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中全会:基础养老体系建设将提速
以下是由
财政部门针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方案已基本成形,可能成为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方案将鼓励企业年金制度建立,充实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缓解基本养老保险未来的支付压力。在财税体制改革配合下,基础养老金管理有望成为中央事权,这有助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缓解我国地区、城乡之间养老保障不均衡问题,有助于解决养老保险基金分散各地不便于投资营运、难以保值增值的难题。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逐步建立以三大支柱为支撑的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为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为企业及职工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即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为商业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制度参考的是美国的“401k计划”,即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建立的基金式养老保险制度。有所不同的是,在美国,企业为个人缴纳的养老金作为成本不用纳税,个人缴纳养老金部分及其投资收益推迟至领取时才缴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只对企业缴纳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进行税前列支,对个人缴费部分不得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缓慢。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截至二季度末,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一共有5.9万个,仅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0.4%。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为5366.65亿元,实际运作金额为5161.4亿元。为缓解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的支付压力,有关部门早已着手研究相关政策以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目前,财政部门针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方案已基本成形。
在充实企业年金的同时,相关投资运作政策也已完备。人社部等四部委在上半年联合发文,扩展企业年金投资范围。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规定的金融产品之外,增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和股指期货。
2008年,国务院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取消双轨制,但时至今日试点未有实质进展。郑秉文说,若企业年金得到长足发展,将为推进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夯实基础,有利于下一步全国事业单位乃至公务员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业内人士认为,基础养老金管理成为中央事权,将真正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有望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议题之一。
目前,我国养老金实施的是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由于统筹层次较低,造成各地基金结余差异较大。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地区,每年需财政大量转移支付确保发放,那些有大量基金结存的地区,也不能实现全国范围的调剂和统一管理。这导致养老保险标准和待遇存在地区间差异,劳动者难以通过社会保险实现社会利益相对公平。
为鼓励机构参与养老业,国务院近期接连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制定和完善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求各地要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保险业内人士期望上述扶持政策能尽早落地。
分析人士表示,养老业发展也需要顶层设计。在上述意见之外,可考虑结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明晰各部门职责,打破条块分割,建立养老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公办养老机构体制创新。吸引社会资本、公益基金和国外资本投资养老产业,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促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教育、休闲旅游、金融信息等养老相关产业发展。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二篇:视察区养老体系建设工作讲话
视察养老体系建设讲话提纲
各位代表,同志们:
按照常委会的安排,今天上午我们组织大家对全区养老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从实地查看的几个点和听取工作汇报的情况看,近年来我区在养老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成绩是十分明显的。突出表现在,以投资建设区养老中心等一批关系民生的实事好事为代表,区财政对养老事业和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全区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的规模增加、质量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视察中代表们普遍表示满意。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大家也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区政府和民政局等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究,抓好整改落实。
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居民养老这一民生热点。6月份视察了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今天又组织视察了养老体系建设。这两项工作,一个是养老用的钱,一个可以说是养老的地方、载体,都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和谐社会建设。这里,就进一步做好全区养老体系建设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高度重视,认清形势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人口老龄化速度呈加快趋势。我们惠济区也不例外。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
1处于世界中下水平时,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时,老龄化程度却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呈现了“未富先老” 的特征。所以,对老龄化加速到来将会对经济社会将产生的巨大压力我们必须有大局认识和紧迫意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服务问题将日趋严峻。今后的养老方式将不再是传统的养儿防老和家庭养老,而是家庭、社会、政府共同承担的社会化养老。加快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为内容的社会化养老体系建设,是破解养老难题的民生工程,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老有所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思路,统筹规划。要将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民生工程之一,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努力形成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老工作格局。
二要着眼长远,制定规划
应对老龄化社会,加快养老体系建设必须未雨绸缪,科学规划。区政府和民政部门要加强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抓紧制定好我区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通过制定规划,目的是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内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指
导思想、主要任务、具体措施、工作目标等,解决好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首先要明确概念,什么是养老体系?养老体系建设中如何处理好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关系?政府和主管部门,以及有关部门的职责是什么?制定规划,其次要吃透情况。要以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制定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充分把握我区的人口情况、产业情况、经济情况等,尽可能地把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问题预测得充分一些,从而科学确定财政投入的规模、机构建设的数量、产业发展的目标等等。制定规划还要吃透政策。国家和省市制订了许多指导和推动养老体系建设的优惠政策,相关部门要善于加强研究,加强宣传,积极争取各级政策扶持,用活用好各项优惠政策,拓宽发展空间。
三要做大产业,服务赶超
立足区情辩证分析,老龄化进程同时也是我区加快发展的机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从性质上属于现代服务业,是银发经济和朝阳产业。这与区委提出的“一区两中心三个产业”的发展思路一致。我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历史厚重,交通便利,区位优越,非常适宜居住休闲,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已经开始有一些民营养老服务机构落户我区。但目前这一新型产业在我区还刚刚起步。但可以预见的是,养老服务产业的潜力十分巨大,无论是创造税收还是安置就业,必将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
点。区政府和民政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在制定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时谋划好发展养老产业的各项举措。要以建设和管理好区养老中心为突破,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化养老机构的规范引导,吸引更多上档次、高规格的民营养老机构落户我区,扶持其做大做强,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四要明确重点,多措并举
当前养老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因此,民政部门要抓住重点,多措并举,履行好指导好监管职责。一是加快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发挥好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加大对敬老院等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优化服务提升功能。同时要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二是提高养老服务队伍水平。要引导各类养老机构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修养。三是推动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要探索建立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服务组织为载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配套措施,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要依托村(社区),发挥好老年协会、专业服务人员、志愿者、社会中介、家政企业等作用,营造全社会参与居家养老
服务的良好氛围。四是强化行业监管。要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规范行业管理,建立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评估、评审制度,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监管,推动民办养老机构朝着“政府扶持、市场运作、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方向健康发展。
年10月12日 2010
第三篇: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提速
以下是由
“全面深化改革”将如何布局,人们翘首以待。
利益固化成为藩篱,突围破障令人期待
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普惠式的改革让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则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
新一轮改革首先需要“破障”。
“利益固化的现象几乎无处不在,政府部门利益、行业垄断以及各种既得利益群体,都会结成牢固的‘藩篱’。”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认为。
尽管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但十八大以来,不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公开表态,还是陆续推出的改革措施,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决心。半年里,国务院先后3次下发文件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达221项。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如何冲破利益的藩篱和思想观念的障碍,会后的中国将以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去“啃硬骨头”“涉险滩”,倍加引人关注。
凝聚改革共识,公平正义能否成为“最大公约数”?
人们都关注改革、期盼改革,但改革动力何来?
“改革遭遇瓶颈期,关键是要凝聚共识,找到‘最大公约数’,这样才能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改革信心,最大能量释放制度红利。”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
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在哪里?有人这样形容中国的改革历程,前35年是“做大蛋糕”,今后应当在此基础上“分好蛋糕”。一项媒体调查中,近六成的人最期待“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平正义”,位列榜首。由此可见,推进公平正义不仅是现阶段改革重要的民意基础,也是改革的重要目标。
公平正义体现在方方面面。经济领域,所有市场主体应不问“公”“私”,实现公平竞争;社会领域,人人都应该是依靠规则而不是依靠关系;司法领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更要落实到每一起案件中……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从十八大报告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到总书记前不久在武汉座谈会中强调“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以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为主题,到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建立社会救助制度,我们能看到中央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清晰轨迹。
人们期望,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平准则”为改革凝聚更大的力量。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如何协调,哪些领域改革可能提速?
10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新一轮改革,应是系统性、整体性的改革,否则改革就很难往前走。”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近些年来,经济领域改革较多,而社会领域改革相对滞后,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一头重一头轻”的问题日益突出。
实际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发展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要确定今后改革方向,整体推进全方位改革、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自然在情理之中。
回过头来,改革要整体推进,但不是齐头并进,而是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有序推进,特别是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要实现突破。
人民网开展的“你最关心哪些改革关键词”的网络调查中,收入分配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民生保障制度改革、医药卫生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得票数位居前列。
这些领域改革如何突破,人们期待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回应。
经济转型社会建设面临束缚,发展活力如何释放?
改革激发活力,活力推动发展。今后的中国要长期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依旧需要通过改革,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持续喷涌。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一些领域束缚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有不少,在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创业难、创新难中都有体现。一位企业家直言:“跑个项目,我连政府部门的收件员、预审员都得打一遍交道,期待政府职能转变再加力!”
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从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从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到月收入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暂免征收营业税,从上海自贸区揭牌到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从市场到企业、从经济到社会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无疑都将激发更大的发展活力。
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如何就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开出“药方”,进一步突破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值得期待。
第四篇: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
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
中新网北京11月2日电(记者 张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阐述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经济形势和对外政策。习近平表示,这次会议以“读懂中国”为主题,有助于增进中外相互了解。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与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是相连的,也是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梦想相通的。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后找到的正确道路。
习近平表示,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习近平介绍说,当前,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7.6%,第三季度达到7.8%。我们正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很充分。我们对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抱有信心。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习近平强调,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
习近平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及国际体系改革。中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建设性力量。我们将继续抱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包容并蓄,走同其他国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21世纪理事会主席、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贝格鲁恩治理研究会主席贝格鲁恩,英国前首相布朗,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分别发言。他们敬佩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及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的积极作用,相信中国经济会继续保持发展。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中国将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更大贡献。他们表示,关注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祝愿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更大成功。
第五篇:加强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管理论文
工程局作为兵改工26周年的大型国有企业,其各届班子都十分注重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和基础管理工作。由于时代、环境、条件的变化,出于不同的工作侧重点、出发点,形成了不同的管理风格,出台了不相同的政策活制度以及办法,也取得了不同的管理成果。但也正由于这样,由于制度、办法的连续性的变化,抓工作重心的不同,在完整的形成符合七局状况,适应市场环境管理模式的,能够循序渐进、不断优化的系统管理体系建设上存在残缺,致使七局在发展的速度上与兄弟局的差距不断加大。工程局本届领导班子上任伊始,着重从战略高度、从长远发展、从现实需要制订了3+5发展纲要,描绘出雄伟的发展蓝图。我们只要建立起企业管理的“规范、标准、工法”,依据“蓝图照图施工”,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工法”编制“施工方案”并认真实施,经过1-2年的强力打造,定能使七局形成自身跨越发展的发展模式和管理体系,运营质量会有力的提升。
公司是从四公司一个分公司起家发展的法人子公司,同工程局其它法人子公司比底子薄,特别是人才的不足和断层使__公司管理体系根基不牢,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执行力水平在较低状态。近年来在规范企业内部运行体系上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在人才瓶颈的制约下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观,已严重影响公司运营质量提升,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规模和效益未同步增长,经济基础越来越脆弱,潜在的管理风险表现突出。
为此,建议:
一、建设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必须先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动力性、系统性原则的管理制度和办法,要有长期坚持推行的准则,才会提高运作效率和执行力。
要把握动力性原则,使制度有利于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要把握系统性原则,使制度纵横协调有利操作和运行。工程局和公司要象制订战略发展纲要一样梳理系统性建设的文件和制度,在细心琢磨、认真研讨的基础上使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长效性,形成“长治久安”的效果。像项目责任成本制度,早在工程局兵改工之初,就花了大量气力去研究和推行施工图预算之外的施工预算,也就是确定项目施工责任成本,实行两算对比。工程局组织人员编制了局内部施工预算定额,培训了施工预算人员,而后来工程局领导调整后就夭折了。致使人员流失和改行,这项工艺失传了。所以才使我们现在推行项目责任成本制定感觉困难重重,人才缺乏,基础资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料缺失,信息资料缺乏,难以全面有效实施,假如坚持长期推行,经过20多年的打造,人员和资料的积累会使成本、责任成本工作得心应手。虽然计算依据的资料有些变化,但基本原理和作法不会变,资料累计不会中断,人才不会流失,“工艺”不会失传,工程局20多年领导班子的不断变动,而使管理制度的变化,对体系建设的连续性,对基础管理工作也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说夯实基础管理工作基础是一项长效工作,要根据建筑行业基本的基础性工作从长远角度策划,不因领导层变化而转变,形成七局自身发展有特色的基础管理体系。
二、要使体系正常运转,必须培育一支专业精,安于内业工作的专业团队。
工程局已着力打造培育营销和项目管理团队,在营销上培育“尖刀连和突击部队”,在项目管理上培育“阵地作战部队”,而且近期又出台了“重点关注员工工作状态报告制度”的办法,尽量使人尽其才、人尽其位,在工程局内部实行有序流动而不外流,为基础管理工作的加强在人才储备使用上实施了有效的举措,而且工程局部门配备和建设已很有成效。但__公司从总部机关到分公司部门人员配备和部门建设差距还较大。由于人才数量和质量存在差距,已严重出现数量不足和断层状态。随着规模的扩张,稍有点实践经验、有点管理能力的员工都派到项目部,两级部门管理能力弱化十分严重。在岗位从事内业工作的都是近年来毕业的学员,即无实践工作经验,又未系统培训,也未经师傅“传帮带”,靠他们自身能力和和水平在领会中开展工作,流程管理流于形式,使公司基础管理工作在低水平状态运行,严重制约了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严重的影响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我们一是要高度重视机关部门的建设,指挥参谋部门的弱化必然导致指挥监控能力的弱化,必然导致企业竞争力的降低,必然导致影响整体运营质量,二是要加强对部门基础业务培训工作,要使员工具备熟练的技能,才能高效的确保每项基础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对内业和专业人员薪酬待遇要有激励政策,使他们安心,专心从事内业、专业工作。他们既不可享受升迁带来待遇的提升、又没有营销和管理成效奖,那么就得考虑业务专、专业精岗薪特殊待遇,使资深业务、专业员工待遇得到保障。只有培育成一支专业熟、专业精才安于内业基础工作的团队,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才能使管理体系有效正常运转,才能使管理工作监督有效,服务有力,才能使公司收益随着规模的提升、效益同步提升。
三、要使管理体系科学运行,必须沟通协调、畅通执行力通道。
在目前我们企业这种体制和机制状态下,领导层要运用自己的权威、诚信以及各种技巧使体系运行中的各种关系,各种环节,各个层次和谐,行动一致,形成组织活力、社会合力,组织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就必须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在沟通中要承认不同点,寻求共同点,加大共鸣感,强化认同感,建立起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协调运转的权威。还要求班子成员德、才、信、情上在部属面前有充分良好的表现和作为。只有有了班子整体权威才能使体系有效运转,再难的事也能办好。要严格考核执行情况,形成“令出如山”的态势,谨防“肠梗阻”,把执行力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状态。
体系建设是基础管理强化的条件,诚信是执行力建设的基础,体系科学运行是提高运营质量的保障,只要我们建立起科学的制度体系,以人为本,关注队伍建设,只要我们自身严以律己,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基础管理工作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