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时间:2019-05-12 17:5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第一篇: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在守法和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因为我国的法律只能反映和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而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所以在立法过程中不能对敌对分子讲平等。但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对所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要求法律赋予公民以平等的法律地位,而平均主义则要求取消一切差别,在各方面实行绝对均等,这种主张是不切实际的。

(3)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例如,由于种种原因,男女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要消灭这种不平等,需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努力。

3.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从法律关系角度看,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任何国家都具有的共性,但是从阶级关系角度看,剥削阶级社会的权利与义务的实现往往是相互分离的,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实现了二者的统一。

2.正确理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指的是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而不是立法上的平等。任何法律,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绝对的平等。公民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都要根据法律的规定,这一点是平等的,但不等于所有人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都一样。如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在享有权利方面就不完全相同。

(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必须反对一切特权。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说明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

(4)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男女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不平等。要消灭这种不平等,不仅要运用法律手段,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水平。原则 内容 要求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的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

则 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 到法律制裁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 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

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但在某

些具体问题上两者也会产生矛盾 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二者产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 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第二篇: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定稿)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与公民知识总结

一、有关“公民”知识小结

(一)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和谐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二)公民与政府的关系(狭义的仅指下列3.4两点,广义的包括1-4四点。)

1.从政府性质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切行动的目的在于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从政府职能看,政府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应该切实履行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

3.从政府作用看,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这使我们体会到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4.从公民角度看,作为公民,必须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积极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公民要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公民应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前提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要积极参与国家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基本政治权利)、政治自由、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和自由。

3.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这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不允许任何公民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六)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一)是什么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途径和方式。

第二课的标题是“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四框内容也是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来讲的。因此,考试时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首先和重点考虑这四个方面。

(二)为什么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因(必要性)

⑴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必须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⑵公民权利。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应履行的义务和应具备的能力

⑶政治作用。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是相辅相成的。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果每个人都对政治生活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受损害的必然是全体人民的利益,也会影响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那种认为政治与我无关的态度是不对的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重要性)

⑴对公民来说,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充分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可以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区;有力地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如果公民无序参与政治生活,会造成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遭到藐视;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正常的政治活动无法进行;国家、集体的利益遭到损害。

⑵对政府来说,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有利于实行民主监督,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一步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和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⑶对国家来说,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三)怎么办

1.从微观上看,⑴公民要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结合材料,写清材料是如何体现某一种民主参与方式,属于它的哪一途径及该民主参与方式意义)。⑵公民要切实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

2.从中观上看,⑴公民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三个权利,四个义务);⑵公民要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从宏观上看,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三、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从“参与”过渡到“有序参与”)

(一)什么是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或“民主参与”。

“有序”,即指“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即合法的政治参与,它是公民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的范围内进行的政治活动。要做到“有序”,就必然要“依法”。历史经验证明,一般而言,凡不依法的,就必然是无序的;凡依法的,就必然是有序的。无法导致无序,依法形成有序。

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准绳是法律与规则。

“扩大”,即在完善现有的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基础上,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制度包括三个层次: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一系列具体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同时,我们要不断丰富民主的形式,健全一系列具体制度,以保障更多公民有机会参与政治。一般来说,能够参与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是为数稀少的公民,这种政治参与只能是委托式的间接参与。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社情民情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民主管理(村民居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工会制度)民主监督(信访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行政公开制度)等。这些直接性或半直接性政治参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极大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广度和深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区别(有序参与就是把“是否”改为“应该”)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就在于:

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就能确保有序的参与;脱离党的领导、不遵守法律规则、不遵循程序和要求,必然导致无序的局面。

(三)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结果

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课程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小结

目前概论课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的现象,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的教学过程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虽然经历过几次小小的挫折,但在学生们的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受益匪浅。

总结经验如下:

1、教学中盲目堆积案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听课,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授课过程中穿插了很多案例,而每个案例都讲不透彻。最后下课后,学生只记得讲了什么有趣案例,而没有记住授课的内容,以致本末倒置。这样使用案例,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空如也,达不到教学目的。

2、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案例教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作为教师仍处于传授者的地位,从案例的介绍、问题的提出、分析的展开、结论的得出、所涉理论知识的深浅以及时间的把握等方面,均处于主导。真正让学生来思考、分析、讨论的情形并不多,反省一下,多为举例教学。在这种情形下的课堂,学生仍是看热闹的外人,而没有真正深入到案例中去。没有积极的思考,当然就不可能有深切的体会和收获。

基于个人对于案例教学的思考,形成了一篇名为《探析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案例选择与解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的论文,并获得“六届辽宁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征文比赛”二等奖。

仅此论文,作为总结的一部分,向领导汇报。

(一)原理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可听性:案例导入使抽象概念生动鲜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具体知识的概括、总结与再思考的方式,达到对世界本质和一般规律的把握。静态的基本原理是枯燥的,它们的具体作用体现在应用的过程中。为此,《原理》课必须以案例为铺垫,使其生动化。比如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节讲授中,教学案例是“南街村模式与华西村模式”的比较,不仅使学生看到中国新农村的美好前景,而且使学生能够领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不能一刀切,要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管理方式、多种运行机制共同发展。又比如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问题上,选用关云长败走麦城的典故。关羽并没有真正接受诸葛亮的劝诫,他把孙权看成是同曹操一样可恶的“碧眼小儿”;同时打击曹、魏两家,主次不分,全线出击,最终酝成地失人亡的悲剧。这些案例的分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增强了学习兴趣。

2.通俗性:案例介绍加深学生对深奥理论的理解

学生不是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有些基本原理教师觉得容易理解,学生就是想不明白,这主要与他们的生活阅历与思维方式有关。“案例教学法”能使抽象理论具体化、通俗化,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死记硬背的习惯。比如“哲学”中所讲的“属人世界”,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他们所认

为的世界就是基本粒子与场,不自觉地停留在机械唯物主义的层次上。授课中可以通过对“费尔巴哈生平”的分析,讲清这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为什么不能冲破历史唯心主义牢笼。经过讨论,使学生对机械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有个比较清晰的区分,从而带动一系列难点的解决。又比如,学生对“认识来源于实践”感受不深,觉得很多成功来源于灵感和偶然。教学中选用摩尔根纂写《古代社会》一书的案例,向同学说明,为什么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摩尔根能写出研究原始社会的一部杰作?这离不开他的亲身实践,他除了对欧、美许多未开化的原始部落进行调查、考察、分析外,还在印第安易洛魁部落居住了40年之久,对原始部落的经济、社会组织、婚姻、家庭、习俗、宗教各方面都有了透彻的了解,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而灵感和机遇的捕获,往往是多次实践的结果。这些都能引起学生思考与探究的兴趣,从而有效克服了机械的思维模式。3.实用性: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必须要满足学生探索社会问题的需要、追求事业成功和日后人生幸福的需要,才能提高学生对它的认同感。如在讲“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问题时,列举人们对SARS、对甲型H1N1流感等的不断认识,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始终处于追求真理的路上,学习是无止境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有部分同学尽管对美国侵占伊拉克表示愤慨,但又认为美国在人权保护方面做得不错。针对这一情况,在“人的本质与价值”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着重介绍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虐囚事件、美国政府在世界各地秘密设立的监狱以及美国国内的人权问题的大量案例,让学生了解人权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享有的和应当享有的各种基本权利。通过案例分析,深刻地揭露了美国人权政治双重标准以及人权外交的实质。

对于学生希望成才的渴望,可以在“意识”相关章节的讲授中,列举通过主观努力取得成功的伟人,如居里夫人等;也可以在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有关章节的讲授中,列举毛泽东、罗斯福等历史人物,回答“什么是人才?如何成才?为什么人人都可以成才”的基本道理,受到同学的欢迎。

(二)案例选择的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起着重大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案例的典型性与新颖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相关性与辐射性相结合。这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艰巨性、严肃性和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更是由独立学院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1.典型性与新颖性

典型性是案例选取最基本的原则,是指要以讲授的知识为中心来选择案例,使案例服务于讲授的知识,而且被选案例要有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在讲到“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时,可以运用“六度空间理论”加以阐释;在讲授“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选择詹姆士·琴纳推广种牛痘遇到的困难做作为案例。这类案例具有典型性,容易说明问题,案

例的分析和讨论能够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原则等。但有些典型案例比较陈旧,过于“正统”,如,用塞翁失马诠释对立统一规律,用田忌赛马诠释质量互变规律,虽然典型,但这些故事学生们早就耳熟能详。这个时候,就必须举一些具有新颖性的例子。

什么是新颖性?一是新近的。对于那些新近发生在国内国际的新闻时事,那些最近发生在校园里和学生身边的事情,大家都会关注。二是别人没听过的。教师的知识面一般来说比学生要宽,掌握的教学资源也比较多,应当发挥自己的特长,多举一些学生不熟悉的新奇案例。

典型案例很能说明问题,但有时候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新颖的案例能够弥补典型案例的不足,为大家喜闻乐见,但未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所以,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案例的总体分配中,典型性案例和新颖性案例都应当占有一定的比例,二者不可有所偏废。

2.知识性与趣味性

在案例的选择和运用上,要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首先,要注重知识性。只有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更多知识,他们才会对课程和教师有较强的认同感。例如,在讲“货币的本质”时就给学生举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夏洛克、阿巴贡、泼留希金、葛朗台)的例子,往往这个时候,学生都在做笔记。

其次,趣味性非常重要。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案例,并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演绎出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案例不一定要求很长,但一定要贴切。例如,在讲授“资本”一节内容时,需要讲清资本的本质属性(资本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表现形式(资本表现为不同的物质形式)和基本特点(资本的运动性、增值性和返还性)。如果就理论讲理论就显得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记忆也不深刻。可以列举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孙悟空虽然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但它本身是孙猴子,以此来比喻资本虽然可以在不同运动阶段采取不同的物质形式,但它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为了说明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增值性,可以列举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回娘家》里的一段歌词,指出资本在循环运动中带回的虽然不是“胖娃娃”,却也带回了“金娃娃”。通过讲述案例,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对“资本”这个知识点能有比较形象的理解。

在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的过程中,如果二者发生冲突,知识性为先。学生自然希望案例越有趣越好,但教师有自己的责任,而且案例过多,会冲淡课本知识,出现“喧宾夺主”的后果。

3.相关性与辐射性

所谓相关性,要求案例选取要与学生专业相关、与学生就业相关、与学生生活相关,即以选择最贴近学生的事例为原则。如在讲人生价值时,引入“北大才子卖肉”、“广州硕士卖猪肉”和“大学生做村官”等事件,由于这一系列事件和大学生就业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密切联系,在学生中间获得强烈反响,课堂讨论的气氛也十分活跃。

除了相关性之外,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案例一定要能够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要有较强的辐射性,要能够培养学生发散和创新的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素质。如,在讲授经济和政治关系时,可以采用美国霸权主义的推行在世界范围内带来的后果,如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引导学生要正确认识霸权主义。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激烈的争论,提出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使学生和教师均受益非浅。

(三)案例解释时应注意把握以下三对关系 1.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以加强互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的客体,处于被动和服从地位。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简要介绍案例的相关背景,在讨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思想道德水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许多学生往往受现实阴暗面的影响较深,看问题往往具有较强的片面性和偏激性。他们过分关注社会腐败的一面,怀疑和否定社会积极的一面。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进行总结时,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论证或批判,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探讨,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使学生能够真正受到启发,真正能够解决思想中存在的种种困惑,切实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以凸显科学性 案例教学固然很重要,但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理论教学。教师对相关原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案例中往往同时包含多个理论知识点,分析时比较复杂,难以理出头绪,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理论知识讲透,又要能指导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实际。所以,学生如果没有必要的理论基础作为铺垫,案例讨论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中,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运用。因此,教师可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精讲知识;同时,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使二者相辅相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理论讲授应当是诱导式和启发式的,应该与案例讨论结合起来。

3.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相结合以提高有效性

在教学中除了有好的案例之外,还必须恰当运用所选案例。运用案例进行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来决定运用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①引子悬念式:上课前用案例引出要讲授的某一具体原理,给学生留下悬念,然后教师既可以结合案例讲授理论,也可以让学生听完理论,自己去分析判断案例,教师再做总结。

②简单列举式:是教师在系统讲授了某一理论后,举

一、两个案例,用刚讲过的理论去分析解剖,也可请学生先分析、发表意见,教师再做总结。这种方式

虽然层次不高,但灵活简便,节约时间,适合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各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

③课堂讨论式:教师把选择好的案例事先发给学生,并提出思考题,指定参考书目,由同学各自阅读、分析、思考,并将分析的意见写成发言提纲,在课堂上开展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辩论。例如在讲哲学对立统一规律时,引入取消中医的观点,请同学们分析评价。这种方式让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交流彼此的看法,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这种方式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多,适用于讲授教学重点内容,并且在人数较少的班级应用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强调“授之渔而非授之鱼”,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只是传授学生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需要的不只是成堆的理论知识,更需要的是能够活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教师应赋予学生思考及行动的自由,发展学生个人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倾听和沟通的能力,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案例选择与解释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四篇:公民的政治生活

公民的政治生活 练习

1.【山东省莱芜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2011年12月11日,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全文公布,广纳民意。国务院校车安全条例之所以要广纳民意,根本原因是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的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 D.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汕头市2011~2012学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2011年9月,中国人权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揭示,近30年来我国农民的生存权不断得到保障,发展权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农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我国农民的人权状况的变化表明 A.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B.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3.【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2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根据我国的政治制度,财政部在

调整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时,不必考虑 A.是否掌握了相关的民意信息 B.起征点的调整幅度是否科学 C.税收的调整是否有人大授权 D.是否经历了基层民主的实践

4.【湖北省襄阳市2012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人口大迁徙。“春运”期问,中国大陆交通承受了巨大压力。2011年初,某地出台了“春 运”措施,并举行“我为‘春运,献计”活动。作为公民,你认为下列参与方式恰当的有 ①投票表达自己对“春运”措施的态度,行使表决权

②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对“春运”措施的不完善、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建议,行使监督权 ④要求召开居民会议,讨论“春运”事宜,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在学习《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时,有同学搜索到以下素材:①某中学生写信给市政府就网吧治理工作提出意见 ②重庆市民协助公安人员抓捕黑社会成员 ③深圳市民就2011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向市政府建言献策 ④广西一中学生发现某门户网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标志的中国领土不完整,当即向该网站的管理者发出电子邮件,指出其错误,要求其更正。若按权利和义务对以上素材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A.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B.①②③为一类,④为一类

C.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D.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6.【皖南八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2011年1 0月2 4日,包括北大、清华等高校专家在内的1 5名公民联名向总理写建议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专家联名建议 ①是通过专家咨询制度行使民主监督权 ②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表明其有强烈的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和意识 ④表明其履行义务的意识不断增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东城区普通高中2012届示范校练习】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A.公民对决策享有监督权 B.公民对决策享有知情权 C.公民对决策享有决定权 D.公民对决策享有建议权 8.【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2届高三测试】某市一些高中生走向街头征集市民签名,反对政府花巨资统一改造地铁车站。该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有关部门一周之内连作三次回应。这件事说明 ①“签名”方式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②公民的理性监督有助于规范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 ③媒体监督是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④重视基层话语权有助于推动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河南省开封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2011年到2012年的我国县乡基层人大代表换

届选举是新修改的选举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次。全国参加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预计达9 亿多人、乡级人大代表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关于县乡人大代表,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他们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他们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③县乡人大代表每届任期4年 ④他们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人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2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1年,中国20多个省区市陆

续启动了新一轮县乡基层人大换届选举。某选区投票站悬挂着这样的横幅:“珍惜民主权利,投出理性一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通过自己选的代表反映意见,可避免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定 B.通过赞成或反对审慎表达意见,有利于维护我们的切身利益 C.选举是重要的利益协调机制,发扬民主只能通过选举来实现 D.选民不可放弃自己的投票权,必须参加区县人大代表的选举

11.【2011学年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杭州市政府“让民意领跑政府”的“开放式决策”荣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政府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列席政府常务会议、与市民在线交流等形式,共同讨论重大决策。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保证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公民民主监督的渠道 ②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③避免政府决策的盲目性,方便市民直接参与城市管理 ④推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保障市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2011年10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束。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押讯问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严禁刑讯逼供,在被羁押48小时内必须安排被告律师同被告会面。监狱服刑人员在进行必要劳动时,安排适当休息,有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不得侮辱、体罚、打骂服刑人员等。这都表示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③我国公民政治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剥夺的 ④我国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3.至目前,中国已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共237件、国务院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如此之多的法律,基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B.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C.人民民主的正义性 D.人民民主的阶级性

14.国务院规定: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行政法规和规章草案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的上述举措有利于()

①提高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 ② 保障和维护我国公民的知情权

③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

④使人民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漫画《村主任竞选》回答15---16题。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总体上做到了有法可依。这表明 15.漫画《村主任竞选》揭示了在我国某些地区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着贿选的现象。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作为公民应

()A.完善选举监督机制,防止贿选产生

B.党要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维护公平正义 C.要提高政治素养,珍惜选举权利

D.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依法规范选举

16.近年来,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农村深入开展。村委会选举:

①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④有利于扩大农民的基本权利,提高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全国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11月22日至23日在山东临沂召开,中央政法委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把做信访工作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必修课”、培养锻炼干部的“大学校”、检验民心向背的“大考场”,动真感情拿硬措施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使信访工作在更好地服务群众中发挥更大作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这是因为()A.信访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了法律途径

B.信访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C.信访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方式

D.信访是保障公民知情权、民主决策的重要制度 18.公民在通过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举报时,要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这启示我们

()①公民必须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②公民民主监督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公民不要轻易地行使监督权

④公民必须坚持有序的政治参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目前有些官员公费出国考察已经变异成为公款旅游、购物、安排子女留学,甚至是部分贪官敛财或外逃的途径。“裸体做官”已经成为当前官场亚文化——一些官员自己在国内当官腐败、将家属移居海外,为自己外逃国外做准备。近几年来,我国外逃国外的官员多达数千名,携款高达数千亿元。据此回答19-----20题。

19“裸体做官”的存在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②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④充分发扬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有效打击官员外逃,必须加强国际合作,遣返外逃的腐败犯罪人员,追缴非法转移到国外的资产,其意义在于()①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②铲除腐败根源 ③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④更好地维护我国的主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网站开通不久,不少青少年学生通过网上专题论坛发表对国家科技规划的意见。几名大学生提交的《关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问题的建议》被送到了国务院总理的办公桌上。可知,这是公民通过______参与民主决策。()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22.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中国社会在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也成为老百姓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实践形式,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社会的这一变化,你会选择()A.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C.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日益巩固 23.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其区别在于()①是否遵守法律、法规、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③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④能否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某市市政府从1999年开始每年开展一次“万人评政府”的考核活动。这一做法增强了干部的大局 ①发扬民主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我国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

③只有通过民主评议才能提高干部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

④我国公民具有自觉履行监督国家机关的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作为高一级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①每位同学都积极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参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活动 ③参加居住地的村委会、居委会的管理活动 ④参加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材料一:据有关材料统计,我国网民已达两亿多,写博客、发帖子、上网交流已成为许多网民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在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材料二: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论坛、博客表达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网络问政”渐渐成为中国民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新途径。党和政府高度关注重视网络民意。

材料三:小网站屡曝贪腐猛料,多名官员因其丢官。从曝光警察“遛狗门”、行政人员上网“种菜”、“最牛高尔夫球协会”,到曝光“最牛房地产公司”……一起起引人关注的网络新闻,让浙江省温州市小小的民间网站在网民中迅速走红,被称为“最猛料网站”。当地领导称:小网站考验执政能力。(1)通过网络调查,让网民反映真情、说实话,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这种做法体现了国家对公民行使哪些政治权利的尊重。

(2)结合材料二,试分析网民参与“网络问政”的政治生活依据。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应怎样参与“网络问政”。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改善了该市的投资软环境,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这说明

第五篇:1.3《政治生活:有序参与》(范文)

1.3《政治生活:有序参与》

学习目标

1、识记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正确理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问题。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分析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一、预习案

(一)我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该成为我们政治生活的。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重要的政治生活。

从社会公共管理来看,我国有两类管理:一是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等基层自治组织的管理,二是政府对社会的管理。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政治生活的。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维护国家利益,关注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也是我们政治生活的。

(二)中学生如何参加政治生活

1、明确政治生活的2、学习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

二、检测案

1、作为公民,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A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社会生活主要包括()

①经济生活 ②政治生活 ③文化生活 ④个人生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公共管理主要有()①农村村民自治 ②城市居民自治

③政府对社会的管理 ④职代会和职工大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C.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坚持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统一

5、下列属于参与政治生活的是()

A.向村民(居民)宣传保健知识 B.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 C.参加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D.利用节假日去商场打工

6、参加共青团组织的团日活动,从政治学角度看,属于()A.经济生活B.政治生活C.文化生活D.社会生活

7、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有助于: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3)维护国家利益(4)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A.(1)(2)(3)B.(2)(3)(4)C.(1)(2)(4)D.(1)(2)(3)(4)

8、有人说:“政治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参与不参与无所谓。”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地是()

A.错误,政治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B.错误,这样必然损害全体人民的利益 C.错误,这是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的表现 D.正确,因为公民有自己的自由

9、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A.有序的政治参与 B.依法实行民主选举 C.依法行政

D.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10、任何人都离不开政治生活,因此,我们应当以热情的态度参与政治生活。我们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

①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②需要学习和懂得政治知识③要重视政治生活实践 ④把权利与义务完全统一起来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三、学后反思

下载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教案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正确理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问题。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分析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二)能力目......

    6.3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五化中学2008-2009学年度思想品德教学案 6.3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设计人:白艳春 【学习目标】 掌握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及重要性,维护国家......

    6-3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第六课—第二框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重点把握】1、公民的政治权利?2、公民实行监督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3、我们行使监督权的渠道?4、国家安全的含义?5、我们公民如何维护国家安......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案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2、能力目标 提高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维护国家安......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高一政治单元检测: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选择题 1.2011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支出9 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 304.8亿元;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提高企业......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选择题1. 截止2012年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在新一届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

    公民的政治生活练习题5则范文

    《公民的政治生活》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宁要不完善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风险”。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群体性 事件成多发态势。在处理群体......

    《公民的政治生活》 选择题精练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选择题精练 第一课 生活在人们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们当家作主 (一)国家 1、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国家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