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的理解
什么是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是指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准则。公共场所主要是指: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馆等。其他公共场所包括礼堂、公共食堂、游泳池、浴池、宾馆饭店等其他供不特定多数人随时出入、停留、使用的场所,都可以认定为是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具有人员聚集量大,流动量大的特征,如果这种秩序受到破坏,就会出现混乱状态,影响其他人的正常活动和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本行为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行为人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目的一般是制造事端,给有关机关部门施加压力,以达到其无理或过分的要求。
扰乱行为一般有以下几种:在公共场所故意违反公共行为规则,聚众起哄闹事;进行非法游行或者静坐示威,造成交通阻塞,秩序混乱;阻止、抗拒有关工作人员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等。
第二篇:扰乱单位秩序行为
扰乱单位秩序行为
“扰乱”既有暴力的,也有非暴力的。
暴行的扰乱主要表现为:1.砸办公用具、门窗等物品,毁坏文件材料等。2.纠缠有关工作人员等。
非暴力的扰乱行为主要表现:1.起哄、闹事、辱骂。2.擅自封闭出入通道。
3.占用相关场所和空间。在认定“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时,要注意区分单位职工因对内部利益分配,岗位调整等本单位内部问题的处理不满而采取的过激行为。这些行为虽带有扰乱单位秩序的性质,但不足以影响单位工作正常进行,或者虽然带有一定的影响,但事出有因,可以通过说服教育使当事人改正错误,停止过激行为,则属于一般的错误行为,不应处罚。但如果屡犯不改,经常扰乱单位秩序行为的,应当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妨害社会管理行为是指妨害国家社会管理活动,破坏社会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依照本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行为。主要有: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行为;倒卖票证的行为;伪造、变造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制作、复制、出版、运输、销售、传播非法出版物的行为;不按规定进行住宿登记和房屋出租登记的行为等。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视情节严重分为下列三种:
1.警告。
2.罚款:视情节严重分为二百元以下,五百元一下,一千元一下三个档次。
3.拘留:视情节严重分为五日以下,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三个档次。
第三篇:公共场所守秩序9
公共场所守秩序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翁宁宁
一、学情分析
学校是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而学校的上下楼梯处容易导致学生拥挤和摔倒。同时中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行为的随意性很大,而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校园踩踏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校园安全不容忽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踩踏事故的严重性,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
2、知道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在遇到人群拥挤时能够防护自己不受伤害。
3、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与可贵,珍爱生命健康。
三、教学重、难点
如何预防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学习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了解在遇到人群拥挤时如何防护自己不受伤害。
四、教法学法
教法:我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法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热情。
学法:学生通过讨论,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得出了正确、统一的认识,了解掌握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严重性。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海绵垫
学生准备:了解有关校园踩踏的数据资料,对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进行调查。
六、教学流程:
(一)、游戏活动,激趣导入
出示游戏规则,指名分小组玩游戏(体验被挤的感受)师:在游戏过程有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师:拥挤时不容易站稳,严重时就会造成踩踏事故。老师这儿有一些拥挤踩踏的事故案例,谁来读一下。(出示案例)
(二)、观看案例,碰撞心灵
1、观看图片资料
出示两次踩踏事故的图片及伤亡资料,指名读。
师:这样触目惊心的事故还有很多,看了这些你想说点什么?(学生谈感受)
2、通过视频,深刻了解踩踏事故给人们带来的伤害 出示:四川广纳中心小学发生踩踏视频
师: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感受)师小结,引出课题:孩子们,你们说得太好了,踩踏事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稍不注意就让同学失去了生命,给整个家庭带来的是无尽的伤痛。这一切不得不使我们发出呼吁:(出示课题)人多 注意踩踏。让我们告诉自己:人多 注意踩踏。让我们告诉他人:人多 注意踩踏。
(三)、充分讨论,形成共识
1、了解造成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原因)蜂拥而下 逆向行进 勾肩搭背 摔倒 系鞋带 起哄 恐慌
2、在校园,如何预防踩踏事故? 我们就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和针对造成踩踏事故的原因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在校园,如何预防踩踏事故?
小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
板书:守秩序、防摔倒、不喧哗、不慌张(3)出示机器人小博士介绍预防踩踏的视频对预防踩踏事故的方法进行梳理。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听听机器人小博士是怎么说的。(4)预防踩踏,记心间。PPT出示《安全七字歌》,全班齐读,男生女生拍手读。出示视频做动作跟读。
(四)联系实际,排除隐患
1、防踩踏,有序逃生小测验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交流学习了怎样注意不发生踩踏,平常中你们能做到吗?那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也来一次有序逃生小测验,假设教室前是安全地带,看看能做到防摔倒、守秩序、不喧哗、不慌张。演练的过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到严肃、认真能做到吗?(学生进行演练,有序回到座位上)
2、联系实际应对突发情况 教师相机提问:
刚才的演练过程中如果你被绊倒了,怎么办? 如果你前面的同学不小心摔倒了,你会怎么做? 其他同学应该怎样做呢?
(对学生进行指答,检测学习情况)
3、设计安全标语
师:看来同学们都学会了怎样避免踩踏的发生,可是全校还有很多同学没有意识到这一危险,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棒,但这还不够学校交给我们班一个重要的任务,对学校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区域进行排查,并设计安全标语。我们会评出最佳标语贴到各个区域,提醒他人!帮助他人!
(学生设计,交流安全标语)
(五)权威建议,深化认识
1、观看视频学习踩踏发生后如何自己不受伤害
师:刚才我们学到了怎样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可真正遇到踩踏事故我们怎样防护自己不受伤害呢?让我们看看主持人叔叔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出示视频)
学生交流学到了什么。教师出示PPT小结。
2、学习站立的保护姿势
当遇到拥挤的人群时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做到双肘与双肩平行,稍微弯下腰,形成三角保护区,随人群低姿前进。
学生进行动作演示
3、学习摔倒后的保护姿势
如果不慎摔倒,无法爬起,要设法靠近墙壁,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双肘向前,护住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形成球状保护。
学生进行动作演示
六、课堂小结、升华主旨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小结:是啊!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只有我们时刻提高安全意识,校园才是你真正的乐园。希望在平常的学校生活中你也能做到守秩序、防摔倒、不喧哗、不慌张。并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提醒他人,让我们都乘上安全的翅膀,用知识守护生命。
七、板书设计: 人多注意踩踏 守秩序不喧哗
速度过快 喧闹 勾肩搭背 逆行
防摔倒 摔倒 系鞋带 不慌张
起哄 恐慌
第四篇:出口工业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秩序不容扰乱
出口工业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秩序不容扰乱
——苏州局查获一起服装企业不如实申报案近日,苏州某服装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向苏州局报检出口一批棉制女裙。苏州局轻纺人员到该企业检验时,发现这批女裙并非该公司生产,实际是苏州另外一家服装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生产。由于A公司已涉嫌不如实申报,苏州局遂对此事立案调查。据查,B公司为三类出口企业,而A公司为二类出口企业,B公司之所以请求A公司为其冒名出口,目的是为了逃避查验。
为实现科学管理、监管有效、促进出口的目标,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管理水平、检测能力、产品质量状况和产品风险程度,国家对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采取了不同检验监管模式的分类管理。根据《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三类企业要批批检验,而对一类企业和二类企业则实施不同比例的抽批检验。该案中,B公司请求A公司代为报检出口就是为了降低被检验的批次。A公司碍于情面或为利所诱,不惜冒险试法,结果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此类扰乱国家分类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需引起检验检疫机构的重视。同时也提醒出口生产企业要增强诚信和自律意识,而对那些已列入一类或二类企业管理的出口企业,一定要珍惜获得的信任,切莫铤而走险,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给企业带来损失和不良影响。
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陈亚军
第五篇:商务部美国制裁中国有关企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
商务部:美国制裁中国有关企业扰乱国际贸易
秩序
新华网记者
2013-2-14 5:31:06来源:2013年02月13日 19:19:1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3日电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3日表示,美国国务院不负责任地对中国企业和个人实施制裁,且不提供任何证据,这种肆意的单边主义作法已多次发生。美方行径损害中国企业利益,扰乱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不利于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沈丹阳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各国在处理国际经贸问题时,应基于准确的事实,按国际规则行事。他说,我们要求美方纠正错误作法,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美国国务院日前以违反美国内有关防扩散法律和行政令为由,宣布对中国有关企业和中国公民实施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