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治理公路

时间:2019-05-12 17:5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治理公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治理公路》。

第一篇:2011年治理公路

2011年治理公路 “三乱”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全省治理公路“三乱”工作部署,为巩固和扩大我省治理公路“三乱”成果,保障全省公路交通更加高效、便捷、通畅,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根据县纠风办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的实施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目标

2011年治理公路 “三乱”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以规范道路标识、电子执法行为和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公路 “三乱”的力度,着力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公路 “三乱”问题,为促进加快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和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良好、宽松、畅通的道路运输环境。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严格规范道路交通标识和电子执法行为

严格规范道路交通标识和电子执法行为,对道路交通警告标识不全、公路限速标值不科学、缺少配套解除限速标识的,要及时进行清理和纠正。使用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执法的,要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和《黑龙江省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使用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同时查处违规行为要做到定性准确、依据充分、程序合理。对交警隐蔽执法、电子执法程序不合理等问题要及时进行清理和纠正。

(二)严格规范治理超限超载工作

以规范治超站(点)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源头封阻、科学检测、卸载放行、联合执法”原则,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与各种技术措施,规范车辆和运输行为。进一步加大源头监管力度。坚决纠正和查处仅凭目测认定超限超载、乱收费、乱罚款、以罚代管等突出问题,保证 “治超”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地进行。

(三)严格规范公路设站检查行为

1、除公安、交通、林业部门以外,其他任何部门、单位、组织和个人,一律不准以任何理由上路设卡、拦车、收费和罚款。在发生重大疫情时设置的临时性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植物检疫检查站(点)和其他临时(站点),在疫情消除和预定任务完成后必须立即撤站。

2、依法准许上路的执法部门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管理,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公开并严格执行罚款、收费项目的依据及标准。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到定性准确、依据充分、程序合法、裁量适当,要坚决禁止受部门利益驱动或以区域为界,对同一交通违法行为给予重复罚款。更不准借执法之便索拿卡要,以权谋私。

(四)落实政策,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

在国家确定的鲜活农产品流通 “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其违法行为轻微的,坚决执行 “不扣车、不罚款、不卸载”的“三不”政策,减少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在行驶中不必要的滞留时间,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畅通。

三、主要措施和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有关单位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克服厌倦和松懈情绪,继续增强做好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治理公路 “三乱”工作作为保持当前社会稳定,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形象、构建和谐社会、注重民生的大事来抓。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执法执收人员的宣传教育,使干部职工树立奉献社会、服务于民的理念,筑牢抵御不正之风的思想防线,增强他们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公路“三乱”问题的发生。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要继续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有关单位要对本部门的治理工作负总责,深化责任制建设,分解任务、细化目标、指定措施,确保治理精神传达到位,任务目标分解到位,责任措施落实到位。全县治理公路“三乱”的工作,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公安、林业、法制、财政、物价、农业、畜牧部门为责任部门的工作机制。公安部门主要负责电子执法和交警部门在公路上“三乱”行为;林业部门主要负责清理整顿本部门在公路上检查站(点),规范执法检查人员行为;法制部门主要负责道路检查管理工作;财政、物价部门主要负责全县公路收费站的审批和收费标准的核定;农业、畜牧部门主要负责公路上动、植物防疫临时检查站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协调配合,确保治理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三)强化监督,从严查处。各部门要采取重点督察和日常巡查,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上路执法部

门的检查,特别是在公路“三乱”易发多发时期,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部门和单位的监督检查频次,保持治理工作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健全查处公路“三乱”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受理,查处群众举报的公路“三乱”问题。县治理公路“三乱”办公室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明查暗访的工作力度,对典型的公路“三乱”问题,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追究当事人和单位主管领导的责任。今年7月初将组织县治理公路“三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按照《黑龙江省道路运输货物源头治理超限超载条例》要求,对货物运输市场治超和以“电子执法行为和治超站点”为重点进行治理工作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

(四)及时汇总,强化反馈。各成员单位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的同时,对一些好的做法和举措及时宣传和推广,促进治理工作不断深化。治理公路 “三乱”工作办公室要定期和不定期向县政府报告治理工作情况,及时交换意见,以促进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领导组织

为加强对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治理公路“三乱”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唱贵忠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刘国会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曲明晶 县纠风办主任

成 员:王旭彬 县公安交警大队大队长

曾彦梅 县交通运输局纪检委书记

赵长和 县交通运输局工会主任

丁立华 县财政局副局长

丁 涛 县农业局副局长

许朕海 县林业局党委副书记

陈玉泽 县物价局副局长

赵 洲 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刘忠志 县农机局副局长

王宝森 县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领导小组在交通运输局下设办公室,联系电话7524511主 任:曾彦梅(兼)

副主任:赵长和(兼)

第二篇:2010年治理公路

2010年治理公路“三乱”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成果,实现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按照省、市、县治理公路“三乱”有关精神,为使我局在2010年治理公路“三乱”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果,力求取得新突破、新进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大三中、四中全会,中纪委五次全会和省、市纪委八届六次全会及县纪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的要求,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以深入治理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公路“三乱”问题为重点,以确保全县公路道路畅通为目标,加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公路“三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宽松、畅通的道路运输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2010年治理公路“三乱”顺利开展,铜陵县交通运输局成立治理公路“三乱”领导小组,组长:何声强;副组长:王德龙、汪玉良、刘忠茂;成 员:姚永齐、李惠龙、周正兵、朱章德、何正祥、刘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姚永齐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三、治理内容

1、治理超载超限不认真履行源头封阻联合执法,只罚款不卸载或以罚代卸,不依托卸载点随意上路治理超载的行为。

2、执法单位或人员超越职权范围、管辖区域检查、收费、罚款或超标准收费、罚款的行为。

3、从事执法工作人员无证上岗、人证不符、证件不全和私滞现金上岗以及罚缴不分离,票款不符,罚款开票多罚少开,重复罚款的行为。

4、执法人员收黑钱、放黑车、敲诈勒索、执法粗暴、谩骂、殴打司乘人员等违法违纪的行为。

5、执法人员和不法分子相互勾结,护送违规车辆逃避检查,进行暗厢操作,谋取私利的行为。

6、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各站、办要认真贯彻执行《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 “绿色通道” 建设实施方案》规定,落实对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继续执行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的特殊政策;

7、其它公路“三乱“行为。

四、实施步骤

1、学习动员阶段(5月20日至6月10日)

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深入学习培训,规范执法语言、执法行为和执法程序,并印发宣传资料在执法活动中进行广泛宣传

2、自查自纠阶段(6月11日至6月26日)

各单位要对照近年来治理公路三乱的一系列政策规定,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同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制定措施,规范执法行为。

3、建章立制阶段(6月27日至7月20日)

各单位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差距,根据《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公路上乱设卡乱罚款乱收费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治理公路“三乱”的通告》,以及近年来一系列治理公路“三乱”政策规定,继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促进依法行政。

4、检查验收阶段(7月21日8月10日)

县交通运输局治理公路“三乱”领导小组将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局通报。凡被新闻媒体曝光的或者出现,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公路“三乱”行为,采取责任倒查,追究相关负责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五、措施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思想教育。各执法单位要高度重视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克服厌倦和松懈情绪,继续增强做好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使干部职工树立奉献社会、服务于民的理念,筑牢抵御不正之风的思想防线,真正做到掌握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作为保持社会稳定,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大事来抓。

(二)加强领导,落实治理责任。各执法单位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省、市、县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分解任务,细化目标,制定措施,确保治理工作要求传达到位,任务目标分解到位,责任措施落实到位。

(三)强化督查,严格责任追究。局治理公路“三乱”领导小组将采取重点督查和日常巡查,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主干道和执法部门的开展监督检查,特别是在公路“三乱”易发多发路段,加大监督检查频次,保持治理工作的高压态势。

(四)注重预防,推进源头治理。着眼于有效预防公路“三乱”问题的发生,积极探索源头治理的新措施和新方法。从源头上遏制一些执法单位、人员为追求部门、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发生公路“三乱”问题。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凡没有经过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一律不准上岗;凡没有执法资格的,一律不准上路执法。,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治理公路“三乱”的长效机制,努力从源头上杜绝公路“三乱”问题。

第三篇:治理公路三乱

治理公路“三乱”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新闻媒体报道了多地交通民警乱罚款问题,引起了全国舆论的极大反响,对整个交通执法行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通过学习使我很受振动,也受益良多,结合工作实际,我的心得是:

一、执法行为要合法。要保证执法行为合法,最根本的是要从执法人员素质抓起,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执法者的执法水平。首先要端正执法思想。端正执法思想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执法的立足点、出发点,固树立执法为民意识,杜绝执法行为中的随意性。执法思想不端正不但影响行政执法的合法性,而且容易造成行政相对方的抵触情绪,激化矛盾。其次要提高执法水平。如果执法者自身法律素质不高,对立法精神领会不透,对个案定性不准,那么就会对其执法水平产生质疑。随着国家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这就要求公安交警执法人员增强维权意识,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坚持文明、公正、公开执法。

二、执法程序要规范。程序违法,一切违法。执法程序在整个执法活动中愈来愈重要。我们要在行政执法中自觉遵守法定程序,规范制作有关法律文书,严格按照执法程序依法处罚,坚决杜绝随意执法和不安程序执法行为,不断规范交通管理处罚程序和执法行为。

第三,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推进执法人员思想、组织、作风、纪律方面的整顿,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加大对公路“三乱”问题的打击惩处力度。

作为一名交通协管员,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努力学习政治、业务,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树立交警队伍的良好形象。

第四篇:交通系统建立治理公路

交通系统建立治理公路“三乱”长效机制的实践和思考

省交通厅课题组

公路“三乱”,是指在公路上乱设卡、乱罚款、乱收费的行为。属于行业不正之风范畴,是一种带有公共权力特征的腐败现象。公路“三乱”现象的出现,是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治理和预防公路“三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治理公路“三乱”,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减轻群众负担,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还是规范执法,促进依法行政的有效措施;更是树立浙江交通新形象,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试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省交通实际,对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作一全面回顾和思考。

一、我省治理公路“三乱”的回顾及成功经验

我省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起步较早,从1990年国务院召开“加强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全国电话会议开始,就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内容纳入纠风工作之中,与纠风工作同步进行。199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禁止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通知》(国发〔1994〕41号)后,我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大规模地开展整治工作。通过对稽查站、收费站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建章立制,完善工作机制,开展明查暗访,严肃查处公路“三乱”案件,结合文明样板路建设活动等一系列措施,使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果。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我省成为第二批实现国省道基本无“三乱”省份。之后,我们按照“重点整治,标本兼治,巩固成果,防止反弹”的工作方针,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逐步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清理规范站点,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有效地巩固了治理成果。2004年通过了国务院纠风办的验收,成为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省份。

经过10多年公路“三乱”的治理,我们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治理公路“三乱”,要政府主管抓配合。

治理公路“三乱”是依法治路的组成部分,是交通部门的职责所在,但它绝不是交通一家的事。我省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一直坚持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省、市、县政府纠风办牵头,交通、公安、林业等部门共同参与,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治理工作格局,从而保证了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的有序进行。加大了治理力度,避免了部门之间的扯皮推诿,形成了治理合力。

(二)治理公路“三乱”,要明确责任抓考核。

多年来,我们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始终作为系统工程来抓,逐步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省、市、县交通部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和个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原则,确保治理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同时将治理公路“三乱”目标管理纳入各级交通部门的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发生公路“三乱”行为,经省级及省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考核一律为不合格。籍此有效地遏制了公路“三乱”的发生。

(三)治理公路“三乱”,要搞好结合抓促进。

治理公路“三乱”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与文明样板路创建、行风评议、创文明行业活动等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的深入开展。

1995年交通部决定开展创建104国道文明样板路活动,以此为契机,我省坚持每年自选几条主要国省道作为创建路段,把“治„三乱‟,上路况,创文明,树样板”作为创建目标,不仅改善了公路路况,提高了通行能力,而且规范了行业管理,对遏制公路“三乱”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行风评议活动中,我们从树立行业新风,塑造交通形象出发,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和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的行风评议活动紧密结合,开展了“文明在岗位,满意在浙江”的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文明优质服务活动,规定行为准则,推行文明用语,实行政务公开,落实服务承诺,取得了明显成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03年我们以争创部公路文明行业为平台,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与创建公路文明行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三文明一提高”为具体要求,开展创“文明稽查站”、“十佳收费站”、“青年文明号”、“示范窗口单位”等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强化了管理,规范了执法行为,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治理公路“三乱”工作。

几年来,我们把作风建设年、机关效能建设年、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作为治理公路“三乱”的有效思想教育载体,推进治理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四)治理公路“三乱”,要突出重点抓落实。

根据交通行业管理实际,我们把治理公路“三乱”的重点放在规范站(点)管理和规范执法执收行为上。

一是克服困难,清理整顿公路收费和稽查站点。从1995年开始,为减少公路站卡,确保公路畅通,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治理公路“三乱”的有关精神,对收费站和稽查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共撤销收费站点46个,每年可减轻社会负担约4个亿。公路征费稽查站也由原来的59个整顿为45个。

二是狠抓规范化建设。为规范执法和收费行为,我省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条例》、《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和《浙江省车辆通行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同时还制订了一系列相配套的规定,如《浙江省车辆通行费收费站设置和收费行为规定》、《浙江省公路征费稽查站设置和检查行为规范》等。使执法和收费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概括起来有“十统一”、“二不准”、“一严禁”。即统一站点标牌、统一规范站名、统一收费(处罚)标准、统一使用规定票据、统一设置监督牌式样、统一执法(收费)证件、统一着装、统一检查拦车动作、统一稽查(收费)文书和台帐;不准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搭车收费(检查)、不准擅自增设处罚种类或不按法定程序处罚;严禁吃、拿、卡、要。在内务管理上,对收费站配置了电视监控,有效地加强了监督管理,防范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是狠抓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交通行政执法资格认证制度。执法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发证,持证上岗,并实行审核制度,审核不合格的,予以吊销证件。积极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强执法、收费人员培训,提高执法服务素质。自1995年以来,组织全省性公路行政执法,收费人员培训班169期,9300余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执法、收费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依法收费、依法执法奠定了基础。

(五)治理公路“三乱”,要加强监督抓查处。为把治理公路“三乱”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巩固治理成果,我们采取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的方法,坚持不懈地抓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的监督检查。

一是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在所有的收费站均设置了“四公开”牌,公布了收费单位、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监督电话;所有执法窗口都实行了“四公开一监督”,即公开执法人员、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处罚标准和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

二是完善投诉举报网络。省厅设置电话、手机短信及交通网站信箱接受投诉,方便社会群众投诉举报。

三是在系统内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明查暗访,同时,在社会上聘请行风监督员,邀请人大、政协、纠风、新闻等单位有关人员参加明查暗访,主动听取社会各界对交通部门治理“三乱”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对出现的公路“三乱”行为坚决查处,敢动真格。对社会反映的各种问题,都认真查处并及时反馈。如1999年某公路收费站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省厅接到举报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和省政府纠风办、新闻媒体及有关部门及时赶往现场进行制止,并在省电视台给予曝光,在省内引起了较大的震动。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治理,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保证公路安全畅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虽已成为全省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省份,但一些诱发“三乱”的源头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一些不规范现象仍然存在。只要政策上稍一放松,思想上稍一麻痹,工作上稍一懈怠,就会发生问题,甚至出现反弹。这些问题和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权利观错位、服务意识淡薄。

我国的行政法规开宗明义第一条普遍写着: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然而部分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对此并未予以深刻理解,思想深处还存在一定的“权利本位”意识。表现在行政权力上,似乎少了审批、许可权,少了上路检查,就显示不出权力的存在,个人显得不够威风,部门变得不够重要,倒置了权力与服务的关系,违背了行政执法的目的;表现在执法服务上,部分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淡化了宗旨观念、群众观念、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尚不完善,经济收入不平衡的情况下,存在着一定的“创收”、“有偿服务”思想,致使交通执法工作的目的和手段发生错位。导致“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经济利益个人化”,这是可能诱发“三乱”的潜在思想基础。

(二)部分交通执法人员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虽说经过大量的培训、学历教育,交通执法人员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整个交通执法队伍中文化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与交通部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目前,全省公路交通执法人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70%,还未达到交通部要求的2004年前全部达到大专以上的要求,而在这70%中,有一部分是大专学历证书。从人员的结构上看,临时(聘)借用人员占执法人员比例为26.7%,这部分人员大多未经过专业培训。此外,受用人机制、编制的限制,素质差的出不去,素质高的进不来,“进出两难”,成为各级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普遍现象,严重制约了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发展。由此,造成部分交通执法人员业务不精,政策水平不高,执法简单粗暴。

(三)执法经费不足依然困扰交通行政执法。

我省交通行政执法部门,全部是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只占其一部分,自收自支占相当比例,尤其是运管部门经费短缺,必须靠财政部门的罚款返还来弥补。据调查,除个别市、县外,我省大部分市、县财政部门对执法部门的罚款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办案补贴返还,返还比例一般在30%~70%不等。有数据表明,某市公路稽征运管系统2004扣除罚款返还收入,其它正常可开支收入为2.92万元/人·年,仅这些钱,作为一个人的工资福利和办公等全部经费显然是不够的。还有某县稽征运管所造办公楼,县政府所支的地方配套部分,没有钱,只得让其用罚款所得造大楼。这样的财政保障体制,极易导致趋利执法和自费执法。

(四)体制不太顺,管理不够协调,还有待深化改革。

交通行政执法单位目前实行的是“条块结合,分级管理,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人事权在地方,使人员进出关很难控制,队伍建设受到影响;各市、县之间因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各地或为弥补执法经费不足,或为奖金福利,造成同一违法事实,不同地域,不同管辖,处罚不一,全省处罚自由裁量难以统一,带来执法不规范;再则,公路系统交通行政执法机构设置,省、市、县不统一(市、县各有三种模式),给协调带来了困难,行动难免交叉,重复检查情况难免发生。

(五)法规、政策不配套,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体系不完备,突出表现在,原则规定多、具体措施少,内容规范多、程序规范少;法律、法规之间衔接不好或有抵触,造成可操作性不强。一部法律、法规出台,往往没有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迄今无配套的实施细则,因其自由裁量的宽泛性,带来了执法的“随意性”。如对未经审批的超限运输,可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罚款的“尺子”拿在执法者手中,给个别执法者乱罚态度款、人情款、议价款提供了便利条件,造成群众的非议和责难,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此外,我国的法律、法规有80%是行政部门起草的,有的部门在起草法律、法规的过程中,不从全局考虑,而是从狭隘的部门保护出发,不适当地“扩张”本部门的利益和权力,形成一事多家管的权力设置。

(六)治理不力,管理不严,处理不到位,在个别单位、局部区域还不同程度存在。一是少数领导对“三乱”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在制止“三乱”中,怕断了“财路”,怕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影响了执法力度。因此,对治理工作总是不能痛下决心,借口“三乱”治理难,存在紧一阵,松一阵现象。二是制订了许多规章制度,往往嘴上有、心里无,纸上有、执行无,有制度而不抓落实。三是因为“三乱”通常具有群体参与,利益均沾的特征,在接受查处时,一些领导总是找出“合法”的理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难动真格。由此,极可能造成公路“三乱”反弹。

(七)收费站点布局不尽合理和站点间距问题还未有效解决。

根据国家“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我省普通公路自1984年开始实施公路收费。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缓解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改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技术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了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收费公路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站点过多过密等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了收费公路的健康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交通事业整体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我们克服困难,拆除了一些收费站点,达到了全省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的要求,但收费站点布局不尽合理和站点间距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据统计,部分高速公路收费站与普通公路收费站间距过近,在15公里以内的共有38个;站点间距不符合国家有关平原微丘设站间距不得少于40公里规定的有43个之多;全省检补票点达57个,占全省收费站点约40%;全省有37个收费站实行一站多点,最多的是一站四点和五点。

当然,形成以上情况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许多站点在国家有关站点设置规定出台前已设置完成。此外,我省“四自”项目一直按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实施并设立站点,导致收费公路项目过多、面过广。还有就是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检补票点不断增加。这是形成目前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总之,引发公路“三乱”的不少深层次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有效预防和解决公路“三乱”的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够健全,巩固和深化治理成果的任务还很艰巨,局部地区出现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三、建立治理公路“三乱”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治理公路“三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经过十多年的治理,我省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形成了一些成功的做法,但要达到根治,实属任重而道远。为把治理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在建立治理公路“三乱”长效机制方面作如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健全治理公路“三乱” 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要进一步重视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治理责任制,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治理工作格局。实现严格的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对因领导不力,导致公路“三乱”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或发生重大案件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固本强根,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广大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是治理和防止公路“三乱”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首先要从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入手,广泛深入地进行宗旨观、权力观、群众观、法制观、职业道德观等教育,使每位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保持和树立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思想境界。

其次,要加强业务学习。注重学习制度的完善和执法理论和实践的研讨,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执法业务水平。

再次,要完善用人机制。凡新进人员,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逢进必考,不合格不录用,减少人为因素;压缩临时聘用人员,提高协管员进入门槛;建立清退制度,淘汰违法乱纪、搞公路“三乱”人员。

(三)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执法行为。

法律、法规是依法行政的前提,依法行政是杜绝公路“三乱”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必须在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上下工夫。

其一,应对治理公路“三乱”进行立法。目前,治理公路“三乱”政策散见于各种文件当中,其稳定性、规范性、权威性都显不足。就“三乱”的具体界定而言,就有较大的随意性,尤其是对“乱”字的理解。譬如,法律规定可以上路检查的部门,没有在执法站点拦车检查,而是在巡查的路上拦车,算不算“三乱”,不同部门因角度不同、形势不同,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因此,有必要对“三乱”定义、界定标准、治理主体、权利义务、违法责任等,通过立法予以明确,使“三乱”治理有法可依,使“三乱”行为成为违法行为。

其二,要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清理调整,清除相互抵触,相互交叉,重复处罚的条款,进一步明确权力、责任。

其三,尽量制订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易执行、可操作、收缩自由裁量权的实施细则。在当前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显得尤为必要。

此外,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增强执收、执罚的“透明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制止随意执法、粗暴执法、乱收滥罚等现象发生,建立治理公路“三乱”的动态管理机制,落实公路“三乱”反弹摘牌办法。

(四)积极稳妥,推进执法体制改革。

执法体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长期存在的多层多头执法、职能交叉、重复处罚、随意处罚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对权力趋同、处置相近、领域接近的“同类权限”进行合并,以处罚权为突破口,进行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

第二,对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应将目前实行的“条块结合,分级管理,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改为“以条为主”,人事权上收,财政上统一管理。首先,它有利于人员进出的控制,有利于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次有利于自由裁量,执罚、执收尺度的统一,减少执法偏差和歧义。其三,有利于协调行动,提高执法的流动性,提高执法效率。

第三,要理顺交通行政执法部门财政体制。对办公经费、装备经费及执法人员福利待遇要给予保证。以省财政为主,地方财政适当补助的办法,统一计划,统一预算,统一拨付。从而避免因经费不足而出现乱收、滥罚现象。另外,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坚决废止从罚没款中补助办案经费,多罚多补,少罚少拨的政策。

(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执法监管水平。

一要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执法能力。利用GPS、视频技术、电子网络,实行法律文书现场制作,巡查情况实时传输;实施网上稽查,短信稽查;提高执法效率,减少扰民。

二要完善交通信息网络,把视频系统延伸到基层站、所、服务窗口、执法流动车,并实现系统内联动,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加强对行政执法各环节、各个程序的监控。

三要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把执法依据、处罚程序、载量范围、处罚结果、执法人员情况、办事流程、办理期限等全部上网,方便群众查阅,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增强交通管理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推进阳光执法。

(六)进一步推进公路收费站点的清理整顿。

总体要求是,坚决撤消已还清贷款、收费期满、收费站间距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收费站;对新修公路设置收费站点从严控制、规范管理。完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探索公路收费统贷统还制度。

一是严格控制收费公路总规模。以现有省政府已经批准的站点数为总量,实行总量控制,不得突破。严格普通收费公路的审批及收费权转让,规范收费项目立项和设站收费报批程序。

二是落实撤销站点工作计划。对收费期限届满、建设贷款已还清或已有合理回报、站点间间距不符合国家规定等情况的,要认真落实清理计划,按规定程序逐步予以清理。三是建立由省级统一管理的收费站点撤并补偿金。作为撤并赎买资金,逐步回购收费公路。

治理公路“三乱”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和改进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在始终保持专项治理力度的同时,立足建设、深化改革、明确责任、加强教育、完善法规、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形成治理公路“三乱”的有效机制,使我省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五篇:治理公路“三乱”相关知识

1、公路“三乱”是指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行为。

2、公路“三乱”的主要表现有:未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擅自设立收费站、检查站,擅自改变合法站卡的位置或增设分站卡,非法上路查车;随意查车,逢车必查,双向拦车检查罚款;没有法定依据罚款,超标准罚款,罚态度款,重复罚款;滥收过境费,擅自提高过路(桥)费,罚款、收费不给或少给票据,使用不合法票据,以收费代替罚款;同其他部门代查、代收、代罚;向过往车辆推销产品,强行拦车洗车;对超限超载车辆只收费,不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的;自定标准收取高额拖车费和保管费,没有拖车收拖车费;对外埠车辆实施特殊的严管重罚;扣车后有意长时间不办理处罚手续以收取保管费等行政处罚违反《行政处罚法》的其他行为。

3、执法人员必须佩带执法证件上路执法。无证人员不得执行检查、罚款任务。

4、治超工作中要切实落实“五不准”规定,即:没有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准上路执法;上

路执法人员,不准不开收费票据和乱收费、乱罚款;车辆没有称重检测的,不准认定超限超载;车辆没有卸载清除违章行为的,不准放行;同一违章行为已被处理的,不准重复处罚。

5、对出现治理公路“三乱”行为的,要追究负有责任的区县、乡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检

查站(所)的主要负责人和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相应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公职的处分。

6、实施蔬菜运输“绿色通道”的公路,对运菜车辆实行不拦、不查、不罚、不扣车、不扣

货、不扣证和暂不处罚的“六不”政策。

7、“绿色通道”网络

下载2011年治理公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治理公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汇报

    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汇报:今年上半年,我局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在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

    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总结

    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总结今年来,永春县林业局根据中纪委、国务院纠风办、省纪委、省市政府纠风办、省市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协调小组的部署和要求,在市、县纠风办的大力帮助......

    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方案

    长治市交通运输局 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方案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属有关单位: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创造我市良好的......

    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方案

    包交发[2010]234号关于印发《包头市交通局治理公路 “三乱”工作方案》的通知局属各有关单位,南绕城公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黄河路桥公司: 现将《包头市交通局治理公路‚三乱......

    治理公路三乱情况报告

    泸州市路政管理支队关于 开展治理公路“三乱”自查工作的情况报告 市交通运输局: 根据《泸州市治理公路“三乱”自查整改责任分解表》的要求,从9月26日起,我支队认真组织全体干......

    治理公路三乱实施方案(推荐)

    2011年治理公路三乱实施方案  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遏制公路三乱,有效预防公路三乱问题发生,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认真......

    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总结

    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总结 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总结2007-12-07 22:48:4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总结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总结(2)文章标题: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总结 2006年,我......

    治理公路三乱总结

    治理物流领域乱收费和公路“三乱”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做好治理物流领域乱收费和公路“三乱”工作,不断改进工作,坚持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奉献社会、执政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