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我国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专题
浅谈我国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十七大学习报告体会
摘要
本文从中国以往的农业现状入手,简单的分析了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并联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现今中国农业提出新的政策和方针,如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滞后也引起了国家的积极关注,给农民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都投入了更多的支持。
那么,应怎样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呢?
二、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从农业的经营模式看
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这是中国上个世纪制定的政策,一直延用至今。无可否认,这种政策在制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这种模式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走向困难。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物价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这就要求农业的经营策略要全局考虑,制定合理的生产结构,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及时改变生产的品种和数量,经得起市场的跌宕起伏。而小农经济经营模式下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来决定生产什么,而且产品非常单一,结构很不合理。这样可能在短期内收益会比较明显,但是由于盲目的大量的生产,该产品的市场很快出现饱,价格迅速下降,收获不到好的收益后经营者们只能又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经营新的目前市场上走俏的产品,再次走上追逐—>失利—>转营的怪圈(其实转营也不一定就能获得好的收益,因为农业的生产周期通常比较长,等到转营后有产品产出是时候那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了)。这严重影响了本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长期还会影响生产者生产的积极性。
(2)从生产过程看
中国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还停留在粗犷的低级阶段,科技的投入很有限,导致中国农业面临以下尴尬局面。
首先,农业产品的产量不稳定,经营者靠天吃饭。农产品的产量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很大,而目前经营者的技术不足以趋利避害从而达到稳产,往往就是风调雨顺是年份产量好,收入相对就高,反正不然。上面提到:大年的时候所有的经营者都获得大丰收,但是供大于求,价格上不去。小年时候收成又不好,所以,经营者辛苦一年下来,除去大量的化肥、农药等的投入后,最终能落入经营者口袋中的钱就不多。
其次,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中国目前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还很低,特别是西部一些地区那就更是如此,生产率自然就难以跟那些农业发达国家的相提并论。生产率低带来的问题就是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还有,由于生产技术粗糙,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使得我们的农产品在质量上也得不到保证,从农产品农药超标的报道的频率就可见一斑。在市场经济前提下,产品性价比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品占有市场份额的多少。据调查:我国果品中优质果仅占总产量的40%左右,能达到礼品果标准的产品只占总产量的5%左右,大量为中下等果,特别是外观更差。又据调查:进口苹果平均到岸价格大约为3.90元/公斤,柑橘为4.00元/公斤,香蕉为1.90元/公斤,与我国同类水果批发价格水平相当,但整体质量明显要高。价格差不多,质量比不上别人,为求得生存我们的产品必须以更低的价格才能卖出去。其实,目前市场上进口水果的零售价是同类国产水果的2倍甚至更高。
最后,就是农产品的存储和保鲜的技术问题。这影响了我们的产品市场的开拓,销量难上新突破。
(3)从营销策略看
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往往只顾大量盲目的生产,而不参与生产完成后的销售问题,造成产销脱节。这样生产者就不能及时的掌握市场的信息,根据市场细微的变化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有时候产品的滞销不是因为供求失衡的原因,而是营销策略的问题。
传统的经营者忽略的还有品牌形象是树立。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就是一分巨大的无形资产,是销售量的一个好的保证。然而农产品市场上还难找到很受消费者青睐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一定地位的本地农产品品牌,即使有,很有可能又出现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把好质量关,从而导致品牌形象的下降,自己砸自己的招牌情况。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农产品市场上交易多数都是初级产品,没有注重产品的价值的进一步挖掘——缺少对产品的深加工。对产品的深加工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自身的附加值,更加可增加产品的多样性、拓宽市场、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农业道路与十七大
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来提高农业效益。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有2.5亿左右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举办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议
1)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2)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3)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09710 张梦雨
参考文献:
【1】新华网 《十七大报告解读》
第二篇: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姓名:林海英学号:211211118专业班级:工程管理2班
关键词:中国特色、现代化、形势、体系
摘要: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实现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的预期目标,很重要的一条是必须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这既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重大任务。必须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紧紧围绕“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这一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破除体制和观念障碍,大胆探索实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成效。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部署,我们应充分认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形势,深刻把握内涵实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一、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形势
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四化同步”发展,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工农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但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成为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和短板。目前,农业劳均GDP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
5、第三产业的1/4,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效益低,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不仅影响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会削弱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实现现代化建设大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业。新阶段,需要更加关注“四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利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给农业现代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依靠工业化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依靠信息化来加大科技支撑,增强市场竞争
力;依靠城镇化来吸纳转移人口,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促进现代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四化”同步打下坚实基础。
2.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求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和消费水平提升,我国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将达到1.4万亿斤,而且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仍不稳固,一方面是农业的基础薄弱、物质装备水平不高、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不强、劳动力素质较低,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另一方面,农业的粗放式发展又伴随着耕地和淡水资源紧张、投入品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发展质量不高、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不断凸显。要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满足人民群众吃得好吃得安全的利益诉求,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注重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走出一条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3.融入全球农业一体化,要求增强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全球农业产业分工深入发展、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给我国农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出口优势农产品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益,适度进口农产品弥补了国内农业资源要素的不足;另一方面,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生产成本的持续上升,使农产品进口规模增加、品种增多,农业产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不断增长,2013年,农产品进口额达到1180亿美元,逆差509亿美元,我国农产品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20%。新阶段,需要更多地从全球范围思考我国农业的战略定位,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4.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加快调整,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深刻影响。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6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超过1.6亿,如何应对日本等国家出现过的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
民老龄化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生产仍然受到高度细碎化的小农经营模式制约,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抵御日趋复杂的市场风险,必须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同时,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体系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内部机制创新和外部环境改善,着力构建和强化支撑体系,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保障。一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实现形式,进一步明确农民土地财产权能。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主体地位,积极稳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三是加快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
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适应农业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趋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夯实第一产业发展基础。根据农业资源禀赋,积极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种养业。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机制造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积极发展食品、医药等产业,以及加工装备、农机装备制造业等。三是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着力发展生产环节服务业和流通环节服务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价值和竞争力。
3.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体系。物质装备体系是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硬件支撑。一是大力推进机械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突破丘陵山区和设施农业区等特殊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瓶颈。二是跨越式发展农业信息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市场营销等领域和环节的信息化,使现代农业朝着信息农业、精准农业方向发展。三是加快用物
联网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标准化生产、智能化作业、精细化管理,真正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4.现代农业制度保障体系。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软件支撑系统。一是现代农业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健全完善投入、补贴和价格三大核心支持政策,不断强化农业政策支持力度。二是现代农业法律保障体系。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制度化、法律化,尽快制定《农业投入法》。加强农业产业安全保护立法,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三是现代农业金融保险支持体系。创新金融支农政策,重点发展面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农业保险风险保障水平,增强现代农业抗风险能力。
三、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
着眼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适应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针对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应着力完善以下政策措施。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农田污染治理工程,开展农田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南方丘陵山区重点搞好山坪塘堰清淤改造和末级渠系建设,平原粮食主产区重点抓好小型泵站等提灌抗旱设施建设,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重点建设节水灌溉设施。改善相关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电网改造、乡村道路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实施高产种业科技攻关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围绕提高农产品产量开展科技攻关,努力培育出更多类似超级稻这种突破性的高产品种。实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工程。以机械化为载体,深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对薄弱环节和技术瓶颈开展科技攻关,集成组装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发工程。着力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节地、节水、节药、节能和节劳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完善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制度,与农户承包地面积挂钩,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调动普通农户种粮积极性。设立粮食规模经营补贴,与实际种粮面积挂钩,重点向种粮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调动规模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构建价格支持体系。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确定并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保持粮价合理水平。探索建立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和差价补贴制度,保障农民务农种粮收益。加大产粮大县奖补力度,调动主产区抓粮积极性。
4.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针对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定扶持政策重点。发展初期帮助解决信贷担保、基础设施、土地流转、设施用地等问题,成长成熟阶段帮助解决质量安全、品牌建设等问题。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要加强监管,坚决禁止非农化,对非粮化行为也要加以引导。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确立新型职业农民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使农业成为“进入有要求、经营有效益、收入有保障、职业有尊严”的行业。建立高素质人才回流农村机制。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5.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重点实现以下突破。健全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强土地物权保护,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分离机制,完善继承、转让和退出机制。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改革,支持发展各类为农服务组织,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服务,加快构建多元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创新农村抵押担保机制,探索开展大中型农机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试点。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总之,只要坚持不解地加强新型农业基础地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这一目标要求,是适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转变的过程逐步完善起来的,是对农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五个方面有机统一、密不可分。准确把握这个目标要求,并落实有效措施,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顺利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2014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中国发展观察》
第三篇: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
彭海红
1992年春天,88岁高龄的邓小平前往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在邓小平的一系列谈话中,有一问题很重要,却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1月18日下午,在长沙火车站,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向邓小平汇报说湖南在大灾之年仍能夺得农业大丰收时,邓小平说:“这样的大灾害,不要说第三世界国家受不了,就是发达国家也受不了。只有我们中国,依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战胜这么大的灾害。”1月23日上午,邓小平在珠海询问过广东农民的收入情况后又说:“去年受了这么大的灾,没出大问题,我们承受得了,而且解决得很好。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邓小平两次谈到了我国农业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一问题,足可见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我国农业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也正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之所在。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学术界对现代农业的界定不尽相同,但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为重要标志,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化的大农业。
有学者指出,我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40%),且耕地规模狭小、耕地质量较差,其中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不利
于推广农业高新技术。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城镇化率可达到70%,这意味着在短短20年中,将有3亿多人从农村进入城镇。即使如此,仍然有四五亿农民生活在农村。这样的现实,决定了我国不能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补贴、高风险的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必然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社会化大农业。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根本不能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所要发展的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这说明,我国所要发展的现代农业至少应该具备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营形式、现代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的农民等几个要素,并体现出较高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较高的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等几个重要特征。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的转变。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家庭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就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统一经营要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当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至少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二是,在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同时,也应尊重当地农民意愿,允许土地向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允许他们探索适合当地条件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形式;三是,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分散的小农户在生产经营上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对接,也是提高规模化经营程度的一种有效途径。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基础最好且最重要的内容与层次之一,在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无论是促使家庭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还是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统一经营能力,都离不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使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从而在发挥家庭分散经营活力的同时更好地体现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更好地顺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
二、集体经济制度是农村的根本经济制度
正是在深刻认识到一家一户小生产局限性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将土地私有化基础上的小生产改造成为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化生产。尽管后来遭遇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巨大挫折,中国农民却由此走上了由落后的、分散的小农逐步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转变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农业集体化的制度成果即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却保留下来,并且成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制度基础。
在农村改革之初,邓小平支持农民对包产到户的探索和实验。但是,他却始终认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最终方向是集体经济;认为,农业“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1980年,针对有人认为实行包产到户会影响集体经济的顾虑,邓小平指出:“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也还是生产队。”这说明,邓小平此时还是认为,农业集体经济活动的主体是集体,而非单个的农民。到了90年代,邓小平多次强调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两个飞跃”思想是邓小平根据我国国情和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步骤进行深入思考而得出的重要结论。他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农村会在机械化水平、管理经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集体收入等四个方面为农业集体化、集约化创造条件。到那时,目前搞包产到户的地方,形式就会有发展变化。这种转变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产发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
众所周知,江泽民也十分重视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认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他在一次视察中曾说过,从长远趋势来说,农村生产力发展了,社会化分工和科学种田的水平提高了,农民群众要逐步走上新的集约化、集体化道路上去,这是农村发展的大方向。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且强调,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这说明,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集体经济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
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制度保证,是开展党的农村工作的制度基础,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重视和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切不可无视甚至诋毁、边缘化农业集体化留给我们的这项制度遗产。
三、发挥集体经济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危险。目前,广大农村“有村集体,而无集体经济组织;有集体经济组织,而无集体经济实体”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全国农村经济情况统计调查,到2009年底,全国62万个行政村中,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只有25万个,仅占40.5%。据农业部相关资料,2006年,有集体经营收益的村为258813个,仅占汇总村数的43.1%,比2000年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根据2009年全国农村经济情况统计,2008年、2009年分别有41.8%和46%的村集体有经营性收益,而其中缺乏有集体经营收益的统计。
也正因为如此,当提到农村集体经济这一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有人问:“农村,还有集体经济吗?”国内外一些学者也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过程看作是“去集体化”的过程或者“非集体化”的过程。
其实,在全国已有不少高水平集体经济的农村。无论是在东部沿海(山东省烟台市南山村)还是西北边陲(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在彩云之南(云南省昆明市福保村)还是白山黑水之间(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在中原腹地(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临颍县南街村等等)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都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代表。就在自然条件及其恶劣的、普遍认为适合搞家庭经营的西藏地区,也开出了集体经济的奇葩(西藏那
曲双湖特区嘎措乡)。这些高水平的集体经济农村,遍布大江南北,犹如星星之火,闪耀在中国大地。它们为中国广大农民树立起了一面面旗帜,指引着共同富裕的方向。
集体经济作为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而且,在有的地方具备了现实可能性。在有条件的地方,中国共产党应该抓住时机,积极引导和领导广大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当然,当前发展集体经济,并非强制性地实行生产资料的“一大二公”和“大呼隆”,而是根据各地实际,在加强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努力。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国广大农民才能继续牢固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才能够战胜各种不可预料的农业风险。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的时候,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这一角度,呼吁人们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希望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公平对待农村集体经济,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希望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早日迎来发展的春天。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 助理研究员
第四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宋洪远
1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农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探索
自1949年以来,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要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党和政府一直在进行探索和实践。
早在1949年12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农业生产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就首次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他在1961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又明确提出要有步骤地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近30年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会议文件不仅拓展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并且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政策和措施。
1998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在江苏、上海和浙江考察工作时提出:沿海发达地区要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力,建设发达农业,争取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都对现代农业建设做出了部署和安排。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上述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首次明确回答了什么是现代农业、怎样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二、当前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国农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的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农业功能的拓展和深化,表明我国农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发展的角度看,新阶段农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有1 宋洪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该文是作者在2007年CARD、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现代农业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
如下3个方面。
1.资源约束。中国人多地少,目前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据估算,今后20~30年,仅住房和工业建设用地就需要8000万亩左右。人增地减,解决吃饭问题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水资源匮乏状况更加严峻,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平衡,80%以上的水资源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淮河以北地区占有的水资源不到20%,不少地方不得不超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越来越低。干旱和缺水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地区农业发展的“瓶颈”。
2.市场约束。过去中国农产品供不应求,农业基本不存在市场约束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急剧下降,食品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小,并且从“吃饱”转变为“吃好”。2005年,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了36.7%,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了45.5%。同时,农业的国际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进口冲击已显现出来,而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潜力还难以发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农产品的进口冲击加大,2005年大豆进口量2659万吨,已超过国内生产量;棉花进口257万吨,已占到国内需求量的40%。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使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加大。农产品进出口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多年来的贸易顺差转变为连年逆差。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预示着市场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突出。
3.体制约束。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国的农村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并未消除,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还存在许多体制障碍。以前农业对工业化的贡献主要来自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现在农村对城镇化的贡献则主要来自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以及资金的外流。据有关部门测算,1987~2002年,仅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就从农民手中获得土地净价差收益14200亿元以上。由于给农民工的工资较低,仅此一项2002年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就达5200亿元左右。到200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的农村存款大于贷款11378亿元。虽然这些数字在测算方法上不一定科学、测算结果也不一定准确,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民对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贡献。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资金、土地、物资、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由农业流向非农产业,由农村流向城市,这是工农和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深层原因。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和政府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和任务。
三、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为了切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
策和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取消农业税费
从2000年开始,国家决定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以规范的农业税取代以前名目繁多的农村税费项目。2000-2003年,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和“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的内容,农村税费改革由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开。从2004年开始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到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费。至此,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屠宰税等各项税收,用于乡村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乡村道路等的各项收费,公益金、公积金、管理费等共十二项税费全部取消,结束了2600年来农民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农业生产进入无税时代。
(二)增加农业生产补贴
为支持农业生产发展,从2002年起,中央财政对农民使用优良品种给予补贴,补贴范围从大豆扩大到2004年的小麦、玉米和水稻。从2004年开始,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他地区也对本省(区、市)粮食主产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2005年,增加了对牧区的奶牛良种繁育补贴。2006年,再增加了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接补贴。2007年,又增加了油料生产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同时,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实行奖励补助政策。
(三)加强农业设施建设
为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现代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试点规模和范围;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乡村道路建设工程;制定有利于农用工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发展新型农用工业;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为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五)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实施优质粮食产业、种子、植保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发展健康养殖业,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支持“一村一品”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六)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村市场体系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水平;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采取鼓励扶持措施,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
(七)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发挥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切实保护农民工权益;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人员培训制度,提高服务能力。
(八)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大农业和农村资金投入的政策和措施。中央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信贷资金投放结构,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农村。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资金投资现代农业。
(九)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深化以乡镇机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为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搞好农村水权制度改革,推进农垦体制改革等。
(十)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为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要把握一个关键,要从实际出发,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模式;其次要突出一个重点,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三是探索一个途径,强化农业基础,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开发和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占有水平较低,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一方面,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建设现代农业也必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还要顺应农产品总量需求增长、结构需求多样、品种需求优质的要求,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拓宽农业的发展领域。
(二)要以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引导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
我国农户众多,经营规模较小,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健全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据举措。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设施农业,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
(三)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利用率较低,环境压力增大。建设现代农业要下大力气转变发展方式,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特别是要注意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节约用水,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要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为支撑,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受到二元体制的束缚,要素资源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五)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现代农业建设的模式和途径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资源秉赋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建设现代农业的起点高低不一。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建设的不同模式。要立足本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建设重点,循序渐进,不能简单地搞一种模式和实行一刀切。
第五篇: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的“瓶颈”约束研究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的“瓶颈”约束研究
摘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八大“瓶颈”约束:(1)人口众多与耕地面积锐减的矛盾;(2)农业总产值低与农村劳动力众多的矛盾;(3)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吸纳能力较弱的矛盾;(4)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低、土地零碎化严重与农民渴望增收的愿望相矛盾;(5)农村壮劳力的大量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矛盾;(6)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种粮积极性低的矛盾;(7)粮食供给与需求的矛盾;(8)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与农业战略地位不相称的矛盾。由此提出四大应对措施,即转变思想观念,把农业发展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入比例;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国; 农业现代化道路; “瓶颈”剖析; 对策研究;
Abstract: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specialty today is confronted with eight “bot-tleneck” restraints: a.the great number of people versus the increasingly decreased land to plow; b.low agricultural output versus too many laborers in villages; c.the shit of many farm laborers versus the weakness in receiving them in cities and towns; d.low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serious situation of a great amount of small pieces of land versus the desire to secure harvest among farmers; e.strong farm laborers shift to the cities versus the building of modern agriculture; f.the security of state grainprovision versus farmers' slight desire to grow grain; g.grain provision versus its demand; and h.the weak infrastructure in agriculture versus its high strategic position.The writer proposes four ways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namely,to change the conception and regard agricultural growth as one of the keys in the whole strategy of the country; to transform its growth patterns and establish farmland fluidity patterns; to 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building and raise 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to enhance its comprehensive productivity and raise its competiveness.Key words:China; Road to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ottleneck” Analysis; Policy Studies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化。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出发,既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又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充分反映了中国的具体实际。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农业发展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过程中,这必然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冲击逐渐凸显,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各种矛盾的挑战,农业发展将经受新的考验。
一、阻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八大“瓶颈”
1.人口众多与耕地面积锐减的矛盾
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与农村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据统计:1996年我国人口为122389万人,到2005年人口增加了8367万人,达到130756万人。但与此相反,耕地面积却在大量减少,1996-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25亿亩,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我国人均占有土地仅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58,加拿大的1/48,俄罗斯的1/15,巴西的1/7,美国的1/5。1998-2001年我国耕地面积还保持在19亿亩以上。由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工业园区、房地产、大学校园等对土地的大量占用,从2002年开始农村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到2007年耕地面积已经接近18亿亩的红线。据悉,全国已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2]。由于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党中央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不得不非常严厉地提出“坚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这一战略决策。
2.农业总产值低与农村劳动力众多的矛盾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偏差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1978年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占了28.19%,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却占了全国总就业劳动力的70.5%,到2000年农业劳动力下降到50%,但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却下降到15.1%,偏差值为34.9个百分点。
3.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吸纳能力较弱的矛盾
我国从总体上看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4.9%,城镇人口达到5.9亿人[4]。但是,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看,转移的速度和数量并不理想。20多年的不断转移,到2006年我国已有1.2亿左右的农民工群体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5]。2007年基本稳定在1.2~1.25亿左右,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已有2000万左右的农民工失业[ 4.农村劳动生产率低、土地零碎化严重与农民渴望增收的愿望相矛盾
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土地的零碎化现象十分严重。我国土地细碎化问题是随着“分田到户”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施行后出现的新问题。目前,中国农户数量巨大,有2.3亿户,平均每个农户占用耕地规模仅为0.5公顷,相当于韩国和日本的1/3,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
5.农村壮劳力的大量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矛盾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存在既“过剩”又“短缺”的现象,过剩是指总量的过剩,短缺是指结构上有技术、有能力的壮劳动力的供应严重不足。我国近几年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特别是向城市转移趋势加强,出现了两个不协调的现象:一是农村土地撂荒现象严重。二是青壮劳力投入严重不足,这是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障碍。
6.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种粮积极性低的矛盾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不仅是一种具有基础性和公共性的特殊商品,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在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粮食、能源、金融)中粮食安全居于首位,某些西方大国把粮食作为控制其他国家的重要手段。中国作为一个发展转型中的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脆弱。
7.粮食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粮食是基础性的准公共产品,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物资,是保生活、平物价、稳民心的关键商品,涉及千家万户,具有“放大”效应和连锁反应。我国粮食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呈下降趋势。二是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三是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四是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偏紧。8.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与农业战略地位不相称的矛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我国现有灌溉面积9.28亿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8.68亿亩,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6%,但却生产了全国总产量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可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才能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才能为建设粮食核心产区和开发粮食后备产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破解农业现代化发展“瓶颈”的对策研究
1.转变思想观念,把农业发展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
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被长期实践所证明了的一条真理。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经济社会发展都无不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过去我们对农业的认识仅局限于对其基础地位的认识,没有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充分反映出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取决于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深刻地认识农业的地位,绝不能把农业当作垫背产业,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农业放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
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突破资源“瓶颈”的有效方法,也是现代化农业的根本要求。第一,积极推行农村土地入股,使土地资本化,让农民向土地要收益。因此,国家应当大力发展农业股份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并通过有效的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土地的集中使用,政府应当把更多的补贴经费用于规模化生产,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第二,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使农村土地流转有序进行。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入比例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第一,农村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第二,农田水利设施。第三,农村能源设施。我们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农业公共财政投入的增长率不能低于全国基础建设支出增长率的17.57%,其用途主要是: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改善和发展生态环境,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成长。
4.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竞争力
第一,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当前,我国农村应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培养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连接起来,形成有机的产业链。第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农业支出保护制度,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我国的公共财政应向农村倾斜,建立健全农村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国家应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增加对种粮大户的补贴,提高补贴标准,进一步完善重点粮食品种的保护价收购制度,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第三,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农业科技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目前发达国家80%的农业收益来源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第四,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必须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村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保障。
总之,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党的十七大为我国农村发展指明的方向。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破解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改革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机制,创新农村改革思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主体的综合能力,用一系列制度保障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聂振邦.世界主要国家粮食概况[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2]孙志强.不容忽视:农业是永恒的基础产业[N].中国信息报,2008-07-18.[3]陆学艺.解决好三农问题亟需农村第二步改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7).[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我国城市化率达44.9% [N].人民日报,2008-11-17.[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6]陈锡文.08年约两千万农民工因金融危机失去工作返乡[DB/OL].[2009-02-02](2009-03-15).中国网,http: //news.[7]倪洪兴.强化农业保护体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