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湘潭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17:0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民族湘潭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民族湘潭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中华民族湘潭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

湘潭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购买、配备和使用公务用车的管理,规范公务用车行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标准的通知》和《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公务用车是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配备用于非盈利活动的载客汽车,包括轿车、吉普车、旅行车及其它非生产用机动车辆。

第三条 公务用车的配备和使用必须坚持严格核定编制、控制配备标准、限定总额费用、严格审批手续、规范公车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的原则。

第四条 成立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编制配备和使用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公务用车管理委员会),市政府办、市监察局、市编委办、市财政局、市公安局为成员单位。市公务用车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公务用车管理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财政局控购办,市监察局、市财政局负责具体事务工作。

第二章 编制管理

第五条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行编制管理,严格按领导职数、人员编制、工作职能核定单位车辆编制,车辆编制数为最高控制数。

(一)现职正、副厅级领导原则上每人核定1辆公务用车编制。

(二)正处级行政单位及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领导职数1~3人、人员编制16人之内的,定编1辆;领导职数4~5人、人员编制17~30人的,定编2辆;领导职数6~7人、人员编制31~50人的,定编3辆;领导职数8~9人、人员编制51~60人的,定编4辆;领导职数9人以上的,每增加2人(不足2人的,以2人计算),可增配1辆;人员编制超过60人(不含60人)的每增加10人可增配1辆,但最高编制数不得超过现实有车辆数。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数不一致的,以最高定编数为准。

(三)正处级其他事业单位,领导职数1~3人、人员编制60人之内的,定编1辆;领导职数4~5人、人员编制61~120人的,定编2辆;领导职数6~7人、人员编制121~200人的,定编3辆;人员编制200人以上的,定编4辆。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数不一致的,以最高定编数为准。

(四)副处级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50人以内(含50人)的,定编1辆;人员编制51人以上的,定编2辆。

(五)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国家安全和纪检监察、防汛抢险、森林防火及外事接待等特殊部门,广播电视、报社等新闻采访部门,有关担任行政执法、监察、督查任务,需要及时办理公务的部门及其他特殊情况需要配备车辆的,经市公务用车管理委员会审定后,可适当增加公务用车编制。

第六条 接受捐赠的车辆或上级单位配备、调拨的车辆以及单位接受抵债、抵资的车辆均纳入编制管理;合署办公的单位按一个单位的编制数配车;兼职领导由其工资所在单位配车;非常设机构原则上不核定公务用车编制,需用车时由其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负责调配使用,连续三年以上、确实工作量大的,经审批后,可以定编1辆;撤、并或升、降格单位以及新组建单位,其车辆编制数按本章条款重新核定。

第七条 市级单位承担或参与实施由国家投资的各种科研、援助、工程等项目的用车,按项目实施方案或项目合同有关车辆配备使用的条款,报市公务用车管理委员会审批购置,纳入车辆编制管理,车辆费用从项目资金中支出。

第八条 市直各单位的公务用车总编制由市公务用车管理委员会审定,并由市公务用车管理办公室逐车配发《湘潭市市直单位公务用车定编证》,一车一证,不交叉使用。

第三章 车辆配备

第九条 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的配车标准按中央、省有关规定执行。厅级干部(含副厅级)的公务用车一般配备排气量2.0升(含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车辆;县处级单位公务用车一般配备排气量2.0升(含2.0升)以下,价格20万元以内的车辆。车辆配备标准为最高标准,车辆价格以购车发票标明的售价为准,不含按有关规定缴纳的税费。

第十条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的车辆一律实行政府采购,擅自购车的,财政部门不予核拨经费,公务用车定编管理部门不予核定编制,公安交警车辆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牌照。

第十一条 公务用车购置报批程序:

(一)市直单位购置编内车辆,须报市公务用车管理办公室,经对购车单位的车辆编制、资金来源、车型、车价、排气量逐项审核后,对符合规定的开具《小汽车准购证》,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须持《小汽车准购证》方可购车。

(二)公务用车购置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的规定,凭《小汽车准购证》到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按程序办理采购手续。财政部门一律凭《小汽车准购证》和市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有关凭证支付相关费用。

(三)经批准购买的公务用车,单位凭《小汽车准购证》到公安交警车辆管理部门办理车辆证照等相关手续,并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辆行驶证》的复印件到市公务用车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四章 车辆管理

第十二条 公务用车费用实行总额控制。市财政局在每年年初根据工作性质、业务量大小、工作需要等实际情况对各单位年度公务用车费用进行核定,明确各单位公务用车费用控制数,公务用车费用支出须在限额内据实支付,年底超支不予报销,限额内节余金额留单位结转下年使用。

第十三条 车辆未达报废或更新标准的,原则上不得更换新车。市直单位车辆调配、报废等处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由市公务用车管理委员会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办理车辆过户、报废和国有资产账目变更等手续。撤销单位的车辆,超编、没收、报废的车辆以及未到报废年限经过批准更新的旧车等应该收回的车辆,由市公务用车管理办公室负责统一收回、调配和处置。

第十四条 单位公务车辆必须集中管理,统一调派。各单位要建立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公务用车应保证工作需要,对公务用车的里程和费用,每半年在单位内公示一次。任同一职务期间配备的公务用车在5年内不得更换。

第十五条 严格执行公车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和统一保险的有关规定,市政府采购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市监察、财政、物价、交通和审计等部门要采取措施加强检查和监督,防止出现违规违纪问题,并要严格加强对中标单位的监管。

第十六条 有接待或特殊业务专用车辆的单位,要严格按使用性质使用。市直单位(部门)一律不准配备接待用车,原有接待用车的车型、车号及数量、质量情况,应报市公务用车管理办公室备案,以便统筹调配使用。特殊业务用车,按行业特点和有关标准,在车身外壳喷绘醒目特殊行业标识。

第五章 纪律要求

第十七条 各单位必须严格按规定配备使用公务用车。从严控制公务用车的新增和更新,不得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车辆,车辆购置要按规定程序报批。不得通过下属单位和企业购置公务用车,也不得向下属单位和企业长期借用或调换车辆。严禁用扶贫款、救灾款、集资款和非解决交通工具的专项资金购车。凡是不能按时发放工资和未按时足额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单位不能新购小汽车。第十八条 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对驾驶员和公车使用的管理。严禁公车私用和违反规定驾驶公车,不得将公务车辆私自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遇有特殊情况确须临时借用公车的,须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并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第十九条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中有下列违规行为的,由纪检、监察部门追究有关当事人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一)挪用社保基金和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以及工程项目资金或其他专项资金购车的;

(二)购买超标准小轿车和越野车或对所乘坐的车辆进行豪华装修的;

(三)利用职权向下属单位或企业调换、借用、摊派资金配备购买各种车辆的;

(四)弄虚作假,以接待用车或特殊公务用车为由,购置超标准轿车和越野车供部门领导乘坐的;

(五)对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公车使用违纪违规事件,不认真履行职责,失职渎职导致违规购车问题突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对违规车辆的处理,不按规定程序进行拍卖和报批,擅自转让、转移或藏匿,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

(七)不严格把关,违规购买超编制、超标准车辆,或为购置车辆出具虚假证明的;

(八)其他违反公务用车配备使用规定的。

第二十条 对公车私用等违纪行为,纪检监察机关应进行严肃查处。对违规用车或违反交通法规造成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的,除了按有关规定处理外,个人要承担保险公司赔付以外的经济损失,属领导干部的,一律免职。第二十一条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负责监督本办法的实施,各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严格购车标准,强化编制管理,控制资金使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对不履行监督职责、监督不到位的要追究责任。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并抓好贯彻落实。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市直党政群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事业单位。

第二十三条 各县市区可参照本暂行办法自行制定本地区及所属各单位的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并报市公务用车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四条 本暂行办法由市监察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暂行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以往制发的有关规定与本暂行办法相抵触的,以本暂行办法为准。

发布部门:湘潭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06年04月04日 实施日期:2006年04月04日

第二篇:厦门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暂行办法

厦门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维护行政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益,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按“五统一”原则实施管理。即:统一产权登记管理、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统一调配使用管理、统一维修养护管理、统一专业化物业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纳入统一管理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纳入统一管理的办公用房包括:市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机关以及由市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依法占有和使用的办公用房、为机关工作服务的业务用房、非经营性质的招待所或培训中心等非住宅用房(以下简称办公用房)。

第四条 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是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统一管理。

第二章 权属登记管理

第五条 办公用房由管理局作为房屋权利申请人统一申办《土地房屋权证》,但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已办理《土地房屋权证》的单位,将原件及其他原始档案资料移交管理局,办理转移登记手续。

未办理《土地房屋权证》的单位,负责提供办理权属登记所应具备的材料,包括建设立项、规划、用地等批准文件和资料,或取得办公用房的有关批准文件和资料等,协助管理局申办登记手续。此前将办公用房《土地房屋权证》交由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登记的,要负责办理转移登记手续,登记至管理局名下。

第六条 由于历史等原因造成办理权属登记资料缺失或不全的,由所在单位和管理局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相关部门给予补办相关手续;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

第七条 特殊用途(指安全保密、司法、涉外、宗教、监狱、教育、医疗、科研、文体场馆等)办公用房的权属登记,由使用单位申办,报管理局备案。

第八条 管理局要加强办公用房产权管理,建立办公用房管理信息系统,健全档案资料。

第三章 规划建设管理

第九条 办公用房的建设由管理局根据需求和使用现状,按照优化整合、相对集中、完善功能、提高效率的原则,统一提出规划建设意见,编报办公用房购建计划,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批。

第十条 涉及多个使用部门的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由管理局统一申请立项、选址,由管理局、使用部门、代建单位、监理单位等组成项目筹备组,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各部门、各单位单独使用的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根据需求向管理局提出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申请,管理局依据办公用房建设规划和建设控制标准,组织评估论证,提出意见报有关部门批准,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办公用房建设项目设计、施工、代建、监理等工程项目应依法进行招投标,建设材料、设备、设施等采购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进行。

第四章 调配使用管理

第十三条 管理局根据单位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按照办公用房配备标准核定各部门、各单位的办公用房面积。各部门、各单位申请办公用房使用权时,必须办理申报审批手续,与管理局签订办公用房使用责任书,明确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十四条 办公用房实行统一调剂使用,凡超过配备标准面积、已对外出租、出借、企业和非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挤占用房以及其他闲余办公用房,均纳入统一调剂范围。

第十五条 部门和单位现有办公用房尚未达到配备标准面积的,不足部分从现有办公用房存量中统筹调剂解决;无法调剂解决的,由管理局临时租房过渡。

第十六条 办公用房处置由管理局按国有资产处置程序报批,各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处置。

第十七条 经核定的办公用房,使用单位擅自将办公用房出租、转借或改变用途及无正当理由闲置六个月以上的,由管理局收回。第十八条 企业、非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挤占行政办公用房的,必须退出,因特殊情况无法清退的,须报管理局审批并由管理局按市场价收取房屋租金。

第十九条 禁止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将闲余的办公用房用于出租和经营。已出租或正在经营的应及时将租赁合同等有关证明租赁关系的材料报管理局备案,合同期满后,交由管理局统一收回管理。

第二十条 不宜再作办公用房使用的闲余房屋,由管理局统一出租或交由厦门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中心拍买处置。出租一律交由市场通过招标、挂牌或其他公开竞争方式确定承租方。

第二十一条 办公用房的出租、拍卖处置收益,要全额上缴市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章 维修养护管理

第二十二条 管理局根据办公用房使用功能状况和修缮的有关标准,编报大、中修及专项维修计划和经费预算,报市财政局列入预算。

第二十三条 办公用房维修实行统分结合的管理方法。大、中修以上维修项目(200万元以上)和专项维修工程,由管理局统一组织实施,也可根据情况委托各有关单位组织实施;日常维修养护由各部门、单位根据规定的标准和核定的面积编报经费预算,经管理局审核,列入部门预算并由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已实行物业管理的,日常维修养护按物业管理合同条款办理)。

第二十四条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维修(包括旧办公用房装修),主要是恢复和完善其使用功能,要坚持经济适用、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格控制装修标准,不得变相进行改建、扩建或超标准装修。

第二十五条 中修以上维修工程要按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并加强工程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竣工后,由管理局会同使用单位、质量监督部门联合验收。

第二十六条 管理局要定期会同各部门、各单位对办公用房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建立维修项目数据库,为做好维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六章 专业物业管理

第二十七条 办公用房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并逐步向市场化过渡。特殊用房或涉及安全保密等不宜实行物业管理的,可由使用单位自行管理。

第二十八条 市行政中心办公用房物业管理由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其他各单位物业管理由厦门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 物业管理公司的选择,要按规定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

第七章 经费管理

第三十条 机关办公用房基建资金要纳入市政府基建投资计划,其资金按照市政府颁布的《厦门市市级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机关办公用房大中修、专项维修经费纳入管理局部门预算编报,按规定程序批报。正常维修经费纳入各部门部门预算编报,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八章 法律责任和监督

第三十二条 各部门、各单位对使用的办公用房负有保护其安全、完整的责任,由于使用不当、不爱护公物或随意拆改造成的损失,应予赔偿,并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单位领导及相关责任人行政责任。第三十三条 各部门、各单位违反第十六条规定,擅自将办公用房出租、转借和改变用途的,除收回办公用房外,出租收入上缴市财政,造成经济损失和恢复办公用房原样所需费用由单位或责任人承担,相关部门依法追究单位领导及相关责任人行政责任。

第三十四条 办公用房产权应办理在管理局名下,未办的,相关部门将依法追究单位领导及相关责任人行政责任。

第三十五条 市监察、审计、财政部门对办公用房建设、维护、调配和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7年9月19日印发

第三篇: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

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时间:2011-08-

31来源:监察局

作者:-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置管理,降低公务用车运行成本,提高公务用车使用效率,促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中办[1994]14号)、《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通知》(厅字[1995]5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我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实施细则》(试行)(陕办发[1997]11号)、《关于印发省级机关公务车辆管理办法和省级机关公务车辆编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陕办发[2008] 19号)和汉中市委办公室、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汉办发[2009] 3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公务用车,是指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等属地管理的财政供养单

位购置、管理、使用的各类工作用车。

第三条

公务用车管理坚持统筹兼顾、按编配置、严格标准、从严审批、科学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保事业、保急需,实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综合管理机制。

车辆使用单位负责车辆使用全过程的管理,包括对车辆进行保养、维修、办理登记注销及定期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等;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公务车辆注册登记的把关,指导用车单位做好驾驶员安全教育工作;财政部门负责核定各单位车辆编制,审核购车资金来源,按规定组织车辆的统一购置、配备,办理资产登记、变更等管理事宜;审计部门负责对公务车辆购置、管理、使用中执行财经纪律规定情况的审计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负责按规定进行购置审批,并负责对各单位公务车辆管理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依规依纪对违纪单位和当事人实施责任追究。

第二章

车辆购置标准

第四条

购置更新公务用车应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坚持节约、环保、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统一配置国产车。

第五条

各级公务用轿车购置更新标准执行省市统一规定,即:县级单位、副县级单位,购车价格分别在20万元、18万元以内;独立的科级单位(含县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乡镇等),购车价格均控制在15万元以内。

第六条

严格控制购置大排量的越野车或商务车(面包车)。确需购置的,经纪检监察机关审核,并报县政府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后,可购置国产越野车,其价格标准为:县级领导控制在35万元以内,科级单位控制在23万元以内(控制价格包括车辆购置税在内)。

第三章

车辆编制

第七条

全县公务用车实行定编管理。公务用车编制数由财政部门审核确定后统一颁发《公务用车编制证》(以下简称《编制证》)。用车编制审定后不得随意变动,不得超编制配备车辆,实行“一证一卡”制,由用车单位申请,县财政部门审核颁发。《编制证》是用车单位车辆编制总数的凭证和购置配备的依据,由用车单位保存;“编制卡”是单车配备的凭证,实行“一车一卡”,作为办理车辆购置、报账、注册登记、调配、过户、报废、更新等手续的依据,注册登记后由交警车管部门收存车辆档案备查。编制内的车辆,由财政部门按照现行规定视财力情况适当安排车辆运行费。

第八条

上级部门全额配备、调拨、社会捐赠以及项目用车,必须提供相关文件并纳入编制管理,占用单位车辆编制数。如单位原有车辆已满编,使用单位须及时向县纪委、县财政局备案,实行编外管理,使用报废之后不得更新。

第九条

由上级投资、本县单位承担或参与实施的各种科研、援助、工程等项目用车,按项目实施方案或项目合同关于车辆配备使用的条款,报县纪检监察机关审查审批后纳入车辆编制统一管理,车辆费用依规从项目资金中列支。

第十条

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国家安全及防汛抢险、医院、卫生防疫、食品药品安全、森林防火等部门,经其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所配备的特种车辆,其编制按照行业管理规定另行核定。

第十一条

县直属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单独配备公务用车,其机构人数计入本单位配车编制总人数之中。

第十二条

公务用车编制的核定按照县编委、组织、人事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工作人员编制数、工作量大小及工作任务等综合因素确定。

第十三条

公务用车编制管理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纪委按县级在职领导职数每人配备1辆公务用车;在职县级非领导职数按每2人配备1辆公务用车。

(二)县委、政府部门班子成员每3人配备1辆公务用车。县委及政府部门、人大、政协机关工作人员用车,根据人事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不含领导职数)、工作量大小和工作任务,一般按每20人配备1辆公务用车;个别工作任务特别繁重的单位,可按10—15人配备1辆公务用车。

(三)群团、直属事业单位可配备1辆公务用车。

(四)乡镇可配备l辆公务用车,辖区人口2万人以上的加配1辆。

(五)县委、县政府下属独立的事业单位,不按领导职数及单位工作人员编制数确定车辆编制,其具体处理办法为:经费独立核算的正科级事业单位,配备1辆公务用车;经费未独立核算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和所有副科级事业单位原则上不核定公务车辆编制,具有独立行使相关工作职能且经费独立核算的,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经县公务用车购置审批领导小组同意后,可配备公务用车。

第十四条

单位因工作需要配备内部通勤用车(17座以上),由用车单位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提出意见并报县纪检监察机关审定后,可不占公务用车编制。

第四章

车辆审批和备案

第十五条

公务用车购置审批由县纪委或购车审批领导小组负责。

第十六条

县纪委或县购车审批领导小组对公务用车的审批每年5月、11月各集中进行一次。

第十七条

公务用车购置审批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用车单位向县财政局提出申请。提出申请前,需经过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单位公示7日、单位主要领导签字。

(二)县财政局审核。主要审核申请单位车辆编制和资金来源情况,对符合购置规定的颁发“编制卡”。

三)县购车审批领导小组或纪委审查、审批。审批单位按本 《办法》的规定审查同意后,向用车单位、财政局、交警车管部门和会计核算中心发送载明购置价格、标准和资金筹措等事项的审批文书。

(四)购置配发。财政局和政府采购中心依据审批意见,按照购车标准、价格等规定统一采购、配发。

(五)车辆入户。交警车管部门凭购车审批单和其他应出具的相关手续办理车辆入户。

第十八条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纪委主要领导购置公务用车须向市纪委报批并备案。

第五章

车辆配发和资金筹集

第十九条

全县公务用车实行集中购置、统一配发。经费预算属地管理的所有单位,公务用车由县财政部门依据县纪委或购车审批领导小组同意购车的审批意见,按现行政府采购机制统一集中购置和配发,各单位不得自行购置。购置“二手车”的也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第二十条

统一购置公务用车的资金采取单位自筹的形式,鼓励购车单位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第六章

车辆日常管理

第二十一条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必须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将其纳入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第二十二条

统一购置配发的公务车辆,由用车单位在财政部门办理固定资产划转手续。

上级业务部门直接配发给单位的公务用车或其它特种车辆,由用车单位按车辆编制管理规定在纪检机关、财政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并按财务制度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台帐。

交警车管、会计核算部门应凭公务用车审批机构出具的有效批准手续和其他相关手续方可办理车辆注册登记、挂牌和报账事宜。否则,不得受理、登记和做帐。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应切实加强公务用车支出管理,逐步实现单车费用定额管理。

第二十四条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对公务用车实行统一保险、定点加油、定点维修。试行车辆支出费用公务结算卡制度。

第二十五条

严格公务用车使用范围,公务用车不得从事非公务活动。

第二十六条

严格实行公务用车一车一牌管理使用规定,严禁挪用车牌、套牌,严禁违反规定使用军警车号牌和未经批准私自安装警灯、警报器。

第二十七条

加强车辆维护保养工作,做到勤检查、勤保养、勤维修,努力节能降耗,降低车辆运行成本。

第二十八条

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坚持做好等级技术培训、职业道德和安全教育工作。非专职驾驶人员不准驾驶公务用车。

第七章

车辆处置

第二十九条

公务用车的处置,是指对公务用车的调拨、出售、转让、变卖、置换、报损、注销、捐赠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公务用车的处置按照《陕西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陕财办资[2007]4号)执行,一律由财政部门统一实施,各单位不得私自处置车辆。

第三十条

公务用车原则上不准转让、变卖,确需转让、变卖的,由财政部门统一公开拍卖,拍卖收入上缴财政。

第三十一条

公务用车报废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凡符合注销(报废)标准的车辆,由单位向财政部门申报,经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审批并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三十二条

公务用车处置后,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过户、注销登记(报废)等国有资产账目变更手续。

第八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三条

各级各单位在公务用车管理中,有下列违规行为之一的,依据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一)审核审批部门不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审核审批的;

(二)政府采购部门不按规定统一集中购置配发的;

(三)交警车管部门不按规定办理车辆注册登记的;

(四)车辆使用单位不按国家规定办理注销(报废)登记的;

(五)车辆使用单位私自购买、违规购置、豪华装修、私自处置公务用车,长期使用或借用下属单位、企业、行政相对人、服务对象车辆,以及由于管理不严,导致公车私用问题突出,违规驾驶公务用车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六)有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情节严重的。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县纪委、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院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

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以下简称“院”)车辆管理,规范公务车辆的配置、使用和维护保养,更好地为院各项工作服务,根据《总部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车辆指院的各类机动车辆。

第二章 调度管理

第三条 院综合部是院车辆的主管部门,负责院车辆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

第四条 综合部车队队长负责院公务车的日常管理和调度。

第三章 配备和使用原则

第五条 院领导班子配备管理车辆,保证工作需要,不固定给个人。主要负责人配备的公务车为排气量2.0升(含)以下,价格28万以内的轿车;其他负责人配备的专用公务车为排气量2.0升(含)以下,价格28万以内的轿车。

第六条 若正在使用的公务用车超过配备标准的,在未达到更新或者报废标准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若院领导班子更新公务用车必须按照配备标准购置。院负责人公务用车使用年限超过8年的,可以更新;年限仍能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第七条 达到更新更换下来的车辆经过修理,改作市内短途使用,累计使用年限超过10年或累计行驶超过20万公里,或达到报废条件的,申请报废。

第四章 日常管理

第八条 院所有车辆由车队队长指派专人驾驶及负责日常安全检查、维修、保养等,要求车容要保持整洁,车况良好,每季度车队对院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进行专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第九条 院所有车辆的证明、车辆的年检、车辆保险、车船使用税等事务统一由院车队管理。

第十条 车上各种备件、工具、灭火器等物品,应配备齐全。车辆钥匙要妥善保管,如有丢失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车队队长报告,并承担一切责任。

第十一条 院员工因公外出用车须提前填写用车申请单,由车队队长依工作重要性顺序派车。不按规定申请,不得派车。一个人出差原则上不予派车;出差时间超过半个月也不予派车(勘测除外)。市区内办公用车,根据车辆情况派车。

第十二条 院级领导用车外,各车辆在未出差出海口辖区时,一律将车停在院办公楼的停车位上。

(一)司机无论何时出差回来(海口),必须把车开回停放在院停车位,把车钥匙交给门卫,并及时向队长汇报。违者警告并罚款100元一天。第二次违反者,罚款1500元;第三次违反者,解除劳动合同。

(二)如有接待任务,接送客人、会务、特殊情况经主任、队长同意,可开车回家听从安排。

第十三条 院领导出差或休假期间,其公务车将作为公务机动车辆统一调度使用。

第十四条 车辆驾驶人员必须具有驾照和熟练的驾车技术。车队队长要建立驾驶员安全行车档案,记录安全行车、违章行为及奖惩资料。

第十五条 各部门兼职司机可以代替出车,兼职司机的审核认定和行车待遇:

(一)由综合部定期组织对推荐(含自荐)的兼职司机人选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明确兼职司机的行驶范围,将兼职司机审核表报院领导批准后列入兼职司机使用人选。

(二)兼职司机出车期间除按本人正常出差补助外,再增加补助30元/天(海口市辖区除外)。

第十六条 车辆加油

(一)本院车辆采用IC卡定点加油(一车一卡),车辆加油定额管理,各车辆每月油费最高为5000元。特殊情况司机需要用现金加油,须报经综合部分管主任同意,并由乘车人在发票上签字证明,否则不予报销。

(二)司机必须准时将每月30号车辆的里程数上报队长,综合部将会不定期抽查记录情况。若发现加油量不符,处1000元罚款。屡犯不改者,取消其驾驶资格。

(三)核定油费以车辆加油卡为准,如加油与里程表公里数误差过大,要调查车辆耗油情况,查明原因,及时维修。

第十七条 每月由院车队举办一次安全教育警示课并培训技能并公布油耗及维修费用。

第十八条 指定的会务、接待专用车辆,平时不准乱用。

第五章 车辆使用与保养

第十九条 保养修理

(一)院车辆实行定点保养修理。单价28万元以上车辆,在该品牌的4S店保养修理;其他车辆在定点维修厂保养修理,定点维修厂家采用招标方式确定,每两年招标一次。

(二)车辆保养按照规定的里程或时间进行,里程或时间以先到为准,由车队负责送厂保养。

(三)车辆修理由驾驶员提出,填写修理申请单,车队长审核签字,然后由采购人员询价,经综合部分管主任批准后送修理厂。要求修理厂列出修理项目清单,修理费用1000元及以下的经车队长审核;修理费用超过1000元的须经过综合部分管主任批准。

(四)车辆修理完成后,由驾驶员或车辆使用部门与车队长共同验收,分别在修理结算单上签字,经综合部分管主任审核后方可报销。

(五)修理如需要更换零部件,单价超过2000元的须将更换下来的零部件收回,交综合部核实并经分管主任在结算单上签字,方可以报销费用。

(六)车辆在出差途中出现故障,由驾驶人员电话报告车队长,经同意后可就近修理,车辆返回公司后应立即补办修理手续。

(七)车辆保养修理费用每季度公布一次。

第二十条 车辆大修

车队根据车辆行驶里程、上次大修时间和车辆安全技术性能等情况,于每年11月份编制下一车辆大修计划报综合部,经审核后,由车队负责落实。

第二十一条 车辆报废

(一)车辆达到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机动车报废条件可申请报废。

(二)由车队提出车辆报废申请,经综合部等相关部门审核后,按照院固定资产报废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二十二条 资料保存

(一)所有车辆有关资料(保养修理项目清单、保养修理结算单、报表),本内由车队负责保管,年终移交档案室保存。

(二)车辆管理系统数据由信息部按规定保存。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二十三条 驾驶员要做到“三勤”即勤检查、勤保养、勤维修,“三检查”即出车前检查、途中检查、收车后检查,确保车容整洁。

第二十四条 如因驾驶员使用不当或疏于保养,致使车辆损坏或机件故障,其所需要修护费,应依情节轻重,院与驾驶员共同负担。

第二十五条 驾驶员开车时要集中精力,按规定车速行驶、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让、安全行车,防止发生交通事故。第二十六条 无照驾驶、未经许可开车、或私自将车借予他人使用,而违反交通规则或发生事故,由驾驶人承担损失,并予以记过或免职处分。

第二十七条 违反交通规则,其违章罚款由驾驶人承担。

第二十八条 交通事故及处理

(一)各种车辆如在公务途中遇交通事故发生,应先急救伤患人员,向附近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报案,并立即与院级领导或综合部主任汇报以便协助处理;如属轻微事故(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可自行处理后向车队队长报告。车队负责车辆交通事故统计、信息上报综合部。

(二)因意外事故造成车辆损坏,其损失在扣除保险金额后,再视实际情况处理。

(三)发生交通事故后,如需向受害者当事人赔偿损失,经扣除保险金额后,其差额视责任具体处理。

(四)发生责任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时,按事故的性质分别给予扣减工资之处罚:

(1)一般事故(经济损失在2000元以下者):按经济损失的10%处罚;

(2)重大事故(经济损失在2000—5000元者):按经济损失的6%处罚;

(3)特大事故(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上者):按经济损失的8%处罚,不超过1000元;

(4)机件责任事故:按经济损失金额8%处罚,不超过1000元。第二十九条 驾驶人员应做好安全驾驶服务。行车前要坚持检查,做到机油、汽油、刹车油、冷却水备齐;轮胎气压、制动转向、喇叭、灯光完好;确保车辆处于安全、准确、可靠的良好状态。

第三十条 院司机应服从车队统一安排,在出发前,司机应根据目的地,选择最佳的行车路线;外出期间,应听从用车人员(或带队人员)的工作安排,手机要二十四小时保持畅通,随叫随到。出差回来必须及时向车队队长报告,延期报告者一经发现,罚款100元/天。

第三十一条 司机驾驶过程中不使用手机或配戴耳塞,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驾车,违者责任由当事人自负。

第三十二条 院职工不得用公车学习汽车驾驶。否则一切后果及损失由车辆负责人负责赔偿。

第三十三条 驾驶人不得擅自将车辆作私用,出差回来应及时将车辆停在院里。节假日及下班时间,未经许可车辆一律不得使用,一经发现,除承担相应的责任外,罚款100元。私用时若发生事故而导致违章、损坏、失窃等,除扣掉保险赔额后全部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三十四条 当日连续开车超过400公里或连续开车8小时的应停车休息20—30分钟。停车等人超过10分钟的应关闭空调和发动机,以免浪费油料。

第三十五条 兼职司机用车规定:

(一)兼职司机用车要经过本部室主任同意。

(二)通知车队安排,用车时必须登记用车时间及地点,返回时必须登记交车时间,并将钥匙交回门卫。

(三)未经同意安排私自用车者罚款100元。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违反规章将严肃查处。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院综合部负责解释。

第五篇:东营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东营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2013-06-09 17:06:08)

东营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作人员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临时工作人员,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而临时使用,但不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机关事业单位一些临时性、辅助性、服务性、替代性事务工作,确需使用临时工作人员的,由机构编制部门严格按照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核定临时用工编制。

机关事业单位临时用工编制分为专业技术和工勤两类。专业技术临时用工编制用于专业性、技术型岗位临时工作人员;工勤临时用工编制用于后勤服务岗位临时工作人员。不同类型的临时编制不得混合使用。

第四条

机关事业单位使用临时工作人员,应以使用派遣制人员为主;用人单位一般不直接聘用临时工作人员,确需直接聘用的,应严格按程序报批,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第五条

临时用工编制应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限定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期满后自动失效。如因工作需要继续使用的,用人单位另行报批。

第六条

使用临时工作人员,实行计划管理。用人单位依据核定的临时用工编制申报用工计划,人事部门批准并下达用工计划。第七条

使用派遣制人员的用人单位必须与派遣机构依法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派遣机构负责临时工作人员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终止、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办理、工资发放等手续;用人单位按照派遣协议负责临时工作人员使用、管理和考核,向派遣机构支付派遣费用。

第八条

派遣机构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用工条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经考核、体检合格的人员,由派遣机构与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派遣上岗。

第九条 机关事业单位使用临时工作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

(二)愿意履行临时工作人员义务;

(三)身体健康且能胜任拟派遣岗位工作;

(四)具备岗位要求的资格或能力。

第十条

临时工作人员不得安排在执法岗位、涉密岗位和行政管理岗位工作。

第十一条

发生劳动争议时,由派遣机构与被派遣人员之间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

自本办法下发之日起,除政策性安置人员外,机关事业单位需要新增工薪人员的,一律按本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

机关事业单位现有在编工勤人员只出不进,如有调出、退休、辞职等情形,机构编制部门相应核减编制,相关单位要及时办理编制和人员的核减手续。

第十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各县区可参照执行。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关于维护机关事业单位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

人员劳动保障权益的通知 鲁人社发〔2015〕5号

各市党委组织部、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总工会,省直各部门(单位),各高等院校:

为深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维护职工的劳动保障权益,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就机关事业单位规范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人员的管理、保障其合法权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机关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和驻鲁部队(以下称“机关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补充和使用工作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使用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的人员,应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严格控制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数额内,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依法进行管理。

二、机关事业单位不得在公务员岗位或者行政执法、涉密等关键岗位使用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的人员。

三、机关事业单位使用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的人员,应当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

四、机关事业单位使用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的人员,应当制定符合同工同酬分配原则和单位实际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的人员与本单位同性质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本单位无同性质劳动者的,参照当地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做到同工同酬。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的人员的工资水平原则上应不低于所在地同类职业人力资源市场指导价位的低位数。

五、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的人员考核奖惩、职称评审等工作,保障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的人员在考核奖励、培训、考试、职称评审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六、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机关事业单位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的人员劳动保障权益情况要进行定期检查。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的人员认为用人单位侵害其合法权益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处理。

七、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的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应当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处理。

八、机关事业单位现有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人员因工作需要继续使用的,应按照本通知要求逐步进行规范。

本通知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8年3月31日。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县机关事业单位在本通知下发前对机关事业单位未纳入正式职工管理的人员劳动合同、社会保险以及劳动报酬等作出的规定,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通知规定执行。

下载中华民族湘潭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民族湘潭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厂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

    为规范厂公务用车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降低成本费用,根据***《关于印发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厂实际,制订本办法。一、基本原则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货币......

    定边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备和使 用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的购置管理,根据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级党政机关公务用......

    泰安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泰安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关于印发《泰安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泰政发(2001)14号关于印发《泰......

    兰州大学院士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

    兰州大学院士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 一、为了加强院士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使用效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二、本办法所指院士公务用车为甘肃省有关......

    行政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2: 中国农业大学 行政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为确保学校各职能部门行政公务用车的需要和学校国有资产的安全,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公务车驾驶使用规定 1、公务用车只......

    湘潭市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湘潭市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湘潭市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湘潭市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 湘潭市重大建设项目前期......

    市直机关公务人员违反公务用车纪律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从20xx年 月起,对市直党政机关单位公务用车进行改革。为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务用车秩序,制止公务人员“公车私用”、“公车滥用”现象,严肃处究违......

    市直机关公务人员违反公务用车纪律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从2004年 月起,对市直党政机关单位公务用车进行改革。为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务用车秩序,制止公务人员“公车私用”、“公车滥用”现象,严肃处究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