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在公民视野下的责任意识

时间:2019-05-12 17:5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小学生在公民视野下的责任意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小学生在公民视野下的责任意识》。

第一篇:培养小学生在公民视野下的责任意识

培养小学生在公民视野下的责任意识我们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公民教育的意识素来较为淡薄,加上公民教育制度不健全,课程尚不完备,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目标还没有落在实处,致使公民意识培养处于落后状态。公民教育的薄弱导致青少年公民意识的缺乏和淡化,因此加强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和迫切性。如何行之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的课题。著名教育专家班华教授说过:“德育没有体验不行。”对于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更是如此,在操作策略上,应充分发挥各种载体,开辟多种途径,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项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内化公民意识。因此,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才能使其切身体验到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具备的素质,才能唤醒并内化其公民意识。实践:酸甜苦辣皆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在《班级经营中的培养学生理财能力》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大胆取舍教材,模拟银行,社会分工,改变过去说教方式。将“志愿者活动”、“理财”、“写调查报告”、“买卖交易”、“辩论”等活动贯穿课堂,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体验的机会,使得学生个性得到了发展,良好的道德情感也因此油然而生。在理财活动中学会我的岗位我负责,争做班级小主人。有时,学生会自己的岗位是想到做就做,还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岗位责任。这群天真无忧的孩子并未将“责任”一词实实在在地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刚开始时,板报设计员常借口自己忙,马马虎虎设计完板报排版,交给我看。当时我十分生气。因为在竞选签约合同时,每个当选者都信誓旦旦地承诺要认真、负责地承担班级工作。我与板报设计员多次沟通,交流,效果不太理想。最后银行决定高薪聘请新的设计师。此时,就有不少同学举手,说:“他做不好,让我来做。”竞岗的人这么多,原设计员一看慌了,他马上说,“我改。”因为失去这个岗位,他将失去一条赚取存款的途径。这时已不需要我盯紧他,外因化为了内动力,很快,他 的全新的稿子拿了出来,效果令人耳目一新。从那以后,每次调整版面,他都早早做好规划,收集材的料,班级布置有了很大提高。这无疑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好办法,也是培养学生诚信观念的有效途径。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树立了“合同”意识,增强了按“合同”办事的意识,同时也加强了责任意识。周五中午午自修银行董事会召集所有会员开会,会员提议设立优秀岗位奖呢,银行及时采纳建议。及时召开班会课《我的岗位我负责》。课上,许多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我们的教室像一座繁华的城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我的岗位是作业检查员,我可喜欢这份工作,越做越轻松,快乐,我很享受理作业的过程。”——她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的说:“岗位的任务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责任,假如我们把岗位做好了,有益于身边的每一个同学,同时快乐自己;假如我们连应有的责任都做不到,那又会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作为呢?服务班级同学是我们的快乐之本,使我们这个班级天天向上是每一个人的愿望。” ——她感受到负责任,服务大家快乐之本!再一次的实实在在感受到用钱买不到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则充分与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相结合,将每一项公民道德标准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如:“书飘香”的活动,孩子们整天与书为伴,在品味着书香的同时,他们沐浴着智慧的阳光,体验着读书的幸福,陶冶着道德情操。孩子们在阅读中体验,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不断内化公民意识,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惊喜地发现读书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读书,使孩子们成了主动学习的人,他们会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解决问题;读书,使孩子们成了生活的主人,他们的独立精神,自我意识在多样的读书活动中日益彰显;读书,使孩子们成了善交流、会合作的人,他们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在逐步形成;读书,使孩子们成了有思想的人,他们懂得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可见,学生在互动式的阅读交流活动中受益匪浅,我们也由衷地感到喜悦:我们的心血必将浇灌出芬芳的花朵,收获满园的春色。学生积极参与到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在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中,在自觉自愿、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体验教育活动中,身心得到了解放,心智得到了启发,思想受到了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公民意识也正逐步增强。

第二篇:试析政治生态视野下的公民政治参与

试析政治生态视野下的公民政治参与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吴喜双

编辑:studa1211

论文摘要 公民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有序的政治参与可以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一种旨在影响政治决策的政治参与,它的运行不是孤立的,而是寓于一定的政治生态环境的行为。本文通过分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政治参与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公民政治参水平。

论文关键词 政治生态 公民政治参与 有序发展

近年来,随着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开始大量出现了合法的制度化的参与行为,如投票选举、投诉、诉讼和信访,也出现了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如抗议和暴力对抗、越级上访、围攻基层政府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以政治生态学的视角对当前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有助于逐步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有序化,以更好地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一、政治生态学与公民政治参与的互动关系

政治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探讨社会政治现象及其环境关系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它运用生态学的方法,从政治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中研究政治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政治参与是社会成员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政治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行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公民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政治实践行为,具有生态系统属性,它与周围的政治系统和国家社会大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把政治体系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借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它,考察它与政治参与的关系,那么,它也不例外,一方面,公民政治参与受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组织化程度、文化观念等要素,这些要素会影响和制约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公民也会应用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系统发展,如通过如上访、投票、选举等活动使政府的决策体现自己的意志,促进决策的科学和民主化。

二、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生态分析

政治生态理论侧重于研究环境因素制约分析方法,这对于社会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视角。针对当前我国出现的非制度化、无序化公民参与等问题,从政治生态学三个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来分析政治参与,对规范和推进政治参与的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一)政治参的经济要素分析

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首要生态要素是社会经济机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亨廷顿认为:“民主的前景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前景。”“一个国家的政治参与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呈正的相关关系”。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政治参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参与的层次和水平从整体上大大提高。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关系。生活水平提高使得人们不用整天为温饱和生计而操劳,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国家公共生活等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上。二是公民的政治沟通水平和公民的政治资讯能力大大增强。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又改善了参与渠道、方法等,比如网络微博、博客。

经济收入和经济地位的差别也对政治参与产生重大影响。它使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成为中国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我国社会经济收入差距的拉大,使社会利益分化日益严重,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在利益协调的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公民越来越从本群体的利益要求出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为维护其自身合法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认同,加强与政府的联系,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倾向于向政治系统表达各自的特殊利益和政治诉求。目前我国缺乏可遵循的利益表达、利益竞争的制度化规范约束,这导致某些个人和阶层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稀缺政治资源谋取利益。在谋取利益的过程中,部分个人和阶层对于参与行为、后果以及应负责任缺乏理性的认识,在政治参与的方式、程序、过程表现出盲目性和随大流等特征,往往采取静坐、围攻政府等非理性化的政治参与方式。这在很大程序上干扰了社会政治系统的正常运作,严重危害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

(二)政治参与的社会生态要素分析

按照政治生态学理论,我们应该把政治体系、政治生活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自然的背景和环境之下,给予全方位考察。社会体系是政治体系赖以存在的基础,政治决策、政治行为,应当与社会和自然相调适。完整的社会体系是由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要素组成。要使社会体系成为一个完整、严密、有机的整体,必须合理、顺畅地把社会各要素组合起来,建立相应的整合机制。它就是现代组织形式,如阶级,阶层,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是当代社会各种利益和要求的汇聚点和表达者,其优势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社会组织具有较强凝聚力,能把所有成员团结起来,形成高质量的利益综合,从而在政治参与中发挥较大作用。其二,社会组织通过发动团体成员,参与策划战略,进行利益综合和利益表达,从而对政治系统的决策活动施加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虽绝大部分公民是以组织或团体名义参与政治生活。但是,他们在政治见解和要求方面却可能完全相反,公民的政治行为,基本没有经过组织协调。同时,由于一般组织自立性差,在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方面功能不强,使得无法对组织成员的政治要求作出积极回应。因此,虽然大多数公民都是一定政治组织的成员,然而参与政治活动时公民很少以组织名义出现,参与行为较少体现组织性特征。相当部分公民在向政治体系施加影响和提出要求的过程中,干脆直接直接以个体的名义。于是,中国政治参与陷入这样一种矛盾状况,即表面上的有组织和整齐划一,而实际上的混乱分散和无组织。

(三)政治参与的文化生态要素分析

按照政治生态的角度,任何一个政治体系,都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细胞——角色。一个政治体系要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必须以愿意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作为支撑作用。没有良好的角色,大戏无法开演;没有优秀的公民,政治体系无法正常运行。同样地,政治体系只有尊重其成员,认为它们是独立个体和鲜活生命,才能赢得成员与角色的对等的尊重,才有可能形成二者间的生态互动关系。国家与公民个体之间良好的生态互动关系依赖于公民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政治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状态,即从传统到现代、单一到多种不同类型的政治文化相互交织的现象。尤其是臣民文化,它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公民在政治参与上的消极心理和行为来自于依附型的臣民文化,这是几千年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政治文化在民众心理积淀而成。臣民文化是人民对统治者的盲从、愚忠所构成的政治文化状态,是一种带有明显奴性色彩的政治文化。它从根本上否定人的独立个性,漠视社会成员的自主权,消解人的自由意志。臣民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即使今天,它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仍深远。臣民文化使人们在政治参与中呈现出服从、被动倾向,行动上体现为普遍的非参与趋势,从而导致政治参与冷漠。

三、创新政治生态环境,促进公民政治参与良好有序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的政治参与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面对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新情况,我们必须改善和创新政治生态环境,从制度上保证公民政治参与朝自主化、理性化、合法化和有序化的方向良性发展。

(一)拓宽政治参与渠道,促进公民参与的理性化发展

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理性发展必须健全公民政治参与机制,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首先必须完善我国各项基本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使利益主体正当的利益要求和政治诉求均能以法律形式得以保护。其次,畅通参与渠道,搭建参与平台,引导政治参与有序进行。健全民意表达机制、社会听证制度、社会舆论监督机制、民主评议制度等。拓宽参与渠道,可以预防公众行为的失控,保证公众参与在法律框架内有序。第三,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作用,确保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广泛利用各种渠道,如博客、电子信箱、接待日等,让不同的群体有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广泛而畅通的渠道对于满足公众参与的愿望,保持社会安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力培育社团组织,提升公民政治参与的力度和水平

相对于公民个体参与政治而言,社团组织能大大提升政治参与的力度、渠道,能强化利益表达功能,扩大对政府政策影响力。在政治不断发展的今天,为规范和统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不断培育各种专利益集团,推进社团组织在规模和质量上的双重发展。然而目前不少中介组织存在管理不善、组织涣散等问题,导致新社会阶层无法很好的表达利益要求。为加强其在推动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方面的作用,必须完善其管理和服务。对目前不少社会组织仍依赖政府有关部门的状况,应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增强其独立性,即做到经费自筹,人员自聘,工作自主,编制自定。其二,提高社团成员素质,加强内部管理,为各阶层人士政治参与提供好的平台。培养和造就一批从事社团工作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在社团活动中培养成员的团体意识,强化成员对团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社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界定好自身的角色,严格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及时准确地向政府表达社会阶层成员的利益和要求,提高自身服务水平,而促进政府改革,从而协助政府善治。

(三)加强公民文化建设,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理性化程度

从政治生态角度看,公民文化环境是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公民文化是一种区别于封建专制社会的封闭意识、愚民意识的现代政治文化,其在意识形态上体现为多元意识、理性意识。培育公民文化可以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培养公民的政治价值观,从而增强公民政治责任感。为此,必须进行公民意识的普及教育,即培养和塑造公民的现代民主意识,包括自主意识与独立人格、责任义务意识主动知政议政参政意识等。对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塑造理性公民。一个成熟的公民必须具备必要的政治知识。在社会教育中普及现代政治文化和法律文化教育,培训他们政治参与的基本技能与知识。因而,我们要使社会个体从小接受公民文化的熏陶,使公民充分认识自己的权利、自由和责任,懂得以合法的方式和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目标,从而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燕:浅议建造合同准则实践及建议[J].会计师http://www.xiexiebang.com/2012(8).[2] 杨庆中:浅议完工百分比法在施工企业核算中的利弊[J].山西财税,2011http://www.xiexiebang.com/(1).[3] 马彦坤、甘玉江、谢晖:谈建造合同准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2008(12).[4] 周海霞:建造合同准则的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http://www.meiyuanjj.net/ 2011(8).

第三篇: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无论任何人,都对自身、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逐渐认识自己在人生成长中的责任,形成深刻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的过程。当代大学生目前尽管还未承担某种重要职务,但是将来会在不同的岗位承担相应的职务,承担着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因此,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必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来区分,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去认识。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意识。如“精忠报国”体现南宋名将岳飞对国家的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范仲淹对人民的责任意识;花木兰替父从军体现了一位女儿对父母、对家的责任。

根据《汉语大词典》,“责任”一词有三重涵义:其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其二,份内应做之事;其三,做不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在这三方面都应加强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将来能承担社会某一方面、某一岗位的责任意识。尽管目前在校大学生以学为主,但是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大学生将来在国家建设中主力军的作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责任观念。

二、培养大学生坚持做好份内应做之事的责任意识。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把学业搞好,才能谈得上未来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否则不但没有承担社会责任,反而成为社会的负担。因此,必须指导大学生集中精力学好理论知识,并紧密地与实践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为。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生活自理意识培养。现在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深受父母溺爱,力所能及的事也由父母包办,造成自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应加强学生生活自理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明白凡事依赖父母,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使他们自觉增强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有助于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培养大学生勇于承担过失的责任意识。大学生做错事时,往往缺乏承担过失的勇气,这是责任意识不强的体现。因此,应耐心地教育他们,只有那些什么都不做的人才会不犯错误。只要做事,就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犯一点错误不要紧,关键是要勇于承担责任与改正错误,不要遇到荣誉就争,批评就躲。

第四篇:1国际视野下创新人才的培养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国际视野下创新人才的培养

周满生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周满生。今天跟大家探讨的题目是《国际视野下新人才的培养》。我们主要是围绕着创新人才怎么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今天要讲的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想讲一下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背景和相关政策。第二个想谈一下就是21世纪人才要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质,从国际上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第三个,我想讲一下就是创造力培养的实践,包括理论方面和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来的一些探讨,就是来自于国内外的经验。最后我想总结一下从中外比较的角度来谈一下就是国外培养创新能力给我们哪些启示和借鉴?通过中外的比较,我们能从中吸取到哪些经验,有什么教训。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背景与政策

那么,谈到背景的问题,这几年学术界也好,包括教育理论和实践界谈论得比较多的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老先生在生前多次跟温家宝总理谈到这个问题,就是说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创造性的人才?钱学森本人的这段话是这样说的:“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是钱老的原话。围绕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那么国内科学界也好、科技界也好、教育界也好都在探讨这个问题。

这里边我想讲一下就是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耶鲁大学莱文谈的一些观点。因为我们知道,从1902年开始,在教育部的主持下召开了四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召开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目的就是请国外、国内一流的大学来共同探讨教育领域里边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推动国际中外的高等学校的国际交流,同时为改进中国的高等教育教学包括体制,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思想等等方面来提供参考借鉴。第一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都在北京举行,第三届是在上海的浦东。第四界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是在南京来举办的,是在去年5月份在南京举办的。来自国内100所985、211的大学校长出席了这次论坛。特别是我们请了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校长,包括耶鲁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包括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美国的、英国的牛津、剑桥,包括像俄罗斯德莫斯科大学,法国的一些著名大学的校长来共同探讨这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其中主要议题就是怎么来培养创新人才。

耶鲁大学的莱文校长是第三次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做演讲,他和前两次演讲共同的事情就是特别倡导美国的通识教育。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要取得成功,需要什么呢?有三点是中国的教育和科技需要加以进一步强调和重视的。

第一个我们大家都知道是反复强调的,需要建立世界一流的基础研究,因为基础科学是所有应用技术的源泉。

第二方面是要有足够的财政支持,政府和市场能够支持高风险的原创性的企业。我们知道现再大的科技发明创新往往是产生在哪里呢?就是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我们都知道像苹果、微软一些大的科研成果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在这些跨公司的研发中心产生的。这里边需要投入巨资,通过大学和企业的密切合作,特别是政府的支持,那么来进行这种有风险的原创性的研究,因为这些原创性的发明创造往往要经过许多次的科学实验,通过孵化器的转变通过再申请专利产生产品,然后不断地对产品来进行改造那么最后投向市场,像这样的话,这种原创性的研究是投资非常巨大的,必须要政府给予足够的支持。

第三个问题发展通识教育认为什么呢?那么,涉及到中国的教育体系了,他认为,同美国相比,中国在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认为是有缺陷的,关键在哪呢?就是认为我们的课程体系,我们的教学法在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是欠缺的,有必要来参考学习,这是美国的通识教育的模式。

通识教育模式不是今天就提出来的,较早要追溯到40年代的时候,我们知道美国的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他叫康南特,他在1945年的时候就提出了通识教育有四大目标:第一个是要培养学生有效的思考能力。第二个是培养学生有效的沟通能力。第三个要培养学生恰当的判断能力。第四个是对价值的认识能力。那么这个就是说目的主要是能够培养一个经过对问题要有慎重积极科学的全面的思考,能够作出独立自主判断的这样的学生。

那么,经过60年来的演变,这个四大目标就发生了变化,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现在全球越来越进入一个多极化、全球化的时代,看任何问题都要有全球化的眼光,不仅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包括信息化和各方面的推动要从国际视野的角度来看问题。

第二个通识教育特别强调的是什么呢?就是要传统经典的“博雅”教育成分。那么强调对古典的像伯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哲学经典理论的传授,特别要强调的是什么呢?要学古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典语言像拉丁语等等。那么现在通识教育不仅仅要学习这些经典,特别是要什么呢?是要关注现实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像涉及到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像水资源等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综合里面的问题。第三个就是叫做强调科学教育,那么这个科学,现代科学是涉及到四个方面,现在英文有一个词叫Stem,这个S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英文的科学science,“T”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英文的技术,technology,“E”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M”就是指的英文的数学,是mathematics,把这四个字的字头合起来,STEM那就是什么呢?现代的这个通识教育要强调科学教育,第四个特别重要的是什么呢?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多元的价值观念。那么这个多元他认为就是多元的培养学生的多元批判性的价值思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那么,美国哈弗大学有一项研究,经过长期的追踪调查发现,同通识教育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有四个发展阶段。这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叫什么呢?叫二元论的阶段。就是学生从中学进入高等教育的学期,往往在中学的这种受的教育,往往把事情截然分成好、坏、正确和错误两类,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简单分成好与坏,正确与错误这两类,就是把任何的事物要不然是对的,要不然就是错的,就是非黑即白的判断方式。

第二种方式是在经过了一段的学习之后,第二年叫多元论的阶段。就是说认识到一个问题可以找到多种的解决方法,事情无所谓好坏错正,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但是他认为包括解题也好,包括看问题也好,你们可能也从多个角度从不同的价值体系来看这个问题,我们经常看到大学生的辩论,这么多年来给你一个命题,你可以从正方角度来回答,也可以从反方角度,这样是什么呢?就是训练学生从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一个问题,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的时候叫相对主义的阶段,学生经过两年左右的理论学习和独立思维判断的逐渐养成了,就认识到判断事物的对错好坏一定要有一定的条件,而且一定要有一定的标准,这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那么,你看问题一定就是要基于一定的哲学观、世界观这个基础上来看问题。

第四个阶段叫付诸行动的阶段。学生能够自己对事物好坏正错的理解来判断,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努力追求。在这个基础上,无论在科学事物也好,无论在社会科学发展经济等等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的思维判断的过程,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奋斗目标,甚至终身的为这些目标进行努力奋斗,努力追求,形成一个追求,不断地认识真理,发现真理来追求真理的这么一个过程。

那么这里边莱文就多次提到,中国的本科教育包括很多欧洲的大学认为是缺乏两个关键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的因素,这是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第一个是什么呢?其认为我们的教学的学科的设立和学生选择课程的视角往往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他认为绝大多数亚洲大学和包括欧洲大学在内,把本科是作为一个专业教育,学生在18岁的时候,一入校就往往选择了自己的终身的职业。比如说我一下子进入了工程、化学工程、电子工程、机电工程,那么我的学科的这个基础就围绕着这些专业来学习,很少去学习别的东西。当然现在学科发展了,很多的过去单一的学科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已经变成了跨学科、多学科的知识了。另外他提出来就是说,中国的教学法是一个生搬硬套的方式,学生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学习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不去开发人的独立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毕业生的思维狭窄。

对比起来,他们认为这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学生,在前两年会选择各种各样的学科,然后再选择一个主课来进行学习。包括我们发现他们研究生大学,学生可能进入了工程系,可能进入了大的这个学科领域里边,但是,他有多样的选择余地,多学科的选择余地。我们看学生在教学计划的指导和这个老师、导师的指导下来选课,这种选课那么他可能一学期选3-5门课,在听了两门课以后,他觉得这门学科不太适合自己,他也有可能把这门课去掉,因为你要教就把它给取消掉,然后再选学别的课。而且他们学生选课是比较广的,当然是围绕着他专业的主干,但是他选课的范围是多学科的,通过多个学科的接触,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视角。跨学科的广度能够使毕业生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来解决新的问题。当然传统的学科设置是有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实习等等,过去我们大学的课程传统的课程是这么来设置的,现在当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对发展通识教育的问题,在第四界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就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当然强调通识教育不仅包括我刚才讲的这些美国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敦大学这些校长,包括牛津的、剑桥的,他们也都强调了你要培养学生,你要发展通识教育,当然他们的方法不同。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他们和美国的哈弗和耶鲁这些模式有共性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他们更强调对学生的像哈弗,像牛津剑桥他们强调导师制,那么通过设立导师制来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那么我们很多的中方的大学校长在谈到这个问题上,他们认为就是:每一种教育模式都必须有文化、社会的适应性,通识教育在美国具有悠久历史,在中国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具有中国特色,需要移植和改革。

中国这些年来在很多大学也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实验,强调宽口径、多渠道地来培养人才,特别是要打好学生的大学一两年阶段宽厚的基础。比方南京大学搞了像“三三制模式”。通过三个培养阶段,第一个叫做大类培养,第二个是专业培养,第三个是多元培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养,另外他是通过三条的发展路径,那么一条路径叫专业学术类的、第二个叫跨专业学术类的,第三个是就业创业类的,学生可以根据这三种不同的路径来自己选择一条发展途径。当然这也是一种通识教育的探索,在中国的很多大学,比方说北京大学举办的元培班;浙江大学举办的竺可桢学院,像科技大学举办的少年班都是强调这个多种人才、多种不同途径的培养人才这个模式的实验。

中方大学校长还特别的谈到这么一个问题,就是说,大学是不能千校一面,必须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发展特色,要形成学校的特色,学校要进行分类。通识教育可能更适合于研究型大学,而对于强调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和一般的四年制本科院校还是应该以就业需求、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因为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定位。

大家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也是非常认可的就是什么呢?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高等教育,特别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要着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需要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立论、辩论或者对于自己的论点进行修正。他们讲到就是说,现在顶级大学的考试不会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事实,而是让学生去解决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碰到的问题,分析一个观点的正反两个方面,同时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是去考知识点,而是考学生的自我探究的这个进行议论或者辩论的能力,去分析一个观点的正反两个方面,同时去表达自个的观点。

这里边就涉及到什么问题呢?教师教学风格的转变,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思维,让学生挑战彼此,挑战教师,采取互动的方法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我们都知道不是单向的,是双向的,不仅是通过课堂内的教学,包括课下的,包括通过ICT技术各种方法来进行互动的教学来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思维。

当然就是谈到这个通识教育的培养,这里边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比方说,我们中国的大学学科的设立往往是从本科生阶段是授予学位,像法律、商业、医学、工程,这些都是法学士、商学士、医学士、工程学士,本科生士是培养专业人才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而美国研究型大学更多的是专业性的人才,是在研究生阶段来培养,他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位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美国始终是第一的研究生培养的大国。

从总量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提高得非常快。我们的在学人数根据去年的统计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就是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了3150万,是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的大国,当然不是强国,这个不是强国体现在哪呢?当然,一方面主要是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如果从研究生培养的规模来讲的话,我们现在的研究生在学的总人数大概是150万,美国是200多万,美国还是第一的研究生培养大国,这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什么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呢?他们培养专业型人才是通过研究生阶段来培养的,而且特别是什么呢?就是改变教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是非常困难的,考试制度是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中国的考试的内容是比较专业化的。美国的考试往往大家都看到ICT、ACT,GRE这些考试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的能力。

我们就下一步就谈到我们今天的这个核心的议题,就是怎么来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问题。刚才探讨的是高等教育里边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大学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大家对这个问题是有质疑的。研究表明,创造力不是只有少数人才具备的特殊才能,而是绝大多数人都拥有的潜能,通过教育为人才的创造力培养奠定基础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创新型人才主要当然他是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有一个塑造的过程,打基础的过程,在工作岗位逐渐地来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不少国家从中小学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人的创造力的培养,并将其提升到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们看近些年来,很多国家在它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里面都强调了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去年7月,中国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全球性的教育工作会议,在会议上,颁布了我们国家2010-2020年的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不仅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发展方针、保障措施,特别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改革方案。其中第一个就是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当然还有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生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那么当这里边都是围绕着怎么来培养人才来这个最根本性的这个体制来进行改革的。

在规划纲要里边提出来,创新人才培养要着重在三个方面,特别在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方面,第一个是要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制度不是为少数学生、个别学生来服务的,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国际有一个概念,有一个理念叫“Education for all students”,就是教育为了全体学生。第二个就是要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第三个是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另外,我们要树立系统培养的观念,就是说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不仅要从基础教育做起,而且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形成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的培养体制。

第二个在规划纲要里边就提出来,培养人才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结合、因材施教。

第三个创新人才培养是离不开培养人才的环境,这里边就特别涉及到如何来革我们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人才评价的制度。社会选用人才的制度为人才培养来创造一个更良好的环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境。

大家都知道,去年的5月5日,党中央、国务院也颁布关于人才培养的十年发展规划,里边特别提到人才培养不光是教育的问题,学校教育面临着任务,还包括人才的使用、人才的回归,吸引人才,怎么为人才不断地成长来设计更加良好的科研环境、教育环境等等。

那么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这就是我们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里对这个人才提出的一个总体的发展的目标。

二、基础教育领域的国际关注点

第二个问题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基础教育领域的国际关注点是什么?近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各国都非常强调要培养21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的素质,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标准。因为,社会在不断地变化,尤其在当今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这种转型,对人才的结构、层次和内涵等放民的规定已发生了很多的变化。那么,各国都在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那么来探讨21世纪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怎么来制定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来落实培养21世纪的人才。

这里边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就是亚太经合组织从21世纪初就不断探讨21世纪人才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他们专门的成立了一个21世纪人才培养的委员会来探讨21世纪人才所需要哪些最基本的技能。那么2004年,APEC召开了第三次亚太经合组织的教育部长会议。2008年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了第四次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会议都在连续地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看一下这个秘鲁召开的第四次APEC教育部长会议的宣言,他提到什么呢?说当今教育培养的人才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才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经济体一致认为,为什么它用各经济体呢?因为这里边涉及到我们国家的台湾、香港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成员,因为它是我们中国叫做地区,所以在这里边它用的是经济体,一致认为21世纪每个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和技能包括什么?第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二个创新能力,第三个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个,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五个团队合作的能力,第六个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他认为是最核心的能力和技能包括上述的能力。

为了获取这些能力,就必须进行教育制度改革、整合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和转变学习观念。为了应对21世纪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社会的严峻挑战,APEC确立了教育领域的四个优先重点领域:第一个是什么呢?就是数学与科学教育,第二个是语言特别是外语学习,第三个是职业和技术教育。第四个是信息通讯技术和那么这四个优先重点领域确定之后必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须还要进行整体性的教育体制改革。APEC就对这四个领域的重点和行动实证研究和比较教育政策的研究。这里边就提到了,不仅我们看就是刚才APEC强调要培养能力和基本技能,近些年来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组织,包括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现在的基础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哪些的核心素养和基础能力。

(一)六种核心素养和能力

那么我们总结从不少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来看,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是受到了高度的重视。那么,这六个方面第一个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和科学素养。第二个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三个是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第四个是利用现代信息通讯的技能。第五个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第六个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这六个是从基础教育阶段就要扎实的打好基础。

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学生数学的科学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刚才我们说APEC亚太经合组织里边他们对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来进行了分析比较,他们认为说东方的国家包括什么呢?中国包括中国的香港、台湾、澳门都在内以及新加坡、韩国、日本这些东方国家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是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成绩,重视进行大量的训练。这是东方国家在数学科学这些方面它特别重视两基,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那么西方国家包括什么呢?因为APEC它主要是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认为它的学习是学生和教学是强调学习的过程,重视兴趣和个性,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是东西方经济体的差距。

在现实中,东方经济体成员在数学与科学学习的基础和成绩比较好,而西方经济体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较明显的特色。那么,我们通过这个他们的比较之后,那么东西方都认识到要充分认识到各自的优势,那么西方的经济体强烈意识到需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普遍提升学生的数学和科学能力,而东方经济体那么深刻感到需要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包括质疑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这里边双方都感到了面临的危机和挑战需要相互的学习和相互的来借鉴。

那么我们也知道,去年的12月,OECD进行学生学习质量方面的考试、测试,叫做这方面的考试,一共有68个国家,包括全世界的大多数的这个西方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都参加了学生对科学、数学和语言能力方面的测试。中国的上海5100名学生在这个测试中独占鳌头,不仅大大地超过了68个国家测试的平均成绩,而且特别得它的平均成绩比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美国中学生参加的学生测试的能力要高100分,70多分,在美国和整个西方都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在这个问题上探讨上,共同的也认为什么呢?中国的学生特别强调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但是他们也共同地就是谈到这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教育那么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内陆地区和发达地区发展得非常不均衡,在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上海学生的测试成绩不能够完全代表整个中国学生的成绩。另外强调中国的学生非常得注重打好基础,但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这个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还是有很大的缺陷。那么在这个关于成绩和学习结果的甚至教育政策方面的探讨,一直到现在还在延续,那么对很多西方国家认识到对这个问题给他们敲醒了警钟,他们认识到中国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一样,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从我们自身的来讲,我们确实是感到了,我们的学生在基本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特别是这个独立的思考能力方面、判断能力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欠缺。

第二个就是涉及到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质是不少国家的教育在21世纪人才培养中重点关注的方面,越是科技发展的今天,人文素质的培养显得越重要,因为人才的理科素质与人文素质从来是相得益彰而非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这里据个典型案例:以色列。以色列在教授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人格素养的养成。以色列当然它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中,那么由于同中东、同阿拉伯国家长期以来的相互的敌视,那么以色列在这种夹缝中他是非常注重学生的爱国思想、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那么在他们国民的人格素质中,树立爱国思想、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特别重要。那么,在中等教育毕业之后,学生必须先履行保卫国家的公民义务,那么就是说你高中毕业后必须先要去服兵役,那么其他国家当然也有,像韩国、新加坡都有学生有这个服兵役的义务,但是以色列这些是中等教育毕业只有首先是要去服兵役,经过军旅生涯的这种磨炼,学生的爱国思想、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牢固地树立,那么并且融入了他的人格素质之中,所以以色列的大学生具有非常强的纪律意识和资质能力,从一个侧面他体现了他的整体人格的素养。

第三个除了数学、科学、人文素养很重要的,现代国际上是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大家都意识到国际合作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于是各国纷纷致力于建立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培养人才的国际理解能力。像日本、韩国很多国家的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都把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力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在中小学的教程中也都加强了这个学生国际能力理解力这方面的相关知识。那么,当然加强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是离不开外语能力的提高。

第四个,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知识技能这方面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的培养。因为利用现代信息通讯的技能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能力,对国民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平等和公众的参与、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满足终身学习的需求都起着重要作用。培养人才的现代信息通讯方面的技能已成为不少国家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手段。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韩国。韩国从上个世纪末就特别强调对学生信息通讯技能的培养,那么,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像《信息化促进基本法》、《ICT建设三年计划》、《ICT应用于中小学教学计划》、《ICT教育发展五年计划》,使韩国最终完成了对所有中小学ICT教育的普及和相关设施的建设。而且,他们不光是这个强调这个素养,它是把它ICT知识它把它分成素养教育和活用教育两方面,所以我们看各种教育各级会议上,一个是韩国,一个是新加坡,往往是作为信息技术,包括加强管理者,教育的学习技术技能的培养,怎么把ICT通过对知识的整合,现代通讯化技术垄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怎么来调调ICT校园的建设,ICT平台的建设,新加坡和韩国这两个方面都有很多的经验。

第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创作里不是只有少数人所具备的特殊才能,那么需要而是绝大多数人都必须拥有的潜能,关键是你怎么能通过科学的教育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我后边会是从这7个方面来讲培养学生这个创造性潜能核心的要素。

多年来,国内外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可将其核心要素归纳为以下方面:(1)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2)为学生构建知识基础;(3)让学生学会问题发现;(4)培养创新型教师;(5)改革课堂教学;(6)训练思维方法;(7)改革学生评价方式。这七个方面我们在咱们讲的第三部分会详细地说。

在讲这个,再回到注重学生基本技能能力培养的方面,还有一个就是怎么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的能力和技能。因为我们都知道,人才的主要价值都必须通过就业市场来体现,学生是不是具备适应就业的各方面的能力就成为检验教育是否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一个重要的尺度。在培养学生的就业创新能力方面,我们国家在本世纪初的时候,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方案,这些年来,在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今年,又召开了创业创新的技能的高端的研讨会,那么,这些方面很多学校像哈尔滨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南大学在这些方面都有很多的方面,今天由于时间关系这方面不展开了。

(二)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标准

第二方面我想讲的是什么?在强调培养学生基本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核心素养方面还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强调什么呢?一定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标准。我们发现,很多国家都在制定新的中小学的教学标准,学习计划、指导大纲。日本的文部省,在2008年2月的时候就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学标准和学习指导大纲,从2009年春天就开始实行新的教学大纲。

法国国民教育部在2006年7月11日政令中推出了界定共同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法令——共同基石法令,从7个方面对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应该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制定了具体标准,并规定了评估方式,这七个方面包括法语、数学、人文、外语、信息技术、社会交往和公民意识、独立自主和主动进取精神。

俄罗斯2008年开始在中小学逐步推行新的普通教育标准。计划从2008年9月1日起在初小(1-4年级)实施新的教育大纲,2009年9月1日开始推广到高小和初中(5-9年级),2010年高中部分(10-11年级)也将实施新教学大纲。新标准与老标准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有的教育标准注重于规定学生应掌握多少知识(最低知识量),而新教育标准则主要注重对人的能力的培养。新教育标准将更加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人才道德及其所掌握的学科及知识的要求。

(三)注重发挥教育在拔尖人才和社会急需人才方面的作用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什么呢?不光要培养所有学生的基本的素养,现在越来越重视发挥教育在拔尖人才和社会急需人才方面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像韩国、日本在七八十年代以来,就特别强调教育均衡的发展,就是他们非常在注重教育质量的同时,特别强调教育的公平,那么韩国在70年代的时候,他们推行一个叫做教育平等化的这么一种运动,首先在小学,然后在初中,然后在高中来强调教育的平等化,就是说那么制定了基本的教育质量、教学标准,然后教育主管部门就根据这个标准来配置资源,设立划一的实验室、操场、教室来均衡的来配备这个教师和校长,而且在同一学期,不同的学期实行校长和教师的流动,首先是在海岛、在偏远地区来实行教育平等化。我们现在看,我们到日本和韩国,当然不说像法国这些国家,欧洲国家,那么学校的基本设计、框架设计及学校的结构,课程基本都是同一的,那么这个里面它当然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方面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韩国特别要认识的是现代培养人才太单一,模式相同是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他们近年来也开始了强调精英教育、英才教育。

2006年6月,韩国以总统令的形式颁布了修订的《英才教育振兴法实施令》。致力于打破原来平均划一的教育体系,立足高中阶段,大力加强精英教育,力求通过自主化、多样化的办学模式而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我们国家因为当时在70年代末,在结束后是同经济部分先富起来,我们也比较强调就是办重点学校、办示范性的学校,因为资源有限。随着经济的共同发展,使个别人先富起来那么到共同富裕,我们在教育上相应的转变就强调要兼顾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特别把公平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强调消除东西部发展,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异,和不平衡。在强调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在教育资源配置,包括物质投入和老师、校长的配置方面强调教育均衡发展,但是我们想一定要兼顾到拔尖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我们还再简单讲一下以色列,以色列国家虽然小,但是它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非常强调,理念是什么呢?就是刚才我们说的,重视学生的国际视野的培养,注重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业评价,强调学生学术民主,强调人文精神,所以以色列虽然国家不大,但是它拔尖人才的培养那么确实是被世界所在意。

那么我们再简单地说一下,在某些精英方面的人才,那么有些国家是各有特色。举一个例子是印度。那么印度的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既强调高端,也强调一切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致力于通过高等教育培养IT领域的拔尖人才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印度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参照,建起了6个“印度理工学院”。这些学院从印度各地招收最优秀的学生,聘请世界各国知名学者授课,其毕业生质量堪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媲美。这些毕业生逐渐成为缔造印度IT产业大厦的精英。今天,正是因为这些学院的拔尖人才支撑着软件产业的大厦。

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功,在于:第一,政府对软件人才培养给予战略上的重视;第二,注重合理的人才结构;第三,强调培训机构专业化。

那么我刚才说出了韩国,像日本,日本就是近年来也开始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培养这个制造技术工作者,培养支援事业人才项目,通过地区、企业的联合,在试验、学习与课堂的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的开发与实施。包括什么呢?服务领域、商业、信息、管理等综合知识的这种高效的创新型人才他们给予高度重视。

再比如西欧国家的瑞士,瑞士自然资源是非常匮乏的,它立国主要是依靠人力资源开发来成为最发达的国家。瑞士始终强调教育和培训是立国之本,特别是以工作环境合为一体的职业技术教育,使得瑞士成为年轻人失业率最低的欧洲国家。我们知道,只有在少数国家像德国、瑞士、奥地利、瑞典这些国家是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不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这个国家。

瑞士的职业技术教育一直是保持着“双元制”的基本模式,而且在企业的师傅带徒弟这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个环节上,那么在黑样中层的职业技术这方面的技能人才占了大量的时间,那么有利的保证了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特别另一点的就是瑞士特别强调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尤其是行业协会的和教育机构的合作是非常的密切。那么这个是我们讲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包括多个领域,包括实用人才、拔尖人才、实用技能型人才都是什么呢?那么,这些都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非常主要的组成部分。

三、创造力培养实践:来自国内外的经验

下面,我们就侧重讲怎么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国内外的经验主要是哪些方面。我刚才说了,我们从七个方面来介于介绍和剖析。

(一)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

第一个就是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力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定要从小抓起。我们国家和国际都进行了一些重要的研究,实践研究,像我们国家心理学林崇德教授通过他近20年来的研究,他认为,幼儿就有创新能力的萌芽,主要是表现在哪两方面呢?一个是好奇心,第二个是创造性想象,是他们创新力形式和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表现。孩子就是他的好奇心特别重,特别爱提问题,实际上这个是创造性思维一个很典型的表现。小学生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性想象日益发展起来。中学生的创造力更多地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情境所激发,超越了虚幻的色彩。因为小学生往往他很多都是从头脑中爆发出来的这种想象,而中学生的创造力就表现更为成熟性、主动性和有意性,能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解决新的问题。林崇德教授就认为,到了17岁,青少年的科学创造能力趋于定型。17岁是什么?高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这个时候特别就是从小学到高中这个阶段,对青少年的科学创造能力的形成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在我国教育界存在的一种偏颇观点是:认为中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打好基础,创造力的培养是大学阶段、研究生阶段的任务。而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加大这一阶段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力度,如果等到定型以后再进行培养,提高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二)为学生构建知识基础

第二个,培养学生创造力就一定是打基础,构建基础知识。学生必须学习基础课程,在基础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很有益的。我刚才讲到,中西方相互借鉴,他们就特别,就是说现在越来越加强学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生两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学习。那么,我们国家刚才讲的也是优势所在是什么呢?我们始终强调为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基础。

(三)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第三个就是让学生学会发展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学会如何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教导学生感兴趣地探索,让学生成为成功的问题的发现者,那么学校是一个学生提问题、解答问题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仅仅回答问题的地方。不仅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而要让他们善于提问题,而且让他们回答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历史和实践表明,科学上的突破,技术上的新,无不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这一方面的名言非常多我们就不去说了,是不是。我们课程教学的目标,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提出问题。

举个例子,美国数学教师理事会他们搞了一个叫课程评估标准,他认为中小学生的数学教育要达到什么目标,首先他们认为就是说我数学第一我要让学生重视数学,因为现代社会数学是很多科学的基础,必须要重视数学。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对解决数学有自信心,所以我们看现在西方国家很多它的数学、它的科学课不难,中学觉得学生一到那比我们低二三个年级,为什么呢?他就是说,让学生的从基本它不是给他很专业的这个解体方面的能力,他就是说让学生对解体他有自信心,他们要让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解决者,通过学习数学来进行数学交流,来学会数学推理,而就是说把它作为一个基础的方法来交给学生,那么这是他们数学达到的目标,而不是说让他们去,那么一下子就进入了很深的数学知识方面的学习,那么让学生那么可能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时候就出现分号了,有些人认为,唉呀,这个数学太难了,我不是学数学的料,所以说数学教育它的目标是什么呢?让学生重视数学,要对解题有自信心,成为数学问题的、发展问题来解决问题这是数学目的的目标。

(四)培养创新型教师

第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离不开我们必须要有一批创新型的教师。在心理学界有一个心理学家叫罗森塔尔,这个罗森塔尔提出了叫“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皮格马利翁” 效应是什么呢?就是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期望是被学生起点和发展过程中,不要给学生过高的台阶,一定是要让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去关怀影响学生的发展。那么,这里边就是说,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创造力。

另外,我们知道耶鲁大学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他一个就是说发展学生创造潜能有12条策略,其中一条策略就是讲,教师的态度对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有非常重要的作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用。教师既可以促进学生的早性潜能,像现实性转化,也可能阻碍学生的发展。

日本的一个教育学家叫恩田彰,他认为就是说提出一个观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该具备有七条:首先教师要有创造性。第二,教师要有求知欲。第三就是说一定要形成创造性的班集体。这个小的环境里边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小的环境里面第四个很重要的就是什么要有宽容的理解和温暖的气氛。第五个是要和学生一起学习的态度,教师和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来解决问题。第六个,这个环境非常得宽松,一种非常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且这个学习环境包括社会、家庭各方面来形成的一种环境。第七个就是创造性的评价。

所谓创造性的教师应该说是怎么样的呢?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而且把它积极地运用于教学之中,并且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我们看现在美国最新的改革里边,就是特别鼓励教师把新的跨学科的成果及时地转换到教学的手段里边去,像心理科学的、组织科学的,这种很多跨科学的研究和科学方式,科学思维运用到新的教学法里边。

(五)改革课堂教学

第五个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肯定是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渠道。事实证明,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决定着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程度。如果教师采取说教式授课方式、大量运用封闭式问题、强调记忆和背诵,那么无疑会极大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力。相反,如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问题、自由地表达思想,而且把错误(因为学生的思考他主动地探索是肯定了他的思维方法可能会出现,单一的或者出现不正确的这种错误)同样地视为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地会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创造力。

我们这里再简单举个例子,就是法国的从做中学,美国的科学数学十分强调孩子自己建构知识,学习的主题主要由学生提出,实验的过程同样由学生尽可能地独立完成。法国强调,就是说错误是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错误往往能够起到建设性的作用,教师不能够代替学生的自我更正,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发现科学的事实和概念,成为法国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方法。这个方法叫从做中学,我们的前任教育部的副部韦钰,他也是工程院的院士,就在他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中特别的倡导法国的从做中学,在不少省市和地区做了和法国的科学家、教学学家共同来做从做中学的科学实验,也取得了很良好的效果。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六)训练思维方法

第六个,培养创造性思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训练发散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为此世界各国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课堂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中,致力于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基本方法以及一些创造技能,如类比思维、等效思维、迁移思维、重组思维、逆向思维、头脑风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方法。

因为像头脑风暴,这个在很多的大学生、中学生里边让大家坐在一个小教室里面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每个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来进行观点方面的交锋,那么这种叫头脑风暴,很短的时间里面大家通过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来共同寻求这个解决方式,解决问题的途径,像这些都属于什么呢?就是这个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训练他们表达方法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来培养塑造学生的职能品质。

(七)改革学生评价方式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第七个方面就是刚才讲的要改革学生的评价方式。我们现在更多的现代检验学生用的是什么方法呢?叫标准化考试,这种考卷,大家是通过选择ABC,对答案进行作出选择。这种标准化方式使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思考和想象;测试是基于对事实性知识的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对低水平知识的记忆和重复,使教学成为对填空、多项选择等考试题目的机械训练,我们现在很多社会举办的补习班就是让学生重复做题,拿各种试题来应对应试教育,现在是遭多了教育者的批喷和抨击。现在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欧洲国家,像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很少或已经不用这些类型的考试来检查高标准教育的质量。因为这样的考试仅仅检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向学生提出思维上的挑战,没有空间展示个人对问题的分析、推理与解决,更不能反映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做什么。所以我们看多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那么除了这个多项选择等一部分内容,更多的是就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进行测试,包括现在的美国的GRE这些考试也是,不光是原来早期的那种仅仅强调多项选择这些方面的考试。

美国在2000年初的时候,曾经进行了一项Gallup的民意测验,只有13%的公众相信标准化考试是最获得测验学生成绩的方式,而85%的公众认为,标准化考试与教师设计的测试二者的组合,或者学生表现的档案袋与其它一些学术能力证明的组合,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最优选择。就是说一定要通过多样化的测试来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四、中外比较:启示与借鉴

最后我想简单说一下的就是中外比较,上面我们介绍了国外的一些关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所谓的一些探索,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得到什么样的借鉴。

我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确实比较扎实,逻辑思维能力比较高,尤其在各种各样的竞赛中能取得好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着学生“记”的多,“思”的少;做题多,分析少;注重知识教学,忽视思维方法的训练;强调复杂、繁琐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个性、需要、兴趣、选择、判断等问题。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我们是还是受制于长期的、传统的考试为本、功能为本的考试目的的这种束缚,我们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基本上还是一考定终身。学校教育的是完整的学生,评价的也应该是学生的完整表现。因此,评价应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察上来。

1999年5月的时候,杨振宁从北京师范大学作了一场讲座,这个讲座叫“科技与大学”的学术报告,而且同学生进行了对话,他讲,他说,中国的教育哲学与西方的教育哲学大不相同,西方培养的学生兴趣广泛、勇敢、自信、有创劲、傲慢、自大,培养方式是非连续的、跳跃的,而中国培养的学生则知识面窄、胆怯、缺乏自信、消极、谦逊、有礼貌,培养方式是连续的、按部就班的。杨振宁1999年这个讲话,今天我们来看我们还是没有太大根本性的改变。

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教育方式,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创造力培养,它强调开发学生更高水平的思维技能,而不是突出对知识的记忆。我们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孩子哪怕是在小学的二三年级,老师设定一个命题让学生回去自己去找答案,你到图书馆,你让你自己去查书,你自己去进行问家长,你自己去到社会上做一些简单的调查,那么这个里边是什么呢?就是强调学生自主思维能力,而不是老师给你一个固定的作文的模式、答题的模式,这个是从小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养成。还有一点,我想这个是涉及到教育体制的问题,我们确实是多年来大有同的中央集权的这种教育体制,我们有我们国家的特点,我们有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我们有我们的培养人才的基本的模式。而美国是地方分权的教育地方体制,当然它的特点就是灵活性、多样性,它是存在着一定弊端的。

但是我们反过来看,它确实是为创造性的教育策略和课程的多样化是留有相当的空间,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鼓励创造力的应用。那么在教育教学环境中,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创造性的,甚至是怪异的想法,美国教师给予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情景,老师可能坐在桌子上,然后提问题,学生就回答问题,而教师不轻易地否定和肯定某种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答复,而是积极的诱导,让学生之间展开辩论,而这种方法那么大家认识到国内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确实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有很重要的基础。

我们应当综合东西方教育的优点,特别要吸收西方教育的长处,尊重青少年的个性,激发学生宽广的兴趣,鼓励学生广泛涉猎知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勇于打破旧框框,勇于创造。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认识活动凸显出来,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还要强调什么呢?就是创造力的培养是来自教学,而且要来自长期的这种教学实践活动。那么我们往往有时候就是说,我们开了一个这个课外的爱好班、兴趣班,课外的某种活动来说是培养创造力,或者有些人认为,唉呀,创造力的培养和现有的教学环境和现有的教学计划不一样,是令起炉灶的新的一种教育方式,实际上这个因为创造力的培养是来自于中小学教育的常规的教学环境中,关键是你的教师有没有意识到,刚才讲要有创造性的教学环境,要有创造性的教师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不是悬空的也不是来自于某某星期几下午进行的某类课外教学活动,它是必须要来自整个的教学实践过程。

那么,综观国外对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实践,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设计创造课程和训练创造技能来培养;二是将创造力培养贯穿于学科教学中。创造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受着知识、智力、动机、认知方式、人格特点等个体因素的影响,同时受着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校环境等都会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那么,最后我想我还是要回归到我们的纲要上来,就是2010-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里面总结出来的说,我们要强调抓几个方面:

第一个注重学思结合。鼓励学生大胆置疑,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第二个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特别要强调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生的实践课程和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第三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优势。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也不能完全用同一的模式,同一的,刚才讲到某些国家注重英才教育的,这也是我们国家过去强调重点班、重点学生的这个某些的优势所在,但是这里面要用科学的、循序渐进的不能拔苗助长的这种培养方式来强调因材施教。

我们需要以跨文化的比较为视角,深入了解国外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实践经验,从而为提升我国青少年创造力提供可靠的依据。还要帮助学生确立新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把学习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我想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的一个过程,那么在学习、研究和中外比较中,我们来更好地来探索、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环境、氛围进行体制的改革,培养学生机制的改革,使我们的培养学生的这个方面能够在培养创造力方面得到更大的提升。

谢谢大家!

第五篇: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教案

南充市李渡中学 李敏

教学内容: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白孩子缺乏责任意识的原因。

2、通过学习,让家长知道孩子缺乏责任意识在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现。

3、通过学习,让家长掌握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具体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让家长掌握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共同来探讨的主题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发自内心的叹息和哀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了,除了学习和游戏之外,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做,犯错后千方百计找借口推诿。一些高中生还经常对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的话,轻者横眉冷对,给父母冷暴力;重则大吼大叫,肆意谩骂,甚至拳脚相加。这些以自我为中心、为我独尊的孩子身上缺少一种做人的基本品质,即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孩子健全人格和能力发展的基础,而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言行举止决定了孩子责任心的强弱。本课我们将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为话题,从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表现以及如何培养孩子责任心几方面做一些探讨与交流,希望家长朋友们能从中得到一些收获,受到一些启发。【新课教学】

家长都希望孩子有责任意识,可孩子的责任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责任意识的有无都与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从家庭教育这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孩子责任意识缺乏的原因

一. 孩子责任意识缺失的缘由。1溺爱式教育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得到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正是我们给孩子的过分的爱致使孩子没有机会独立做本该由他们负责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比如:孩子迟到了,家长解释迟到的原因是自己睡过了头,不愿孩子;学生完不成作业,有家长就打电话或者让学生带纸条解释完不成任务的原因,自己承担责任。许多父母把无限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孩子衣服从来就没有自己洗过,吃完饭就把饭碗推到一边,玩过的玩具随手就扔,被子要让妈妈代叠,洗脚要让妈妈打好温水,写作业要让妈妈给念题目,上学时书包也要让妈妈给背„„孩子们就这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

2.功利主义的教育 重智轻德、重利轻德,看中孩子的成绩而轻视孩子的品德,这是很多家长的通病。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想帮家长干点什么,家长便会说把你的学习抓好就行了。父母认为孩子成绩好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渐渐地孩子认为什么事都有与他们无关,唯有学习、读书才是正经事,只要书读得好,成绩好什么事都好说,否则------。因此,他们变得“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再关心别人,不懂得爱别人,不再“多管闲事”,以至于长大后,孩子们变得无情无能、无责任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周边的人为他们付出的再多,在他们的眼里也是理所当然的。

3.完美主义的教育

很多家长蛮横地让孩子走自己精心设计的道路,并对孩子进行一种完美式的教育。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出一点差错,学习要名列前茅,能力要超强,待人接物要恰到好处。如果做错一件事,就全盘否定孩子的所有努力,甚至给予严厉的惩罚,迫使孩子不敢负责,害怕失败,怕受惩罚。

4.家庭诚信品质的缺失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家长本身在对人处事上缺乏责任,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久而久之对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灰产生极坏的影响。

5.问题家庭爱的缺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家庭开始了动荡和奔波,造成了离异、单亲、留守等家庭。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对自己都无责任感可言,自己又有什么必要去树立责任意识呢?

二.孩子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 1.对家庭成员情感淡漠

不关心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的生活,不体谅父母的艰难,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要求别人围着自己转,是孩子缺乏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

2.随心所欲,缺乏集体观念

对班集体不负责,对大扫除、值日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不珍惜班级荣誉和形象,破坏纪律,影响他人;与不良人员交往等。

3.缺少社会公德意识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到处刻画等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公共场所高谈阔论;面对弱势群体的求助视而不见、漠然处之;破坏公共设施、出口成“脏”等。

4.以身试法,漠视生命

面对困难怨天尤人,甚至采取报复他人、毁灭他人的极端方式解决。

5.借口成堆,逃避责任

作业没有完成,就说老师布置作业太多太难;上学迟到,就说父母生病;开家长会父母未来,就说父母不在家;某课考差了,就说老师没有教好。。。,总之出了问题,不是先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想办法推卸责任,完全没有担当意识。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身教重于言教,用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去影响孩子

解决孩子责任心的问题必须从父母做起,无论是工作还是为人处世,父母都要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决不推卸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并且有意思地寻求子女的帮助,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离异家庭、留守家庭,更要经常关心孩子,挤出时间负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让孩子明白,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虽然分开了,但对孩子的爱是永恒不变的,父母时刻都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影响、教育孩子。

2.构建民主家庭,激发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让孩子勇于担责 民主、平等,说来容易做来难。有的家长凭自己的想象给孩子设计好人生道路,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完全没有民主,只有专横。在这种状态下,根本不可能激发孩子的责任心,甚至会引发孩子的不良情绪。在生活中家长必须面对现实,弄清孩子的心理需求和人生计划,和孩子一起规划未来。在家里有什么重大事情时,尽量征求孩子意见,让他们参与其中,家长要真心听取孩子意见,尽量采纳,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应该负起一份责任。

3.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现在的高中生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太累,只要成绩优异,其他什么都可以不做,可谓是“一好遮百丑”。家长认为家务事只要自己做就行了。这种观念使孩子从小就没有对家庭负责任、尽义务的意识。所以,家庭中的有些事情,虽然父母能做,但必须有意识的让孩子去做,要让孩子有意识地承担家务劳动,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之类。家长要督促孩子,在孩子完成后,家长要给予真诚而恰当的鼓励。

4.尊重孩子,从改错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一些家长,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是完美主义者,只能接受孩子成功,却不能接纳孩子的错误。可以说,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孩子犯错误很正常。家长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正视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把错误摆在面前,提出一个可行的,孩子能接受的解决方式。和孩子一起分析,一起面对,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提出补救措施,并尽力改正。让孩子在鼓励中承担责任,改正错误。当然对于有错不改的孩子,实施恰当的惩罚是必须而且必要的。

5.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

对于高中生,我们要让他们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学会对社会负责。比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给老人让座,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等,通过这些他们力所能及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6.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选择是一种权力,也是某种努力的体现,孩子会因为拥有选择的权力而变得独立、自信、自律,充满责任。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很少给孩子选择的权力,很多孩子在为家长完成理想,为老师完成意愿,很少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学习。高中分科时,酷爱文科的孩子被塞进了理科的课堂,酷爱艺体的孩子被强行送入了普高的校园,于是,很多的悲剧就是由于选择的问题而发生了。【课堂小结】

让高中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创新意识,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流,责任感教育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高祖重视。所以说,家庭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就应该是教育孩子怎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希望我们今天的探讨对于你的教育有帮助。

【课后作业】

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下面的测试题,了解孩子的责任心。1.当自己的父母吵架时,你会怎么做?()

A.心里害怕

B.避开 C.找其他亲友劝说

D.自己劝说 2.你了解自己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吗?()

A.都了解

B.部分了解 C.都不了解

3.你觉得我们能为环境保护等问题做什么吗?()

A.什么也做不了

B.看情况,不能做也不能怪我 C.尽自己的力量

D.保护环境都是空话,主要还是靠国家 4.你在家中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吗?

()

A.会

B.会,但家人不让我做 C.基本不会

5.对社会中有失公平的现象,你持什么态度?()

A.很正常

B.与我无关的就不管 C.与我无关,但我很厌恶

D.深恶痛绝 6.当孩子和别人产生矛盾,你会 ?()A.经历推卸责任

B.包揽全部责任 C.弄清事由,各负其责

7.对待孩子的教育,你会

()

A.不闻不问

B.非常重视 C.委托他人

D.视情绪而定

温馨提示:希望通过简单的测试,提醒家长从各个方面关注、理解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下载培养小学生在公民视野下的责任意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小学生在公民视野下的责任意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有一些孩子生活草率、做事不认真、学习马虎、......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在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精选)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关于责任感 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感呢?我查了教科书,比较严谨的阐述是,真正的责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1、 你怎么理解“责任”、“责任意识”? 2、 你认为责任意识在自主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3、 你认为责......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研究报告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家庭、集体、祖国、社会负责的认识、情感、信念。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责任一词有两重涵义,一是指份内应作的事,即义务;一是指因没有作好份内的事,而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同样,责任意识也有两重涵义: 第一重涵义体现在对义......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1、 你怎么理解“责任”、“责任意识”?2、 你认为责任意识在自主管理中有什么作用?3、 你认为责任教育包涵哪些内容?表现在哪些方面?4、 请结合实际谈一......

    培养国际化视野管理人才

    扩展视野 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 (一)集团公司国际化发展认识 “走出去”时不我待,是集团公司势在必行的重要出路。集团公司的“市场、资源、国际化”战略发展,在海外建立了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