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解决方法(模版)

时间:2019-05-12 17:0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解决方法(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解决方法(模版)》。

第一篇: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解决方法(模版)

10级行政管理张玉珠1103220100

52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解决方法 摘要: 公务员制度在我国确定到现在,发展已经相对完善起来,成为我国行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行政制度的发展,公务员制度逐渐在方面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或规章办法和管理程序,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我国公务员制度在公务员录用,公务员考核,公务员管理,公务员社会保障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将在这几方面对公务员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

关键字:公务员制度,公务员考录制度,公务员考核制度,公务员管理,公务员社会保障

正文:

一:公务员制度在考录方面的问题

从1989年我国公务员制度试点至今,公务员制度关键构件的考录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通过全国公务员考试来选取具有各方面素质的人,加入到公务员队伍,参加行政工作并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义务,归入国家公务员管理体系的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享受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障的选拔公务员的制度。

但随着考试规模以及全国民众重视程度的加强以及实践的不断深入,通过是指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录用准备层面的缺陷

制度录用准备层面受到限制是的公务员的考核和选拔有失公平,影响了选拔的公平公正性。公务员的选拔是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等保障机会均等的原则、观念中进行的。而不公平的制度层面缺陷更容易导致公平性的偏离。很多人在公务员的考核中把关系、人情、面子等作为一个标准,使得公务员录用更加腐败化,黑暗化。而且依法办事的效率低下也是这种不好的风气日益居站上风。以公正为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核心价值在我国还需要不断的磨练,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明显缺失,导致整个公务员制度的运行制度不畅。

(二)录用制度技术保障层面的缺陷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方法、面试过程、考核环节、考核监督等方面也缺失公平性,考试内容,考试范围,考试科学性等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只是为了录用而考试并没有从实质上考察考生的素质以及对考生道德素质方面的考核没有形成一个好的方法,只是片面的考核阅读、分析、写作能力但对公务员工作中实际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不够,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日益严重。

(三)公务员考录的环节仍留于形式

公务员考试是一个能力倾向的考核,可以把人在某一个领域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一个测试,但对这种可能性进行一个量化的测查却需要,有个专业的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而现有的制度下的考试把一些考核环节当做可有可无的环节,使得考核不全面,而且对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人员的监督和评估不太造成压力,是的进入这一行业的人就如同进了一个大温室,一旦进入这一空间就完全不用发愁风吹雨淋,就可以高正无忧。

(四)考录专利中监督环节存在缺陷

在考录工作中建立的各种监督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因为我们没有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科学的考试监督体系,缺乏法律保障也没有对考试方法、内容及程度有定期科学性客观性的技术测定来保障考试信度与效度的落差。

(五)考录执行层面有失公正性

录用制度的执行不到位,有法不依的现象大量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试录用效能的发挥。首先,报考资格认定具有随意性,我国目前对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中,对某个职位的报考条件往往是由用人单位来随意规定的,所以影响了考试录用工作的公平性。其次,层次和级别的划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并没有科学合理的划分标准和规范的层次划分依据。

(六)公务员的考核对民众的吸引过于鲜明,是的全国掀起国考热。

随着近几年来对公务员考试的关注以及公务员岗位的保障进一步稳定,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希望可以挤进公务员的队伍中享受稳定的铁饭碗,所以是的国考越来越受重视,很多人都参加了考试,不可避免这种现象给公务员队伍引进了新鲜血液但也不可避免的混杂了一些达不到标准,各方面素质并不高,思想道德不有优秀的人,使得公务员队伍越来越乱,而且还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的出现。

二:公务员考录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科学性

设置科学的条件,有效扩大公务员的选拔录用范围,实现录用考核机会的平等。打破身份,地域,部门,行业,所有制的限制,使公务员的招录真正面向所有具备报考条件的普通大众。

(二):加强实践探索,实现考试内容科学性。

首先在考试内容上要测试考试内容的相关性,要求命题内容与报考职位的工作内容相关联,而且比例要适当。要求命题内容与应试人员将要担任工作的职级相关联,以保证考试的信度与效度,同时可以增设岗位专业考试,强调以职位为核心,实现分类考试,也就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具体专业要求增设专业考试,岗位专业考试成绩作为录用公务员的主要依据之一。其次在招录方式上,建立考试多次动态录用的新机制。

(三):完善现有法律体系,实现考录工作的 效性。

考试录用是否公正客观程序是否合理,是由有关法律建设的完备程度来决定的,要解决公务员招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还要在已有的法律基础上加强依法执行的力度。大力加强约束力度和监督机制完善,保障考录工作的公正性。

三:我国公务员管理方面的问题

自从公务员制度在中国确立以来,我国在公务员制度发展方面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进行对公务员系统的管理和发展。但是在现实过程中,并没有贯彻实施,在制度层面和相关的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缺陷,程序规则不但是法律,制度等实体规则实现的基本保障,而且程序规则还具有独立的价值。公务员管理程序上存在着的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针对分析出的问题提出完善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一)公务员管理程序没有很好地体现公务员管理理念

(二)公务员管理程序缺乏科学性,有效性

(三)公务员管理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四)我国公务员管理程序的规范不严格

四:公务员管理程序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对公务员管理程序的认识存在偏差

(二)管理程序设计缺乏科学性,连贯性

(三)我国公务员管理程序的规范不严密,要进行科学规范

(四)完善公务员管理程序设计

五: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问题

公务员考核是公务员管理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公务员的管理流程里它将职务任免,升迁,奖励,惩戒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还涉及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等管理活动。公务员考核如此重要,那么对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显得十分重要。

(一)考核方法方面的问题

<一>考核注重绩效,致使一些官员只注重量化指标,把政绩和一些面子工程联系来,不为民众办实事,一心就想搞“政绩工程”劳命伤财.为了应付上级考核,将政绩和民生割裂开来,虽得上级欢心,但真正受苦的是人民.这种严重浪费人力,财力,物力的政绩工程确实与我国当前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原则格格不入.<二>民主测评留于形式.有些单位在考核中缺乏群众的参与,他们也不重视民众参与度,致使民主程序只是一个形式,所谓的民主测评只是一个对外宣称的幌子.使得考核事实不明确,结果也不符合事实情况.<三>忽视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大多重视定期考核特别是年末突击成普遍现象.当前公务员考核制度不完善,操作欠规范,一些单位的考核指标和方法不科学,任务即繁重有没有好的考核绩效,基本流于形式,落实到下属也就草草了事,并没有受到全面重视,产生不了好的效果.(二)考核机构方面的问题

<一>考核机构不是常设机构导致考核功能发挥不足.各单位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一般是临时组建,定期考核任务简单结束后就立马解散,并没有把公务员考核的功能发挥出来.<二>考核机构在领导体制上意见不一致

各单位考核委员会或考核领导小组的成员一般由主管领导和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若干公务员代表组成.所以在实践中到底要采取哪种考核方式意见并不一致.有的人认为应该采取首长负责制,但也有些人认为由考核小组成员共同负责,前一种理解容易使考核产生偏差,失去公平,后一种理解则容易长生矛盾多,分歧大,争执时间长等负面效应,效果也如法令人满意.(三)考核体系方面的问题

<一>考核指标的统一性和特殊性缺乏适当连接.相关法律法规对考核指标体系作出较为原则的规定,具体考核指标有个单位自行设计,要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考核.<二>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未能很好的结合考核内容上过多的使用定性化描述语言,一味追求量化指标,导致考核指标体系过于繁琐,考核工作量过大,给机关业务工作和公务员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六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对策

(一)要注重全方位的考核公务员,不能只偏重绩效考核,而是要从德,能,勤,绩,廉各方面进行考核.要考核公务员是否严格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行事,还要考核公务员是否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否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办事的出发点,在能力方面,不仅重视组织能力,协调能

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信息处理等能力等,还要重视公务员是否具备联系群众能力.(二)加强公务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

公务员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人员,其工作内容是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所以就要始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方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让人民了解政府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放在首位的,从而在民主测评环节发挥监督者的功能.是公务员考核制度更好地得到完善.(三)加强平时考核,严格按照考核程序进行考核.<一>要有记录证明考核情况

<二>按照规定严格进行考核

<三>按照规定进行考核要处理好主管领导的评价和群众民主测评的关系问题.(四)实现一定范围考核指标体系的规范化

<一>继续倡导并要求各部门进行探索发现各自部门新的考核指标体系

<二>对公务员考核指标进行总结时,对典型指标体系及其实行方式进行推行.<三>.完善优秀等级和基本称职等次的评定方法.<四>应抓紧制定并定期修改规范的职位说明书.七:公务员制度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

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吸引社会优秀人才为政府工作,稳定公务员队伍和发挥公务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障。

(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对公务员的保障方面的规定不明确导致很多贪慕虚荣的公务员在进了这一行后肆无忌惮的作为,对保障体系的不明确使得他们有很多钻空子的机会。

(二)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只满足公务员的生活需要,并没有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明确使用的公务员保障制度只是满足他们的生活,没有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他们有很多后顾之忧来扰乱自己的工作,无法完全投入到公务中来。

参考文献:《国家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公务员暂行条例》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论文张亚辉

第二篇: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研究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实施《土地管理法》之后,耕地减少速度趋缓,但仍为减少趋势。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可以说我国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引起的。

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经统计,在世界160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森林覆盖率位居第120位,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居第128位。可见,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森林面积的减少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约为50亿吨,属于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从人为方面来看,主要有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五、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若按人均计,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淡水资源奇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总体而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春冬少,这导致有些地区水灾频发,有些地区又极度干旱。二是人为因素,我国国民惜水、节水意识薄弱,节水措施不到位,这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成骤减趋势,且大量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我国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不合理的引种等,此外人类非法收集、采挖、走私等行为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七、各种污染严重

在我国,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肆发展第二产业,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止于此,而以上所提到的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防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此外,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缺点,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我们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明确其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重在贯彻与落实,我们要在其指导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还有利于我们防污治污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生态环境保护上来,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国民环保意识薄弱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当在这一方面多做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等渠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还可以通过完善法制、加强监管等方式来督促人们的行为。个人则需要将思想意识落实到行为活动,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将生态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们一部分领导人已经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计划,如倡导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填海造陆、海水淡化,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个人认为政府应将这些政策方针进一步科学化、具体化,形成硬性要求,针对各地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任务分配,并按时进行成果验收,未完成任务指标的地区政府,应给与适当的惩罚。

等等。

总而言之,实现防污治污,环境保护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认识到生态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三篇: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我国所处的国际金融背景及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使各国金融市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自全球化以来,金融自由化、开放化逐渐加深,全球证券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逐渐呈现了一体化趋势。证券市场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各个维度,因此被人们称为“经济晴雨表”。在全球化的大形势下,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已初步构建,证券投资工具和品种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实现了发展和壮大,参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证券投资的发展是自1978年逐渐开始的,目前尚处于未成熟、快速发展的阶段,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二、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证券市场运行效率低,资源配置功能扭曲

我国证券市场的结构不合理。首先,股票和债券的配置过于集中,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占比不高,投资者所关心的利率结构没有体现收益和风险的正比关系。其次,证券市场的运行结构单一,主要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规模小,难以使证券市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从资源配置上来看,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不依靠市场,而是依靠政府政策进行宏观和微观层次的调控,而脱离市场的政府对于市场信息把控不够准确,获取信息不及时,就容易导致证券市场发行效率低下,证券价格严重偏离其真实价值,从而误导了资金流向,使证券配置效率大打折扣。

2、证券市场监管体制不健全,投机现象严重

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属于集中型监管,以行政干预为主,缺乏市场化的调控,行政力量远远大于法律和市场的力量,投资者对政府和政策的依赖度也比较高,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相关政策出台之后,由于不健全的监管体系,缺乏事先预防的措施,导致了证券市场程序管理力度不够,投机分子着眼于规则漏洞,人为操纵证券市场的波动,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3、投资者结构失衡

我国证券市场中,以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为主,且散户比例今年来依旧不断增长,机构投资越来越少。

中证登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账户占比99.71%,而机构投资者账户数量占比仅0.29%。个人投资者占据股市大多数账户份额,导致了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极不稳定,金融流动性差,中小投资者很难联合到一起应对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和大股东的操盘,因此证券市场目前非常容易被操控。

4、有关证券经纪人制度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证券市场自改革开放至今,已经颁布了350多个针对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1999年颁布实施的《证券法》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进入依法治理有法可依阶段,但《证券法》中没有涉及证券经纪人的概念;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证券法》也没有提及证券经纪人,而2015年新修订的《证券法》也鲜有提及证券经纪人。证券经纪人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证券经纪人资格管理政策和法规缺失,直接导致券商在实行证券经纪人制度时,缺乏有关法律和保障,因此承担着一系列本该被法律予以支持的风险和问题,所以证券经纪人在证券行业中成为淘汰率最高,流动性最强的职位,同时也增加了证券经纪人短期行为的可能性,增大了营业部经营风险。

5、证券市场中股市被分裂,股市结构不健全

股市中包括A股、B股、H股,国家、法人和内部职工所持有的股份。而目前的股市中只有A股、B股、H股可以流通,股市因各种股的流通市场不同而分裂,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

三、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证券市场自我调控机制

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以完善市场的作用,把市场还给市场,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和其他行业市场一样,以市场自我调控为主,辅以政府的宏观调控。

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在完善立法的前提下,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严格依法监管,并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赋予监管机构全面的检查、调查和监控的能力,保证其执法权力。将证券经纪人有关的制度和规范写入法律法规,对证券经纪人的行为和执业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及自律规则的证券公司和证券经纪人给予警告。保护经纪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全面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良好发展。

3、优化投资者结构,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要改变以散户、个体投资者等中小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结构,首先是制度层面要进行建设,加强优胜劣汰机制,先通过培养成熟的投资主体,形成理性、稳健的投资氛围,最终稳步推进注册制,降低上市门槛,降低上市的寻租效应,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其次,从培育机构投资者入手改善投资者结构,积极引进长期投资者,培育价值投资理念,提高上市公司分红率,反哺市场,稳定投资者预期,形成上期投资优质公司的投资氛围,使中小投资者进行高效投资;最后,要推进市场监管的市场化,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4、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杜绝各种虚假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提高市场信息的可信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各种服务机构,如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的监督和审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对上市公司的报告、中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严格审查;加强对交易所信息披露的监管;加强对媒体信息披露的监管,保证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信息公布的均匀性。

四、总结

证券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生的行业,证券市场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的发展历程,几十年的时间里得到迅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冷静地对待,积极地探索,认真而创新地去解决,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迎接全新的挑战。

第四篇:公务员制度存在问题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作者:孔杰 时间:2010-06-29 浏览次数:488 次

摘要:绩效考核是提高公务员绩效的重要手段,对于规范公务员行为、激发公务员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公务员绩效考核在考核目的、考核指标、考核方法和考核结果的应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完善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必须明确考核目的、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考核方法多样化和有效运用考核结果。

关键词:公务员;绩效考核;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3-0048-03

公务员绩效考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对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对其成绩和贡献作出评价,并根据这种评价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及晋级增资等提供科学依据,对公务员进行管理的一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加强和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对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发公务员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能,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的颁布施行以及公务员绩效考核相关的辅助条例的相继出台,我国公务员考核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考核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一、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目的不明确。考核流于形式

《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规定,公务员绩效考核是为了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从而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其根本目的应该是充分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公务员绩效的不断提高,更好地实现政府部门的职能目标。在考核目的设定上,应该能够说明被考核者职责完成的真实状况,而不应该只是一些空洞的、原则性的条文。但目前的公务员业绩考核,在目的的设定上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由于考核目的不明确,很多人认为考核就是年终写工作总结、填写考核表,根本没有把绩效考核与工作分析、公务员培训、薪酬管理、人员去留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联系起来,使考核没有任何影响力。很多部门有时甚至是为了考核而考核,不是通过考核来激励大家更好地工作、多做奉献,而是为了追求一团和气,不论工作成效搞平衡。考核中的这种“平衡”。可能安抚了一部分不安定因素,但更多地打击了被考核者的工作积极性,助长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风气,导致工作认真的同志可能得不到大家的承认,平时工作不认真,惯于应付关系的,年终考核得分却很高。正是由于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使考核陷入走过场,流于形式,基本上达不到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二)考核指标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

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考核制度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从理论上讲,这五个方面应该说非常全面,但在实际操作中,依此对公务员进行日常考核,特别是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显然不甚合理。由于这五个方面的指标多是主观表述,缺乏实际内容,对考核标准只能进行定性的描述,无法进行精确的定量统计。考核指标过于笼统,使得考核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形式,难以准确真实地反映公务员的工作作风、工作状态和工作实绩,导致考核结果的失真,严重影响了考核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此外,对不同部门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公务员,其工作性质和职责也各不相同,对他们的要求自然也应不一样,应以职位分类为基础,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才能全面、具体地反映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由于现行的考核指标忽视这些差别,笼统地以德、能、勤、绩、廉五项标准来考核所有的公务员,使考核指标缺乏针对性,最终造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使考核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考核方法较为单一。结果有失客观

目前,对公务员的考核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写评语”的定性考核方法:公务员个人填写考核登记表或述职报告,对自身工作进行总结,然后由主管领导做出评鉴意见。这种方式随意性大,被考核者在填写时,或倾向于夸大自己的业绩,或说些大而空的套话,往往定性陈述较多;领导者也大多只作定性评价,并未针对被考核者的岗位要求作出能力和完成工作情况的具体评价,因而考核就成了写工作总结。这对提高个人能力、实现个人发展、提高组织绩效不可能起到任何的作用。

此外,尽管公务员考核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公务员考核坚持“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平时考核要考核公务员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阶段工作目标情况以及出勤情况,进行时间长,内容较烦琐。因此,很多部门平时考核形同虚设,有些部门甚至根本没有平时考核,致使考核缺乏依据。而在定性和定量考核中,由于过分注重定性考核,忽视定量测评,致使公务员考核结果不全面、不准确、不真实,缺乏权威性。

(四)考核结果缺乏反馈,激励作用弱化

如果只进行考核而不将结果反馈,绩效考核便失去它极重要的激励、奖惩与培训的功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结果应该公开并及时反馈给公务员本人,使其清楚自己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以利于改善个人和组织绩效。但是在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实践中,或是由于考核行为的暗箱操作,或是考核者缺乏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的意识或能力,使考核者无论主观上和客观上都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考核结束后,就把考核结果束之高阁,不及时地与被考核人员进行沟通。即使反馈也只是简单地将考核结果通知被考核者,并未就绩效考核的情况进行绩效面谈,更谈不上对被考核者提出绩效改进建议,导致被考核者不清楚自己工作中哪些方面做得满意,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从根本上说,考核是为了使用,如果考核仅仅是做出评价,而不能成为合理使用公务员的一种手段,那么这种考核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公务员考核。公务员法中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但在实践中,我国很多政府部门对于公务员绩效考核结果的利用都存在问题,对于考核优秀的公务员的奖励往往太轻,与称职的公务员的待遇区别不大,使公务员不管实际工作表现如何都能享受相同待遇,影响了考核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此外,在考核中,还存在公务员评优轮流坐庄的不良现象,导致公务员绩效考核没有发挥其基本的激励作用。

二、完善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对策

影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体制原因,又有操作原因。因此,完善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

(一)明确考核目的。转变考核理念

按照传统的考核理念,公务员绩效考核主要是从公务员个人角度出发,为了检查公务员的工作,很少考虑考核对组织,甚至对整个行政系统、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考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基本都与我们考核目的不明确、对考核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有很大关系。我们应当准确定位目标,设定合理、科学、灵活的目标管理体系,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从而提升公务员的工作能力,提高行政部门工作绩效,使公务员工作有目标、考核有标准、奖惩有导向。积极转变考核理念,深化对公务员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将绩效考核作为提高公务员工作绩效、提高机关公共服务水平的途径和手段,而不能够把绩效考核仅仅当作一般的人事管理工作来抓。要使公务员充分认识到,只有根据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在考核中脱颖而出。通过拉关系、讲人情通过考核,都是不正当的做法。要在尽职尽责工作的同时,通过公平竞争、公正考核来提高效率,奖勤罚懒,实现政府部门的职能目标。

(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考核指标标准化

在公务员考核中,确立科学具体的考核标准至为重要。在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的选取上,应以公务员的岗位职责为依据,在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将指标更加细化。考核指标应体现对不同岗位、不同职级的公务员要求的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不能一概用一个共性而简单的指标来评价,实现考核指标的科学化。为此,要以公务员法作为制定考核指标的主要依据,以公务员的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责任作为制定考核指标的直接依据,对不同的公务员职位进行工作分析,明确每个职位的具体职责,制定不同考核指标,实行分类考核。同时,选取的考核指标,能予以量化的,均以数量表示,不能量化的则采用描述来细化每一个指标,逐步建立起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灵活运用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公务员绩效考核中,我们主要采用定性的考核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由于它缺乏客观具体的考核标准,科学性、准确性较差。公务员绩效考核是一个很难把握标准的问题,为了能较准确地反映被考核者的实际情况,并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偏差,应该灵活运用多种考核方法。在考核方法的选择上,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就是以定量考核为主,以定性考核为辅,既要有对公务员表现孰优孰劣性质方面的评价,又要有程度数量方面的评价。在综合公务员具体完成的工作数量、质量、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等定量因素的基础上,再确定考核等次,确保考核方法的科学、合理。二是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是对公务员日常工作的考察,是定期考核的基础和依据。平时考核必须形成规章制度,应根据公务员平时表现与工作实绩,进行定期考核。通过二者的结合,既可以防止由于定期考核缺乏依据,造成考核结果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又可以弥补平时考核过于具体、片面的不足,使考核更加客观、公正。

(四)重视反馈环节,有效运用考核结果

反馈考核结果是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将考核的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并指出其不足以及改进意见,能够使公务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成效和行为方式,发现工作中的不足。通过结果反馈,不但可以使被考核者及时弥补其自身的不足,还有利于政府部门整体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如果不告知公务员考核结果。考核便失去了它最重要的激励、奖惩与培训功能,影响到公务员下一步工作的进行。因而,考核者从绩效计划的制定,到整个考核流程,都应该始终与被考核者保持联系,考核的结果也要及时反馈。通过沟通与反馈及时肯定成绩,提高公务员的满足感,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考评只是手段,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才是目的。因此,必须特别注意考核结果的运用。要将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与奖惩、辞退、培训及职务、级别和工资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使考评结果成为激励和惩戒的导向依据。逐步加大奖惩力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培养、发掘优秀人才,惩戒不称职的公务员。充分发挥考核结果运用的激励作用,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机制,推动公务员绩效考核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

第五篇: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百姓金融网导读:近年来,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迅速,商业票据累计贴现量从1996年的1955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23073亿元,7年中平均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票据市场活跃程度显著提高,市场参与主体数量迅速增加,票据周转频率加快,新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票据市场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成长最快的子市场之一。

我们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票据市场的这种快速发展是一种不均衡的发展。市场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市场建设的速度,加剧了市场风险。但对票据市场一味持批评态度,有可能造成票据市场的倒退,这对经济发展、企业、银行都会带来一定负面的影响。目前的票据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人民银行、监管机构、商业银行、理论界、新闻界共同努力,客观分析票据市场面临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发展思路,共同促进票据市场健康、稳健的发展。

应当说,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对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大商业银行业务空间、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但近一段时期票据市场暴露出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整个票据市场至今仍然处在一个分散的、缺少足够透明度的状态下;票据业务具有调整利润、增加存款、稀释不良贷款等方面的衍生功能,商业银行在管理上缺乏应对措施;票据市场本身缺乏明确一致的可操作性标准,加之各经营机构规范经营的意识不强,导致票据业务在不同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发展状态不平衡。商业银行是从事风险业务的行业,风险的高低取决于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即使是一些零风险业务,如果违规操作,一样会给银行造成巨大的损失。当前票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市场信用风险加大。主要表现在:一是票据发行增长过快,8月末,票据承兑余额达12346亿元,比上半年末增加993亿元,同比增加5791亿元。前8个月,累计承兑19502亿元,同比增长98.6%,增速明显加快。二是承兑占比结构进一步分化,国有商业银行占比下降,其他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和商业承兑占比大幅度提高。今年前8个月,国有商业银行累计承兑同业占比38.3%,同比下降9.5个百分点;其他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及商业承兑占比提高到61.7%。三是人民银行调整准备金率后,市场资金面趋紧,各商业银行纷纷收缩票据规模,依靠票据转卖维持资金周转的金融机构资金链条出现断裂,可能导致票据到期支付困难。

违规办理票据业务的现象增多。例如,一些商业银行采用“逆向操作”的方法办理票据业务,也就是将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次序反向处理,先转贴现,后贴现,直至转贴现资金成为承兑行的保证金后再由承兑银行出具承兑票据。违规办理业务的风险在于违规办理业务行无法向前手行使追索权,资产很难有效保全;因手续及资料不全买入票据无法卖出或办理再贴现,带来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票据回购诈骗案件增多,内外勾结、账外经营犯罪现象出现。近年来,由于商业银行加强了对票据承兑环节的管理,对假票、克隆票防范手段和技术相应提高,票据诈骗由原来的承兑、贴现环节向转贴现、票据回购环节延伸。由于票据市场的过度竞争,各行对转贴现、票据回购业务跟单资料的审查不严,甚至出现“光票”回购,放弃所有跟单资料的审查,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产生问题的原因票据自身功能的多样性和跨市场融资增加了业务的管理难度。

一是票据集支付结算、融资、投资功能于一身的特性,决定了对票据业务的管理不能等同于一般银行业务。票据融资是从商品和劳务交易中以双方的延付行为为基础衍生的信用形式,是供求双方提供的直接融资信用。票据从一种单纯的支付结算工具逐步发展成一种短期融资工具,并以此为基础演化为特定形态的市场融资制度。目前,我们对票据的管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支付结算工具来管理,国家有关法规和央行的行政规定都是注重支付结算功能,对票据的融资和投资功能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形成了制度上的空白点。

二是商业银行在票据贴现管理和贷款管理上没有找到结合点。票据贴现业务既相同于信贷业务,又有不同点。票据贴现与贷款虽都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融资,但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已经将企业信用转化成银行信用。商业银行对票据业务的管理是一个薄弱点,如完全按照贷款管理,则影响票据周转的便利性;如按抵押式的融资业务管理,又容易出问题。如何找到票据业务管理与贷款管理的结合点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非商业性助长了市场的混乱。首先,票据经营中的各种利益极大地刺激了商业银行办理票据业务的积极性。相较于票据业务的盈利性,很多经营机构更看中票据业务的连带效应,诸如:通过收取保证金,增加存款;通过主动给企业贷款,转换成保证金,签发票据,完成存款和贷款的双重考核指标;利用票据业务被统计在信贷规模内,通过增加票据资产扩大贷款规模,做大分母,掩盖不良资产结构风险和降低不良贷款率;通过票据业务的买入卖出,提早实现利息收入,调整利润实现状况。增加利润和完成考核指标的双重压力,使得商业银行过分追求眼前的考核效益而放松了对经营风险的控制。

其次,票据市场竞争过度,导致经营行为的扭曲。业务本身巨大的诱惑力和盈利能力,使得商业银行一味迎合客户需求,经营行为出现扭曲,竞相压价、降低审查标准等各种非理性竞争行为在市场中不断出现。外部犯罪分子和内部不法之徒利用这一机会内外勾结,大量从事票据诈骗活动,给银行造成巨额损失。

再次,市场参与主体只竞争不联合,彼此缺乏沟通和协调,增加了风险识别的难度。票据市场经营的是单一的标准化的产品,必须有标准化的操作规则,但各商业银行遵循的是各自确定的具体标准和细则,降低了市场的效率和风险识别能力。一是印章的使用不规范,票据背书处有的加盖汇票专用章、有的盖公章,一旦出现纠纷,难以主张票据权利;二是票据查询查复速度较慢,有时不能满足客户要求,影响到票据业务的开展;三是资金划付账户没有统一规定,为账外经营创造了客观条件;四是没有实现违规客户信息的沟通、共享,缺乏共同防范风险的协调机制;五是一些经营机构自律不严,不严格执行结算纪律,造成票款托收困难,影响票据流通。

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低、风险控制技术差、内部控制不严放大了业务风险。

一是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经营中对风险认识不全面,只注重真票假票等贴现环节的操作风险和到期能否支付的信用风险,而对转贴现环节的风险、票据业务本身隐含的利率风险重

视不够,导致管理不到位;二是内控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对员工的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内部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犯罪的现象屡有发生;三是风险监控手段缺乏,尚未建立全国联网的计算机控制平台,无法对票据业务的各个处理环节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对业务经办人员的行为缺乏刚性控制;四是部分经营机构利用票据信用风险转化功能进行违规操作,将高风险的企业信用业务转化为低风险业务,逃避授权授信的监控。市场监管政策的缺失增加票据融资业务的风险源头。一是对票据承兑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合理的监管手段。前几年,信贷增长乏力,中央银行为促进贷款增长,对票据业务采取鼓励的政策,2002年取消了前一年出台的对金融机构承兑资格和承兑比例的限制。失去了硬约束的票据承兑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信用膨胀,缺乏真实贸易背景的循环空转,使得票据承兑、贴现业务脱离实体经济,出现超常增长。单一的比例限制固然有失科学,但对承兑没有相应的指标进行监控、没有公开透明的风险揭示制度以及市场快速扩容缺乏后续的管理措施,使得票据市场从源头上失去了控制。

二是国家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导致对票据市场监控出现暂时真空,也使一些商业银行乘机加大了在票据市场中的投机行为。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机构分设,使得近一段时间的监管未能完全到位,市场出现的一些新动向未能及时纳入监管者的视野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之经营者行为的自律性不高,加剧了一些风险的产生和积累。

三是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过多关注银行间市场和债券市场,对票据市场与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的关联性及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研究不够。中央银行在收紧银根时使用的手段包括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准备金率,没有考虑到商业银行通过票据业务的存款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影响了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几点建议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一方面要净化经营环境和规范市场秩序,另一方面需要提高票据经营机构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尽快调整票据市场管理策略。一是建议明确发展票据市场的政策,把票据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要想加强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调节作用,就应当从完善票据市场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入手,以发展具有贸易背景的票据融资为重点,通过鼓励商业银行建立票据专营机构、扩大中央银行再贴现、整顿票据市场秩序等手段,加快票据市场的发展,把票据市场的发展作为发展我国货币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点。

二是修正票据贴现业务纳入银行贷款管理的规定。由于票据贴现余额并非贷款余额范畴,银行承兑汇票的偿债人是负责承兑的银行,通过贴现、转贴现而持有其他银行承兑的汇票,实质是属于银行同业往来。因此,应改革票据贴现余额计入银行贷款科目的做法,从源头上消除商业银行通过票据业务做大贷款规模的动因。

三是加强对承兑规模的控制,把票据承兑计入商业银行或有负债。一方面,通过规模限制可以削减银行信用扩大对货币政策的抵消作用,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规定银行发生承兑垫款时将该笔垫款作为不良贷款统计在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银行不顾自身情况盲目增加承兑总量的冲动。

四是严格票据市场的监管,明确票据市场的规则,从根本上解决票据市场的管理者缺位问题。票据市场的管理者应当负责法律法规的完善、政策的落实,市场参与者的监管,特别

要做好市场的裁判,维护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保持合理的市场价格水平,引导市场良性发展。

加强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为避免金融机构之间的无序竞争,促进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当充分发挥各金融机构自身的资源和管理优势,加强票据业务交流合作,规范市场行为,有效控制风险。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统一的市场行为标准。明确票据业务中要规范印章使用,对于行际间转贴现买入及买入返售业务要求背书处必须由对方银行加盖汇票专用章;各商业银行要对彼此之间的查询查复、印鉴、业务授权书审查核实等互相提供便利;防止恶意延付、无理退票等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必须将资金划入转贴现申请行在当地人民银行的备付金账户,共同防范账外经营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是建立风险防范合作机制。针对票据交易中出现的托收无理拒付、故意逾期付款、虚假贸易背景承兑、贴现等现象突出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建立不良客户名单,采取一致行动予以抵制和制裁,严防票据诈骗案件等。

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票据研究机构,如工商银行票据研究会,扩充功能,加强协作,使之成为同业研究、交流的平台,共同研究和交流促进票据市场发展的大计。

提高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管理,规范经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要有效控制票据业务经办机构的数量和经办人员的业务水平,满足票据业务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减少操作风险发生的环节;通过严格授权,形成票据业务的合理经营布局,将业务操作风险和实物票据向专门的经营机构集中,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形成全行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从源头控制风险;建立统一的监测系统,控制操作风险,监控承兑人的信用风险;统一归口管理票据业务,实现操作流程、运作策略、营销手段、授信规则的统一。

其次,要充分发挥票据专营机构的作用。一是建立合理机制,适当增加票据专营机构的经营压力。目前,商业银行的票据专营机构大多依靠总行提供的资金进行交易,资金相对富余,且没有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市场变化引起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都没有体现在其自身的经营成果中。今后,应当对专营机构的资金实行有偿的、市场化的供给机制,强化其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风险自担,切实发挥专营机构集中经营、专业运作的优势。二是发挥票据专营机构的利益传导、风险传导和制度传导作用。通过在票据专营机构与分行的业务往来过程中,执行严格统一的操作标准,促使分行准确把握票据的贸易背景是否真实、票面要素是否齐全、跟单资料是否符合标准、承兑人是否存在信用风险等,形成全行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真正发挥票据专营机构风险防范中心的作用。

下载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解决方法(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解决方法(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200910810131艾梦媛09公事浅谈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公务员考试,我相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不断地科学化,我国公务员人才也不断地从人民群众......

    我国政府职能主要存在的问题原因初探

    我国政府职能主要存在的问题原因初探 首先,是我国政府职能一直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越位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事务中不仅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缺位是指政府的公共服务功......

    其原因我国民商事调查取证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我国民商事调查取证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熊大胜 调查取证是法庭举证、质证和认证的前提,是法庭查明争议事实真相和实现诉讼公正的基础。尽管近年来我国民商事调查取证......

    浅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论我国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存在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开始实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公务员管理的综合法律,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以国家......

    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市场化和民主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格局改变的 同时,各国政府面临很大压力和挑战。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经济停滞、财政......

    我国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我国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摘要: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就不免成为一项较为紧迫的话题。虽然现在社会的保障体系有所提升,但是我国的残疾人就业仍然是一......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 题目: 江苏开放大学 法 学 毕 业 论 文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专业方向: 民法 姓名: 刘秀梅学号: 143200120397......

    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对电脑、小说着迷 中学生好奇心比较严重,往往对某一件事而着迷,大多数学生对电脑、小说比较着迷,他们常常上网玩游戏、看长篇小说等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