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建设的方法与研究

时间:2019-05-12 18:3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建设的方法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建设的方法与研究》。

第一篇:我国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建设的方法与研究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建设的方法与研究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企业有序、安全运作的前提及基础。内部控制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企业规模化和资本社会化的结果,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管理出现了差错。我们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产生了。

一、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对于内部控制的概念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内部控制系统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由组织结构、职务分离、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因素构成。这一观点是1958年AICPA发布的第29号审计程序公报《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提出的;

二是内部控制结构观点,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组成。该观点是1988年AICPA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提出的,我国1997年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套用了这一理论。这也是目前我国CPA沿用的内部控制结构。

三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观点,认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这是美国资助组织委员会(COSO)在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中提出的。

二、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发展及现状

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总共经历了4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发展期、形成期和成熟期。我国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1、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牵制设计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这在早期被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行为人层面控制的内部牵制的特点:生产就控制生产部门,财务就控制财务部门,只要求账能核对上。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应分为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前者在于报告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此阶段认为应由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条件、业务流程、检查标准、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内部控制制度。组织面控制的内部控制制度特点是希望各项方针政策能够执行,希望提供的信息真实,即生产部门需要管理部门的参与。

3、内部控制结构。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且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会计制度是内部控制结构的关键,控制程序是保证内部控制结构有效运行的机制,会计环境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保证。企业层面控制的内部控制结构特点: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并制定政策、方法保证实施,注重经营观。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此阶段逐步将各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统一起来,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控、控制活动五大要素。

2004年COSO委员会颁布了新的企业内容控制研究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 风险管理的四个目标:

战略、经营、报告、遵循(合规性)

 五大因素发展到八大因素:

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涉及全体人员)

突出特点、目标、制作成表格

三、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建议

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混乱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和企业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对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只有十来年的历史,同西方几百年的市场经济相比,自我完善能力较弱,加上我国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企业对政府依赖性较强,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对能动作用和主导作用,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更加透明、公平、高效的市场竞争规则;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执法,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会有力激发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意识,从根本上促进内部控制建设。

2.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统一规划和指导。鉴于我国企业界民间组织不太发达,权威性的规范制度均由政府制定的实际情况,我国应由国务院企业管理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指导小组,统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制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规划,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3.推动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西方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较为完善,其权威性得到世界公认,我们可以充分借鉴。但毕竟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不考虑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尤其是我国内控制度具有的用来堵塞国有资产流失漏洞、遏制领导干部贪污腐败、规避盈利或非盈利组织经营风险、制止虚假会计信息流入社会(包括企业主管部门)等功能要给予充分考虑,以防企业内部控制中忽视了国家利益,给国家造成损失。同时,要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

第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目前我国要加强以下方面的建设:

1.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目前,我国很多公司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误区,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完全建立。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董事”不“懂事”,通常是“虚职”,且缺少必要的常设机构。如“东方锅炉”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董事会与总经理职责重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造成的。

2.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与管理哲学。我国还未形成一个约束、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的外部机制,因此管理者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以郑州亚细亚集团为例:1997年初新任董事长发现集团机构根本无人主持运作,管理人员都忙于私事。正因为管理层的操守和价值观若此,才导致了亚细亚集团的悲剧。因此,应尽快提高企业管理者尤其是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3.企业文化。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培养与优化,同时,应避免一种只注重小团体和短期效益的企业文化,保持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否则,即使象安然那样的大公司也会走向覆辙。

第三,强化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一是要发挥政府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作用。在管理

者内部控制观念普遍淡薄的情况下,应当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大执行力度,对不能加强企业自身内部控制、违反法律法规导致企业目标没有实现的,应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责任。二是通过中介组织,依据独立审计准则,对照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企业有失“公允”及其他不当的行为,帮助企业加以纠正。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必然而且必需的选择。但我们必须看到,在我国现实国情下,内部控制的建设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因此,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快步伐,早日建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内部控制设计》,李凤鸣,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

2.《企业战略管理教程》,徐二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论内部控制,杨海群,中国经济改革研究论文2001年卷

4.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陈铃,《会计研究》2001.8

5.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刘明辉张宜霞,《会计研究》2002.8

6.《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课题组,2002年

7.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会计信息质量,张培东,《会计之友》2003.5

第二篇: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目录

内容摘要„„„„„„„„„„„„„„„„„„„„„„„„„„„„(2)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3)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3)

(一)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3)

(二)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3)

(三)有助于杜绝财务造假案的发生„„„„„„„„„„„„„„„„„(3)

(四)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3)

三、现行企业中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4)

(一)对内控认识不足,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4)

(二)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4)

(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4)

(四)监督机制不全„„„„„„„„„„„„„„„„„„„„„„„„(4)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主要对策„„„„„„„„„(4)

(一)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4)

(二)执行严格的控制活动„„„„„„„„„„„„„„„„„„„„„(5)

(三)完善公司的内部相关规章制度„„„„„„„„„„„„„„„„„(5)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6)

(五)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6)参考文献„„„„„„„„„„„„„„„„„„„„„„„„„„„„(7)后记„„„„„„„„„„„„„„„„„„„„„„„„„„„„„„(7)

内容摘要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对于改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我国企业中,有一部分单纯追求销量和利润最大化,忽视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管理思想僵化弱化,使企业内部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然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贯彻落实流于形式,内控制度作用没有得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受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使得建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受到了影响。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的产物,是企业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一项职责分工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防止可能产生的错误与漏洞,因而内部控制制度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财产安全、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正确的有效手段,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比较健全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极容易产生弊病和形形色色的问题,也是企业管理的最大漏洞。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必要性;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广义的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发生、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一)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合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尤其是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06年7月15日联合发起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标准委员会,这对尽快建立起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标准具有积极意义。

(二)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

国际资本市场大力强化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并最终铤而走险,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重要原因。以萨班斯法案为代表,许多国家开始通过立法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日益成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入门证”和“通行证”。我国也不例外,随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及实力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资本市场,我国境外上市企业纷纷花巨资聘请海外机构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以适应上市地的监管要求。(三)有助于杜绝财务造假案的发生

20世纪末以来,国内外经济领域频繁曝光财务造假丑闻,如美国的“安然”、“世界通讯”财务舞弊案是震惊世界的事件;我国的“银广夏”、“郑百文”的会计造假事件也有很坏的影响,尽管这些造假丑案发生的背景不尽相同,原因较为复杂,但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个共性问题,一些企业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内部控制不力,不仅在外面被欺诈,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在内部被人利用,弄虚作假,侵吞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坑害投资者,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些教训是深刻的,它从反面促使人们意识到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

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含义是建立和完善包括科学的领导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在内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又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项经营活动。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建立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管理水平,也保证企业科学管理要求的实现。

三、现行企业中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内控认识不足,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缺乏认识,甚至对内部控制还存在误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还不十分清楚,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工作透明度不高,一人办事、一人了结的情况相当普遍,使许多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或形同虚设。

(二)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我国有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如一些企业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内部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发展,以至于既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失控。还有些企业对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等变化缺乏预见性,导致其管理滞后,没有能够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程序和制度。

(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我国会计工作中信息失真问题较为严重。有的没有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有的单位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不符;有的单位现金管理不符合规定,坐支现象普遍,资金管理严重失控;有的单位负责人擅自对外投资,导致投资盲目性。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监督意识不强,使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四)监督机制不全

目前,有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部审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或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一部分企业虽设立了审计部门,但由于体制不顺,使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监督执行不力,权利缺乏制衡和监督,决策者只有权利而没有明确的责任。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

企业的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要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内部控制能否真正成为管理者的内在需求,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产权制度。只有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建设制度化。一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董事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二要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引入外部独立董事,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三要明确董事会的内部分工,设立专门委员会,对企业一系列重要的经营活动发挥内部控制的监控作用。

2.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必须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经理人市场一方面会使这些高级职业人才之间展开竞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借助市场机制,对公司高级职业人才进行约束,一旦他们因欺诈、舞弊等行为而被公司解雇,他们将很难重返市场,企业可以在经营者的竞争中择优选取企业家。

3.要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

管理控制方法作为管理当局对其他人的授权使用情况直接控制和监督整个公司活动的一种方法,包括制定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各项计划、业绩与计划考评、调查与纠正偏离期望值的差异等。再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还需辅以积极的人事政策,才能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二)执行严格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存在于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涉及的控制对象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方面。

1.明确工作流程

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自动地相互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从而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企业为每个部门、每一个岗位设计工作流程图,明确规定每个部门、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以及正确进行工作的结果等。工作流程图将管理的过程进行了标准化。

2.加强凭证与记录控制

实行凭证保管、收款与会计记录人员的岗位分离,对所有凭证(包括发票、支票、收据、工时记录等)进行预先连续编号。编妥的凭证应及早送交会计部门,保证全部收入、结算款项等及时准确入账。

3.控制资产保护与记录

重要的措施是采用实物防护措施,比如将存货存入仓库以防偷盗、对货币、有价证券等资产的安全存放、对凭证和记录进行实物安全保护等,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凭证和记录的丢失而重新建立所需支付的成本。

4.进行有效的绩效考评

定期举行绩效考评。绩效考评作为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事后控制,不仅可以总结一定时期的工作成果,同时也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通过绩效考评,配合一些必要的奖惩措施,将整个工作目标与个人工作业绩考评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完善公司的内部相关规章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涵盖公司全部的重要活动,应健全如下规章制度。

1.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

企业内部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业务经办、财产保管、会计记录和审核监督。这五种职务之间应实行如下分离:(1)授权批准职务与业务经办职务相分离;(2)业务经办与审核监督职务分离;(3)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分离;(4)财务保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5)业务经办与财产保管相分离。

2.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制度

企业高层人员交叉任职的直接后果是企业董事会与经营班子之间权责不清,制衡力度不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资金调拨、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方面缺乏应有的监控与制衡作用。

3.加强授权审批控制

授权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应明确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的界限与责任,避免责任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又难咎其责的情况发生;要明确各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避免越级审批、违规审批情况发生;要建立检查制度,以保证授权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

4.引进全面预算管理

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全面预算靠的是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着眼于企业目标、落实业务活动的价值控制。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内部会计控制至关重要。会计人员的诚实状况、敬业精神、业务知识以及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素质的优劣,是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的决定因素。如果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不高,并且粗心大意,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措施和方法理解错误、判断失误、曲解等都会造成内部控制失效。因此,提高财会、审计部门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 特别是以诚信为标志的职业道德水平显得尤其重要。

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会计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当一名称职的会计工作者,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而且要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习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善于运用经济方法和法律手段,解决会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专业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水平、精湛的业务能力,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及时应对客观环境的变化,准确把握政策的精神,切实贯彻相关的制度,把本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做好。其次,会计人员应深入学习《会计法》,不断接受法制教育,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逐步完善自己的品行,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树立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再次,应全面实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重点是实行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制度。应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包括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会计理论和实务教育两方面的内容。最后,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管理机制。控制是对舞弊的防范,控制是对人的行为约束、对人的权力限制,要使内部会计控制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作保证。

(五)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在监督评审活动和缺陷的纠正方面应当加强的主要工作有:

1.企业应当建立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应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并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

2.在内部控制的监督上,要克服重程序轻监督的倾向

要加强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内部控制监督,还要加强对企业部门管理和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控制监督,以健全内部控制。

3.抓好内部控制评审

开展内部控制的评审,应从检查内部控制制度入手,督促其按章办事。随着企业内部结构、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应不断确立新的控制点,废除、修订旧的规章制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方能满足实现内部控制的需要。

4.强化对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考核

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什么问题,可能产生什么后果。对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总结: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的基础工作,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力地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随着网络技术为代表的IT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使得会计信息系统需要更为严密的管理和控制,会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内部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只有在严格的内部控制下,才能保证会计信息高效地传递和便捷地运用。

参考文献:[1]朱庆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策略探析[J].会计之友,2007,(2).[2]于蒙.中国财经报,2007-03-09.[3]付君.内部控制学教学内容定位与教学方法设计[J].财会月刊,2007,(5).[4]刘琳.审计基础[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5]湖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丛书编委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后记

在这篇论文完成的过程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鼓励和支持,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还有其他的给我提出宝贵建议的同学和老师,在此一并感谢。

第三篇: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A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相互牵制是以()为核心的自检系统,通过职责分工和作业程序的适当安排,使各项业务活动能自动地被其他作业人员查证核对。

A.职责分工B.事务分管C.作业程序D.授权批准

2.()是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统称。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作风;组织结构;董事会的职能;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式;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外部影响等。

A.控制环境 B.会计系统 C.控制程序 D.控制活动

3.()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合理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A.授权批准控制B.会计系统控制C.组织结构控制 D.内部报告控制

4.按照内控要求,应由()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编制“0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A.记帐人员B.非出纳人员C.会计人员D.审核人员

5.现金收支原始凭证上业务经办人员应签字盖章以明确有关责任,同时该凭证还须经()审核签章。

A.记帐人员B.出纳人员C.会计人员D.部门负责人

6.()应根据审核无误的现金收款或付款凭证进行收款或付款,收付完毕,对现金收款或付款凭证以及所附原始凭证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并签字盖章以示收付。

A.出纳人员B..记帐人员C.会计人员D.稽核人员

7.在()监督下,各个账簿记录人员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及总分类账。

A.出纳人员B..记帐人员C.会计人员D.稽核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1.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的一种管理制度,它具有()特征。

A.主体是单位内部人员B.客体是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或经营管理活动)

C.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D.属于单位内部的管理

2.建立和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必须遵循和依据的基本原则包括()。

A.合法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重要性原则D.有效性原则

3.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一般包括()

A.基本规范B.具体规范C.授权批准D.应用指南

4.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考虑的重点包括()。

A.注重选择关键控制点 B.以预防为主、查处为辅C.注重相互牵制D.设立补救措施

5.不相容职务之间应实行分离,其中会计记录应与()相分离。

A.会计监督B.业务经办C.财产保管D.预算编制

三、判断题

()1.具体规范规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是制定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南的基本依据。

()2.应用指南是根据基本规范和相关具体规范制定的详细解释和说明,主要是为某些特殊行业、特

殊企业、特定内控程序提供操作性强的指引。

()3.内部牵制主要包括体制牵制、簿记牵制和价值牵制。

()4.货币资金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是否存在办理付款业务所需的全部印章交由一人保管的现象。()5.企业不得跳号开具票据,不得随意开具空白支票。

四、问答题

1.货币资金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2.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要求有哪些?

3.货币资金支付控制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控制点,应当设置哪些授权审批环节?

4.银行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要求有哪些?

五、分析题

A公司的会计为外聘的兼职会计,平时不在公司上班,日常会计事务,均由出纳费玲办理,所有票据和印

章也均由费玲保管。一日,有客户持金额为2万元的购货发票要求退货,正与费玲争执时,被经理王某碰

到,经查该款系2个月前的销货款,并未入账。

试分析A公司在内控方面存在的缺陷。

第四篇:内部控制与制度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可以说是就企业而言的内部控制法律文件,是中国内部控制学领域的一次革命,和以往的规范相比,从单纯的内部会计控制向企业内部控制全方位覆盖,出现了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正式向企业和注册会计师行业角度齐头并进的局面,内部控制与制度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条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发展战略。”第五条则提出了内部控制包括的要素:“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并提出了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即第四条:“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机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强调,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控制环境的要求,(一)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调查报告《内部控制与制度控制》。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二)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

(三)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相关事宜等。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四)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企业应当通过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

(五)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六)企业应当指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

2、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

3、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

4、掌握国家秘密或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

5、有关人力资源的其他政策。

(七)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八)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九)企业应当加强法制教育,增强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内部审计指导科

(一)研究背景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济管理方针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济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济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近年来,与国际管理学实践前沿同步,内部控制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不是赢利单位,同样也需要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其原因在于内部控制不仅可以规范单位的管理,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以有效地堵住漏洞,防止各种舞弊和腐败的发生,保证其正确履行国家职能。但在实践中,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相对滞后,迄今为止,我国还缺乏一套对行政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也很少有行政事业单位聘请外部力量或自行研究设计一套系统完整、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因此,亟需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业务特点和实践经验,寻求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

随着经济形势日渐复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容忽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等,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内部控制贯穿于各个单位活动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内部控制越来越彰显其作用。实际工作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更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更好发挥各单位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本文就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略作分析和探讨。

(二)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提供管理和服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分工中的角色更加细化,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关注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就给行政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客观上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所以,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保证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正常运行、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防止内部舞弊行为的发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套科学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必须的,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内部控制体系,采取各种管理和监督手段对财产物资进行管理和使用,能够有效的防止并减少财产物资的丢失和损坏。

2、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政府廉政建设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为其建立了一面廉政的防火墙,使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活动有章可循,避免在重大决策上出现暗箱操作或者独断专行的行为,促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廉洁从政,对贪污腐败、挪用资金等行为起到了预防和限制的作用。

3、能够保证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宏观管理和控制的实现。政府部门制定的一系列财经法律法规,行政事业单位都要通过内部控制来落实。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进行自我约束,遵循政府的财经法律,实现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宏观管理和控制。

4、保证事业单位的高效管理。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事业单位的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控制和考核,促使单位的各个部门和人员明确目标、履行职责,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和管理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5、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内部控制要求单位严格执行业务处理的相关程序,实施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这样就使得会计资料在相互监督和牵制的条件下产生,有效抑制了弄虚作假行为,增加了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如果没有内部控制的监督和制约,则形成滋生舞弊的土壤,会计资料在传递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就无法避免。

基于以上五点原因可知,建立并维护有效的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得以良好运行的基本条件,是确保执行效率、实现政策目标的必要途径。

(三)建立内控制度的原则

为使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机制有效的发挥作用,行政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理论上应遵循如下5点原则:

1、全面性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贯穿于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的全过程中。内部控制的执行应该依靠单位内部的所有员工,任何人都不能拥有超越内部控制制度、凌驾于控制之上的权力,这样才能够体现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公开性和公平性。

2、重要性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应该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的重要业务事项及高风险的领域进行重点关注,例如:重点关注单位的会计控制、对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进行重点关注等。

3、制衡性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在横向关系上要相互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要相互牵制。对单位的授权、记录、执行、保管及核对等不相容的职位,要进行相互的分离控制,保证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

4、适应性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应该与单位的业务范围、承担的任务以及风险水平等因素相适应,并应该随着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

5、节约和效率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还应该考虑节约和效率原则,要以最合理的人力和最经济的财力投入,尽量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

(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已大幅提高了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显著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一方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内部控制建设知识的了解,对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简单地将财政部门实施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认为只要有了部门预算就不用再进行内部控制的设计。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会计工作不够重视,仅仅把财会部门看作“钱袋子”,不少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只是扮演“付款者”的角色,未能参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管理和重要决策,对单位重要决策的结果和过程都不甚了解。

2、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会计信息失真。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应当贯彻新《会计法》,与单位各项内部会计制度和其他管理制度结合进行,但现实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全面、不完善。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形式上虽已建立岗位负责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层次混乱,职责重复,不相容职位由一人担任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谋取小集体利益,随意处置固定资产,虚构采购,要求会计人员向主管部门和外界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另外,有些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进行错误的会计核算,使得各单位会计核算的口径不一致,数据可信度下降,相关指标的可比性降低。

3、会计核算不够规范,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坚实的内部管理基础。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仍不健全,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仍较薄弱。如有的单位没有建立单独的财务管理制度,部分财务会计事项的处理仍停留在潜规则和惯例的水平上。有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容不完整,寥寥几十字便成了一项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内容不明确、不具体,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办理资金支付业务的全部印鉴由一人保管的现象还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出纳人员私吞、挪用公款的现象还时有曝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够规范: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不够仔细,使得部分原始凭证内容填写不够规范;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账面上存在的固定资产实际上不存在,实际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却没有及时的作价入账;资产在不同单位之间转移,相关手续却没有办理。形成以上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徒有其形,没有充分发挥其实质作用。

4、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力,人员素质较低。

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相比,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缺乏统一标准,部分单位的岗位设置与人员配备不恰当,人员兼职较多,业务交叉较杂,缺乏相互制约、相互分离和相互制约,各个岗位之间缺少相应的协调和联系。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只是用来应付相关部门的审计和检查,所以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置之不理。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意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制定了一套制度,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了其执行情况;在出现问题时,控制措施和奖惩也没有被严格执行,形成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导致制度体系形同虚设,被当成一纸空文,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在内控制度的监督方面,对大多数的基层行政机关而言,根本就没有设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内部监督自然无从谈起。此外,存在个别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在执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和偏差,给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预算控制比较薄弱。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部门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内部控制手段之一。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预算控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均实行了部门预算,但预算质量不高,涵盖范围窄,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仍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一是预算编制比较粗糙、方法落后。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仍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情况、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大部分还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由于预算编制方法还停留在传统阶段,没有考虑过去的支出是否合理、金额是否适当,没有考虑到要做零基预算。二是预算刚性不够,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有的未将单位的所有财务收支事项纳入年初预算,预算缺乏刚性约束力,对不确定性项目支出未纳入年初预算,年中追加和调整项目较多,弹性大、随意性强,许多部门预算执行结果超预算幅度大。三是授权审批金额权限不清,无明确的审批流程,许多单位长期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单位负责人审批金额无上限规定,大额资金支出不进行集体审批现象严重。对于日常经费特别是会议费、招待费、办公费、交通费等支出缺乏有效的控制标准,即使有标准也控制不严,费用开支大多实行事后“实报实销”制度,只要有单位领导签字同意,财务人员就给付款,导致日常经费超预算,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6、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

对行政单位而言,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由本单位内部所设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根据管理的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对大多数的基层行政机关而言,由于就没有设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无法执行内部监督。与之对应的外部监督主要是由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来进行的,由于受到规模的制约,监督力量还不足,不可能进行日常的监督,因此外部监督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和威慑力。

7、相关政策不到位,会计监督乏力

近些年来,国家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作出了规定,但是,尚缺乏具有可参考操作的具体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的监督制约措施。有的单位没有建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有的单位虽然具备内部审计机构或指定专门的审计人员,但由于种种原因,内审人员唯领导人意志行事,不可能对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及执行有效性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执行结果的评价也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

(五)对现状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得出,由于管理理念不到位,缺乏责任感;外部环境不到位,不协调;相关政策不到位,造成内控监督乏力的现状。因而现行授权机制容易造成内控制度失效,使内控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只有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真正保护好单位各类资产的安全,增强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真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联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实状况,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任何单位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其好坏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管理服务目标的实现。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应注意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尤其需要切实转变思想意识,加强认识。其一,单位领导人需要确立起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工作,早日将其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 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单位的负责人应该充分认识内部控制在保护资产安全完整、防范舞弊行为和欺诈、实现单位各种目标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积极的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其二,相关部门及员工需要强化内控意识,实施内部控制工作的不仅是财务部门,经济业务涉及到的所有部门都是内控的范围,因此单位各部门人员都应具备内控理念,加强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训,掌握内控基本方法。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时,由于个人或集体的疏忽和过失,甚至于恶意等不正当行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给单位乃至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害。但是如果在事前就能够对即将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察觉,并采取应对措施,那么错误行为往往会被扼杀在摇篮里,及时杜绝。

2、规范单位的内部行为,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全面的清理和整顿原有的各项管理办法和制度,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单位的预算管理、费用支出管理、资金的拨付、报销的审批程序、对错误支出和错误核算的纠正等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的主要方面,确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和核心内容。找准容易失控的环节,明确内部控制的重点,培养单位自我约束的自控能力。

从控制方法的层面分析,应该秉承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集体决策、授权批准等原则。对于不相容职务,如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审核等,应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对于涉及财务重大收支业务,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的行为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进行,防止越权违规处理,给某些人员犯罪带来可乘之机。从控制内容的层面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货币资金、专项资金、实物资产等控制,比如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对其从预算、项目的立项、审批到资金的拨付、绩效评价等各个环节应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保障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此外,应当指定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对缺陷提出改进建议,切实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层次,使之能够合理、有序地推进,确保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防止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3、加强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实施效果。因此,应根据单位会计工作的特点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做到按事设岗、按岗设人;做到职责明确,相互制衡,实现岗位之间相互牵制作用,保证会计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规范工作,将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化,建立起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公共服务责任的政府。

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事业单位应该严格的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审查,不符合条件的不得聘用;要加强对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不断的得到提高,注重单位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和财务文化的培养;采取合适的手段和方法,对会计人员的入门教育及后续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

4、积极发挥财政和审计部门的作用。

财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主管部门,应该对相关的制度建设情况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财政与审计部门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检查,彻底改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的局面。

5、完善对单位内部控制进行考评的机制体系,强化内控责任的追究。

对部分单位领导随意的任用财会人员,或者因为个人意志因素导致单位内部控制失效的行为,要给予责任追究。只有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公正的评价、惩罚或奖励,才能促进和激励单位内部控制的部门和人员尽职尽责的实施内部控制工作。为了保证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各级审计机关要定期地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检查内容包括检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单位,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要做到赏罚分明,压力与动力相结合,并将其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才能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序进行。

6、加强预算管理。

加强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贯穿于整个单位的业务活动。加强预算管理是确保业务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条件保障。在管理中,一是在部门预算编制环节,要在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努力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特别是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从单位当年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当年财力状况,核定具体支出额度,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二是在部门预算执行环节,应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应在支付环节强化预算执行,防止随意调整追加预算以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行为的发生。

7、加强授权批准控制。

目前,行政单位大多采用“一支笔”审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统筹使用资金,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可能出现领导个人说了算的局面,可能给个别腐败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授权审批控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因此,行政单位的授权批准应该是在“一支笔”基础上的集体审批,即在集体通过的财务预算和规定的开支标准的基础上,授权单位负责人进行审批;对一些数额较大的开支则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8、强化内控与外部监督的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加强与外部监督的结合,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一方面要督促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和物价等部门要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并注意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报,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合力;另一方面应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检查与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威慑力,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效果。

下载我国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建设的方法与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建设的方法与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不断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探究深化,旨在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在实......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不断发展,高等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大,使得高等院校要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资金不断增加,而由此带来的财务与内部控制问题是当前必须面对并及时解决......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运营资金也在不断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财务问题的出现和内......

    如何建设与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如何建设与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信息

    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信息 ------------------------- 编辑整理: 转账支票填写 编辑:王菲 文章来源:新浪 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之一。本文将探讨内部......

    我国医院采购内部控制的研究

    我国医院采购内部控制的研究 【摘要】医疗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患者和医院间的矛盾一直都存在且在还在不断加剧。医药的药品价格昂贵,导致世间存在着不敢......

    我国酒店管理内部财务控制研究(范文)

    我国酒店管理内部财务控制研究 ——以A酒店为例进行分析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酒店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发展和服务模式,除了政策方面的宏观因素的......

    内部控制制度

    北京安家永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北京安家永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的内部控制,促进公司合法合规、诚信经营,提高风险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