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7:5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镇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镇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第一篇:**镇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市乡镇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年以来,我们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以满足农民群众的公益性事业服务要求,构建服务“三农”新格局为目标,以公益性事业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为取向,按照“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和“财政出钱、购买服务、合同管理、群众认可、考核兑现”的原则,稳步推进改革,将镇直属事业单位(除财政所,中小学校和卫生院外)全部改制转体,彻底打破了旧体制,构建了新型的农村公益性服务体系和“以钱养事”的新机制,促进了农村公益性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现将我镇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深化农村公益性事来服务体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深化农村公益性事业服务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撤并转制站所,成立服务中心。

根据《**市镇(街道办事处)事业单位转制实施办法》(**发[2005]21号)文件精神,除财政所、中小学、卫生院外,镇其他事业单位转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中介服务机构,即将农业服务中心整体转制;将文化服务中心整体转制,党成校并入文化服务中心一并转制;将畜牧兽医站整体转制,更名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将水利站整体转制,更名为水利服务中心;将土地城建环保所整体转制,更名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镇居委会依法退出事业单位序列。各服务中心法人到位后,统一按要求到民政部门进行了社团登记,成为独立法人实体。

(二)妥善安置转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镇事业单位转制以后,74名原在编在册人员(含居委会参加改革的使用事业编制的2人,兽医站集体编制人员26人)中,随单位整体转制,转换身份63人,主动辞职10人,辞退1人。具体为:镇农业服务中心转制16人,辞职5人;水利服务中心转制5人,辞职1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转制29人,辞退1人;文化服务中心(含党成校5人)转制11人,辞职1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辞职3人;居委会转制2人。以上转制人员根据**市委编办《中共**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镇转制事业单位及居委会原在编在册人员退出事业编制和财政供养序列的通知》(枝编办发[2005]10号)正式退出事业编制,人事关系转到市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事代理。

同时,我镇采取多种办法积极筹措资金,共为74名转制人员缴纳了养老保险120多万元,参保率100%,全部发放了保险证。对自愿辞职的10名同志按相关补偿标准共发放补偿金204508.49元,并签订经济补偿合同,解除劳动关系,同时还帮助他们办理了下岗再就业优惠证。

各服务中心从事农村公益事业服务的人员,由业务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认定其相应的资格,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最后通过面试考核,各服务中心共确定从事公益性服务人员17名。其中农业服务中心4名,文化服务中心3名,水利服务中心4名,村镇建设服务中心2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3名。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与其受聘的从事公益性服务人员签订了劳务合同。并在公开栏上公开了各中心的公益性服务人员、联系电话、服务内容、考核办法及合同书。印发了11000余份《**科技》附刊,公开上述内容,发放到全镇所有农户,使所有服务对象知晓。

对未受聘参与公益性服务人员,一方面坚持原有的各项改革政策不变,另一方面鼓励他们积极开展经营性服务,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三)探索建立“以钱养事”管理新机制。

根据事业单位转制后的实际情况和**发[2006]23号文件的要求,我们制定出台了《**镇农村公益性事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从运作方式,经费预算,管理等方面积极构建新的服务体制,确保农村公益性事业的发展。

1、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兴办公益事业。

我们对各服务中心采取委托服务的管理方式,将农村公益性事业项目分为常规性、固定性公益事业项目和非常规性、非固定性公益事业服务项目两种。对于常规性、固定性的公益性服务项目,由镇政府与各服务中心签订服务承包合同,通过合同形式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要求、服务报酬和考核结算办法。各单位再与职工签订合同,明确任务,分解到人。对于由全市统一下达到镇的公益性服务项目和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的公益性服务项目,由根据市审批方案,由镇按有关程序优先发包给服务中心。另外,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还设置了临时性公益事业服务项目,既有利于结合本地实际,也增强了灵活性。

2、由政府统筹事业经费,实行分期拨付。

按上级要求,镇财政将农村公益性事业服务经费按照部门预算要求纳入财政预算,并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服务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钱随事走”。公益性事业服务项目按照项目进度实行分期拨付,若增加服务项目则增加财政支出。三年过渡期满,由财政拨付的兴办公益性事业的资金额度不减、用途不变,并随财力状况的好转逐年有所增加,以确保公益性事业的发展。今年落实到项目的资金总额为411349元。其中农业服务143000元,比上年增长4.25%;畜牧服务23900元,比上年增长134.31%;文化和广播服务89000元,比上年增长6.93%;水利服务69000元,比上年增长49.42%;城建服务13900元,比上年增长15.24%。

3、对“以钱养事”实行合同管理、量化考核。

农村公益性事业按照“财政出钱、购买服务、合同管理、群众认可、考核兑现”的要求,对农村公益性事业实行项目化、货币化、市场化管理,由镇政府与服务中心签订服务承包合同,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包括服务内容、经费标准、时间要求、服务报酬、考核结算和兑现办法等,确保公益性事业落实到位。年终考核以镇为主进行,会同市直业务部门共同考核。其中农户签字认可占考核比重的30%,镇级考核占40%,市业务部门考核占30%。村民们都称赞这种“群众签单,政府埋单”的考核办法好。公益性事业服务经费的70%分期拨付到各单位,30%与考核结果挂钩,年终结算。目前已拨付到位经费247650元,其中农业服务中心100100元,畜牧防疫中心17000元,文化服务中心64150元,水利服务中心49150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17250元。

二、我镇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深化农村公益性事业服务体制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经过改革,职工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转变,服务和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原来指望政府拨款、依赖单位派工,如今身份彻底转换了、“铁饭碗”砸破了,也就不等不靠了、不闹不要了,而是主动找路子、闯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求生存、谋发展。公益性事业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扩大,服务的品质不断上升,群众满意的程度不断提高。

(一)通过变革公益性服务方式,提高了政府的公益性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以钱养事”的新机制节省了养人费用,政府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也相应增加。通过变革财政预算方式,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公益性事业服务经费不足的问题。农村公益性服务经费在预算方式上改过去按人头定投入为现在的按项目种类、数量定支出,经费额度得到了保证;管理方式改过去镇管理为现在的市镇国库中心统管,加强了经费的监管,确保了经费专款专用。2005年,我镇按照合同参照年终考核结果据实拨付资金361398元,今年公益性事业服务财政预算达411349元,比2005年净增49951元,增幅达13.82%。同时,这次改革科学合理划分行政执法职能、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将行政执法职能上交市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公益性职能归口镇政府“三办”负责,经营性职能全部推向市场,从而明晰了承担这三种职能的相应主体,彻底将公益性职能剥离出来,避免了过去由政府一把抓三种职能,公益性职能被弱化的问题。而镇政府也从大量的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由“无所不包”的行政领导转为“有的放矢”的服务指导,提高了行政的效率。

(二)通过创新用人和分配机制,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服务人员干劲不足的问题。

这次改革动真碰硬,在分配制度、用人办法上实行市场机制和灵活措施,使之激励性更强,活力更足。多劳多得,奖勤惩懒、以绩定酬;通过对服务质量实行合同管理,量化考核,不定期验收检查,**镇已经在公益性事业服务方面初步建立了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制度。一系列举措极大地触动了服务人员的神经,更新了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公益服务人员的市场竞争意识显著增强,服务质量和创业热情大大提高,过去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等不良现象得到根本性扭转,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过去是“以钱养人养出懒人”,现在是“以钱养事争着干事”。各中心一批技术人员敢闯敢拼,利用近年来我镇农业发展的大好形势,深入扎根农村基层,为广大老百姓搞好有偿技术服务,实现了农业发展和自我发展的双赢。农业服务中心鄢振喜同志利用自己的业务专长,开办了一家种子农药门市部,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方面的服务,既服务于农,又受惠于农。水利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和李金龙两名同志被宜昌市水利局聘请,负责宜昌市水利局在**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监理工作,月薪1000元。

(三)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提高了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

改革后,各服务中心转制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实现自我管理、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在改革前是有限的经费全花在了人头上,现在是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各中心不得不自我加压,向市场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各中心纷纷重新制定规章制度,实行绩效工资,坐办公室看报喝茶的人少了,跑市场跑用户的人多了。制度创新出效益。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向内挖潜,执行街道绿化卫生和卫生费收取承包责任制,既降低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卫生费的收取率。文化服务中心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东凑西借,筹资2万多元发展广电宽带业务,到日前,已发展业务几十户,已收回全部投资,这一业务将成为文化服务中心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钱养事”新机制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各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在考核中,群众纷纷反映改革后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变好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作风转变了,工作中心下移了:过去是有时请服务人员“找不到”,现在是主动“送上门”,过去“蜻蜓点水”式的服务变成现在的“全程跟踪、定向服务”;过去只“唯上不唯下”变成现在把田间地头当成“自己家”。

实践表明,我镇的“以钱养事”改革通过创新服务体制,农村公益事业不但没有弱化,反而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以钱养事”真正“养”出了一种新观念,“养”出了一个新机制,“养”出了一批新能人,“养”出了一群新产业,收到了政府、服务人员、农民三方满意、三方受益的理想效果。

特此报告!

中共**镇委

**镇人民政府

2006年12月25日

第二篇:以钱养事调查报告 Word 文档

嘉鱼县动物防疫‚以钱养事‛机制运行情况调查及改革建议

游安平,彭习斌、刘时臣

(湖北省嘉鱼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我县动物防疫‚以钱养事‛机制基本情况

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加强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试行意见》(鄂办发[2006]14号)是我县农村公益性服务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的纲领性文件。2005年我县以动物防疫为主要内容的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开始实行‚以钱养事‛机制,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完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机制的建立、推行与落实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乡镇畜牧兽医站整体转制情况。根据2005年以来,省、市、县制定出台的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机制,强化农村公益性服务‛的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全县畜牧兽医‚以钱养事‛机制的建立,主要围绕强化动物防疫公益性服务职能,放开搞活诊疗等经营性服务的总体要求,对原事业编制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实行了整体转制。原所有在编事业人员全部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序列,按照《动物防疫法》和省、市有关规定,经考试、考核,聘用公益性服务人员44人,全县成立了8个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共剥离买断原事业编制人员76人。

1.2、‚以钱养事‛公益职能与工作事项。全县畜牧兽医兽医‚以钱养事‛机制,主要是将动物防疫纳入‚以钱养事‛公益服务职能,为强化这一公益职能,‚以钱养事‛机制对其具体事项进行了明确,这些工作事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宣传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畜牧法》、《血吸虫病防治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二是依法开展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三是依法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报及处置;四是做好畜禽品种改良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五是依法开展动物卫生检疫,开展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的专项整治。

1.3、‚以钱养事‛机制管理情况。按照省、市、县出台的‚以钱养事‛省级政策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和‚以钱养事‛新机制管理办法,全县动物防疫工作建立和推行了服务人员资质确认制,服务项目合同制,服务质量目标管理制,服务项目资金预算制,服务人员聘用制,服务经费考评拨付制等六项制度。动物防疫‚以钱养事‛的服务事项、服务目标、服务考核、、服务管理由镇政府、业务主管局和县综改办共同负责,‚以钱养事‛经费由镇政府负责结算。

1.4‚以钱养事‛资金拔付和使用情况。全县动物防疫‚以钱养事‛资金拨付和使用主要分为四大块:一是全县44名防疫人员劳务费;二是防疫物资资金;三是畜牧技术推广费、四是中心人员的养老统筹、医保和防疫人员意外伤害险等。其分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见下表:

2、五年来动物防疫‚以钱养事‛机制运行效果评价

我县推行动物防疫‚以钱养事‛新机制经过五年来的实践摸索,总的来看,该机制运行平稳,效果不错,主要有五个方面。

2.1、动物防疫公益性职能得到精简强化。2005年以前,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职能合一,职责不明。全县原8个事业编制性质的畜牧兽医站,有事业编制兽医人员76人,有不在编兽医人员50人。按照省、市、县‚以钱养事‛新机制关于‚强化公益职能、剥离放活经营性服务‛的总体要求,原8个事业编制单位实行了整体转制,全县成立了8个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通过考试考核聘用动物防疫‚以钱养事‛人员44人,剥离放活经营性服务人员82人,人员减了,职责更加明晰,动物防疫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2.2、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2006年以来,全县累计落实中央、省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5万元。按‚以钱养事‛机制,新成立的8个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完成动物防疫化验冷藏室房屋

改造面积760㎡,添置冰箱、冰柜等防疫冷链设备16台(套),防疫器械器材680件,防疫电脑6台,防疫摩托车辆20台。这些防疫条件的改善与加强,为动物防疫公益服务提供了物资保障和技术保障。

2.3、动物免疫工作及疫情监测工作得到有效保障。由于建立了兽医工作公共财政‚以钱养事‛保障机制,禽流感等六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逐步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按照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我县强制免疫工作做到了‚应免尽免、不留空挡‛。2009年,全县口蹄疫免疫5.15万头份,密度达到98.5%;猪蓝耳病、猪瘟免疫6.2万头份,密度达到97.8%;禽流感、鸡新城疫免疫610万羽份,密度达到97.2%。免疫质量经实验室监测达到农业部标准。

2.4、动物防疫效果有较大提高。免疫密度有保障,大大提高了动物防疫效果。2009年,全县牛、羊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生猪死亡率控制在3.5%以下,家禽死亡率控制在8.0%以下,达到了部颁标准,分别比推行‚以钱养事‛机制前,下降了0.5%、1.2%和1.6%。良好的防疫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广大农民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2009年,全县生猪出栏22.5万头,家禽出笼220万羽(鹅鸭出笼26万羽),牛出栏1.02万头,羊出栏1.5万只,畜牧业总产值4.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2%。

2.5、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明显增强。新机制运行后,全县动物疫情监测、疫情报告、疫情应急处置、动物卫生检疫、消毒灭源、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地向正规化、科学化方面迈进。疫情预测、预警、预报,应急反映能力明显增强。近几年来,我县先后获得全省动物防疫工作先进县、禽流感防控工作先进县等称号

3、当前我县动物防疫‚以钱养事‛机制运行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3.1、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动物防疫工作很难做到统一、高效。目前,我县动物防疫工作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而基层动物防疫的养事

经费由镇政府管理,且动物防疫‚以钱养事‛中‚事‛在逐年增多,仅动物防疫注射一项,2009年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两次猪蓝耳病防疫,全县防疫人员人均增加60个工作日。血吸虫病防治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随着我县规模化蛋鸡、生猪、肉鸭养殖的快速发展,大户排查、疫情监测、技术服务等工作量也日益增加。调查统计,相比2005年‚以钱养事‛新机制启动初期,我县动物防疫工作量增加了近32%。要圆满完成上述工作,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钱养事‛的运行机制。

3.2、防疫人员老化,基层兽医人员数量逐年减少。2006年,我县乡镇动物防疫人员在编在岗76人中,2007年退休5名、2008年退休7名,防疫人员基本上是以平均10%的速度递减,今后几年这个比例还会增加,防疫人员年龄老化和数量不足的矛盾将日益显现。

3.3、防疫人员工作压力大,报酬低,很难引进人才,更难留住人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风险非常高,条件极其艰苦,目前,一个防疫员的工资报酬只有7000元左右,而全日制兽医本科要读五年,智力开发投入与基层工作收益相差太大,很难招录能承担现代畜牧业服务的人才,要留住人才更从何谈起。

4、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钱养事‛机制的几点改革建议

4.1、改革‚以钱养事‛机制管理方式。建立事权与财权统一的管理模式,按事定费、人员聘用、资金直达。具体来讲就是:养事经费由县业务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资金由财政按县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实行直达畜牧兽医中心账户,其中防疫人员的劳务报酬要直达其个人帐户,减少中间环节,确保养事经费能真正养好事、养好人。

4.2、进一步完善防疫人员聘任制。防疫人员的聘任要按照《动物防疫法》有关建立官方兽医制的要求,参照事业单位聘任制改革的做法,实行公开招录、合同聘用,合同实行3年一签,要从现在开始有

计划地招录一部分青年学生,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4.3、进一步完善兽医工作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要进一步落实‚嘉机编[2007]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乡镇防检监督员的全额预算,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的项目申报,推进动物防疫工作与畜牧业发展、社会发展相协调,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作者简介:游安平(1965-),男,湖北嘉鱼人主要从事兽医管理工作,(电话)***,(电子信箱)1152778071@QQ.COM.

第三篇:进一步完善“以钱养事”的农村公益性服务新机制

进一步完善“以钱养事”的农村公益性服务新机制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2007年第1期 ——政治建设

“以钱养事”是我省探索并实行的农村公益性服务新机制,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种机制创新。这种创新突出地表现为:将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开,政府保障公益性事业的财政投入,经营性服务事业则放开放活;对公益性事业采取“政府采购”、“花钱买服务”,即“以钱养事”。

“政策埋单、农民签单”的办法,改变了传统的人事体制;机制运行实现了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行为社会化,政府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无偿供应和有偿服务相分离。机制创新落实了“人员竞争上岗,项目合同管理,目标责任考核”农村事业单位转制改制的改革举措,进而增强了农村公益性服务的发展活力,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达到“农民认可、农民受益”的改革目标。

“以钱养事”的实践表明,政府是提供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责任主体,负责确定项目、提供经费、拟定标书、组织实施、兑现合同,这体现了“政府主导”;所有具备承担农村公益性服务资格和能力的公益性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成为服务主体,这体现了“社会参与”。农村公益性服务项目发包单位和承担服务的主体,必须按照《合同法》规定,签订服务合同,服务项目必须一次性发包到服务主体,不得转包,落实了服务责任。服务项目的确定和政府采购的结果向社会公示,强化了事前和事后监督。服务质量和效果,由得到服务的农民签字认可,项目经费由财政提供,实现了政府承担成本责任、农民享有改革成果。乡镇农机农技、畜牧兽医、文化事业等涉农服务事业站所人员实行整合和转制,由过去的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命关系向聘用关系转变,全面实行定岗招聘,采用合同管理,实行竞聘上岗。现阶段公益性服务补助资金,按每农业人口五元的标准执行。省有关部门负责制定“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考核、评估和验收办法,并在每年年初对全省上一乡镇“以钱养事”情况进行考评。日常考核则以乡镇政府为主。

在农村公益性服务体制建设中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阶段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要求,是切实贯彻中央政策,扎实推进“湖北农村新政”的成功实践,特色鲜明、效果显著。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新机制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完善,使机制良性运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落实乡镇事业单位转制改制人员参保的有关政策

改革后,乡镇事业站所干部职工最担心的是“养老”问题,最困难的是生活出路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按照政策规定,做实1995年元月至2005年12月的个人账户。这一政策在全省各地已经落实到位,然而统筹账户的落实仍然存在相当程度的缺漏,需要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乡镇事业单位人员过多是多年来未能解决问题积淀所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一次性解决历史积累的问题,县乡的工作难度相当艰巨。尽管政策允许县级财政可以分、分阶段落实统筹账户基金,但是缺项的补充仍然是县乡财政的沉重负担。要防止财政薄弱的县(市)为了补缴统筹账户基金而挪用“以钱养事”经费,使“养事”又变成“养人”,甚至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新机制的运行效果,从根本上阻碍农村公益性服务水平的提高。

建议通过调研,摸清现阶段各县(市)在统筹账户方面的资金缺口,省级财政通过特殊转移支付补平缺口,将统筹账户基金全部落实到位,减轻县级财政在统筹账户方面的负担,以杜绝“养事”经费用于“养人”情况的发生。养老保险调标部分的基金经费也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扩大农业技术的推广覆盖面

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愈益凸显,而现实基础却十分薄弱,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省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这一状况亟待改善。虽然“以钱养事”新机制在人员录用上采取资质认定的方式,进而以提升农技人员素质来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但由于对这些人员培训不够以及农业本身需要的高科技投入,还难以从根本上达到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目的。因此,要继续倡导“科教兴农、科技支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扩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覆盖面。

一方面,要科学安排“科教兴农、科技支农”人力、财力、物力投向。在继续实施湖北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推进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星火富民科技工程,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的同时,适时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工程,制定科学的行动计划,集中资源、集中项目、集中资金,统一组织实施,以涉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投放重点,围绕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组织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农业生产资料新产品、农业生产新机具、农业种植养殖新技术的相关研究,推广普及农业资源适应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新利用、生物产业新能源和生物基因新材料以及生物新科学、新技术,组织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等方面的科学创新和技术攻关。虽然各种投入并没有直接、具体地落实到农民和农村,但是科技进步和创新通过成果转变转化,提高农业、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村经济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资源和农村生产力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益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终使转化的更大效益切实地落实于农民、农村。另一方面,要科学地促进科技进步创新成果转变转化。目前,促进转化的重点是构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这一体系是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转变转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先进科学技术普及推广的平台。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逐步建立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涉农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种植养殖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到县、乡镇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讲授现今适合本地发展的最新农业科研成果,跟踪指导,切实将科研成果推广普及,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转变转化成为可能,使良品、良种、良畜、良苗、良机具、良材、良技、良法以及善用、善策、善治深入到农村,普遍提高农民、农村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汲纳能力,丰富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加大对农民文化知识信息传播手段的培训力度

“以钱养事”中的“事”涉及农村公益性服务的各个方面,其中对农民生产技能和文化素质的专项培训应作为重要项目引起重视。现今农村人口多是未成年人和老人,文化素质不高,信息渠道狭窄,基本上没有生活娱乐设施;外出务工农民知识水平低,欠缺相关职业技能和法律保障意识。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强对农民文化知识信息传播手段的专项培训,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权益。

第一,继续做好扫除文盲专项工作。通过扫盲,使没有文化的农民可以读书看报,了解国家的时事政策,关心与“三农”问题相关的改革措施、进程,了解生产生活方面的现代常识。

第二,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前,这两项培训都要加大力度,不同类型地区应该有所侧重。从中长期看,应把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引导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农业科技培训应该同提高农民开拓和适应市场的能力、适应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机结合起来。除此之外,还要协调整合农民工输入地与输出地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一方面,要继续重视以劳动力输出地为主加强农民工培训;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强化农民工输入地在农民工培训方面的责任,这是促进农民培训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第三,丰富和完善覆盖农村地区的各种信息渠道。由于受到资金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农村中普遍缺少娱乐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家庭才有电视、收音机之类的休闲娱乐工具。这种状况显然不能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政府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要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覆盖面,充分利用建立图书室、安装闭路电视等方式来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他们的精神情操,增长他们的文化知识。

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为农村基层输入人才

人力资源是提高农村公益性服务水平的切实保障,更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据调查,目前我省乡镇基层服务人员大多以本地人口为主,而且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公益性服务人力资源匮乏现状的改善,需要政府采取相应对策,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其他优秀人才服务农村、奉献农村。由于农村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

我们建议:第一,保留毕业生的原户籍,落实服务期满后的工作安排;保留其他人才的户籍及其原工作单位,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二,建立升迁机制,这些人员到基层服务一定年限后经过考核,其中的优秀者应予升迁到理想的岗位;考核体系的建立必须规范合理,考核标准不能大而空,应尽可能细化到工作人员实绩的各个方面,等等。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安定服务人员的思想,激发他们的服务热情,这样不仅可以充实农村服务队伍,而且使本地的服务人员在优胜劣汰的竞争平台中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第四篇:2011年以钱养事服务合同

2011年以钱养事服务合同

甲方: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乙方:

鉴证方:浠水县农业局

为了规范种植业公益性技术服务行为,加速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鄂办发[2006]14号文件《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加强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试行意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浠水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钱养事工作管理细则》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本合同。

一、服务内容

根据我镇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农民对公益性服务的要求,乙方承担下列服务内容:(按照每个公益性服务人员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填写。要求任务名称及指标、服务地点、完成情况具体明确)

二、劳务报酬及支付方式

甲方每月支付乙方生活费800元,结合半年考核、年终考核,乙方按质按量完成了工作任务,全年支付劳务报酬元,分半年和年终两次结算(结算时扣除已发的生活费)。支付方式:现金 支付。

三、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按第二条的约定,在县综改办服务费拨付后,及时足额向乙方结算支付劳务费。

2、甲方应为乙方履行为公益性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小型设施、示范推广与培训的协调、重大病虫害的扑控及防治意见、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意见等。

3、甲方定期组织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交流、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

4、甲方对乙方的工作情况进行日常性的工作检查、指导,会同镇政府、鉴证单位对乙方的工作情况进行半年和年终考核。

5、考核结果和日常性的检查情况作为劳务报酬兑现依据。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应按合同第一条的约定,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并接受甲方的检查、指导和考核。

2、乙方可根据本合同第二条的约定,按时足额领取劳务报酬。

3、乙方有权参与甲方内部管理,了解甲方财务运行情况以及其他内部事务。

4、乙方接受甲方指派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四、考核与管理

1、甲方对乙方严格按照《浠水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钱养事工作管理细则》进行管理。

2、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度,每年工作日不少于240天,甲方按照签到册和服务日志核定乙方的工作日。

3、乙方在工作日、工作时段内不得从事公益性服务以外的任何活动。

4、甲方每月检查一次乙方的服务日志,公布一次日常检查和签到情况,半年在中心内部公示一次财务运行情况。

5、甲方对乙方半年和年终各进行一次工作考核,并及时公布和向鉴证方上报考核结果。

6、因甲方原因,不能及时足额支付劳务报酬,乙方可书面申请鉴证方进行协调解决。

7、乙方工作日少于240天,每少一个工作日扣劳务报酬40元,服务内容未达到指标要求的每少2个百分点扣劳务报酬的1%;乙方工作出色,甲方应给予表彰和适当的奖励。

五、违约责任及处理

1、甲方违反合同约定或无故终止合同,乙方不履行合同或不胜任工作均视为违约,由鉴证方进行协调处理。

2、乙方应按质按量完成合同的服务内容并达到规定的指标,甲方会同镇政府、鉴证方对乙方进行半年和年终考核。如乙方工作不到位,按照《浠水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钱养事管理细则》处理。

六、合同期限

本合同期限为2011年元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七、其他事宜

1、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2、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鉴证方和综改办各一份。

3、本合同经甲、乙、鉴证三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签章):乙方(签字):鉴证方(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二○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第五篇:以钱养事双代理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松滋市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财务管理

暂行办法(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巩固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维护服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乡镇农技、农机、畜牧、水产、能源、文化、广播、劳管、水利等农村公益性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乡镇服务中心”)以及市直成立的体育服务中心、市直统筹的“以钱养事”项目(以下简称“市直服务中心”),其“以钱养事”资金均属本办法管理范围。

第三条 乡镇服务中心和市直服务中心的“以钱养事”资金纳入部门预算,实行项目管理,其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

第四条 乡镇 “以钱养事”项目由各乡镇服务中心组织实施,各乡镇财政所负责管理,市综改办、乡镇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共同考核验收;市直“以钱养事”项目由市直服务中心组织实施,市综改办负责管理并对其进行考核验收。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五条 由市综改办具体负责“以钱养事”项目预算编制、管理和审核工作,根据市政府和市财政局有关部门预算编制总体要求,提出“以钱养事”项目预算编制的指导意见。

第六条 乡镇服务中心和市直服务中心按照“积极稳妥、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项目预算,不得安排赤字预算。

第七条 乡镇服务中心“以钱养事”项目预算编制完毕后报乡镇财政所集中汇总,按照“两上两下”程序审批;市直服务中心“以钱养事”项目预算编制完毕后报市综改办集中汇总审批。

第八条 “以钱养事”项目预算一经审批,不得随意调整,若确因政策性因素需要调整的,必须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规定的相关程序报批。

第九条 乡镇财政所每季度对市综改办和乡镇服务中心提供“以钱养事”会计报表。

第十条 乡镇服务中心新增资产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登记入账;处置资产应严格按程序依法审批后核销。

第十一条 乡镇服务中心不得发生新的债务。

第三章 资金管理

第十二条 市财政局预算科、国库科、部门管理科室根据市综改办考核验收情况,按照国库集中收付程序核拨“以钱养事”资金。

第十三条 取消乡镇服务中心的资金账户,将乡镇“以钱养事”资金纳入零余额账户统一管理。

第十四条 乡镇“以钱养事”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先工资、养老医疗保险再其他支出的使用顺序执行。

第十五条“以钱养事”项目实行备用金管理制度,由乡镇财政所根据各乡镇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核定500元至2000元的备用金。

第四章 支出管理

第十六条建立财政集中收付制度。对乡镇服务中心人员工资支出由财政所委托代理银行直接打卡发放;“以钱养事”项目的大额支出由各乡镇服务中心或市直服务中心提出直接支付申请,经乡镇财政所或市综改办审核无误后直接支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商;对基本养老保险支出由全市统一缴入社保专户;对其他支出实行授权支付。

第十七条 乡镇服务中心财务开支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各乡镇服务中心负责人对各项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核。单笔支出1000元以下的由各乡镇服务中心负责人审批,1000元以上的由乡镇服务中心负责人审核后报乡镇分管领导和主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

第十八条 市直服务中心“以钱养事”项目支出,由财务人员填制《“以钱养事”项目支出报销审核单》并附原始凭证,经负责人审核签批后报市综改办审查,市会计核算中心凭市综改办审查意见方可入帐。

第十九条 支出凭证必须合法取得,做到“四有”,即有合法的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有具体的事由、有经办人签字、有负责人审批。报账员不得具体经办金额在300元以上的大额经济事

项,金额在500元以上的经济业务必须有2人或2人以上的证明人签字。

第二十条 各项支出必须当月报销,对当月应列支出而未报销的由经办人员自负。

第二十一条 对无项目预算、超指标或不合法的支出,乡镇财政所和市综改办有权不予核销。

第二十二条实行民主理财,增强财务透明度。各服务中心要聘请1-2名公正廉明、作风正派、思想过硬的财务监督员,并报乡镇财政所和市综改办备案。监督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各服务中心每半年召开一次职工大会,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并对重大经济事项进行表决。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综改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8年5月20日起执行。

下载**镇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镇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岸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以钱养事”

    江岸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以钱养事” 专业岗位聘用方案 江岸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是武汉市江岸区农业局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根据工作需要聘用动物防疫检疫专业技术人员14人,实......

    建立大督查工作新机制

    创新督查体制 打通执行梗阻 建立大督查工作新机制 一、整合资源,创新驱动,构建大督查工作新格局 针对原有督查力量相对分散、影响督查合力发挥等问题,从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入手......

    市2010年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工作总结(合集5篇)

    **市2010年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 工 作 总 结 201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

    襄阳市信访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以钱养事”工作人员公告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襄阳市信访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以钱养事”工作人员公告 根据工作需要,市信访局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以钱养事”工作人员5名。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

    不断探索和建立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

    在规范中改进在继承上创新不断探索和建立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十五”期间,江北区综合经济连续保持快速增长,城乡一体化进程高速推进,都市工业蓬勃发展,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

    某镇敬老院建立特种养殖基地开展以副养院之路

    某镇敬老院建立特种养殖基地开展以副养院之路工作汇报我们xx镇共有x个行政村,x亩耕地,x人口,是典型的农业乡镇。近年来,我们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科学调整产业结构,积极......

    关于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生工作新机制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 工作新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了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新时期我旗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我旗“十一五”人口发展目标,促进人......

    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思考[本站推荐]

    为了在5年内建立起“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河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今年“一号文件”《河南省人口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