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财产申报制度是否应写入公务员法
浅议财产申报制度是否应写入公务员法
2006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我国五十多年来干部人事管理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法律,在干部人事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公务员法颁布后,一部分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财产申报制度应写入公务员法话题,社会上对这一有争议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说法不一。我认为随着公务员法的不断完善,人事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入,财产申报制度作为监督公务员的一个重要举措,写入公务员法是大势所趋。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财产申报制度写入公务员法有利于公务员法的进一步完善。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这直接关系政权巩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经济和财产,包括收入、住房、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的规定,并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尽管财产申报在此次工作报告中仍未作为“制度”提出,相比之前中纪委等部门的文件,如今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财产申报的重视,这不仅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更是为各级公务员提出的要求,表明财产申报已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1—
财产申报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已有200多年,现在在我国公务员中实行,可能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但是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财产申报一定会在我国公务员管理中形成一种制度。二是财产申报制度写入公务员法有利于公务员管理。公务员法对公务员队伍实行了更加细化的分类管理,坚持统一领导下的分类管理也是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公务员法规定了严明的行为规范和考核、惩戒制度,规定了公务员的9项基本义务、16项基本纪律,同时要对公务员进行了严格的考核; 增加了对主要领导成员的管理规定,反映在领导成员的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上;对公务员的离职从业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等。这些制度对公务员的管理起到了很好作用,如果要在严格考核的同时,再把财产申报制度写入公务员法,纳入公务员管理考核的一个方面,每年对公务员的收入、房产、车辆等财产进行公示,使一部分有想法得人不想贪,不敢贪,这样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的管理,使公务员做到遵纪守法,政令畅通。
三是财产申报制度写入公务员法有利于加强公务员队伍的监督。公务员是国家公职人员,依据职责行使权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他们履行公职执行任务的活动和行为直接关系和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制定公务员法,就是要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并建立健
全保证其义务权利落实的制度措施。实践证明,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时,因为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等违纪违法的行为,给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失。如果把财产申报制度写入公务员法,公务员按照制度,如实地申报财产,就能对公务员进行监督约束,使其行为符合机构组织的期望和要求,防止和纠正非期望行为,促使公务员勤政廉政,认真履行职责,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二篇: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
【核心观点】
(1)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是国际社会普遍采取的一种制度,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称。这项制度最早起源于230多年前的瑞典,188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
(备注:其实“财产公开申报制度”并非新鲜事物,戴斌老师认为,这个政策的难度不在于“制定”规则,而在于如何具体地“去执行”。财产公开申报制度,尤其是涉及官员的财产公开申报制度,牵涉利益众多,推行过程中,必然会有阵痛。中央已出台相应文件,大方向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如何“细化”地出台相应的执行细则,这里则考验地方政府加大监督的力度和决心了。)
(2)作为杜绝和惩治公职人员腐败行为的一种常用手段,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主要是通过对官员财产变化的掌控,洞察官员的行为。而这样的掌控,又常常是以政府的公开、透明为前提的,社会公众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具体来说,通过严格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旦发现官员个人财产与其正常收入间存在差距,官员就必须作出解释与说明,如不能提供合法所得的证据,即便没有证据证明是非法所得,也会被认定为是灰色收入而治罪。对于那些通过一定程序民选出来的官员,则必须在所选举的范围之内向社会进行公示。
(3)“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对象可以逐步扩大到“所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就国家工作人员来讲,除了对他们进行任职、离任时的审计外,还应要求他们在任职前、任期间、离任时对自己和家庭的财产进行如实申报,其申报范围可依具体申报对象的工作性质及其重要程度作不同的规定,其具体操作除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外,可逐步交由银行执行或监督。
(备注:中宜教育戴斌老师认为,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涉及相当大的群体,同时由于大部分的个人经济事务都离不开金融机构,因此让金融机构“介入”到监督过程中,将使得监察范围更大,同时也可以提升监督的效率与效果。)
(4)“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可以通过四个环节来完成:一是审核环节,即审查核对环节,通过检查核实申报内容;二是公示环节,申报结果的公示范围可以视条件的成熟程度而逐步扩大,可以先做到同级公示,即在班子内或同级干部中公开,由人大产生的干部的收入申报在人大中公示;这里不应有“秘密申报”部分,也即不应有暗箱操作部分;三是追究环节,根据检查结果,对于不如实申报收入,或瞒报、漏报、谎报者做出严肃处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于多次谎报者应免去其领导职务;四是信用记录环节,对于是否如实申报的情况应记录在案。建议各单位纪检监部门有必要对现任干部任职以来历次收入申报记录进行一次大检查,使检查结果进入干部信用档案(所以必须先建立干部信用档案),以供组织部门任免干部时参考
第三篇:财产申报制度建立
“财产申报制度建立,有赖配套制度支撑”——专家求解“阳光法案”难题
财产申报制度在国际上广泛采用,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反腐败“阳光法案”。(资料图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 事项的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将于近期作出专门规定,要认真抓好落实。”温家宝总理日前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这番讲话,让公众对官员财产申报这个老话题产生了新期待。
不过,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向记者再三强调:“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不同于财产申报制度,它的申报主体和范围都有限制,也不对社会公开。”她同时认为,中央领导的表态无疑透露了一个积极信号。财产申报制度是有关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登记和公布的制度。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制度在国际上广泛采用,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反腐败“阳光法案”。林喆介绍说,早在1994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进入我国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但实质的立法工作并未启动。
十几年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直处于“但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状态。那么,这项国人寄予厚望的制度卡在了哪里?究竟哪些因素导致它一直未能出台?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在全国人大新闻采访会上明确表示,正在研究如何使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能起到约束作用,而且也可以切实反映实际情况。
“至于今后是否会上升为法律,这方面我们也正在进行研究。”李飞说,制定法律一定要等到条件成熟,会有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还会参考国外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的做法。
记者日前采访的几位专家表示,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关键是要管用,有赖于一些配套制度的支撑。
“隐私权不能成为阻碍官员财产申报的理由”
2005年我国制定公务员法时,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度成为讨论热点,但最终通过的公务员法中并无相关内容。据了解,当时有意见认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涉及个人投资、配偶及子女情况,有可能侵犯其隐私权,立法难度很大。
2009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侵权责任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在列举的一系列民事权益中就包括隐私权。那么,官员申报财产,是否涉及其隐私权?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告诉记者,这个问题曾困扰理论界,但现在已经解决了。“公职人员的隐私权必须让位于公共利益,这是法学界的共识。”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进一步解释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必要性,来自于官员的职业伦理。从职业伦理看,官员和民众之间是委托代理的关系,作为民众代理人,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为人民谋利益而非谋取私利,财产申报正是应有之义。
“财产申报指向的不是官员个人,而是公职身份,凡是与这个身份有关的信息,都应该申报。”王锡锌强调。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王卫国也认为,隐私权是针对普通公民而言的,只有在个人财产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情况下才属于隐私,其权利受到法律保护。而官员财产则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公共利益需要优先保障,因此其隐私权也应受到限制。
事实上,我国刑法中已经规定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这项罪名。专家表示,该罪名的确立表明,国家工作人员有义务说明和解释财产来源。如果不能证明巨额财产来源的合法性,在逻辑上只能被认为是非法收入,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隐私权和官员申报财产并不冲突。”王锡锌明确指出:“这不能成为阻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理由。”
“财产申报是要让官员们感到无数眼睛盯着你”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以后,如果有人漏报虚报,该如何核查?”姜明安认为,这才是目前的主要困难。
近年来,我国对银行储蓄、证券交易等已实行实名制,金融机构之间也实现了联网,但实名制并未覆盖所有金融领域。在市场活动中,我国仍大量通行现金交易,这也导致核查困难。在2009年轰动一时的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案中,文强收受的贿赂许多都是现金,一些隐匿的财产是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才被发现。作为反腐败研究专家,林喆认为,制定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关键是要管用。“我国没有实施全民信用卡制度,这样官员就可以很容易地把财产进行转移,很容易造假。”
此外,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也还不完备。作为物权法重要配套法规之一的不动产登记法尚未出台,这也对核查官员申报的房产是否属实带来了困难。
在配套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想对申报的财产进行准确核查,难度几乎相当于对申报者逐一立案调查,这显然不符合“无罪推定”的基本法律原则。
李飞表示,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要有一些配套的制度作支撑,包括个人纳税、个人信用制度等,以保证如果不去申报,也可以发现问题。“这方面我们正在研究,如何使申报能起到约束作用,而且也可以切实反映实际情况。”
而在姜明安看来,一定的技术手段固然是“阳光法案”运作的前提,但也不能要求这项制度刚一出台就是完美无缺的,应该先做起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财产申报就是要形成一种无形的社会压力,让每个官员感到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你。”姜明安说,“这种社会监督正可以弥补技术条件的不足,反过来也能促进社会信用意识的提高。”
第四篇: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txt老子忽悠孩子叫教育,孩子忽悠老子叫欺骗,互相忽悠叫代沟。▲ 男人 这花花世界,我要用什么颜色来吸引你。【核心观点】
(1)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是国际社会普遍采取的一种制度,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称。这项制度最早起源于230多年前的瑞典,188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
(备注:其实“财产公开申报制度”并非新鲜事物,戴斌老师认为,这个政策的难度不在于“制定”规则,而在于如何具体地“去执行”。财产公开申报制度,尤其是涉及官员的财产公开申报制度,牵涉利益众多,推行过程中,必然会有阵痛。中央已出台相应文件,大方向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如何“细化”地出台相应的执行细则,这里则考验地方政府加大监督的力度和决心了。)
(2)作为杜绝和惩治公职人员腐败行为的一种常用手段,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主要是通过对官员财产变化的掌控,洞察官员的行为。而这样的掌控,又常常是以政府的公开、透明为前提的,社会公众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具体来说,通过严格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旦发现官员个人财产与其正常收入间存在差距,官员就必须作出解释与说明,如不能提供合法所得的证据,即便没有证据证明是非法所得,也会被认定为是灰色收入而治罪。对于那些通过一定程序民选出来的官员,则必须在所选举的范围之内向社会进行公示。
(3)“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对象可以逐步扩大到“所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就国家工作人员来讲,除了对他们进行任职、离任时的审计外,还应要求他们在任职前、任期间、离任时对自己和家庭的财产进行如实申报,其申报范围可依具体申报对象的工作性质及其重要程度作不同的规定,其具体操作除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外,可逐步交由银行执行或监督。
(备注:中宜教育戴斌老师认为,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涉及相当大的群体,同时由于大部分的个人经济事务都离不开金融机构,因此让金融机构“介入”到监督过程中,将使得监察范围更大,同时也可以提升监督的效率与效果。)
(4)“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可以通过四个环节来完成:一是审核环节,即审查核对环节,通过检查核实申报内容;二是公示环节,申报结果的公示范围可以视条件的成熟程度而逐步扩大,可以先做到同级公示,即在班子内或同级干部中公开,由人大产生的干部的收入申报在人大中公示;这里不应有“秘密申报”部分,也即不应有暗箱操作部分;三是追究环节,根据检查结果,对于不如实申报收入,或瞒报、漏报、谎报者做出严肃处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于多次谎报者应免去其领导职务;四是信用记录环节,对于是否如实申报的情况应记录在案。建议各单位纪检监部门有必要对现任干部任职以来历次收入申报记录进行一次大检查,使检查结果进入干部信用档案(所以必须先建立干部信用档案),以供组织部门任免干部时参考
第五篇: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意义和现实状况
财产申报制度,是一种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要求特定人群对其财产和收入情况进行如实申报的制度。从财产申报制度产生之日起,它对反腐倡廉,树立政府和公务人员的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意义
1、预防和惩治腐败
预防腐败。这也是财产申报制度的根本目的所在。事后惩治行为虽然打击了公权力腐败行为,予以责任人相应处罚,但公共利益受损害已经成为既定事实,这只是事后补偿。从源头彻底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是财产申报制度的价值追求。
惩治腐败。对于经审查出现异常的财产状况以及追溯的违法行为,应予以惩罚。在审查过程中公职人员的财产可能会出现来源不明的情况,出去因客观条件无法鉴定的而且能够轻易判断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收入外,不明财产均可以被怀疑为非法所得。
2、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的程度取决与政治制度化的建设。政治机制是否健全、完善直接关系到政治制度本质能否实现。财产申报制度作为一种被许多国家认可的,预防腐败的社会监督机制是政治机制的一部分,它的完善和发展关系到政治文明的程度。
3、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法制化的财产申报制度给予广大人们群众充分的知情权、监督权,是我国社会民主政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公务员履行法定的财产申报义务,能够有效地把公务员的活动纳入国家的法律监督体系中,促进公共权力行使的法制化、规范化。
4、其他意义
财产申报制度的良好实施需要公职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塑现代行政精神,公职人员通过每次履行财产申报义务,会从中受到一种道德教育,促使自己遵守各种职业准则,主动避免利益冲突的可能。定期地申报财产,给公职人员以道德觉醒的机会,时刻想到道德界限的存在,以此来做到警钟长鸣。
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难以实现的原因分析
1、执行及制定者对申报制度的认同性差
被采访者认为,原因除了技术上的问题还有思想意识上的不认同、不理解。一些人对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实施顾虑重重,甚至存在着某些片面的、错误的思想。
例如成本过高论。认为中国公务员众多,如果均实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在操作方面会很复杂,同时立法和执法花费的人力财力过大。但是,实施财产申报制度的成本远低于腐败给一个国家或政府在经济、政治上等带来的损害。还有监督无效论认为我国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实施效果较好财产申报制度,并且财产申报依靠的是官员个人的道德意识,即使有了法律也无法了解个人财产的实情。制度发展有它的客观性。制度只有在不断的运作中,才能有发展和完善,才能使制度中的合理部分得以巩固和发展,不良部分得以消除或改进。
2、法制不健全
我国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面临的另外的一个阻力是法制的不健全。
1)缺乏法制保障
涉及到领导干部的财产权、隐私权和公务员制度,只通过一般的制度形式而不是国家法律形式实施,不仅影响了公众对该制度的知晓程度和监督程度,而且实施的范围也受到限制。
2)我国的配套制度仍不健全
“阳光法案”的阳光要达到“强烈”还需其他的法律制度相协调、相互影响。公权力腐败带给腐败分子的收益最根本上来说是财产的非法收入,但随着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个人价值取向的不同,财产的积累并非是每一个人的根本追求,目前在腐败领域基于权力与权力交易、规避危险、间接获益、逃避责任等目的而产生的腐败行为,是财产申报制度无法纠察和根除的。
结语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主要是通过制度的形式将公务员的自然人格与其担任的职务、掌握的权力有效分开,起到警示、监督、控制公务员使用公共权力的作用。以此来预防权力异化,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利剑。但我国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虽然进行了多年的沿革,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除了制度本身的缺陷,还有思想上的问题、法律地位的问题等其他配套措施缺陷的问题。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客观性是不容质疑的,不会因为某些人的不认可而终结了他的最终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