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务管理边际资本成本案例
华达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该公司是以计算机软件及系统集成为核心业务,面向电信、电力、金融等的基础信息建设提供应用软件和全面解决方案。公司当前正在做2011年度的财务预算。下一周,财务总监郭为将向董事会汇报2011年度的总体财务计划。预算的重点在于投资项目的选择和相应的融资方案的确定。
以财务部牵头,与各个业务部门集中研究,全面考察所有备选投资项目,经过周详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后,初步认为下一年度可供选择的项目如下表:
项目
A
B
C
D
E
F
G 投资额(万元)1500 2400 1400 900 1000 800 400 内含报酬率(%)15.4 14.4 13.5 12.6 11.3 10.2 9.7
在现金流量方面,估计所有项目在第一年都将是净现金流出。而在随后的项目有效期内均为净现金流入,并且所有项目的风险预计都在公司可接受的水平之内。
郭为审查后认为,大家在项目机会的把握及初步可行性分析方面已做得相当出色,当务之急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选择筹资方式及分析资本成本方面。
在15天前召开的一次公司理财会议上,华达公司的财务咨询顾问任先生告诉郭为:预计华达公司来年可以按面值发行利率为9%的抵押债券2000万元;若超过2000万元,且不高于3000万元,便只能发行利率为10%的无抵押普通公司债券。财务顾问及其所在的投资银行做出上述预测,乃是基于华达公司2011年度的资本预算总额及来年留存收益的预测。郭为预计来年的留存收益大约为4000万元。
郭为与咨询顾问均认为公司当前的资本结构属于最佳结构,其构成为长期负债40%,普通股权益15%,留存收益45%。
此外,财务人员还收集了如下信息:
(1)华达公司当前的普通股市价为每股21元;
(2)投资银行还指出,若以当前市价再增发新股以筹集1000万元股本,公司所能得到的每股净现金流量将是19元;
(3)华达公司当前的年度股利为每股1.32元,但郭为确信董事会将会把2011年度股利水平提高到每股1.41元;
(4)公司的收益和股利在过去10年里翻了一番,其增长速度相当稳定,估计公司为了给投资者传递一个公司稳定成长的信号,这一增长速度仍将持续下去;
(5)华达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40%。
请运用案例中提供的信息,根据华达公司2011年度融资活动的边际资本成本,与初步选定的投资机会相比较,以最终确定2011年度的最佳资本预算。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郭为采纳这一资本预算?
第二篇: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个人资本边际效率(范文模版)
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个人资本边际效率
提要 本文依据凯恩斯在他的《通论》中曾指出的观点:资本边际效率,乃等于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折为现值,则该现值恰等于该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提出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个人资本边际效率的问题。文中根据我国有关统计资料和对未来收入增长率的预测,研究我国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者个人的成本、收益问题。
所谓投资,是指为了将来的消费而放弃现在消费的活动,是跨时期的选择。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是影响投资的一大主要因素。资本边际效率是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也就是预期利润率,它反映了预期新投资的获利性,是投资的收益性和时间性的表现。资本边际效率强调心理因素,投资者对投资所获未来利润率的预期是由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决定的。目前,我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为62.4万人,2003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为79万人,2004年为94.5万人,这种考研热从某种角度看正是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资本边际效率看好,对研究生教育投资所获未来利润率的预期较高的心理因素决定的。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在国家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同时,我们不禁想到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高等教育?接受了研究生教育就一定能获得个人投资的预期收益吗?在人力资本的投资边际效率也遵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该加大个人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吗?
我们以2000年进入大学学习的三年制自费硕士研究生为例,研究以下三个指标:
1、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总成本;
2、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收入差异比较;
3、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投资的预期收益。
这三个指标有着内在联系。第一个指标研究的是硕士研究生三年学习个人所投资的成本。第二个指标研究的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与同龄的未上硕士研究生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相比,个人的年均收入。第三个指标研究的是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的全部收益现值与其全部成本(近似为供给价格)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这一研究可以表明,三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投资是否有利,投资效果是优还是劣。
一、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成本
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成本,是指学生为了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个人或家庭支付的各种费用和付出的所有成本。可以近似的认为这个成本等于其供给价格,一般由个人直接成本和个人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所谓个人直接成本,是指由个人或家庭以货币形式支付的经常性成本,主要包括:学杂费;书本等学习用品费;往返学校的交通费;额外的吃、穿、住费用(指学生因上研究生在吃、穿方面多支出的费用和住校所花费的住宿费),以及多支出的参加文娱体育活动的费用等等。所谓个人间接成本,是指不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成本,一般主要是指因上研究生而放弃的收入即一种机会成本,在数量上它相当于同龄人中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以后三年收入的总和。
1、硕士研究生个人直接成本。它应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学杂费和住宿费部分。按2000级学生入学时的收费统计,平均每生每年大约7000元。第二,其它部分。据国家统计局1998年对全国部分省市的抽样调查,当年本科毕业生因接受研究生教育而产生的人均额外支出(即当年的实际支出减去如果不进入高校学习也会产生的原来的消费支出)如表1:
若这项额外开支的直接成本按年均递增10%计算,那么,硕士研究生三年的平均额外支出如表2:
由此得出2000级硕士研究生在校三年人均个人直接成本如表3:
2、硕士研究生的个人间接成本
首先要说明的是,为了统计和计算的方便,2000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年收入一律从2001年起算;2000级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年收入一律从2004年起算;2000级硕士研究生在校三年的开支一律算作2001-2003年的开支。这虽与其实际收入和开支情况有一定的误差不十分精确,但作逐年滚动计算,这点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要说明的是,文中确定2001年大学文化程度的城镇居民年平均收入依据有两个:一是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结果表明,非在校生的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有较大影响。1996年,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者的年平均收入为10488元,而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居民的年平均收入为20426元。二是国家信息中心1998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从90年代末起,今后15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3%以上。据此,在确定2001年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城镇居民年平均收入时,以1996年的10488元为基数,并按年均增长率13%计算。这样,我们较充分地估算了2000级硕士研究生的个人间接成本。
还要指出的是,居民的收入不仅由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还与居民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劳动力就业率,以及居民本人年龄、工龄的函数相关。对于年龄、工龄这两个变量,我们是以刚刚毕业的岗位新手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因而在引用抽样调查的居民平均年收入数据时,需要设定一个收入系数μ,对不同年龄段、工龄段的居民平均收入进行调整。大学刚毕业找工作难度较大,这一层次的劳动力供给越来越多,因而刚上岗时收入较低。据调查和研究,本科毕业生刚就业的收入系数取μ=0.6比较合适。
综上所述,确定200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后,2001年的平均收入基数应为:
10488(元)×(1+13%)5×0.6=11594(元)
以后两年的平均收入依次为:13101、14804元
因此,一名硕士研究生,从2001年至2003年三年期间的个人总成本分别为:
2001年:10088+11594=21682(元)
2002年:10397+13101=23498(元)
2003年:10736+14804=25540(元)
二、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的预期收益
研究这一指标,就需对2000年本科毕业生上三年研究生与未读研立即就业的这两类人终生的预期收入,逐年作一比较。
1、关于200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后终生的预期收入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必须确定收入基数、年增长率和收入系数三个要素。1996年我国大学本科程度居民的年平均收入为10488元,按年均增长13%计算,2004年的收入基数应为22420元;从2005年起至2014年,收入水平年平均增长率按8%,2014年及以后年平均增长率均按5%计算;刚就业的前三年,收入系数取μ=0.6,以后每过四年系数上升0.2。即收入系数在2004年时为0.8;在2008年时为1.0;在2012年时达1.2,2016年时收入系数可确定为
1.4,这样的高峰可以一直持续到他们50岁时,这时我们将他们的收入系数确定为1.2;在他们55岁时,收入系数为1.0,直至他们60岁退休。为体现“终生差别”,假定他们60岁退休后收入系数为0.8,并且工资不再变化,并又继续计算了他们61-65岁时与同龄的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者的收入差别。所谓终生预期收入,也就是到65岁时。
2、关于2000级硕士研究生终生的预期收入问题。同样必须确定收入基数、年增长率和收入系数
三个要素。1996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居民的年平均收入为20426元,按年均增长13%计算,2004年的收入基数约为45200元;在2014年之前,他们的收入水平年平均增长率按10%,2014年及以后年平均增长率按5%计算;收入系数在刚上岗时的2004年取μ=0.7;从2008年起取μ=0.9;从2012年起取μ=1.1;从2016年起取μ=1.3,从2020年时取μ=1.5,这时他们的收入系数达到了高峰。直至2028年时,收入系数才恢复为1.3,在2033年时,收入系数为1.1,60岁以后,他们的收入系数为0.9。
3、按照上述思路和假定,将这两类人的终生预期年均收入差额列举如下:
这只是根据以往的有关调研和对个人收入增长的预测所作的推测。最近,据所作的薪资调查表明,我国个人收入确与学历成正比。
三、关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人资本边际效率
经济学中资本边际效率是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也就是预期利润率,它反映了预期新投资的获利性,是投资的收益性和时间性的表现。当一项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r大于市场利率时,就可以继续投资。教育投资的个人资本边际效率,是教育投资的全部收益现值与其全部成本(供给价格)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以r表示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个人资本边际效率,r的值可通过解下列方程求得:
其中:t表示距研究生毕业的2004年的时间,单位为年;Bt表示硕士毕业后第t年的净收益,即与未上研究生的本科毕业生相比,第t年的收入差额;Ct表示研究生毕业前第t年的供给价格(个人成本)。将前面估算出的Bt,Ct值代入,方程即为:
通过逼近法可以求得r的近似值:r=30.0257%。即2000级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个人资本边际效率约为30.0257%。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个人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发达国家,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成本一般相对较低,而且由于居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相对稀缺,使得高学历的人一般收入较高。当然经济学中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在高等教育投资方面也会发生作用。即:在大学毕业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研究生教育规模越来越大,其培养的劳动者数量越来越多,甚至超过市场需求,那么两类劳动者人均收入的差距就会相对缩小,高等教育的个人资本边际效率就会降低。但是,就目前来说,即使一些家庭暂时无力为子女支付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全部需要依赖于贷款,一名硕士毕业生就业以后,通常也是有能力在不长的时期内还本付息的。所以,应大力提倡家庭贫困的学生利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银行也应积极配合,积极开展助学贷款业务。(□文/贾 娜)
参考文献:
[1]杨继瑞:现代投资经济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55
[2]王楠: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情况[N],陕西日报,2004年1月23日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8
[4]国家统计局城调队:中国物价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1998.26—27
[5]国家统计局城调队:中国物价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1996.32—33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2
[7]杨继瑞:现代投资经济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182
[8]孙启光:微观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2
3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提要近几年来,由高校扩招等导致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由于非自愿失业和自愿性失业方面的因素,使得大学生在就业上遇到了诸多问题,出现了一种所谓的“知识失业”。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大学生择业误区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得出几点结论。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近年来,我国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特别是1999年以来,经过几年的连续扩招,我国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7%提高到2002年的15%,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到2010年之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人以上。随着人数增多,就业市场压力势必增大。据统计,20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0%,其中本科生超过80%,专科生40%,2002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65%。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212万高校毕业生签约106万,签约率仅为50%,其中研究生约80%,本科生60%,专科生仅为30%。可以预计,随着大学生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日渐突出。
(二)地区就业不平衡。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有所增加,而一些边远省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需求仍不足。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选择大中城市的占44.7%,到县城的占20.2%,到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7.7%和0.9%,还有26.6%的毕业生表示对地点没有特别要求,而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中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76.6%。
而2004年以来,学生就业“难”,还表现为大学生宁愿等待也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的一次调查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选择预期非常集中,北京高校中有74.8%的人首选在北京求职和工作。排除北京生源之后,非北京生源毕业生首选就业地区为北京的比例也高达69%,如果将本次调查的数据与北京市2001年和2002年高校本科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地区分布数据进行比较,就会发现预期与现实的差异非常明显。北京和上海的毕业生的选择预期远远超出实际需求;而中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又得不到毕业生们的充分响应,首选去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仅有2%。
(三)就业“难”程度有所夸大。虽然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很大压力,但就现实情况来说,就业困难程度有所夸大。在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非签约就业(隐性就业)正在成为一个突出的就业现象。诸如单位不理想而不愿与之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书;存在着试用期、从事的是临时性的工作;打工的单位不在北京,又不想放弃北京户口;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甚至也不为其购买任何保险;毕业生自主创业,无法与用人单位签约等。由此得出结论是:真正就业困难的人在未签约者中仅占少数。主动不就业者,如想继续深造的人,属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不能算作失业;非签约就业,即隐性就业,事实上也是就业。两者一减一加,结果是:目前对大学生的名义就业率的统计低于实际的初次就业率。就业不仅是名义上的就业,关键在于事实上是否处于就业的状态。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大学生面临着日渐严峻的就业压力,从而使得为数不少的大学毕业生推迟就业。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非自愿失业方面
1、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减员增效,吸纳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减少。近几年来高等学校需求教师的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为了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和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其进人需求多是指向硕士以上研究生,对本科生的需求量反而减少,专业要求也很严格。
2、学校专业设置方面的问题。高校专业重复设置所造成的结构性人才浪费增加了部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以金融专业为例,1992年以前全国只有40多所高校开设金融专业,而到1996年,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一下增到了400多所,同类人才的供给一下子至少扩大了10倍,而到这批金融人才毕业时,社会需求不仅没有相应增加,反而因金融体制改革有所减少,人才的过剩和就业难就在所难免了。
3、就业渠道、就业信息不畅。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为了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保证此项工作有序进行,规定了毕业生就业的必要程序和手续,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政出多门,甚至政策相互冲突,使得有些地区的毕业生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甚至因此而失去就业机会。
(二)自愿性失业方面。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在于我国存在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不能完全自由流动,这种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地域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农村劳动力市场。由于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同地域之间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平衡,二元社会的特点十分明显,所以,两种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别。这样,大学生首先选择大中城市工作,“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把“留大城市、去沿海、进特区”作为地区流向的首选。
另一方面,从职业等级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水平的市场包括那些就业前提至少为大学毕业的职位,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科学技术,以及各种专业服务职位的岗位,如教师、医生、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会计师等等。能够进入这一市场的人享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相当大的自主权,并拥有更大的就业保障。中初等教育水平市场包括不具备高级专门技能或专业教育要求的职位,在这一市场上,劳动力之间的竞争更激烈,工人的工资低,工作环境不稳定,并且缺少职业升迁。如一般技术修理工、公司秘书、推销员等等。由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对不同专业的需求不一样,一些专业需求不足的大学生,毕业时难以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他们本来可以选择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但前提条件是他们以后能够进入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这样他们的委屈就业就只是暂时性的,因而暂时的委屈就业就是一种理性选择。但这两种劳动力市场之间也同样存在分割,工人不能从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向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岗位对求职者有着较强专用性人力资本要求,而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并不会自然保值,他就业时一旦选择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其专用性人力资本就长时期处于闲置状态,最终将逐渐贬值。当将来市场需求形势发生变化,对其原有的专业需求旺盛时,他却已丧失本来拥有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在求职过程中就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依然难以进入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因为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的雇主在招聘时往往注重求职者以往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工作性质,他们根据这些因素来判断求职者对岗位的匹配程度,相关的工作经验越丰富,匹配程度就越高,求职者应聘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应聘成功可能性就越小。这意味着,大学生一旦进入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他就很可能被长期“锁定”在这一市场中,无法实现将来进入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的预期。于是,大学生毕业时宁愿处于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状态,也不愿意进入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自愿性失业由此产生。
三、结论
当前,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诸多问题,有非自愿方面的,也有自愿方面的,因而对待它们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第一,轻视技能教育的现状急需改变,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学校应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即实现专业设置市场化,使学生在校教育的知识结构能够和社会需求尽量匹配,从而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
第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培养大学生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择
业观。
第三,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尤其是由于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市场分割。比如,放宽户籍制度,改革僵化的企事业用人制度,以降低人才从第二劳动力市场向第一劳动力市场流动的成本,促进人才自由流动。■
第三篇:零边际成本社会学习心得(3.28)
《零边际成本社会》,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先生对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这方面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和发挥。他曾经说过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等得到充分发展和利用的未来,人们可能像今天通过互联网近乎免费地生产和消费信息一样,借助能源互联网近乎免费地生产和消费能源。
文中对损害负责和不负责的定价制度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结论挺出乎常识,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定价制度对其结果没有影响。这两个方面对于养牛和种植者的分析很经典。最终的资源配置情况,或者说结果,其中也涉及到企业扩大的规模,决定的关键是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因其造成的损害而赔偿形成的成本的比较。当定价制度需要对损害赔偿时,当扩大生产增加的收益大于它的赔偿金额时,企业就有动力扩大生产付出赔偿。而在企业不需要赔偿的情况下,受害者(在本例中指种植者)会为了减少损失而向企业付出金钱以使其减少规模减少损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扩大生产会减少这部分得到种植者金钱的收益,也相当于其成本,均衡点依然是边际收益和获得金额及这个特殊成本的比较。总的看来,这依然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企业规模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达到均衡。这是在这两种不同的定价制度下,前一种边际成本等于企业支付的赔偿,后一种等于企业收到的赔偿。
关于这个牛和谷物的讨论是本文的重点,也是在此的基础上得到了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后面讲述了几个案例,这是对前几部分论点的普遍化。夸大到现实中的各种关系中。在这些案例的讲解中科斯暗示了这样的观点:法官在判决这些案例时,不自觉的应用了上文的规则,通俗的讲,是从全局考虑到了总体的成本,不以单方面的利益为准,而考虑整体的效益。
接下来在第六部分,加入了市场交易成本的考察,这是对科斯定理的进一步完善。讨论在更现实的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总体论点是把交易成本增加到上面的边际成本中,这可能会使得其成本很高,所以初始的法律或者行政的限定会对结果产生影响。所以政府在这些存在外部性的问题上的决定,很明显的影响着资源配置结果。而在政府的行为动机上,政府也同企业一样,必须考虑防止妨害的收益是否大于作为停止产生该损害行为的结果而在其他方面遭受的损失。
我们要想有一个更长足的进步就必须有着更加开阔的视野。那么,如果是要了解的更多的话,《零边际成本社会》或许是你不错的选择。
第四篇:《零边际成本社会》读后感1000字
《零边际成本社会》读后感1000字
近期,我拜读了美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杰里米?里夫金的作品《零边际成本社会》。经过不断的思考,我对极致生产力、协同共享等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念和模式的全新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杰里米?里夫金在书中写到:“零边际成本社会,首先在经济形式上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经济制度上要形成共享经济。这意味着大家以零边际成本创造很多共享经济。”这段话中提到的“共享”一词可以说是当下我们最能够清楚了解杰里米?里夫金所描述的零边际成本社会。
“共享”一词,来源已久。比如,在互联网、物联网等虚拟空间存在之前,我们常把人和人之间互相告知对方所不了解的信息称为“信息共享”、把一个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进行免费推广称之为“技术共享”等等,甚至可以把相互间借东西看成了“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共享仅仅是某种信息或是具体实物的传递,无法在广泛的空间内进行传播,对于改变大众的传统生活方式效用微乎其微。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信息传递或者闲置资源再次分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平台。比如,我们最初在互联网上接触的各种虚拟社区、bbs、论坛等,拥有同一兴趣爱好的人彼此间共同分享自己的兴趣体验,为他人提供参考。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某某论坛,出售闲置物品,既解决了闲置物品无法处理的烦恼,也能为他人提供便利。我认为,这就是零边际成本社会形成的雏形。
在Uber、Airbnb等实物共享平台出现后,“共享”从无信息分享或无偿分享,逐步走向通过为人们提供物品暂用平台,从而获取一定报酬的“共享经济”时代。在我国,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伞等共享经济模式正在不断涌现,比如,国人最为熟悉了解的共享单车。以ofo小黄车为例,用户只需在微信公众号或App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或直接输入对应车牌号,即可获得解锁密码,解锁骑行,随取随用,随时随地,也可以共享自己的单车到ofo共享平台,由ofo平台收取租金。在整个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产消者,既可以成为买家也可以成为卖家,在生产的同时也在消费,人人共同分享。这就是杰里米?里夫金所描述的在社会协同与科技进步共同作用下,产品边际成本无限降低、市场价格趋近于零的零边际成本社会,也是今后改变社会组织运行的重要方式。
相信在社会协同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在“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将进入全球“物联网”中,越来越多的传统生活方式将成为历史,经济发展模式将发生颠覆性的变革,我们也将进入全球共享经济的新时代。
供稿 by 何春娥
第五篇:企业运用等边际成本理论分配任务案例及分析
企业运用等边际成本理论分配任务案例及分析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
可以赚的钱越来越多看起来总是好事,但是如果这是在为了获得100元钱一支,不得不采取一个90元买各种生产资料,它不是一个很不错的人。
人们认为长期投资模式而言,最危险的企业是两大类:
1、重资产支出、高成本和边际扩张工业和优势企业。
2、高杠杆使用,的商业模式,或是非常复杂的企业(高水平的业务风险的最大威胁,的商业模式是非常复杂的风险大大提高,这里暂时不扩散)。
沉重的资产支出类型企业通常是JingZhengXing业规模、比例时大声点意味着其业务的固定成本将越来越高,在同一时间来应付日益升级的竞争应该继续寻找资本性支出和使自由现金流有缺陷的。当其达到极致,1年固定成本就太惊人了,一旦碰到很高的经济环境或客户的需求,它的大波动+高效固定成本高负债+高效的收入波动可能立即毙命,就像美国通用或一些主要的航空公司。
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比率高的+市场需求的波动=企业经营的定时炸弹。相反,光资产加市场需求刚性强=企业利润的盾牌。此外,从长远来看,企业利润递减是绝对的规则,否则该企业的将来,将会有整个世界。但这一时期,一段时间的具体企业,享有的边际利润增长可能的话,它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它的收入能力的持续改善。换句话说,同时其各单位销售规模扩大一当它明显所获得的收益甚至高于其比例相同的资本支出。我想它很快就会给我们的启示:2点关门。
首先,有持续和商业是非常成功的,企业经营潜在的灵感(看起来很工作非常充分近乎完美的状态),企业的经营基础上已经相当大的(相对行业市场规模)的企业,我们想其变成利润递减区间警惕(并结合这类企业在尚未出现下降数据市场很热的再拿,一旦出现性能回归症状经常戴维斯双)。
第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有权利润增加不同企业的不同舞台,边际增加时间可以有很大差别。轻资产类型企业(当然,是指具有竞争优势,这是关于任何企业的前提下)机组扩张便宜一些,扩张的效率也非常高,其相对更容易获得扩张的利润的过程,但在持续增长,取决于行业特性(能力,很容易产生分化等等),企业竞争优势的公司的程度。
但对于的低边际成本轻资产类型企业而言,主要危险是,一旦产生利润的主要无形资产元素被推翻(如一个主要的知识产权或专利(经验法则),或者行业消费者最珍爱的一些特殊的能力被“差异化”),很快就被取代,替换后的速度将远比依靠有形资产有利可图的企业的类别。
所以,在这种类型的企业,个人认为最好的倾向于2分:
1、工业变化相对温和,行业本身不容易,主要技术颠覆(巴菲特所谓的经过十年的经营和十年前,没啥改变)。
2、竞争的复合、障碍并不是依靠独立的专利和竞争,但另一个诸如网络元素,客户的依赖或工业连锁效应优势形成多点优势的企业。
——边际分析法
从杭州开往南京的长途车即将出发。无论哪个公司的车,票价均为50元。一个匆匆赶来的乘客见一家国营公司的车上尚有空位,要求以30元上车,被拒绝了。他又找到一家也有空位的私人公司的车,售票员二话没说,收了30元允许他上车了。哪家公司的行为更理性呢?乍一看,私人公司允许这名乘客用30元享受50元的运输服务,当然亏了。但如果用边际分析法分析,私人公司的确比国营公司精明。
说起“边际”这个词,许多人觉得有点神秘,其实说透了你就知道,你经常也会不自觉地用这个概念来分析问题。
“边际”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增加的”的意思,“边际量”也就是“增量”的意思。说的确切一些,自变量增加一单位,因变量所增加的量就是边际量。比如说,生产要素(自变量)增加一单位,产量(因变量)增加了2个单位,这因变量增加的两个单位就是边际产量。或者更具体一些,运输公司增加了一些汽车,每天可以多运200多名乘客,这200名乘客是边际量。边际分析法就是分析自变量变动一单位,因变量会变动多少。
我们可以用最后一名乘客的票价这个例子来说明边际分析法的用处。当我们考虑是否让这名乘客以30元的票价上车时,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这两个概念。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名乘客(自变量)所增加的收入(因变量)。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所需磨损的汽车、汽油费、工作人员工资和过路费等都无需增加,对汽车来说多拉一个人少拉一个人都一样,所增加的成本仅仅是发给这个乘客的食物和饮料,假设这些东西值10元,边际成本也就是10元。边际收益是增加一名乘客(自变量)所增加的收入(因变量)。在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增加收入30元,边际收益就是30元。
在根据边际分析法作出决策时就是要对比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增加这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大于所增加的成本,让这名乘客上车就是合适的,这是理性决策。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让这名乘客上车就要亏损,是非理性决策。从理论上说,乘客可以增加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为止。在我们的例子中,私人公司让这名乘客上车是理性的,无论那个售票员是否懂得边际的概念与边际分析法,他实际上是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一原则作出决策的。国营公司的售票员不让这名乘客上车,或者是受严格制度的制约(例如,售票员无权降价),或者是缺“边际”这根弦。我们常说国营企业经营机制不如私人企业灵活,这大概可以算一个例子。
边际分析法在经济学中运用极广。所以,边际这个概念和边际分析法的提出被认为是经济学方法的一次革命。在经济学中,边际分析法的提出不仅为我们作出决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而且还使经济学能运用数学工具。边际分析所表示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变动的关系可以用微分来表示。由此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现在数学在经济学中运用十分广泛,对推动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边际分析法
一、边际资本成本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不论是计划创建一个新企业,还是维持现有企业的正常运转;或者开发新产品、进行技术改造都必须预先筹集一定数额的资金。但是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无法以某一固定的资本成本来筹措无限的资金,当其筹集的资金超过一定限度时,原有的资本成本就会增加。当面对筹资额存在不确定的变动区间或者追加筹资时,企业需要知道筹资额在不同的区间变动,在什么数额上变化会引起资本成本怎样的变化。这就需要使用边际资本成本的概念。
边际资本成本是指在各个投资量水平上,每多获得一元投资需要支出多少成本,是企业追加筹资时的成本。通过边际资本成本的计算,能对追加筹资量就单一筹资或组合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追加筹资的方案,并进一步考虑投资的方案。
在分析边际资本成本时,必须权衡个别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这是因为边际资本成本实际上也是综合资本成本,而综合资本成本又以个别资本成本为基础计算得到的。个别资本成本是比较各种筹集资金方式优劣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资本成本则是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基本依据。分析综合资本成本的目的是确定最佳资本结构,从而降低平均资本成本,获得收益,实现企业税后收益最大化,达到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筹资是为了满足投资的需要,企业在筹集资金进行投资项目时应主要考虑资本成本,也就是考虑边际资本成本。只有当投资项目的预期报酬率高于资本成本率时,投资者才有利可图。所以边际资本成本经常用于确定投资规模和筛选投资机会,通常的做法是将投资项目按照投资报酬率的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经济原理,当投资报酬率与资本成本率相等时的投资规模为最优投资规模。
二、边际贡献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企业即使其产销量为零,其成本总额也不一定为零,因为每个企业总存在着为保持其生产能力而必须发生的、最低限度经营能力成本,如折旧费、管理人员工资等。也就是说,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取得的收入除了弥补生产和销售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外,还要弥补这些最低限度的经营能力成本。由此而引入“边际贡献”概念。
边际贡献也称边际利润、临界收益或创利额,它是销售额减去变动成本后的差额,由固定成本和利润构成,它体现企业销售产品的初步创利能力。销售单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称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占销售额的百分比或单位边际贡献占销售单价的百分比称为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与边际贡献率不仅是本—量—利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而且由于两者可分别从绝对数或相对数角度反映产品的创利水平,因此在企业决策中也常常被用做方案选优的依据。此外,若将边际贡献的概念引入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方程式,可以揭示边际贡献与目标利润和固定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据本—量—利的基本方程式,有:目标利润=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从上式可以看出,企业实现的边际贡献首先需要用于补偿固定成本。当边际贡献总额大于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就会形成利润;反之,就会发生亏损。同理,若边际贡献总额等于固定成本总额,则企业将进入不盈不亏的临界状态。
除了可进行盈亏临界点和本—量—利分析,预测和规划目标成本与目标利润外,边际贡献在企业管理与决策中的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测算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一般地,经营杠杆=息税前收益变动率/销售变动率=基期边际贡献总额/(基期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财务杠杆=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收益变动率=息税前收益/(息税前收益-利息)=(基期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基期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利息)。
由此可见,企业经营的特有风险取决于产品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总额、利息总额,后两者在相关范围内是常量,故产品边际贡献直接决定公司特有风险。它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事前规划风险和分解风险的最优途径--尽可能地提高产品的边际贡献。
(二)分析生产能力的利用与开发
利用边际贡献测算生产能力利用程度。边际贡献以销售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使其在企业利润预算编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以100%生产能力利用水平时的边际贡献为基础既易于编制又可满足多品种条件下编制预算的要求,较适合大企业的情况。
另外可利用边际贡献测算剩余生产能力的利用情况。它主要解决在期间成本总额保持不变条件下生产决策问题,例如:非特殊条件下追加订货决策,直接以单位贡献边际与订价之差为判断标准;增产对象的选择,以贡献边际总额的大小为判断标准;特殊条件下追加订货问题在考虑了机会成本后依然以边际贡献为判断标准;亏损产品应否继续经营,视其提供边际贡献的大小。
(三)考核部门经理职责
当经济规模化、社会化、股份化后,产业组织形式的重要作用就会凸现出来。产业组织形式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对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准确考核。边际贡献用于共同性成本的分解比较科学,可应用于部门预算的编制;在一个既可控制收入又可控制成本的预算单位,用两者的差额来考核业绩才能说明问题,在边际贡献基础上衍生出分部经理边际(边际贡献总额-部门经理可控制的可追溯固定成本)和分部边际(分部经理边际-部门经理不可控而高层部门可控的可追溯固定成本)合理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四)边际收益法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边际收益法通常应用于流动资金管理中,可以用来分析最佳的现金持有量、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的确定以及存货的管理。我们可以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为例来加以说明。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那么其管理的目标就是求得利润。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为了扩大销售和收益而进行的投资,而投资肯定要发生成本如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等,这就需要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收益和这种政策的成本之间作出权衡。只有当应收账款所增加的收益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也就是当边际收益大于零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赊销。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可能面临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改变,只有当改变信用政策时企业仍有良好的收益前景,也就是边际收益大于零时,才应改变现有的信用政策。
同样,对于现金、存货持有量的确定也是如此。企业增加现金、存货的数量在未来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收入,但同时也会导致成本的增加,这样就需要在增量收入和增量成本之间进行比较,只有当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也就是边际收益大于零的情况下,企业才应当改变现金或存货的持有数量,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