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老年人养老比较(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18:2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方老年人养老比较(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方老年人养老比较(小编推荐)》。

第一篇:中西方老年人养老比较(小编推荐)

中西方老年人养老比较

上个周四去“阿婆家”当志愿者,这次的这位阿婆过得比较凄苦,除了孤单没人陪伴身患糖尿病折磨,养子也似有若无只偶尔去瞧瞧她也没给生活费。据说一次阿婆看病钱不够跟养子说,养子给了一百,还是借的!于是乎人情冷暖不得不让人感叹。养老是个问题!

中国哲学以伦理为主,“百善孝为先”是我国的一个传统美德,或许因为经济来源和传统观念的原因,老年人为子女操劳一生人老了想得到家庭的关爱享天伦之乐所以和孩子合住的传统居住的安排仍占主导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住房条件的改善及人们养老观念的逐渐转变老年家庭空巢化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而在西方老年人空巢和独居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西方人不主张父母与子女住在一起。子女18岁后就该独立所以大多夫妇健在的老人都有自己的住宅并在家里安度晚年。

这与养老文化不同有关。西方文化强调彼此的独立,个人的奋斗,到了老年期也是如此。人们把独立和尊严看得很重,很难接受在自己老了以后,已经不再是“独立性的存在”而成为“依附性的存在”。西方的家庭代际关系属于接力式,即上一代对下一代有抚育义务,而下一代对上一代没有赡养义务。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只有感情上的联系,不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子女成年后离开父母生活自立,而年老父母则由政府负责供养,所以对子女的家庭养老没有法律约束。我国是“和文化”,强调彼此的依赖和合作。我国家庭代际关系则属于双向性的。父母承担了对子女的抚育义务,子女也相应地承担赡养年老父母的义务,子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在我国,对家庭养老的责任不仅是道德上所提倡的,而且在法律上也是有要求的。

老年人的经济来源。在西方国家几乎全部老人都可以领取养老金。其养老的第一经济来源就是社会保险收入,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援助并不多见,而且老年父母在态度上也是反对接受现金援助的。在我国,这一点和西方社会的差异是很大的。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标准低、救助能力弱,因此,大多数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还需要子女赡养。子女仍是老人社会经济支持网络中最重要的环节,代际之间的资源交换仍然很普遍。

生活上的照料。在西方社会,家务劳动已经商品化、社会化,养老中的各种照顾和支助性服务需求已经部分地依赖社会来完成。西方发达国家都强调社区支持,即以社区为基础提供的正式服务,特别是上门服务来增强老人在家里的生活能力。目前,我国社会现实决定了对老年人的各种形式的照顾和资助性服务,绝大部分仍然是在家庭范围内完成或由家庭提供的。我国社区服务尚不发达,在老人的生活照顾支持网络中,子女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城乡老人,特别是高龄、丧偶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更高。

试想当 “子女”支持这环节断截,那我国老人的养老问题怎么办?当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趋严竣,完善养老保障是一大任务。这就需要我国加快经济发展,创造丰裕的物质财富,为养老问题的解决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弘扬“和文化”,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设计应从尊重老龄群体的观念和需求出发,鼓励并支持居家养老,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并发挥老年人自身作用。

第二篇:老年人养老论文

老年人疾病与老年人养老

关键词疾病防治社区养老 共同参与

摘要人们将生理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人称为老人。一个国家六十岁或六十五岁老年人口数若达到总人口数7%~10%的话,我们将称这个国家人口进入内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人口数将超过4亿,约为少儿人口的2倍。我国老龄化速度过快未富先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老年人养老成为我们越发需要重视的问题。老年人疾病是老年人养老的关键点。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中国大陆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29亿,占总人口的10.5%。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伴随社会老龄化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老年人问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存。老年人养老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它还包括社会上对老年人社会地位的认同与尊重,老年人社会福利与保障,老年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还有他们的心理健康与身心的适应问题生理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其机体内部组织的活动已呈老化,并逐渐衰竭,老人的身体素质逐步降低。老年人会患有各种疾病。由于老年人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退化改变,加之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也有所减弱,因而出现慢性疾病较多。人们都说老了老了什么也没得到倒是落下一身病。老年人疾病是影响老年人正常生活重要因素如果老年人没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老人的的生活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有很多。比如,循环系统疾病:

1、高血压病:是老年常见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加,另一方面,高血压又是老年人患冠心病,脑血栓病,心力衰竭,中风的主要病因。同此诊治高血压病对于增进健康,延长寿命起到积极作用。

2、缺血性心脏病:又称冠心病,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疾病,老年人发病率高,是由于冠状动脉与其粥样硬化引起心脏缺血所致。心脏为需氧器官,需要充足的氧来供给心脏收缩所需要的能量,当心脏的耗氧量超过冠状血流所提供的血氧则产生缺血引起心绞痛。心电图表现为T波流量,ST段下降,这就是典型的缺血性心脏病。而引起动脉硬化除与年龄有关外,高压,胆固醇,糖尿病,吸烟及缺乏体力活动,肥胖等可以加速,加重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3、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增加右心负担而继发的心脏病。80-90%的慢性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进一步发展而来,所以积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就可以预防肺心病的发生。

4、心律失常与传导阻滞:心脏能有节奏的跳动是因为它具有高度特殊功能的心肌细胞,能发出有节律博动的窦房结、房室结、能传导生物电的传导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老年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等原因使心脏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改变都可出现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5、心力衰竭:在正常情况下,心脏舒缩平衡活动,使心脏排出和回收血液保持动态平衡,一旦平衡失调,则发生心力衰竭。年龄使老年人心脏基本功能发生变化,心脏舒缩功能减退,排血量下降,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脏蓄备功能降低,加上老年期易患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所以老年心脏在一般情况下尚可捕击足够的血液,然而不能适应各种应激状态。老年人心衰最多见的诱发因素是各种感染疾病,尤其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另外心肌梗塞,心律失常,输液过快,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都是老年人心衰的诱发因素,诱因对老年心衰的影响大于原有的心脏病,所以预防和控制诱因是防止老年的心衰的主要环节。

呼吸系统疾病:

随着年龄增加,肺逐渐老化,胸廓变形,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肋间肌,膈肌,呼吸肌萎缩使老年人胸式呼吸减弱。呼吸道粘膜萎缩,分泌粘液的细胞和排痰的纤毛上皮细胞减少,粘膜分泌局部抗体减少,这些使呼吸道清除功能降低,有利于细菌,病毒生长繁殖,所以老年人切勿患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老年病,加上多种肺部有胸部疾病经久不愈,使换气的肺泡减少,弹

性降低,呼吸道残存总体增加,形成肺气肿。因而老年人患肺部疾病时容易发生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

内分泌的代谢系统疾病:

1、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病症,其共同点是胰岛素不足或相对不足,分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均有遗传倾向,以后者遗传因素更强。老年糖尿病绝情大部分为非胰岛素依赖型,并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亦增加。虽然糖尿病遗传因素不能排除,但积极防止诱发因素,如肥胖,精神刺激,长期进食过量,手术,体力活动。减少应激状态,则可使有糖尿病遗传史的成年人长期潜伏而不发病。

2、高血脂症:是老年的常见病之一,血脂与动脉粥感化,脂肪肝,血液粘稠有关。血液中脂肪有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由于这些脂肪必须与一定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容于血液中运输全身,所以血脂升高常表现为血浆脂蛋白升高,血浆脂蛋白据脂蛋白的大小不一,可分为乳糜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又称β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又称α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如血浆浓度升高,可引起胆固醇在血管壁细胞沉积,造成动脉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时,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胆固醇升高或β脂蛋白升高,可引起冠心病,必须严格限制食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血浆甘油三脂或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常由于糖尿病,高糖饮食所引起,必须控制糖类摄入,预防糖尿病加以控制,药物降脂治疗只是饮食及运动的辅助措施。

3、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是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人血尿酸浓度相对稳定,老年人由于各种肾脏疾病,尿酸排出减少,某些利尿剂使用,控制尿酸排出,大量VitC服后酸化尿液,以及某些老年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肥胖症,均易引起血尿酸升高。血尿酸升高最终导致尿酸结石形成,沉积在肾小管,肾间质,引起肾动脉损害,沉积在关节组织时,引起痛风性关节炎。

消化系统疾病:

随年龄的增长,肾排尿的时间延长,因而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老年人小肠粘膜绒毛的高度较年轻人低,而绒毛的密度却有轻度增加,导致粘膜表面明显减少,从而影响吸收功能,可发生吸收不良表现。老年人对脂肪吸收,尤其对钙的吸收低,所以老年人易出现骨质疏松。由于老年人肝脏合成作用降低,血清的蛋白亦可降低。老年人便秘较多,常因体力活动减少,肠蠕动缓慢,老年人多病,营养不良,全身衰弱使膈肌衰弱可引起便秘,又因牙齿缺失,只能吃细软的食物,食物中纤维太少,形成的粪便不足以使直肠粘膜产生机械刺激,不产生排便反射而便秘。

老年人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1、脑卒中:脑卒中泛指一切急性脑血管病,其共同特点有三:急性发病,以偏瘫,失语症状为主,病变在血管。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于脑内的小动脉破裂,血液流到脑组织中,直接或间接破坏脑组织,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又如珠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底的动脉瘤或脑内外畸形血管破裂,血液流到珠网膜下腔。缺血性脑血管病又分脑血栓塞。脑血栓是血管本身管壁增厚,坏死,管腔狭窄,并在此基础上,血流淤滞而凝固,形成闭塞,而脑栓塞血管本身并无病变,但其他部位脱落下来的栓子随血液循环流到这里,将血管堵塞。无论是脑血栓,脑栓塞,最后的结果都可能使闭塞血管支配的脑组织软化坏死,这种软化的病变称为脑栓塞。

2、老年期痴呆:本病受见于老年,年龄越大发病越多,男女发病差不多,发病很隐匿。早期以记性减退为首要症状,以后逐渐出现智力低下,计算不全,出门回不了家,行为幼稚,由于病因不明,尚无有效的治疗。

3、血管性痴呆:指脑血管病变产生痴呆。最常见的如多梗塞性痴呆,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造成脑内多个腔隙性样小梗塞灶。当小梗塞灶加起来到一定程度,临床就可能出现痴呆,轻型多梗塞痴呆药物治疗预后较好,可看作是“可逆性痴呆”。但重型的,卧床不起的,并靠喂进食的,则治疗有困难。除此之外老年人还会患有各种肿瘤疾病。

然而,在农村很多时候老人的病却不愿意治疗。老人们有病也不愿意告诉子女生怕拖累了孩子。

老人们面对疾病时采用的是小病拖大病扛态度。他们不愿意接受治疗儿女们要给老人治病时,老人总是不情愿嘴里嘟囔着:“我都一大把年纪了治不治都无所谓了,你们管我干什么。我都是快死的人了给我治病也是白花钱。”另外一个原因是现在的治疗费用很高,老人们和子女们无法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就放弃了治疗最后任由疾病发展,有病治不了很无奈也没办法。我的姥爷就是因为得了脑瘤,我妈和舅舅负担不起手术费最后老爷不治身亡。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有很多。所以关注老人养老重要的是要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我觉得,国家要加快社区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要对老人的身体进行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为老人建立身体健康动态档案,还为老人专门设立一个老年人重大疾病保险基金。

有一个好的身体老人们才能安度晚年。还要保障老年的经济来源。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贫困问题更加严重,老人的劳动能力弱化已经不能再靠劳动来养活自己。同时,由于子女对养老观念的改变使得老人在经济上对子女的依赖变得艰难。在老人的经济来源减少同时,福利事业却还未成熟。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家庭照料功能的弱化。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再把照顾父母当作自己的首要责任,甚至出现了拒绝抚养父母的人。中国传统敬老的美德被削弱。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为子女搬出去过二人生活提供了条件。教育的普及,使离开父母在外念书的人不断增加。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的压力,子女对父母的照顾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新的情况来解决养老问题。老人大多不愿意进入养老院,觉得是很不光彩的事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老人送到养老院,老人因为理解子女的难处也同意去养老院养老。但是以我国目前的福利状况,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并且,家庭养老对老人的关怀,比在养老院要好。老人最终还是希望在家中安度晚年。

老人在家养老会加重家庭的负担,目前我国一般家庭要负担老人养老的费用可能还比较困难。必须在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家庭和社区养老力相结合起来共同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第一步就是要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改变人们对养老问题的错误观点。让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从新被人们所重视。光宣传还不够,还要运用法律,严厉打击和惩罚那些不养老的人。让社区与子女签订赡养老人协议,子女家庭照顾为主,社区照顾为辅。让子女与社区共同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以维护老人的利益。

第二步,在社区建立专门的机构,并对其成员行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培训,建立起专业性强的服务队伍,及时为老人提供服务。在社区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老人、日托中心,聘请老年人生活助理等等,可以减轻年轻子女的负担,同时也鼓励子女愿意让父母在家养老,并且要提高老人的社会参与观念,多多参与社会活动提高老人的社会地位。

第三步,发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解决老人养老所需要的大笔资金。动员全社会为老人养老出钱出力。国家有责任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但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国家的身上也是不实际的,要鼓励民间公益组织参与进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企业,我们可以动员他们来为我国的老年人福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最重要的还是大力发展经济。因为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核心问题还是金钱。只有实现强国富民,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为老年人养老提供经济支撑和保障。让老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老人有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现在是年轻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会老去成为老人。我们应该做好也必须需要做好让老人安享晚年。所以让老人安享晚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第三篇:老年人关于养老问题的问卷调查

关于养老问题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西北工业大学大二的学生,随着中国人口年龄老龄化,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养老问题的关键,我们正在做关于养老问题的调查,特制定此调查问卷,花费您5分钟时间,在此对您在百忙之中对此问卷进行的解答表示由衷的感谢!本次采用匿名调查,内容保密,请您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接受问卷调查者的性别【 】男【 】女

1.请问您的年龄

【 】55岁以下

【 】55——60岁

【 】60——70岁

【 】70——80岁

【 】80岁以上

2.您的文化程度是

【 】小学及以下

【 】中学

【 】大学或专科以上

3.您现在的经济来源是

【 】工作收入

【 】退休金

【 】子女供给

【 】政府生活补助

【 】无收入来源

4.您认为您的健康状况如何

【 】很好【 】较好【 】较差【 】很差

5.请问你是否担心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

【 】非常担心

【 】比较担心

【 】不大担心

【 】暂时没考虑这个问题

6.对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您更倾向于哪一种?

【 】由亲属或子女抚养的居家养老

【 】聘请保姆等进行居家养老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服务)

【 】公立养老机构

【 】私立养老机构

【 】养老适用房

【 】旅游养老 【 】其他

7.您赞成现在新兴的“以房养老”的模式吗?(以房养老,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

【 】赞成【 】不赞成您的意见

8.您现在的居住情况是

【 】独居

【 】与老伴居住

【 】和子女同居

【 】敬老院居住

【 】社区养老

9.对于退休后与子女同居,您认为

【 】愿意

【 】无所谓

【 】不愿意

10.您认为由子女养老遇到的困难有什么?

【 】生活照料风险

【 】精神赡养风险

【 】子女负担过重,经济供养风险

【 】如果子女迁徙、外出或发生意外,服务缺乏可替代的家庭养老支持

11.您是否有养老保险,或社会养老保险,或机构养老保险

【 】是【 】没有

12.您对现在的养老制度是否满意

【 】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13.您认为当前养老中存在的问题是

【 】子女不尽责任抛弃老人

【 】孤寡老人很多的不到管理

【 】老人的养老金得不到及时的发放造成养老困难

【 】老人身体不好造成医疗费花费太多

14.您对今年“常回家看看”入法后的效果感觉怎么样?

【 】满意【 】一般,没有明显感觉【 】不满意

15.您对现在的养老现状有何认识?有没有什么意见??

第四篇:攸县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对策

攸县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对策

刘宗良

在今年的敬老孝亲宣传年活动中,攸县老龄工作委员会组织乡镇对农村老人养老情况和对策进行了大规模调查。除城关、渌田、网岭、石羊塘4个乡镇,有16个乡镇数据比较齐全,现将调查接过综述于后:

目前我县农村老年人的特点

这次调查,我们收集了16个乡镇的相关数据,从中发现我县农村老年人呈现出“一快四多”的特点:

一、老龄化速度快。我县老龄化发展速度高于经济发展速度,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地区。16个乡镇共有60岁以上的老人84580人,占人口总数的15.56%。按国际通行惯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达到10%,即可看作是人口达到了老龄化。我县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指标。16个乡镇都达到了老龄化标准,最高的是大同桥,达到17.16%,以下依次为:湖南坳16.92%,槚山16.48%,坪阳庙16.24%,皇图岭16.06%,上云桥15.8%,柏市15.49%,鸾山14.86%,菜花坪14.52%,莲塘坳14.2%,新市13.86%,桃水13.84%,鸭塘铺13.67%,酒埠江13%,黄丰桥12.64%,丫江桥12.24%。

二、病残老人多。在调查的16个乡镇老人中,健康的57896人,占70.86%;多病的20961 人,占24.78 %;致残的3101人,占3.67%;瘫痪的1590人,占1.88%。也就是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

三、高龄老人多。16个乡镇,60—69岁的48668人,占老年人总数的57.54%;70—79岁的26796人,占31.68%;80—89岁的8561人,占10.12%;有90—99岁的796人,百岁老人11人。

四、丧偶老人多。16个乡镇有丧偶老人20820人,达到24.62%,占了四分之一,此外还有再婚老人1696人。

五、空巢老人多。攸县是个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远离父母,有时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一次。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自生活,不仅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子女在身边的照顾,有的还要替子女照料孙辈。16个乡镇共有“空巢老人”8766人。占老人总数的9.2%。

农村养老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我县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模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老人在收入来源和生活安排上均依赖于家庭其他成员。家庭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多代同堂型,即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老人与子孙同吃同住,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大事主要由子女决定。我县16个乡镇与子女同住的74089人,占87.59%。二是分居赡养型,即能够从事一般家务的老人和子女分开居住,老人的责任田和口粮田交给子女耕种,生活费用由子女供给,子女定期把生活用品或现金交给老人,他们一般居住较近,感情联系较为密切。全县有9269人。两下相加,总人数为83358人,占总人数的98.56%。三是独立生活型,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人,依靠承包田种植或家庭养殖等方面的劳动收入来养活自己。大多数老年人都愿意在家安享晚年,大多数子女也都认同赡养父母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这种形式确实能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带来幸福感,尤其是孙辈的孝敬会使家庭充满生机,也能填充老人过多的空闲时间,让老人最大限度地享受天伦之乐。调查显示,我县得到子女孝敬的老人有73822人,占这些乡镇老人总数的87.28%。

从调查情况看,家庭养老模式已难以承担所有的养老任务,正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具体表现为:一是家庭规模小型化的比例上升,16个乡镇多子女的61850人,占77.84%;独子女的6092人,占7.2%;无子女的2245 人。看起来农村小型化家庭不多,实际上今后进入老年人行列的人,在他们的生育旺盛期已经接受到计划生育的教育以及后期的计划生育的限制,拥有子女数已经只有一至二个,小型化家庭将急剧增加,家庭供养老人的功能逐渐削弱,一对夫妇担负起几个长辈的养老任务,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二是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留守在农村的老人要承担劳务、家务和照料下一代重担,这些老年人自身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子女打工在外难以较好实现。三是女性外出打工的比例在逐年攀升。传统上妇女是农村老人的主要照料者,家庭养老的重担习惯地落在妇女的肩上。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二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妇女的就业机会迅速增加,很多妇女外出,留守在家的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出现空挡。四是家庭中的大额开支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尤其是丧葬开支,互相攀比的心理,使得丧葬费用动辄几万,多则十几万,难以承受的家庭,有时需要举债才能应付。还有医疗费用的上涨,不少人家看不起病,住不起院。巨额的丧葬费开支,医疗消费开支,使多数农村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导致因病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二、个人养老能力较差。个人养老能力是指老年人自身养老的前期储备。应当包括经济储备,健康储备,情感储备三个方面。农村老人过去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收入低,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等到改革开放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人又进入老年,不能为自己的养老进行经济上的储备,晚年对子女的依赖性较大,即使目前能够自食其力,不需要子女帮扶,也有可能在今后需要子女赡养。而在繁重的农业劳动中,又不注意身体,以为劳动就是锻炼,忽视体育、气功等的养生锻炼,结果在进入老年后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甚至疾病缠身。还有的老年人在抚养教育子女的同时,不处理好同子女,包括媳、婿以及配偶的关系,做到同辈人、隔代人之间关系融洽。当进入老年后,因为情感隔阂得不到很好的照料。莲塘坳有个86岁的离休教师,每月有近3000元退休金,老伴早已逝世,生有三男二女,每年都有结余。照理说他的晚年应当幸福,可是子女对他的照料都是勉强为之,甚至有些不敬的言语和行为,老教师常常泪水长流,怨天怨地。究其原因,老教师缺乏感情上的储备,老伴生前常受他的打骂,子女有意见。廖氏修家谱,老教师在家谱上写了一篇文章,上有“妻子不贤,儿女不孝,只有共产党才是亲人”等语,儿女对他更是记恨。

三、社会养老基础薄弱。社会养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一方面农村老年人基本上与退休制度无缘,老年人不能享受退休保险,只有少数五保户进入敬老院,少数特困户享受了低保政策,并未惠及多数人,这实质上是一个暂时的缺陷。另一方面,社会公共服务面临着很多困难。目前我县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卫生部门,准备用三年时间对全县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体检,今年已完成了80%。但就全县而言,遇到的困难也不小。一是缺乏资金投入,老年人的活动经费基本上靠自筹,财政不能投入更多;二是有些惠老政策不能很好的落实,例如65岁以上老人凭优待证享受乘坐公共汽车免费的政策,受到广大老年人的欢迎,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阻力不小,难以实现;三是有些政策的出台,执行起来存在困难。如乡镇卫生院为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提供免费药品,执行难度较大。因为药品是卫生院拿钱买来的,免费提供给敬老院老人,势必造成卫生院经济上的损失。

四、村组养老服务滞后。表现为:一是对老年人的经济助养能力弱,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养老基金的村,目前为数不多,大部分村对老年人没有实行经济助养;二是多数农村老年协会等老年群众组织因受场所、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为老服务功能;三是农村老年服务业发展滞后,农村的社会养老机构主要是敬老院,而敬老院因其数量有限,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的需求。全县无生活来源的老人有4890人,进敬老院的人数只占到13.91%。四是老年医疗服务、老年生活料理服务、不能自理的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等都未建立,甚至在许多村组还根本没有这种意识,一切都还由家庭承担。

五、极少数人孝道缺失。据14个乡镇的调查,不孝敬父母的有1021人。有的忘恩负义,好赌恶劳,不尽赡养孝道义务;有的担忧财产继承,顾及自身利益,干涉老人婚姻;有的兄弟姐妹互相推诿拒绝赡养父母;还有17位老人受到子女虐待,甚至受到打骂。莲塘坳乡有个79岁的单身老人,患病三年没有离床,住在一间养狗的屋子里,三个儿子,一个出抚,两个在家,老人病床前只有简单的三餐饭,基本上没洗过脸,更谈不上洗澡,生活凄苦可想而知。2008年除夕夜,莲塘坳乡春龙村一对年近八十的老人在炉边烤火,衣服着火被烧而亡。正月初一住在咫尺的儿孙未去拜年,直至正月初二外孙前去拜年叫门不开,撬门进去才发现俩老被烧成一团,现场惨不忍睹。有人用“乡村奇闻”为题写了首“浪淘沙”,上阕曰:“除夕岁寒凉,懦弱鸳鸯。炉边取暖惨烧亡。左右邻舍噙着泪,隐语哀伤。”下阕是:“春节岂寻常,养育三房。公然不视老爹娘,众叹丧家人性缺,美德全忘。”

完善农村养老的对策

一、巩固活动成果,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今年的敬老孝亲年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还需借此东风,最大限度地营造敬老孝亲的浓厚氛围。一是通过多种舆论工具,启发人们尊敬父母、赡养老人的自觉性,逐渐明确尊老爱老的社会意义,形成群众性的尊老爱老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风气;二是树立典型样板,在全县大力倡树敬老孝亲的先进典型,挖掘榜样式人物和集体,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让他们成为群众身边敬老爱老助老教育的活教材,充分发挥示范带头和榜样力量的作用;三是对学生进行敬老孝亲教育,集中开展以推进感恩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让敬老孝亲的传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亮点。四是提高各级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对农村养老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真正认识其重大意义、存在问题、潜在危机,切不可持无关紧要的态度。经常开展敬老文体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把“孝心献父母、爱心敬老人”的基本要求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中,转化为自觉行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

二、更新思想观念,尝试新的养老模式。当前需要更新三个观念——

第一,转变单纯的物质供养的思想,树立物质供养和精神赡养并举的观念。对老人除了物质上的赡养外,还有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我县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得到解决之后,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已上升为新的需求。精神需求包括亲人的关怀、陪伴,有人帮助排遣孤独感;社会的承认,让自己感觉没有被时代抛弃;有活动场所,有伙伴或玩伴。但是有的子女重物质赡养,轻精神慰藉,认为从物质上、经济上供养好老人,让老人不愁吃、不愁穿就行了,老年人的精神得不到慰藉等。因此,要提高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就必须解决其精神需求问题,使之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老年人需要。

第二、转变单纯家庭养老的思想,树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并举的观念。家庭养老模式在今后很长时期内还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我们要看到它所存在的不足,完善以家庭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模式。一是强化家庭依法赡养老人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赡养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是做好家庭赡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二是针对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建立一批适合老年人活动的设施,健康老人进老年活动中心,五保老人进敬老院,病残老人去日间照料中心或托老所。三是尝试新的养老模式,对我县很多村镇已经悄然兴起养老基金会加以扶持,使之规范。一些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或村组,从集体积累中列支养老基金,对已进入老年的农民按月支付一定的养老金,建立起范围较窄、标准较低的农民退休养老制度。

第三、转变单纯道德约束的思想,树立道德约束和制度约束并举的观念。敬老孝亲中的道德约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道德制约并不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光靠个体自觉性、人性良知和群众舆论是不够的。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加以约束。我县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些制度,尽管还不够完善,但毕竟有了开端。如莲塘坳乡南水村规定不孝敬父母的人不能入党,不能当组长,不能评先进、评劳模,全村敬老孝亲蔚然成风。提倡并推广家庭赡养协议制度,普遍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把子女的赡养责任用协议书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可以把子女赡养父母责任与义务列入村规民约,并与村民的实际经济利益挂钩。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中,把赡养和孝敬老人作为家庭美德的重要评判标准。

三、列入发展规划,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把老龄工作、敬老孝亲工作列入“十二五规划”。规划的具体内容是:建设攸县老年公寓,做好调研、选址工作,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动启动;二是扩大县城的光荣院,各乡镇的敬老院的收养能力,提高“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比例。使农村“五保户”除自愿投亲靠友供养外,基本上实现以乡镇敬老院为主的集中供养,将乡镇敬老院硬件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以保证供养对象有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休养环境;三是把“一院两中心”(敬老院、健康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列入政府办事序列,可以先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然后推广全县,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建成;四是强化财政投入机制,把老龄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各乡镇确定一定的经费列入老年活动预算。

第五篇:前宋村老年人养老情况调查报告

老年人养老情况调查报告

—以临沂市沂南县前宋村为调查对象

摘要:在当今社会,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和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整个国家已经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它,我们的政府也已经开始着手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社会老龄化是整个的社会发展趋势,而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因此,老年人问题也必将成为当代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希望通过这次实地调查,来引起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养老的关注,以及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农村老人养老

一 调查背景

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农村老龄化(7.35%)比城市老龄化

(6.30%)更为严重,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4300多万,达2.21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老龄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老年人口比重的日益增大将会给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文化心态、社会发展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为此,带着问题我对我们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方式

通过走访入户调查和随机调查,并且通过村干部了解我需要的信息。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及问题分析

一基本情况

从调查的数据上看,我们前宋村人口总共1024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共

105人,占我们村总人口的10.2%。长期以来,前宋村原先的的家庭养老方式已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冲击。根据调查发现我们村老年人现有的养老方式主要有:

⑴家庭养老。家庭养老还是现阶段养老的主要方式,前宋村大部分人主要是靠子女供养,这一人员占本村老年人总数的92.74%。

⑵政策养老。政策养老也是前宋村普遍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五保制度是对无依无靠、无生活能力、无经济来源的孤老残幼的保

“吃、穿、住、医、葬(教)”的制度。其中依靠这种制度养老的人占2.03%。养老院属于老年福利收养机构,以收养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无正常生活来源的孤残老人为主。在养老院养老的人员比例占1.73%。

⑶储蓄养老。我们村有些老人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这一类人员比例占3.5%。

⑷新农保正在试行。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是我国最近采取的又一应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措施,又简称“新农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

二反映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⑴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挑战。农村历来基本实行的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前宋村老年人养老的最主要方式。然而,随着我国急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家庭养老正受到来自计划生育政策,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子女减少,家庭规模、结构和功能变化,流动人口增加以及价值观念变化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其功能日趋弱化。

⑵ 老年人收入缺乏保障。养老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老年人的收入保障是养老问题的核心,收入保障是农村人口养老支持的核心所在,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之下,临沂市农村的绝大多数老年

人在经济上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在此前提下,他们很大程度所依赖的只能是自我经济支持。目前前宋村老年人的自我经济支持力相当有限。收入水平来源狭窄,就业水平、储蓄水平“两低”是造成目前老年人个人经济支持力薄弱的主要原因。

⑶ 养老保障基金没有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老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增加对

老年事业的投入,并鼓励社会各方面投入,使老年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近年来临沂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城市老年人事业的投入和困难老年人的救助,但对农村养老事业的投入不足,还未设立专门的农村养老保障基金。这就使我们村的养老保障基金没有保障。

⑷ 制度保障不健全或缺失。前宋村长期游离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政府对农村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救济和最低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

三解决措施

限于我国所处的转型时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完全的依托家庭养老还是完全依靠国家和集体的大包大揽都不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养老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难题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针对前面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对策:巩固并完善传统的家庭养老机制。传统的家庭养老是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模式。93.2%的被调查老年人认为家庭养老方式最适合农村老年人,就老人而言,在家里居住,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根据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安排日常生活、饮食起居,保持原来的生活节奏;一方面老年人可以通过照料孙辈、简单的农业生产等方式在家庭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感;最重要的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在农村有着浓厚“家文化”基础的国家来说,建立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基础上的家庭对于老年人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的场所和空间,它是老年人获得安全保障的基点,是老年人感情和精神的源泉和归宿。提升农村经济支撑力,鼓励个人养老。如前所述,养老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个经济问题。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养老的经济支撑力。从宏观层面来说,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让工业切实“反哺”农业,城市真正“反哺”农村。同时鼓励并采取一些优惠措施推动一些企业到农村因地制宜地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应提高个人经济的独立性。目前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现状受其所处时代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其储蓄情况和条件已经成为定局,土地已成为其目前拥有的唯一资源,必须由政府出面,无论是在土地政策上,还是年老农民的土地收益上,想办法使这一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的经济自我支持力。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应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鼓励其尽早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而不仅是仅仅指望子女。需要进行的储备不仅包括经济上的,还包括健康上的。值得一提的是,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对于摆脱老年人对子女的绝对依赖性、提高独立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素质的提高,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增强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找到更好的机会,增强自我经济支持力。统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一是政府要设立养老保障基金,并对基金的筹集渠道予以明确,如从某类税收中划拨或从土地出让金中按一定比例划拔。二是县(区)各级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调整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障标准,增加养老保障的内容,并通过政府预算实施,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三是引导群众出资参保,群众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参保标准,个人出资的参保额决定今后的保障金发放额。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措施。然而,在农村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根据临沂市农村当前的现实应该逐步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并在推进的过程中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相对于前宋村来说经济状况比较落后。首先,临沂政府要调整财政分配格局,政策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在欠发达地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其次,完善社会化救济和“五保”供养制度。以确保能应对因突发灾害造成的养老困难以及无

子女老人的养老问题。最后,政府应该对有老人尤其是有多个老人的家庭予以补贴。随着近年来通货膨胀的加剧,养老所需要的费用也在不断上涨,对于有老人尤其是有多个老人的家庭来说,赡养老人将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有许多贫困家庭因供养老人而愈发艰难。

四调查总结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不容忽视,如何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如何提高的养老保障水平,对加快缩小中国城乡差距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下载中西方老年人养老比较(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方老年人养老比较(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研究现状

    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研究现状摘要: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健金的农村养老体系由自养层次和公共层次构成,个人、家庭、集体和国家都在其中各......

    关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的实践调查报告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的实践调查报告10级建筑环境一班杨美101607031021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

    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前言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曾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过贡献的老年人,他(她)们的养老问题又成了农村建设......

    患病老年人生活状况与养老需求调查报告(模版)

    患病老人生活状况与养老需求调查报告 老年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其生活养老状况一直倍受关注,尤其是患病老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满足其养老需求不仅关系国民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市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市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思考及建议一、+++市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养老状况+++市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地区,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发展速度较快。2000......

    广州农村养老情况及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

    广州农村养老情况及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以白云区黄边村为例[导语]随着广州市社保规划的逐步完善和发展,而农村社会养老政策作为社保推进的重头戏,越来越受到社会人......

    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拥有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而当前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未来20年到30年,老龄化高峰即将来临。在老龄化和独生子......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优秀范文5篇)

    我国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的普遍趋势,面对这种趋势,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二元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