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宪法与公民
品味青橄榄
——公民在宪法中的酸酸甜甜
这段视频里讲了2004年的第四次修宪,这次修宪的较多方面涉及到了我们公民的个人权利问题,包括私有财产权、基本人权、社会保障等。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应该感到万分的高兴,因为我们的权利在一次次的修宪中就能看出,它是越来越受法律的保护,并且法律也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那宪法到底是做什么的呢?宪法和刑法、民法不一样,它所针对的对象并不主要是针对像个人间发生的权利冲突之后等方面,而是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总之,宪法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保障公民的权利而服务的。同时,这次修宪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写进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章中,更加说明我国现在在人权和公民权等方面加大了关注力,这样我们公民就能在宪法中享受的更多法律带给我们的便利与快乐。
视频里,段教授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公民?
二、宪法与公民。
三、如何培育公民意识?针对这三个问题,教授讲的很详细,也例举了许多案例来加以辅助说明。其实,在这次报告里,我感触最深的是在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里。
什么是公民?所谓公民就是拥有一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并且,那位教授还说,公民是和两个方面的内容联系在一起的,一是和权利和义务联系在一起的,二是和特定的一个政治的共同体即国家联系在一起的。至于权利和义务,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一个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享有许多权利,但那同时也必须履行该履行的义务。至于和国家的联系,在谈到这个问题让我印象极深的是说:【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国家利益的维护,两者它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当时听到这句话时,脑子里立即闪过那些自己曾经对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而去牺牲自己利益的一些误解。当时年幼的我一直被书本灌输这种思想,可能因为那时我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都不强烈和完全,所以对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维护国家的利益怎么都想不通。那时觉得,国家应该为我们服务,尽其所能的维护我们的利益,为什么还要我们牺牲利益。现在想想自己很可笑,没错,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其实是互补互动的,牺牲点自己的利益,很好的履行自己的义务其实是可以让我们国家去更好的履行它的义务,来为我们提供更好、更高的权利。我想只要我们的公民能很好的理解这一良性的互动,我们的社会会发展的更加和谐。像现在许多的“钉子户”,也许其中真的有人是因为拆迁过程中遭到了不公平待遇而以此反抗,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但这当中又有多少人是因为想得到更多而赖着不肯走,我们就不清楚了。总之,我们要相信,什么事都像吃青橄榄,苦了之后才会甜,付出了才会有回报!
在第二个宪法与公民的问题中,谈到了其连接纽带是公民意识。段教授谈到公民意识包括了主体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平等意识、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这当中说到主体意识,让我思考了许多。说公民必须具有主体意识,也就是主人翁意识,并且还要具备独立自主的意识,要让公民以国家主人的面目出现,要让公民以主人翁的状态来强化爱国主义、来对待自己的国家,要以一种健全的主体意识来爱自己的国家。其实,在我看来,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使中国人民潜在的奴化意识根深蒂固的存在着,并不是说1949年在天安门城楼上喊一句人民当家作主就能轻易改变的,我想这种主人翁意识的确需要我们的公民不断的去参与、不断的去感受,才能慢慢、慢慢的有一点建立。其实到现在2011年,我觉得我们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已经进步了很多,但更大的问题又出现了,就是我们的部分人民公仆们。我们从小到大就被教育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但每当现实中、新闻报道中,那一系列老百姓上诉无门、政府某些官员贪污受贿、搞形象工程等报道出现时,我就会想我们中国人民好不容易正在慢慢摆脱奴化意识,但我们官员中的某些官僚主义作风还依然盛行,所以我觉得单方面的努力很难给我们公民带来宪法中所具有的真正的深刻存在的意义。虽然在这一方面,我们的公民现在还处在青橄榄的苦味当中,但,我依然坚信,甜蜜幸福就在不久时。
因为我们的法制在不断完善、官员素质在不断提高、官僚作风也在不断改善···所以我们的公民总有一天会从内在的真正的当家作主,从法律里获得真正的快乐!
第二篇: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法学3班0707124赵沐芙
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从我做起
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似乎不该是我这种初学宪法、法条都没背全的人谈的问题。但是正因为题目大、涉及各个领域的人,作为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我觉得我有必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当代中国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无庸置疑的。据有关媒体报道,今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过德国。但是,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太协调的是,中国公民的宪法意识、法律意识却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中国的立法者有两个目的。一是要老百姓听话安分,二是要他们勤劳而有技巧”(1),这是古代的法,但现代老百姓生活中遇到问题,也还是极少有想到用法律维权的,甚至不愿意在目击真相的情况下出席法庭作证,这些事实无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实际法治进程的缓慢,中国还处于有法制没法治的时代。那么,如何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呢?
我认为,首先要进行比较彻底的教育制度改革。以我个人为例,入大学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宪法,只是在政治课上听到过它、知道它的地位,只把它当作得分的工具,不考虑实际意义。这代表了大多数应试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心理,学是一回事,学问进没进心中是另外一回事;教育不是丰富知识的途径,而是升学发财乃至升官的工具。这使得教育者很少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宪法意识等“课外”的东西的培养。从小就缺乏基本的宪法观念、宪法知识,长大后如果又不进行法学专业的学习,宪法意识从何谈起?
老师说过,美国的孩子在不识字的年龄就能把宪法背得滚瓜烂熟,而中国的孩子呢,忙着学画画、舞蹈,准备着将来也许能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增加一分筹码的才艺,中国的孩子也许没背宪法,但他们比外国的孩子忙得多。可当我们深究一下,这不是个好现象。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代化不止包括市场经济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法制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国民宪法意识的培养,中国正一步一步融入世界,对基本宪法知识的普及迫在眉睫。把宪法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并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在教授和学习宪法这样重要的课程时少一些功利心,多一点社会责任感,将宪法时刻记在心里,从宪法中寻求援助,我们整个国家的宪法意识才有可能不断增强。
不仅如此,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也要给我们的下一代树立好的榜样,在实际生活中模范地遵守宪法;如果一下子不能纠正所有行业的不合宪法的行为,至少要保障在未来的国家建设者们生活的领域中,没有反面教材。
还有,宪法教育要贯穿义务教育的始终。一种教育,要保证在受教育者离开学校后长时间发挥作用,必须要贯穿收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全过程,才能漫漫在以后的工作中形成一种体系、一种理念,1
成为受教育者终生的信仰。当宪法成为我们国家受过义务教育的人的信仰时,我们国家的公民的宪法意识自然就强起来了。
其次,我们法学学生首先要增强自己的宪法意识。“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权利,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就是放弃自己的义务”(2),作为一名大学本科学生,我将来的职业极有可能与宪法、法律有关。而作为一名将来的法律工作者,知宪法、守宪法、宣传宪法、信任宪法的权威性,是绝对要做到的义务,这个义务不能放弃。我们也许现在还无力制止某些社会上违反宪法的行为,但我们一定不能丧失对宪法的信心,宪法是根本法,它是国家法律效力最高的法律。我们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坚持正义,永远保持一个法律人应有的良知。要记住,我们是离宪法最近的人,如果我们对社会上的违反宪法的行为都视而不见,都不去维护宪法的尊严,那普通百姓有如何形成对宪法的信仰,没有信仰,不相信宪法能帮助他们,他们又怎么会主动维护宪法的权威,全社会的宪法意识也只能停滞不前甚至后退。
我们现在也许只是学生,然而,我们可以在每年的传周多向公众做些宪法方面的宣传,使宪法知识能被更多的人了解,宪法观念能深入百姓心中。还可以定期到中小学、工厂进行宪法普及教育,使人们消除对它的陌生感,使宪法平民化,不在是躺在纸上的文字,而成为真正为大众熟知、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权利与义务的代称,毕竟“宪法就是一张写着公民权利的纸”
我们的宪法意识的增强,还要避免流于形式,进行刚刚提到的那些活动,可不是为了
加学分,应付工事;也不止是为了锻炼自己。知识分子是社会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我们有可能决定着祖国明天的法制进程,因此要时刻保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事情踏踏实实做就做好,真正为国家做点贡献。
当然,我们能做的还很少,还需要不断学习。除了大学生,我认为最该有所作为的是法律工作者。司法独立,司法公正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当今中国社会的司法领域,但他们还不够好。百姓不了解律师、法官、检察官,觉得他们太遥远,与自己的利益无关。这并不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法律工作者不是一般的从业者,他们的工作与每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他们在用宪法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的正常运转。但一般人不了解他们,对他们的工作毫无概念,也就没法提高法律意识和宪法意识。所以,要逐步开放现有的法律部门,让人们知道,法律工作者并不遥远,法律和宪法与生活也很近,人的很多基本权利都是宪法赋予的,人们不止无法参加政治活动,甚至无法生存,从而让人们形成正确的宪法观念,消除距离感,愿意用宪法和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并且关注社会上众多的宪法行为,关注国家宪法方面的进展,进而使宪法问题成为百姓可以自由讨论的问题,那么这时,公民的宪法 2 12.4法制宣(3)。离开他们,总体上是可以的,意识就增强了。
说了这么多,毕竟还只是字面上的,并不难,大多数中国学生都可以写出这样的文字,但却做不到,那么再多的宣言也没有用,我并不想欺骗任何人,对于我来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是很容易,看到不公正的事情能勇敢站出来还是很需要一番勇气的,但是,既然选择了法学这个专业,既然宪法又是母法,又是根本法,那么,我就必须做出一些牺牲,因为,我是一个“法律人”,法律人代表着正义与人性,正义就是匡扶弱小、维护真理,人性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整个人类进步而不是对自己发展的高度负责,也许在我以后的人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两难选择:
天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想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出正确的决定,可能这样会损害我自己的某些利益,是好的,只要心中无愧,一定可以笑到最后。
而且,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的正确性。是的,我们从近代到现代的宪政之路是一波三折,有一个时期没有民主也没有宪法
但中国人民是最坚强的,宪法,并且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修正补充着它,充修正,也许它没有穷尽一切人们要求的权利,对它充满了信心,这种信心或来自爱国心、总之,要保持着这种信仰,并以此作为不断激励自己的砺石。
最后,也是最难的一点,性。走上工作岗位后,会面对各种权威与“专家”
域,不能盲目相信,要时刻保持耳清目明,保证自己的判断力,因为中国的宪法学刚开始起步,学归来的,自称得很了不起的人,法却百般挑剔的人,一定不要以为他们知识渊博、自己的根本都忘记的、毫无人性可言的人,再有才也是社会的败类。可能我的话重了一点,但态度是明确的,以,要求用别国的宪法作借鉴也无可厚非,做法却是不对的。法律工作者和法学者要想获得大的成就,国,其次才是专业知识。
所以,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力学习宪法知识,做一个法律人应该做的事,中的信仰,热爱自己的选择,宪法的热爱传递给每一个身边的人——哪怕我个人的力量很微小,过,一传十,十传百,整个社会的宪法意识一定会有所提高,法制社会到临的那一天一定不会遥远。
(1)参见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三卷第十九章第二十节。
(2)参见卢梭《社会契约论》第(3)参见《列宁全集》第是保存提升自己、但是我还是相信,我还要自己充分相信中国现行宪法或来自对宪法的神圣信仰,却满口推崇欧美宪法、成承认本国的宪法有缺陷可但一味抨击本国的宪法的从我做起。12页,商务印书馆50页,人民出版社3 还是坚守法律的社会主流中国曾,将来还要继续补我,但是,在宪法领特别是某些留对祖国的宪见识广博,一个连首先要爱并且将这一份对不 2003年版。1987年版。(没有民主的宪法不算真正的宪法)我们毕竟撑过来了,我们重新制定了更好的但它一直在进步,要敢于挑战权威,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一切只是一种观点的参考,我本人要从现在开始努让宪法和法律成为我心将来热爱自己的工作,
第三篇:公民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公民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以下题目均为单选)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出生年份()
A、1959年之前B、1960-1969C、1970-1979D、1980-1989
E、1990-1999F、2000年之后
3、您的学历()
A、初中以下 B、高中、中专 C、大专 D、本科 E、研究生
4、您的职业性质(包括退休之前)()
A、干部B、工人C、农民D、知识分子E、私营企业主
F、个体工商户G、军人H、学生I、职员J、其他
5、您知道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吗?()
A、1978年 B、1982年 C、1954年 D、1949年 E、不知道
6、您家里有没有我国现行宪法文本?您有没有完整地读过我国宪法文本?()
A、有;完整地读过 B、有;没有完整地读过
C、没有;完整地读过 D、没有;没有完整地读过
7、您认为我国宪法有没有发挥作用?()
A、发挥了很大作用B、发挥了一点作用C、没发挥作用D、不知道
8、您认为我国宪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宪法文本规定的不好B、宪法实施的不好C、没有问题D、不知道
9、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会用宪法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A、会用B、不会用C、想用但不知道怎么用D、没想过这个问题
10、您认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违宪的事情吗?
A、有一些B、很多C、没有D、不知道
11、您属于下列中的哪一个?()
A、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E、不知道
12、您属于下列中的哪一个?()
A、中华民族B、汉族C、少数民族D、都不是
13、您认为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所讲的“一国两区”中的“一国”是指()
A、中国B、中华人民共和国C、中华民国D、不知道
14、您认为我国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是指()
A、中国B、中华人民共和国C、中华民国D、不知道
15、您更认同我国宪法中的哪一个特点?()
A.社会主义B、共和制C、人民民主专政D、民主集中制E、尊重和保障人权
16、我国现行宪法在过去已经修改了四次,您认为是否还有必要再次修改?()
A、应当修改B、没必要修改C、重新制定都可以D、不知道
第四篇:宪法第五章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答案
宪法练习题(第五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民,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作为法律概念,公民依法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同时,承担宪法所规定的义务。
2.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信教自由和不信教自由;信此宗教自由和信彼宗教自由;在同一宗教内,有信此教派自由也有信彼教派自由;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自由,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自由;有按宗教仪式信教自由,也有不按宗教仪式信教自由。
3.基本权利,由宪法赋予公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表明了公民的宪法地位,反映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运行的基础。
4.选举权,是指选民依法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
5.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国籍反映了一个人同某一特定国家固定的法律联系。基本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即宪法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为实现公共利益,公民必须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必要性。它是公民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首要法律义务,是国家和社会创制公民普通法律义务的应当性宪法依据。
7.庇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庇护权,又称为“政治避难权”、“居留权”,是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其进入该国居留,或者已进入该国请求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而享有不被驱逐或不被引渡的权利。
8.平等权,是指公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不合理的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一切其他权利实现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A 2.D 3.A 4.B.5.D
6、D 7.D 8.B 9.A 10.C 11.C 12.A
13.C 14.B
(二)多选题
1、AC
2、BD
3、ACD
4、ABD
5、ACD
6、ABC 7.AB 8.ABCD 9.ABD 10.ACD 10.ABD 11.ABCD
12.ABCD 13.ACD 14.CD `15.AB 16.ABCD 17,.ABCD 18.BC 19.ABCD 20.ABD 21.ABD 22.ABD 23.AC 24.ABC 25.BD 26.BCD
27.BCD(正确的)
28.ABD
三、判断说明题
1.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正确。
2.宪法规定:国家保障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映了公民权利与国家机构之间的价值取向,亦即由国家机构管理人民改变为国家机构的权力来自人民。第二,公民基本权利的条款有所增加,内容更加充实具体。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条款1954年宪法是14条,1975年宪法是2条,1978年宪法是12条,而现行宪法则增加到18条,而且内容更加充分、具体、明确。第三,更加强调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条件。在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同时,宪法还确定了相应的物质和法律保障,使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现实基础。
第四,更加强调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一致性。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宪法还要求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可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4.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1、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第一,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主体的广泛性。第二,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范围的广泛性。
2、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
第一,公民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A、任何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一律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B、公民的正当权利和合法利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国家机关不得以任何理由歧视任何公民,公民有权要求得到平等的对待; C、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以外的特权。第二,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即司法机关根据事实和法律,平等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平等地追究一切违法犯罪的法律责任。
3、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第一,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现实性。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的,因而切实可行。具体表现在:一是客观上的确需要而又非确认不可的就坚决予以规定;二是能做到的就规定,能做到什么程度就规定到什么程度。第二,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既有物质保障又有法律保障,因而是可以实现的。
4、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第一,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是一致的,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第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公民基本权利的有效保障将促使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义务的自觉履行将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扩大创造条件。第四,权利的享有上附有条件,即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5.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宪法第52条)维护国家统一即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进行斗争,是实现公民权的必要条件之一。维护民族团结是指公民有责任维护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关系,同一切迫害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进行斗争。
2、遵守法纪和公德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宪法第53条)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宪法第54条)
4、保卫祖国义务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宪法第55条)
5、依法纳税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宪法第56条)。
第五篇:我国宪法如何规定公民的监督权
我国宪法如何规定公民的监督权?
监督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监督权包括:
1、批评、建议权;
2、控告检举权;
3、申诉权。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和检举,有关国家机关负有查清事实进行处理的义务,我过的刑法和宪法都对此进行具体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第三条 代表享有下列权利:
(一)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
(二)依法联名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等;
(三)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四)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
(五)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表决;
(六)获得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所需的信息和各项保障;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条 代表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二)按时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认真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做好会议期间的各项工作;
(三)积极参加统一组织的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履职活动;
(四)加强履职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
(五)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勤勉尽责;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