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推行公务员制度的突破口。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实质是为了“知人”而“善用”,它的发展与完善对于公正地选拔人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提高管理国家事务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推行已经十余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以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问题、对策
近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初步建立了“凡进必考”的进入机制。公务员系统通过向社会公众招考,从社会环境吸取“新鲜血液”,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事人才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人结合娄底市公务员录用情况谈谈自己对此问题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改革是被社会所认可的,也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相当成功的领域,是现行公务员制度中的一个亮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纳贤引才的指导思想。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考试录用制度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问题。
1、公务员招考成本过高。2006年中央和国家机关招录公务员,共有50多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按每人80元网上报名费计算,共计4000多万元。如果算上参加各种各样辅导班的费用(如按每人400元计算),还要增加2个亿。这些都增加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成本。目前,中国公务员考试还没有统一,每年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自行组织各地的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不统一,考试成绩也不能互认。许多学生在各地不停奔波,参加当地的公务员考试,财力、精力等都耗费颇大,增加了许多无谓的就业成本。我市参加报考的考生也多抱怨考试费用太高了。
2、社会人才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从根本上说,优秀人才的眼睛盯着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政府机关并不是一种好现象。优秀的人才应该更多地流向企业。政府机关占据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资源,会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失衡,不利于企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也不利于淡化“官本位”思想。优秀人才进入机关后,大多数也不是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这就造成了优秀人才极大的浪费。
3、面试部分的透明性亟待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可见国家有关机关和立法已经注意到了公开,公正考试程序的重要性。但是近几年公务员的面试考试仍然不够客观,因为面试权完全由招录机关自己掌握,所以就给很多“关系户”打开了方便之门。面试过程中,贿赂面试考官、“走关系”、“打招呼”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使得笔试成绩排前者结果往往落选,甚至部分招录单位对某些考生有所承诺:能通过笔试,保证能录取,严重影响了公务员择优录取的公信力。其次,面试题目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程式过于单调,少数人不是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而是致力于提高应试技巧。再次,考官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齐,甚至有的职位还会出现外行考内行的现象,严重降低了选拔人才的质量。
二、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对策
1、坚持和完善“凡进必考”的制度。“凡进必考”作为公务员录用制度的第一道门槛,也是一面旗帜,同时要把它作为公务员录用制度改革的突破口。要规范考试录用程序,严格考试纪律,严格把好考试这一关。要坚决、彻底刹住不经考试就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不正之风,不折不扣地实行“凡进必考”这一制度。在坚持“凡进必考”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公务员的选拔录用范围。要进一步打破身份、地域、部门、行业、所有制的限制,使公务员的招录真正面向所有具备报考条件的普通大众,而不是“带着枷锁跳舞”。
2、要合理设置考试科目和内容。我国公务员考试科目和内容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没有根据职位本身的要求为中心来进行设计和安排,要更加科学的对待公务员考试的科目设置和命题。新的考试方法比传统方法更科学、客观、公正,不仅增加了口试的比例,而且采用各种不同的测验项目,提供不同有价值的数据。不仅注重显现才能的测验,也注意潜能的发掘,还注意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表现。不仅看重基础理
论和专业知识测验,还注意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应变、适应能力的测验。
3、严格面试考试形式及考官资格。面试中考官的工作不可避免地带有或多或少的主观随意性。但这种随意性首先不应该来自私心邪念。缺乏良好政治品德素质的考官,会有意不按优劣等次评分。而缺乏良好业务素质的考官,没有掌握评判技能技巧,会有意无意地打错分,甚至乱点鸯鸳谱,不仅没有将高分低能者淘汰出局,反将高分高能者淘汰掉。公务员面试工作是一项严肃、重要、社会关注程度高的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学科、新理论的出现,要体现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水平,就需要不断提高面试官的综合水平,一方面要挑选素质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人员担任考官,并进行必要的考官资格培训。另一方面要优化考官组合,使考官组成既有组织、人事部门参与,又要有社会上聘请的各学科的专家、学者,甚至心理学家等,充分考虑考官队伍的多元化,使得面试更有针对性。
4、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制度。在地方政府的考试录用工作中,普遍建立了各种监督组织,但这种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实际收获不大。这是因为,首先,考试监督体系不完善。在录用考试中,监督部门与考试录用主管部门责权不清,监督部门不了解考试录用业务,而且其监督范围、监督内容、监督手段不明确,所以很难与考试录用部门协调。这些问题不理顺、不解决,监督就形同虚设。其次,缺乏法律保障。我们对如何保障和防止考试录用过程中不正之风现象的发生,以及保证录用考试的可靠性上没有详尽的立法保障。同时也没有在司法上设置相应的机构来随时监控录用考试的实施。再次,缺乏技术保障。目前在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对考试方法、内容及程序均没有定期地进行科学性、客观性的技术测定,以保证考试的信度与效度。要建立完善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体系,采用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构建多层次、多方位、全面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体系,重点通过制度予以监督。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发展,法制工作的不断进步,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势必会向规范化、合理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这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必然结果,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基础,更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自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提出建
立公务员制度,强调“凡进必考”原则,党的十四大和八届全国人大提出尽快推行公务员制度,尤其是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到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提出完善包括考录制度在内的公务员各项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健全公务员制度,严把“入口关”。
因此,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改革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才能使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能适应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李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释义》,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年。
2.《公务员考试制度:风口浪尖上的二十年》,半月谈杂志社,2009年4月。
4.刘莉:《完善我国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的若干思考》,科教文汇,2007年11月,第141页。
5.张学慧:《试论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4月,第80页。
第二篇:浅谈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200910810131艾梦媛09公事
浅谈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公务员考试,我相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不断地科学化,我国公务员人才也不断地从人民群众中选拔出来,而这选拔就是得通过考试,最终确定人员是否符合国家政府各部门所需,如果符合那就进行录用。这就是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核心部分。科学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为政府提供了大量符合岗位需要的优秀人才,为行政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实现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年轻化、知识化,确保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但是,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研究和施行起步较晚,无论是在制度设定方面,还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报考资格的限制不合理。在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时,理应做到公平、公正,给予一个公民平等参与的机会,而不应有所偏颇和歧视。然而,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中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歧视性的限制规定,这对于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公平性造成了一定的损害,降低了该制度的公信力。
1,报考资格随意规定。对某一职位的报考条件往往是由用人单位自行规定,这就可能为考试录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打开方便之门。比如,用人单位事先想录用某人,因为此人是大专学历,就把学历规定为大专以上;专业是会计学,就把专业限制在会计学;有两年的工作经验,就把“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作为一个额外的要求。如此规定就把相当一部分人挡在报考门槛之外,从而大大增加了该关系人被录取的几率。
2,地域限制。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时,往往对考生来源地域作出了硬性的规定,这是十分不合理的。如2008年下半年深圳公务员招考,2009年浙江、上海公务员招考,政策上都倾向于当地生源。有的是规定外地生源只能报考小部分职位,有的是对外地生源的报考资格作了更多的限制。由此就会进一步滋长公务员队伍的本地化、关系裙带化,严重影响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公正性。
第二,在识别人才方面,考试本身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考试长于衡量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在于评价人才的品行和能力。选拔公务员不应仅看其知识、技能掌握多少,关键是要了解其品行和能力,因为品行和能力带有方向性和根本的标准。但是,仅凭有限的文字上的东西是难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和能力的。
在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一般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部分(个别地区、个别部门会有所调整),而在这点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一名考过此考试的人来讲,是深有体会。
1,考试命题重知识、轻能力。总体来讲,无论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笔试试题,还是地方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笔试试题,都存在着命题形式单
一、试题类型不够全面的问题,在试题结构、题型、分值分布等方面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这样的考试很容易流于机械记忆力的考察,而导致出现录用高分低能者的情况。
2,考试内容冗杂、考题较偏。比如,有些地方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科中,仅“判断推理”就考六七种题型;有些题型要记住不少物理公式而且这些物理公式往往不是常用的公式,这就难以发挥出考生的潜能;有些考题难度较大、较偏,会引导考生钻研偏题,从而迷失了方向,与公务员招考的目的背道而驰。
第三,法规体系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法规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第二层次是《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第三层次是关于笔试、面试、考核、录用等各个环节的实施办法或细则,这一层次尤其缺乏相应的法律文本。以考录条件为例,不少单位对性别、地区、学校等作了硬性限制,这些限制与招考公务员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但是纵览全部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条文,都找不到能有效禁止此类行为的条款。另一方面,在现有法规的执行上,也存在着执行不力的问题,“歪嘴和尚”念经的现象不在少。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诸多措施来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第一,要改革公务员考录条件,实现报考公平应当根据职位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考录条件,体现报考公平原则。严肃地规范公务员报考资格,由独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在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职位本身的要求为中心进行报考资格的设定,力戒用人单位的不正当参与,真正给公民营造一个客观公正、平等竞争的考试录用环境。此外,要彻底打破身份、地域等方面的不合理限制,建立真正平等、公平的考试竞争机制。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都应当具有通过考试而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合法权利,政府机关不得在报考条件等方面给予公民不合理的限制。
第二,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在考试录用方法和内容上实现科学化,要注意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努力提高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公务员录用的基本方法有笔试和面试两种,为了提高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质量,一方面,要建立考试题库并逐步增大题库的容量,提高笔试命题水平,并建立试题评估制度,保证试题质量;另一方面,要注意提高面试的效果和份量,加快面试内容改革,建立高素质的科学化的面试队伍。此外,要加大考核的力度,要认真听取被考核者原单位和群众等各方面的意见,对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进行全面考核、审查,尽量做到全面、客观、公正。
第三,要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增强考录工作的透明度。在公务员招录过程中,应把好“人口关”,在录用中做到“三公开”,即公开竞争目标,公开竞争程序和公开竞争结果,在录用对象上,打破身份界限、户口界限和文化界限,并切实落到实处。此外,应进一步明确规定人事部门在整个考录过程中的监督权,尤其是在面试、考核过程中的监督权限,有效杜绝面试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只有这样,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才能逐步完善。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如何通过完善的考试制度将人才选拔出来充实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关系到我们国家的荣辱兴衰。一个完善、合理、公平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可以为政府选拔各类优秀的人才,提升政府形象,改善行政效能;相反,考试制度不健全,将会造成政府机构人浮于事、效能低下、损害政府威信。因此,我们要动员社会的一切力量,不断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为国家挑选优秀的人才。
第三篇:锚机公务员考试录用中制度存在弊端及对策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中制度存在弊端及对策
【摘要】: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容。“为政之道,首重得人”,“将行美政,必先择人”。选用什么样的人从事国家行政管理,关系着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着国家各项事业的成败和国家的兴衰。因此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选拔优秀人才、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求。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推行十余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凡进必考”制度尚未有效实施、国家公务员的报名资格规定不统一,给录用舞弊以很大空间、考试内容的设计不尽合理,缺乏考试信度、识别人才上存在局限性、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监督体系不完善,徇私舞弊作为难以避免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包括加坚持和完善“凡进必考”的制度、合理安排考试录用环节,提高公务员考试录用效度合理设置考试科目和内容、引入第三方主考机关、严格面试考试形式及考官资格、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制度等。
关键词:公务员 考试录用 考试录用制度
一、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概述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内涵
录用是公务员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录用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务员制度建立的一个主要标志。只有严格执行录用制度,把好公务员队伍的“进口”,才能保障公务员队伍的基本素质,为建立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打下良好的基本。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指国家关于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各种规定和准则的总和。具
具体包括公务员录用的原则、标准和资格条件,录用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录用的组织实施等各方面的规定。
(二)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发展
当代公务员考录制度公务员录用考试也就是为选拔、录用公务员而进行的考试,它是指:“国家公务员录用的主要机关根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笔试、面试、现场操作、情景模拟测验、心理测验等方式来测量、评价应试者的知识、能力、专业水平、心理、品德等情况是否符合国家公务员要求的手段和方法。”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录用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一种办法,“不包括党委系统、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及国家机关中的权力机关的干部录用,也不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级、高级公务员的选拔。”(注1)
(三)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在现代社会,通过考试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参加公共事务管理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科学性、客观性、严格性,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政府吸引和选拔优秀人才。
第二,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提高。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高效的政府工作系统,而高效率政府系统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实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保证了公务员“入口”高质量,对于整个公务员队伍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有利于现代人事制度的建立。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制度给我国留下了较浓的“人治”色彩,而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录用干部又缺乏客观的标准和程序,导致一些思想作风不正的人任人唯亲,选拔干部时只讲感情亲疏、只凭个人喜恶。我国要建立现代人事制度,首先就要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通过实行考试录用制度,确立科学、公正的录用标准,遵循法定的条件和程序,才能确保人
才选拔的客观公正性,保障现代人事制度的建立个完善。
二、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及其原因分析
(一)官本位思想日益严重。
中国几千年的考选传统留给当今中国的最为显著的就是根深蒂固的官文化思想,即“官本位”思想。所谓“官本位”意识是指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把做官看作人生最高价值追求,同时又用做官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评判一个人的地位和作用纵观历史和现实。官本位至少包括了以下内涵: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的上下层级制度,下级对上级唯首是瞻,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阶级别来衡量人们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社会心理。到了现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意味着当官就有尊严,有权就有一切。人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官本位”思想逐渐渗透进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惯性作用下致使职位、权力被私化和滥用,从而导致众多考生报考公务员考试,以求谋取“一官半职”,思想上的不正确认识,势必会导致日后的权力腐化。另外,我国的权力相对比较集中和权力的运行主体又归各级领导干部的特点,加上部分考录部门正是由于存在“官本位”思想,为小部分人大开方便之门,暗箱操作,进而求得“领导赏识”,进行权力交换,甚至权钱交换,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在招收公务员时自己立法、自己执行,为部门或个人谋取相应的利益,严重影响考录工作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二)“凡进必考”制度尚未有效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凡进必考”也是保证公务员素质和公务员制度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之一。然而,据人事部统计,2006年到2008年三年时间里,全国新增公务员七十余万,但经过考试录用的比例仅60%左右,乡镇一级的比例达不到50%,个别地方甚至违反规定,使一些素质低劣的人混入党政机关
(三)国家公务员的报名资格规定不统一,给录用舞弊以很大空间。
平等原则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平等,就是指应考者不论其政治派别、种族、肤色、宗教、信仰、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如何,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在担任公职方面具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所以有的国家也把平等原则称之为机会均等原则。可是我国目前在对国家各级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中,对某一职位的报考条件往往是由用人单位来随意规定。这就为考试录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开了方便之门。如果用人单位事先想录用某个关系人,这个人是二十七岁,那就把年龄限制为二十八岁以下,专业是经济管理,那就把专业限定在经济管理,如果是还没有结婚的话,那再把未婚规定为一个限制条件。这样一来,就把大多数本来有资格报考这个职位的考生给限制到门外。竞争性大大削弱,考上后再利用面试阶段的弊端,使关系人顺利通过。从而让国家公务员考试变成了失去“公平”灵魂的骗人作秀。
(四)考录环节不合理,考试缺少效度。
在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环节中有以下问题很不科学,也不符合公平原则。一是考试轮制不科学,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公务员招考都是实行的二轮考试制度,即第一轮考公共科目,进行统考,较为公平。第二轮面试,包括专业考试,由用人单位进行考试,因为用人单位并不太懂考试科学,这样一来就难以客观公正地选拔真正的人才。二是考试不分层次和级别。如报考一般办事员与报考主任科员使用同一试卷进行考试,很明显,把两种不同职位要求的人同用一试卷进行测试是不科学也是不公正的。而且不与教育实际相衔接,不管什么级别的职位,一般都是对文化程度划一个线,如中专以上或大专以上,那学士、硕士、博士还要它何用?实事求是地说,他们到底还是有差距的,不过一两次的考试与面试看不出来效果,因为考试的效度是有限的。三是面试的入围比率不科学。在目前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中,一般都在第一轮考试后采取每一职位以三比一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来安排入围人数,而不划分最低分数线。我们必须承认此时此刻考试成绩是与能力素质成正比关系的,否则我们的考试就应
该被否定。不划最低分数线的后果就是让一些素质不高的人通过入围,打通关系,利用面试的缺陷,达到被录取的目的。四是面试问题多,难以保证科学录取。目前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面试成绩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而按规定面试所负担的任务也很重,要测试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应变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要在短时间内全面测试出如此多的能力,首先,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要科学、准确、全面。其次,面试考官要有严格的专业训练、精通面试方法、具备现代面试技术和经验,并且尤其要具备客观公正的素质。这两方面可以说在我国的公务员面试工作中都没有完全具备,其公平、公正性难以保障。
(五)考试内容的设计不尽合理,缺乏考试信都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与内容的设置中,应该综合考虑两种因素:
第一,职位分类的需要。不同职位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在考试中对科目的设置也应与之相对应。第二,与教育制度相衔接。要从职位的专业构成寻找学校专业的“对口”资格条件。从职等的结构中认
定对应的学历要求。而当前在我国公务员考试中,职位分类工作在公务员考试中没有科学体现,在考试内容的设置中,专业科目的考试题目都是由用人单位自己安排,这样极不科学,这是因为用人单位是一种实际工作部门,而不是一种考试机构,他们对考试的科学命题所知甚少,无论是在笔试命题还是在面试中,用人单位一般不宜参与其中。可是在目前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用人单位却在这两种考试中的作用出奇地大,用人单位自己选人的现实,让我国公务员考试的信度大打折扣。
(六)识别人才上存在局限性
面试考官队伍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组织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官员,二是高校和行政学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前者具有一定的干部选拔任用经验,但对于政府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深入研究,对于考生的书面和口头答案理解不深,判断不准,后者虽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对社会需要和岗位特点研究不够,在面试环节往往对能说会道的考生子以高分,对那些善言辞但同样适宜于机关工作的人员则不予考虑。
(七)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监督体系不完善,徇私舞弊作为难以避免
在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中监督环节相当薄弱,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立法方面的工作滞后。至今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来专门对我国公务员考试监督工作进行科学的规范。已经有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也是行政法规,法律地位相对较低,不具有应有的权威性。况且,也还不是对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的专门法规。
第二,监督管理机构尚未独立。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八十五条规定:国务院人事部门负责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第八十六条规定了对不按编制限额、所需职位要求及规定资格条件进行国家公务员的录用、晋升、调入和转任的;对违反国家规定,变更国家公务员工资、养老保险金及其他保险、福利待遇标准的;不按规定程序录用、任免、考核、奖惩及辞退国家公务员的,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人事部门进行处理。
由此可见,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与对此种活动的监督管理是一个部门。运动员与裁判员的职能集于一个部门,监督也就往往流于形式,空费人力和物力。
三、完善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途径思考
(一)坚持和完善“凡进必考”的制度
“凡进必考”作为公务员录用制度的第一道门槛,也是一面旗帜,同时要把它作为公务员录用制度改革的突破口。要规范考录程序,严格考试纪律,严格把好考试这一关。要坚决、彻底刹住不经考试就
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不正之风,不折不扣地实行“凡进必考”这一制度。(注2)在坚持“凡进必考”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公务员的选拔录用范围。要进一步打破身份、地域、部门、行业、所有制的限制,使公务员的招录真正面向所有具备报考条件的普通大众,而不是“带着枷锁跳舞”。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的限制,可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扩大公务员的招录的范围。要通过疏通“三支队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尤其是要鼓励非公有制组织向公有制组织的人才输送和人才流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汇集着各种层次的大量优秀人才,是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要把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各类人才纳入党和政府的工作视野,逐步完善公务员队伍的素质结构,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人才思想观念和人才创业机制,改变“政府吸引不了优秀人才,也留不住优秀人才”的现状。这样既可以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精干,又可以吸引一流人才进入公务员系统工作。
(二)合理安排考试录用环节,提高公务员考试录用效度
在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环节中,存在着诸多弊端,上文已有论述,下面着重就如何改进这些弊端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仁共勉。第一,建立独立于政府的公务员考试选拔机构,由这个机构组织全面的考试工作,力戒用人单位参与其间。通过各方面的考试考核,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录取名单,向用人单位推荐,如无特殊理由,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新加坡就有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公共服务委员会,这个机构职权非常大,主要负责公务员的录用、晋升、纪律等。该委员会是由总统直接管理的独立机构,任何人和机构不得干涉或影响其工作,由此保证了公务员管理上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我们可从中得到借鉴。第二,在考试轮制上实行二轮三试制,在第一轮考试中进行两试,即公共科目的考试和专业科目的考试,以两科的考试成绩来确定面试名单。第三,面试阶段也要由独立于用人单位的公务员考试机构来进行,而不是完全由用人单位来主持面试。第四,对所招考的公务员要科学地分级。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大都存大着不分级别和层次的情况,由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公务员工作的多样性,与之相应,公务员考试选拔也应该有层次性,不同的层次和级别,要对考生的文化程度和考试内容有不同的规定,以求适才适用。
(三)合理设置考试科目和内容
我国公务员考试科目和内容并没有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根据职位本身的要求为中心来进行设计和安排,要更加科学的对待公务员考试的科目设置和命题,应当聘请专家,包括行政学专家,考试学专家和资深的政府领导人员共同出题,在大家统一意见,明确精神、明确考察范围、考察意图、考察目的条件,再根据本国或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共同出题,这样既可以避免考察范围过于宽泛,考试重记忆轻能力以及偏题怪题等降低试卷信度效度的情况出现,又可以拉开考生的层次、区分度,从而便于政府机构挑选更加合格的人才。例如,国外文官考试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在动态中不断发展变化,不仅传统的笔试和口试不断发展和完善,还出现了新的综合性考试方法。如品能测验法、笔迹辨析法等。新的考试方法比传统方法更科学、客观、公正,不仅增加了口试的比例,而且采用各种不同的测验项目,提供不同有价值的数据。不仅注重显现才能的测验,也注意潜能的发掘,还注意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表现。不仅看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测验,还注意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应变、适应能力的测验。再如,福建省人事厅首先把抓好命题队伍建设作为推进考录工作制度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先后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长期从事人事工作并了解党政机关人员素质要求的人员中,认真物色出命题“领头人”。然后以此为基础,采取“以会代培”的办法,多渠道筛选和培养命题人员,组建起了一支由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者组成的命题队伍,这支队伍人数精、层次高、专业结构合理,基本能胜任并满足定时定期招考和特殊招考命题的需要。
(四)引入第三方主考机关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部内制,也就是指在政府行政系统内设置公务员管理机构,部内制最大的缺点就是行政长官集事权与用人权于一身,有碍于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应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再实
行部内制,而坚决实行部外制,也就是在政府行政系统之外设立独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独立行使公务员的考试权,负责录用人才的选拔。目前,考试和录用均由人事部门负责,难以适应大规模的考试录用需要,事实上,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程序,需要有高效的职能部门来统筹管理。因此,我国的公务员考录工作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现行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主考和管理机构,聘请、授权独立于政府行政系统之外的主考机关进行招考工作,即引入第三方机制,这样就有利于保证考试的公正、权威及录用的透明。
(五)严格面试考试形式及考官资格
面试中考官的工作不可避免地带有或多或少的主观随意性。但这种随意性首先不应该来自私心邪念。缺乏良好政治品德素质的考官,会有意不按优劣等次评分。而缺乏良好业务素质的考官,没有掌握评判技能技巧,会有意无意地打错分,甚至乱点鸯鸳谱,不仅没有将高分低能者淘汰出局,反将高分高能者淘汰掉。公务员面试工作是一项严肃、重要、社会关注程度高的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学科、新理论的出现,要体现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水平,就需要不断提高面试官的综合水平,一方面要挑选素质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人员担任考官,并进行必要的考官资格培训。另一方面要优化考官组合,使考官组成既有组织、人事部门参与,又要有社会上聘请的各学科的专家、学者,甚至心理学家等,充分考虑考官队伍的多元化,使得面试更有针对性。公务员面试打分,可以借鉴体操打分的办法,规定一个在一般情况下的起评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考官打分不能低于起评分,这样可以有效的制约考官打分的随意性。此外,有条件的政府机构可以积极采用外国先进的测试手段。如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心理测量等面试新方法,使面试更趋合理。例如日本地方政府由过去的单独面试改为集体面试,对应考者进行分组集体讨论,考官则在一边进行观察,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考察应考者的领导资质、协调性和积极性。
(六)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制度
在地方政府的考录工作中,普遍建立了各种监督组织,但这种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实际收获不大。这是因为,首先,考试监督体系不完善。在录用考试中,监督部门与考录主管部门责权不清,监督部门不了解考录业务,而且其监督范围、监督内容、监督手段不明确,所以很难与考录部门协调。这些问题不理顺、不解决,监督就形同虚设。其次,缺乏法律保障。我们对如何保障和防止考录过程中不正之风现象的发生,以及保证录用考试的可靠性上没有详尽的立法保障。同时也没有在司法上设置相应的机构来随时监控录用考试的实施。再次,缺乏技术保障。目前在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对考试方法、内容及程序均没有定期地进行科学性、客观性的技术测定,以保证考试的信度与效度。要建立完善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体系,采用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构建多层次、多方位、全面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体系,重点通过制度予以监督。《福建省录用国家公务员实施办法》在此方面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该办法对命题、考核、体检、面试等多个环节规定了较详细的监督办法,由于面试的主观随意性较大,所以重点需要加强对面试过程的监督:监督人员未到场,不进行面试;面试成绩未经监督人员签字的,人事部门不予审批,在面试中明显违规的考官,取消其考官资格等。另外还可以组成由专家组成的有独立地位的考试录用监察队伍、巡视队伍,到各地面试点监督和协助面试工作的完成,进一步加强对面试的监督。另外,在法规不断健全的基础上,加强依法执行的力度也很重要。
第四篇: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分析:问题及对策
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分析: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考试录用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核心。我国自1993年正式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来,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随着实践和形势的发展,这一制度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文章对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做了些理性思考和粗浅探讨,以促进我国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录用,问题,对策
为政之要,首在择人,更在以制举人。我国自1993年正式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拉开推行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序幕以来,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显著进步,初步建构了“凡进必考”的用人机制,实现了人员更新和素质更新的双重功能,提高了政府运转效能,保证了政府组织目标的实现。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现行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完善。
一、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1、选拔录用对象窄,未打破或彻底打破身份、地域的限制。调查发现,近年来的报考者绝大多数为五大毕业生、原单位效益不好或在原单位不甚如意的人员以及无职无业哪里有考试就往哪跑的“职业考试者”。而更多真正优秀、适合在政府工作的人员由于拥有安定的职业,没有参与进来。其次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更多的人才无法进入视野。如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就被很多省市排斥在招考之外。有些省市规定农民只能报考乡镇的公务员职位。又比如很多县乡机关在招录公务员时,只招录本县生源,不招录他县生源。再比如有些地区不允许中小学教师报考公务员。同时,由于目前县乡公务员工资水平偏低,且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这也影响了公务员队伍对社会的吸引力,限制了人才选拔的空间。
2、公务员考试的形式、内容有待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内容有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其他适应职务要求的业务素质与工作能力要求。而在目前的县乡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考试形式单一,笔试内容“千人一卷”,对岗位专业能力测试不够,这样既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也不能反映不同职位的特点和专业化要求。同时,在考试中明显存在着“两重两轻”现象,即重公共科目考试,轻专业科目考试,公共科目笔试重知识、轻能力。重公共科目考试而轻专业科目考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公共科目教材的统一性、试卷的规范性、试题种类的多样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专业科目教材混乱,随意性很大,试卷结构、题型、分值分布、测查点规定等方面均无规范性、科学性的保证。二是一些省份在第一轮考试中只考公共科目,并以公共科目的考试成绩作为进入第二轮考试的依据,而在第二轮考试中,专业科目考试的比重很低,最多只能占到40%左右,这样做的结果使得进入第二轮考试的考生其专业水平和能力往往得不到体现。由于我们的公共科目测试水平较低,高分低能、死记硬背的现象较为严重,这样势必会将一些专业知
识与水平较高,而机械记忆力较差的人拒之于门外。
3、面试考官队伍素质不优。目前我国县乡公务员录用考试中面试考官队伍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组织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官员,二是党校或行政学院的教师。前者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但他们缺乏考试经验,不具备运用现代考试技术与方法的能力,对考生素质能力的区分欠佳,很难保证考试的效度,往往使测评结果失真。后者虽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对社会需要和岗位特点研究不够,所设计的题目多倾向于理论性,对应用性、操作性的题目缺乏研究和应用。由于面试考官队伍素质不优,理所当然,面试试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可靠性难以保证。面试中的情景模拟、专业技术测定、结构面谈等测试类型中测试题目的选择与程序的测定,测试标准的设计、结构形式与表达形式,面试试题的题型选择、试题的鉴别力及难度测定等都要求有极强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而就目前的考试情况来看,上述多方面要求无法贯彻实施。其结果就有可能把那些曾干过相近工作,有一定工作经验但发展潜力不大、创造性缺乏,整体素质差的人提拔上来,而把那些工作经验不足,但通过短期培训就可适应工作,而且整体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考生排斥在公务员大门之外。再者,由于考官队伍临时拼凑,缺乏专业性、稳固性和亘久性,也就失去了一些职业道德规范和责任感。而且考官队伍均系本级组成,人熟情熟,面试考核难免凭印象、讲人情、看关系,印象分、人情分、关系分自然产生。
4、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一个较完善的考试监督体系,在考试录用中,监督部门与考录主管部门责权不清,监督部门不了解考录业务,而且其监督范围、监督内容、监督手段不明确,很难与考录部门协调,形同虚设。同时,对如何保障和防止考录过程中不正之风现象的发生,以及保证录用考试的可靠性上,没有详尽立法保障,同时在司法上也没有设置相应的机构来随时监控考试录用的实施。而且对考试方法、内容及程度没有定期进行科学性、客观性的技术测定,以保证考试的信度与效度。
二、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观念因素——对考试录用工作的重要性、科学性和透明性认识不足
由于受封建“官念”思想和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的影响,人们对于公开考试、择优选拔公务员知之不深,对考试录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故而在实践中,存在着很多认识误区:有的认为农民天生就是种田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应是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素质低,能力差,没文化”应是农民的代名词,对于农民报考公务员认为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尽想美事,因而在制定公务员考试录用规则时,有意无意地将农民排斥在外;有的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公开性、透明性认识不足,认为考试无非是走走过场,是一种形式主义,对某一职位应录用谁,不录用谁,其实早已“内定”,报考者对其真实性持怀疑态度,因此,报考不踊跃;同时,用人单位对人事部门制定的整套录用考试程序不满,抱怨人事部门太死板,觉得搞那么多程序、规范是多余的。此外,用人单位的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对考试有抵触情绪。认为我用人我自己出钱、出力、组织考试,所以在出题、确
定面试考官、制定考试程序和最后录用等问题上不希望人事部门干涉,否则,你人事部门自己去组织考录。而组织人事部门认为,选人用人是自己份内之事,是自己的权力和职责,故对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大包大揽,甚至越俎代庖,突出表现在面试考官队伍的组成上,几乎都是组织人事等部门的领导。如2002年湖南省某县在招录公安民警时,7名面试考官分别为县委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干部组组长、人事局局长。[1]
(二)体制因素——僵化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只要具备必备的能力素质和政治素质,符合法定的国家公务员报考资格与录用标准,任何公民都享有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权利,但在实践中,很多地方在公布县乡公务员报考对象和资格条件时,都明确规定“须具有城镇户口”。以户籍身份为前提标准的公务员考试录用“潜规则”事实上剥夺了农业户口公民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机会,造成一种广泛的“不公平”局面。探究国家公务员报考资格必须为“非农业户口”这一不成文要求的源头,我们看到的是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分治的阴影。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民”不仅是一种职业身份,它还意味着经济身份、政治身份、法律身份和社会身份,户籍制度和藩篱将农民挡在了国家公务员的大门之外。
(三)经济因素——县乡公务员工资整体水平偏低且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
当代世界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县乡政府机关而言也不例外,政府机关只有拥有高素质的公务员,才可以保证高效率的运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低工资制度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远远小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从而影响政府效率的提高。如湖南省某县2004年在招考县乡公务员时,有一姓段的女孩,笔试、面试、考核等分数综合排名第一,特别是专业成绩和外语成绩很好,但在最后准备录用时,却主动放弃了,而是南下广州到某外资企业担任报关员。究其原因,女孩一语道破:“工资太低了,象我这种初任公务员,现在的月工资(即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之和)只有几百元,而我去外资企业干,一个月可拿到4500元,加上其他待遇,月收入超过5000元。”同时,我国现有的工资制度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而且是低工资水平上的平均主义。以湖南省某山区县公务员工资为例,该县公务员工资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四项组成,基础工资所有公务员一样,每月230元,工龄工资每年2元,略有差别的就是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但差别不大,甚至有些工龄较长的科员公务员,其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与处级公务员相差无几。这从根本上压抑了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不仅未能形成对公务员的激励功能,反而约束了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邓小平同志也曾尖锐地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2]
(四)法制因素——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技术性配套立法和保障性法制手段滞后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法规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第二层次是《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第三层次是关于笔试、面试、考核、录用等各个环节的实施办法或细则。三个层次都表现为技术性配套立法和保障性法制手段的断层或滞后。具体就我国县乡公务员考录制度而言,便是制度与配套立法存在脱节现象,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中报考、命题、笔试、面试、考核等程序均没有法律文本严格规定其操作规程和保障监督方法。以致出现“有法难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因而报考出现了随意性,命题出现了随意性,考试重知识轻能力,重公共知识轻专业知识,面试内容、方法和程序不规范,考核更是流于形式。同时,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在以往公务员考试录用过程中有些设置了监督环节,但由于监督主体、监督机制、监督内容、监督手段无明确规定,以致出现了“监而不督”,监督不到位的现象。
三、完善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对策
(一)扩大公务员选拔录用视野,彻底打破身份、地域的限制
根据现代竞争理论,公务员考试录用是一种竞争形式,属于政治竞争、有规则竞争。而竞争必须是平等、公正的,这就要求:
1、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参与社会竞争的同等权利。社会不能因为种族、性别、出身、职业、财产等差别而排斥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不让其参与社会竞争。只有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参与时,其竞争才有公平的可能。在我国实现公平竞争的一个障碍是公民身份对竞争的限制。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干部与工人、全民所有制工人与集体所有制工人、正式工与临时工,其身份不同,直接导致竞争权利的不平等,竞争者地位的不平等。因此,不改变这种状况,不废除身份制和地域制,就不可能做到公平竞争,也不可能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
2、竞争规则必须具有公正性。只有规则公正,才有可能实现公平竞争,如果规则不公正,就没有公平竞争可言。“只有当所有人在规则面前都平等时,当竞争的胜负主要不取决于出身、民族、肤色、信仰、性别,而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才干和努力程度时,人们对竞争的胜负才会认为是公正的,才会认可这样的竞争结果。”[3]因此,在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中,必须扩大选拔录用视野,彻底打破身份地域等的限制,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首先,以《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大对公务员考试录用,尤其是县乡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的程序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宣传贯彻和研究探讨。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自觉服从制度的约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摒弃出身、地域、身份的歧视和限制,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人才。其次,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地区封锁政策,促进人才交流选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流通不断加快,城乡差别逐步缩小。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城乡差别,打破地区封锁政策,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有利于人才交流和经济交往,有利于中国绝大部分的农民及工人参与到公务员考试录用中来。再次,改革工资制度,稳定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2003年8月13日中宣部、中组部、人事部在京联合召开纪念《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10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
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同志强调:“要深化工资改革,稳定吸引人才,要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大局,逐步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激励作用、科学规范的职务职级相结合的工资福利制度,鼓励优秀公务员长期为国家服务。”[4]根据我国的情况,借鉴外国的经验,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实行与企业职工工资水平进行平衡比较的方法,使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尽快达到与国有企业相当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体持平地步。同时,合理确定行政机关内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公务员的工资水平,适当扩大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之间的倍数,适当扩大不同级别工资之间的平均差距,尽量避免公务员工资低水平平均主义现象。
(二)改革和完善考试方法,努力建立健全规范专业的考试录用制度
根据《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我国公务员的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法,笔试合格者参加面试。对于因职位特殊不宜公开招考的,因职位特殊需要专门测量其水平的,因专业特殊难以形成竞争的及录用主管机关规定的其它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测试方法或简化考试程序。这是目前对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原则规定。为了真正有效发挥考试在选拔国家公务员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须使考试的方法尽可能规范化。
第一,采用现代化的结构性考试方法。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是要选拔出合格的公务员,因而这种考试与以总分作为录取标准的学校招生不同,学校招生一般以非结构性的考试来确定总成绩,以一定的分数作为录取的标准。公务员考试应根据公务员工作的特点采用结构性考试方法,其结构由笔试、面试、心理测试、考核等构成。不同部分在总成绩中的比率,根据不同的职责尤其是不同的职位要求来确定。但考录到我国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尚处于初创时期,应特别重视笔试部分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以强化考试的客观性和规范性。
第二,建立公务员考试试题库。基于对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组织考试的试卷分析,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的公务员考试试卷大部分是组织考试者针对本次考试而请本级学校教师、当地专业人员临时命题,其专业性、规范性、科学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单位的人事部门应建立公务员考试试题库,特别是专业科目试题库。可以按照统筹规划,分头开发,成果共享,有偿使用的原则组织有条件的省市共建专业科目考试题库和面试试题库。
(三)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增强考录工作的透明度
在我国一般大型考试,如高考等都设有社会监督体系,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公证部门等对考试录用过程进行监督,以避免暗箱操作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公务员考录制度自建立以来,只是由人事部门对考录过程进行监督,至于报名、考试、面试、考核等程序,却缺乏社会监督体系的有力监督。对此,我们认为为了增强考录工作的透明度,首先应借鉴高校招生考试的经验,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监督队伍。这一队伍可以由纪检、监察、公证机构、新闻媒体、群众团体的代表组成,并随时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通过建立一支有力的监督队伍,把专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考录工作的透明度,实现考录工作的规范有序。其次,明确监督内容。监督的主要内容
应包括:
1、编制录用计划与职位条件设置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政策的规定;
2、招考程序是否按规定进行;
3、报名及资格审查是否按招考公告的规定进行;
4、笔试与面试命题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有无泄密问题;
5、考场的调协与考试的组织实施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6、笔试评卷与面试评分是否合理;
7、体检过程中有无弄虚作假行为,体检结果有无失真现象;
8、考核是否客观公正;
9、录用审批过程中有无舞弊行为;
10、考试录用工作人员以及涉及考试录用工作的其他人员是否符合回避的规定等。第三,完善监督方法。
1、建立考试录用工作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如公开考试录用法规、政策,公开考务工作内容,公开笔试、面试成绩,公布拟录用人员名单及录用结果,公开储存推荐办法等;
2、建立录用工作报告制度,接受上级政府人事部门的监督。如:下级政府人事部门在每次录用国家公务员工作前要向上级政府人事部门报告有关情况,录用工作结束后将工作结果向上级汇报,自觉接受指导和监督;政府各用人单位要及时将政府人事部门委托的录用工作准备情况向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回报,接受政府人事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建立咨询制度,接受群众监督。政府人事部门要有专人负责解答群众来信来访中有关录用政策、方法、程序等方面的问题,增强录用工作的透明度。
4、建立申诉制度,及时查核、处理违章违纪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现行法规,健全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虽然我国今年颁布了《公务员法》,但其具体的实施情况还有待在实践中检验,不断修正完善。特别是第二,三层次的法规很不健全,对于考生报名资格的限定,面试环节的构成,在考录过程中的违纪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等均缺乏科学而有效的条文,充分暴露出法规建设的薄弱。对此,我国相关的立法部门、人事部门要加快对国外考录法的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继续完善《公务员法》和尽快制定颁布《公务员录用考试程序法》。法律颁布实施后,还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在考录过程中贯彻“民主、平等、公开”三大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受人民的监督和管理。充分体现公民不分性别、种族、出身、党派、家庭背景等,都有平等地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和被择优录用的权利。同时保证公务员的考试、考核成绩、录用等都在报纸、电视台、电台公开报道,保证公务员的一切录用活动都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对考录过程出现的弄虚作假和违规违纪行为给予严厉惩处,使考录工作走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化轨道。
结语
以上所写的是我国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实施情况的现状分析,随着公务员制度的深入推行和形势发展,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机制一定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有待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总结、探索,促进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日臻完善,为国家选拔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障。
第五篇: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研究
为政之要,首在择人,更在以制举人。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孕育、产生、发展、完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后。本文从我国当代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追溯到科举时代起的我国古典选官制度,并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做比较与借鉴,论述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历史形态和内外关系。同时从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成就、问题及原因三方面分析现状。其中,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制度设置,包括法规体系不健全、体制模式不稳定、监督机制不完善、权利配置不合理;二是制度运行,包括由笔试、面试不科学等所引发的考试录用低信度,由公务员“爆”考热、招考成本高、到位受限等所引发考试录用低效度及外部环境制约。力争揭示新形势下,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价值取向以改变其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包括竞争激励观、平等参与观、公平效率观、民主法制观;同时从以下四方面做政策思考:一是健全法规体系,实现“法本位”,二是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考试录用制度,增加稳定性,三是健全监督体系,建立制约机制,四是建立独立于政府行政系统之外的主考和主管部门,达到权利有效制约和实施途径;从实现公务员考试录用的高信度、高效度、创新性作为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实施途径。文章并对论证数据进行社会调查,理论结合实证分析,印证本文观点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