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守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风向标
公务员守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风向标
[2606](2007-05-27)
在苏州,一年有3次交通违法记录的公务员,将在年终考评时被评定为不称职。由苏州市文明委组织的“做文明人,开文明车”专题活动日前启动,将重点整治公务车,并把查处结果和公务员年终考评挂钩。(新华网)
这是一个值得赞赏和大力推广的好举措。将违反交法的记录与公务员年终考评挂钩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将公务员——当前社会中,代表政府形象的一个群体——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举措,不但使公务员有了牢固的守法意识,更重要的是,在民众面前,一个处处守法的公务员群体无疑会起到巨大的导向作用,对民众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必然也是巨大的。
当下的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任务极其繁重。我们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更需要知法守法的民众。而后者的培育恰是最为困难的。笔者以为,促使民众知法守法的催化剂就在于政府以及代表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公务员群体的严格守法。
从文化的层面来看,几千年的封建集权历史在民众心里沉淀了太多与现代法治理念格格不入的观念。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人治观念。即便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今天,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不同程度地对人治观念的心理认同。这种认同的最坏结果就是对法律的漠视。在这方面,有一类事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当一位受人尊敬的普通百姓的权益受到侵害或者触犯了法律的时候,他在头脑里跳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很直接地就是想到“找人!”。他要找的“人”当然不是普通人,而是有能量绕过法律通过“中国特色”的处理方式达到目的一类人。这一类人绝大多数属于公务员群体,在中国活得有滋有味,只因手眼通天,能玩弄法律于股掌之中,摆平许多依靠法律无法完成的事情。这样的一类事情,一再的上演,也在一再地印证人治高于法律这一“真理”,它是法治建设进程的极大障碍。民众的眼睛都盯在他们身上,他们是否知法守法是整个社会的风向标。
从当前的行政体制来讲,我们还没有形成民众监督的有效机制,要求公务员本身具有高度的职业素养,以促进整个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公务员群体法律意识的提高,除了不断学习之外,强有力的约束也是关键。在打破传统文化沉淀坚冰的时期,必然要给代表政府形象的公务员队伍先戴上“紧箍圈”,让他们首先成为整个社会知法守法的典范。
因此,苏州这种将公务员的守法程度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是一极好的开端,以后还应在更大的范围内将公务员的守法程度纳入到他们的评价体系当中,以促进整个社会法治观念的提高。
萧东
《联合早报网》
第二篇:2017法治社会建设工作报告
2017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法制办的具体指导下,**按照费发【2017】20号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文件精神及省、市、县有关部署要求,深入开展普法宣传,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提高了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有效提升了法治政府建设能力,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以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等相关规定要求,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全面提升了果业系统依法行政工作成效。一是强班子、带队伍。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相关局领导为副组长,有关科站负责人为成员的“法制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二是重学习,强实效。局党组始终将法治建设工作有关内容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办公会、“三会一课”等时机,学习各项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政策文件和涉农有关法律法规,由局党组书记带头学习,班子成员分别谈体会,并要求相关科室统一思想认识,认真传
10余次。三是建机制,明责任。为规范行政决策行为,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我们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对涉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和“三重一大”事项中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严格规定其范围和程序。凡涉及公众利益等重大事项的,必须事先征求意见,认真听取相关领域的专家、行政管理人员、果农代表等意见和建议,确保了重大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同时,明确决策各个环节的责任科室以及需承担的相应责任,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二、履行法定职责,突出工作重点,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实效
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了法律顾问制度,建立了责任清单动态管理机制,优化了权力运行流程,强化了行政权力的监督和问责,并将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日常工作的考核管理当中,突出依法行政与普法宣传相结合,法治政府建设与便民、为民相结合,有效实现了法治建设和日常工作的互通互动。一是转变职能、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改革推向深入。结合单位职能,优化了服务办事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率和工作透明度。二是建立和完善了法律顾问制度。通过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提升了我局依法行政决策水平,增强了我局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三是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与培训。举办各类普法培训班4期,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使受教育果农达1000人次以上。四是坚持将政务公开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真正让各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17年,我局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共60余条,通过智慧果业云平台、省市农业网站等网络媒体发送果业信息2000余条。
三、认清问题、找准差距,进一步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虽然我们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法治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由于长期从事**工作,本单位没有行政执法权利,受传统思维观念束缚,部分工作人员还没有树立普遍的法治理念。在安排工作、检查指导、协调问题,特别是处理矛盾纠纷时,往往还是凭主观、靠经验、拍脑袋作决策,没有真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去想问题、办事情。二是监督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在具体工作中,监督机制还存在一定不足,机构监督、新闻媒体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县法制办的具体工作安排,扎实深入地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从制度建设、行政决策、依法接受监督、普法工作等多方面全面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能力,努力开创全县果业领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什么是平安建设?什么是法治建设?
什么是平安建设 什么是法治建设
什么是法治建设?法治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法治建设,就是依照法律法规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务,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法治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各项事业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
什么是平安创建?平安创建的目标是什么?平安创建是指通过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使一定区城范围内的社会治安状况得到好转或控制,人民群众得到安居乐业的工作过程。平安创建的目标是: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
公民如何参与平安创建活动?
1.积极做好自身防范,防止受到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侵害;
2.遵纪守法,不做违法犯罪的事;
3.向公安机关和基层组织提供、举报社会治安信息和违法犯罪线索。
4.积极参加治安志愿者队伍,义务参与巡逻执勤。
5.积极参与平安家庭、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网格、平安校园、平安寺庙、平安市场、平安景区、平安医院等平安创建活动。
6.邻里和睦,互相帮助。
什么是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指: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便于管理、不留空白”的原则,在现行行政区划框架下,以适度的规模,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依托信息网格技术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化、全方位管理,并整合网格员、社区干部、职能部门、各类协管员等公共服务资源,为网格内的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目标是:
1.实现对基层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切实掌握(控)基层情况。
2.实现主动服务人民群众,更好地做好民生工作。
3.实现夯实基层综治维稳根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第四篇:建设民主法治社会如何从我做起
建设民主法治社会如何从我做起
建设民主法治社会不但是决策者的事,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那么我们普通民众要做什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我做起:
一是不再将出人头地作为人生的目标。在我们中国可以说相当一部分人给自己制定的人生目标就是出人头地。这个目标的前提就是认定人是分等级的,希望自己臵于等级中较高的位臵。它也与中国2000多年的金字塔统治结构相一致,是中国这一社会架构下自然形成的。在这种社会结构下,达到出人头地的目标不仅意味着比别人生活得好一点,更意味着对别人的统治力和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既然目标就是凌驾于他人之上,对他人的利益就没有必要顾及太多,因此为达到这一目标而不择手段也具有了理所当然的合理性。出人头地的观念与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人生而平等是背道而驰的。民主法治社会同样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而且较之金字塔结构的社会更加强调个体的差异,并承认这种差异会使人的收入水平、社会分工产生巨大的差别,但这些差别不影响社会中公民平等的基本权利,同时又不给任何公民凌驾于其他公民之上的特权。人人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但它与出人头地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另一个角度讲,追求出人头地也会让自己永远觉得是一个失败者。我们都知道,组成一个社会绝大多数的成员是普
通民众,而能够出人头地者只能是社会的极少数,何况在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下,最顶端也许只有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目标的只能是凤毛麟角。以此为人生目标的话,绝大多数民众必然成为生活中的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生活于社会之中,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必然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应该以人人平等的公民的心态将追求美好生活作为人生的目标,这种追求不以他人为参照系,不以凌驾于他人之上为成功。既然是人人平等,在追求自己目标的同时就不应该损害他人的利益。
二是改变望子成龙的观念。意义其实与前者相同,前者是让自己建立公民基本权利人人平等的心态,后者是应该教育我们的子女学会平等待人,同时将自己作为社会的普通一员,以平和的心态溶入社会。
改变了以上两点,一个人就会以自己的本来面目立于社会,真正将自己作为社会的主人,而不是哪一个组织或群体的主人或仆人。既然生命的舞台是社会,就希望得到社会普遍价值观的承认,就需要自尊、自爱、自强,要达到这一点,自然在工作中就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地努力工作,而不需要在领导面前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这种自尊、自爱、自强只是与社会的普遍价值观驱同,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实现,而不需要在哪个领导面前才要表现出来,不会在当领导时对下属趾高气昂、颐指气使,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不会做下属
时迷失自我,一切以领导意志为行为准则。应该说中国目前公务员或国企管理者中贪污犯罪高发与人们的不平等心态关系极大。下属对领导的惟命是从,甚至为虎作伥,促使了在领导岗位上的普通人以为自己了不起,可以有无限的特权,可以无法无天,迷失了自我,最后违法犯罪,走向了人生目标的反面。
三是改变对境遇差于自己的人的歧视和对强于自己的人的羡媚态度。这一点可能许多人嘴上不承认自己是这样的人,但事实上相当多的中国人都存在这样的心态,过去上海人对自己看不起的人常称其为“江北人”,而不论此人是否来自苏北地区。现在许多人在说他人做傻事的时候,张嘴便是“农民”。这些实质都是从心底里将自己放在高于另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岐视。还有中国人做为黄种人对白种人的心态和对黑种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区别,对白种人就准备高看一眼,对黑种人就将其与贫穷、愚昧产生联想。这些心态实质就是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是金字塔架构下形成的一种人生观的体现。
四是改变日常的以下行为习惯:写汇报不再写在XX的正确领导下之类的废话;写总结不再将成绩归于领导。我是在我的职责权限范围内做自己的工作,哪个领导来我都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因此自己工作的好坏与领导不必有绝对的因果关系。我做的工作就是我做的,凭什么要违心
地归于领导?领导有领导的职责和权限,拥有比下属多得多的资源,他自然会在他的工作中创造出远高于下属的业绩,凭什么一定还要用下属的业绩抬高自己?
自己多年的工作中或者说不懂世事、或者说从心里不情愿,记忆中在自己的汇报总结中已经有多年没用过这一类的语言了,但感觉上自己并没有因此受到什么刁难和排挤,(也许一直当不成什么官原因就在于此,却不自知,哈哈)照样有自己的工作好做。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就可以改变这样的风气。
简单地说建立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是公民的平等心态,从我做起就是要做我自己,它已经成为许多年青的时髦语言,但要真正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我们要改变的还有很多。
第五篇:2018年涨工资能涨多少 公务员事业单位涨薪多少是风向标
2018年涨工资能涨多少 公务员事业单位涨薪多少是风向标
【导读】2018年涨工资能涨多少 公务员事业单位涨薪多少是风向标,四川华图小编为大家带来涨工资的资讯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工资要涨了 多省已经提前发出涨工资预报 看看有你的省吗
腾讯2016年新闻,2016年超6省份明确将上调公务员工资,下次调整或至2018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原则上每年或者每两年调整一次。2018年公务员工资将再次进入调整期,作为公务员的同学一定很期待吧。
2016年2月已陆续有吉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南、辽宁等超过6个省份明确提出将在2016年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部分省市提出将推进工资制度改革。
依据上列2016年工资调整时间窗口,预计2018年工资上涨公告将在2018年农历新年后陆续发布,部分省市已经发布了相关预报。
江西已发布涨工资预告
中国江西网南昌讯 记者谢梦丽报道:9月11日,记者从江西省人社厅获悉,2018年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将进行调整。据了解,目前江西所采用的最低工资标准为2015年10月1日起执行的标准,其中南昌9个区为一类区域,标准为153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15.3元/小时。
江西省人社厅就《江西省2018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和《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评估报告》听取专家意见。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114号)精神,结合当前江西省经济发展、职工工资增长、消费者物价指数及就业状况等因素,在吸收《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评估报告》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省人社厅研究起草了《江西省2018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拟对2015年10月1日起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
为使该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合法合规,省人社厅专门邀请专家对评估报告和调整方案进行把脉问诊。专家认为,该调整方案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神,契合我省经济发展实际,体现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理念。同时,各位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工作实践,对评估报告和调整方案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下一步,省人社厅将根据各位专家的意见,对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进行完善后按程序报省政府批准发布。
四川6.3万公务员完成首次职级晋升 人均工资增长408元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日讯(记者李丹)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人社厅获悉,截止目前,四川20个市(州)已全面完成首次职级晋升工作,全省首次晋升职级63685人,占纳入实施范围公务员总数的22.4%,人均工资增长408元。
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务并行制度的意见》,四川省相继印发《四川省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四川省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意见〉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对全省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进行全面部署,积极推进实施。
截止目前,四川20个市(州)已全面完成首次职级晋升工作,全省首次晋升职级63685人,占纳入实施范围公务员总数的22.4%,人均工资增长408元。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在激励基层公务员干好本职工作、促进基层公务员队伍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务员工资改革方向
改革一:涨工资是恒定不变的
关于公务员薪酬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如今,很多地方的公务员的工资都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理论上,公务员的工资一般是每两年上调一次。对于公务员的工资增长,其实是重在优化工资结构,建立一套完整的工资增长机制,保证工资能够合理的增长。让多老者多的也是一个改革的方向,比如对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了更多的职级提升空间,让专业技术岗位获得更多的晋升通道,并让他们在晋升后享受到更高的工资福利待遇。
改革二:养老金并轨也无需担忧
不只是公务员,哪怕是非公职类的岗位,工作后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都是工资和福利待遇,公务员的优势也正基于此,比起非公务员职位,社保住房公积金等缴纳比例,往往比其他职位更高。在进行工资改革之后,公务员也将开始缴纳养老金,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工资总额的8%。
养老金缴纳比例有所提高,从表面上看是增加了负担,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项很好的制度,因为您缴纳的养老金,最终会通过社保养老金,返还给自己,它解决了公务员辞职之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公务员队伍保持稳定有序。
改革三:多通道晋升通道进一步打开
在如今的公务员的机制中,想要晋升是非常的难的,针对此类现象国家国办印发的《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对县以下机关公务员由低到高设置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5个职级,公务员任职年限达到分别达到8、12、15、15、15年未提拔的,可享受高一级待遇。
这样的晋升对于公务员来说是有积极的作用的,解决了广大公务员的晋升上的后顾之忧,能够充分的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历年务员工资调整情况一览
1985年6月
由以级别定工资的职务等级工资制,转到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四个部分;
1989年
国务院决定给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调一级工资,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工资中的一些突出矛盾;
1993年10月1日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国家干部变为公务员,按不同职能,将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分为四个部分: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其中,以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为主体;
1997年7月1日
经国务院批准,机关行政人员基础工资标准由原每人每月90元提高到110元。机关新录用人员的试用工资相应提高:大学本科生由每月70元提高到225元;硕士生由每月97元提高到260元;博士生由每月105元提高到290元;
1999年7月
基础工资标准由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80元,级别工资标准由10级至1级每月55元至470元,提高到85元至720元;
2001年1月
每人每月180元的基础工资提高到230元;15级至1级每人每月85元至720元的级别工资,提高到115元至1166元;
2001年10月
原来50元至480元的职务工资标准提高到100元至850元;
2003年7月
职务工资由100元至850元提高到130元至1150元;
2006年
实行职级工资制,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列入基本工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2015年10月1日
《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实施,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340元至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
2018年工资上调时间窗口即将打开,敬请期待,希望各位的工资都能涨涨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