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2 18:3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第一篇: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引起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这一金融运行的微观基础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呈现“机制功能弱化”,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同时,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各种金融风险渐已显现,现有的金融内部控制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为此,必须强化内部控制机

制,重新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增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效果,这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健全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的必要性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作为对金融业务进程进行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控制机制,对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正确贯彻执行国家各个时期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中央银行监管的规章,使金融机构经营不偏离方向,减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二是有利于防止金融资产流失,确保金融资产安全、完整与增值;三是有利于实现金融业务操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有效抵制来自各方面干扰性因素的影响,提高金融工作效率,增强金融业务运作的透明度;四是有利于金融机构及时发现自身问题的症结并及时采取措施给予纠正,将金融风险有效控制在合理的预期范围内;五是有利于明确金融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员工的职责范围,实行金融决策、具体执行、事后监督三方分离,增强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自律管理的能力,减少金融管理风险;六是有利于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堵塞金融业务漏洞,不给金融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以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总之,面对此起彼伏、肆意冲击的金融风险,只有积极稳妥地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二、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现状及成因

内部控制机制作为基层金融机构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与程序。在防范经营风险,维护资金安全,确保稳健经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各基层金融机构在强化内控控制机制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健全了内部控制机制体系,但由于受多种不良因素影响,内部控制机制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教育薄弱,工作不到位。随着金融业的蓬勃发展,银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扩大生存空间,提高经济效益,基层金融机构“重业务发展,轻思想教育”现象日益明显,忽视对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没有落到实处,思想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放松了对干部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从近年来基层金融机构所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分析可以看出,犯罪分子往往是放松了学习和思想上的改造,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下,政治信念发生了动摇,一味追求金钱,追求享乐,私欲膨胀,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直至见利忘义,以身试法。如农行冠县支行袁葆华金融诈骗案即为典型一例。冠县斜店农业银行所曾是农行冠县支行的一面旗帜,经营业绩多年居于全县农业银行所之首,在突出经营业绩的掩盖下,有关领导放松了对该所主任袁葆华思想品德、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袁某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开具假存单,于济南、济宁等地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然后高息放贷,赚取高额利息之差,从中谋取非正当利益,之后大肆挥霍,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二)内控意识薄弱。目前,基层金融机构对内部控制缺乏系统性认识,错误地认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就是建章立制,有了规章制度就有了内部控制机制,忽视了内部控制是一种业务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更有甚者将内部控制与业务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内部控制禁锢思想、束缚手脚,影响金融业务发展,于是有意无意地突破内部控制的限制,盲目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参与无序竞争,从事违规经营。

(三)有章不循,制度不落实。金融系统的违规违法事件,虽然有犯罪分子自身放松思想改造等方面的原因,但内部控制制度失控和职能部门监管不严是使犯罪分子屡屡得逞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各业务岗位之间责任不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形同虚设,部分从业人员对待工作敷衍了事,使各项内控制度得不到落实。如某县中行信用卡业务部会计韩某挪用银行巨额资金案件,就是因为犯罪分子利用内部控制的失控,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采取制作假传票,总记总帐不记分户帐,协助他人恶意透支等手段,先后挪用银行资金28笔,金额高达206万多元,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四)内部控制目的不明确。一些基层金融机构贯彻执行内部控制措施,不是为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堵塞漏洞、杜绝违规违法行为发生,而是为了装潢门面,做给别人看,应付上级行检查的。日常工作中,不能拿出时间和精力检查内部控制落实情况,不积极自觉履行内部控制制度,每逢内部控制检查来临,大肆舞弊,欲盖弥彰,抓紧时间补办内部控制手续,甚至在空白的检查记录上签字,检查内

容由经办人员填写等。

(五)处罚措施乏力。尽管各金融机构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内控制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责任事故和经济案件仍不时发生,其主要原因是正面要求多,寄希望于人们责任意识的增强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对越权行事、违规操作及弄虚作假者没有具体而强有力的处罚措施,处理问题往往批评教育多,或罚款了事,使一些人在执行内

控制度上始终缺乏紧迫感、危机感,更使一些人挺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改革新形势下,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薄弱,容易形成新的金融风险源,削弱了基层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金融机构的机构撤并、人员买断与内退等各项金融改革措施逐渐出台,引起各方利益的变化,容易产生新的风险源;二是目前正处于改革过渡期,金融机构新旧体制处于前后衔接时期,基层金融机构内部往往是一个人员兼职数个岗位;三是改革利益分配不平衡,引发各种利益矛盾,常常使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四是外资银行的涌入,基层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形势将更加严峻。上述综合因素导致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能弱化,基层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不断涌现,削弱了基层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为此,研究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问题,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内部控制机制薄弱形成道德风险

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它是指金融机构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金融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动态过程的运行机制。然而,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运作中,“重事后监督、轻事前事中风险防范”,“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倾向比较严重,忽视了对可能产生的风险隐患进行防范和分析。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部分基层金融机构为加强所谓“金融服务”而抛弃了内部控制机制。时间久已,容易形成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二)内控机制建设带有明显的“亡羊补牢”性质,缺乏金融创新业务控制的前瞻性

我国现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金融业务与国际金融迅速接轨,加上现代科技手段的引入,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业务的创新,原有的传统内部控制监督制约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兴业务特别是金融创新业务的需要,而相应的新兴业务内部控制措施没有及时加以配套,容易形成内部控制领域的盲点。同时,部分基层金融机构现有的内部控制机制,无论是管理方式、设计内容还是运作效能都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与补救性。主要表现在:有的内控制度已经不适应业务营运需要,特别是新办业务,原有的制度不足以覆盖所有的风险源,急需完善充实;管理监控制度明显滞后,有的先办业务,后建立内控制度,甚至长期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往往待出现风险后,再以“血的教训与巨额金融资产的损失”为代价,做“亡羊补牢”式的补充完善工作。在对金融创新业务风险的防范方面,内控机制建设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滞后性与机制效能滞后性。

(三)内部控制机制“控人”与“用人”存在着误区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中的决策、执行与监督都是人的行为,人员内部控制认识与道德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运行效果。部分基层金融机构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缺乏系统性认识,在内部控制机制执行过程中,“控人”失度与“用人”失察并存,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效果。如部分基层金融机构在内部控制执行中,往往采用“重罚”等“控人”形式来达到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如部分金融机构在信贷风险控制中,采用严厉的“追究第一责任人”制度,即风险一旦形成,信贷第一责任人将面临被开除公职的危险,致使信贷人员谈贷色变,影响了信贷业务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面对日趋激烈的金融竞争形势,基层金融机构对一线负责人的任命和测评、一线业务员的录用和考核,往往把社会关系或揽存量作为任用的重要依据,而疏于对道德品质的考察,这就为一些品行不端者趁机把持关键岗位提供了可能,给业务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四)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导致监督效能低下

金融机构内部监督部门是对各岗位、部门业务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与反馈的最后屏障。内部控制运作中的所有问题、差错、隐患均在此发现。但从运行情况看,现行的基层金融机构内部监督部门,既要接受机构主管的领导,又要监督机构主管的工作。尽管基层金融机构普遍建立了内部控制监督制约机构与规章制度,但个别金融机构领导人特别是基层领导人游离于内部控制监督之外,隐含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在上级重业绩考核与本单位领导的双重压力下,金融机构内部监督部门往往不敢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对审查出的问题更不敢上报,这种自己监督自己的行为,由于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监督的效能。

四、强化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对于基层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正确的做法是,正视这些问题,县级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都要从维护本辖区金融体系稳健发展的高度出发,共同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逐步加以克服解决。

(一)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和法律培训工作,利用典型案例,使干部职工看到多少蛇吞大象心不足者纷纷落马沦为阶下囚,以警世启蒙,引以为戒,从而树立起干部职工遵纪守法、敬业爱岗、恪尽职守的精神,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和自觉地遵守内部规章制度。还要教育干部职工珍惜幸福的家庭和美好的生活,提高“免疫力”,以严格的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各级领导要多与干部职工交流,掌握思想动态,做好转化工作,使之牢固树立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思想,克服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不良倾向。

(二)正确灌输,提高对内控机制的认识。正确认识内控机制的重要性是建立健全内控机制的根本保证,基层金融机构各级领导要认真组织员工学习《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通过学习,纠正对内控机制的对立思想和片面认识,使大家认识到内控机制的重要性,并把自己的行为与内控管理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加强内控建设的积极性。

三、强化管理,确保内控制度落实。为了保证内控制度的严格执行,必须要加强内部管理。一是各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必须严格按照《指导原则》以及相关的“岗位手册”和“业务指导”规定程序操作,不准许反程序操作或省略程序运作,要避免任何人独立完成一个交易活动的全过程而不受到监控和制约。二是充分发挥监管、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防范风险的效能。这些部门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通过他们可以对本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层的权力制衡机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三是确立科学严格的业务考核制度,制定合理可行的考核办法,量化指标,讲求实效,完善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四是加强对要害部门和重要岗位的制约和监督,必须严格实行重要业务岗位的干部轮换和离任稽核制度。总之,在严密的内控管理机制下,每一个部门和职务,每一项工作和程序,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从而真正树立起金融系统“三铁”信誉。

四、采取措施,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积极清理整顿现有的内控制度,按照金融法规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的要求,对各项内控控制制度和业务规章、机构和岗位设置、决策和管理议事规则及操作程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找出问题和漏洞,在此基础上,该建立的建立、该完善的完善。各基层金融机构在制定、完善内控制度时,要注意适应性、有效性、协调性,不能盲目地采用其行的工作方法,而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采用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度不能过于复杂和烦琐,以致难于执行,也不能过于粗糙和简单,缺乏严密性和制约性,要具有明确的目标,衔接的体系和预期要达到的目的。此外,还应制定出防止系统失控的管理控制措施,从而形成一套环环相扣、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

五、强化责任追究制。从实践效果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内控责任制模式值得推广。其主要的做法是: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和下属分支机构的内控职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各相关人员必须切实履行所负职责,杜绝经济案件及差错事故的发生,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对越权行事、违规操作及弄虚作假的,即使不出问题也要一查到底,坚决追究责任;如果造成资金损失,要追究经济和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从而增强执行内控制度的紧迫感、危机感。

六、县级人民银行要做好基层金融机构内控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县级人行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基层金融机构负责人就内部控制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培训,使其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全面评价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总体有效性。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内部稽核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基层人行实施监管时,要将被监管单位内部稽核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监管的内容,对于内部稽核工作开展不力的金融机构,要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基层金融机构在内部控制机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经营目标的实现,甚至影响其生存。为此,基层人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要正视问题的存在,找出问题的症结,从维护辖区金融稳健发展的高度出发,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契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增强利用内部控制机制防范风险的能力,完善金融内部控制体系,防范金融风险源的产生。

七、转变观念,重新构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

金融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要转变传统的内部控制观念,深刻认知“内部控制机制”范畴,改变过去“重事后、轻事前、事中”的内部控制做法,重新构建全方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将内部控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按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对现行的各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修改和充实,提高内部控制机制的效能。

八、提高金融从业人员内部控制意识,增强“人控”观念,提高“用人”水平

所谓“人控”,就是金融从业人员的自我控制观念与能力。加强内部控制队伍建设,提高金融从业人员内部控制能力,关键在于增强“人控”观念。要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爱岗敬业”教育,增强金融从业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执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从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直接控制的目的。在人员任用方面,要做到“知人善任”,提高“用人”水平。管理职能部门要配备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同时,要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适时更新知识结构,使之与不断发展的金融业务需要相适应,这是保证内部控制机制得以畅通运行的重要基础。

九、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监督职能部门应单独“分离”

现行体制下,由于内部监督机制不合理,金融机构要走出“自己监督自己”的逻辑怪圈是不可能的,只有将基层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监督职能单独“分离”,赋予内部控制监督部门高度的工作独立性和权威性,实现内部控制系统的三权制衡,使监督者只对上级行负责,而与本级决策者、执行者完全分离,才能真正加强内部控制监督职能,完善监督检查、审计手段,从而起到监督控制与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

第二篇: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引起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这一金融运行的微观基础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呈现“机制功能弱化”,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同时,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各种金融风险渐已显现,现有的金融内部控制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为此,必须强化内部控制机制,重新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增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效果,这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健全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的必要性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作为对金融业务进程进行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控制机制,对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正确贯彻执行国家各个时期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中央银行监管的规章,使金融机构经营不偏离方向,减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二是有利于防止金融资产流失,确保金融资产安全、完整与增值;三是有利于实现金融业务操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有效抵制来自各方面干扰性因素的影响,提高金融工作效率,增强金融业务运作的透明度;四是有利于金融机构及时发现自身问题的症结并及时采取措施给予纠正,将金融风险有效控制在合理的预期范围内;五是有利于明确金融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员工的职责范围,实行金融决策、具体执行、事后监督三方分离,增强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自律管理的能力,减少金融管理风险;六是有利于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堵塞金融业务漏洞,不给金融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以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总之,面对此起彼伏、肆意冲击的金融风险,只有积极稳妥地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二、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现状及成因

内部控制机制作为基层金融机构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与程序。在防范经营风险,维护资金安全,确保稳健经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各基层金融机构在强化内控控制机制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健全了内部控制机制体系,但由于受多种不良因素影响,内部控制机制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教育薄弱,工作不到位。随着金融业的蓬勃发展,银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扩大生存空间,提高经济效益,基层金融机构“重业务发展,轻思想教育”现象日益明显,忽视对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没有落到实处,思想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放松了对干部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从近年来基层金融机构所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分析可以看出,犯罪分子往往是放松了学习和思想上的改造,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下,政治信念发生了动摇,一味追求金钱,追求享乐,私欲膨胀,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直至见利忘义,以身试法。如农行冠县支行袁葆华金融诈骗案即为典型一例。冠县斜店农业银行所曾是农行冠县支行的一面旗帜,经营业绩多年居于全县农业银行所之首,在突出经营业绩的掩盖下,有关领导放松了对该所主任袁葆华思想品德、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袁某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开具假存单,于济南、济宁等地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然后高息放贷,赚取高额利息之差,从中谋取非正当利益,之后大肆挥霍,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二)内控意识薄弱。目前,基层金融机构对内部控制缺乏系统性认识,错误地认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就是建章立制,有了规章制度就有了内部控制机制,忽视了内部控制是一种业务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更有甚者将内部控制与业务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内部控制禁锢思想、束缚手脚,影响金融业务发展,于是有意无意地突破内部控制的限制,盲目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参与无序竞争,从事违规经营。

(三)有章不循,制度不落实。金融系统的违规违法事件,虽然有犯罪分子自身放松思想改造等方面的原因,但内部控制制度失控和职能部门监管不严是使犯罪分子屡屡得逞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各业务岗位之间责任不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形同虚设,部分从业人员对待工作敷衍了事,使各项内控制度得不到落实。如某县中行信用卡业务部会计韩某挪用银行巨额资金案件,就是因为犯罪分子利用内部控制的失控,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采取制作假传票,总记总帐不记分户帐,协助他人恶意透支等手段,先后挪用银行资金28笔,金额高达206万多元,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四)内部控制目的不明确。一些基层金融机构贯彻执行内部控制措施,不是为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堵塞漏洞、杜绝违规违法行为发生,而是为了装潢门面,做给别人看,应付上级行检查的。日常工作中,不能拿出时间和精力检查内部控制落实情况,不积极自觉履行内部控制制度,每逢内部控制检查来临,大肆舞弊,欲盖弥彰,抓紧时间补办内部控制手续,甚至在空白的检查记录上签字,检查内容由经办人员填写等。

(五)处罚措施乏力。尽管各金融机构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内控制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责任事故和经济案件仍不时发生,其主要原因是正面要求多,寄希望于人们责任意识的增强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对越权行事、违规操作及弄虚作假者没有具体而强有力的处罚措施,处理问题往往批评教育多,或罚款了事,使一些人在执行内控制度上始终缺乏紧迫感、危机感,更使一些人挺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改革新形势下,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薄弱,容易形成新的金融风险源,削弱了基层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金融机构的机构撤并、人员买断与内退等各项金融改革措施逐渐出台,引起各方利益的变化,容易产生新的风险源;二是目前正处于改革过渡期,金融机构新旧体制处于前后衔接时期,基层金融机构内部往往是一个人员兼职数个岗位;三是改革利益分配不平衡,引发各种利益矛盾,常常使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四是外资银行的涌入,基层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形势将更加严峻。上述综合因素导致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能弱化,基层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不断涌现,削弱了基层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为此,研究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问题,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内部控制机制薄弱形成道德风险

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它是指金融机构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金融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动态过程的运行机制。然而,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运作中,“重事后监督、轻事前事中风险防范”,“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倾向比较严重,忽视了对可能产生的风险隐患进行防范和分析。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部分基层金融机构为加强所谓“金融服务”而抛弃了内部控制机制。时间久已,容易形成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二)内控机制建设带有明显的“亡羊补牢”性质,缺乏金融创新业务控制的前瞻性

我国现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金融业务与国际金融迅速接轨,加上现代科技手段的引入,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业务的创新,原有的传统内部控制监督制约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兴业务特别是金融创新业务的需要,而相应的新兴业务内部控制措施没有及时加以配套,容易形成内部控制领域的盲点。同时,部分基层金融机构现有的内部控制机制,无论是管理方式、设计内容还是运作效能都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与补救性。主要表现在:有的内控制度已经不适应业务营运需要,特别是新办业务,原有的制度不足以覆盖所有的风险源,急需完善充实;管理监控制度明显滞后,有的先办业务,后建立内控制度,甚至长期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往往待出现风险后,再以“血的教训与巨额金融资产的损失”为代价,做“亡羊补牢”式的补充完善工作。在对金融创新业务风险的防范方面,内控机制建设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滞后性与机制效能滞后性。

(三)内部控制机制“控人”与“用人”存在着误区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中的决策、执行与监督都是人的行为,人员内部控制认识与道德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运行效果。部分基层金融机构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缺乏系统性认识,在内部控制机制执行过程中,“控人”失度与“用人”失察并存,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效果。如部分基层金融机构在内部控制执行中,往往采用“重罚”等“控人”形式来达到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如部分金融机构在信贷风险控制中,采用严厉的“追究第一责任人”制度,即风险一旦形成,信贷第一责任人将面临被开除公职的危险,致使信贷人员谈贷色变,影响了信贷业务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面对日趋激烈的金融竞争形势,基层金融机构对一线负责人的任命和测评、一线业务员的录用和考核,往往把社会关系或揽存量作为任用的重要依据,而疏于对道德品质的考察,这就为一些品行不端者趁机把持关键岗位提供了可能,给业务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四)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导致监督效能低下

金融机构内部监督部门是对各岗位、部门业务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与反馈的最后屏障。内部控制运作中的所有问题、差错、隐患均在此发现。但从运行情况看,现行的基层金融机构内部监督部门,既要接受机构主管的领导,又要监督机构主管的工作。尽管基层金融机构普遍建立了内部控制监督制约机构与规章制度,但个别金融机构领导人特别是基层领导人游离于内部控制监督之外,隐含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在上级重业绩考核与本单位领导的双重压力下,金融机构内部监督部门往往不敢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对审查出的问题更不敢上报,这种自己监督自己的行为,由于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监督的效能。

四、强化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对于基层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正确的做法是,正视这些问题,县级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都要从维护本辖区金融体系稳健发展的高度出发,共同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逐步加以克服解决。

(一)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和法律培训工作,利用典型案例,使干部职工看到多少蛇吞大象心不足者纷纷落马沦为阶下囚,以警世启蒙,引以为戒,从而树立起干部职工遵纪守法、敬业爱岗、恪尽职守的精神,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和自觉地遵守内部规章制度。还要教育干部职工珍惜幸福的家庭和美好的生活,提高“免疫力”,以严格的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各级领导要多与干部职工交流,掌握思想动态,做好转化工作,使之牢固树立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思想,克服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不良倾向。

(二)正确灌输,提高对内控机制的认识。正确认识内控机制的重要性是建立健全内控机制的根本保证,基层金融机构各级领导要认真组织员工学习《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通过学习,纠正对内控机制的对立思想和片面认识,使大家认识到内控机制的重要性,并把自己的行为与

第三篇: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姓名:刘晓霞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宋晓华 20080425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摘 要 中国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设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尽管建设银行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总行及各分行的内控制度正不断完善,内控能力有所增强,但金融大案、要案、不 良资产的增加仍有发生,这充分暴露出建行经营中仍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本文主要从操作风险控制,信用风险控制,市场风险控制三个对内部控制影响最大的方面入手,对建行内部控制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法。通过对建行银行内部控制的研究,从而认识到只有进一步完善银行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防范银行风险,保持银行长期稳健的运行。关键词: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操作风险控制,信用风险控制,市场风险控制 ABSTRACT The china’S banks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a’S finance and chinaconstruction bank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china’S banks.The construction bank havetaken several measures to perfect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tostrengthen their capacity for internal control,however these years witness some seriousfinance criminals and ill assets increase.The fact indicates that a large number of unsafefactors already exist in china’S banks,especially in china construction bank.Thisdissertation main include the effect big of three aspects about internal control of Chinaconstruction bank,operational risk control,credit risk control,market system riskcontrol,and then bring out improvement and solution.It can be recognized that onlyfurther improve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bank risks and keep bankin a long—term stable operation status through the study of internal control of Chinaconstnlction bank. Li Xiao Xi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Directed by prof.Song Xiao HuaKEY WORDS:China construction bank,Internal control,Operational risk control,Credit risk control,Market system risk control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摘 要 中国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设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尽管建设银行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总行及各分行的内控制度正不断完善,内控能力有所增强,但金融大案、要案、不 良资产的增加仍有发生,这充分暴露出建行经营中仍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本文主要从操作风险控制,信用风险控制,市场风险控制三个对内部控制影响最大的方面入手,对建行内部控制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法。通过对建行银行内部控制的研究,从而认识到只有进一步完善银行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防范银行风险,保持银行长期稳健的运行。关键词: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操作风险控制,信用风险控制,市场风险控制 ABSTRACT The china’S banks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a’S finance and chinaconstruction bank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china’S banks.The construction bank havetaken several measures to perfect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tostrengthen their capacity for internal control,however these years witness some seriousfinance criminals and ill assets increase.The fact indicates that a large number of unsafefactors already exist in china’S banks,especially in china construction bank.Thisdissertation main include the effect big of three aspects about internal control of Chinaconstruction bank,operational risk control,credit risk control,market system riskcontrol,and then bring out improvement and solution.It can be recognized that onlyfurther improve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bank risks and keep bankin a long—term stable operation status through the study of internal control of Chinaconstnlction bank. Li Xiao Xi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Directed by prof.Song Xiao HuaKEY WORDS:China construction bank,Internal control,Operational risk control,Credit risk control,Market system risk control 声 尸 明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是本人在华北电力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本人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华北电力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室!l坚 日 期: 沙g.‘.12-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北电力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①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③学校可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④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⑤同意学校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涉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 垒:!避 导师签名: 日 期:少塞:笪!兰 日 期:塑星:』:!垄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第一章引 言1.1选题背景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国际大银行对比其不良资产比例高、风险隐患大、经营效益和竞争力较低的问题相当突出。这些不完全是由体制、政策和政治行为造成的,也并不完全归结为企业的贷款行为,其中的关键在于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不完善。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具有较高的起点,它建立于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上。近几年来建设银行开展了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评价方案依据监管法规和制度性文件,结合集团组织结构和业务运行模式,设计了一整套的内部控制系统,以弥补以前的不足。2006年,建设银行推进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首席风险官领导下由下一级分行风险总监、二级分行风险主管以及风险经理组成的垂直报告的风险管理框架。实行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平行作业,风险经理参与自贷前检查至贷后管理的全部信贷业务环节IlJ。2007年,为了提高风险回报水平,运用经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管理方法引导战略调整和业务结构调整并推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和内部评级系统的优化与建设。建设银行A股于2007年9月25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意味着建设银行在向世界一流商业银行迈进的里程中又跨出了重要一步。厘近年来商业银行案件屡有发生,由其中涉及建设银行的案件不难看出,案子虽然发生在基层,其根源却存在于高层,必定存在内部控制方面比较严重的问题。同时虽然目前从建设银行报表来看不良资产率比较低,但是如果国家没有剥离其超大金额的不良资产,并通过中国汇金公司注入巨资,其不良资产率还是很高的。所以要避免大案、要案频频发生,要靠自身来管理大大降低不良资产率,就需要加强经营管理者和稽核监督,从上到下加强内部控制及其检查评价。因此,开展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要求十分迫切,发展并完善建设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任重而道远,只有进一步完善银行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防范银行风险,保持建行长期稳健的运行。基于以上背景分析,本文以建设银行为研究对象,展开其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1.2选题意义 现代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己经不存在没有金融的纯实物经济运行。金融已经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其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离不开金融的发展与稳定。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雷蒙德·戈德史密斯在其名著《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所说:“金融领域中,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如果不是唯一的一个最重要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几乎每个人都会赞同这一点”。而在整个金融结构中,商业银行是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折射出了世界经济的足迹,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早已发展成为包罗万象的“万能银行”,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的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2J。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风险不断显现与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着金融业的安全和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建设银行的经营风险也正在逐步由隐性转向显性,从业人员欺诈与越权经营而产生的操作风险,决策管理层缺乏科学管理和经营而导致的管理风险等。这些风险的产生,无不与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相关联,内部控制是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自2007年建设银行上市以后政府控制权在逐渐减弱,在信息不对称且缺乏有效监督的条件下,由于经营管理人员对银行资产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所以很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而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因此,加强建设银行内部管理方面问题的研究,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尽快实现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维护我国金融体系安全运行、实现既定的目标和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文的“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选题,从银行面临的三大风险及其控制为研究起点,深入地研究其内部控制问题,对建立健全适合建设银行,乃至其他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防范和化解银行行业风险,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无疑具有比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3国内外研究回顾1.3.1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回顾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理论在银行业的实践和发展,内部控制理论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特别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阶段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131 o ①内部牵制理论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I引。②内部控制制度理论阶段(20世纪40.70年代):1949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1958年10月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29号》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1972年,美国准则委员会(ASB)在《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公告(SAS No.1)中,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给予了全面的定义15 J。2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③内部控制结构理论阶段(20世纪80.90年代):1988年4月美国美国准则委员会(ASB)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SS号(SAS NO.551)》,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且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16J。④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1994年COSO委员会提出对外报告的修改篇。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它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该报告认为内部控制的内容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基本要素组成【71。同以往的内部控制理论及研究成果相比,COSO报告提出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观点:如明确了内部控制的“责任”:强调内部控制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强调内部控制中“人”的重要性:强调风险意识等等。因此COSO报告中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思想也日益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和广泛的应用I引。20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银行)危机频繁发生,随着人们对内部控制在商业银行稳健运行中的重要性的不断认识,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研究和管理力度。爱沙尼亚1994年通过了一项有关信贷机构的新法律,加强了中央银行的监管和执行能力,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并由外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91。新西兰政府于1996年推行了新的银行监管制度,提出中央银行虽然有责任保护银行体系,但是当银行出现问题时,不再出面挽救,希望以此促进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近年来巴塞尔委员会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巴塞尔委员会是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们于1974年底建立的银行法规与监管事务委员会,是世界银行监管领域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委员会所颁布的各项监管原则与标准的适用范围远远超过了最初设计的地域范围,近年来,为了顺应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要求,并提高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巴塞尔委员会对其工作方法进行了调整,委员会越来越重视非“十国集团’’国家的广泛参与,以此来扩大其在监管领域的影响,提高各项文件的普及性和适用性,所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采纳了巴塞尔委员会协议所规定的要求Il,0。自巴塞尔委员会成立以来。先后颁布了许多包含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思想的重要文件,如1988年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标准的报告》,即《巴塞尔协议》,1997年的《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即《核心原则》。尤其是1998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在吸收了各成员国家经验及其以前出版物所确定的原则的基础 1 华北电力人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上,参照内部控制理论,针对银行失败的教训,颁布了一份旨在适用于银行一切表 内表外业务的《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它描述了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由控 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督评价纠正五个基本要素构成,提 出了13条指导性原则111】。《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是内部控制理论在金融、银行 领域的延伸和发展,它所提出的核心内容己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认同和接受,对 许多国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Il 21。近年来COSO报告又提出了风险管理框架八大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 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巴塞尔委员会对此 也进行了吸纳。1.3.2国内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回顾 国内有关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学术 界和国家监管当局才进行这一领域的探索和研究。80年代末90年代后,特别是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后,国内专家和学者对商业 银行内部控制问题普遍关注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是总的来说,这些研究一方面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微观操作层面较多,多以研究业务控制或岗 位制约、操作流程为主;另一方面研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较多,针对商 业银行进行内部控制设计的很少,并且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而内部控制的总体控 制设计相对于具体控制设计具有更加基础性、长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2002年8月蒋建华编著《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稽核》,从商业银行的风险和内部 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要素、评价标准与方法入手,借鉴国际上商业银行内部 控制的成熟经验,系统的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内部控制评价与稽核的标准 和方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研究》是2004年2月由谢荣、钟凌所著的。其理论基 础是COSO报告、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框架》和中国人民银行《商业 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这也是21世纪以来中国比较系统的介绍银行内部控制的著作。李兵2005年11月所著的《银行监管边界问题研究》,从理论上看,银行监管有 效论和监管失效两种对立的理论。从实践上看,各国银行监管当局经常面临放松监 管与加强监管的两难抉择。因此,很有必要寻找一个切入点,把上述矛盾有效地结 合统一起来。这本书选取了银行监管边界的角度,对银行监管的强度边界和质量等 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更趋于成熟,也有不少专家研究是从我国现阶段的现实出 发,在充分借鉴世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先进理论,考察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的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进而从理论上更全面、系统的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 制系统的总体控制设计和构建问题,通过理论研究来指导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实践 4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工作。1.4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定位于微观层面,以案例的形式对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适当介绍了建设银行内部控制概念及内涵,阐述了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整体框架以及内部控制的整体设计思路;第三部分建设银行主要内控环节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主要包括建行操作风险控制、信用风险控制、市场风险控制三种控制形式的措施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案例分析;第四部分优化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议,概括了优化内部控制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建设银行操作风险控制、信用风险控制、市场风险控制优化措施及实施方法;第五部分是全文总结和对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展望。5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硕七专业学位论文 第二章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概述2.1内部控制的概念 要想研究银行的内部控制,首先要对内部控制的含义有一个全面了解。关于内部控制的含义,归纳起来,主要从内部控制范围、内部控制手段、内部控制目的三个方面去进行定义【”J。中国人民银行为促进商业银行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制定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其中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Il 4|。2.2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商业银行面临各种内部、外部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八种。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定,银行面临的风险损失比例:操作风险控制占整个银行风险控制系统的30%左右,信用风险控制占整个银行风险控制系统的60%左右,市场风险控制占5%左右,其余风险占5%左右【”J。如图2.1所示。图2.1各类风险占比分析 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肛l险之问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操作风险可能会引发 6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和放大信用或市场风险。追溯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损失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都可能存有操作风险的因素。业务流程前段的一项小的人工处理错误,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差错,进而导致决策错误,引发财务损失。银行业为缓解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可能产生更多的操作风险。银行业为管理信用和市场风险,大量采用缓解技术,诸如抵押、信用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等技术,反过来可能产生更多的操作风险。这三大风险控制是整个风险控制系统的支柱,也是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研究对象,建行也不例外。本文主要根据这三种控制风险类型对建行内部控制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完善措施。其余影响内部控制的风险类型所占比例非常小,本文不作研究。2.3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框架 目前建设银行内部控制框架如图2.2所示。7 ∞ 账堪磊辍箍翟姑罪魁傲NI乙匝仪智堪扑爿加_千隧剐扭恒H扑K卡翘票洱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从上图可以看出,建设银行在对一项业务进行控制时候,五大要素相互协作,缺一不可,这里引入两个概念:内部控制单元和业务控制器。内部控制单元是建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最小元素,而一个风险点往往需要多个内部控制单元来完成。每个内部控制单元则是建行员工依照制度(核准、授权等)所实施的职务行为。而功能类似的各个内部控制单元则构成了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五大要素地位类似于.

第四篇:浅谈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最终版]

浅谈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是金融机构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就银行机构而言,其内部控制主要包括银行机构内部组织结构的控制、授权授信的控制、信贷资金风险的控制、会计系统的控制、计算机业务系统的控制等。金融机构内控制度是指作为企业的金融机构为了保证经营目标充分实现而制定并实施的、对内部各部门和人员进行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引起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这一金融运行的微观基础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呈现“机制功能弱化”,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同时,随着外资银行的准入,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各种金融风险渐已显现,现有的金融内部控制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再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由于长期以来内控体系不健全、内控机制不完善、内控基础不牢固等历史原因,造成内部控制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此,必须强化内部控制机制,重新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增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效果,这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健全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的必要性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作为对金融业务进程进行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控制机制,对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正确贯彻执行国家各个时期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中央银行监管的规章,使金融机构经营不偏离方向,减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二是有利于防止金融资产流失,确保金融资产安全、完整与增值;三是有利于实现金融业务操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有效抵制来自各方面干扰性因素的影响,提高金融工作效率,增强金融业务运作的透明度;四是有利于金融机构及时发现自身问题的症结并及时采取措施给予纠正,将金融风险有效控制在合理的预期范围内;五是有利于明确金融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员工的职责范围,实行金融决策、具体执行、事后监督三方分离,增强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自律管理的能力,减少金融管理风险;六是有利于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堵塞金融业务漏洞,不给金融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以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总之,面对此起彼伏、肆意冲击的金融风险,只有积极稳妥地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二、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现状及成因

内部控制机制作为基层金融机构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与程序。在防范经营风险,维护资金安全,确保稳健经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各基层金融机构在强化内控控制机制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健全了内部控制机制体系,但由于受多种不良因素影响,内部控制机制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教育薄弱,工作不到位。随着金融业的蓬勃发展,银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扩大生存空间,提高经济效益,基层金融机构“重业务发展,轻思想教育”现象日益明显,忽视对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没有落到实处,思想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放松了对干部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从近年来基层金融机构所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分析可以看出,犯罪分子往往是放松了学习和思想上的改造,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下,政治信念发生了动摇,一味追求金钱,追求享乐,私欲膨胀,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直至见利忘义,以身试法。

(二)内控意识薄弱。目前,基层金融机构对内部控制缺乏系统性认识,错误地认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就是建章立制,有了规章制度就有了内部控制机制,忽视了内部控制是一种业务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更有甚者将内部控制与业务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内部控制禁锢思想、束缚手脚,影响金融业务发展,于是有意无意地突破内部控制的限制,盲目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参与无序竞争,从事违规经营。

(三)有章不循,制度不落实。金融系统的违规违法事件,虽然有犯罪分子自身放松思想改造等方面的原因,但内部控制制度失控和职能部门监管不严是使犯罪分子屡屡得逞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各业务岗位之间责任不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形同虚设,部分从业人员对待工作敷衍了事,使各项内控制度得不到落实

(四)内部控制目的不明确。一些基层金融机构贯彻执行内部控制措施,不是为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堵塞漏洞、杜绝违规违法行为发生,而是为了装潢门面,做给别人看,应付上级行检查的。日常工作中,不能拿出时间和精力检查内部控制落实情况,不积极自觉履行内部控制制度,每逢内部控制检查来临,大肆舞弊,欲盖弥彰,抓紧时间补办内部控制手续,甚至在空白的检查记录上签字,检查内容由经办人员填写等。

(五)处罚措施乏力。尽管各金融机构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内控制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责任事故和经济案件仍不时发生,其主要原因是正面要求多,寄希望于人们责任意识的增强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对越权行事、违规操作及弄虚作假者没有具体而强有力的处罚措施,处理问题往往批评教育多,或罚款了事,使一些人在执行内控制度上始终缺乏紧迫感、危机感,更使一些人挺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强化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对于基层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正确的做法是,正视这些问题,县级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都要从维护本辖区金融体系稳健发展的高度出发,共同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逐步加以克服解决。

1.规范制度建设程序,从源头上加强内控制度的操作效力。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现为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要保障制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有一套规范的制度建设程序。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当从规范“立法”程序做起,要明确“立法”权限,对内控制度的修改和制定等要在程序上予以明确,增强“立法”的严肃性与统一性。同时要规范制度建设的“论证程序”,在制度出台前至少经过三道论证程序,即风险论证、合规论证和法律论证。一是由制度制订部门组织风险信息的收集、识别与评估,依据统一的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测算,在制度发布前做好模拟风险的论证与评价,使预防性控制措施落实在各业务制度之中,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二是在内部设立合规部门,对制度制订条款是否符合相应的规章制度、监管要求进行审查,对关联制度的相关性与一致性进行论证,保证制度的严密性。三是要加强制度的法律论证手续,制度的修订要提请法律工作者(如法律顾问)对制度条款进行审查,确保制度的合法性。此外还要规范内控制度的“评价程序”,要着重建立制度执行效果信息反馈机制,由内审部门负责制度的执行评价,提出工作建议,以利于制度的完善和改进。

2.倡导内控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对内控管理的认知程度。内控文化建设是建立内控长效管理机制的一项有效措施,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近几年开展的专项内控制度活动中,无不将内控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开展。就目前而言,我们有必要加强以下几项工作。一要继续加强内控制度教育,积极开展普及内控制度教育,通过学习确保从业人员理解并掌握内控制度,通过知识考试等手段巩固学习效果,做到每项内控制度必学,每位员工必懂。二要继续加强员工素质教育,着重从职业道德、思想文化上促进员工达到规范操作的目的,强调按章办事,引导员工树立责任意识,把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统一起来,以道德素养规范职业行为,达到内控管理的要求。三要合理设置各岗位的内控职责,明确内控责任,在员工工作考核中,要纳入其工作期间内控履职责任评价,对不规范行为要实行责任倒查与“问责”,要将内控执行情况与个人职业生涯升迁相挂钩,以加强在岗员工履行内控职责的责任心,使内控管理成为员工自发的行为。四要建立内控执行评价与激励措施,对员工执行内控的情况组织评价,通过开展内控管理竞赛,评选“守规之星”等活动,激励员工规范业务操作。对积极履行内控制度、在防范风险方面做出贡献的员工要明确奖励制度,增强员工执行内控制度的主动性,使内控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3.加强违规惩治力度,以强制力保障内控制度的严肃性和威慑性。每一次对违规行为的纵容,必将使内控制度的效用削减一分,最终导致内控制度在管理过程中的软弱无力。由此可见,在内控管理上对违规和酿造风险的行为一定要惩戒到位。要加强检查力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内控监督部门要做到“三铁两见”。“三铁”即现场检查铁面无私,落实问题铁证如山,行政处罚铁案不翻;“两见”即每一次检查都要见人(就是处罚人),见钱(就是罚款),并且要把处理人放到主要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把制度缺陷带来的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口前移到风险的源头。

4.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发展战略意义上建立长效风险管理机制。内控建设实际上是对金融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控制能力,是企业发展更加有序而持久的保障。因此,必须将内控管理作为评价绩效考核的核心内容,以此促进长效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一是要从内控管理的角度把握规模与质量的平衡点,如将主营业务结构的合理性、预期波动性等内容纳入绩效考核,着重从业务结构上分析经营风险,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二是要从内控管理的角度核算经营成本,在绩效考核中注重克服各种“散”、“乱”、“险”的经营行为,要保证经营管理目标明确,做到在规范中求发展,而不是在发展中求规范。三是要从内控管理的角度分析风险与效益最佳配比,进而确定目标市场,在绩效考核中突出考核目标市场客户拓展业绩,从而保证企业强劲持久的竞争优势。

第五篇: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是金融机构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就银行机构而言,其内部控制主要包括银行机构内部组织结构的控制、授权授信的控制、信贷资金风险的控制、会计系统的控制、计算机业务系统的控制等。目前,我国银行机构由于制度有待完善、对决策者的决策权和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的控制、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制约等诸方面的原因,内部控制难以全面地顺利实施。为了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业安全稳健运行,各金融机构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内控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一、当前金融机构内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控制应按照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来设置,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完全达到这一要求。

首先,内控本身有其固有的局限,它要受成本效益原则限制。管理层在设置内部结构时,必然要权衡为强化内控而付出的成本和收益。银行在设计制度时受成本的制约,不可能是最好的内控制度,只能是恰当的制度,既要考虑设计的经济性,又要考虑执行时的效益性。如果某项设置投入多而当期并不能带来相应的效益,即使能强化内控,也很有可能会被放弃。

其次,部门之间相互割裂、相互抵触、牵制乏力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会计部门不能制约资金组织部门的资金成本,有可能造成存款“唯量是图”,存款结构越来越不合理,与银行利润目标严重背离。很多银行上下级行各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和监督功能。如按要求计划信息部门可以通过报表、项目电报等监督制约信贷部门,会计部门可以通过账表制约计划部门。但实际操作中无相互协调的责任机制,各部门之间的监督作用未能发挥,甚至出现了通过调整账表来隐瞒其它部门的违规行为,往往造成重大后果后才被发现。

2.银行内部授权授信的控制要求建立合理的以书面形式确认的授权授信制度,按照业务工作程序和授权,健全完善各种审批手续。各级主管要在授权的范围内实施管理,各项权力要在制衡的条件下正确使用。但实际情况往往并未如此。

目前银行采用的多是一级法人下的分支行长负责制,即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由行长负责。行长既是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法人代表;既是银行经营决策者,又是银行经营管理运作的执行人。法人治理结构基本上就是行长一个层次。内控中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缺乏应有的控制机制。行长的个人决策行为、业务行为、责任行为没有操作性强的规范的制度制约。

3.按《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银行机构要建立起科学的银行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点难以做到。

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运用推动了其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风险,向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挑战。现行内控制度很大程度上已不能再适应计算机支持下的银行会计业务,带来诸如计算机技术员和会计业务员权责分工等一系列原内控制度所未涉及到的问题。会计部门缺乏既懂业务又懂微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对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不得力。[!--empirenews.page--] 4.内部稽核监督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现行稽核制度下稽核部门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仅难以实施有效、及时的监督检查,难以真实地向上级行反映情况,而且难以严肃处理违规违纪问题。

稽核力量配备不足,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一些行不重视稽核工作,配备的稽核人员数量少,且有部分是兼职,造成执行者也是控制者的情况,加大了控制难度。

稽核频率偏低,覆盖面不够。稽核部门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全行的业务动作和经营状况,无法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5.现行会计内控制度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且加强会计结算与严格执行制度之间存在矛盾。

会计内控机制应由目标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组成,在内控目标下指导决策系统,制定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按照制度进行具体操作,由监督系统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决策系统,修改有关制度并实施,使得会计内控成为在目标指导下能自我完善、动态循环的有机系统。但许多银行机构以静止的眼光看待会计内控制度,没有认识到内控机制是一个动态系统,对内控中暴露出来的小问题不去主动纠正,不能做到防微杜渐,以至小错酿成大错。

近年来银行经营风险毕露,各行制定了很多旨在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但在一些行中;这些制度的可执行性及执行情况,连很多会计主管都表示怀疑,很大程度上成为应付上级行检查的一种摆设。并且大部分银行制定部门和执行部门不为同一部门,这本身是一项好的措施,但也带来一些弊端,制度制定部门仅考虑制定详尽的各项制度,以避免因内容不全需其承担的责任,有时全然不顾制度的可执行性;而有的制度执行部门对此索性不予以执行,造成有章不循,其结果比制度不全更为可怕。

银行业是服务行业,努力加强和改善银行会计结算服务,方便客户,吸收存款,扩大业务是无可厚非的,但现阶段仍存在银行间的无序竞争,使有些银行对客户过分迁就。如银行临柜人员对票据凭证审查稍严格一点,客户就要投诉,造成临柜人员不敢严格按制度对票据进行审查,尤其是忽视本行收款人账的票据凭证,银行潜在的风险很大。

二、加强金融机构内控的对策建议

在当前银行内控存在的问题中,有些是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才能解决的,有些则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在目前可以克服的。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内控的对策建议:

1.银行要有严格的岗位分工和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使各部门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能相互配合。

一是严格岗位分工,切实根据业务运作的实际要求,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尽量做到分工合理。并实行行内岗位轮换和员工年假制等,使银行每个人员和每项业务都处于被监督、被检查范围之内;二是按照每一项业务至少必须有两个岗位或两人以上参与记录、核算和管理的要求,明确各岗位或员工在业务操作中的责权划分,按各自的工作性质、权限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三是加强业务操作的事后检查,每项业务要求有一名业务主管或专门岗位对该项业务处理的整个流程进行综合把关和全过程的检查,确保各岗位按职责要求正确处理同一笔业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相互促进工作。[!--empirenews.page--] 2.健全银行授权审批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内控。

可借鉴国外的经验,设计一套控制资产风险的授权审批程序,使每一项交易有不同的人进行审查和批准,任何人的权限都是有限的。对各级行行领导的稽核,也可考虑在离任稽核的基础上加上任期稽核,由上级稽核部门执行。

3.加快内部控制方面的电子化建设,使其能够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在银行业现代化、电子化的今天,不能以落后的手段去控制先进的业务,不能靠手工操作去检查计算机系统,必须掌握、运用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才能适应内部控制的需要。具体而言,一是要运用计算机对本行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检查;二是要建立起一套先进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实现内部控制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用现代化手段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本行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监督检查,在计算机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建立授权明确、职责分明的多人多部门分工责任制及严格的核对检查制度,建立完善的文字记录制度。在软件开发中,业务处理程序设计时,要将制约、监督等风险控制功能融人其中,使操作人员必须按职责权限和有制约的规范的操作程序才能进入系统处理业务,防范技术风险和计算机犯罪。

4.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稽核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

实行对法人代表负责的内部审计稽核管理制度,即建立总行审计稽核委员会作为稽核系统的最高组织,直接对总行行长负责;建立总行统一领导下的分支行总稽核负责制,直接对上一级审计稽核部门负责。充实稽核人员,不断提高稽核人员素质。安排熟悉金融法规和制度规定,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从事稽核工作,并保证对其实施继续教育和培训,使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能长期满足稽核工作的需要。

5.增强会计内控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在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要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从而使各制度间有机联接,成为一个既相对稳定,又能随控制环境、控制对象及控制目标等变化而能动适应、自我完善的整体,形成内在合力,从系统性深化内控机制。

下载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兴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 要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不多,更多的是依靠从业人员的素质来实现有限的内部控制。兴业银行亦是如此。多年以来,兴......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 要 内部控制制度指的是单位或者组织为了保护内部物资的安全和完善,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而制定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程序。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不断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探究深化,旨在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在实......

    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思考

    目录 一、农信社内控现状„„„„„„„„„„„„„„„„„„„„„„„1 (一)合作制有名无实„„„„„„„„„„„„„„„„„„„„„„1 (二)所有者不到位,形成事实上的......

    《金融机构反洗钱实用手册》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金融机构反洗钱实用手册》 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一、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一)概念 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是指金融机构根据其经营管理体制和自身经营特点,将国家反洗钱的相关......

    稽核评价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状况

    稽核评价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状况 按语: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民银行曾经组织了“中国金融稽核监督研究会”,该研究会主办过一个月刊,名为《金融稽核监督研究》。这个月刊编辑了......

    微型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微型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农户联保贷款的视角 一.前言 在金融市场上有一种说法,现代金融机构“嫌贫爱富”,这一说法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农村是现代金融服......

    企业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企业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众所周知,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和发展是企业成本管理绩效有效的提高的根本保障,与此同时,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