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球年度大制革厂简介
全球年度大制革厂简介
欧洲区:
Industria Conciaria Virginia 意大利:Industria Conciaria Virginia是古托斯卡纳区域佛罗伦莎和比莎省众多制革厂之一。这家公司的创立者拥有30多年的制革经验,而该公司则具有20年的历史。该公司主要生产以下三大类皮革:全植鞣的皮件,手提包和箱包用皮革;用于鞋面的轻革,重革以及诸如防水革类的特种鞋革;基于高端客户需求的小牛皮和胎牛皮的效应革。
Rino Mastrotto,意大利:Rino Mastrotto 坐落于意大利的Trissino地区,主要生产汽车皮,鞋面皮,沙发皮以及皮件皮革。该集团在意大利拥有四家工厂,同时在越南,巴西,澳大利亚和中国拥有工厂。总部工厂Basmar,生产用于休闲鞋和运动鞋的小牛皮和普通牛皮,以及用于皮件的皮革。该集团每年处理1600万张牛皮,并闻名于生产高档小牛皮。共有800名雇员。集团的所有工厂都通过严格的生产过程管控降低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Conceria Cristina,意大利维琴察地区:该工厂建于1969年,主要生产沙发皮,鞋面皮和服装皮。生产工厂位于维琴察的阿里兹阿诺。工厂的产能从刚开始的1500平方米/天已经增长到现在的20000平方米/天,目前的生产量是5百万平方英尺/月。该公司的所有产品中约有65%用于出口,年产值达到5000万美金。
Conceria Mastrotto意大利阿里兹阿诺:该公司建于1958年,是Mastrotto集团的第一个工厂。生产一般的用于鞋面的涂料皮和二层绒面皮,皮件用皮,沙发皮,以及汽座皮。也生产用于皮衣的二层绒面。公司宣称他们产品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高物性,防水,可透气性,柔软且档次高雅。
Conceria Priante意大利阿里兹阿诺:该公司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创始者的儿子Luigi Prinate运营很多年了。公司70%的产品用于高档家俬,另外30%的产品则主要用于皮衣和革制品工业。近些年来,该公司也开发了用于其他领域的皮革,比如航空皮革和室内地板装潢的皮革。
ECCO皮业,荷兰东恩:ECCO皮业创建于2001年,现在约有100名雇员。同时还有100名荷兰东恩本地的临时员工。生产开始前,工人手工的检查每一张生皮。高技术的准备工段水场处理小牛皮,公牛皮至蓝皮,再发至其亚太区的工厂进一步加工。
亚太区(不包含中国大陆区域):
Eastern 制革有限公司,印度:位于清奈的ECTC公司是印度第一批荣获14001环境体系认证的公司之一。公司产品出口至墨西哥,巴西,欧盟,以及远东地区。公司主要生产牛皮,小牛皮,胎牛皮,山羊头层,还有牛和山羊的衬里皮。产品风格包括手擦皮,亮光皮,平纹皮以及休面皮。公司每月生产150万平方英尺皮革。
Farida Prime,印度:Farida集团刚建好时主要是生产针对国内市场的成品皮革。经过53年的发展,该公司已经为全球40个国家提供成品皮以及皮鞋。集团年营业额1.7亿美金雇
员约有7000人。其皮厂位于清奈,生产铬鞣或半铬鞣的小牛,山羊和绵羊皮。皮厂的月产能达到240万平方英尺同时拥有452名雇员。
PT Budi Makmur Jayamurni,印度尼西亚:该公司始建于1966年,位于瓜哇岛的日惹,已经发展成为出口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国际性公司。公司主要生产山羊和绵羊皮。公司从毛皮处理至蓝皮,并生产用于服装,鞋面,皮件和手套革。成品风格包括水洗皮,防水皮,无铬鞣和无金属鞣皮。
PT Daehwa Leather Lestari,印度尼西亚:该公司位于西瓜哇的贝克西区域,该区域今年发展迅速。主要生产出口至全球很多国家的牛皮,年生产量约为2000万平方英尺。
Mohammad Ismail Mohammad Aslam巴基斯坦:该公司简称MIMA,主要生产用于鞋面,衬里,服装,手套和皮件的山羊皮。该公司位于卡拉奇市总共有600名雇员。在购买本地皮源的同时,还从非洲进口原皮,从中国和沙特阿拉伯进口蓝皮。公司生产一系列的产品,诸如苯胺,半苯胺,绒面,变色和涂料皮。
Shafi皮业,巴基斯坦:该集团有7家工厂,共800名雇员,每年生产2200万平方英尺皮。按照其老板的说法,其位于卡拉奇市的Muhammad Shafi皮厂作为整个集团公司的旗舰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轻革生产工厂之一。其主要生产用于鞋面和皮件的羊羔皮和山羊皮。
Nam Chung有限公司,南韩:自从1981年,位于釜山的Nam Chung公司成功的制造和销售全粒面和二层皮。公司拥有每月生产150万平方英尺全粒面和50万平方英尺二层皮的产能。公司主要供应鞋类企业的皮革。
Chokwang皮业,南韩:朝光皮革位于南韩的忠州市。公司约有260名雇员,提供用于鞋,手提包,汽车座椅,家俬的皮革。公司也生产马鞍革。
Teh Chang皮业,中国台湾:位于台湾北部的泰昌皮业坚信他们有足够的能力通过在亚太地区生产皮革,供应北美和欧洲地区的真皮消费。该公司也将自身定位为中国本土市场的重要供应商。公司大约每星期处理6000张盐湿皮至成品,供应鞋厂。公司90%的原皮是采购于美国的牛皮,剩余的部分主要是采购牦牛和骆驼皮的蓝皮。
Tyche皮业,中国台湾:泰庆皮业的总部及皮革技术研发中心位于台湾的台南,集团有超过800名雇员和每年处理6万吨(2百万张)生皮的能力。
CPL集团,泰国:CPL集团位于泰国的Samutprakarn,于1989年由五个集团公司组建而成(分别是Charoensin, Lien Dah, Pan Overseas, Bang of Asia, City Capital).集团从黄牛皮原皮生产至成品,产能约有250万平方英尺每月,主要生产黄牛头层皮。
Kuo Yuen越南:Kuo Yuen皮业在2003年由位于香港的YY集团的子公司Cohen公司创建。公司每年可以处理7000万平方英尺皮革,并为耐克,阿迪达斯,和新百伦等鞋厂提供黄牛二层皮。
中国大陆地区:
海宁瑞星皮革:该公司位于长三角南部的浙江省,距离上海100公里。公司宣称拥有1亿平方英尺的年产能。公司拥有近500名雇员,其中超过60人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形成的技术团队。公司承诺通过清洁化制革技术保护环境。经过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的评审,公司已经拥有在其产品上使用“环保真皮”标志的权利。
鹰革渥太华:作为汽车真皮的供应商,鹰革公司可以追溯到1865年创建于美国密歇根州。其上海工厂生产全粒面,铬鞣和无铬鞣,高物性和汽座等级的半苯胺皮革。
浙江通天星:该公司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沈家工业区。公司使用黄牛,奶牛,阉公牛等牛皮生产沙发皮革具备约有5000万平方英尺皮的年产能,包括技术员和工程师在内总共约有1400名雇员。公司因其高新技术和卓越的质量,获得过数十个奖项,包括省级甚至全国性的金银奖项。
浙江开元:该公司也就是以前的桐乡开元制革有限公司位于桐乡市崇福镇,是该市的前十大公司之一。其生产服装和鞋面用的绵羊和山羊皮,每天处理15000张到18000张绵羊皮。工厂占地面积4万平米,拥有包括15名工程师和40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约500名雇员。
浙江泰庆:公司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的瓯江下游。公司宣称是温州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泰庆集团拥有超过800名雇员,并宣称拥有900万平米的成品年生产产能。
山东淄博宝恩大桓久:公司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山东省。由成立于1954年超过3000名雇员的宝恩集团和苏格兰皮革工业集团共同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其中,淄博宝恩大桓久拥有超过1500名雇员是集团最大的皮厂。可以为全球所有汽车品牌的中国工厂生产供应汽车皮革。
福建兴业皮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2年位于福建省得晋江。公司宣称是中国最大的真皮鞋面皮供应商。专业生产牛皮,广泛应用于鞋,手袋,箱包和沙发皮。公司通过了ISO9001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经过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的评审,公司已经拥有在其产品上使用“环保真皮”标志的权利。
河北东明皮革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河北省北部的辛集市。是辛集东明集团五家工厂之
一。集团主要产品包括纳帕皮,家俬皮,鞋面皮以及真皮服装。顶级产品出口至美国,加拿大,西班牙,俄国,韩国和日本。
甘肃宏凉皮革有限公司:公司位于甘肃省并宣称是中国发展最快的皮厂。经过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的评审,公司已经拥有在其产品上使用“环保真皮”标志的权利。其希望能发展成为符合生态学的,资源节省型的企业。
浙江大众皮革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浙江省,是海宁上元皮革有限公司和一家西班牙企业的合资公司。公司2004年开始量产具备年处理100万张牛皮的能力。主要产品是全粒面纳帕皮。
上海富国皮革有限公司:公司位于上海,与其合作伙伴GST汽车皮革有限公司一起生产
汽车皮革。也生产鞋面皮和服装皮。公司宣称每月共生产400万平方英尺牛皮,其中200万平方英尺的绵羊皮,还有200万平方英尺的汽座牛皮。
福建厦门爱步皮革有限公司:荷兰品牌鞋企爱步于2008年九月份在中国福建省的鞋厂里开了该皮厂,初始产能2000万平方英尺每年。在该厂区,公司共有4个鞋厂:三家鞋面厂,第四个则是整鞋生产厂。皮厂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一部分为爱步鞋供应真皮。
非洲地区:
Elico埃塞俄比亚:公司位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加工和出口埃塞俄比亚的绵羊皮至皮手套厂和皮衣厂。埃塞俄比亚的皮以高等级粒面和结实的纤维结构而闻名于世。该皮厂以生产全涂饰绵羊,山羊和牛皮为自豪。公司严守环境法规,使用清洁化制革技术和废水处理工厂。其手套皮系列包含苯胺,半苯胺和涂料皮。皮厂具有每年生产340万平方英尺成品牛皮,510万平方英尺成品,绵羊皮和500万平方英尺成品山羊皮。公司每年还可以生产约3.6万件皮衣,2万件皮包和6.8万小皮件。
Nakara:纳米比亚:公司始建于1989年,位于首都温得和克的北部工业园,拥有一个很大的水场和一个后加工工厂。特产是本土的卡拉库耳大尾绵羊的裘皮,酸皮状态出口至意大利的众多客户。公司也生产很多的运动皮革。生产羚羊皮和沙发用的牛皮。公司90%的产品用于出口。
Seton,南非:该皮厂始建于1965年,从70年代末开始供应汽车皮革。世腾公司于1996年购买了该皮厂,并且更新了大量的机械设备。公司位于离约堡一小时车程的豪登省,每天处理和裁剪数千张的牛皮。根据客户的要求,其可同时供应全粒面和修面皮。公司具备生产铬鞣和无铬鞣的皮,并供应全球的客户。
Bader,南非:公司位于豪登省,于1990年开始生产皮革并专注于汽车皮革的生产。公司可生产蓝湿皮,白湿皮和成品皮。其隶属于1872年就开始经营生意的柏德集团。现在由其家族的第四代经营,已经由一个小规模的鞋面皮生产工厂成长为一个顶级的汽车皮生产商。全球的7家工厂共有约4200名雇员,每天生产4万平方米的汽车皮。
Klein Karoo,南非:公司位于奥茨胡恩,1945年建立时是鸵鸟养殖场,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屠宰厂,70年代开始建立皮厂,公司宣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鸵鸟皮公司。公司产品包含一系列的涂饰风格的苯胺革。也生产涂料皮,包括金属效应,传统效应以及消光涂料涂饰风格,这些成品皮主要应用于手袋,皮鞋和小皮件。公司也生产汽车皮,沙发皮和服装皮。
Megisserie du Maghreb突尼斯:公司称作TMM,始建于1976年位于突尼斯的古兰巴利耶。公司分为两大板块,Tannery River 和Tawery River.Tannery River 工厂拥有日处理30吨小牛皮和黄牛皮的能力,而Tawery River拥有日处理10000张绵羊和山羊皮的能力。总共的产能达到每月150万平方英尺。公司生产一系列不同的皮革,包括水牛皮,绵羊皮,山羊皮和牛皮。风格包括:涂料皮,苯胺,“plein fleur”,“fleur corrigee”牛巴革,油皮和全粒面。产品最终的用途包括手套,皮鞋,皮衣和小皮件。产品从低端到高端,从传统风格到现代风格都有。
美洲区域:
Curtiembre Arlei,阿根廷:始建于1938年的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皮坯出口商。公司最初是小型的植鞣鞋底革贸易商,买家都是本土的鞋厂或手袋厂。Salta地区(阿根廷西北部)的植鞣革工厂和Santa Fe地区(阿根廷东北部)工厂,以及后来的位于Buenos Aires的涂饰,裁剪和缝纫工厂。公司每天处理9000张以上原皮并且每星期工作七天,消耗全阿根廷总屠宰量20%以上的原皮,出口全系列的产品,包括汽车皮坯至所有五大洲的地区。公司也是阿根廷地区第一家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9001管理体系和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皮厂。
Suelas WYNY,墨西哥:创建者于1978年在瓜纳华托州的Leon创建了这家鞋底革皮厂。现在拥有每天处理3500张皮的产能和600名雇员。公司仍然专注于100%植鞣鞋底革的生产并因此而闻名,但是公司也生产铬鞣和马鞍革。公司出口的产品中有25%是面向墨西哥市场,而剩余75%出口产品则是面向五大洲的所有客户。为了支持其出口业务,公司还在意大利和香港运行了两家国际化的产品展示厅。
Lefarc,墨西哥:位于Leon的该公司是一个家族拥有的擅长于无铬鞣皮生产的皮厂。其生产的皮革用于儿童,妇女和男士的皮鞋以及墨西哥传统的牛仔靴。其他应用领域包括高端皮件和家俬行业。公司的生产设备先进,占地面积达1万平方米。
Coming Industria e Comercio de Couros,巴西:公司是1982年由Mario,Marcio和Emilio Bittar三兄弟共同创立的。公司专注于生产高档蓝皮用于出口市场,原料皮主要使用本州及戈亚斯州的饲养场和屠宰场的原料皮。其靠近特林达迪州的皮厂每天可以加工3000到4000张皮。2009年该公司是巴西第九大的蓝皮出口商,同时是戈亚斯州所有行业中第十大出口企业。
Durlicouros,巴西:公司于1960年创建于巴西南部的Erechim.公司经过扩张目前已经在Mato Grosso,Para 和Parana三个地区拥有工厂。公司专注于生产蓝皮,皮坯和涂饰成品皮,用于汽车,皮鞋,家俬和皮件行业。大部分产品是出口至欧洲和亚洲。
Industria De Peles Pampa,巴西:工厂位于巴西南部,是总部在欧洲的Finskin集团公司的一部分,于1998年创建并开始生产。皮厂占地面积35500平方米,并拥有每天加工处理6000张牛皮的产能。雇员750人。公司专注于生产家俬和汽车用的黄牛皮涂饰成品。约有80%的产品出口至全球的海外市场。公司宣称其出口额占全巴西总出口额的5%以上。
La Hispano,阿根廷:工厂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弗洛伦西奥-巴雷拉市,通过工厂设备的更新,已经具备年处理90000吨皮革的能力。工厂在其本土已经运营超过90年,而现在已经在欧洲,亚洲和大洋洲拥有销售公司,并且在中国的广东省拥有一家皮厂。公司是一家家族企业,目前由家族的第三代管理和运营。
Articulos de Piel Los Favoritos-BLeather,多米尼加共和国:公司隶属于一家创始于19世纪50年代的做甘蔗酒而闻名的集团公司。工厂具备每星期加工100万平方英尺皮革的产能。其位于共和国的一个国家保税区,允许其免税进口原料皮和出口涂饰成品皮。工厂的目标市场是鞋面和汽车真皮。
JBS,巴西:肉联厂巨头JBS集团是巴西最大的公司之一。在全国最靠近皮源的各地,运营皮厂处理毛皮至蓝湿皮。然后这些区域的所有蓝皮集中复鞣和涂饰。在巴西其共有10家皮厂同时在中国有一家皮厂。集团全球有四万名雇员并拥有每天47000头的屠宰能力。
第二篇:物业管理全球五大行简介
物业管理全球五大行优势分析
物业管理全球五大行是:
1、第一太平戴维斯
2、仲量联行
3、世邦魏理仕、4、戴德梁行
5、高力
国际
作为具有多年物业运营、管理经验的国际地产顾问机构,五大行在世界各大城市均设有自己的办事处或分公司,业务范围涉及物业与设施管理、房产销售及租赁、不动产投资、顾问研究、物业估值、市场推广、酒店及休闲物业投资、建筑测量和工程顾问等,经验丰富,管理理念十分先进。
尽管国际地产顾问公司的业务范围都很广,但是每家公司都会有自己的“杀手锏”,比如仲量联行参与得更多的是项目的物业管理、租售代理、前期策划,有自己独到的经验,而高力国际的强项在于零售、招商,戴德梁行更多的涉足高端商业代理、估价、物业管理等业务。仲量联行的优势在于一手交易;世邦魏理仕的优势在于高端物业的管理上;高力国际的优势确实在于他的招商、融资能力;第一太平戴维斯的优势在于高端写字楼和住宅物业管理上;戴德梁行的优势也在物业管理上。
世邦魏理仕
世邦魏理仕全球总部位于洛杉矶,世邦公司1906年成立于美国旧金山,到1940年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物业顾问公司;魏理仕公司于1773年成立于英国伦敦,业务遍布世界各地。1988年4月,两家公司合并成立了世邦魏理仕,因而欧洲和北美许多大公司都是其长期客户。由于具有国际化水准和跨国企业的资源优势,世邦魏理仕原来主要站在乙方的角度,为进入中国市场的IBM、NOKIA、ERICSSON等公司提供物业方面的服务。比如为满足日本企业习惯的一站式服务要求,专门成立日本部,SONY公司在京的行政办公、展示卖场以及员工宿舍等都在此搞定。近两年随着房地产项目的代理业务有所起色,公司开始将“为甲方服务”纳入主营范围。物业大摸底首先是咨询业务,据介绍,从去年至今在北京各热点区域展开了23项不同类型物业的咨询业务。在中关村区域有中关村国际商城、联想融科资讯中心、大慧科技园;在CBD世邦魏理仕涉足华贸中心;在金融街包括F9地块的中心区商业项目、F8地块的写字楼项目;在奥运村有奥林匹克公园商业设施、北辰大厦和奥运媒体村三个项目。可以说北京地产热点区域基本都被列入其研究和服务范围之内。不仅如此,其咨询业务也明显地加大了向中高档写字楼、公寓和住宅渗透,包括望京住宅和双井等项目都被纳入其视野。如果说咨询业务本身并不能带来太多的利润,那么世邦魏理仕的行动显然是带有前瞻性的,郑春光也认为咨询业务的率先扩张不仅有利于研究及把握市场,也为后续业务开进提供了便利。
世邦魏理仕在全球雇有约一万七千多名雇员,包括联营公司在内,在世界五十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三百个办公室。2004年,世邦魏理仕的年收入达24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完成41600宗教仪,总交易额达1271亿美元,旗下管理的物业面积近9800万平方米。世邦魏理仕是纽约证交所上市公司,也是美国财富1000强公司之一。
2003年7月29日,世邦魏理仕完成了对显盛金融集团(InsigniaFinancialGroup)的收购,收购之后,世邦魏理仕的销售和租赁物业价值超过800亿美元,商业融资额超90亿美元;旗下管理的地产面积和公司物业超过7亿平方英尺,旗下管理的投资资产额为140亿美元,并为总资产价值4140亿美元的地产提供了4万项评估、估价及转让咨询服务,年收入逾17亿美元,在全球48个国家设有250家分支机构,堪称全球第一大地产服务企业。与此同时,北京世邦魏理仕地产代理的本土化战略开始启动。角色的转变与庞大的交易额对应,世邦魏理仕在全球的业务涉及租赁、销售代理、物业管理、抵押贷款、投资基金、地产评估等,凡是地产中介服务业务几乎无所不包,但在北京市场的主业一直是物业管理和为租客服务。“最大的转变是角色的转变。”从新加坡公司调到北京世邦魏理仕担任董事总经理的郑春光(DennisTay)先生接受采访时说。从1988年为北京国贸大厦一座提供租赁顾问服务开始,到1996年正式成立北京世邦魏理仕公司,只至今天,世邦魏理仕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已经超过十七个年头。除北京外,世邦魏理仕目前还在中国内地的上海和广州设有分公司,可以为房地产业主、投资者及用家提供包括物业买卖与租赁、物业设施及项目管理、企业服务、投资管理、物业估值、研究分析、投资策略及顾问等全方位的房地产服务。
主要物业介入项目
物业顾问:飞州国际大厦、钱江大厦、联洋广场、老西门公馆、百汇园、宁波波特曼中心、红豆国际广场、宁波和义大道滨江休闲项目、张家港国际金融中心;
物业管理:未来资产大厦、兴力浦大厦、首信银都、华旭国际大厦、愚园108、万宝国际广场、静安豪景苑、汤臣豪园、佘山银湖别墅、白金翰宫、棕榈泉花园
设施管理:上海陶氏中心、麦格罗希尔(上海)
前期物业管理顾问:
管理服务特点:协助物业租售及推广:竖立前期物业形象,提升国际品牌效益,前期介入建筑规划设计,工程设施设备系统,运营考虑及部门设置,对销售人员进行物业管理相关知识培训,进行物业验收等,协助开发商成立物业管理机构;
物业管理服务:对所管理的物业进行形象包装、物业包装,对物业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制定,以及对工程、财务、安保、清洁的管理流程的建立、包括其他增值服务、并制定物业管理的目标;
设施管理服务
进行项目管理、协调管理、管理支援、客户管理、维修保养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如,增值服务、信息系统整合和标杆管理及咨询顾问,办公场所解决方安、资产的跟踪等;
2004年全球收入:24亿美元
全球员工数:逾17000名员工
全球管理物业面积:近9800万平方米
全球办公室数:超过300间
中国内地办公室:北京、上海、广州
中国区业务负责人:驻北京董事总经理 蒲敬思
仲量联行
仲量联行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783年建立的仲量行(Jones Lang Wootton),当时主要开拓伦敦当地的房地产服务业务。1957年开始,仲量行开始了全球扩张,先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吉隆坡、香港和东京开办了办事处。1999年,仲量行同美国的房地产投资公司拉塞尔合伙公司(LaSalle Partners)合并,成立了仲量联行,依靠仲量行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优势以及拉塞尔在北美的影响和其在房地产投资管理业务上的地位,成为全球房地产服务领域一间重要的公司。目前,仲量联行(纽约证交所交易代码:JLL)拥有超过100个办事处,业务遍及全球50个国家逾430个城市。仲量联行是唯一连续三年入选福布斯白金400强企业的房地产投资管理及服务公司,拥有大约170个办事处,业务遍及全球60个国家逾700个城市。
仲量联行从本地、区域以至全球的层面,为业主、租户及投资者提供全面、专业化的房地产及投资管理服务,2007年业务收入约27亿美元。仲量联行亦是物业管理及企业设施管理业的翘楚,管理的物业遍布世界各地,总面积逾12亿平方英尺。
仲量联行旗下投资管理业务分支“领盛投资管理(LaSalle Investment Management)”为全球最具规模及最多元化的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之一,管理资产总值约497亿美元。
仲量联行在亚太地区开展业务超过50年。公司目前在亚太地区的13个国家拥有超过70个办事处,员工总数超过15,000人。仲量联行在中国目前拥有约500名专业人员及4000名驻厦员工,所提供的专业房地产顾问及服务领域包括:商铺、住宅、写字楼、工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设施管理、投资、战略顾问、项目与开发服务以及市场研究等。主要客户包括不同的政府机构、跨国公司和开发商,以及高档住宅和商业物业的业主。
2005年是仲量联行在中国地区积极布局的一年。在2004年2月正式设立广州办事处之后,仲量联行又在2005年年初对广州办事处进行扩充。4月初,仲量联行酒店集团宣布正式在北京设立办事处。该办事处将提供酒店房地产业的全方位服务,包括咨询、可行性研究、投资销售、酒店运营商评选和谈判、估价和战略调查。之后的7月份,原仲量联行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郝思建调任国际资本集团,而原印度区董事总经理波尔•亨利•考克斯(Pol-Henry Cox)继任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仲量联行在亚太地区开展业务超过45年,在中国内地的第一个办事处于1994年在上海建成,一年后建立了北京办事处,所提供的专业房地产顾问及服务领域包括商铺、住宅、写字楼、酒店、管理服务、投资、战略顾问、项目与开发服务以及市场研究等。
公司历史:
1999年,拉塞尔合伙公司(LaSalle Partners)在与仲量行(Jones Lang Wootton)合并后成立了仲量联行。依靠仲量行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国际优势以及拉塞尔在北美的影响和其在房地产投资管理业务上的领导地位,仲量联行将具有丰富客户服务经验的两家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早前的仲量行(JLW)始于1783年,由理查•温斯坦利(Richard Winstanley)创办的这家公司当时只是位于帕特诺斯特街的一家拍卖行。1806年,温斯坦利的儿子詹姆斯加入公司,继续公司的运作。1840年,詹姆斯•温斯坦利(James Winstanley)与詹姆斯•琼斯成立了一家合伙公司,并于1860年将公司搬至市政厅附近的国王大街。这家后来成为仲量行的公司在那条街上风风雨雨100多年。詹姆斯•琼斯(James Jones)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在其父亲退休后接管了国王大街这家公司的经营,并将公司更名为弗雷德里克琼斯公司。1872年,弗雷德里克•琼斯(Frederick Jones)退休后,公司更名为琼斯朗公司,C.A.朗成为公司唯一的合伙人以及朗氏家族三代中第一位染指该公司的人。1939年,公司同Wootton and Son公司(成立于1892年)合并成立Jones Lang Wootton and Sons。
1945年,伦敦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和战火中毁于一旦。由于记录被销毁以及在分界线和土地产权问题上的混淆,仲量行开始着手调查小块土地业主的复杂工作。通过合并这些小块土地并确保租赁和/或购买的合同,仲量行获得了土地开发的许可。同时,它还取得了伦敦大块土地的委托代理权。
由仲量行负责随后的开发和租赁工作的协议已经达成。当伦敦于1954年开始重建时,仲量行发现自己处在一个特殊的位置。公司取得的首次巨大成功是位于格雷欣大街的柏灵顿住宅,接着是遍布伦敦市和伦敦西区重点地段的多个新投机开发项目。
仲量行于1957年开始其全球扩张,当时罗纳德•科利尔(Ronald Collier)已经移民到澳大利亚,他来到伦敦并询问Jack Hughes是否合伙经营可以给他提供支持。这位资深合伙人说道:“前景形势喜人,但问题令人生畏。”虽然当时在澳大利亚没有投资市场,但是潜力显然非常巨大。1958年,仲量行在悉尼和墨尔本设立办事处。六年后,在澳大利亚有22位合伙人和300名员工。在此基础上,公司先后在新西兰、新加坡、吉隆坡、香港和东京开办了办事处,并继续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扩展业
务。
巩固了在大不列颠稳定和可靠的地位之后,仲量行开始按部就班地实施扩张计划,于1962年将业务延伸至苏格兰,1965年进入爱尔兰,接着又进军欧洲大陆。在欧洲大陆的第一家公司于1965年在布鲁塞尔开业,接着拓展至其它欧洲主要商业中心,包括荷兰、法国和德国。此外,由于很快发现了中欧和东欧政治变革所带来的潜在机遇,仲量行先后在布达佩斯、布拉格和华沙设立办事处,并将其服务扩展至整个地区。
仲量行向欧洲扩展的同时,拉塞尔合伙公司于1968年在德克萨斯州的埃尔帕索成立IDC房地产公司。成立之初,IDC的创始人就相信他们能够向客户提供比当时传统方法更为专业的服务,从而比竞争对手更为有效地开展业务。这一策略一直是拉塞尔合伙公司成功和增长背后的关键因素。
由于其高瞻远瞩的策略,IDC得到迅速成长,并很快超越了本地和区域市场对商业房地产交易和投资服务的需求。1972年,IDC将总部迁至芝加哥,并于1977年更名为拉塞尔合伙公司。
由于所处环境的影响和面临的市场机遇,拉塞尔合伙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通过扩大其客户群和业务范围得到迅速成长。公司在扩大其每一项业务时都遵循一种同样的模式——发现客户需求、采取比其它公司更为专业的方式积极处理、在当前的业务中建立最初的合作关系或长期往来。
在此期间,仲量行通过挖掘北美市场的巨大潜力继续其扩展战略,并于1975年在纽约开办了一家办事处。早期的成长使仲量行成功地打入了纽约市中心和商业区,其周密的市场分析使那些跟随其预测的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英国、中东和亚洲的货币大量流入美国,从而为仲量行打开了机遇之门,以满足诸多外国投资者对不同的市场实践和方法、评估技巧、管理功能和专业标准方面的需求。
牢固的基础使拉塞尔合伙公司和仲量行能够在变革时处乱不惊,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为公司的扩展和增长提供了新的机遇。20世纪90年代后期,拉塞尔完成了五项战略收购任务,包括:1994年11月收购了一家房地产投资顾问公司,Alex Brown Kleinwort Benson 房地产顾问公司;1996年10月收购一家总部位于伦敦的投资顾问公司,CIN财产管理有限公司;1997年4月收购一家财产和开发管理公司,Galbreath公司;以及1998年1月收购了一家项目管理/设施转换公司COMPASS管理和租赁公司,以及租赁房地产投资公司(Lend Lease Real Estate Investments, Inc.)的美国零售财产管理业务。此外,拉塞尔合伙公司于1997年7月完成了公司的成功上市。
2004年全球收入:11.67亿美元
全球员工数:19300名员工(包括9700名驻厦员工)
全球管理物业面积: 8300万平方米
全球办公室数: 超过100个
中国内地办公室:北京、上海、广州
中国区董事总经理:Pol-Henry Cox
第一太平戴维斯
成立于1885年,是一家国际著名的英国上市物业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是Savills plc旗下物业服务子公司的商号名称。第一太平戴维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商业、零售、住宅和休闲式物业方面的咨询服务。其它服务包括公司财务咨询、地产和风险资本融资,以及一系列与物业相关的金融服务。目前第一太平戴维斯在全球管理着总面积超过8361万平方米的物业。
2005年11月,原卓德测计师行(Chesterton Petty)董事总经理陈超国带领着原卓德物业中国地区35人的评估团队正式加盟第一太平戴维斯,宣告一个覆盖香港、上海、北京等地、评估专才逾80人的专业服务及评估部门正式成立,极大的加强了第一太平戴维斯的专业服务力量,同时标志着第一太平戴维斯将全面拓展中国大陆地产综合业务。在此之前,第一太平戴维斯在中国内地的物业和设施管理服务能力一直受到市场的认可。
第一太平戴维斯是英国老牌不动产服务企业Savills plc 旗下物业服务子公司的商号名称。该公司可以向客户提供商业、零售、住宅和休闲式物业方面的咨询服务,亦可开展包括公司财务咨询、地产和风险资本融资,以及一系列与物业相关的金融服务。
目前,第一太平戴维斯在香港、中国大陆、亚太地区、澳大利亚、南非和欧洲均开设了办事处,为全球各大商业团体租户提供优质及全面的物业服务。通过与美国的物业服务供应商Trammell Crow 公司的合作,第一太平戴维斯在北美地区亦成功扩展其了专业、高度个人化的服务,至今已在全球设立了 140 个分公司及办事处的庞大服务网络。第一太平戴维斯集团目前在全球管理着总面积超过 8361 万平方米的物业。
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近年又通过与美国 Trammell Crow 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扩展其专业、高度个人化的服务。至今我们已在全球设立了 140 个分公司及办事处的庞大服务网络。(注: Trammell Crow 公司是美国主要跨国公司,在北美首屈一指的物业服务供应商。)集团目前在全球管理着总面积超过 8361 万平方米的物业。对于阁下在中国有任何的物业服务需求,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的服务总能达到甚至超过您的期望。Savills是一家伦敦证交所的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房地产服务商。
全方位服务包括:代理及项目推广、商用物业、住宅租赁、住宅销售、商铺业务、日本业务、顾问服务、市场研究及开发顾问、投资、评估及专业服务、物业管理、资产管理
主要物业介入项目:
物业管理!安联大厦、朝阳园、新城国际、国际航运大厦、大宁国际商业广场、期货大厦、万都中心东方梅地亚中心、融科咨询中心、世茂滨江花园、北岸长风、新中关、中关村广场;
营销策划:来福士广场、中信泰富广场、华润时代广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外SOHO、东花市三期、首都花园、扬州京华城、华润新鸿基杭州项目、新中关购物中心、公元大道商业中心、宏伊大厦、廖创兴金融中心、96广场,竹园项目、永新城、海南海、海东海、中还广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瑞虹新城二期、新梅联合广场;衡山路41号、华山夏都、静安紫苑、锦麟天地、圣堡、名都古北、永新城、北竿山国际艺术中心、上海网球俱乐部及公寓、绿宝园(五期);美林别墅、世茂滨江花园、上海新月、森林别墅、广播大厦;
管理服务特点:
1.从项目前期的定位、市场策划,以及后期的营销代理、物业管理和物业顾问提供专业的团队服务;
2.提供独家的“商铺经营管理及咨询服务”;包括“市场推广、租赁、人员安置、客户服务、财务管理、设施管理、物业顾问”等内容;
3.为地产发展商提供目标客户定位、相关SWOT分析的项目定位、客户需求、竞,4.争市场分析、对建筑风格、单元设计和价格提供建议以及依据建筑设计和平面布局提供战地规划建议;
5.提供独立、精准、客观、可信和及时的评估服务,内容包括“抵押贷款融资、公司财务及金融状况、投资,不良资产,收购、地产投资信托、公司上市、资产重组和剥离、资产收购和合并、清算和破产管理,保险、税务及合资谈判”;
6.大量运用ERP企业管理系统来进行物业管理和顾问工作,用PMS管理物业系统,用CRM管理客户系统。
主要客户:
美国国际集团、AMC(中国)、中国中信集团、花旗银行、中意人寿保险、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LG集团、廖创兴集团、普华永道、渣打银行、瑞士再保险、TRW、UPS、英格索兰、铁狮门、信诚人寿保险、中信泰富、富士通(中国)、日历(中国)、麒麟啤酒(中国)、欧姆龙(中国)、资生堂(中国)、住友商事、JTB、东京三菱银行、万都集团、嘉华集团、新世界中国地产、达能、BP石油、米其林、高盛、大众、宝马、诺华、东丽(中国)投资、富士施乐、百联集团、凯得置地、中华企业、花旗银行、汉斯、宏伊集团、国际商用电器、ING集团、联想集团、美林、摩根士丹利;
2004年全球收入:3.28亿英镑(约合5.66亿美元)
全球管理物业面积:8361 万平方米
全球办公室数:140个
中国内地办公室:上海、北京
大中国区CEO:何伟度(Randall Hall)
戴德梁行(DTZ,伦交所除牌时DTZ.L)
戴德梁行是一家主业为房地产顾问的跨国公司,于1784年在英国伯明翰市创立,创办人为Chesshire Gibson。总部设于伦敦,雇员11,000人。在45个国家、140个城市,包括欧洲、中东、非洲、亚洲、美洲等设有分支机构。戴德梁行的母公司为DTZ控股(DTZ Holding Inc.),自1987年起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1999年与新加坡戴玉祥公司及香港梁振英测量师行合并,故此中文命名为“戴德梁行”,当中“戴”是指戴玉祥,“德”则是DTZ音译,而“梁”则是梁振英。2011年12月5日,DTZ控股被澳洲UGL集团以7750万英镑的价格全面收购作为国际主要的房地产顾问公司,戴德梁行为世界各地客户提供专业创新的房地产及商业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在全球40个国家200分公司。
目前,戴德梁行在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有194家分公司或办事处,共有员工逾9000人。在欧洲市场,戴德梁行共在23个国家的78个城市设有办事处;在亚太区,业务范围则覆盖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主要市场,以至中国、印度、日本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
戴德梁行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方地产服务,不仅可为业主、租客及投资者提供综合的物业服务,同时亦照顾跨国企业、大型金融机构、政府及公营机构及世界各地发展商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在商业、财务、物业、经济及政策上的解决方案,专业顾问服务可涵盖物业组合管理、建筑顾问、测量及估价,并协助提升物业资产值。从物业类型上,除涉足商用(工业、店铺及写字楼)物业买卖及租赁业务之外,戴德梁行在中国内地亦拥有“泛城”品牌,提供内销住宅项目营销策划及销售代理服务。
戴德梁行的全球地产专业服务范围包括:环球企业服务、研究及顾问、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和顾问服务、设施管理、估价及顾问、物业投资、写字楼代理、商铺顾问及代理服务、工业房地产投资服务、住宅服务、建筑顾问。
戴德梁行上海公司秉承专业、创值、正派的服务理念,10个业务部门,以国际化的专业理念为
企业、物业发展商及业主、物业投资商提供全方位的房地产顾问、咨询、管理服务。
戴德梁行所获部分殊荣包括:
中国唯一获得“一级房地产价格评估资格“的国际物业顾问公司;
首家荣获“ISO9001(2000版)认证”的国际物业顾问公司;
在欧洲权威财经杂志EUROMONEY中,获选为“2005年中国、新加坡及英国地区最佳物业顾问”;
在2003、2004、2005年中三度蝉联“金桥奖”双强:“营销代理20强、房屋中介代理20强”。主要物业介入项目:
1.北京金地中心:位于长安街商务中心区,甲级5A具办公和购物中心为一体;
2.北京企业大厦:甲级5A写字楼,保德信亚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拥有;
3.上海廖创兴金融中心:为廖创兴在上海的旗舰物业;
4.成都金辉光明顶:高档商住社区;
5.深圳招商银行大厦;
6.香港渣打银行大厦:渣打银行香港总部;
7.成都特拉克斯国际商务大厦:为特拉克斯海外投资管理公司拥有;
8.利丰贸易(上海)咨询公司,该集团的上海研发中心;
9.百安居中国商业中心;
管理服务特点:
1.能根据客户的需求而提供详细的研究报告,个人化研究提示,预测及经济分析、演示等;
2.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物业顾问服务,以及咨询、研究和融资顾问等;
3.其主要客户有世界顶级的退休基金、慈善机构、跨国公司、发展商、银行、金融机构;
4.具有一流的专业团队和丰富的管理和顾问经验;
5.能按客户的需求和业务目标制定独到及符合经济效益的顾问方案;
6.能为不同类型的本地及国际物业用户提供全面的策略建议;
全球财年收入:1.94亿英镑(截至2005年4月30日,约合3.35亿美元)
全球员工数:逾9000名员工
全球管理物业面积:3000多万平方米
全球办公室数:近200间
中国内地办公室: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大连、杭州、深圳、天津、武汉、西安 北京公司负责人:陆逢兆
高力国际
高力国际(Colliers International)在亚太区的业务是由加拿大Colliers Macaulay Nicolls(CMN)全资拥有,CMN是国际知名的房地产服务机构,致力为全球物业用家、业主及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房地产服务,包括物业代理、物业管理、酒店投资买卖及咨询、企业咨询服务、房地产估值、咨询及评估服务、银行按揭服务及市场调研等。
2004年末成功协助澳大利亚麦格里集团旗下的MGPA斥资9800万美元,从凯德置地手中收购位于上海新天地附近的甲级写字楼新茂大厦之后,高力国际在中国内地房地产投资销售(Investment Sales)领域名声大振。这笔交易被视为海外不动产投资基金进军中国内地市场的标志性案例,也是上海第一笔有国际房地产顾问行参与的甲级写字楼整栋购买交易。
高力国际最早在1989年即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先在北京开展业务,并于九十年代初先后北京、上海、广州设立分公司。近十年后,2005年年中,高力国际宣布在成都市正式设立中国内地第四间办公室,加速了进军二线城市的步伐。
高力国际隶属于高力国际物业集团(Colliers International Property Consultants)。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跨国联盟组织之一,在世界上51个国家或地区共经营近250多个办公室,截至2004年年底,集团营业额近12亿美元,年促成交易总金额超过370亿美元。
目前高力国际在中国可开展全方位的房地产服务,包括写字楼、零售物业、住宅、工业物业中介顾问服务、物业投资咨询、开发可行性研究等,同时也是国内主要的国际性物业及设施管理机构,在大中国地区管理的物业总面积超过2900万平方米,遍布20多个城市。
高力国际于1994年进入在上海。今天,拥有2000人的强大工作团队,并由一支在亚太地区颇具信誉的高级管理团队所领导;管理面积超过二千七百万平房米;
高力国际物业服务项目有:资产管理服务、租户关系管理、租务管理、财务管理、工程及技术服务、管理顾问服务;
物业顾问项目有:商用物业中介顾问服务、工业物业中介顾问服务、零售物业中介顾问服务、高级住宅物业中介顾问服务、物业管理及顾问服务、不动产鉴价服务、开发可行性研究、市场研究;
为跨国企业及内地企业,以及政府机构提供商业销售和租赁,工业销售和出租,投资销售,物业管理及顾问服务,研究及咨询,住宅销售和租赁,以及零售业销售和租赁等领域的专业房地产服务。主要物业介入项目:
物业顾问:
外滩18号、南京西路1788号、高腾大厦、平安金融大厦、赞成太和广场、浙江环球中心、杭州万银大厦、东部国际商务中心、北京天元港中心、北京天作国际、南京国际商城、厦门国际物流中心、天津金港国际、北京银帆西雅图、常州莱蒙都会、财富兴园国际企业公园、虹桥国际商务花园、南京钟山高尔夫别墅、太湖温泉1858、中凯城市之光花园、广州汇景新城、北京星河湾、广州金海湾花园、汇宁花园、厦门爱琴海、南京锋尚国际公寓;
物业管理:
苏州锦丽苑、龙柏花苑、西郊华庭、兰庭、太原邸、苏州御花园、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苏黎世小镇)、南京钟山美庐、北京御园、上海绿城玫瑰园、虹桥高尔夫别墅、汤臣高尔夫花园、豫园天地、安信商业广场、广州天河城大厦、新茂大厦、金光外滩中心;
资产管理:
AB物流中心、新茂
管理服务特点
1.商业物业买卖和租赁:制定物业解决方案,从服务范围、策略规划、选址建议、财务状况分析、交易管理、以及统筹搬迁和进驻跟进服务;
2.物业投资咨询:提供全面的物业投资服务,包括资产的增值、评估、物业的价值及市场竞争能力;
3.工业物业买卖和租赁:为各类型工业物业提供咨询性、分析性和策略性的建议及代理服务、同时提供最新的市场咨询、政府最新的政策、法律、税收及楼宇评估顾问的服务;
4.零售物业销售和租赁:咨询和选址服务高力国际是市场的领导者、主要供评估物业选址、租户组合的策略性分析、铺位选择和地点分析项目;
5.住宅销售、租赁及物业管理:提供住宅销售、租赁的市场相关财务分析报告、市场调研资料及营销推广建议;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业管理服务,从专业咨询到建议及解决方案、从处理日常的物业管理事务和项目管理到人才的培训计划和先进的无线物业管理系统;
6.资产管理和项目推广:采用资产管理团队,为客户推广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市场走向、物业表现评核、财政状况分析、营运效益及增加财务收入;为每个项目精心编制最适合的市场营销推广策略,包括项目地点选择、财务可行性研究、设计构思、厘定价格、策划销售策略和计划等;
7.市场调研、顾问咨询及企业咨询顾问服务:根据中国各地的物业市场供需状况、业务周期、经济环境,运用精确的分析方法提供物业解决方案和策略,是客户的资产实现最大增值;用先进的ERP系统进行策略规划、价值咨询、搬迁决定分析、资产组合分析及制作交易准则;
8.机电团队、专业的物管系统、全方位的服务内容、优秀的外派商体系、全天候客户服务、全方位的专业培训;
2004年全球收入:12亿美元
全球员工数:逾9100名员工
全球办公室数:近250间
中国内地办公室:北京、上海、广州、成都
大中国区业务负责人:北亚区常务董事柳维伦
第三篇:全球著名景观设计师简介
彼得·沃克
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 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现为哈佛大学教授
作为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拥有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玛莎.施瓦茨,一向以不走寻常路和挑战传统的设计手法而享誉国际景观建筑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玛莎.施瓦茨一面在哈佛等几所著名高等学府任教,一面通过自己的事务所和菲力普.约翰逊、矶崎新等多位世界级建筑大师进行合作,完成了纽约雅克博.亚维茨广场、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大楼前广场、曼彻斯特城交易所广场、亚特兰大里约购物中心庭院、德国慕尼黑的皇家侍卫队指挥部、亚利桑那MESA市艺术娱乐中心等很多经典作品。施瓦茨非常注重作品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她喜欢在场景中采用技术手段而非自然标准或假定的自发性方案,她酷爱鲜艳夺目的色彩和另类材料,而且对潮流非常敏感,她的作品常常会与公众舆论相冲突,而招致同行的批评,但是,无论是赞者还是反对者,都认为她是一位“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景观设计新的表现形式,希望将景观设计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而值得尊重的景观大师。俞孔坚
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佐佐木英夫
全球最负盛名的景观建筑、城市设计和规划事务所SWA集团创始人,美国著名景观设计事务所Sasaki事务所(Sasaki Associates Inc.)创始人,1948年毕业于当时格罗皮乌斯执掌的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景观建筑系。1953年,在艾萨克斯的邀请下,佐佐木回到母校执教,1958年任哈佛大学景观建筑系系主任,历时10年,直至1968年因不满出自商学院的新任设计研究生院院长对景观建筑系的忽视而愤然辞职。还是在1953年,佐佐木选择了距哈佛大学不远的沃特镇(Watertown)建立了自己的景观建筑设计事务所。
三谷彻(Mitani, Toru),日本景观设计大师,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硕士,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工学博士,早年曾就职于皮特-沃克与玛莎-施瓦茨合作景观事务所(事务所名称为: Office of Petere Walker & Martha Schwartz),现为studio on site事务所合作伙伴,并任日本千叶大学(Chiba University)园艺学研究科教授。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在世界景观设计行业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设计师们从日本传统园林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元素和手法,从现代人的角度去诠释传统、追求新的造型意义,结合西方的现代景观设计手段,从艺术、技术、生态等方面,加以新时代的内涵,将现代日本景观设计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在现代景观设计的应用手法上,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枡野俊明,是当代日本枯山水的主要代表人物,日本禅僧大师和日本古刹建功寺第18代主持。1953年出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1975年毕业于玉川大学农学部农学科,学生时代师从齐藤圣雄,毕业后成为其弟子;1979年他以僧人身分云游至大本山总持寺修行,为他今后的设计生涯奠定了思想基础——禅宗美学和日本传统文化。;1985年继承父业成为一名禅僧;1995年获加拿大造园家协会“全国优胜大奖”;1996年主持科学技术厅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中庭改造设计工程,获“日本造园学会奖”;同年又获“横滨文化奖励奖”;1999年获“艺术选奖文部奖励奖” 枡野先生的作品颇受日本国内外的肯定,主要作品有:曲町会馆“清山绿水的庭”、今冶国际饭店中庭“瀑松庭”、科学技术厅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中庭“风磨白练的庭”、加拿大驻日本使馆庭园、新渡户庭园的改造-“通向小岛的木桥”、香川县立图书馆;麴町会馆;曹洞宗祗园寺紫云台前庭“龙门庭”、海信天玺等。
作为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最杰出的设计师之一,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继承和展现了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他的作品总是能够给人以自然、清新的气息。枡野俊明先生一向将景观创作视为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将“内心的精神”作为艺术中的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浓厚的禅意,体现了一种淡定、沉静的修为,方寸之间、意犹未尽。因此,常被誉为具有鲜明人生哲学的设计作品。拥抱自然---理查德·海格(Richard Haag),美国景观建筑协会理事(FASLA),世界著名景观建筑大师,是XWHO设计机构的智囊核心。他被公认为现代景观建筑百年历史最具影响力的景观建筑师之一。Rich Haag对西雅图油库公园(Gas Works park),华盛顿Bloedel Reserve和Bainbridge Island的构思与设计,让他两次获得建筑师最高奖项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最高设计奖(他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这个奖项的人)。这两个项目都反映出Haag对自然环境的丰富创造力和敏锐感,对现状基地和原生资源再利用的科学合理性。成为现代景观建筑设计史上的两个经典作品。
彼得·拉茨(Peter Latz)是德国当代著名的景观设计师,1983年担任了慕尼黑工业大学 风景园林专业教授,现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兼职教授,和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的著 名理念是强调对旧工业基地的回收和再利用。
拉茨认为,景观设计师不应过多地干涉一块地段,而是要着重处理一些重要的地段,让其他广阔地区自由发展。景观设计师处理的是景观变化和保护的问题,要尽可能地利用在特定环境中看上去自然的要素或已存在的要素,要不断地体察景观与园林文化的方方面面,总结它的思想源泉,从中寻求景观设计的最佳解决途径。
设计之初应尽可能采用一种理性的,结构清晰的设计方法,设计师首先要建立一个理性的系统,即对于特定项目的观念和哲学的系统。在不同的项目中,规划可以有很多变化。只要一个规划项目是在不断发展的,就会有某些不可预见的情况,这意味着要在做的时候,就能预想到以后的发展。
第四篇:八球LED制造商简介
1,CREE
著名LED芯片制造商,美国CREE公司,产品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硅(Si)及相关的化合物为基础,包括蓝,绿,紫外发光二极管(LED),近紫外激光,射频(RF)及微波器件,功率开关器件及适用于生产及科研的碳化硅(SiC)晶圆片
2,OSRAM
OSRAM 是世界第二大光电半导体制造商,产品有照明,传感器,和影像处理器.公司总部位于德国,研发和制造基地在马来西亚,约有3400名员工,2004年销售额为45.9亿欧元.OSRAM最出名的产品是LED,长度仅几个毫米,有多种颜色,低功耗,寿命长
3,NICHIA
日亚化学,著名LED芯片制造商,日本公司,成立于1956年,开发出世界第一颗蓝色LED(1993年),世界第一颗纯绿LED(1995年),在世界各地建有子公司.4,Toyoda Gosei
Toyoda Gosei 丰田合成,总部位于日本爱知,生产汽车部件和LED,LED约占收入10%,丰田合成与东芝所共同开发的白光LED,是采用紫外光LED与萤光体组合的方式,与一般蓝光LED与萤光体组合的方式不同.5,Agilent
作为世界领先的LED供应商,其产品为汽车、电子信息板及交通讯号灯、工业设备、蜂窝电话及消费产品等为数众多的产品提供高效、可靠的光源.这些元件的高可靠性通常可保证在设备使用寿命期间不用再更换光源.安捷伦低成本的点阵LED显示器、品种繁多的七段码显示器及安捷伦LED光条系列产品都有多种封装及颜色供选择
6,TOSHIBA
东芝半导体是汽车用LED的主要供货商,特别是仪表盘背光,车子电台,导航系统,气候控制等单元.使用的技术是InGaAlP,波长从560nm(pure green)到630nm(red).近期,东芝开发了新技术 UV+phosphor(紫外+荧光),LED芯片可发出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后组合发出各种光,如白光,粉红,青绿等光.7,LUMILEDS
Lumileds Lighting是全球大功率LED和固体照明的领导厂商,其产品广泛用于照明,电视,交通信号和通用照明,Luxeon Power Light Sources是其专利产品,结合了传统灯具和LED的小尺寸,长寿命的特点.还提供各种LED晶片和LED封装,有红,绿,蓝,琥珀,白等LED.Lumileds Lighting总部在美国,工厂位于荷兰,日本,马来西亚,由安捷伦和飞利浦合资组建于1999年,2005年飞利浦完全收购了该公司.8,SSC
首尔半导体乃韩国最大的LED环保照明技术生产商,并且是全球八大生产商之一(资料来源:Strategies Unlimited--LED市场研究公司).首尔半导体的主要业务乃生产全线LED组装及定制模组产品,包括采用交流电驱动的半导体光源产品如:Acriche、侧光LED、顶光LED、切片 LED、插件LED及食人鱼(超强光)LED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一般照明、显示屏照明、移动电话背光源、电视、手提电脑、汽车照明、家居用品及交通讯号等范畴之中.
第五篇:全球十大LED芯片厂家简介
全球十大LED芯片厂家简介 日亚化工(株)
日亚化工是GaN系的开拓者,在LED和激光领域居世界首位。在蓝色、白色LED市场遥遥领先于其他同类企业。它以蓝色LED的开发而闻名于全球,与此同时,它又是以荧光粉为主要产品的规模最大的精细化工厂商。它的荧光粉生产在日本国内市场占据70%的比例,在全球则占据36%的市场份额。荧光粉除了灯具专用的以外,还有CRT专用、PDP专用、X光专用等类型,这成为日亚化工扩大LED事业的坚实基础。除此以外,日亚化工还生产磁性材料、电池材料以及薄膜材料等精细化工制品,广泛地涉足于光的各个领域。
在该公司LED的生产当中,70%是白色 LED,主要有单色芯片型和RGB三色型两大类型。此外,该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可以同时量产蓝色LED和紫外线LED两种产品的厂商。以此为基础,日亚化工不断开发出新产品,特别是在SMD(表面封装)型的高能LED方面,新品层出不穷。
2004年10月,日亚化工开发出了发光效率为50lm/W的高能白色LED。该产品成功地将之前量产产品约20lm/W的发光效率提高了2.5倍。同月底,日亚化工开始向特定客户提供这种产品的样品,并计划在2005年夏季之前使其月产量达到100万个。新LED主要针对车载专用前灯和照明市场。它的光亮度胜过HID光源,因此对目前占据15%车前灯市场的HID光源(HighIntensityCischarge)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日亚化工计划于2006年上半年正式批量生产该产品,并计划于2007年,以与HID同样的价格正式销售这种更明亮的产品。
以蓝色、白色LED市场的扩大为起爆剂,日亚化工的总销售额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势头,由1996年的290亿日元增长到2003年的1810亿日元。这期间,荧光粉的销售额每年基本稳定在300亿日元左右。到2003年,LED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已经占了总销售额的 85.1%,为1540亿日元。2003年全球LED市场约为6000亿日元,因此,日亚化工占据了约25%的全球市场份额。
目前日亚化学的紫外460nmLED,外部量子效率达到36%,白色发光效率达到60lm/W。首尔半导体
首尔半导体乃全球主要LED照明生产商,2007年在高亮度LED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六。被Forbes及 BusinessWeek两份国际知名杂志评选为全亚洲最具前景公司。首尔半导体的代表产品Acriche环保照明技术最近更被欧洲最高权威电子杂志「Elektronik」评选为「2006年最佳产品」以2008年FlashLED产品也收到同样的奖。另外,被美国权威电子杂志「EDN」评选为「2007年最佳项目之一」。首尔半导体的主要业务乃生产全线LED封装及定制模块产品,包括采用交流电驱动的半导体光源产品如:Acriche、高亮度大功率LED、侧发光LED、TOPViewLED、Side-ViewLED,CHIPLED、LAMPLED及食人鱼LED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一般照明、显示屏照明、移动电话背光源、电视、手提电脑、汽车照明、家居用品及交通讯号等范畴之中。首尔半导体2007年的营业总额达2502亿韩元。截至 2008年9月,首尔半导体拥有共1720项专利权及380项专利特许使用权,共25家海外办事处,以及遍布全球约108个销售点。
Smileds(旭明)
SemiLEDs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高性能的发光二极管(HPLED),适合于一般照明应用。SemiLEDs的LED芯片是最聪明和最有效的当今市场。利用铜合金基材,SemiLEDs已经成功地开发和商业MvPLED技术(金属垂直光子发光二极管)。随着金属衬底和独特的设备结构,SemiLEDs’HPLEDs有更好的电气和热导率导致较高的亮度,效率和更好的传热。SemiLEDs’HPLEDs适合照明应用,包括显示器,标牌,通信,汽车和一般照明。我们的目标之一是要发起一个固态照明革命。SemiLEDs是一个美国公司支持的数十亿美元的公司。该公司总部设在爱达荷州博伊西的行动在台湾新竹。
丰田合成(株)
如果将LED比喻为汽车,那么可以说,日亚化工提出了车轮和发动机的概念,而丰田合成则提出了车体和轮胎的概念。1986年,受名誉教授赤崎先生的委托,丰田合成利用自身在汽车零部件薄膜技术方面的积累,开始展开LED方面的研发工作。1987年,受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的开发委托,丰田合成成功地在蓝宝石上形成了LED电极。因此,把丰田合成誉为”蓝色LED的先锋”并不为过。
丰田合成在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也相当快。1998年,其销售额为63亿日元,但到2002年,已增长至252亿日元。2003年,由于手机白色光源亮度不足、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地采取低价策略以及欧洲显示屏市场的低迷等诸多原因,致使丰田合成没能完成原计划销售340亿日元的任务,但是其销售额和利润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增长最多的是手机专用的白色LED。由2002年的27亿日元增长为123亿日元,占总销售额的四成。其余的为蓝色、蓝绿色和3in1型的白色LED。2003年,国内销售占8成,为237亿日元。海外销售:亚洲47亿日元。
在应用方面,手机占了72%。此外应用较多的还有液晶背光、按键、背面液晶背光(3in1)等。信号设备、大型显示屏等方面的应用也比较多。2004年,丰田合成原计划销售420亿日元,但由于手机市场低迷,于是不得不将销售计划修正为300亿日元。
为了攻夺日亚化工占据手机背光市场90%的市场份额,丰田合成意图提高白色LED的光亮度,于2004年秋季开发出光亮度为1000mcd级的白色 LED”TGWHITEⅡ”,这比原来的600-700mcd亮了很多。紧接着,丰田化合又开始开发1300mcd的白色LED。
此外,汽车导航系统和电脑专用液晶控制器、TV专用大型液晶的背光等也是丰田化合的目标市场。照明应用方面的设计开发也正在紧锣密鼓之中。丰田化合的生产据点除了爱知县平和町的工厂以外,还在佐贺县武雄市建立了生产蓝色LED等GaNLED的第二个生产据点。其设备投资总额达156亿日元,计划2006 年月产量达到2亿个。届时两个工厂的总生产能力可达到月产4.2亿个,其目标是2008年LED的销售额达到1200亿日元。Lumileds美国流明
创建于1999年,Lumileds照明是世界著名的LED生产商,在包括自动照明、计算机显示、液晶电视、信号灯及通用照明在内的固态照明应用领域中居领先地位。公司获得专利的Luxeon是首次将传统照明与具有小针脚、长寿命等优点的LED相结合的高功率发光材料。公司也提供核心LED材料和LED 封装产品,每年LEDs的产品达数十亿只,是世界上最亮的红光、琥珀光、蓝光、绿光和白光LED生产商。公司总部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荷塞,在荷兰、日本和马来西亚有分支机构,并且拥有遍及全球各地的销售网络。
Lumileds的前身是40年前惠普公司的光电子事业部。是惠普的专家们从无到有创建的。到了90年代后期,在意识固态发光的前景后,惠普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照明设备公司之一的飞利浦公司开始了如何一起发展最新的固态照明技术并引入市场的计划。1999年惠普公司一分为二,她的光电子事业部被安捷伦技术公司收购,同年11月,巨大的市场潜力促使安捷伦和飞利浦组成了 Lumileds公司,赋予其开发世界上亮度最大的LED发光材料的使命,并向市场推广。今天的Lumileds,作为一个安捷伦科技和飞利浦照明的合资公司,继续领导着世界固态照明产业的发展。全球十大LED芯片厂家简介(3)
SDK(昭和电工)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化学会社,从60年代就开始开发液相色谱,已有40多年的生产歷史。生产GPC、GFC、糖分析专用柱、离子交换色谱柱、亲和色谱柱、有机酸分析柱、手性分离柱以及离子色谱分析等800多个型号的各种专用柱。
昭和电工日后会进行相同发光效率的蓝光LED与绿光LED的开发,计画以2010年为目标,将其LED事业营收自2007年的100亿日元提升至150~200亿日元的规模。
GELcore GELcore是GE照明与EMCORE公司的合资公司,创建于1999年1月,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公司致力于高亮度LED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通过把GE先进的照明技术、品牌优势和全球渠道与EMCORE权威的半导体技术相结合,GELcore已经在转变人们对照明的认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GELcore现有的产品包括大功率LED交通信号灯、大型景观灯、其他建筑、消费和特殊照明应用等。通过把电子、光学、机械和热能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技术相结合,GELcore加快了LED技术的应用并创造了世界级的LED系统。另外,GELcore还利用独特的客户管理系统来和那些LED专家和产品应用客户保持长期的友好关系。
大洋日酸
大洋日酸公司的有机金属气象化学沉淀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追溯到1983年,在日本80年代整个化合物半导体工业革命大背景之下产生。大洋日酸研发了一系列高纯度气体如AsH3,PH3和NH3的专业应用技术,以及用于生产LD和LED产品的MOVPE设备。大洋日酸还开发了用于吸收这些应用产生的大量废气的净化系统,并使之商品化。到目前为止,大洋日酸已经为从研发机构到生产厂商等有着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了超过450台的MOCVD设备。其中大洋日酸的GaN-MOCVDSR系列,包括SR-2000和SR-6000是专门为蓝色镓氮LED、半导体激光和电子设备的研究和生产而设计。
Cree(科锐)Cree公司建于1987年,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研制开发并生产基于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硅(Si)和相关化合物的材料与设备。公司的产品包括绿光、蓝光和紫外光LEDs,近紫外激光、射频和微波半导体设备,电源转换设备和半导体集成芯片。这些产品的目标应用包括固态照明、光学存储、无线基础和电路转换等。公司的大部分利润来自于LED产品和SiC、GaN材料的生产,产品销往北美、欧洲和亚洲。
目前Cree460nmLED,外部量子效率47%,白色发光效率80lm/W。Osram(欧司朗)OSRAM是全世界最大的两个照明生厂商之一。建于1919年,最大的股东为SiemensAG,总部位于慕尼黑,在全世界拥有超过36,000的员工。OSRAM商标早在1906年注册,到目前为止是世界公认的历史最悠久的商标名称之一。OSRAM已经从一个传统的灯泡厂商发展成为一个照明领域的高科技公司。2004财年的销售额达到42亿欧元,服务于140多个国家的个人客户和19个国家的50多家厂商。目前,公司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于光电半导体和LED,长期来看,这个数字还将上升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