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大离散数学证明题参考题
五、证明题
1.设G是一个n阶无向简单图,n是大于等于3的奇数.证明图G与它的补图G中的奇数度顶点个数相等. 证明:设GV,E,V,E.则E是由n阶无向完全图Kn的边删去E所得到的.所以对于任意结
点uV,u在G和G中的度数之和等于u在Kn中的度数.由于n是大于等于3的奇数,从而Kn的每个结点都是偶数度的(n1(2)度),于是若uV在G中是奇数度结点,则它在G中也是奇数度结点.故图G与它的补图G中的奇数度结点个数相等.
k条边才能使其成为欧拉图.
2证明:由定理3.1.2,任何图中度数为奇数的结点必是偶数,可知k是偶数.
又根据定理4.1.1的推论,图G是欧拉图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图G不含奇数度结点.因此只要在每对奇数度结点之间各加一条边,使图G的所有结点的度数变为偶数,成为欧拉图. k故最少要加条边到图G才能使其成为欧拉图. 2
五、证明题
1.试证明集合等式:A(BC)=(AB)(AC).
证:若x∈A(BC),则x∈A或x∈BC,即x∈A或x∈B且x∈A或x∈C.
即x∈AB且x∈AC,即x∈T=(AB)(AC),所以A(BC)(AB)(AC).
反之,若x∈(AB)(AC),则x∈AB且x∈AC,即x∈A或x∈B且x∈A或x∈C,即x∈A或x∈BC,即x∈A(BC),所以(AB)(AC) A(BC).
因此.A(BC)=(AB)(AC).
2.对任意三个集合A, B和C,试证明:若AB = AC,且A,则B = C.
证明:设xA,yB,则
设xA,zC,则
故得B = C.
3、设A,B是任意集合,试证明:若AA=BB,则A=B.
许多同学不会做,是不应该的.我们看一看
证明:设xA,则
设xB,则
故得A=B.
2.设连通图G有k个奇数度的结点,证明在图G中至少要添加
1.试证明命题公式(P(QR))PQ与(PQ)等价.
证:(P(QR))PQ(P(QR))PQ
((PQR)P)Q
PQ(吸收律)
(PQ)(摩根律)
2.试证明(x)(P(x)R(x))(x)P(x)(x)R(x).
分析:前提:(x)(P(x)R(x)),结论:(x)P(x)(x)R(x).
证明(1)(x)(P(x)R(x))P
(2)P(a)R(a)ES(1)(存在指定规则)
(3)P(a)T(2)(化简)
(4)(x)P(x)EG(3)(存在推广规则)
(5)R(a)T(2)(化简)
(6)(x)R(x)EG(5)(存在推广规则)
(7)(x)P(x)(x)R(x)T(4)(6)(合取引入)
2.设集合A={1,2,3,4},B={2, 4, 6, 8},判断下列关系f:A→B是否构成函数,并说明理由.
(1)f={<1, 4>,<2, 2,>,<4, 6>,<1, 8>};(2)f={<1, 6>,<3, 4>,<2, 2>};
(3)f={<1, 8>,<2, 6>,<3, 4>,<4, 2,>}.
解:(1)f不能构成函数.
因为A中的元素3在f中没有出现.
(2)f不能构成函数.
因为A中的元素4在f中没有出现.
(3)f可以构成函数.
因为f的定义域就是A,且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B中的唯一一个元素与其对应,满足函数定义的条件.
三、公式翻译题
1.请将语句“今天是天晴”翻译成命题公式.
解:设P:今天是天晴;
则命题公式为: P.
问:“今天不是天晴”的命题公式是什么?
2.请将语句“小王去旅游,小李也去旅游.”翻译成命题公式.
解:设P:小王去旅游,Q:小李去旅游,则命题公式为:PQ.
注:语句中包含“也”、“且”、“但”等连接词,命题公式要用合取“”.
3.请将语句“他去旅游,仅当他有时间.”翻译成命题公式.
解:设P:他去旅游,Q:他有时间,则命题公式为:PQ.
注意:命题公式的翻译还要注意“不可兼或”的表示.
例如,教材第164页的例6 “T2次列车5点或6点钟开.”怎么翻译成命题公式?这里的“或”为不可兼或.
4.请将语句“所有人都努力工作.”翻译成谓词公式.
解:设P(x):x是人,Q(x):x努力工作.
谓词公式为:(x)(P(x) Q(x)).
第二篇:离散数学证明题
证明题
1.用等值演算法证明下列等值式:
(1)┐(PQ)(P∨Q)∧┐(P∧Q)
(2)(P∧┐Q)∨(┐P∧Q)(P∨Q)∧┐(P∧Q)
证明:(1)
┐(PQ)
┐((P→Q)∧(Q→P))
┐((┐P∨Q)∧(┐Q∨P))
(P∧┐Q)∨(Q∧┐P)
(P∨Q)∧(P∨┐P)∧(┐Q∨Q)∧(┐P∨┐Q)
(P∨Q)∧┐(P∧Q)
(2)
(P∧┐Q)∨(┐P∧Q)
(P∨┐P)∧(P∨Q)∧(┐Q∨┐P)∧(┐Q∨Q)
(P∨Q)∧┐(P∧Q)
2.构造下列推理的证明:
(1)前提:(PQ)(RS),(QP)R,R
前提:PQ。
(2)前提:Q →P, Q S , S M , M∧R前提:结论:P∧Q
(3)前提:P →(Q → R), S → P , Q
结论:S →R(4)前提:(P∨Q)→(R∧S),(S∨M)→ U结论:P →U(5)前提:P →┐Q,┐R∨Q ,R∧┐S
结论:┐P(6)前提:P∨Q,P →R, Q → S结论:R∨S
证明:(1)
① R前提引入
②(QP)R前提引入
③ QP①②析取三段论
④ RS①附加规则
⑤ (PQ)(RS)前提引入
⑥ PQ④⑤拒取式
⑦(PQ)(QP)③⑥合取规则
⑧ PQ⑦置换规则
(2)
① M∧R前提引入
② M①化简规则
③ S M前提引入
④(S → M)∧(M → S)③置换
⑤ M → S④化简规则
⑥ S② ⑥假言推理
⑦ Q S前提引入
⑧(S → Q)∧(Q → S)⑦ 置换
⑨ S → Q⑧化简规则
⑩ Q⑥ ⑨假言推理
(11)Q →P前提引入
(12)P
(13)P∧Q
(3)
① S → P
②S
③ P
④ P →(Q → R)
⑤ Q → R
⑥ Q
⑦ R
(4)
① P
② P∨Q
③(P∨Q)→(R∧S)
④ R∧S
⑤ S
⑥ S∨M
⑦(S∨M)→ U
⑧ U
(5)
① P
② P →┐Q
③ ┐Q
④ ┐R∨Q
⑤ ┐R
⑥ R∧┐S
⑦ R
⑧ R∧┐R
(6)⑩(11)假言推理⑩(12)合取前提引入附加前提引入① ②假言推理 前提引入③④ 假言推理前提引入⑤⑥假言推理附加前提引入①附加规则前提引入②③ 假言推理④化简规则⑤附加规则前提引入⑥ ⑦假言推理结论否定引入前提引入① ②假言推理前提引入③④析取三段论前提引入⑥化简规则⑤⑦合取
① ┐(R∨S)结论否定引入
② ┐R∧┐S①置换规则
③ ┐R②化简规则
④ P →R前提引入
⑤ ┐P③④拒取
⑥ ┐S②化简规则
⑦ Q → S前提引入
⑧ ┐Q⑥ ⑦拒取
⑨ ┐P∧┐Q⑤⑧合取
⑩ ┐(P∨Q)⑨置换规则
(11)P∨Q前提引入
(12)┐(P∨Q)∧(P∨Q)⑨11 合取
3.在命题逻辑中构造下列推理的证明:
(1)如果今天是星期六,我们就要到颐和园或圆明园去玩。如果颐和园游人太多,我们就不到颐和园去玩。今天是星期六。颐和园游人太多。所以我们到圆明园玩。
(2)明天是晴天,或是雨天;若明天是晴天,我就去看电影;若我看电影,我就不看书。所以,如果我看书,则明天是雨天。
(3)如果小王是理科学生,他必学好数学;如果小王不是文科生,他必是理科生;小王没学好数学。所以,小王是文科生。
解:(1)首先将命题符号化:
设P: 今天是星期六;Q: 我们到颐和园去玩;R:我们到圆明园去玩;S:颐和园游人多。
前提:P →(Q∨R), S → ┐Q , P , S
结论:R证明:
① ②假言推理
④ P前提引入
⑤ P →(Q ∨ R)前提引入⑥ Q ∨ R④⑤假言推理 ⑦ R③⑥析取三段论
(2)首先将命题符号化:令P:明天是晴天,Q:明天是雨天,R:我看电影,S:我看书。① S → ┐Q前提引入②S前提引入③ ┐Q
前提:P∨Q, P→R, R→┐S
结论: S→Q
证明:
① S
② R→┐S
③┐R
④ P→R
⑤ ┐P
⑥ P∨Q 附加前提引入 前提引入 ①②拒取式 前提引入 ③④拒取式 前提引入
⑦ Q⑤⑥析取三段论
(3)首先将命题符号化:
令P:小王是理科生,Q:小王是文科生,R:小王学好数学。
前提:P→R, ┐Q→P, ┐R
结论:Q
证明:
① P→R
② ┐R
③ ┐P
④ ┐Q→P
⑤ Q
6.证明: 前提引入 前提引入 ①②拒取式 前提引入 ③④拒取式
①A-B=A A∩B=Φ。
②(A-B)-C =(A-C)-(B-C)
证明:①
必要性。假设A∩B≠Φ,必有x属于A∩B,则x属于A同时属于B,即x属于A但是x不属于A-B。与A-B=A矛盾。
充分性。显然A-BA。任取x∈A,则如果x属于B,则x属于A∩B,与A∩B=Φ矛盾。因此x必不属于B,即x属于A-B。从而证明了AA-B。命题得证。②
∵(A-B)-C =(A∩~B)∩~C
= A∩~B∩~C;
(A-C)-(B-C)
=(A∩~C)∩~(B∩~C)
=(A∩~C)∩(~B∪C)
=(A∩~C∩~B)∪(A∩~C∩C)
=(A∩~C∩~B)∪Φ
= A∩~B∩~C.∴(A-B)-C =(A-C)-(B-C)
7.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试证:R是传递的当且仅当R2R,其中R2表示RR。
(1)设R传递,(x,y)∈R2,t∈A使
∵R传递 ∴
∴R2 R
(2)设R2R,若
则
8.设A是集合,R1,R2是A上的二元关系,证明:
若R1,R2是自反的和对称的,则R1R2也是自反的和对称的。
证明:
(1)∵ R1,R2是A上的自反关系
∴ IAR1IAR2
∴IAR1R2
∴ R1R2是A上的自反关系
又∵ R1,R2是A上的对称关系
∴ R1R11R2R21
(R1R2)111R1R2R1R2∴ R1R2 是A上的对称关系
第三篇:离散数学证明题
离散数学证明题
离散数学证明题:链为分配格
证明设a,b均是链A的元素,因为链中任意两个元素均可比较,即有a≤b或a≤b,如果a≤b,则a,b的最大下界是a,最小上界是b,如果b≤a,则a,b的最大下界是b,最小上界是a,故链一定是格,下面证明分配律成立即可,对A中任意元素a,b,c分下面两种情况讨论:
⑴b≤a或c≤a
⑵a≤b且a≤c
如果是第⑴种情况,则a∪(b∩c)=a=(a∪b)∩(a∪c)
如果是第⑵种情况,则a∪(b∩c)=b∩c=(a∪b)∩(a∪c)
无论那种情况分配律均成立,故A是分配格.一.线性插值(一次插值)
已知函数f(x)在区间的端点上的函数值yk=f(xk),yk+1=f(xk+1),求一个一次函数y=p1(x)使得yk=f(xk),yk+1=f(xk+1),其几何意义是已知平面上两点(xk,yk),(xk+1,yk+1),求一条直线过该已知两点。
1.插值函数和插值基函数
由直线的点斜式公式可知:
把此式按照yk和yk+1写成两项:
记
并称它们为一次插值基函数。该基函数的特点如下表:
从而
p1(x)=yklk(x)+yk+1lk+1(x)
此形式称之为拉格朗日型插值多项式。其中,插值基函数与yk、yk+1无关,而由插值结点xk、xk+1所决定。一次插值多项式是插值基函数的线性组合,相应的组合系数是该点的函数值yk、yk+1.例1:已知lg10=1,lg20=1.3010,利用插值一次多项式求lg12的近似值。
解:f(x)=lgx,f(10)=1,f(20)=1.3010,设
x0=10,x1=20,y0=1,y1=1.3010
则插值基函数为:
于是,拉格朗日型一次插值多项式为:
故:
即lg12由lg10和lg20两个值的线性插值得到,且具有两位有效数字(精确值lg12=1.0792).二.二次插值多项式
已知函数y=f(x)在点xk-1,xk,xk+1上的函数值yk-1=f(xk-1),yk=f(xk),yk+1=f(xk+1),求一个次数不超过二次的多项式p2(x),使其满足,p2(xk-1)=yk-1,p2(xk)=yk,p2(xk+1)=yk+1.其几何意义为:已知平面上的三个点
(xk-1,yk-1),(xk,yk),(xk+1,yk+1),求一个二次抛物线,使得该抛物线经过这三点。
1.插值基本多项式
有三个插值结点xk-1,xk,xk+1构造三个插值基本多项式,要求满足:
(1)基本多项式为二次多项式;(2)它们的函数值满足下表:
因为lk-1(xk)=0,lk-1(xk+1)=0,故有因子(x-xk)(x-xk+1),而其已经是一个二次多项式,仅相差一个常数倍,可设
lk-1(x)=a(x-xk)(x-xk+1),又因为
lk-1(xk-1)=1==>a(xk-1-xk)(xk-1-xk+1)=
1得
从而
同理得
基本二次多项式见右上图(点击按钮“显示Li”)。
2.拉格朗日型二次插值多项式
由前述,拉格朗日型二次插值多项式:
p2(x)=yk-1lk-1(x)+yklk(x)+yk+1lk+1(x),p2(x)
是三个二次插值多项式的线性组合,因而其是次数不超过二次的多项式,且满足:
p2(xi)=yi,(i=k-1,k,k+1)。
例2已知:
xi101520
yi=lgxi11.17611.3010
利用此三值的二次插值多项式求lg12的近似值。
解:设x0=10,x1=15,x2=20,则:
故:
所以
7利用三个点进行抛物插值得到lg12的值,与精确值lg12=1.0792相比,具有3位有效数字,精度提高了。
三、拉格朗日型n次插值多项式
已知函数y=f(x)在n+1个不同的点x0,x1,…,x2上的函数值分别为
y0,y1,…,yn,求一个次数不超过n的多项式pn(x),使其满足:
pn(xi)=yi,(i=0,1,…,n),即n+1个不同的点可以唯一决定一个n次多项式。
1.插值基函数
过n+1个不同的点分别决定n+1个n次插值基函数
l0(x),l1(x),…,ln(X)
每个插值基本多项式li(x)满足:
(1)li(x)是n次多项式;
(2)li(xi)=1,而在其它n个li(xk)=0,(k≠i)。
由于li(xk)=0,(k≠i),故有因子:
(x-x0)…(x-xi-1)(x-xi+1)…(x-xn)
因其已经是n次多项式,故而仅相差一个常数因子。令:
li(x)=a(x-x0)…(x-xi-1)(x-xi+1)…(x-xn)
由li(xi)=1,可以定出a,进而得到:
2.n次拉格朗日型插值多项式pn(x)
pn(x)是n+1个n次插值基本多项式l0(x),l1(x),…,ln(X)的线性组合,相应的组合系数是y0,y1,…,yn。即:
pn(x)=y0l0(x)+y1l1(x)+…+ynln(x),从而pn(x)是一个次数不超过n的多项式,且满足
pn(xi)=yi,(i=0,1,2,…,n).例3求过点(2,0),(4,3),(6,5),(8,4),(10,1)的拉格朗日型插值多项式。
解用4次插值多项式对5个点插值。
所以
四、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截断误差
我们在上用多项式pn(x)来近似代替函数f(x),其截断误差记作
Rn(x)=f(x)-pn(x)
当x在插值结点xi上时Rn(xi)=f(xi)-pn(xi)=0,下面来估计截断误差:
定理1:设函数y=f(x)的n阶导数y(n)=f(n)(x)在上连续,y(n+1)=f(n+1)(x)
在(a,b)上存在;插值结点为:
a≤x0
pn(x)是n次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则对任意x∈有:
其中ξ∈(a,b),ξ依赖于x:ωn+1(x)=(x-x0)(x-x1)…(x-xn)
证明:由插值多项式的要求:
Rn(xi)=f(xi)-pn(xi)=0,(i=0,1,2,…,n);
设
Rn(x)=K(x)(x-x0)(x-x1)…(x-xn)=K(x)ωn+1(x)
其中K(x)是待定系数;固定x∈且x≠xk,k=0,1,2,…,n;作函数
H(t)=f(t)-pn(t)-K(x)(t-x0)(t-x1)…(t-xn)
则H(xk)=0,(k=0,1,2,…,n),且H(x)=f(x)-pn(x)-Rn(x)=0,所以,H(t)在上有n+2个零点,反复使用罗尔中值定理:存在ξ∈(a,b),使;因pn(x)是n次多项式,故p(n+1)(ξ)=0,而
ωn+1(t)=(t-x0)(t-x1)…(t-xn)
是首项系数为1的n+1次多项式,故有
于是
H(n+1)(ξ)=f(n+1)(ξ)-(n+1)!K(x)
得:
所以
设,则:
易知,线性插值的截断误差为:
二次插值的截断误差为:
下面来分析前面两个例子(例1,例2)中计算lg12的截断误差:
在例1中,用lg10和lg20计算lg12,p1(12)=1.0602,lg12=1.0792
e=|1.0792-1.0602|=0.0190;
估计误差:f(x)=lgx,当x∈时,2
第四篇:离散数学历年考试证明题
1、试证明集合等式A(BC)=(AB)(AC).
证明:
设S=A∩(B∪C),T=(A∩B)∪(A∩C),若x∈S,则x∈A且x∈B∪C,即 x∈A且x∈B 或 x∈A且x∈C,也即x∈A∩B 或 x∈A∩C,即 x∈T,所以ST.
反之,若x∈T,则x∈A∩B 或 x∈A∩C,即x∈A且x∈B 或 x∈A且x∈C,也即x∈A且x∈B∪C,即x∈S,所以TS. 因此T=S.
2、试证明集合等式A(BC)=(AB)(AC).
证明:设S= A(BC),T=(AB)(AC),若x∈S,则x∈A或x∈BC,即 x∈A或x∈B 且 x∈A或x∈C.
也即x∈AB 且 x∈AC,即 x∈T,所以ST.
反之,若x∈T,则x∈AB 且 x∈AC,即x∈A或x∈B 且 x∈A或x∈C,也即x∈A或x∈BC,即x∈S,所以TS.
因此T=S.
3、试证明(x)(P(x)∧R(x))(x)P(x)∧(x)R(x).
证明:
(1)(x)(P(x)∧R(x))P(2)P(a)∧R(a)ES(1)
(3)P(a)T(2)I(4)(x)P(x)EG(3)
(5)R(a)T(2)I(6)(x)R(x)EG(5)
(7)(x)P(x)∧(x)R(x)T(5)(6)I4、设A,B是任意集合,试证明:若AA=BB,则A=B.
证明:设xA,则
5、设G是一个n阶无向简单图,n是大于等于2的奇数.证明G与G中的奇数度顶点个数相等(G是G的补图).
证明:因为n是奇数,所以n阶完全图每个顶点度数为偶数,因此,若G中顶点v的度数为奇数,则在G中v的度数一定也是奇数,所以G与G中的奇数度顶点个数相等.
6.设连通图G有k个奇数度的结点,证明在图G中至少要添加
欧拉图.
证明:由定理3.1.2,任何图中度数为奇数的结点必是偶数,可知k是偶数.
又根据定理4.1.1的推论,图G是欧拉图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图G不含奇数度结点.因此只要在每对奇数度结点之间各加一条边,使图G的所有结点的度数变为偶数,成为欧拉图. 故最少要加k条边才能使其成为2k条边到图G才能使其成为欧拉图. 2
7.设R是集合A上的对称关系和传递关系,试证明:若对任意aA,存在bA,使得R,则R是等价关系.
证明:已知R是对称关系和传递关系,只需证明R是自反关系.
aA,bA,使得R,因为R是对称的,故R;
又R是传递的,即当R,R R;
由元素a的任意性,知R是自反的.
所以,R是等价关系.
8.若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R和S是偏序关系,试证明:RS也是A上的偏序关系.
证明:.① xA,x,xR,x,xSx,xRS,所以RS有自反性;②x,yA,因为R,S是反对称的,x,yRSy,xRS(x,yRx,yS)(y,xRy,xS)(x,yRy,xR)(x,ySy,xS)xyyxxy 所以,RS有反对称性.
③x,y,zA,因为R,S是传递的,x,yRSy,zRS
x,yRx,ySy,zRy,zS
x,yRy,zRx,ySy,zS
x,zRx,zSx,zRS
所以,RS有传递性.
总之,R是偏序关系.
9.试证明命题公式(P(QR))PQ与(PQ)等价.
证明:(P(QR))PQ
(P(QR))PQ(PQR)PQ
(PPQ)(QPQ)(RPQ)
(PQ)(PQ)(PQR)PQ(吸收律)
(PQ)(摩根律)
10.试证明(x)(P(x)∧R(x))(x)P(x)∧(x)R(x).
证明:(1)(x)(P(x)∧R(x))P
(2)P(a)∧R(a)ES(1)(3)P(a)T(2)I
(4)(x)P(x)EG(3)(5)R(a)T(2)I
(6)(x)R(x)EG(5)(7)(x)P(x)∧(x)R(x)T(5)(6)I
11.若无向图G中只有两个奇数度结点,则这两个结点一定是连通的.
证明:用反证法.设G中的两个奇数度结点分别为u和v.假设u和v不连通,即它们之间无任何通路,则G至少有两个连通分支G1,G2,且u和v分别属于G1和G2,于是G1和G2各含有一个奇数度结点.这与定理3.1.2的推论矛盾.因而u和v一定是连通的.
12.设G是一个n阶无向简单图,n是大于等于2的奇数.证明图G与它的补图G中的奇数度顶点个数相等.
证明:设GV,E,V,E.则E是由n阶无向完全图Kn的边删去E所得到的.所以对于任意结点uV,u在G和G中的度数之和等于u在Kn中的度数.由于n是大于等于2的奇数,从而Kn的每个结点都是偶数度的(n1(2)度),于是若uV在G中是奇数度结点,则它在G中也是奇数度结点.故图G与它的补图G中的奇数度结点个数相等.
13.设连通图G有k个奇数度的结点,证明在图G中至少要添加
欧拉图. k条边才能使其成为2
证明:由定理3.1.2,任何图中度数为奇数的结点必是偶数,可知k是偶数.
又根据定理4.1.1的推论,图G是欧拉图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图G不含奇数度结点.因此只要在每对奇数度结点之间各加一条边,使图G的所有结点的度数变为偶数,成为欧拉图. 故最少要加k条边到图G才能使其成为欧拉图. 2
第五篇:离散数学证明题解题方法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中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离散数学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般地是有限个或可数个元素,因此他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
1、定义和定理多。
离散数学是建立在大量定义上面的逻辑推理学科。因而对概念的理解是我们学习这门学科的核心。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特别要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而描述这些联系的实体则是大量的定理和性质。
●证明等价关系:即要证明关系有自反、对称、传递的性质。
●证明偏序关系:即要证明关系有自反、反对称、传递的性质。(特殊关系的证明就列出来两种,要证明剩下的几种只需要结合定义来进行)。
●证明满射:函数f:XY,即要证明对于任意的yY,都有x
或者对于任意的f(x1)=f(x2),则有x1=x2。
●证明集合等势:即证明两个集合中存在双射。有三种情况:第一、证明两个具体的集合等势,用构造法,或者直接构造一个双射,或者构造两个集合相互间的入射;第二、已知某个集合的基数,如果为א,就设它和R之间存在双射f,然后通过f的性质推出另外的双射,因此等势;如果为א0,则设和N之间存在双射;第三、已知两个集合等势,然后再证明另外的两个集合等势,这时,先设已知的两个集合存在双射,然后根据剩下题设条件证明要证的两个集合存在双射。
●证明群:即要证明代数系统封闭、可结合、有幺元和逆元。(同样,这一部分能够作为证明题的概念更多,要结合定义把它们全部搞透彻)。
●证明子群:虽然子群的证明定理有两个,但如果考证明子群的话,通常是第二个定理,即设
1是
●证明正规子群:若
图论虽然方法性没有前几部分的强,但是也有一定的方法,如最长路径法、构造法等等 下面讲一下离散证明题的证明方法:
1、直接证明法
直接证明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证明的方法,它通常用作证明某一类东西具有相同的性质,或者符合某一些性质必定是某一类东西。
直接证明法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从已知的条件来推出结论,即看到条件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怎么可以推出结论,则可以先从已知条件按照定理推出一些中间的条件(这一步可能是没有目的的,要看看从已知的条件中能够推出些什么),接着,选择可以推出结论的那个条件继续往下推演;另外一种是从结论反推回条件,即看到结论的时候,首先要反推一下,看看S,则X,使得f(x)=y。●证明入射:函数f:XY,即要证明对于任意的x1、x2X,且x1≠x2,则f(x1)≠f(x2);
从哪些条件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这一步也可能是没有目的的,因为并不知道要用到哪个条件),以此类推一直到已知的条件。通常这两种思路是同时进行的。
2、反证法
反证法是证明那些“存在某一个例子或性质”,“不具有某一种的性质”,“仅存在唯一”等的题目。
它的方法是首先假设出所求命题的否命题,接着根据这个否命题和已知条件进行推演,直至推出与已知条件或定理相矛盾,则认为假设是不成立的,因此,命题得证。
3、构造法
证明“存在某一个例子或性质”的题目,我们可以用反证法,假设不存在这样的例子和性质,然后推出矛盾,也可以直接构造出这么一个例子就可以了。这就是构造法,通常这样的题目在图论中多见。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题目其实也是本类型的题目,只不过比较隐蔽罢了,像证明两个集合等势,实际上就是证明“两个集合中存在一个双射”,我们即可以假设不存在,用反证法,也可以直接构造出这个双射。
4、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题目,而且这一类型的题目可以递推。作这一类型题目的时候,要注意一点就是所要归纳内容的选择。
学习离散数学的最大困难是它的抽象性和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在离散数学中,假设让你解一道题或证明一个命题,你应首先读懂题意,然后寻找解题或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当你相信已找到了解题或证明的思路和方法,你必须把它严格地写出来。一个写得很好的解题过程或证明是一系列的陈述,其中每一条陈述都是前面的陈述经过简单的推理而得到的。仔细地写解题过程或证明是很重要的,既能让读者理解它,又能保证解题过程或证明准确无误。一个好的解题过程或证明应该是条理清楚、论据充分、表述简洁的。针对这一要求,在讲课中老师会提供大量的典型例题供同学们参考和学习。
在学习离散数学中所遇到的这些困难,可以通过多学、多看、认真分析讲课中所给出的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再加上多练,从而逐步得到解决。在此特别强调一点: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结论,是学好离散数学的重要前提之一。所以,同学们要准确、全面、完整地记忆和理解所有这些基本定义和定理。
学好高数=基本概念透+基本定理牢+基本网络有+基本常识记+基本题型熟。数学就是一个概念+定理体系(还有推理),对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比如说极限、导数等
再快乐的单身汉迟早也会结婚,幸福不是永久的嘛!
爱就像坐旋转木马,虽然永远在你爱人的身后,但隔着永恒的距离。
相互牵着的手,永不放开,直到他的出现,你离开了我.时光就这样静静的流淌,那些在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时光,那些拂面吹来的风.明知道是让对方痛苦的爱就不要让它继续下去,割舍掉。如果不行就将它冻结在自己内心最深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