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的道德问题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务员是政府的代言人,是社会各种复杂利益关系的调解者,其道德操守和职业行为影响着行政管理的效能,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也影响着社会道德风尚。
公务员道德是指公务员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时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也指公务员在职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它包括公务员的政治品德“忠于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我国公务员的道德现状: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日益加强,公务员道德的主流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在公务员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公务员道德失范现象还比较严重。
主要问题有:公务员的道德建设水平总体较低,社会公众对公务员道德评价普遍不高;公务员对公务员道德规范较为熟悉,但不能完全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具体表现在:一些公务员不修政治品德,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个人私欲膨胀;一些公务员不讲职业道德,官僚作风严重,经常弄虚作假,工作敷衍了事,大搞权钱交易;一些公务员不顾社会公德,大耍特权,铺张浪费,言行失范,情趣低俗。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公务员自身的形象,而且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公务员道德缺失原因分析:
导致公务员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现实层面来看,主要表现为道德约束力的匮乏,即内在约束力的弱化和外在约束机制的缺位。所谓道德约束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内在的道德约束力即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称为自律;外在的道德约束力即社会对个体行为的监督和约束,称为他律。它往往以家规戒律、社会舆论、善恶评价等方式,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形成强大的外部压力,从而对人们的道德实践产生无形的威慑力。
在现实中,道德对公务员的外在约束力量却十分有限,主要是由于外在约束机制的缺位所致。一是道德的制度化建设不到位,缺乏全面系统的、提升到法律层面的对公务员道德操守的规定和要求,从而导致了无规可依、无矩可循。二是道德评价机制不到位,往往只注重公务员系统的内部评价,突出了对公务员个人工作业绩的考核,缺乏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公务员的个人品行和职业行为进行评判的外部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三是道德监督机制不到位,只注重公务员系统的内部监督(包括专门监督),缺乏行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如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四是道德赏罚机制不到位,只注重对德性高尚者(如道德楷模)的精神层面的奖赏以及对德性低下者(如贪腐分子)的惩罚,缺乏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激励性的奖赏机制和警示性的惩罚机制以及与个人利益有密切关联(如选拔干部、职务升迁、工资福利、退休待遇等)的赏罚机制。健全和完善公务员道德调控机制:
1、加强道德教育,深化内在过程,不断提高公务员自律能力。
2、注重制度建设,构建合理机制,充分发挥外在约束力的作用。(1)加强和完善道德立法,加紧制定专门的行政道德法典及法律实施细则,如《反腐败法》《国家公务员道德法》《国家公务员财产申报登记法》。(2)完善道德评价机制。(3)强化道德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监督主体对公务员监督的作用,使监督主客体分开,大力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4)构建合理的赏罚机制。将公务员的道德责任赏罚纳入到公务员的绩效考核、任免、升降、福利等环节。
美国公务员制度的示范:
关于反对行贿受贿的制度,关于财产公开的制度,关于回避制度,关于滥用政府财物的规定,在政府财产方面,偷盗、挪用国家财产的,将会受到罚款和10年以下徒刑的惩罚。另外,为了防止政府官员运用政府财产开展院外活动,任何与国会相关的财产都不能脱离国会的监控。而任何向外国政府泄漏国家机密的工作人员都会受到判处10年以下徒刑的惩罚。
在道德规范建设的观念基础方面,由于社会文化的特点,美国公务员道德规范的人性基础是人性本“恶”的观点,在立法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人性观的权力制约思想。因为在他们看来“权力容易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会使人腐化”(阿克顿语)。我国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人性本“善”,把教化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主要方式,基于这种方式我们倡导公务员的道德修养,鼓励他们尽可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而为公务员描绘出一个理想的人格目标,这种正面引导的积极意义是非常明显的,目前涌现出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等一大批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干部。与此同时我们不可忽视的是,有些干部在金钱与利益面前抵制不住诱惑,出现了贪污腐化、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等不道德行为,严重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及政府形象。美国作为法制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尽管与我们在文化有很大差异,但是在建设法治政府的今天,其公务员道德规范的逻辑起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建立法治政府的今天,我们不仅仅需要道德上的说教,更需要制度上的保障。邓小平曾说过:“好的制度可以把坏人变成好人,坏的制度可以把好人变成坏人”。改革开放使我国传统道德受到西方一些不良思想的腐蚀,有些公务员在思想和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其行为严重违背党纪国法,给党和政府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奥地利生态行为学家洛仑兹说过,对于人的行为,道德只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补偿机制。因此为了保障公务员在行使国家权力时能够做到公正合法,必须将道德步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以此来制约公务员的行为,并对违背法律者进行惩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起到预防和打击作用。
在具体技术层面,尽管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我国公务员制度与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具体内容存在本质区别,但是美国在公务员道德规范建构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比如美国公务员道德规范建设中关于行贿受贿惩处标准的具体规定,不仅明确罚金数额,还规定严厉的刑期,这对规范公务员的行为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我国在公务员道德立法过程中,应尽量量化收受礼品数额及行贿受贿后增加经济处罚力度的规定。
公务员道德应该由专门的机构负责。作为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公务员道德进行管理。根据我国现实,可将其与公务员管理机构相互补充,把主要任务放在公务员道德堵训、预防犯罪以及财产审查等方面。另外,如果能制定相应的公务员道德法,专门机构组织学习法律内容将成为促进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更好方式,因为具体化的法律将更能够加深公务员对“公务员道德”这个抽象问题的认识,比宽泛的公务员义务的规定更易接受。同时,现在国家正在开展“八荣八耻”的全民道德教育,公务员作为国家工作人员,代表国家形象,更应该将“八荣八耻”加以深化,形成符合公务员身份的道德观。
第二篇:公务员道德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公务员道德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一、公务员与公务员道德
1.公务员概念
根据2005年十届人大常委十五次会议通过,2006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由此可见,严格意义上的公务员有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参与公务活动,依法旅行公职。
行政行为,以调整其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行政关系,这是十分必要的。
(3)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可以概括为:忠于职守,一心为公;实事求是,秉公执法;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关心群众,平等待人;以身作则,遵纪守法。
3.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意义
(1)公务员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关键
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孔子曾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堰。”这是对为政者的伦理和民风的生动比喻。当权者的作风好比风,老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只要统治者能以德行事,老百姓自然就会好起来。所以,为政者自己要起到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励精图治,居安思危,自己率先循礼守法,上行下效,法令才行得通。
(2)公务员道德建设有利于防治公务员行政行为的道德失范道德危机
由于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导致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道德失范以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在政治上软弱无力,经济上贪污腐败,工作上官僚主义,生活上奢侈腐化,纪律上懒散怠慢。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影响十分恶劣。所以急需进行公务员的道德伦理建设。
(3)公务员道德建设有利于公务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和依法行政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公务员所拥有的一种特殊权力,是法律授予的在某种情况下依据自己的判断力和伦理心,而不是依据他人的判断力和伦理心而做出公务行为的权力。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符合行使该权力的行政人员的价值观及良心,而不是受外界的制约。然而事实上很大程度存在滥用的现象,法律却无法对其作出硬性规定,这时就需要伦理和道德的介入并发挥作用。
(4)公务员道德建设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和党的执政能力与威信的提高
我国自古以来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德是第一,才是第二。构建服务型政府,只有树立服务之德,才能有服务之行。同时,公务员是国家公共事物管理的主体,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如果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道德丧失殆尽,必将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问题
1.个人主义膨胀,公仆意识淡化
有些公务员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置自己于群众之上,置个人利益于人民利益之上,不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甚至为了个人的目的不择手段损害人民的利益。具体表现为:
(1)为了个人利益得失、升迁,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官位,跑官要官,完全忘记了一切身为公务员所要担任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2)不关心群众和基层单位的疾苦、困难,以权压人,仗势欺人,伸手向群众要钱要物,给群众的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
(3)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官僚主义思想和作风严重,横行霸道,欺善怕恶,徇私行贿,造成群众对党和政府失去威信
2.享乐主义泛滥,腐败现象严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公务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导致各种腐败现象的蔓延。具体表现为:
(1)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不是把手中掌握的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而是用于为自己谋私利,贪污、受贿。
(2)奢侈浪费,沉溺于物质享受,挥霍公款,吃喝玩乐等,严重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3.思想意识不高,敬业与为人民服务精神殆尽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一系列新事物,新问题的出现,部分公务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明显不符合新时期对公务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思想懒惰,不注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无所适从,反应迟钝。
(2)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上级领导的指示机械地完成,缺乏个人的主见,更谈不上创新意识和精神。
(3)对工作不负责,缺乏责任感,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互相推诿,以至担误时间,影响事情的正常发展,给人民和国家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
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1、确指导思想,重视理论学习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和道德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德才兼备”和“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为方向,以适应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为目标。重视理论学习,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并武装自己的头脑,增强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坚定和政治上的坚定,让它更好的指导着我们以后的一切工作。
2、增强公务员职业道德自律意识
增强公务员道德自律意识是推进“官德”建设的根本途径。所谓加强自律,就是指通过理想、信念、道德等的思想意识教育,提高为官者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增强其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能力。现阶段公务员职业道德所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他们的理想信念失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所致。所以,增强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意识,首要条件是确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与其地位和职务相称的职业道德,自觉地规范其职业活动。对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即着力使之具有高于普通公民思想境界和道德觉悟。加强公务员的道德自律,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应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
3、借助他律的补充和支持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应当以强化自律为本,但他律的作用也不能忽略。道德对人们行为的约束通常是凭借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这些方式实现的,而不是像法律那样依赖于国家的强制力。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是自我约束道德行为的外部力量,那么内心信念则是自我约束的内在力量,它们就构成道德约束机制的主要形式。在道德约束机制相对弱化的情况下,“官德”建设就更需要借助他律的补充和支持。所谓加强他律,就是通过制度、法律等手段,建立健全对公务员活动的外部监督和约束机制,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其失范现象,以保证“官德”的落实。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当前应特别注重制度的建设,对于公务员的职业行为形成有力的“硬“约束机制,正如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一整套制度,就有法可依,不论谁违反了都要一视同仁,照章处罚,以保证公务员的职业活动得到有效的约束。
其次:要强化对公务员的公共监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包括执政党内的监督,“人大”监督、群众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在信息时代,更要发挥互联网的力量。只有用不同形式的公共监督,才能构成一个完备的体系,从而对公务员的言行举止形成强大的威慑作用,有效增强其道德自律意识。
4、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借鉴与创新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首先,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历史上公务员职业道德特别是以德治国的优良传统,使我国社会主义公务员职业道德更具民族特色;其次,大胆吸收、借鉴西方国家公务员道德建设的有益成果,既要肯定它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进步作用,吸收、借鉴其优秀的遗产,又要认识到它在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思想道德范畴,深深地打上了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烙印;在我国公务员道德建设中,既要大胆吸收、继承、借鉴中西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剔除其中的糟粕,取其长处,去其短处,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我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讨论话题:
背景:江苏省南通市首次出台《公务员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行为规范》,简称《行为规范》
案例一:2011年4月21日,荆楚网的一篇文章,邓线平《公务员道德并不必然高于普通百姓》中认为公务员“道德规不规范与他做好公务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个公务员公务做得很好,道德生活却一塌糊涂(观看黄色录像、不见义勇为、婚外情、违章搭建),在不犯罪的情况下,尽可进行道德谴责就可以了,至少他还是一个好的公务员”。
思考:公务员道德水平与普通老百姓道德水平的关系
案例二:南通市《公务员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行为规范》的不当之处
《行为规范》第七条:坚决执行党和政府以及所在单位的有关决定、决议。有不同意见的,应在坚决执行的同时,通过正常渠道逐级反映,不得拒绝执行、消极抵制或变相抵制。《国家公务员法》第54条: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们可以看到,公务员法54条中“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即承认公务员在执行公务中的选择权和自我保护的权利。而《规范》剥夺了公务员的自由裁量权。这是领导出于自身的权威意识,本能地将此权利剥夺了。思考:两部法律规范的比较。
注:此文稿为本人伦理学课讲课资料
第三篇:公务员道德
“道”者,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德”者,人世的德性、品行。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为了适当而自发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必要的约束,引导人的行为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这就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可见,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公务员是国家公务的执行者,是政府各项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这就决定了绝大部分公务员还是中共党员。因此,公务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党风、政风,公务员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道德和精神文明状况。
在中国历史上,为使官僚阶层能践行“圣贤之道”,端正权力行为,为老百姓做个好的“道德榜样”,实现以德治国目的,也使用了“教育感化”或“严刑峻法”的手段。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积淀深厚的大国,社会倡导的主流道德价值能否实现,能否真正起到以德治国和“化育万民”的作用,官员阶层的“公正廉明”是关键。老百姓的道德取向、“集体偏好”或“学习榜样”是那些掌握权力的“圣贤”之人。官员的“道德高度”就是整个社会的道德高度,政治制度就是社会秩序,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治大国者先治吏”的深刻历史内涵。
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型,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形成的道德心理习惯没变,道德上“以官为师”的心态没变,如果说我们在迈向现代文明社会过程中出现道德和价值迷茫或混乱的现象,那么根子还在一些人“官德不修”,或贪污腐败、或公权私用、或执法不公、或权钱权黑勾结等,久而久之,带坏了“民德民风”,败坏了社会风气。
因此,在社会转型期要实现稳定和谐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道德安全”,不使社会的“道德行为”或“正义行为”变成一件极有“风险”的行为,关键还是要通过制度约束官员的权力,建立民主的反腐体制机制,使一些人不想贪、不敢贪、不能贪,形成好的“官风”,用“官德”来引导和“化育民德”。只有这样,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社会的道德风气才会彻底好转、人民才会团结合作、社会才会和谐进步。
不言而喻,在社会主义国家要选用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使他们能成为社会的“道德榜样”,归根到底还要按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通过人民民主来选干部,特别是选用“一把手”,把人民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落到实处;同时,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公共权力“公开透明”,建立一个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得到保证的、可操作的体制机制平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选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好干部,也才能实现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全程监督,使“以德治国”有政治和法律的双重保障,使权力的“公正廉明”变成一种稳定的制度安排。
公务员职业道德
新形势下的公务员要认识清楚自己的身份,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因为我们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认真做一个深受人民喜爱,接受人民监督的优秀公务员。
一、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面临严峻形势
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不断提升公务员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政府和公务员队伍的公信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一再证明,吏治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官德兴,政权安;官德衰,政权乱。今天,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同样重要。
从现实来看,绝对多数的公务员道德素质良好,能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为民众服务。当然,无庸讳言,也有一些公务员的道德水平有所滑坡,少数公务员失德问题尤为突出:有的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有的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有的贪图享乐、玩物丧志,有的官气熏天、横行霸道,有的信念丧失、求神拜佛,有的趣味低级、包养情妇……这已成为腐败屡禁不止的重要诱因,不断突破老百姓心理承受的底线。
这必须引起全党的警觉和重视。广大公务员道德的好坏关系着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关系着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特别是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要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加强公务员的道德修养尤为重要。
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公务员道德修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公务员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执行者,人民利益的实现者、维护者,其职责就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使党的意志变成人民群众推动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自觉行动,最终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各级公务员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心系百姓、勤奋敬业、清正廉洁,才会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产生无穷的鼓舞作用,才能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这样,党的执政能力就会不断提高,执政地位就会不断巩固。
加强公务员道德修养,是提升党和政府形象、引领社会风尚的需要。公务员道德操守不佳,行为不检点,即便是少数或者极少数,也会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当下的各级公务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管理者,拥有人民赋予的权力,对社会生活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官德影
响民风。公务员的道德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社会或地区的整体道德水平。只有加强公务员道德修养,引导各级公务员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高尚的生活情趣、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上,才能以自身的良好德行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引领全社会的思想道德进步。
加强公务员道德修养,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增强免疫力的需要。从近年来查处的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来看,公务员滑向腐败的第一步往往是从生活作风开始的,是从道德出问题开始的。一些公务员放松了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乘虚而入,结果是走向罪恶的深渊。公务员只有不断提高道德操守水平,远离低级趣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第四篇:公务员道德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
一、背景链接
2011年11月4日,中组部印发《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意见》要求,突出德在干部考核标准中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把德的考核结果体现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意见》强调,考核道德品行,主要考核干部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
同时,国家公务员局也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宣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全体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并把该培训列入公务员初任、任职和在职培训的必修内容。职业道德培训内容涵盖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等内容,且涉及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
二、事件观点
从历史上看,官德水平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政权的兴衰成败。表面上,官德只是官员个人修养层面上的道德问题,实质上更为重要的是公共权力的监督问题,是法治缺位问题。事实上,当下官德不彰,权力失范,其背后是权力制衡机制的严重缺失。正如学者哈耶克所说,“制度决定官员的变形与扭曲”。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无德官员不敢轻易作恶;而一个坏的制度,却能让天使变成魔鬼,将人性的恶无限放大。
作为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理应是道德的楷模,官员的官德理应比一般群众的道德水准更高。官德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官德影响民德,影响社会风气。官德水准提高了,群众的道德水准随之也会提高,社会风气因此得以净化,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因此得以提升。官德良好,社会才能风清气正;反之,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德不良,上行下效,殃及整个社会风气。
官德问题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道德形象,官员的道德修养决非官员个人的私事、小事,与党和政府的道德形象密切相关,官员的道德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党和政府的道德形象。“官德”需要内在的修炼和培养,更需要外在的刚性监督制约机制。良好“官德”的养成,除了各级官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外,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机制。考核和培训固然重要,但都不是解决官德问题的治本之策。唯有法治和监督,才是解决官德不彰问题的根本之道。
三、总结措施
1、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依法治理
把权力关进笼子,关进法治的笼子,用法治来驯服容易恣意妄为的权力,用法治训诫官员群体恪守官德、遵纪守法,编织一张依法治权的法网。道德和法律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刚柔相济的有机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要有机结合,依法治权和以德治官也要有机结合,不能把法律和道德两者割裂开来。实践证明,法治更能克服人性的弱点和道德的盲区,更具有稳定性、权威性和恒久性。法治兴,则官德兴;法治衰,则官德败。
2、完善各项监督制度,重视各项监督力量
编织一张权力监督的天网,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高度重视媒体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将官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曝光在阳光下,同时监督要见实效,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的官员要坚决问责。官员要有敬畏之心,没有监督就很难培养官员的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之心,官员的道德水准就会滑坡,就容易恣意妄为和胡作非为。监督,唯有强有力的监督,才能守护住官德的防线。
官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是既恪守道德又敬畏法律、接受监督的活生生的好人,是一种既弘扬道德又崇尚法治的好的制度造就的好人。
第五篇:论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问题及对策
论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问题及对策
摘要: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在现代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德和吏德思想,借鉴国外公务员伦理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内涵、特征、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科学的教育、道德考核体系,提高公务员道德修养等建设路径。
关键词:公务员 行政道德建设
问题
路径选择
一、公务员行政道德的概念
所谓公务员行政道德,就是行政领域中的道德。国家行政学院王伟等人认为:从国家公务员个体作为行政伦理主体的意义上,行政伦理是指国家公务员的行政道德意识、行政道德活动以及行政道德规范现象的总和;在行政机关群体作为行政伦理主体的意义上,行政伦理是指行政体制、行政领导集团以及党政机关在从事各种行政领导、管理、协调、服务等事务中所遵循的政治道德和行政道德的总和①。
本文认为,公务员行政道德是指公务员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与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行政职业特征的、调整行政管理主客体之间以及主体之间各种关系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的统称,是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在权力运用和行使过程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的总和。
二、公务员行政道德的内涵
(一)行政道德是一种权力道德
行政道德既表现为社会对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在权力运用过程中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公共行政管理中的道德约束,又体现着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应履行的伦理责任和追求的价值目标。
(二)行政道德是高层次的社会道德
由于公务员在现代国家中处于重要地位,其在履行职责时不仅涉及一般的社会公共领域,更重要的是还掌握着社会公共权力,用社会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不足以对其言行进行必要的限制,需要有更高层次、更高标准的社会道德来进行规范。另外,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直接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客观上对其它社会成员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所以说,公务员的行政道德属于社会道德的范畴又高于社会道德,是高层次的社会道德。
(三)行政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带有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公务员行政道德要以公共利益优先为原则,要求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公共利益。这是由于社会赋予他们的特殊社会地位而决定的。
三、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
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道德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伦理。由此可见道德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觑。目前,在道德形式上存在的种种弊端严重影响了公务员行政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道德要求上的理想主义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形成了一种以圣人文化为主流的人治:一是主张“内圣外王”的贤人政治,要求由完美的、高尚的道德“完人”来统治;二是强调普通人和圣人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个人通过自身修养可达到圣人的道德水平。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对行政主体的伦理要求和人格目标被定格在社会道德的典型层次;另一方面随处可见的道德腐化,为官不仁,丧失起码道德人格的人又大量存在。从而使过高的伦理要求成为一种虚伪形式和摆设。
2、道德典型塑造上的空想主义
公务员特别是一些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如果道德沦丧,对人们心灵的震撼非常之大,对人们的道德信念的冲击力也是相当之大。一个个贪官在金钱、美色面前相继落马,一个个大案要案背后天文数字般的公共财产的流失,让人们在感到震惊和愤怒的同时,在心理上更多的是感到失望和沮丧,因为很难一下子从心理上抹去这些腐败分子曾经在公众面前一副“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表演,很难再对我们塑造的道德典型产生信任感。
3、道德价值整合乏力
道德价值整合是指社会对不同道德意识观念、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理念进行整合而形成一种统一、开放、内洽的道德的过程,是对道德发展与培养的各种要素进行优化、协同、创新的发展过程,它既是对道德的整合,又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追求。一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道德观,必然是既与优良传统一脉相承,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其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
(二)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的缺陷
行政道德规范对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有明确的导向和约束功能,对其他类型的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与发展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和示范效应,对社会道德风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脱离实际的后果只会导致道德空想主义或道德虚无主义,是根本得不到行政主体的内心认同的。
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弊端:一是规范文件太多。不便于公务员自身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监督者来讲,也不便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规范的权威性。二是规定变化太快,缺乏相对的稳定性。道德行为规范要体现时代特点,不能一成不变,但变化太快就会让公务员觉得无所适从,以走过场的心态来应付了事。三是制定与执行脱钩,也就是说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只是体现在纸面上,落实不下去或执行不力。
四、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要走一条以教育为基础,结合公共行政道德化和行政道德制度化,完善公务员行政道德监督机制和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提高公务员行政道德修养的道路。
(一)、优化公务员行政道德教育模式,提高教育实效性
“道德生活的每一种形式、道德生活的主要内容以及道德哲学世界观功能发挥等,都离不开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仅反映着每一种道德生活的形式特征,而且是培养和维持这种形式的必要条件。”②由此可见,对公务员进行道德教育特别重要,不仅有助于公务员对自身的身份的认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进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
1、设置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内容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结合,是党在执政条件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只有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作为行政道德建设的教育内容,才能确保公务员将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执政为民落实到制定和实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具体的生产生活上,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而得到人民的信任。
(2)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其中包括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审美观等。有了世界观,也就会产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是一定的世界观在考察人生时关于人生的意义和态度的根本观点。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各级公务员应对面临的挑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利益观。
(3)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公务员的基本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立身之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变化,对公务员能否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严峻的考验。我们的权力究竟属于谁,这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首要问题。让公务员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有个正确认识,以及对公共权力性质的正确把握。强化“公仆”意识,权力是以责任为前提,权力越大责任越重。权力要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运行。
2、改进教育方式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1)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显性教育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是有形的道德教育。它具有目标明确、条件可靠、效率显著等特点和优势。而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是无形的道德教育。它具有教育作用的无意识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其作用表现在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方面,当然也不可否认隐形教育的负面影响。道德教育积极效果的取得,有赖于显性与隐性二者的结合与互补。
(2)外部灌输与自我修养相结合
外部灌输是自我修养的前提,自我修养的提高是外部灌输的升华。通过外部灌输教育,将代表社会主流、本位的优秀的道德观念内化为公务员个体的道德信念,外显为规范的道德行为。更要在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在没有组织监督独处的情况下,能够洁身自爱,淡泊名利;在工作中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怠慢,不做犯法违纪的事情。
(3)树立典型,用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进行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励、鼓舞了千百万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地创造出新业绩。在公务员的行政道德教育中也要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
(二)、加强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建设
公务员行政道德的制度化使公务员行政道德在实践中获得了制度性保障。
1、行政道德立法
行政道德立法是世界各国在探索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将公务员行政行为中的规范与要求,结合公务员制度,进行制度化设计,以立法的形式体现出来,把道德规范上升到法律高度。可以更好的发挥制度约束在规范管理和优化服务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公务员的道德建设,除了依靠公务员的良知和责任感外,还必须使权力道德法律化,通过国家和政府制定的有关法律来保障公务员道德和素质。”③
2、公务员日常行为规范
《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涉及八个方面: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这八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公务员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在引导和规范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总体来讲,过于抽象和笼统,缺乏个别研究与具体分析,与行政道德发展所需要的具体细化性相矛盾。上述八项还要内容规范要明确,要体现层次性。
(三)、完善公务员行政道德监督体系
建立完善的社会化监督体系既是道德制度化的内容,也是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
1、加强社会化监督的力度
目前对公务员的监督有管理监督、纪律监督、法律监督和民意监督四个层面。前三者发展的比较完善,基本建立了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监督工作机制,由人民群众实施的民意监督发展不规范,且力度不大。需要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借助新兴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便捷、高效、全面的优势,让监督无处不在,更广泛、更有效地开展公务员道德监督工作。
2、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不仅是政府改革的创新之举,也是公务员行政道德能得到很好监督的抓手,政府部门的信息和政务公开,是公众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它一方面有助于公众监督政府,另一方面有助于公众参与有关公共问题的治理,从而促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理解。权力只有在阳光下运行,才能更透明,公务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能得到更有效的监督。
3、健全道德监督的激励和惩处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六条规定:“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对公务员的道德监督既要保障监督主体的权利,也要维护好监督客体的利益。做到激励和惩处有章可循。
(四)建立科学的道德考核体系。
行政道德建设要正常化,就必须建立科学的道德考核体系,把行政道德建设纳入行政目标管理的考核之中,统筹安排公务员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量化标准,协调推进公务员各个方面能力水平的提高。
1、道德考核体系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对公务员的行政道德实践进行经常性的考核,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公务员进行相应的奖惩。这样做,不仅能够督促公务员认真践行行政道德要求与规范,而且能够激励公务员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1)考核的内容。包括政治道德、思想道德、社会道德等。
(2)考核的形式。考核的形式不应固定为一种或几种模式,可以灵活多变,例如,考核时实行公示和举报查实制度,通过整合组织资源、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公共管理机构、社区、信用服务机构的监督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公务员行政道德方面的考核。此外可以创新考核形式,召集机关全体对某一名公务员进行民主测评,面向基层群众进行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进行电子投票等等。
(3)考核的结果。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考核结果进行道德评价,可以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四档次。道德评价不仅要计入公务员个人年终综合考核档案,而且要把道德评价与奖惩统一起来。
(4)考核的原则。要本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的同时,可以量化的道德考核指标体系则是规范公务员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指标既要涵盖阶段性考核、年终考核的内容,也要有日常考核的内容。
2、道德考核体系的实践
道德考核体系的确立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把好入口,贯穿全过程,切实发挥道德考核体系的作用。
(1)要把好“入口关”。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声誉等作为录用公务员的首要标准,量化道德考核标准,严格审查其道德品行,防止缺德少才之人进入公务员队伍,确保国家公务员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要把好“过程关”。对已经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要从各方面长期观察公务员个人的道德修养,引入道德考核机制,在考核、任职考察、晋升考察以及组织鉴定等方面重点对公务员职业道德进行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赏善罚恶,即对那些道德模范者,在提拔任用时优先考虑;对那些品行不端,道德不良者,不予提拔,并采取一定措施,处理虽有工作能力但道德败坏的人,以形成用人机制上的道德赏罚导向。
(3)要把好“导向关”。要积极发挥社会舆论在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导向作用。针对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对行政道德水平比较高的典型,积极宣传并给予适当奖励,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敬。对公务员中以权谋私、道德失范的现象公开“曝光”,揭露抨击其不道德的行为,既可以教育警示广大公务员,又可以遏制道德失范现象的蔓延,促进形成“讲道德光荣,不讲道德耻辱,讲道德受人尊重,不讲道德受人批评”的氛围。
(五)提高公务员行政道德修养 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需要客观的制约和监督,同样也需要公务员主体内在的道德素质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在强化外在强制性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必须重视行政道德主体的自律意识,以提高行政主体的道德修养来弥补法律法规有限的作用。
1、提高行政道德认识
充分理解和认识行政道德的原则和基本规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公共行政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公务员只有对行政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有明确的认识,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道德或伪道德的侵蚀,培养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和敏锐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而评价和指导自己的行为。
2、锻炼行政道德意志
公务员在行政活动中往往要受到个人内心欲望和外部环境等诸方面的困惑和压力,这个时候能否以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抵制诱惑、抗拒腐蚀就需要道德意志发挥作用,排除内在和外在的障碍,坚决执行由道德动机所做的行为决定,更好地履行公共行政道德义务和责任,有效地克服公共行政道德的失范和行政行为的越轨,保持自己的职业道德良心和道德责任感,把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付诸实现。
3、养成行政道德习惯
道德修养的直接目的,就是将行政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逐渐地养成道德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行政道德品质。公务员道德教育和培养的道德习惯,有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如:热心服务的习惯;密切联系群众的习惯;公正严明的习惯;廉洁奉公的习惯;科学决策的习惯;团结合作的习惯等④,从而做到公务员的个人理性与公共选择的集体理性达到最大限度的统一。
参考文献
①李洪伟、王玉,[韩]徐锡《中韩行政伦理与廉政建设对比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1998,第73页.
②迈斤太尔,田成仁等译.《对立的道德探究》[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103页.
③赵辉, 王海阳,《浅论我国公务员道德建设》,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④蔡华,李媛媛,《论国家公务员的道德建设》,山西省团校学报,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