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2010年公路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公路建设工作总结
***地处***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27公里。幅员面积42.5平方公里。现有乡村公路7条、35公里,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我们牢固树立“创一流、干精品”的发展意识,始终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外界形象,服务经济发展、惠及一方群众”的重要工作来抓,强化建设,狠抓管养,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惠及群众5000余户、20000余人。原先落后的交通状况得以明显改善,服务经济发展的交通框架初步形成。
一、坚持“三个原则”,统筹谋划公路建设的合理布局“要想富,先修路”,“百业兴,路为先”,实践证明,公路是畅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我们十分重视公路建设,道路状况改观不大,效果不明显,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在政策的支持、老百姓的拥护下,从根本上进行治理改造,彻底改头换面,才能符合上级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意愿,为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一项严肃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来对待,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统一思想,多角度提高认识,达成了共识。
二、保证全镇乡村公路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我们组织人员对公路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坚持“三个原则”,制定了全镇乡村公路建设的规划。一是坚持 1
“与全镇经济发展规划结合”的原则。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站到讲政治、论发展的角度上,用更广的视角来审视,用更高的境界来运筹,用更大的胆略来谋划。二是坚持“轻重缓急与统筹兼顾结合”的原则。根据乡村公路现有布局、交通流量,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和方便群众程度的大小,科学安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稳步推进。2010年在村社干部辛勤工作及广大群众的支持配合下,共建好了3条泥结石公路(观合路、许河路、曲塘路),共8.6公里。使群众走上了顺心路,方便了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出行,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提高公路建设标准质量
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关键在于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合理安排,严格施工。工作中,我们主要强化了“四项措施”。
1、配强业务骨干,加强技术培训。修路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明白人”靠上指导。使大家系统掌握了工程设计要求、施工程序和技术规范。
2、突出机械施工,卡严规范标准。在施工操作上,我们严格落实机械招投标制度,突出机械化施工。坚持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为辅的原则,安排专人负责机械使用和调度,促进了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度,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效益,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
3、严格施工时限,加快施工进度。在公路建设中,我们切实强化时间观念,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抢赶进度。各施工队伍算好自己的时
间帐、任务帐,一天一天地排进度,保证按时完成进度目标。由于今年10月18日才完成施工图纸设计、评审工作,严重影响了工期,经施工队积极施工,元月上旬能如期完工。
四、公路的养护管理
公路建设,“三分建、七分养”。在加快道路建设的同时,我们把加强道路养护作为公路建设的延续,对农村公路管护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政府牵总、乡村为主、群众参与、部门指导的养护模式,确保建一条、养一条、绿一条、成效一条。工作中,主要做到了“四个到位”:
1、人员到位。镇里专门养护专职人员。对养路人员实行“划段挂牌,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确保了人员经常上路,做到了路面日常清理,破损及时修补,病害及时处理。
2、资金到位重投入。镇财政根据公路管理养护站提报的计划,将所需资金纳入全年财政盘子,设立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二是养路员的报酬补助。在纳入全年盘子,由镇财政统一划拨的基础上,由镇统一管理,经考核后,按照每月每公里补助133元的标准发放,全年共支出5万多元,维修资金10万余元。
3、检查到位严考核。为确保公路管理养护的质量标准,我们专门制定了检查评比办法,规定:镇领导小组每半年一次,组织人大代表对公路管理养护情况进行评议;镇公路办每月进行4次常规检查,并且不定期巡查,每季度组织各村支部书记进行一次“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总之,我镇乡村公路建设与管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群众的期盼、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决心按照上级的规定要求,工作力度再加大,工作措施再强化,切实抓实、抓紧、抓好乡村公路建设与管护,把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公路办 2010年12月22日
第二篇:镇2007年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总结
镇2007年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镇的公路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交通局、市农路办的关心和指导下,充分利用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在外成功人士的捐资、上级公路建设的补助和政府自筹资金等办法,不断为公路建设筹集资金。我镇围绕“畅通干道、提高等级、构建网络”的总构思,具体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新修建公路13.35公里、桥2座、改建旧桥1座
在今年1月份,我镇就召开了2007年的交通建设工作会,会上安排部署了全年的交通建设工作,镇充分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由各村社广泛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村民代表讨论通过村民集资、在外成功人士捐资等办法,共筹集资金300余万元,新修建公路13.35公里、桥2座。分别是四明村3.1公里、汉东村0.5公里、水渡滩村4.05公里、桥2座,滩子口村2.15公里、新岸山村3.1公里、九层村1公里,镇政府筹资改建危桥1座(庙沟桥)。
二、新铺油路21公里,筹备动工改造油化大江公路万古段3公里
2006年5月镇政府开始筹资,群众集资、镇村干部带头捐资、部分单位捐资、在外老板捐资等,共筹资350多万元,工程总投资约1100多万元。于2006年10月动工改造油化朱四路、朱转路21公里,于2007年6月铺油,8月底全面竣工。2007年9月筹备动工改造油化大江公路万古段3公里,为了改造油化万古段公路,由江永村牵头
在2个月的时间内村找群众集资、干部、老板捐资等就筹资40余万元。该工程现正在招标,有望在10月底动工修建,在2008年6月竣工。工程总投资约150万元。
三、泥结石路面加铺 19.16 公里
群众吃尽了走烂路的苦头,特别是离镇较远的转龙村,他们经村民代表讨论通过,该村群众连续3年每人集资300元建公路,新修、加铺碎石等。2007年转龙村公路加铺碎石9公里,江永村公路加铺碎石 1.36公里,大河村公路加铺碎石1.65公里,水渡滩村公路加铺碎石4.05公里,新岸山村公路加铺碎石3.1公里
四、落实固定养护工人
我镇在明确公路养护责任的前提下,凡产权属镇管的公路,都由镇政府出资,确定固定的养护工人养护,统一管理。村社道路,由村社出资组织人员养护。
五、绿化公路15公里
为了切实搞好公路的绿化,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并将其纳入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重要日程来抓。镇政府在公路绿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镇政府利用“3.12”植树活动,镇团委组织镇机关干部、村社干部、部分学校的学生团员等100多人,对我镇境内的主干道公路朱转路,大江路约15公里两旁进行了补栽。投资约0.5万元。
六、二00八年的工作打算
1、畅通主干道。打通我镇与临近镇和镇到各村的主干道,并逐年逐段的进行硬化(或油化)。逐步提高我镇路面等级和通行能力。
2、构建网络交通。在畅通主干道的基础上,逐步沟通(或改造)临近村与村之间的公路,特别是与外界道路之间的沟通,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008年计划完成大江公路龙宝段、火石段的油化工程。公路全长约7公里。
3、强化公路的管理。实行公路建设分级负责制,全镇规划的“三纵五横”道路和港口等主要交通设施,由镇牵头配合区交通主管部门建设,其余连接支线是村、社道的路由各村社采取“一事一议” 群众集资,老板捐资,上级补助的办法筹资修建。
镇人民政府
二00七年十月十二日
第三篇:公路建设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时间如梭,转眼间来到了2011年的6月份,进入云南第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已经整整一年的时间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触万千,虽然没有骄人的成绩,但也算是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回首往事,公司的领导、同事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师父、同事们对我的帮助与支持,使我感到无限暖和,在温暖中不断成长,在此我向公司的领导及同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公司给予我这个成长的平台,使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逐步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与才能。
2010年6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云南第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就业合同,随后我被分配到云南元双公路土建第十六合同段从事技术工作,现已一年,现将一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思想: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个人素质,作为公路施工的一名技术员,我紧紧围绕公路施工管理的中心工作,狠抓了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勤奋、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再加于总结得出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我主要从事的是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测量和内业资料的编制整理,在此期间元双公路正处于工程末期的冲刺阶段,我所处的二工区基本构造物均已差不多进入完工状态,大部分人工作重心均从外业转到内业,但仍然需要一部分人员进行施工的监控管理,我和另一个同事被安排到了现场进行工地的管理,我们禀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了后期的工作,2011年1月工作重心全面移到了竣工资料的编制整理,我参与了竣工图的绘制,我主要负责20米工梁通用图、桥图和部分路基的绘制,在这一年的工地施工管理中我的内外业水平得到了大踏步的提升,让我对工地的综合协调管理能力以及对工程质量、进度监督控制也有了全新的认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高昂的学习势头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总结自己这一年多的经验,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学习,特别是向老一辈的前辈们学习,以至更好的为公司服务,为交通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第四篇:公路建设工作总结
一、xx镇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公路建设政策性强,任务繁重,涉及面广,必须强化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镇党委、政府于2006年9月成立了板桥镇农村公路建设领导组。由党委书记xx任组长,镇长xx、纪委书记xx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领导兼任。各村也按党委、政府的要求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
(二)明确指导思想,制定建设目标。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确保质量,民主决策,管理公开,建管养运,协调发展。
在“十一五”期间,各级各类道路建设预计完成148公里,总投资379xxxx元,其中县乡道路投资120xxxx元,主要用于道路硬化19.93公里;通村公路投资223xxxx元,主要用于道路硬化96.5公里和新建通村(组)公路31.57公里;通村公路桥梁(含渡改桥)建设投资36xxxx元,共建通村桥梁或渡改桥1xxxx(处)。
(三)狠抓宣传动员,强化资金筹措。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的宣传动员工作。相关领导曾先后xxxx召开专题会研究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并在镇村二级干部会xxxx宣讲农村公路建设的意义、政策、方法、质量标准,还利用墙标、路标、印发宣传资料(2000份),村广播宣传等形式,宣传农村公路建设。基本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农村公路领导组成员按其分工,分别深入村组抓好土地调整、青苗附着物补偿等协调工作,无一后患。重质量、严标准,经政府对有建设任务的村,首先以《四川省乡通村公路技术指南》、省公路局《修路一本通》为教材,组织镇村干部培训。领导组不定期的上路对工程进度、质量进行检查,切实把住了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已完成的工程初检的结论、均达到合格工程。
村道建设由各村民委员会按村民自愿,“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群众监督的方式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实行政府主导,“一事一议”,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除去国家补助资金部分外,受益群众自筹匹配不足部分资金。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采取专户专帐,专款专用,民主管理,定期公示的制度。上级补助资金必须专项用于道路建设实物工程的支付。不准用于其他支付。
(四)充分发动群众,搞好质量监督。
村级公路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决不修群众不修的公路,村级公路原则利用旧路改造,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修水泥路、沥青路、泥结碎石路。
道路建设可以不进行招标,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按群众意愿决定工程实施方式。工程质量必须保证。要求水泥路标准:路基宽4.5m,路面宽3.5m,路面厚0.18m以上,混凝土标号c30,水沟宽0.4m,深0.4m。泥结碎石路标准:路基宽4.5m,路面宽3.5m,路基夯实,路面平整,手摆片石厚0.2m,碎石厚0.08m。水沟宽0.4m,深0.4m。各村成立了质量监督组,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要求各村修建的公路严把质量关。首先,业主和施工单位按自交发[(2007)38号]文件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然后报镇政府初检,符合要求后再报县交通局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二、板桥镇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镇通村公路建设计划是148公里,按照县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要求,这148公里通村公路建设计划要三年完成,如此庞大的通村公路建设工程,我们还是第一次尝试,通过半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目前,我镇农村公路建设存在以下四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资金问题。“十一五“期间,根据计划,我镇要完成村道硬化87公里,结合我镇实际,通村公路水泥路面建设标准宽度为3.xxxx,每公里需要建设资金大约2xxxx元(新修),其中,省补助资金每公里1xxxx元,县补助每公里xxxx元,农民每公里要自筹1xxxx,对还不富裕的农民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非常重的压力。加之群众对公路建设集资的认知程度低,修公路愿意,修高标准公路更愿意,但要群众出资就难上加难;部分群众对集资的认识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求国家照顾,不愿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二是技术问题。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十一五”期间我镇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就必须有一支具备路桥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队伍,就目前我们的技术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农村公路建设中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的需要,技术力量关系到工程质量,就工程造价来看,我们没有能力招聘工程监理,主要依靠自己的队伍和每村派两名质量检验员来解决。而这些人大多缺乏专业知识,所以,应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来保证工程质量。因此说,技术力量薄弱也是我县通村公路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是质量问题。我们现在每公里价格为2xxxx元(改造)左右,而村里面实际发包平均只有1xxxx元左右,这1xxxx元只够打板钱。那么可以说施工已无利可图。可工程队都想挣钱,想挣钱就得危及工程质量,这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解决的问题。
四是衔接问题。我镇有xxxx村约21公里线路,实际路基宽度不足xxxx或者没有路基,当时省交通厅组织的信息采集队伍错采信息为3.xxxx和4.xxxx不等,按要求必须修水泥路,但这些村就很难实施,群众反应强烈,对政府意见也很大。我镇汪寺村在普查时漏采信息,一个建制村没有一条公路(实际有村道5.6公里)。
冲头村实际公路长2.96公里,普查时也是这个里程数,通过几次核查校对后,省交通厅只给冲头村0.3公里的确认和补助。现在该村已硬化2.56公里。这条公路除国家应补助资金外,其余所需资金是由原籍外出的成功人士xx捐赠修建。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为保证今年我镇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结,努力保证我镇农村公路建设的稳步推进。
(一)抢前抓早,扎实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现在已经进入3月上旬,针对我镇今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艰巨的实际,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强化时间观念,迅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前抓早,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全面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工程早日开工,确保既定目标如期如实完成。
(二)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
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农村公路建设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由于我镇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加之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将积极协调各村把工程质量工作做为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来抓,从严要求,从严把关,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一要落实质量责任制度。要全面落实设计、施工、监督责任制。做到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同时要建立农村公路质量责任档案,将每条道路的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责任人的名字挂牌明示,并存入档案,实施工程质量终生追究制。二要健全质量监管体系。要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监督人员,必须身临一线,现场检查、跟踪督查,严格把握质量标准,力争将每一条通村公路建设成“长寿工程”、“精品工程”,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放心工程”。三是要强化通村办作用,特别是强化通村办工程技术人员及协调督察员的培训,使其尽快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工作需要。
(三)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落实配套资金。
资金是投入公路建设的基本保障和决定因素。为此,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统筹安排,认真研究农村政策,积极推进多无化投资体制,千方百计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一是用好县财政划拨款。将每公里xxxx元的地方配套资金列入工程预算,确保农村道路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投入。二是受益村群众筹一点。积极调动受益村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出资等形式,解决受益村每公里6—1xxxx元资金匹配问题。三是动员社会捐一点,采取给外地的xx人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和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传,实行公路贯名制等办法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路。四是协调银行贷一点。在今年乃至“十一五”期间我镇应该建立探索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积极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
(四)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有序开展。
今年,全镇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大、投入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加大领导力度,狠抓措施落实。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工作的可行保证,落实工作责任是推进工作的主要手段。为此,我认为,从镇到村应该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通村公路建设组织领导体系,全力推进农村公路有序开展。二是要强化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认为,各有关部门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要应从在局出发,树立全镇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自觉地把部门工作与农村公路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五)克服困难,明确责任,认真做好通村公路建设的各项工作。
开工在即,时不我待。为了保证今年通村公路计划的全面完成,我们应该积极协调各村进一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通村公路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安排好质量监督人员,对尚未落实村民“一事一议”的村,立即组织其召开村委员会,抓紧落实“一事一议”筹工筹劳事宜,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工。各行政村应该以吴庙村为标杆,在落实好“一事一议”的同时,积极主动与施工单位配合,帮助其解决好备料场地、用电、用水、住宿等相关事宜,千方百计为施工单位分忧解难,解决施工单位的后顾之忧。各施工单位要抓紧时间保证备料机械设备全部进场,并集中力量搞好工程备料,保证村路基土方完成后顺利开工。
公路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07年,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下,与各村以及全镇人民一道,克服困难,负重拼搏,扎实若干,圆满完成今年我镇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向县委、县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
第五篇:场镇和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场镇和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励精图治求发展 群策群力建家园
——XX乡场镇和华白公路建设交流材料
XX乡党委其顿 XX乡人民政府
XX乡地处XX县东北角,幅员面积8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0亩,辖7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小组,人口18500余人。由于地处偏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多年来,场镇和华白路的建设一直是历届党委政府致力解决的难题。自2004年来,乡党委政府深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确立了“搞好三大活动,办好十件实事”的奋斗目标,带领全乡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在场镇建设和华白公路改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察民情顺民意,搞好宣传发动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XX乡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落后的交通让大家吃够了苦头。华白路是全乡唯一的进出口交通要道,路窄、坡陡,坑坑洼洼,晴通雨不通。坑洼泥泞的场镇更是让群众苦不堪言,晴天灰尘满天,雨天街面淤泥,让人无处下脚,高邦水鞋成了“抢手货”,市场交易无法进行,群众怨声载道。面对全乡人民的强烈愿望,乡党委、政府通过反复思索和论证,形成了“齐心协力求致富,建好场镇硬化路”的科学决策和共识。针对华白公路改建和场镇硬化工程量大,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这一难题,乡党委政府积极发动群众筹资投劳,不搞行政命令,注重引导,顺应民意。一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印发了《XX乡华白公路改建和场镇硬化民意征求表》4800多份,通过统计,同意硬化华白公路和建设场镇的社会各界人士达88.6%。二是召开乡人代会、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建设方案。乡政府统一收集整理后对他们提出的各项制度如招标公开制度、帐务公开制度、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形成书面材料后,由群众举手表决。三是由政府牵头,群
众推荐办事公正、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员参与管理。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变过去“政府要我干”为“我自己要干”,同时确定了“劳力自出,资金自筹,土地自调,赔偿自负,工程自建,帐务自管”的六自原则。
二、集民智惜民力,搞好场镇和公路建设
在整个建设中,乡党政一班人坚持“政府牵头、统一设计、统一指挥、统一技术指导”的原则,走好群众路线,“阳光操作,群众监督”,成立了招标工作组、工程资金管理组、工程质量监督组,采取“有偿服务管理和将服务折成捐款资金,记入功名册”的方法,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建设积极性。
1、集中精力抓好场镇建设。为了建设好场镇,乡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近10万元,请达州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实地规划了1.5平方公里的50年不落后的场镇规划蓝图,建设中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放线一把尺,管理一张图”,严格按规划建设。居民自发采取“谁受益谁负担”的办法,根据门面宽度捐资或以劳折资,共同建设场镇。一是结合实情制定出了“硬化四段、建设四场”的短期目标,全乡场镇建设累计投资达120万元以上,投劳5100多个,硬化了场镇四条主街,并对老街的下水道进行了重建,改变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局面。目前,除农贸市场正在修建外,粮站停车场、桥河坝摩托车停放场、垃圾处理场已全面建成。二是对场镇的电线、光纤等网络进行了规范整改,采取了“三线归一”措施,理顺了各条线路,美化了场镇。三是加强了对场镇的管理,成立场镇综合治理执勤组,严格执行门前“四包”责任制,即一包卫生达标,二包安全秩序,三包无乱摆摊点,四包无乱停、乱放、乱堆。场镇垃圾清运承包到人,经费由居民自筹,实行早、中、晚定时清运垃圾,杜绝了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保证了场镇清洁卫生,恢复了河流的清澈。目前,XX乡场镇硬化工程已全面结束,实现了场镇的干净整洁、美观有序。
2、群策群力搞好公路建设。在筹资问题上,通过开展 “顺民意万众倾力建砼道,谋发展八方深情泽XX”的万人志愿签名活动,发动干部职工带头捐款,群众自发捐款,同时,给在外工作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发出公开信500余封,广泛宣传动员,收到了良好效果。截止2005年12月底,先后收到了社会各界人士捐款近100万元,其中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也将自己平时的积蓄300余元主动捐献出来。为了将华白公路改建硬化工程真正办成人民满意工程,乡党委政府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书记、乡长现场办公,协调各类矛盾。并请来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县交通局的设计图纸和结构要求进行施工,同时,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村、居民代表为成员的施工现场质量稽查队,对三个承包段进行质量监督,将责任落实到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偷工减料,确保工程质量。在三个多月的施工建设中虽然遭受了“7·8”特大洪灾,多处刚建好的工程毁于洪流,其中龙滩段河堤遭到了严重冲毁,2000多米河堤被冲垮,公路变成了河道。面对百年不遇的巨大洪灾损失,XX人没有被困难吓倒,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不等不靠,昼夜施工,保证了群众的出行和物资的运输。通过努力,路基工程已于2005年10月底全面结束,目前已硬化2公里,虽然没有完成年前竣工的既定目标,但是该工程已被列入“国家2006年通乡公路硬(油)化工程项目”之一,其资金缺口得到了解决,整个工程有望在今年5月1日前全面竣工。
三、几点启示
华白公路改建硬化和场镇建设,让XX乡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从中也得到了几点启示:
利民理念是先导。亲民、爱民、为民、利民是党的执政理念。“群众利益无小事”。乡党委、政府倾听群众呼声,把解决群众的疾苦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在公路硬化和场镇建设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从群众利益出发,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考虑得十分周到,严谨慎密。群众正是从中感受到党政的关怀、组织的温暖,进而拥戴党委政府。在2005年年终群众代表座谈会上,大家赞不绝口,77岁高龄的老党员程来信指着政府墙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标语,点头称赞道:“这届党政班子是正二八经的在给我们群众办实事,搞了这么多的建设出来,让我们大开了眼界”。完善机制是保障。公路硬化、场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体制、体系、机制问题。乡党委、政府从体制入手,对公路硬化和场镇建设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组织动员、民主管理、社会参与、资金筹集机制,进而实现了“指挥顺、政令畅、效率高”的目标。当看到摆在眼前的建设成就和帐务明细的公示栏,群众觉得他们的血汗钱一分一厘都用在了建设上,使在了刀刃上,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了。依靠群众是根本。群众是建设的主体。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把群众的智慧、力量、积极性、创造性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能确保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搞好调查研究,集中群众智慧,推行村民自治,实行民主决策,将政府与群众的积极性有机统一,将政府的要求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具体工作中,如场镇规划、资金筹集等,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在公路改建中及硬化中,我们共筹集资金近100万元;在场镇硬化上,居民按自己的门面宽度,自发筹资达120万元。整个建设过程中,全乡无一上访事件,实现了群众、政府双满意。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对群众充满无限真情,把人民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把人民需要作为第一追求,就一定能凝聚无坚不摧的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就一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我们决心以这次县委扩大会为契机,团结带领1.8万XX人民,为把XX乡全面建设成川东药材之乡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而努力
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