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分析

时间:2019-05-12 17:4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时期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时期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分析》。

第一篇:新时期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分析

新时期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分析

王翔宇

摘要: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着力构建的公共关系的一种,却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当前警民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如袭警案件频发,群众对公安机关不支持等。这种情形的出现不排除有公安机关自身因素,宗旨意识不牢靠,业务素质不过硬,非警务活动增多。当然也有外部来自诸如法律法规,社会舆论方面的因素。本文结合具体情况给出了解决方法,打宗旨意识,加强公安机关核心能力建设,畅通沟通渠道,正确引导舆论,并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警民关系是指人民警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公安机关在履行打击犯罪、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职责过程中,与社会各方面形成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为战略机遇期公安部部署的三项建设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党的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保障和顺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警民关系的现状

当前,我国警民关系总体上看是和谐,融洽的。然而,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的转型期,由改革发展带来的社会矛盾以及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警民关系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袭警事件时有发生

这几年,警民冲突频发,暴力袭警案件呈逐年增多态势,不仅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正常执法,而且对警察的人生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使得人民警察“天天在流血,月月有牺牲”。一些地方的警察在执法时,群众不配合,不支持,冷眼旁观,有的甚至叫嚣“警察算什么,打的就是警察”,起哄,阻碍正常办案。

2008年上半年,公安部公布的数据表明:全国公安机关因公伤亡的民警3382人,其中牺牲170人,负伤3212人。在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阻碍而牺牲的有23人,负伤的有1803人,分别占牺牲,负伤人数的13.5%和56.1%。其中让全国乃至世界震惊的瓮安事件,政府大楼和公安机关的车辆,大楼全部被砸掉。乌鲁木齐的特大打砸抢烧事件中数名武警,民警负伤,牺牲。令人深思的是。袭警除了少数是穷凶极恶的不法之徒所为,更有法律素质不高的普通群众参与。这增加了公安机关处理暴力袭警事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二)群众对公安机关工作的参与度不高,支持度不高

社会上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理,不少民众包括一些部门,单位,认为打击预防犯罪,社会治安防范等工作都是公安的事,缺乏参与公安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一些刑事案件的目击者,受害者不愿意举证。

(三)公安机关的公信力有所下降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的涉法涉诉信访居高不下,一些当事人不认同公安机关的处罚和处理。“杨佳袭警案”集中折射出社会舆论对公安机关公信力的质疑,从“同情”杨佳,到对事实真相将信将疑,公安机关的公信力不复存在。在全国引起轰动的佘祥林案曝光之后,因为是刑讯逼供,致使无辜群众遭受10多年牢狱之灾,使得人民群众一片声讨,责问之声。公安机关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人民对公安机关的执法公正的信心大幅下降。

二.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

警民关系不和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公安机关的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来自外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一)宗旨意识不牢靠,队伍作风需要整顿

警民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民警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建立在宗旨意识之上的,少数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不牢靠,公仆意识淡薄,没有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存在特权思想,以管人者自居,对于一些有权有势的则“睁只眼,闭只眼”,对于劳苦大众则颐指气使,对群众冷,硬,横,推,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良现象屡禁不止这种漠视群众疾苦,伤害群众感情,侵犯群众利益,到了群众的对立面,令群众十分反感。

(二)执法行为不规范,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

在执法活动中,有的民警滥施惩罚,滥用强制措施:有的办案方法简单粗暴,刑讯逼供;有的急功近利,不作为,乱作为。群众求助无门,敢怒不敢言,缺乏监督渠道。还有的在执法办案时重大要案件,轻一般案件,重刑事案件,轻行政案件,这些现象都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降低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的建设。

(三)业务素质不过硬

业务素质不过硬,导致好事办不好,易事办繁琐。在执法中不敢管不会管,面对违法当事人,“说不过,讲不清”,执法艺术不高,服务和解释工作不到位,易造成当事人的误解和反感,特别是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不能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心理变化和执法对象的感受,不善于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反映诉求,造成警民关系紧张。

(四)公安职能泛化,非警务活动增多

我国公安机关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政策,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体制转轨时期,因企业改制,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不

断增多,一些地方党政部门就将公安机关当成万能钥匙,一味强调公安机关的权威,常常运用行政命令使公安机关承担许多不应该承担的职责。如,计划生育,房屋拆迁,环境卫生,取缔无证摊贩,制止群众上访等,这些由政府其他部门负责的工作,却安排公安机关越俎代庖,而公安机关一方面受当地政府管理,而且人事,经费与各部门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使得公安机关不得不出面替这些部门摆平问题,这样不仅造成了公安机关管理越位,无形中扩大了公安机关的对立面,而且使公安民警成了社会矛盾放入直接承受者。

(五)舆论导向不正确

有些非主流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吸引更多的读者和网民热衷于报道和炒作涉警的负面新闻,有的甚至捕风捉影,脱离事实,无端造成人民警察的形象危机,在警察和民众之间筑起一道道藩篱。如“孙志刚事件”“聂树斌冤杀案”“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等涉警案件。在这些负面舆论的影响和诱导下,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忽视了绝大多数民警任劳任怨,为社会安宁流血牺牲的现实,面对一些公安负面新闻报道津津乐道,公安机关整体形象受到了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的建设。

(六)法律政策方面落后或不够详细

一些法律、法规、政策相对滞后。有的法律、法规、政策不适应市场经济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安机关在执行时,难以获得群众理解。如劳动教养作为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其严厉程度甚至超过对一些轻罪的刑事处罚,饱受学界与公众的非议。一些法律、法规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对一些违法行为的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操作性不强,不同民警在执法时难以做到完全适度、一致,对性质、程度相同的违法行为处罚存在差异,引发群众不满。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体现得不够。既存在该严的没有严、有些案件的处理难以平民愤的问题,更存在重打击、轻挽救的问题,未充分考虑执法的社会效果,对一些初犯、偶犯、未成年犯、情节轻微犯等较少考虑从宽情节和人文关怀,造成抓了一个人结怨三代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社会对立面。

三.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对策建议

警民关系是指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和重要基础。加强警民关系建设,是公安机关的一项优良传统。在新时期,新阶段,公安机关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肩负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和谐警民关系被赋予新的政治内涵与时代要求。

(一)打牢宗旨服务意识,抓住和谐本源

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党的全部政策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作为党领导的政府重要职能部门,公安机关一直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这是我们的立警之本。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基础,是公安机关走群众路线的必要条件,是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障,是公安工作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主要源泉。各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警民关系建设,促使每个民警都成为和谐警民关系的践行者。有针对性地加强民警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及群众观念、群众路线教育,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公安工作的成效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惠及人民群众上。教育引导广大民警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管理社会与服务群众、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高效执法,从而夯实警民关系的坚实基础。

(二)加强公安机关核心职能建设,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

安全是人民群众的第一需要,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改革发展就失去了保障,人民群众就不能安居乐业。加强公安机关核心职能建设,着力增强“四个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1.充分高效履行公安机关打击、服务、管理职能。既要把握好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注重打击敌人、惩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又要贯彻好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注重保护人民、服务群众,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业,要以深化刑侦改革、构建打击犯罪新机制为抓手,着力增强破案能力,依法重点打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性经济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既要多破案、破串案、破大案,又要重防范、重小案、重追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强和改进对实有人口、虚拟社会、社会组织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不断出台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针对当前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结合公安职能,尽最大努力为企业服务,为外来人员、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服务,通过与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衔接和工作联动,尽可能提供关爱和救助等。

2.规范各种非警务活动,有效避免和防止警民冲突。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决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对公安执法活动的干扰,不能随意动用专政手段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要随意指派公安机关参与非警务活动。”为此,必须健全警务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各种非警务活动,从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出发,严格界定警务活动与非警务活动的界限,对什么况下应该出警、什么情况下不该出警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出警有据。对出于维护稳定需要必须动用警力的非警务活动,在行为上进行规范,对出警后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作出明确规定,既要维护社会稳定,又要最大程度避免警民冲突。

3.强化公安队伍建设,增强广大民警的素质和能力。坚持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的统一,以警为本,尊重民警的主体地位,依法保障民警正当权益,克服职业倦怠感,提高民警职业荣誉感。加强教育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战性,通过案例讲评、岗位练兵、警体训练、执法

技能培训等形式,苦练基本功,切实提高广大民警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积极探索有别于其他公务员的警察管理模式,运用科学管理、现代管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激发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

(三)畅通沟通渠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1.畅通沟通渠道,实现警民互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警民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进一步完善警务公开制度,扩大警务公开的范围和层次,提高警务工作的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了解警务工作,更好地为警方出谋划策,更好地理解、参与、支持、监督警务工作。进一步利用群众来信来访、领导接待日、公安热线、网上倾听民意、民情民意调查、警风警纪监督员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警情民意。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公安决策相结合的社会管理决策制度,积极推行社会公示、社会听证、派出所所长社区评议等制度,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有困难找群众,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取策于民,在公安决策部署、制度设计和组织实施等方面,主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充分释放和展示警方善意,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2.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全警工程。应着力提高警方与媒体、社会、群众联系沟通的能力,按照及时、主动、准确、统筹的原则,引导社会舆论,树立警方良好形象,赢得公众理解和支持。

树立与媒体合作共赢的工作理念,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互动与合作。高度重视涉警危机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对于突发事件和重大案件,坚持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用客观、公正、翔实的报道满足公众知情权;对涉警负面新闻事件,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可连续发布善后措施及查处结果;对歪曲事实、蓄意诋毁公安队伍形象的报道要在核查事实的基础上,态度鲜明地予以澄清。强化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加强与版主、网管等从业人员的沟通协作,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平时,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加强与具有舆论话语权的关键社会群体的联系与沟通,注重发挥第三方的舆论引导作用。

加强公安法制宣传,培育良好的执法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活动,强调法治社会既要保障公民合法利益,也要履行公民法定义务,加强公民意识、权利义务平衡意识、警民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引导公民依法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配合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自觉维护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逐渐形成良好的执法环境。

参考文献:

[1] 曾页九.关于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J].公安研究,2006(7).[2] 宋志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9).[3] 程志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警民关系[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04).[4] 蒋和平.正确定位警民关系,努力促进警民和谐[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9.[5] 黄少英.论新形势下的警民关系[M]//.邓小平理论公安工作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

第二篇:浅析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

警民关系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涵,是能否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认真分析并消除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对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促进公安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影响民警关系的因素(一)干群关系的淡化将警民关系涵盖其中。少数基层干部的腐败对人民群众来讲则具离心力,最易离散党群关系,直接破坏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尽管腐败分子只是我国广大领导干部中的少数害群之马,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它使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干部产生信任危机。有关资料显示,腐败已成为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党和政府以强大的行政力量和司法力量不断与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作斗争,极为艰难但进展显著,可腐败行为依然有“前腐后继”的蔓延趋势,不断被媒体披露的大案要案每每对整个社会形成极大的震动,腐败问题已成为影响某些地方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心稳定的隐患。人民群众对诸如此类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干群关系淡化。而公安机关做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专政的工具,警民关系作为干群关系的一部分,干群关系的淡化,不可避免地会使警民关系受到影响。(二)个别民警为警不廉,严重败坏了人民警察的形象。一是微薄的工资收入和清苦的福利待遇,在一程度上成为民警为警不廉的客观诱导因素。公安机关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职业,民警又是在超负荷、超强度地透支着生命和健康,而民警的工资收入在公务员序列中却处于中下水平,同高收入阶层相比,更是存在着巨大反差。在这种心理失衡,有时甚至是无奈的情况下,要保证民警高度廉洁从政,这是很难做到的。二是个别民警经不住金钱的利诱,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种经济成分崛起与衰落,一些人在一夜之间暴富,过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民警在这种不良现象的诱导下,思想意识不够坚定者,滋生了“向钱看”的思潮,由追求高尚的情操,变为物质生活享受的追求,深感自己能力素质不比其他人差,但是在物质占有上与周围“大款”相差太远,心理严重失衡,由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泛滥。想高消费,想“高水平”享乐,条件不具备,就只有搞权钱交易,办金钱案,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由人民警察沦为人民的罪人。(三)执法不规范,少数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极少数民警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热衷于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更有甚者涉黑、傍黑、护黑、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成为名符其实的“警匪一家”。对此,新闻媒体不断披露的这些民警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不仅玷污了我们金色的盾牌,而且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民警光辉形象,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四)个别民警宗旨观念淡化,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使人民群众疏远了同人民警察的鱼水关系。工作中个别民警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特权思想严重、动辄以管人者自居,从心理上拉远了同人民群众的距离。曾几何时,“门难时,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被简化并约定俗成为“四难”,“冷、横、硬、推”成了专用名词。一句本来能让群众感到温暖半天的话语,从个别民警口中出来就变了味,听起来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结果伤害了群众感情;一些本来耐心解释几句就能解决的问题,却使得群众认为民警蛮横无礼,对此意见很大;一些很小的案事件,由于民警责任心不强,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拖得不可收拾,甚至对待群众报案求助采取推诿扯皮的官老爷态度。长此以往,警民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自不待言。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消极因素还有其他客观方面的,上述情况并不能涵盖影响警民关系的所有因素。需要指出的是,警民关系总体上毕竟是好的,这是主流,必须予以充分肯定。看不到这一点是不对的、有害的。当然我们也决不能因警民关系的大合唱中出现一些不和谐音,就认为警民关系一团漆黑,更不能因为警民关系的主流是好的而放松对消极因素的认识和整改治理。

二、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的对策(一)顺应全党转变作风的大局,与时俱进,在转变干群关系的大框架下,致力于警民关系的改善。新的世纪,反腐任重而道远。公安机关作为党和政府“枪杆子”、“刀把子”的职能部门,应主动融入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大潮中,与时俱进,致力于干群关系和警民关系的改善。只有如此,我们公安机关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和最永久的支持。(二)坚持从优待警,努力改善民警的福利待遇,使民警能廉洁从警。——完善五小工程,为民警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在这方面,全国各地均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如有的公安机关开办生产基地,为民警免费供应定量的肉蛋类副食。有的公安机关为民警提供家政服务,使在一线工作的民警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地激发民警工作热情。——设立民警子女助学基金。

第三篇:浅析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

浅析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

警民关系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涵,是能否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认真分析并消除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对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促进公安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影响民警关系的因素

(一)干群关系的淡化将警民关系涵盖其中。少数基层干部的腐败对人民群众来讲则具离心力,最易离散党群关系,直接破坏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尽管腐败分子只是我国广大领导干部中的少数害群之马,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它使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干部产生信任危机。有关资料显示,腐败已成为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党和政府以强大的行政力量和司法力量不断与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作斗争,极为艰难但进展显著,可腐败行为依然有“前腐后继”的蔓延趋势,不断被媒体披露的大案要案每每对整个社会形成极大的震动,腐败问题已成为影响某些地方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心稳定的隐患。人民群众对诸如此类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干群关系淡化。而公安机关做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专政的工具,警民关系作为干群关系的一部分,干群关系的淡化,不可避免地会使警民关系受到影响。

(二)个别民警为警不廉,严重败坏了人民警察的形象。一是微薄的工资收入和清苦的福利待遇,在一程度上成为民警为警不廉的客观诱导因素。公安机关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职业,民警又是在超负荷、超强度地透支着生命和健康,而民警的工资收入在公务员序列中却处于中下水平,同高收入阶层相比,更是存在着巨大反差。在这种心理失衡,有时甚至是无奈的情况下,要保证民警高度廉洁从政,这是很难做到的。二是个别民警经不住金钱的利诱,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种经济成分崛起与衰落,一些人在一夜之间暴富,过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民警在这种不良现象的诱导下,思想意识不够坚定者,滋生了“向钱看”的思潮,由追求高尚的情操,变为物质生活享受的追求,深感自己能力素质不比其他人差,但是在物质占有上与周围“大款”相差太远,心理严重失衡,由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泛滥。想高消费,想“高水平”享乐,条件不具备,就只有搞权钱交易,办金钱案,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由人民警察沦为人民的罪人。

(三)执法不规范,少数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极少数民警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热衷于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更有甚者涉黑、傍黑、护黑、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成为名符其实的“警匪一家”。对此,新闻媒体不断披露的这些民警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不仅玷污了我们金色的盾牌,而且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民警光辉形象,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四)个别民警宗旨观念淡化,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使人民群众疏远了同人民警察的鱼水关系。工作中个别民警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特权思想严重、动辄以管人者自居,从心理上拉远了同人民群众的距离。曾几何时,“门难时,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被简化并约定俗成为“四难”,“冷、横、硬、推”成了专用名词。一句本来能让群众感到温暖半天的话语,从个别民警口中出来就变了味,听起来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结果伤害了群众感情;一些本来耐心解释几句就能解决的问题,却使得群众认为民警蛮横无礼,对此意见很大;一些很小的案事件,由于民警责任心不强,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拖得不可收拾,甚至对待群众报案求助采取推诿扯皮的官老爷态度。长此以往,警民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自不待言。

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消极因素还有其他客观方面的,上述情况并不能涵盖影响警民关系的所有因素。需要指出的是,警民关系总体上毕竟是好的,这是主流,必须予以充分肯定。看不到这一点是不对的、有害的。当然我们也决不能因警民关系的大合唱中出现一些不和谐音,就认为警民关系一团漆黑,更不能因为警民关系的主流是好的而放松对消极因素的认识和整改治理。

二、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的对策

(一)顺应全党转变作风的大局,与时俱进,在转变干群关系的大框架下,致力于警民关系的改善。新的世纪,反腐任重而道远。公安机关作为党和政府“枪杆子”、“刀把子”的职能部门,应主动融入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大潮中,与时俱进,致力于干群关系和警民关系的改善。只有如此,我们公安机关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和最永久的支持。

(二)坚持从优待警,努力改善民警的福利待遇,使民警能廉洁从警。

——完善五小工程,为民警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在这方面,全国各地均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如有的公安机关开办生产基地,为民警免费供应定量的肉蛋类副食。有的公安机关为民警提供家政服务,使在一线工作的民警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地激发民警工作热情。

——设立民警子女助学基金。有的公安机关规定凡是民警子女考上大学的,由公安机关一次性地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助,使民警感受到组织家庭般的亲切温暖。

——设立民警互助基金。首先,资金来源渠道要广泛,其中相当部分要由民警自己集资,当个别民警遇到个人无力承受的意外时,由基金会帮助解决。其次,公安机关作为人民群众中的一部

分,当人民群众有危难时,我们的民警往往是奋不顾身,并且无怨无悔地叫响了“有困难找警察”,那么当我们的民警遇到危难时,我们也不应拒绝社会各界的关爱,而应该把社会关爱合理地纳入民警互助基金。

——完善民警受到意外伤害或重大疾病的社会保险机制。如有的公安机关为全体民警免费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从根本上避免了民警流血又流泪的尴尬现象。这是很好的做法。

——完善激励机制,贴近民警工作实际。多年以来公安机关强调的是精神奖励为主,对物质奖励基本是象征性地。完善奖励机制不但能激发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能解决民警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都一样的顽症,让兢兢业业、敬业奉献的民警在得到精神激励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辛勤奉献的物质利益。

——为民警减负,让民警休养生息。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基层一线民警在工作岗位上长年超负荷地透支着生命和健康,一些基层公安机关的领导为追求所谓的“政绩”,对民警施压过重,民警承受了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而有的公安机关则明确规定,民警休假达不到规定的时间,单位不能评先,这些做法深受到民警的欢迎。

——视民警为亲人,给民警以真诚的关爱。新时期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新的特性,物质并不可能解决所有的思想问题,我们的基层民警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的是真诚的关爱。如果公安机关的领导能设身处地给民警以关爱,从政治上、生活上给予应有的关心照顾,推心置腹,将心比心,我们的民警是通情达理的。把民警视为亲人的公安机关领导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受到民警的拥戴,从而使公安队伍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对民警的素质教育,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一要注重对民警的业务知识培训。注重日常教育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对民警进行新知识、新科技、新政策的培训教育。二要加强对民警政治素质的教育。对民警服务意识、宗旨观念都要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培训,坚决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三要注重民警文化素质的提高。民警既是国家机器上的螺丝钉,同时也是具有七情六欲的自然人,民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因此要鼓励民警进行文化学习,鼓励民警学习深造,鼓励民警对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的追求,摒弃低级趣味。要大力倡导学习的风气,在广大民警中开展读书活动,引导民警学政治、学法律、学业务,营造和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增强民警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要大力倡导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风气,引导广大民警研究和解决执法活动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提高民警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文化修养,提高其执法水平和为民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改善警民关系。

(四)规范公安机关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竭尽全力勤政为民。规范执法行为,针对执法中各个方面和环节,制定和完善明确的、操作性强的执法制度和程序规范,并严格遵行,切实解决执法不规范、不统一和执法随意性的问题;二是落实执法责任,把执法工作的职责、权限落实到各警种和各执法岗位,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三是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不仅要明确公安机关内部各执法监督部门的职责,而且要不断拓宽外部监督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内外监督合力。从而通过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勤政为民,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信任。

(五)把“三个代表”要求始终贯穿于各项公安工作之中,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要想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就应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到最高的位置,真正摆正和群众的关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每项公安具体工作同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广大民警只有用崇高的信念和高尚的精神来塑造自己,不怕艰苦、不怕清贫,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寻找人生快乐,才能面对物质和待遇的不足,不会束缚自己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不会动摇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第四篇:浅析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

浅析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

警民关系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涵,是能否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认真分析并消除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对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促进公安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影响民警关系的因素

(一)干群关系的淡化将警民关系涵盖其中。少数基层干部的腐败对人民

群众来讲则具离心力,最易离散党群关系,直接破坏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尽管腐败分子只是我国广大领导干部中的少数害群之马,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它使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干部产生信任危机。有关资料显示,腐败已成为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党和政府以强大的行政力量和司法力量不断与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作斗争,极为艰难但进展显著,可腐败行为依然有“前腐后继”的蔓延趋势,不断被媒体披露的大案要案每每对整个社会形成极大的震动,腐败问题已成为影响某些地方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心稳定的隐患。人民群众对诸如此类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干群关系淡化。而公安机关做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专政的工具,警民关系作为干群关系的一部分,干群关系的淡化,不可避免地会使警民关系受到影响。

(二)个别民警为警不廉,严重败坏了人民警察的形象。一是微薄的工资收入和清苦的福利待遇,在一程度上成为民警为警不廉的客观诱导因素。公安机关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职业,民警又是在超负荷、超强度地透支着生命和健康,而民警的工资收入在公务员序列中却处于中下水平,同高收入阶层相比,更是存在着巨大反差。在这种心理失衡,有时甚至是无奈的情况下,要保证民警高度廉洁从政,这是很难做到的。二是个别民警经不住金钱的利诱,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种经济成分崛起与衰落,一些人在一夜之间暴富,过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民警在这种不良现象的诱导下,思想意识不够坚定者,滋生了“向钱看”的思潮,由追求高尚的情操,变为物质生活享受的追求,深感自己能力素质不比其他人差,但是在物质占有上与周围“大款”相差太远,心理严重失衡,由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泛滥。想高消费,想“高水平”享乐,条件不具备,就只有搞权钱交易,办金钱案,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由人民警察沦为人民的罪人。

(三)执法不规范,少数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极少数民警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热衷于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更有甚者涉黑、傍黑、护黑、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成为名符其实的“警匪一家”。对此,新闻媒体不断披露的这些民警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不仅玷污了我们金色的盾牌,而且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民警光辉形象,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四)个别民警宗旨观念淡化,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使人民群众疏远了同人民警察的鱼水关系。工作中个别民警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特权思想严重、动辄以管人者自居,从心理上拉远了同人民群众的距离。曾几何时,“门难时,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被简化并约定俗成为“四难”,“冷、横、硬、推”成了专用名词。一句本来能让群众感到温暖半天的话语,从个别民警口中出来就变了味,听起来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结果伤害了群众感情;一些本来耐心解释几句就能解决的问题,却使得群众认为民警蛮横无礼,对此意见很大;一些很小的案事件,由于民警责任心不强,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拖得不可收拾,甚至对待群众报案求助采取推诿扯皮的官老爷态度。长此以往,警民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自不待言。

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消极因素还有其他客观方面的,上述情况并不能涵盖影响警民关系的所有因素。需要指出的是,警民关系总体上毕竟是好的,这是主流,必须予以充分肯定。看不到这一点是不对的、有害的。当然我们也决不能因警民关系的大合唱中出现一些不和谐音,就认为警民关系一团漆黑,更不能因为警民关系的主流是好的而放松对消极因素的认识和整改治理。

二、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的对策

(一)顺应全党转变作风的大局,与时俱进,在转变干群关系的大框架下,致力于警民关系的改善。新的世纪,反腐任重而道远。公安机关作为党和政府“枪杆子”、“刀把子”的职能部门,应主动融入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大潮中,与时俱进,致力于干群关系和警民关系的改善。只有如此,我们公安机关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和最永久的支持。

(二)坚持从优待警,努力改善民警的福利待遇,使民警能廉洁从警。

——完善五小工程,为民警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在这方面,全国各地均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如有的公安机关开办生产基地,为民警免费供应定量的肉蛋类副食。有的公安机关为民警提供家政服务,使在一线工作的民警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地激发民警工作热情。

——设立民警子女助学基金。有的公

第五篇:对影响当前警民关系因素的调查分析

对影响当前警民关系因素的调查分析

警民关系是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警民关系建设不仅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基础,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为了深入分析新时期警民关系现状,研究加强警民关系建设的对策措施,我们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目

前cq市警民关系比较融洽,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警民关系仍然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

(一)从公安机关和民警角度看。一是一些地方职能作用发挥不够,治安状况不能令群众满意。从调查情况看,群众最关心的是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治安问题。目前正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一些地方暴力性、侵财性犯罪高发,黑恶团伙仍然存在,影响群众安全感。一些地方基础工作比较薄弱,预防和打击犯罪能力不强,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通过典型调查,有的地方立案率不到三分之二,立案中只有三分之一能够侦破,破案中只有三分之一能挽回损失,真正令当事群众满意的不足百分之十。二是少数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伤害了群众感情。从问卷调查看,群众最不满意的是执法问题。69%的群众认为执法问题直接影响了警民关系。公安机关作为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关,严格公正执法是基本要求。但是一些民警执法素质不高,执法不规范,少数民警执法思想和态度不端正,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个别民警徇私枉法、执法犯法。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性质恶劣,影响极坏,败坏了公安形象,冷了群众的心。三是一些民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疏远了与群众的关系。近年来公安机关着力解决吃拿卡要、冷硬横推、“三滥”、“四难”等问题。调查中75%的群众认为与10年前相比警民关系明显改善,主要原因是民警对群众态度的转变。但群众反映仍有一些民警宗旨观念淡化,上述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民警特权思想严重,在心理上、行为上与群众不平等,对群众没有真实感情。一些民警责任心不强,为避免与群众正面接触或冲突,对群众报案、求助推诿扯皮,敷衍群众。四是民警违法违纪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公安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据统计,2000年以来,cq市共查处违法违纪民警2000余人。近年来,xx市公安信访部门每年接待信访来访群众上万人次,涉案数千起。除少量无理访之外,绝大多数都涉及民警违法违纪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公安队伍形象和群众感情都造成一定的危害。

(二)从社会和群众角度看。一是一些群众法治观念淡薄。少数群众只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不履行法定义务。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往往把处理结果理想化,当其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迁怒于公安机关,甚至无理取闹,令基层民警左右为难。妨碍执法,殴打、谩骂民警的事件屡见不鲜。民警执法权威受到挑战,已成为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调查中,一些群众尖锐地指出:“民警连执法权威都没有,还怎么管理社会治安?” 二是一些群众觉悟和素质不高。受一些社会负面因素影响,部分群众正义感明显下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消极心理较为普遍,怕招惹是非,不管“闲事”,有的甚至连“门前雪”都不肯扫。不愿协助、不愿作证,隐瞒包庇违法犯罪,甚至连自己受害也不敢出证,使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等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多数民警认为这些现象已非常严重。三是群众对一些社会问题存在误解。一些群众只看到公安工作不尽人意的一面,没有看到民警艰难困苦的一面,缺乏理解和同情;一些群众由对少数民警的非议形成对警察群体的错误认识,对整个公安队伍的不信任;一些群众对“取保”、“保外”等法律措施不了解,将其理解为徇私舞弊行为,由此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有的群众还把一些社会问题或者其它职能部门的问题转嫁到公安机关身上,把民警作为发泄的对象。

二、影响当前警民关系的主要原因

警民关系的发展变化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而是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阶段性特征。

(一)目前社会风气改善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消极现象仍然存在,这是影响警民关系的社会根源。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党中央着眼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相继提出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治国理念,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改善了社会风气。但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变革、结构变动、利益调整、观念变化的特殊历史时期,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社会问题还一定程度地存在,“向钱看”、关系风、享乐主义还有一定的市场,社会风气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调查中,一些老同志指出,由于社会风气影响,群众与群众之间以及党群、干群、警民之间不信任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拉关系走后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公安机关是党和政府

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从本质上讲,警民关系是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警民关系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分别对不同时期警民关系做了比较。绝大多数群众和民警认为,当前警民关系与解放初期无法相提并论,比改革开放之初也有明显退步,但多数群众和民警认为与10年前相比有较大好转。这也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及其对警民关系的影

响。

(二)对现阶段警民关系定位不准,理论与实践衔接不够,构建警民关系大格局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向。一是对警民关系建设的根本目的,存在定位过低的问题。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一个时期以来专群结合的传统优势不断弱化。主要原因是我们从指导思想、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对警民关系建设的根本目的缺乏明确定位。近年来这个问题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2004年,***同志提出公安机关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排在首位。但许多地方无论对其内涵理解,还是实际贯彻落实中都存在偏差,在民警思想上没有打下烙印,明显缺乏忧患意识和政权意识。接受问卷调查的绝大多数民警认为,加强警民关系的最终目的是为群众服务或为公安工作服务,很少有人认识到是巩固政权的迫切需要。二是对当前警民关系建设的目标取向,存在脱离实际、定位过高的问题。包括一些理论研究部门仍然固守“鱼水情深”。在问卷调查中,九成以上的民警和群众认为,一个时期内即使经过努力也不可能达到那种程度。我们通过对警民关系阶段性特征的研究发现,社会利益高度一致性是造就解放初期警民关系的重要社会原因。但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快速成长的特定历史时期,各种利益关系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不可能很快回归到单纯利益主体时代。因此,我们认为当前警民关系建设的目标应定位为平等、互信、互利、双赢比较客观和现实,也更便于操作和实现。三是对服务群众的职能定位,存在承诺过多、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的问题。公安机关许多承诺特别是在110服务方面过于宽泛。无论是急症病人、开启门锁还是煤气泄漏,群众都打110。解决了问题当然更好,解决不好就会失信于群众,还可能因为缺乏专业技能而造成严重后果,将公安机关和救援民警推向非常尴尬的境地。

(三)警民双方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和互动平台,相互理解信任不够,直接影响了警民关系。一是沟通互动不够。公安宣传工作大多通过媒体来进行,间接性、灌输式、口号化特征明显,而通过电视专栏、广播专题、网络沟通、新闻发布等方式与群众交流的互动性、时效性、灵活性、广泛性都有待加强,难以听取群众呼声,直接进行情感交流,从正面影响和引导群众。二是公安工作不能有效接受群众监督。由于警务公开力度不够,公安工作透明度不高,群众无法通过公开透明的渠道对执法、服务等问题进行有效监督,难以取信于群众。三是公安机关对群众的期望和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要求过高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落差。调查中,53%的民警希望群众无条件支持配合公安工作;76%的群众希望民警有求必应,有的甚至希望警察是万能的。现阶段群众的觉悟素质及对安全的顾虑,民警作为自然人的生活和心理需求,没有得到相互理解和尊重。群众顾虑是不配合公安工作的重要原因。一些民警在调查时虽承诺为证人保密,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对保护证人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以及法院审理时要求公开出庭作证,让证人和民警都左右为难。

(四)一些不当的行政干预、非警务活动和不规范的警务活动,也是影响警民关系的重要因素。当前正处于矛盾多发期,面对各种矛盾纠纷和群访问题,一些党政领导不是从解决问题角度出发,而是采取行政命令方式让公安机关强行制止、压制矛盾,人为地把民警推向群众的对立面,成为“挡箭牌”和“出气筒”。一些地方安全保卫及警务活动不规范,招商引资、开业庆典、文艺演出等安全保卫和警卫活动明显超出范围和标准,甚至为了讲排场。另外,个别行政领导干预执法,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

(五)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存在的某些问题和困难,不仅制约公安事业发展,还直接损害了警民关系。一是相当一部分民警缺乏宗旨意识,对群众没有真实感情。警民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对群众感情问题,民警对群众的真实感情必须建立在强烈的宗旨意识之上。调查中,近半数民警回答只对支持公安工作的群众讲感情,功利色彩相当浓厚。67%的群众认为民警与群众有距离感。一位老干部说:“形式多了、距离远了、感情没了”。一些地方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教育整顿流于形式,不仅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极易引起民警心理抵触,难以提高政治素质,端正执法思想。一些地方缺乏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公安事业的长远发展。二是执法监督和查处不力,导致执法问题屡禁不止,影响群众的信心。一些地方内部监督缺乏有效机制和明确的责任落实,社会和群众监督缺乏公开透明的渠道而难以保障,岗位考评对执法问题的设计不够科学完善。特别是由于护短、人情、关系、连带责任等复杂原因,对违法问题查处不力,让一些人感到违法成本不高,有恃无恐。这些原因导致一些民警内无动力、外无压力,执法素质难以提高,违法违纪问题屡屡发生。三是许多基层民警工作压力过大,无力开展群众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警力少、任务重、压力大。一些地方战役行动不断,层层给基层下达硬指标,导致派出所工作偏离重心,处于疲于应付状态。而群众工作没有硬指标,许多民警把这个主业当成“软任务”,群众工作相当薄弱。四是经费保障不力,“三滥”问题损害公安机关形象。由于经费保障不力,迫使公安机关吃不饱“皇粮”吃“杂粮”,一些基层单位仍靠罚款筹措经费,导致“三滥”问题突出。一些地方把罚款作为追求的目的,超范围、超标准罚款,警种之间推着干工作、抢着搞罚款,不办手续、重复罚款,群众有苦难言。个别民警借机中饱私囊,随意收缴赌资和物品,群众非常反感。

三、加强警民关系建设的对策

加强警民关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逐步研究制定和落实具体措施,努力加以改进。从宏观层面看,重点抓好以下问题:

(一)立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改善社会风气,为警民关系建设奠定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脱离群众、贪污腐败、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被称为党执政的三大风险,也是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原因,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政权意识和民心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中。加大防治腐败工作力度,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改善党和政府形象。以公平正义为核心,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改善社会风气,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帮助公安机关改善执法环境,规范警务活动,保护民警积极性。公安机关要立足职能实际,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和党的自身建设,推进社会风气改善,为警民关系建设奠定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二)明确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定位,为警民关系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各级公安机关要准确理解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内涵,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明确加强警民关系的指导思想和职能定位,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为理论基础,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根本目的,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努力构建平等、互信、互利、双赢的新型警民关系,全面加强警民关系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和方式方法,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警民关系建设大格局和长效工作机制。要构建纵横联动的警民关系建设体系。从纵向上,县以上公安机关要整合宣传、公共关系、新闻发言等相关职能,设立专门机构,利用媒体和网络广泛建立类似于“交通之声”的警民沟通互动平台和工作模式。从横向上,争取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协调有关部门整合公安、医疗、水电气、市政等社会救急和服务资源,规范服务群众职能,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联动机制。争取通过政府设立社会服务救助信息中心,统一接受群众求助,协调和督促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受理,确保有求必应,言而有信,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群众的职能。

(三)坚持以民为本,把群众工作作为警民关系建设突破口,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公安工作中,核心问题就是坚持以民为本,执法为民。一是充分履行职能,确保群众安全。严密落实打防控措施,有效防范和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严肃查处黄赌毒等污染社会风气的违法犯罪问题,努力减少治安灾害事故及损失,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二是提高执法质量,赢得群众信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打牢执法为民思想根基,规范执法行为,严厉查处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加大警务公开力度,强化内外监督,用监督的压力倒逼民警提高执法素质。把执法作为岗位考评的重要指标,增强其内生动力。三是增强对群众的真实感情,大力加强群众工作。努力打造“公众警务”,深入开展“万警进万家,万家评万警”活动,总结推广群众工作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提高全警群众工作能力。突出派出所群众工作地位,把对群众真实感情作为检验民警政治素质的重要标准,制定刚性指标,推进群众工作深入开展,拉近警民双方的情感距离。

(四)坚持以警为本,改善公安机关形象,建设群众满意公安队伍。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公安队伍建设中,核心问题就是以警为本,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以过硬的形象和素质重塑民警执法权威。一是坚持政治建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亲和力、感染力和针对性,把群众观念、责任观念和忠诚奉献等品质渗透到民警心中,切实提高政治素质。二是坚持从严治警。严厉查处违法违纪特别是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向群众展示公安机关的勇气和决心,形成扶正祛邪的浩然正气,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三是坚持从优待警。着重减轻基层民警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使他们集中精力做好群众工作。努力打造和谐警营,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和思想氛围,形成官爱警、警爱民、民拥警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提高工作效率。

下载新时期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时期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影响当前警民关系因素的调查分析(合集)

    对影响当前警民关系因素的调查分析 警民关系是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警民关系建设不仅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基础,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为了深入分析新......

    新时期影响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公安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长期以来,我局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警民关系,警民关系和谐稳步......

    浅谈如何加强新时期警民关系建设范文合集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警民关系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也尚待提高。一方面,公安机关个别民警仍然存在在执法工作中不文明、不公正,在服务中态度不好、冷......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警察的位置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前移,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警民关系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构......

    如何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合集)

    如何构建警民和谐关系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人民警察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又是构建和谐社......

    浅谈影响警民关系和谐进程的因素和构建途径 111

    浅谈影响和谐警民 关系进程的因素和构建途径 [摘要] 群众是组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的根本,力量的源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继续与人民群众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正确的把握好和谐警民......

    如何构建新时期和谐的警民关系

    警民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支,是指人民警察在严格执法时与人民群众自觉守法之间建立的一种长期而特殊的社会关系。良好的警民关系是民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但是近几年......

    浅谈和谐社会中如何密切新时期警民关系

    浅谈和谐社会中如何密切新时期警民关系 密切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做好各项公安工作的保障。只有构建良好的警民关系才能更好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