所被卫生部授予“结核病防治先进集体”称号。XX年全区儿童建卡建证率分别为98.9%和100%。五苗单苗接种率为:卡介苗100%、乙肝98.6%、百白破97.6%、脊灰97.6%、麻疹99%;五苗覆盖率95.1%;流脑、乙脑接种率分别为97.2%、98.6%。新生儿首针乙肝、卡介苗接种率分别为95.8%和95.6%。地方病控制在稳定状态,布病得到有效控制,地方性甲状腺肿防治达到省级消除标准,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无新发病人。

(2)妇幼卫生工作。妇幼卫生工作主要抓了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基础质量的提高。从XX年起全面推行了政府购买妇幼卫生服务政策,用新机制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全区妇幼卫生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大力加强产科建设,中心卫生院、集镇卫生院全部达到了标准化产科要求,提升了农村生育安全保障;二是实施“降消”项目,开通孕产妇绿色通道、实施贫困孕产妇救助、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XX年,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9.8%,儿童系统管理率96.63%,住院分娩率99.7%,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10.79‰,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病。XX年4月,我区被省卫生厅授予“降消”项目先进集体。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建设是近年来的重点也是难点,全区卫生工作的首要问题就是缺乏骨干技术人才。这几年采取的主要办法一是补充、二是培养、三是引进。自XX年以来,在区政府的重视下从人才库通过考试聘用120名医学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卫生院工作,有效缓解了农村医技人员短缺问题。区卫校充分发挥业务培训阵地作用,加强在职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XX年全区共举办业务培训21期,培训卫生人员815人次,送出进修人员46人。引进中级以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33名。XX年至今,我们与浙江台州医院结为友好关系,每年为我区代培专业技术人员,至目前共代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可批39名。

(四)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从XX年起,卫生局确定把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重点,成立了专门机构,从现状研究、方案制定、步骤设计和基本设备配备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针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力量薄弱的现状,开展了城市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选派区医院、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职称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卫生技术人员下到农村卫生院,通过帮、扶、教,培养基层技术力量,促进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提高。XX年全区门诊量由原16.65万人增加到25.6万人次,住院由原11089人增加到18759人次,手术由原1582例增加到2251例,病床使用率由原年27.2%升到49.8%。目前,区上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为ct、cr数字检影、彩超、自动化检验等,技术服务能力区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区妇保院达到二级乙等水平。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人员综合体系居全省和全市中等偏上水平,一级甲等卫生院占到70%。

(五)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工作。XX年3月1日,我区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当年参加合疗农民40201户,共149609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72.52%。XX年,我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国家新型农村合作新增试点县(区),参加合疗农民45269户、170217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85.49%。XX年,全区参加合疗农民47401户,177889人,参合率达89.04%。XX年全区参合农民51743户,187426人,参合率93.03%。全年应筹合疗资金937.13万元,目前到位291.43元。1-6月份,全区参合农民住院4497人,花费医药费1824.57万元,人均花费4100元,补助资金558.91万元,人均补助1210元,补助比例占总医药费用的31%。目前,我区合疗工作基本已达到规范平稳运行,为保障

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解决因病致贫、返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推进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从XX年底起我区开展了以院(站、所、校)长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城里6个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3个中心卫生院推行了领导聘任制、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的人事和工资分配制度。在经营机制上,对撤乡并镇后的丁庄、张坪、下坪、碾庄四个卫生院实行了委托经营;对濒临倒闭的**办事处卫生院实行了接管经营。通过改革,扭转了这些单位的被动局面,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两个效益显著提高,达到了国家提出的“保机构、保职能、放经营、放办医体制、加强预防保健”目的,对全区卫生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七)积极促进经济健康运行。近年来,卫生局坚持把加大公共积累和固定资产增长作为考核乡镇卫生院的重要指标,对奖金的发放、业务招待费、医疗设备购置、债务偿还及会计履行财务监督职能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长抓不懈。从XX年起,卫生局对基层医疗单位实行财务集中结算制度,设立1名总会计师和4名片会计,彻底改变了多年以来基层单位财务管理薄弱问题,使乡镇卫生院理财能力明显提高,医院发展后劲得到增强。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的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区的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农村群众的自我保健的意识还不够强,仍存在小病拖的现象,凡到医院来看病,大部分为病情较重者,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仍有存在。

2.资金不足,卫生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近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但由于资金的不足,我区的医疗条件还不十分好,尤其是部分边远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房屋、设备)还较差,部分业务开展困难,如元龙寺、官庄等卫生院,还无法满足群众医疗、保健的需求。

3.人才匮乏,尤其是农村卫生院缺乏业务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自XX年以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卫生工作,大力加强了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人才缺乏,尤其是农村卫生院缺乏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是目前制约卫生事业发展最大的困难,在部分卫生院甚至没有一名执业医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大中专学生招聘不足,力量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另一方面由于基层条件相对较差难以留住人才。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存在困难较多,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按照中、省、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区需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即南市、凤凰、**、柳林、枣园、桥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30个。由于我区三办卫生院在延安城市改造时,均被无偿拆除,现无办公场所,均需新建。但新建存在困难较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规划、选址困难。由于城区规划建设基本已满,加之规划、土地、建设等部门属市上直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上规划、选址难度非常大。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资金困难。南市、凤凰、**、桥沟、枣园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建、柳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建及30个社区卫生服站新建所需的建设资金、办公设施及设备配备、人员培训等,共需资金9144万元,按省上文件要求,省财政承担768万元,其余部分由市、区财政承担。另外,根据省、市目标责任书要求,XX年我区需完成南市、凤凰、**山、柳林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任务。为确保完成此项任务,目前只能以租赁形式解决(租期两年)。房屋租赁、装修改造及办公设施配备共需资金940万元,需由市、区财政承担。资金量大,难以落实到位。

(3)现准备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柳林、南市、凤凰、**等卫生院为财政差额预算单位,影响社区卫生工作的发展。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不足,工作难以开展。

(5)无专门的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机构,仅靠卫生局2-3名工作人员去管理,力量不足。

(6)社区卫生服务宣传不够,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了解不够,认识不够,不能较好地支持、配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尤其是在建档时,居民家难进问题突出。

5.我区无卫生监督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致使此两项工作监管不力,存在不安全隐患。

四、今后工作建议

1.加大卫生知识普及宣传的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2.争取省、市、区项目的支持,加大对卫生工作的投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3.继续按照一补充、二培养、三引进的办法,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解决农村卫生人员缺乏的问题。

4.争取与市、区政府的支持和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5.继续加强社会卫生工作,深化城乡免疫规划改革,巩固提高农村政府购买妇幼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城市妇幼卫生工作力度,扭转城市妇幼卫生落后的局面。

6.加强同市上协调,建议成立**区卫生监督所和**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加强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及药品的管理。

第三篇:关于我县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蜀光、副主任宋先国、达建川、董黎明、梁军、康定源带领部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对我县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先后到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塔山中心卫生院、塔山镇槐树村卫生站、永明镇卫生院、永明镇易家坪村卫生站、观桥中心卫生院、观桥镇湘江村卫生站、乐安中心卫生院、乐安镇光华村卫生站、刘营中心卫生院、刘营镇菩堤村卫生站等单位,实地查看走访,座谈县、乡镇人大代表23人,向芦溪、西平、新生、塔山、潼川、北坝等乡镇发出并收回调查问卷300份,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关于我县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把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以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为重点,先后下发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决定》、《三台县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成立了深化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专门听取汇报,现场解决困难和问题,明确部门和镇乡职责;抓住灾后重建、拉动内需、标准化村级卫生站建设等重大机遇,强力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县69个医疗机构重建项目总投资3.9507亿元,全部开工建设,已竣工65个项目(其中投入使用57个),竣工率94.2%,完成投资额3.078亿元,新建标准化、公益性村级卫生站56个并已全部投入使用。目前,全县建立起了以县卫生局为中枢,由县疾控中心牵头,以镇乡卫生院、村卫生站为支撑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县卫生局为枢纽,由县妇幼保健院牵头,以镇乡卫生院、村卫生站为补充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立起了以县卫生局为执法主体,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牵头,乡镇卫生院为支撑的卫生执法监督网络体系;建立起了以县医院、县中医院为龙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的医疗救治体系;建立起了以县健康教育所为龙头,4个健康教育示范点为枢纽,乡镇卫生院为网底的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把抓好公共卫生作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一是对全县公共卫生人员和镇乡卫生院院长的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列入县财政全额预算,对每个村卫生室按382元的标准给予公共卫生经费补助,确保了公共卫生工作有人抓、有人干;二是加强卫生防疫和重大疾病防控,做好霍乱、鼠疫、人禽流感、艾滋病、狂犬病、结核病等疾病的防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44.89/10万以内;做好儿童免疫规划接种工作,儿童“五苗”接种率95.6%。卫生防疫工作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法定传染病单位报告率达到100%。今年全县完成了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接种任务;完善了公共卫生事件处臵预案,落实应急工作职责,开展应急队伍培训、演练,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预案;健全了疫情报告信息网络体系,按时、按质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专报、月报和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信息日报。三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开展儿童保健7.23万人次,妇女保健3.12万人次,老年人保健11.39万人次,慢病管理2.04万人次,对 1.89万农村妇女实施了宫颈癌免费检查,开展妇女病普查3.1万人,两项免费服务金额近600万元。对住院分娩费用严格限价,给予定额补助400元,全县住院分娩率达到99.3%。今年已为准备怀孕和怀孕三个月的4938名农村妇女发放了叶酸。完成了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免费接种14.82万针次,接种率达到97.9%。四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全县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7.45万份,开展健康教育40.2万人次,开展儿童保健的六项免费服务和健康教育、免疫规划、慢病管理、妇幼保健、康复理疗的五进社区活动。五是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实现每个镇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2名以上卫生监督协管员,加强对医疗服务市场、公共卫生场所以及学校的卫生安全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卫生安全隐患,保证了元旦、春节、“两会”和重大社会活动期间食品、饮用水、住宿卫生安全。加强对餐饮单位卫生监管,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持证率达97.3%以上。六是依法行政审批许可。卫生执法监督文书合格率达到100%。今年1月至8月,受理餐饮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医疗执业、执业医师护士注册等行政许可977件,现场办结率达到100%,无错案、行政复议和起诉案件,据问卷调查统计:73%以上的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满意。

(三)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重视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建设,一是加大对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全县有9所县直属医疗卫生机构(含县精神病院),乡镇卫生院62个,村级卫生站68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个体诊所102个,民营医疗机构8个,社会办医9个,从业人员3466人,现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县、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网络。二是加强医疗机构队伍建设。近三年,全县医疗机构共招考录用专业技术人员338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培训卫生人员,开展了社区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专科专病培训、农村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及助理医师考前培训等,年培训卫生从业人员3000人次以上,使卫生专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医疗设备配备不断完善,去年以来,共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臵了952万元的全自动生化设备、X光机、B超机、麻醉机、洗胃机、病床、救护车等设备设施234台(件),为村卫生室装备了听诊器、血压计、出诊箱、诊查床、无菌柜等设备设施5180台(件),基本卫生服务功能得到拓展、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四是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不断加强中医药工作,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治疗的需求;五是精神卫生工作大力推进,把精神卫生工作纳入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整体规划之中,积极做好精神卫生宣传和防治工作,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

(四)大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县人民政府注重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扎实开展,今年参合农民人数121.68万人,参合率达到98.6%。1-8月,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8374.30万元,受益群众达212540人次,人均报销住院费用1013元,住院报销费用占医药总费用的44.3%。受益群众达142万人次,高于全省、全市平均补偿水平。今年,又将最高报销封顶线上调至6万元,对大额医药费用患者实施新农合二次补偿最高可达10万元,实现了党政得民心、医院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初衷。在对300人问卷调查中,对“新农合”实施后的相关工作评价好的占52.7%,一般的占45.6%,不好的占1.7%;二是继续推行惠民医疗制度,开展农村巡回医疗。继续推行“三免十减半”的惠民医疗制度。有2.21万人次受益于“三免十减半”惠民医疗制度,减免医药费用7.36万元,救助贫困人员、“五保户”、突发卫生事件弱势群体人员2855人次,救助金额44.42万元。三是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全省首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之一,7月10日在全县镇乡卫生院全面实施,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自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截至8月底,全县62家镇乡卫生院门诊总人次由去年同期的38.25万人次增加至40.15万人次,增长率4.97%;门诊处方次均费用由去年同期的12.55元下降至9.35元,下降率25.94%;药品收入在业务收入中所占比例由去年同期的4102.52万元下降3252.17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看病贵”、“程序繁”仍是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个别医疗机构仍然存在大检查、大处方、药品贵等问题,40.3%的调查对象认为“看病贵”;在问卷调查中18条建议和意见中,有8条意见反映“看病贵”。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缺乏。基层医疗机构中低学历、低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大,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缺乏,基层卫生院因编制受限,无法聘用中、高级职称人员,造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聘人员多,人员流动性大,部分专业人才缺乏,一些偏远的乡镇卫生院更是难以留住人才,导致医学院校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现象客观存在,不但影响了乡镇卫生队伍服务功能的提高,而且影响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县级公共卫生机构队伍现状与承担工作不适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在编在岗45人(省上标准为按照总人口10000:1.5—2配备),非卫生专业人员占总人数30%;50岁以上人员占总人数70%,在编人员中无一人是全日制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人员现状与所承担的工作不适应;县妇幼保健院现有人员56人,(省上标准为按照总人口10000:1配备),专业人员47人,非专业人员占9人,不能满足对全县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与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村级卫生站现状不能满足部份看病需要。全县共有935个行政村,现有村级卫生站680个,有乡村医生资格从业人员921人;部分行政村因地理位臵偏远,无从业人员,未建立村卫生站,加之部分村级卫生站的从业人员因病员少,收入低,不愿从事村级卫生工作。

(五)群众对医疗卫生新政策、新制度的知晓率不高。在调研中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提高报销比例,最高报销封顶线,对大额医药费用患者实施二次补偿知晓率不高;对《三台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等政策、制度知晓率不高。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巩固、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县人民政府要把巩固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对还没有建立村级卫生站的225个行政村,采取托管、协办等多种方式以“院”带“站”,对村级卫生站予以扶持,使村级卫生站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巩固和提高,打造覆盖城乡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二)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县人民政府要整合资源,统筹城乡卫生发展,统筹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建立统一的120急救中心;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工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乡村活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及时查处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和卫生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三)进一步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县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医疗市场监管,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抓好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对自收自支的乡镇卫生院要依据相关政策,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人事政策,以解决乡镇卫生院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工资待遇、身份确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高度重视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人员缺编、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使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编制、结构与事业发展相适应。

(四)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县人民政府要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研究完善对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经营现状、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医疗机构要转变服务方式,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县级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科、教、研、医疗急救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界定服务功能,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大力推广中医药,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的服务。

(五)抓好灾后重建成果转化工作。要抓好对未竣工医疗机构重建项目的监督,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对已竣工的要尽快投入使用,对已投入使用的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卫生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使用、管理、维护等方面的措施和制度,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目前,以甲型H1N1流感暴发为标志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出现,给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为促进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召开座谈会、印发调查表等方式,对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有了深入了解。

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将“深化两好一满意,建设卫生强省”纳入市委、市政府“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和实施《德州市健康百姓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市卫生疾控部门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基本建立起资源整合、覆盖城乡、反应迅速、处臵有力的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2005年以来,全市完成了市疾控中心和10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其中新建3处、扩建5处、改造2处,新增建筑面积19500M,新增仪器设备投资1108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37处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2006年、2007年分别完成了“360工程”29处、“1127工程”87处卫生院基础设施、基本设备和人才技术培养建设任务,2008年完成市政府“十件实事”确定的1000处建设,今年将完成近900所村卫生室建设。全市规划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0处,已建成87处,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112.87万,覆盖率89.25%,已为84.25万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7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已经基本落实,2008年争取省级社区服务专项资金1150.2万元,占全省的20%。

(三)预防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连续8年居全省上游。稳步推进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治,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六进”活动、落实相关政策。开展了妇幼保健门诊和产科规范化建设,调整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体制,在全市实行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全市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住院分娩率,均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四)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健全,处置应急突发事件能力提高。市、县两级疾控机构编制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2臵预案,开展了多次演练。建立起全市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实现了疾控机构纵横连通和市、县、乡三级信息互通。2003年以来,我市成功保持了非典疫情零状态,防止了禽流感向人间传播,有效扼制了手足口病疫情,防止了较大的群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有效控制了1例传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二代病例,传染病总发病率位居全省较低水平,连续多年未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

二、全市公共卫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人类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十分复杂,传染病谱不断改变。甲型H1N1流感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肺结核病每年新发患者超过100万人,这些重大传染病对经济社会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巨大破坏力。另外,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非传染性慢病不断增多,职业病危害更为复杂。应对这些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功能健全、机制完善的疾控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调研发现,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政保障政策不到位,疾控机构建设和事业发展举步维艰。政府对疾控机构的经费等保障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尤其在县级疾控机构更为突出。一是本级财政拨款不足。大部分县疾控机构虽然在政府编制上是全额预算管理单位,但一直没落实到位。目前,我市县级疾控机构本级财政拨款8505639元(人均8266元),仅占职工工资的32%,而且疾病防治业务经费几乎没有财政拨款,不足部分靠有偿服务和执法执收来弥补。由于疾控部门把工作重点转向创收,而健康教育、消杀灭技术指导等业务工作无力正常开展,影响了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存在重大隐患。二是专项经费落实不到位。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后,需县级财政承担的Ⅰ类疫苗经费至2008年才得到部分解决,全市实际累计拨款325万元,为财政应拨付疫苗经费的36%,其它业务经费和办公经费没有拨付到位。三是疾控部门自身创收渠道断流。随着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县级疾控中心(监督所)所承担的食品卫生监管职能调整,食品生产加工划归质监部门管理,食品经营流通划归工商部门管理,作为原疾控机构业务主要收入来源的食品卫生管理业务收入(占70%左右)基本丢失,仅市中心区疾控中心2009年预计减收260万元(预计2010年将减收400万元)。在防病收入方面,原来计划免疫的免费Ⅰ类疫苗由4个品种扩大到14种。受这两个因素影响,多数县(市、区)疾控中心业务收入将锐减70%以上,工作运转受到很大制约。

(二)公共卫生检测能力与规定要求尚存差距。县级疾控机构楼房建设虽然勉强完成,但地方配套资金多数没有到位,无钱购臵新仪器,现有设备老化。如德城区疾控中心原子吸收、气相色谱等常用的设备分别是1995年、1996年购臵的,现在已基本淘汰。对照国家标准,我市疾控中心的仪器配臵率为75%,可以检测的项目仅占标准数的80%。县级机构平均仪器配臵率为30%左右,项目检测率仅为50%,有一半的检测项目不能实施。以饮用水检测为例,由于缺少设备,对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106项监测指标,市疾控中心仅可以监测78项,县级的检测手段更为落后。一旦发生诸如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难以保证迅速准确检测,给突发事件有效处臵带来严重隐患。

(三)乡镇农村卫生防保机构力量薄弱。一是投入少。有的乡镇防保机构的房屋建设虽已完成,但有房缺设备、仪器老化的现象突出,检测技术落后,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二是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农村大多数人口最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乡镇卫生院,但政策扶持主要在房屋建设等硬件方面,对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投资较少或落不到实处,致使乡村防保人员参加培训少、收入待遇差。三是乡镇卫生专业人才匮乏。有的县乡镇卫生院仅有一名上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的副高级职称人员,而且是60多岁的返聘人员。学历低、技术水平低、服务质量低的“三低”现象非常突出。

(四)“重治轻防”、“重医轻防”现象明显。由于投入补偿机制缺陷形成的长期“营养不良”,多年来“重治轻防”中暴露出的问题比较严重。社会对疾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其工作的常态性,认为疾控机构只是处臵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机构。疾控机构在经费保障、人才配备、科研力量、检测能力等方面与疾控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都有较大差距。一般市民群众缺乏防病意识和科学知识,重医轻防的意识和现象比较明显,遇到疫情或疏于防范导致传染,或过度紧张造成恐慌。

(五)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公共卫生资源整合。2003年行政区划后,形成了城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三区并列格局。按照要求,疾病控制工作实行属地化(原县级德州市)管理原则。中央、省、市各级部门、单位和“三区”的疾病控制工作都由德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由于行政和业务管理的不同归属,致使指挥失灵、不服从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某些县存在妇幼保健站隶属人口计生部门而不归属卫生系统的问题,不利于加强系统协调管理,不利于整合卫生资源。

三、进一步推动全市公共卫生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推进我市公共卫生建设不断上新台阶,使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城乡安全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现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当前投入、长久获益的“利民工程”,也是一个可以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医疗机构得到发展,党委政府赢得民心的“民心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民生,把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积极发挥政府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把卫生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上来,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保健需要,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优质公共卫生服务。

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统筹安排,把公共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纳入对各级、各部门考核内容之中,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强化督查,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充分发挥统一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计划、规划、人事、财政等部门,都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社会各方群策群力,协作与配合,形成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和支持公共卫生建设的氛围。

(二)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主要由政府负责筹集,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抓民生工作的高度,加大对县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要向抓经济工作一样,重视疾控工作,并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第一,随着经济的增长,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入手,逐年增加财政直接拨款的比例,直至将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诸如儿童计划免疫、重大疾病防治等专项工作经费应足额补偿到位,对完成诸如饮用水监测、健康教育、慢病预防等重大任务所必须的设备、经费,应保证落实。第二,鉴于当前我市县级财政是“吃饭”财政,乡级政府实际上已失去一级财政职能的实际,建议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地方配套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或者市对县级给以配套补助。对必须保障的免疫预防经费,实行市、县两级按比例筹集,市级专户管理,分级下拨至县、乡。第三,根据地区人口结构、疾病发病等状况进行成本测算,尝试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产品,通过“花钱买服务”形式调动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积极性。第四,对疾控机构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探索实施项目管理模式,明确疾病防控机构须完成的任务量和花费资金,通过对政府投入进行绩效考核,确保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三)加大宣传力度,倡树新的公共卫生理念

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增强群众新的公共卫生理念,规范健康行为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预防卫生科普知识是最好的疫苗。要运用多种形式,经常性编发宣传教育资料,特别要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治以及食品卫生安全、职业卫生等卫生科普知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创造条件做好干部群众的定期健康查体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未病治小病。新闻宣传部门要通过在媒体设立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卫生科普教育。

(四)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人才培养。通过请专家作专题讲座、脱产进修、市县医疗单位对口交流等形式,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二是制定相关政策,优化人才结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工作、进修学习、待遇等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要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专业人才特别是可以分批选拔卫生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从事公共卫生工作,逐步实现乡村医生的专业化、年轻化、职业化,逐步建立起稳定的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为主体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三是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加强执业行为管理,切实加强对业务机构、专业人员工作责任的考评。

(五)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公共卫生资源。建立德城区疾控中心、乡办防保机构垂直管理机制,协调解决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管理问题。协调解县级妇幼保健站归属卫生部门管理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效能。

第五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XX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XX人,占9.2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9个百分点。按照国际标准,我市早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日益繁重。

一、XX、XX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

XX、XX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按照机构养老创品牌、居家养老创特色、社区养老辟新径、社会养老促发展的思路,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区特色、适合本地区市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

(一)政府推动、细化规划

市政府成立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促动、典型带动”的四轮驱动工作机制;将养老服务业发展放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视野中谋篇部局,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民生工程项目,相继出台了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及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十二五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二)项目运作、完善体系

坚持“公办”、“民办”两手抓,强力推进各类养老机构建设,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构建适度普惠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全面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推进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三院”建设,新建和改(扩)建相结合,扩大床位规模,并向社会开放多余床位。二是满足多层次需求,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坚持市场化运作,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合资全作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兴办养老服务业。通过招商引资,建成高标准的养老场所,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提升规范化水平,积极打造示范养老机构。提升软硬件条件,强化示范养老机构辐射延伸功能,推进养老机构规范化。

(三)资源整合、建设载体

积极整合资源,加强载体建设中,着重发展居家养老。一是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坚持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硬件设施、资金保障“五到位”,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立了居家养老组织协调机构和生活服务平台。二是打造居家养老服务载体。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整合公安、劳动、民政等部门信息资源,逐步完善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与通讯服务商合作,建立专业化的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提高居家老人的应急保障和服务能力。

(四)创新引领、解危救难

整合各项政策资源,打好救助、福利、慈善等各项民生政策组合拳,切实保障社会困难特殊群体的基本权益。一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分类保障,加强政策衔接。二是提高保障待遇。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发放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建立健全边缘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

(五)培育队伍、强化服务

坚持“培养、选拔、使用、激励”并重原则,在养老服务领域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以专业人员为主体,慈善义工、社工和志愿者广泛参与的人才队伍。大力开展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老年法律援助,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

二、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就加快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思考:

(一)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中长期规划

我市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养老服务事业取得长足发放,2011年,养老服务机构达79家,床位7600张。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标准低,床位不足,设施简陋、功能单一;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资规模有限;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等。我市应当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中长期规划,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老龄化发展水平相协调,惠及全体老年人口,服务水平较高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二)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和服务热线电话

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居家养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方式,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居家养老相对投入较入、覆盖人群广、社会影响好。建议建立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和服务热线电话。网络平台起到服务者和老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作用,服务热线电话可提供便民服务和养老服务,居民通过拨打服务热线即可联系卫生保洁、家政服务、电器维修、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一键式”终端获得救援。

(三)加强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示范点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示范点,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通过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鼓励社会资金建设一批标准、高要求、高起点的示范老年公寓,解决各类层次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

(四)提升社区养老的支撑作用

建设一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使之具备生活服务、文化娱乐、老年教育、保健康复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五)提高老年人生活保障能力

实施发放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对城市“三无”老人发放服务卷;在低保、医保及困难救助方面,对老年人给予倾斜。

下载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大全)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为更好的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纵深推进我县“六大建设”,实现赣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根据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

    关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月份,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先后赴**县、**县市及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听取政府和......

    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21年(精选合集)

    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21年x月下旬至xx月上旬,市人大调研组,赴xx县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实地察看养老机构建设、运营情况。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调研x......

    流动儿童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XX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流动人口进入XX县务工、创业,其中也包括了其未成年子女,即“流动儿童”(0-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的未成年人,包括学前......

    关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探索转变政府职......

    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近些年来,**市农机系统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又好又快地实施农机富民工程的过程中,先后实施了农机创业行动和新型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为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贯彻决议精神破解发展难题确保繁荣发展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各项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根据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