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上市内控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8:3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中国上市内控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中国上市内控调查报告》。

第一篇:2009中国上市内控调查报告

德勤发布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

德勤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形势急转直下,被调查企业中,约88.24%的上市公司提高了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提高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主要体现在组织内部控制的梳理和内部审计的侧重点发生变化,更关注风险和控制。

最新的调查报告题为《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是德勤企业风险管理服务部门继2007年、2008年之后,于2009年5月对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状况进行的第三次调查活动。参与调查的企业涉及制造业、房地产业、航空与交通运输业、能源与资源业、金融业、公共事业等八大行业。

调查结果亦显示,约58.82%的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指定了专门的部门落实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但是,仅有23.53%的企业将内控工作的重点从书面制度转变为落地实施,并且加强了监督管理。同样数量的企业增加了内部控制检查的频率,仅约17.65%的企业落实了内部控制考核工作。

德勤中国企业风险管理服务全国主管合伙人刘伟杰先生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企业比较重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并且在金融危机发生时,能有针对性地加强内控管理,但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监督工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的内控建设更多的是一种“救火式”的管理,内部控制的工作还处于一种建立并初步实施的阶段,企业并没有将内控工作形成一种常态,没有建成内控工作的长效机制。”

调查报告结果表明,100%的企业普遍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防范风险,并且能够为其正常运营提供合理保证,但是,仅有29.41%的企业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监控并降低成本,一些被访者表示,实施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员工的工作量,但并未收到提升效率的作用,反而是提高了成本和费用。由此可知,企业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作用的认识并不全面。

德勤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在内部控制实施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老问题。为了应对目前的经济环境,同时满足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大部分企业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包括引入外部机构协助建设内部控制,值得关注的是,仅有5.88%的企业拟组织内部控制负责人参加专业内部控制培训,约58.82%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没有达到预期,这成为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约52.94%的企业认为,缺乏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系统,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另有41.18%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力。这些突出的问题,与德勤在2008年调查的结果相吻合,历经一年时间,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现状,德勤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2008年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353家上交所上市公司中,有27%,即95家企业是自觉披露的。但是,通过德勤的调查,被调查的企业中有26.67%的企业承认自已在编制报告前并未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自查并保存检查的证据或工作底稿,仅有部分企业聘请了独立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披露审计报告;调查还显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客观性存在很大问题,约64.71%的企业由内部审计部门牵头,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而35.29%的企业则分别由董办、财务部或其他部门负责。

在分析报告中,德勤建议,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充分认识内控建设的紧迫性,尽管有消息称企业满足内部控制法定要求的时间将被推迟,但对于企业而言,仍应紧抓机遇,切实提升自己的内控水平,以免在正式实施的时候陷入被动的局面。

刘先生表示: “我们同时建议企业内控的配套措施要尽快完善,特别是保证监管措施的实施,且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将法定要求、技术框架与实施指引一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以最大程度地推动中国

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此外,企业也应该转变观念,由被动地遵循转变为主动地提升,令内控工作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于满足监管的要求,而是扩大到管理基础的提升。”

第二篇:中国网通内控经验

中国网通以落实《萨班斯法案》为切入点,扩大内控体系建设范围,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管理能力。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初步建立起了具有网通特色的内控体系,并正由试点省公司推广到上市公司所辖分公司,走在了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前列。

其实,《萨班斯法案》只是网通启动内控项目的一个切入点。网通启动内控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梳理中国网通内部管理流程,加快解决困扰国有企业多年的难题;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切合网通实际的统一化、标准化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中国网通公司治理结构以适应国际标准模式,同时树立国内电信行业乃至国有企业的典范;树立中国网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良好形象,提高公司知名度并为其海外市场拓展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网通集团分三个主要步骤来组织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第一步:建立集团上市范围内满足《萨班斯法案》监管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总体设计、试点工作、推广实施和循环测试四个阶段,对现有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等进行调查研究及分析,梳理流程并解决问题,在企业管理与业务流程两个层面建立一个系统功能与具体行为相结合的功能模型。

第二步:在上市范围满足《萨班斯法案》监管要求的基础上,逐步向集团非上市公司(包括南方各省)进行推广,最终建立整个集团范围具有中国网通特色、与上市公司管理模式相适应、为投资人充分信任、符合上市所在地监管要求、具有国际水平的内部控制体系。

第三步:建立内部控制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开展对内部控制流程与风险控制的监督检查、风险评估、问题整改、责任分解、考核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持续的完善和改进。

中国网通十分重视内控体系建设,成立了集团、省、地市三级内控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内控项目工作组,具体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集团领导、公司治理与审核委员会定期听取内控项目组每个阶段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内控推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张春江董事长要求集团各级公司加强领导,统筹兼顾,精心部署,将内控项目作为一项长期重要工作来抓。各单位一把手作为本单位内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所有重大事项负主要责任。集团要求各单位将内控工作纳入党组(党委)工作的全局考虑,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协调解决项目推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按时限要求完成不同时期的工作。

中国网通集团内控项目推广工作分计划调研、内控体系设计、全面推广、符合性测试四个阶段实施。为确保项目科学、稳妥、有序地开展,中国网通经过缜密、严格的筛选,确定聘请全球四大咨询机构之一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咨询方,指导内控体系的建立;并在了解企业整体架构和业务概况的基础上,确定项目的实施范围,制定出了详细的总体实施计划。

2005年1至9月份,项目组选择集团总部,北京、山东、广东及其所属部分地市分公司作为调研试点单位,用了近一年时间,针对中国网通总部完成了内控手册的制作;在三个试点省市进行了实地的现场调研,针对各试点单位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内控文档,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了用于推广的内部控制标准模板。

在全面推广前,为检验模版设计的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并为各省全面推广培养内控人才,2005年10月至12月,中国网通集团内控项目组在河北省分公司进行了试点推广,完成了河北省分公司及所属各地市分公司、直属单位的推广工作,使内控标准模板得到进一步完善,在总结积累推广经验的同时,为各省培养了大量内控人才,具备了在集团上市范围内所属各分公司进行全面推广的条件。

经中国网通集团党组研究,2006年1月5日,集团公司召开上市范围内控推广工作全面启动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启动了上市范围内控推广工作。在全面推广工作中,集团项目组从上到下全程参与整个内控推广工作,统一指导集团上市范围内控推广工作,现场进行培训、指导、技术支撑和文档审核,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集团党组、总部各部门、各省市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集团、各省、地市三级内控项目组的辛勤工作,截至2006年4月底完成了集团上市范围147个单位的内控项目现场推广工作。在完成现场推广工作后,项目组在河北省公司、石家庄市分公司及全省10个地市分公司开展了符合性测试试点工作。对8个业务流程的3997个关键控制点及控制矩阵中的所有关键控制活动进行符合性测试(涉及控制活动558项)。通过抽取一定的样本量,检查其是否符合测试属性中的要求,以证明内部控制活动是否按照管理层的描述得到有效执行。第一步,分流程组检查各地市分公司文档更新情况,复核文档更新的质量(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提出修改建议并安排再次复核),根据更新后的文档制作本地化测试底稿。第二步,了解每个本地化控制活动的执行情况(开始执行日、执行频率等),检查标准测试方法的可行性,确定样本量。第三步,确定需要进行测试的控制活动,以及需要查阅的测试文档,准备测试所需的“资料清单”,将“资料清单”提供相关部门进行资料准备。第四步,进行本地化控制活动测试。第五步,完成全部本地化控制活动测试工作,填写测试结果汇总表,与相关部门沟通测试结果。第六步,整理、归档本地化控制活动测试底稿。从测试情况看,各项制度、流程基本达到控制要求,关键控制活动得到有效执行。

作为国资委确定的“企业风险管理研究项目”成员单位,国资委对网通集团的内控体系建设十分关注,国资委企业改革局领导在现场调研时认为,中国网通在内控体系建设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一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思路、方法、理念,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为同业推行内控管理提供了成功的模板;二是通过消化、创新,创造了成功的内控管理经验、方法;三是把内控体系建设与公司治理建设相结合,在深化企业治理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四是加强队伍建设与技术转移,建立了内控管理长效机制;五是向内控管理要和谐、向内控管理要效益、向内控管理要发展,通过加强内控管理防范化解经营风险,保证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网通集团2004年10月启动内控体系建设,按照《公司法》和国际规范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架构,形成了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并存的制衡机制。公司采用一级法人模式,实行总部、省级公司、地市级公司三级业务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管控,最大限度地分散了管理风险。制定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确定了构建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遵循的原则:坚持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的原则;坚持运营效率与企业效益结合的原则;坚持国际先进经验与公司实践结合的原则;坚持全员参与与分级负责结合的原则。

按照内控体系建设“三步走”的实施步骤,中国网通采取集团、省、市联动,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完成了147个单位的内控体系建设,从集团到省、地市、县,自上而下建立了一套风险控制体系;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大幅提高了管理与业务等内部资源的协同效率;利用信息化系统对管理与业务流转进行管控;开展多轮符合性测试,使公司内部风险控制达到设计目标。

同时,通过加强与内外部相关单位的沟通以及强化内控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式促进内控项目的推进。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推进,中国网通内控项目取得了切实的效果。不仅提升了企业价值,而且实现了企业管理的“七个转变”:由事后处理风险转变为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由凭经验制订规范转变为系统化、制度化、流程化管理;由被动地执行制度转变为主动制订标准;由落实责任转变为全员管理;由单一的执行制度转变为体系的整体运转与文化引导;由以往的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控;由传统的指标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实现管理与管控并举。

通过有效的供应链控制管理,企业总供应链运作成本降低了25%~50%,生产效率提高了10%~16%,库存降低了25%~66%。2005年,中国网通集团总部对7种物资实施了全局性集中采购,各省级公司完成了41类主要通信物资的集中采购,累计节省资金7.6亿元人民币,压缩库存11.6亿元,大大节约了采购与物流成本。

第三篇:典当行业上市初步调查报告

典当行业初步调查报告

一、行业概况

(一)行业简介

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

典当行亦称典当公司或当铺,是主要以财物作为质押进行有偿有期借贷融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典当公司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融资手段,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繁荣了金融业,同时还在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物换钱是典当的本质特征和运作模式。当户把自己具有一定价值的财产交付典当机构实际占有作为债权担保,从而换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使用。当期届满,典当公司通常有两条营利渠道:一是当户赎当,收取当金利息和综合费营利;二是当户死当,处分当物用于弥补损失并营利。

典当行作为一种既有金融性质又有商业性质的、独特的社会经济机构,融资服务功能是显而易见的。融资服务功能是典当公司最主要的,也是首要的社会功能。此外典当公司还发挥着当物保管功能和商品交易功能,此外典当行还有其他一些功能,诸如提供对当物的鉴定、评估、作价等服务功能。

(二)行业经营范围

1、法定经营范围

(1)动产质押典当业务

(2)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业务

(3)房地产(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房地产或者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在建工程除外)抵押典当业务

(4)限额内绝当物品的变卖

(5)鉴定评估及咨询服务

(6)商务部依法批准的其他典当业务

2、禁止性经营范围

(1)非绝当物品的销售以及旧物收购、寄售;

(2)动产抵押业务;

(3)集资、吸收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存款;

(4)发放信用贷款;

(5)未经商务部批准的其他业务。

3、其他禁止性行为:

(1)从商业银行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借款;

(2)与其他典当行拆借或者变相拆借资金;

(3)超过规定限额从商业银行贷款;

(4)对外投资。

从目前典当行的实际经营来看,某些大型典当行开展了为典当客户向银行借款提供担保的业务。

(三)行业主管部门

商务主管部门对典当业实施监督管理,公安机关对典当业进行治安管理。

二、行业政策

(一)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

1、《土地法》、《民法》、《物权法》等基本法律

2、《典当管理办法》

目前规范典当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是2005年由商务部、公安部联合颁布的部门规章——《典当管理办法》。详见“

(二)行业主要管制制度”部分。

3、《典当管理条例》(尚未颁布)

根据《典当管理条例》的最新立法进程,国务院已将《典当管理条例》送审稿广泛地发国务院的有关部门和31个地方政府并多次召开了企业、协会代表和专家的座谈会,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调研。目前预计典当法将在2010年底到2011年出台,取代2005年由商务部、公安部联合颁布的《典当管理办法》,立法层次上也由部门规章上升到行政法规的层次。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

《意见》在“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一章中提出要“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律体系,加快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

《意见》在 “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章中提出要“全面落实支持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发放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损失给予适度风险补偿”。并直接提及典当行业——“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挥融资租赁、典当、信托等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二)行业主要管制制度

由于典当行业属于金融行业,故法律对典当行业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典当行的设立门槛、经营许可、主体变更、资格管理、治安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控制典当行的数量,并对典当行业的基本规则也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强制性规定。

1、设立门槛制度

从注册资本、股东、从业人员、分支机构、企业变更乃至地理布局对典当行的设立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且正在立法过程中的《典当管理条例》对上述规定有进一步严格的趋势。

根据现行的《典当管理办法》,申请设立典当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章程;

B、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 C、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办理业务必需的设施;

D、有熟悉典当业务的经营管理人员及鉴定评估人员;

E、有两个以上法人股东,且法人股相对控股;

F、符合本办法第九条和第十条规定的治安管理要求;

G、符合国家对典当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

典当行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万元;从事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从事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

典当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应当为股东实缴的货币资本,不包括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的资本。

具备下列条件的典当行可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 A、经营典当业务三年以上,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500万元; B、最近两年连续盈利;

C、最近两年无违法违规经营记录。

典当行应当对每个分支机构拨付不少于500万元的营运资金。典当行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总额不得超过典当行注册资本的50%。

2、总量控制制度

由商务部依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各地相应经济指标等确定调控典当行总数量和材料上报时间。

3、双重经营审批制度

(1)由商务部颁发《典当经营许可证》

申请人根据《典当管理办法》的要求,向拟设典当行所在地设区的市(地)级商务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材料。收到设立典当行或者典当行申请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后,设区的市(地)级商务主管部门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初审,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将审核意见和申请材料报送商务部。商务部组织成立典当行联合审批工作小组对上报材料进行复核。根据典当行联合审批工作小组会议纪要,对于符合要求的设立申请,商务部向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下发批复,并颁发《典当经营许可证》,申请人持批复和典当经营许可证到有关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2)由公安机关颁发《特种行业许可证》

企业持商务部批准文件和《典当经营许可证》,经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初审后,向市(地)级公安机关申领《特种行业许可证》。

4、法人变更审批制度 典当行变更机构名称、注册资本(变更后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除外)、法定代表人、在本市(地、州、盟)范围内变更住所、转让股份(对外转让股份累计达50%以上的除外)的,应当经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批准。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在批准后20日内向商务部备案。商务部于每年6月、12月集中换发《典当经营许可证》。

典当行分立、合并、跨市(地、州、盟)迁移住所、对外转让股份累计达50%以上、以及变更后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应当经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同意,报商务部批准,并换发《典当经营许可证》。

5、资格管理制度

典当行变更注册资本或者调整股本结构,新进入的个人股东和拟任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资格审查;新进入的法人股东及增资的法人股东应当具备相应的投资能力与投资资格。

6、资本管制制度

典当行的资产应当按照下列比例进行管理:(1)债务融资限制

A、典当行自初始营业起至第一次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及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的时期内从商业银行贷款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

B、典当行第一次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及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报送财务会计报告之后从商业银行贷款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上一向主管部门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所有者权益。

C、典当行不得从本市(地、州、盟)以外的商业银行贷款。D、典当行分支机构不得从商业银行贷款。(2)典当余额限制

A、典当行对同一法人或者自然人的典当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5%。

B、典当行对其股东的典当余额不得超过该股东入股金额,且典当条件不得优于普通当户。

C、典当行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50%。D、房地产抵押典当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不足1000万元的,房地产抵押典当单笔当金数额不得超过100万元。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房地产抵押典当单笔当金数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10%。

(3)资本保持

典当行净资产低于注册资本的90%时,各股东应当按比例补足或者申请减少注册资本,但减少后的注册资本不得违反本办法关于典当行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

(4)有条件增资制度

典当行增加注册资本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与开业时间或者前一次增资相隔的时间在一年以上;

(2)一年内没有违法违规经营记录。

8、具体规定

当物的估价金额及当金数额应当由双方协商确定。房地产的当金数额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双方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估价金额可以作为确定当金数额的参考。

(1)典当期限

典当期限由双方约定,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典当期内或典当期限届满后5日内,经双方同意可以续当,续当一次的期限最长为6个月。续当期自典当期限或者前一次续当期限届满日起算。续当时,当户应当结清前期利息和当期费用。

(2)绝当处理

典当期限或者续当期限届满后,当户应当在5日内赎当或者续当。逾期不赎当也不续当的,为绝当。

当户于典当期限或者续当期限届满至绝当前赎当的,除须偿还当金本息、综合费用外,还应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逾期贷款罚息水平、典当行制定的费用标准和逾期天数,补交当金利息和有关费用。

典当行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处理绝当物品。(3)利率、费率 A、典当当金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银行机构6个月期法定贷款利率及典当期限折算后执行。典当当金利息不得预扣。

B、典当综合费用包括各种服务及管理费用。动产质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当金的42‰。房地产抵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当金的27‰。财产权利质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当金的24‰。

三、行业市场前景

(一)典当与银行融资方式的比较

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信托业是现代金融业的四大支柱。在历史上,典当业曾一枝独秀,发挥过重要作用。至今,与这四大金融产业、特别是银行业相比,典当行的优势主要在于方便、快捷、灵活。对于用款急、用款时间短的中小企业来说,典当行是非常合适的融资渠道。

以融资方式而论,典当行与银行差异十分明显。

1、典当行放贷不以信用为条件,不审核当户的信用程度,只注重当户所持典当标的的合法性及价值如何;而银行放贷往往以信用为条件,审核客户的信用程度,包括资产信用和道德信用,如规定资质条件、以存定贷等。

2、典当行既接受动产质押也接受权利质押,充分满足个人以物换钱的融资需求;而银行通常只接受权利质押,无法满足个人以物换钱的融资需求。

3、典当行发放贷款不限制用途,悉听当户自便;而银行发放贷款往往限制用途,如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旅游贷款等指定用途贷款。

4、在时间上,典当行发放贷款程序简单,方便快捷,最适用应急型或救急性的融资要求;而银行发放贷款程序复杂,不适用应急型或救急性的融资需求。

5、在空间上,典当行发放贷款的地域性限制不强,当户凭有效证件可以异地融资;而银行发放贷款有较强的地域性限制,客户异地融资障碍较多,往往难以实现。

(二)市场现状 2009年上半年,中国金融机构贷款7.37万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仅占总额8.5%;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70%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投向政府融资平台。

从典当的当品分类来看,普遍的典当行主营业务还是三大主线——房产抵押贷款、机动车质押贷款以及民品典当。其中房产占50%~55%,汽车大概在30%~35%,剩下是民品部分业务,10%~15%。

从典当的客户来看,典当业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典当业务中60%为中小企业的小额短期融资借贷;30%为城乡市民消费型短期小额贷款;余下的10%为市民应急性小额贷款。

商务部近日发布了《2009-2010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提及典当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作用明显增强。

商务部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上半年我国典当业稳步发展。数据显示,2010年1-6月,典当行业累计发放当金103万笔,典当总额847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利润总额10.9亿元。其中,向48万户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当金639亿元。截止2010年6月末,全国典当行业注册资本总额576亿元,典当余额324亿元,银行贷款余额38亿元。

(三)市场竞争情况

目前,除银行以外的其他方式融资市场还不太规范,典当业面临内部的纷争和外部的竞争压力。数据显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上,占据50%~60%份额的是小额贷款公司及相应的民间融资机构;30%~40%份额被银行占据;留给典当行业的份额仅剩不到10%。此外,从2010年3月开始,北京、上海、成都、天津4个试点城市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也陆续开始正常运营,其简便的贷款方式也给典当业带来了挑战。

四、行业研究结论

(一)典当行业受到严格的资本管制和风险控制

1、注册资本对经营活动规模具有决定性影响

对典当余额的限制直接决定了典当行的业务规模。根据此规定,房产与权利质押典当合计上限为注册资本的150%,动产典当则没有上限。因此典当行业的典当余额在理论上没有限制,但在实际经营过程当中,受注册资本的约束较大。从典当行业的统计数据来看,典当金额与注册资本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按照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估计年典当金额约为注册资本的3-5倍。

2、经营范围受到风险控制政策的限制

从经营范围的相关规定可见法律对典当行的经营范围的认可主要在动产质押典当领域,对不动产抵押典当和权利质押典当实行风险控制为主。目前典当行的主营业务为房产、汽车和贵重物品典当,其中房产占50%,汽车占30%。可见目前不动产抵押典当占了典当行收入的大部分,这部分市场的容量实际上是有“政策顶”的。

3、债务融资意义不大

从债务融资的角度来看,典当行只能由总行向总行当地的商业银行贷入不超过所有者权益金额的贷款,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受到较大限制。由于典当余额受到注册资本的牵制,债务融资实际上对典当行的经营规模扩大意义不大。

4、股权融资受到限制

从股权融资的角度来看,股东增资受到一年间隔的时间限制和经营状况上的限制。股权融资实际上也是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的。

5、投资活动为法律所绝对禁止 《办法》规定,典当行不得对外投资。

6、利润水平受法律调控的影响较大

《办法》对典当行的利率和费率规定了上限,现行的《办法》较以前的制度下调了利率和费率;正处于制定过程中的《典当管理条例》尚未出台,利率与费率的上限有待规定,行业盈利能力与盈利前景具有不确定性。

(二)对典当行业市场前景与盈利前景的分析

1、典当行业具有独特的市场定位与优势

典当行业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富有市民的应急性融资,手续简便快捷,与其他贷款类机构相比,具有较好的细分市场优势,典当行业的发展形势较好,行业目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2、行业空间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

在典当行业市场中,中小企业是大部分收入的来源。国家在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政策文件中肯定了典当业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还是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的形式。典当行业的市场容量受政策的影响非常大,行业空间能否实现实质性的拓展有待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市场竞争的检验。

综上,典当行业目前受到的管制较多。经营活动受到注册资本的制约、对外投资被法律所禁止、债权和股权融资活动尤其是股权融资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行业处于较为严格的管制阶段。在国家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的同时,新的《典当管理条例》尚未出台,行业政策尚不明朗。行业稳步发展,但竞争趋势有待进一步观察。

第四篇:中国创业板中小企业上市流程

北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证券评估机构

企业上市得花多少钱?

●企业上市需知

企业上市究竟要花多少钱?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费用会不会比中小板便宜呢?费用是不是越低越好?企业为什么既要算小账更要算大账?

The cost of being listed for an enterprises

费用概览

企业自改制到发行上市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一般来讲,企业发行上市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中介机构费用、交易所费用和推广辅助费用三部分。其中,中介机构的费用包括改制设立财务顾问费用、保荐与证券承销费用、会计师费用、律师费用、资产评估费用等;交易所费用主要包括交易所上市初费和年费等;推广辅助费用主要包括印刷费、媒体及路演的宣传推介费等。上述三项费用中,中介机构的费用是发行上市成本高低的主要决定因素,其金额的变化直接决定了上市成本的高低,其余两项费用在整个上市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不大。有关费用项目及收费标准具体见下页表所示。

创业板上市费用会不会比中小板便宜?

在创业板上市,由于企业规模小,那么,各中介机构收取的费用会不会比中小板便宜呢?答案可能会令企业家朋友们失望。原因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中介机构干的活儿没有减少,证券公司还是两个保荐代表人保荐,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还是两个律师签字,审计报告还是两个会计师签字,人力没有减少。各中介机构的责任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例如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的持续督导责任延长了一年。

支付费用不用愁

从目前实际发生的发行上市费用情况看,我国境内发行上市的总成本一般为融资金额的6%~8%。以上费用项目中,占费用主体部分的证券承销费用在股票发行溢价中扣除,并不影响企业的成本费用和利润。

除承销费外,其他费用也不是预先一次性支付的。可以分期付款。律师费就是如此。比如,律师费可以分四期支付:签订法律服务合同时支付一部分,股份制改造成功时支付一部分,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上报给证监会(俗称“上会”)时支付一部分,企业上市成功后支付尾款。

总体来讲,企业上市前期,至少得准备50万元~200万元来启动项目。

因此,有投行人士比喻说,整个上市过程其实也是各种利益群体“分肥”的过程,上市公司拿走了大头,券商拿走一部分,其他中介机构分得一小块,皆大欢喜,最后答谢酒会。这个“分肥”,大多是在募集资金到位后进行的。募集资金不到位之前,企业需要垫支50万元~200万元而已,并且,还有的地方政府为鼓励企业上市而代企业垫支的。

费用并非越低越好

企业发行上市支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要合理,费用并非越低越好。在某种程度上讲,支付费的高低与中介机构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以及对项目的责任心应有很大的联系。千万不能以为熟悉的中介机构不计较费用,每次都会派高水平的人为企业提供长期的、专项的服务。费用过低,合作方一般不可能派水平高的人长时间为企业服务。

在参照整个证券市场行情确定费用时,要结合公司自身状况和中介机构的状况而定费用。一般而言,规模大、历史沿袭长、架构比较复杂的企业支付的费用要高点;聘请实力雄厚、信誉卓越、专业水平高的中介机构,企业支付的费用要高一点。

此外,费用的逐步到位过程本身是合作各方一个必不可少的磨合过程,合作过程中相互认识,相互适应,相互改变,最终以费用作为调节的工具,才能实现各方“良性互动”,并体现在企业改制、发行上市的时间、效率和成功率等方面。

咨询电话***010-81132554

学会享受免费的午餐

企业上市有时候也有免费的午餐。很多地方政府都有企业改制上市资助政策,有些前期费用可以让地方政府垫支,有些费用则可以事后报销或得到补贴。

支持力度最大的是在上市前即给予支持。例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定,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根据《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改制上市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企业改制上市资助,资助金额的标准为:1.企业改制资助:每家企业按实际发生费用最高支持20万元。2.进入股份报价转让系统挂牌资助:每家企业按实际发生费用最高支持50万元。3.境内上市资助: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提交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申请并取得《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后,每家企业按实际发生费用最高支持200万元。4.境外上市资助:企业与券商签定有关上市协议,且其有关上市申请已被境外证券交易所受理后,每家企业按实际发生费用最高支持200万元。

深圳市规定,深圳市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应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额度,对中小企业在改制、辅导、上市不同阶段,给予资金资助。其中,在国内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资助总额每家最高为310万元;在海内外其他证券交易市场(主板或创业板)上市的,资助总额每家最高为210万元。具体标准为,在深圳市注册,经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备案登记,拟改制上市的民营领军骨干企业及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其改制上市过程中有如下情形之一的,可申请资助:1.已聘请中介机构完成股份制改造的,资助限额30万元;2.已聘请中介机构进行上市辅导,并且支付了规定范围内必要费用的,资助限额80万元;3.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资助限额200万元;4.已在除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以外的其他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资助限额100万元。

天津市规定,市财政在预算中设立上市专项资金,支持后备企业上市。后备企业因资金紧张,难以筹措支付上市前期有关费用的,可由上市专项资金垫支,待后备企业上市后归还。如后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实现上市目标,则要如数予以归还。在证券市场完成上市的企业,募集资金到位后,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

江苏省南通市规定,由财政为进入上市程序的企业垫付50%前期费用,最多不超过100万元,上市后作为补贴资金办理相关手续;企业三年内未能上市的,悉数归还。

福建省泉州市规定,进入辅导期的股份有限公司,辅导期满并通过验收的,市政府给予奖励30万元。

江西省南昌市规定,拟上市企业2007年7月1日后完成股份制改造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登记,同时在注册成立后30个工作日内将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文件报送市金融(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的,给予该企业(公司)20万元的奖励。拟上市企业首发申请材料或上市公司再融资(包括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公司债券)申请材料被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后,凭受理文件,给予该企业(公司)50万元的奖励。对在境内外证券市场首次发行股票的公司一次性按募集资金总额的2‰奖励其高管人员,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上市公司再融资按实际募集资金投资于南昌市项目资金的1‰奖励其高管人员,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河北省石家庄市规定,为进入辅导期企业和境外上市进入程序(与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进入实质运作)的企业垫付50%前期费用,最多不超过200万元,企业上市后或三年内未能上市,悉数归还。

河南省郑州市规定,对通过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中介机构指导改制的企业,有限公司改制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万元以上的,由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已聘请中介机构进行上市辅导,在通过中国证监会河南监管局辅导验收合格后,由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实现境内外上市成功的企业,在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在创业板上市的,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其他类别上市的,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

有的地方政府仅仅在企业上市成功后才给予奖励。这一力度比前一种资助弱一点。例如:浙江省杭州市规定,企业注册地和纳税登记地在杭州市[含各区、县(市)],已经实现国内上市的,根据募集资金额给予50~100万元的奖励。

浙江省温州市规定,对于实现上市,或实现买“壳”上市、并把上市公司注册地迁至温州市的,同级政府奖励企业200万元人民币。

浙江省绍兴市规定,对实现买“壳”上市、并把上市公司注册地迁至绍兴市区的,市政府从市长奖励基金中拿出100万人民币奖励给企业经营决策层。

浙江省义乌市规定,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一次性奖励300万元;买壳上市一次性奖励100万元;上市公司注册地迁至义乌的奖励500万元。

广东省佛山市规定,顺利完成上市辅导期的企业,市、区政府共同给予10万元的奖励;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市、区政府共同给予企业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30~80万元的奖励。江苏省苏州市规定,拟上市企业成功上市后,报经政府同意,由同级财政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内外直接上市的,奖励50万元;对于以红筹、收购并控股上市公司等间接方式上市的,奖励30万元。

江苏省常州市规定,根据每个上市企业首发股票募集资金额由市级财政予以奖励,筹资1亿元人民币以内的奖50万元,筹资1亿元以上的奖100万元,已上市企业再融资参照上述标准给予同等奖励。

江苏省扬州市规定,企业股票在境内外成功发行上市的,市或县(市、区)政府在本级财政中,按照实际募集资金额的2‰,对其法定代表人给予奖励。

山东省淄博市规定,企业实现上市后,由市政府给予100万元奖励,其中30%用于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对通过借壳、买壳、吸收合并等形式上市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山东省青岛市规定,凡在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公司,按其融资额(扣除发行费用,下同)1亿元人民币(下同)以内(含1亿元)的,奖励50万元;融资额1~2亿元(含2亿元)的,奖励80万元;融资额2亿元以上的,奖励100万元。

这里仅仅列举了部分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还有的地方政府的政策没有列举。并且,这些政策也是不断变动的,具体详情请咨询当地政府有关领导。

算小账没错,但更要算大账

2007年的时候,某民营企业陷入了财务困境。这是一家很不错的加工类企业,产品质量和销路都很好,销售部的门口都排起了来拉货的长龙,但公司就是没有产品能加工出来。为什么没有产品呢?是因为原材料上涨,银行贷款不断加息,银行收缩了信贷,这家公司已经没有流动资金了。没有流动资金,付不起买原料的购货款,就没人敢把原材料卖给这家公司,没有了原料,怎么加工产品?看到这家公司的困境,它的竞争对手乐坏了,提出要出两个亿来收购这家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板一听,肺都快气炸了,因为他的固定资产至少也值4个亿,这不是趁火打劫吗?

不管怎么说,这家公司就是陷入了财务困境。这件事说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这是客观原因,但从主观上看,这家公司陷入了财务困境,和老板四年前的一个失误分不开。也就是在2003年的时候,一家律师事务所和这家公司有过接触,还草签了上市的协议。由于这家企业很早就在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了,股东人数超过了200人,所以很难在A股上市,律师给他出的方案是境外上市。但到了协议落实的时候,这家公司找到了各种理由不让律师进驻,这样,企业上市的进程就被延误了。为什么要在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呢?因为公司缺钱,在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可以转让一部股权,获得一部分资金。为什么不让律师进驻呢?因为公司缺钱,不想支付律师费用。

后来这家公司又认识到了上市的重大意义,于是就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依旧是境外上

市方案,但此时遇到了“10号文”,企业上市进程再次夭折。

这家公司此时没有上市,不是不想上市,是不能上市。没有上市,就没有了资金平台,所以就陷入了财务困境。2008年,该公司出现了亏损。而此前该公司一直是盈利的。这一亏损不要紧,企业的上市进程至少要拖后三年,因为这家企业不符合创业板的概念,只能在中小板上市,而中小板上市要有三年连续盈利。最近,据说,这家企业的老板因为非法融资“进去了”。听后令人不禁扼腕感叹:只会算小账而不会算大账的企业家的归宿可能就是这样。

第五篇: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调查报告内容框架

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调查

报告内容框架

一、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审计开展情况

该部分重点描述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组织开展情况、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等。

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

该部分围绕审计内容和重点分别对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情况进行描述与说明。

三、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评价

该部分通过具体的事例、数据等总结提炼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方面好的管理模式及主要措施,并对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该部分描述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查找产生问题的根源。

五、建议

该部分针对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说明: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内容)

下载2009中国上市内控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中国上市内控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调查报告

    浙江XX大学毕业调研报告第I页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调查报告引言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

    中国石化内控审计评价指引

    中国石化审〔2015〕678号 中国石化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业务规范指引 1基本要求 1.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中国石化)及各企事业单位、股份......

    中国银行业为何要去海外上市

    中国银行业为何要去海外上市 日期:2005-8-2来源:金融经济 2005年6月18日,交通银行(3328.HK)的IPO(首次公开招股)定价尘埃落定,每股2.5港元,募集资金总量达到146.5亿港元,成为......

    中国公司海外上市优劣势分析

    中国公司海外上市优劣势分析 本文来自代写毕业论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摘要:海外上市,是指国内企业利用自己的名义向境外投资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并且该证券在境外......

    “中国人寿新品上市发布会” 通知函

    “中国人寿新品上市发布会” 通知函 尊敬的_____客户: 2014年4月15日至2014年4月21日是全国第二十届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主题定位“科学防癌”。“科学防癌”三要素:积极预......

    中国人寿在海外上市案例

    中国人寿在海外上市案例 2002年12月重组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2003年6月,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简称:集团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股份公司)组建,2003年4月正式启动重组......

    海外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海外集体诉讼警示录:14%的在美上市公司被诉 集体诉讼漩涡 海外上市(尤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正在面临一波集体诉讼的汹涌浪潮。2005年春节前后,即有两家明星公司——前程无......

    2014福布斯中国上市潜力企业100强(范文模版)

    2014福布斯中国上市潜力企业100强 1、 博雅互动 移动网络游戏 深圳(港股) 2、 东旭光电 半导体材料、电子元器件 石家庄 3、 海思科 非抗生素类抗感染制剂、维生素类与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