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大滩乡马场村至东泉村农村公路建设
西大滩乡马场村、东泉村所处地埋位臵比较开阔,交通条件不发达,当地居民收入低,当地决定向上级上报建设公路项目建议书。以下是项目建议书范文格式:
一、项目名称:西大滩乡马场村至东泉村农村公路建设
二、建设时间:二00五年
三、实施单位:西大滩乡人民政府
四、监督单位:县财政局
五、配合单位:县乡公路管理站
六、项目负责人:顾 彤
七、项目实施地点:西大滩乡马场、东泉二村
八、立项理由
九、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该路是乡域内经济发展的交通要道。由于防护及排水设施极不完善,在汛期水毁随时发生,属难修易毁路段,给当地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物资流通带来了极大不便,因此修建该乡村道路已成为西大滩乡公路建设的当务之急。我乡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是主要因素之一。该公路的建设将为项目影响区农牧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加快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该公路是沟通相邻兄弟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渠道,方便了各兄弟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沿线筑路用砂石分布较广,贮量丰富,块石、中粗砂、碎砾石、天然砂砾开采运输都比较方便,平均运距2公里,均可满足项目要求。
十一、主要建设内容、经费概算
项目总投资487566元,自筹资金65132元,申请发展资金422434元。道路全长12公里。
主要材料价格的确定,依据市场物资价格计算,水泥300.22元/吨,钢材3396.34元/吨,ⅰ级钢筋2712.66元/吨,ⅱ级钢筋2702.41元/吨,加工钢材4803.66元/吨。块石47.3元/,碎、砾石24.8元/,片石27.1元/,砂、砂砾26.3元/,生石灰125.11元/吨,人工工资10.03元/工日,税金按3.32%计划。
十二、效益分析
㈠经济效益
路修通后,和古——景公路相连接,可以解决马场、东泉二村5千多人的行路难问题和重型车辆的通行,缩缺西大滩至十八里堡路程15公里,为永昌、武威、古浪游客大开方便之门,并且可节约一笔可观地内调外运运输费,为西大滩旅游业和经济腾飞奠定基础。
㈡社会效益
公路的畅通,可沟通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农牧民改变传
统观念,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机遇。
第二篇:东村乡民族宗教工作汇报
东村乡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汇报
(2008年5月23日)
一、东村乡基本概况
东村乡位于富民县城东北部,距富民县城70公里,距昆明城区64公里,地理位置处于富民县、禄劝县、寻甸县的三县结合部,东与寻甸县接壤,南与我县的款庄乡为邻,西与禄劝县的崇德、翠华乡以普渡河为界,隔河相望,北与禄劝县翠华乡初途村委会、寻甸县鸡街乡极乐、黑山村委会相连,是一个由汉、彝、苗等多民族杂居的边远乡。东村乡具有光荣的历史和革命传统,历经几届乡党委、政府和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凭借着独特的气候,昆明近效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东村乡现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闻名的“樱桃之乡”“鸡枞之乡”“彩玉石之乡”“板栗之乡”“优质大米之乡”,境内还具有储量巨大的钛资源和丰富的水电资源,奇特秀丽的普渡河峡谷风光、天然温泉浴场和醉人的芭蕉箐苗族文化风情。全乡国土面积124.6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62个自然村,7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636户,农业人口13590人。全乡有耕地12500亩,其中:水田4500亩,旱地8000亩。2007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833万元;农民人均总收-1-
入达8710元,人均纯收入达2658元;人均有粮519公斤。
二、少数民族自然村分布情况和人口状况
全乡主要有苗族、彝族、哈尼族等6个少数民族,其中
苗族、彝族为世居少数民族。有15个少数民族自然村,其
中:7个苗族聚居自然村,5个彝族聚居自然村,分别处于
海拔2800米大黑山的两面坡上,年人均纯收入在350—430
元之间;还有2个苗族汉族杂居自然村,1个苗族彝族杂居
自然村。主要分布在祖库村委会、中民村委会、石桥村委会
和杜朗村委会四个村委会。全乡有少数民族578户,人口
1851人,占全乡总人口13590人的13.6%。其中:苗族人
口102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7.5%,彝族人口741人,占全
乡总人口的5.4%,哈尼族5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0.4%,傈僳族2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0.2%。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人畜
饮水、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得
到逐步推广应用,烤烟、荷兰豆、脱毒洋芋、优质玉米等多
种经济作物引种规模逐年加大,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
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
活条件。2007年,柿花箐、水平子、大麻栎树、芭蕉箐四个
苗族自然村连片种植泡核桃500亩。经济增长速度与前几年
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山区和
半山区,海拔高,地势陡峭,土地贫瘠,道路交通状况差,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抵抗灾害能力较弱。在农业发展主要以种养业为主,少数民族地区接受外界信息渠道单一,信息量少,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加之小农经济观念强,产业单一,科学知识缺乏,造成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增收致富难度大,经济发展缓慢。
四、民族宗教活动情况
全乡少数民族群众多以信仰基督教为主。芭蕉箐教会为东村乡唯一基督教教会,成立于1994年。芭蕉箐教堂位于石桥村委会芭蕉箐村,下辖石桩、菖莆箐、柿花箐、大麻栎树、水平子5个基督教活动点,有7名教职人员,信徒人数386人,其中:芭蕉箐教堂本堂信教人数120人,石桩、柿花箐、水平子活动点为苗族点,信教人数170人;菖莆箐活动点为彝族点,信教人数30人;大麻栎树活动点为苗族彝族点,信教人数66人。到目前为止,各堂、点宗教活动正常,无非法传教和外国势力渗透现象。
五、芭蕉箐、万宝山、菖莆箐三个重点民族村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一)芭蕉箐村 芭蕉箐村位于东村乡西北部,西邻禄劝县,东与寻甸县接壤,全村有农户37户,人口130人,其中党员1人,是东村乡苗族聚居自然村之一,距石桥村委会8公里,东村集镇15公里,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0元,无村集体经济收入。2005年云南大学博士生工作站在芭蕉箐村设立民族文化研究点,对苗族文化、民风民俗等进行研究。芭蕉箐村地处海拔2800米的大黑山山脚,地势陡峭,自然条件恶劣,村民仅靠一条曲折、狭窄的马车路与外界相通,出行极为不便,加之人畜饮用水属山沟水,未从水源点引水,水质未经任何处理,人畜饮用安全系数较低,加之现有饮水管网是由1978年修建的灌溉用水,管网严重锈化,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影响。现东鸡公路已修通,极大地改善了芭蕉箐村与外界的联系,但该村与东鸡公路相通的路段为马车路,雨季路面塌方严重,坡陡路滑,村民出行极为不便,导致村民无法将农副产品适时送到集镇交易,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现计划对从东鸡公路到芭蕉箐村长3.7公里的乡村道路进行铺沙,经乡国土所实地勘测,预计工程建设资金6万元;对长1.5公里的人畜饮水进行改造,经乡水保站实地勘测,预计工程建设资金9万元,两项工程建设资金共为15万元。
(二)万宝山万宝山村是我乡典型的一个苗彝杂居自然村,位于富民县、寻甸县、禄劝县三县结合部,该村自然条件恶劣,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辣子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410元,无村集体经济收入。全村共有农户35户,人口
136人,其中苗族28户,104人;彝族7户,32人,党员1 人。多年来,万宝山村村民饮用水一直从山箐沟取水,未经任何处理,细菌严重超标,给村民的饮水安全带来隐患,加之管路老化受损严重,饮用水时通时短,已远远不能满足全村的人畜饮水需要。从东鸡公路到万宝山的马车路全长
4.5公里,雨季路面塌方严重,坡陡路滑,村民出行极为不便,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人畜饮水和出徒安全,现计划对长4.5公里的马车路进行铺沙,经测算,预计工程建设资金7万元;对长4000米的人畜饮水管路进行改造,经乡水保站实地勘测,预计工程建设资金为6万元,两项工程建设资金共为13万元。
(三)菖莆箐菖莆箐村位于东村乡中民村委会,东与寻甸县接壤,南邻本县款庄乡,距东村集镇15公里,距村委会5公里,全村有农户31户,其中贫困户25户,人口106人,其中残疾人口5人,党员1人,是东村乡彝族聚居自然村,属我乡典型的山区贫困村之一,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脱毒洋芋、烤烟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350元,人均有粮350千克,基本农田、地面积530 亩,无村集体经济收入。菖莆箐村地处海拔2800米的大黑山偏坡上,地势陡峭,属山体滑坡地段,人居环境恶劣,加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经济增收缺乏产业支撑,群众增收困难,生产生活
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慢。现饮用水为山沟水,和一个5m3的人饮水池。为了改善全村居住环境,提高生产生活安全系数,大力发展经济林果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现需对大部分住房进行择地搬迁,按照安居工程每户3000元的搬迁补贴标准,全村共需9.3万元搬迁补贴资金;配套建设60m3的人饮水池及管路改造,需工程建设资金2.9万元;种植泡核桃120亩,需补助资金2.8万元;建沼气池31口,需建设资金6.2万元,四项共需建设资金21.2万元。
第三篇:东村乡民族宗教工作汇报
东村乡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汇报
(2008年5月23日)
一、东村乡基本概况
东村乡位于富民县城东北部,距富民县城70公里,距昆明城区64公里,地理位置处于富民县、禄劝县、寻甸县的三县结合部,东与寻甸县接壤,南与我县的款庄乡为邻,西与禄劝县的崇德、翠华乡以普渡河为界,隔河相望,北与禄劝县翠华乡初途村委会、寻甸县鸡街乡极乐、黑山村委会相连,是一个由汉、彝、苗等多民族杂居的边远乡。东村乡具有光荣的历史和革命传统,历经几届乡党委、政府和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凭借着独特的气候,昆明近效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东村乡现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闻名的“樱桃之乡”“鸡枞之乡”“彩玉石之乡”“板栗之乡”“优质大米之乡”,境内还具有储量巨大的钛资源和丰富的水电资源,奇特秀丽的普渡河峡谷风光、天然温泉浴场和醉人的芭蕉箐苗族文化风情。
全乡国土面积124.6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62个自然村,7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636户,农业人口13590人。全乡有耕地12500亩,其中:水田4500亩,旱地8000亩。2007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833万元;农民人均总收
半山区,海拔高,地势陡峭,土地贫瘠,道路交通状况差,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抵抗灾害能力较弱。在农业发展主要以种养业为主,少数民族地区接受外界信息渠道单一,信息量少,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加之小农经济观念强,产业单一,科学知识缺乏,造成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增收致富难度大,经济发展缓慢。
四、民族宗教活动情况
全乡少数民族群众多以信仰基督教为主。芭蕉箐教会为东村乡唯一基督教教会,成立于1994年。芭蕉箐教堂位于石桥村委会芭蕉箐村,下辖石桩、菖莆箐、柿花箐、大麻栎树、水平子5个基督教活动点,有7名教职人员,信徒人数386人,其中:芭蕉箐教堂本堂信教人数120人,石桩、柿花箐、水平子活动点为苗族点,信教人数170人;菖莆箐活动点为彝族点,信教人数30人;大麻栎树活动点为苗族彝族点,信教人数66人。到目前为止,各堂、点宗教活动正常,无非法传教和外国势力渗透现象。
五、芭蕉箐、万宝山、菖莆箐三个重点民族村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一)芭蕉箐村 芭蕉箐村位于东村乡西北部,西邻禄劝县,东与寻甸县接壤,全村有农户37户,人口130人,其中党员1人,是东村乡苗族聚居自然村之一,距石桥村委会8公里,东村集镇15公里,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136人,其中苗族28户,104人;彝族7户,32人,党员1 人。多年来,万宝山村村民饮用水一直从山箐沟取水,未经任何处理,细菌严重超标,给村民的饮水安全带来隐患,加之管路老化受损严重,饮用水时通时短,已远远不能满足全村的人畜饮水需要。从东鸡公路到万宝山的马车路全长4.5公里,雨季路面塌方严重,坡陡路滑,村民出行极为不便,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人畜饮水和出徒安全,现计划对长4.5公里的马车路进行铺沙,经测算,预计工程建设资金7万元;对长4000米的人畜饮水管路进行改造,经乡水保站实地勘测,预计工程建设资金为6万元,两项工程建设资金共为13万元。
(三)菖莆箐
菖莆箐村位于东村乡中民村委会,东与寻甸县接壤,南邻本县款庄乡,距东村集镇15公里,距村委会5公里,全村有农户31户,其中贫困户25户,人口106人,其中残疾人口5人,党员1人,是东村乡彝族聚居自然村,属我乡典型的山区贫困村之一,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脱毒洋芋、烤烟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350元,人均有粮350千克,基本农田、地面积530 亩,无村集体经济收入。菖莆箐村地处海拔2800米的大黑山偏坡上,地势陡峭,属山体滑坡地段,人居环境恶劣,加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经济增收缺乏产业支撑,群众增收困难,生产生活
第四篇:盘县马场乡三寨村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1
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 先进事迹材料
...党支部
...同志出生于1957年5月7日,中共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多年以来,努力学习宣传并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在发展本村农业,巩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素质,改善村级经济状况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扎扎实实工作,默默无闻的奉献,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同时也得到了上级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多年以来,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先进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一、严格要求自己,一切从自身做起;
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必须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率先垂范,努力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此,...同志,严格以“三个代表”的要求规范自己,以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认真领会并坚决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身参政、议政、理政能力。他对工作安排十分严谨。每干一件事都要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吃透实情,依靠群众的智慧,力求实事求是,针对群众的思想问题,通过说服务教育,利益驱动等方面,着手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每位村民都能行动起,...还注重自身学习与本村发展有一定联系的科学文化知识,如经常学习使用计算机,充分利用网络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时长着手调动群众的积极性,2011年在...的带领下...建成烤烟基地200亩,花椒基地1000亩,开办沙石厂10余个,解决
了数百人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
二、抓班子、强队伍
抓领导班子建设,增强支部成员凝聚力。...同志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担任党支部书记15年以来,他一直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其次,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多次派人到外边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抓新农村建设,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村民出行问题,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同志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多方筹措资金,修筑硬化村级主干道2公里,确保每个村民组通公路,惠及了全村百姓。
三、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时刻关注关心并深入本村所有三无人员、五保、低保户的生活状况,在各种自然灾害来临时,亲临现场,排查险情。春节期间,代表组织关心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家庭,对本村矛盾纠纷及时排查、调解,多年来村内没有县以上集体访和越级访上访,任何矛盾上报不上交,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四、抓民心树新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严格自律,以身作则,几十年来,在他的眼里,钱可以花,但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只有为全村百姓办事花钱值。他经常一个人到上级部门要项目,要资金,目的是为全村村民提供一个优美、干净的生活环境,到2011年底全村庭院硬化率达到90%。
...同志长期以来牢记党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今,他正以百倍的努力,为把...打造成一个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文明村,而忘我的工作着,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着一位共产党员的美好人生。
...党支部
2012年6月5日
第五篇:朝天区统计局帮扶东溪河乡新滩村2011年工作方案
朝天区统计局2011年
帮扶东溪河乡新滩村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使我局包村帮扶工作有序开展,达到省、市、区委的目标要求,经研究,特制定本2011年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好川北门户”这一中心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罗强书记、马华市长的重要批示,以“高位快进、跨越发展”为主基调,结合我区实际,确保我区“挂包帮”活动取得实效。
二、工作方式
1、列席会议。“帮扶小组”成员将列席参加村“两委”班子的各项重大会议。
2、调查研究。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搞好情况调
查和产业发展规划,并与村班子研究,做好产业发展。
3、入户走访。每月定期走访群众,掌握民情民意,对
困难户、五保户等特殊人群更要尤为关心。
4、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千方百计解决新滩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尤其是村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通村路、人畜饮水等问题。
三、工作计划
1、科学做好新滩村3年的发展规划。结合“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积极开展技术下乡等活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2、积极做好各方面的政策宣传引导,做实老百姓的思
想发动工作。帮扶干部向村两委班子宣传会议精神,重点是针对农村工作的会议精神。对各级对农村工作的政策、法规要及时宣传,帮助村班子成员认真理解上级精神,并督促其做好向村民的宣传,达到农民群众知国事、晓农策、解农情的目的,使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坚持入村工作制度。帮扶干部要按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每月到村了解情况,根据所帮扶村安排的工作,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村班子更好地落实既定工作安排,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入村工作作为全年经常性工作落实好。坚持入村时间、落实工作内容,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入村的,要及时与所帮扶村主要领导沟通。
4、坚持入户走访制度。把入户走访作为知民情,晓民
意,解民忧的重要途径,通过走访,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并据此向村班子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意见和建议,真正帮助
村两委班子制订科学可行的工作安排,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坚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及时与村班子沟通,研究制订解决措施。
5、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强班子成员学习力
度,帮助村两委制定学习计划,提高班子成员思想政治水平,为实际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并在适当时期,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对区内区外新农村建设成绩突出的先进村委进行参观考察。帮扶干部要及时与班子成员开展谈心活动,掌握其思想情况,鼓励其认真做好工作,积极为本村建设和发展出力。
6、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合理使用”的原则,统筹把交通、国土、农业、水务、畜牧、扶贫开发、以工代振、电力等各类项目综合捆绑使用,集中抓好以水利、交通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沼气建设,改厕、改圈,电网改造等项目。
7、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结合所包村经济发展情况,配合村“两委”班子做好村域经济发展思路的谋划,重点发展食用菌等高效农业料业,以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2011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