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立校科研兴校
文化立校科研兴校
——解读萧县师范附属小学“特色办学”之路
萧县师范附属小学是一所局属小学。现有32个教学班,2300多名学生。在新课程改革浪潮推动下,该校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目光前瞻,鹄立潮头。积50余年办学经验,以武鹤校长为首的校领导班子在县教育局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定坚实基础”的办学理念和“夯实基础,注重特色,全面育人”的办学目标,并由此实施“文化立校”、“科研兴校”两大战略,走特色办学之路。这是校长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关键所在。采访中武鹤校长阐述了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去丰富德育的内涵,以文化提升办学品位,以文化造就学生美好未来,以及以科研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以科研提速新课程改革的进程等思想,使记者深有领悟。科学而前卫的办学思想和开拓创新的教学实践,让萧县师范附属小学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品牌办学的成功之路。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示范家长学校”、“宿州市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示范学校”、“县教科研先进单位”及“县写字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多措并举,创建书香校园
武鹤校长多年来致力于文化立校与特色兴校的完美统一,以文化创特色,以特色强文化。创建书香校园、文化校园,让学生在浓郁的 1
人文环境中思想得到熏陶和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具体措施是:
建立三级图书网。一是学校斥巨资改建扩建图书室、阅览室,购进大量适合少儿阅读书籍。二是每个班级都建有“图书角”,师生共同捐书充实班级图书角。三是号召家长购书建立“家庭小书屋”,让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能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
落实读书时间。仿效古人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读书,确定每周一、三、五午间和周一下午第三节课为读书时间,共享读书之乐。
以活动促读书。一曰设立“读书作业”,如“佳句摘抄”、“美文赏析”、“读书笔记”,绘制读书简报,定期展示评比;二曰创建 “书香班级”,营造比学赶超读书氛围,三曰“以赛促读”,开展演讲比赛,讲故事大赛,征文比赛,促进读书;四曰创设阵地,倡导读写结合。创立了“艺苑文学社”,创办了《艺苑文学报》,鼓励学生笔耕不辍。不少学生的文章在《作文大王》、《快乐作文》、《小学生作文选刊》、《故事会》、《作文报》等报刊上发表。五曰创新活动,例如开展“经典诵读”,成立“少年红学会”。举办“名人故事交流会”、“赛诗会”、“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活动。
以读书活动为契机,以文化立校为指引,该校读书活动工作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书法育人树立写字特色
汉字,既是汉语言交流的工具,又是中华灿烂文化的载体。该校选择“写字育人”为办学特色,就是把育人之道,寓于书法教育之中,教学生“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指导学生从小就要“认真写字,诚信做人”,告诉学生“字如其人”的道理。
首先提高教师的写字技能和书法素养,学校为教师举办书法专题讲座,要求中青年教师每天“三个一”,即写一篇钢笔字、一篇毛笔字、一板粉笔字。每周一次集中讲评、辅导、示范,定期比赛、展览、奖励。通过书法教研,探索出“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五步书法教学新模式。五步教学法环环相扣,步步递进。通过反复练习,学生熟练掌握了写字的要求和技巧。
其次,指导学生持之以恒,练字养性。每周开设一次专门写字课,通过教室闭路电视进行指导。每天安排20分钟写字小课,配以旋律优美的古筝名曲,让学生心静如水,进入空灵专一的书法境界,投入到写字中去。写字课有教材、有作业、有讲评。学生在勤奋练字过程中,陶冶了情操,增长了智慧,净化了心灵,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第三,教育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注重学会观察,学会专注、学会欣赏,学会感悟。每年庆“六一”书法展示活动中。许多家长和孩子们同台献艺,现场挥毫泼墨。最让记者感动的是,该校从“写字”出发,以“立人”为落脚点;以书法为载体,着眼的是德育内涵;开展写字活动,实施的是“文化立校”、“文化强校”的发展战略。近200名师生书法作品在县以上大赛中获奖,学校两次荣获“写字特色学校”称号。
科研兴校推进课程改革
萧县师范附属小学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坚持走“科研强师,科
研促教,科研兴校”之路,在教改浪潮中激流勇进,在新课程改革中扬帆领航。
该校成立了课程改革与教科研领导小组,建立了有关制度,提供了必要的设施和足够的经费,以超前意识,锲而不舍的精神开展教科研活动。通过课程改革和教科研活动,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他们的做法是:
A、构建教育科研网络,成立学校教科组。目前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常识等七个教研组。
B、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实行“四个一”即每天学一点,每周摘一点,每月写一点,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或者心得、反思,教学片断等。
C、创新集体备课模式。
(一)学校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视为各项活动的重中之重。集体备课每三周循环一次,每次研究一种课型。创设了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第一周初备;第二周集体交流,形成教案;第三周上课,评课,修改教案,个性调整,付诸实施,反思。记者认为,这种模式,既有利于集中智慧,集思广益,又具备个性化、特色化的特征,达到了“时间化在集体备课上,功夫显在课堂教学上”的效果。
(二)开展推门听课。他们听推门课的一般程序是:“一听二看三访四评”。即一听课,二看教案,三访谈学生,四评课。通过“一听二看三访四评”的推门听课,他们不仅了解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班级建设情况,更能通过他们掌握的丰富信息找到教师课堂教学及专业化成长中的共性问题,并通过校本教研的方式来解决问
题,达成教师及学校的双赢发展。记者了解到在宿州市教科研工作互查互学活动中,该校的集体备课模式得到领导和专家们的肯定与好评,并多次在市、县教科研工作会议上交流推广。
D、课题研究取得成效。2005年《小学写字教学与实践》、《怎样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等两个省级课题均已结题,并获得了优秀成果奖。2009年该校语文组申报的“语文教学困难儿童的特征、成因及其干预的研究”课题被列为省级研究课题,数学组申报的“新课标后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被列为市级重点研究课题。目前,两课题研究进入冲刺阶段,预计明年均会圆满结题。
E、师资培训措施给力。运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培训,自主式培训,互动式培训,专题式培训,案例式培训,观看《课堂实录》等多种形式培训教师。通过学习培训,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业已形成,拥有省、市骨干教师,市、县教坛新星,县级教学能手共40多人。有30多位教师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有50多篇论文公开发表。
F、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纵观萧县师范附属小学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机制已经形成。通过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被学习”的状况已经彻底改观,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主旋律。在活泼、灵动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智慧得到激发,思维、表达、交际等多种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经过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团结拼搏,无私奉献,一所“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正在“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绽放异彩!
第二篇:常规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
常规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
夏津县香赵庄镇中学
周传杰
2014年4月20日——27日我有幸参加了德州市中小学校长提升工程杭州第二期研修班,在杭州市德胜小学跟岗学习了一周,10月份作为初中校长再赴杭州,在杭州拱宸中学、文晖中学跟岗学习了一周。跟岗学习期间,我们虚心向跟岗学校领导请教,真诚与学校教师交流,潜心观察学校常规,细心体验名校内涵。学习时间虽短,但感触颇深,收获很多。
2015年8月11日,我县中小学校长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会召开。会上分别听取了新盛店镇中学韩振周校长赴临沂商城实验学校跟岗学习(2014年8月我也曾听过临沂商城实验学校王清群校长的报告),苏留庄镇中心小学刘朝霞校长、南城镇乔官屯小学秦环校长、第四实验中学任士行校长赴杭州学习的心得及经验介绍。角度不同,感受又有不同。
一、名校印象
杭州之行,几所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鲜明的办学特色、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科学规范的管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校园环境优美,办学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
杭州几所学校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校园绿树成荫,景色怡人,如同一座座袖珍花园。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一石一木,一花一草,处处彰显文化气息。德胜小学的办学宗旨是“万物育德,人
以德胜。”德育教育,特别是《小学生道德三字歌》成为该校最鲜明的特色,更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得以传承。杭州拱宸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教育最伟大的成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校文化是“桥”文化——真诚沟通、赢得信任、有效工作、结果美好。文晖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我的路是最美的”——“文晖路”,一条长长的铁轨,九块寓意深刻的站牌——相遇、渴望、约束、云端、自我、男子汉、选择、创造和光明。不同的站牌,代表着学校对于孩子们不一样的要求和期许。一校一品,各具特色。
2、社团活动丰富多彩,锻炼了学生能力,陶冶了学生情操,突出了特色。
我们所到的杭州市几所学校,社团活动都搞的有声有色,所有社团都是学生自愿申报,人人参与,让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学到知识,培养了能力。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因“师”制宜立项设团,设立“校园吉尼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就幸福的人生。拱宸中学、文晖中学的社团及文体艺活动也各有特色。
3、全员德育促管理
● 德育目标:
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
良好的校风影响学生;
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
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
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
● 抓关键节点,如开学典礼、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智慧迎考、中考百日誓师、毕业典礼等。
● 全员德育,对问题生实施“德育导师制”。
4、科研课题提水平
● 各校设立科研室
● 名师工作室——赵群筠工作室
名师课堂——语文突破“作文”和“阅读”,英语以“读”促“写”,数学以导学为抓手,科学以实验为抓手。
● 科研、校本培训、教研三位一体,“把一件事情做好”。
把问题当课题;
大课题带动,小课题收获。
● 课改志愿者
●“发展群”交流,群本教研——改进长假作业的研究与行动。
二、我校现状
2012年10月,我们镇中学和镇中心小学搬进了同一座校园,同一栋教学楼。这好比一家住着两家人,给教学、管理、校园建设带来诸多不便。2013年8月,两校合并为全县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我校现有在校生2027人,教学班36个;其中初中部在校生759人,教学班14个。教师83人,其中本科学历46人,中学高级职称26人,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1人,市县各类模范60多人;
30——50岁教师60人,30以下12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
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的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教学楼、综合实验楼,比肩挺立。教室宽敞明亮,冬有地暖,夏有电扇。现代化网络教室、多媒体演播教学播放室、阅览室、实验室、音乐舞蹈室一应俱全,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全县领先。学生宿舍八人标间,学生餐厅干净整洁。全塑胶操场,全县同类学校第一。整个校园设计合理,布局得当,花木扶疏,绿草如茵。白杨、青松、榕花树,绿叶婆娑;四季花圃、文化长廊,赏心悦目。校园大方美观,生机勃勃。学校教学设备领先、教学质量一流、育人环境优美的特色,逐步使之形成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
我们也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像学生家长会、庆三八妇女节、体育节、学生书画展、法制报告会、中考备考会、庆六
一、教师节文艺汇演、开学典礼等等。
2014年中考,我校由原来的全县总评倒数第三,一跃成为全县乡镇中学第三名。2015年中考再上一个台阶。
三、发展思路
1、常规立校,认真落实双抓双促一建设。
(1)抓好课堂教学的精细化管理,突出精讲多思,精讲精练,突出学生“思”和“练”的积极性。
突出学生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听、说、读、写、议、练等多种感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2)抓好习题、作业的精细化管理。
教师要注重“下水”做题,并将其纳入常规检查。作业布置要求有针对性,能够揭示规律和方法,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坚决杜绝机械重复性的作业,目的性不强的作业。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切实把学生过重的课外作业负担减下来。
(3)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规范对教师的评价标准
我们将通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科学量化分析,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指导和督促,同时将评价结果用于评优评模等各种活动中,激励教师争先创优,不断超越自我。
2、科研兴校,促进教师发展
● 为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周忠莲老师设立名师工作室,组织5人团队,引领教师成长;
● 加强数学、物理学科基地建设,铺设教师成长平台;
● 加强校际交流,走出去请进来;
● 设立科研室,制定计划、制度,把教育教学问题当作科研课题,科研、校本培训、教研三位一体,“把一件事情做好”,积极申请市县级科研课题,力争省级课题,以实现大课题带动,小课题收获。
● 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改,探索高效课堂新路子。
3、文化强校,树立学校品牌(1)提炼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以良好的校风和学校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体现学校特色的人文氛围。学校文化生动的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显学校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品位、提高办学质量的一条必由之路。
我校有一棵合欢树(我们当地称绒花树),植于1958年,为第一届学生所栽,可以说它承载着一代一代香赵莘莘学子的精神寄托、母校情怀。我们与济南鹰航学校品牌文化研究中心取得联系,决定以“合欢树”为切入点,取“合”,“合作”、“包容”、“和(合)谐”之意,暗合“家和万事兴”。取“欢”,“快乐”、“幸福”之意。从理念、行为、视觉、环境、媒介、校本课程六个方面打造我们的“合欢”文化。
(2)打造书香校园
● 推荐书目,开设阅读课;
● 建设班级图书角,开放图书阅览室; ● 晨诵午读,课外自读,提供读书时间; ● 举办读书节,激励读书。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我将以这次学习活动为契机,正视现状,理清思路,确定目标,强化落实,努力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4-11-9
第三篇:科研兴校
科研兴校调研材料
一、科研兴校的理念系统
1、如何理解“科研兴校”
“科研兴校”是“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小学的必然要求。科研兴校的含义就是在专家引领下,通过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素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其中,科研是手段,兴校是目的和结果。因此,科研兴校绝对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是需要校长带领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的科研活动,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一种战略。
2、校长是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的核心人物
我校一直把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校长担任科研兴校领导小组组长。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一是校长亲自抓科研,主持制定科研规划和重大决策;二是主动参与科研实践,承担重点课题研究;三是组织班子合力抓,带动下级层层落实。
3、课题研究是科研兴校的主要途径
课题研究是科研兴校的主要途径,课题研究是科研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没有课题就谈不上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我校近几年有二十余项省、市级课题结题,其中省重点课题一项。今年我校又有两项市级课题准备申请结题。
二、科研兴校的决策系统
第四篇: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
科研兴校 质量立校 特色强校
——— 记2010年全市先进学校文县城关中学
本报记者 李文霞
文县城关中学是县城一所独立初级中学,创建于1984年。近年来,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以事业统一思想,以创新谋求发展,以质量赢得信誉,以特色打造品牌”的办学理念,全方位地打造育人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文县城关中学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县平安校园”、“市科技创新大赛先进学校”、县级“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自2004年—2010年,城关中学在历年中考成绩评比中各项指标皆名列全县第一,校长责任书考核均获独立初中组第一,并获得奖牌。目前,文县城关中学已形成“体制改革已推行,教研教改出成果,队伍建设正规化,教学质量稳步升”的办学特色。坚持科研兴校 向管理要质量
一、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促进全面发展。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有计划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了学习和践行“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学习教育法规及上级重要文件,坚持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教师在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位党员,一面旗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带好头,当好排头兵。
二、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亲临教学一线。文县城关中学特别重视领导班子建设,重视班子成员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学校办学条件差、场地小、学生多、教师少、设备简陋。为了克服困难,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首先从领导班子抓起,要求每一位成员,必须是教学的一把好手,从校长到中层干部,都必须亲临教学一线,研究教育教学,率先垂范,成为榜样,成为真正的领导核心。
三、坚持科研兴校,争当教育教学研究的排头兵。自2004年以来,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教师学术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34篇,学术论文获奖(省级10人次,市级21人次),辅导学生获奖(国家级5人次,省级15人次,市级32人次),名列全县初级中学之首。
四、培养一支作风硬、素质高、专业强的教师队伍。学校把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思想教育与竞争激励机制相结合,不断提高用于对教育教学的奖励基金比例,让能者上庸者下,逐步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学校爱岗敬业的行为蔚然成风。学校还逐年加大投入,通过不同形式、不同途径的学习与培训,如报告讲座、参观、研讨、进修、自学、结对子、评比、竞赛等,学理论,学法规,学知识,学方法,学技术,从而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师德修养,增强法制意识,更新业务知识,改进手段方法,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了一支作风硬、素质高、专业强的教师队伍。
加强制度建设 丰富校园文化
一、加强制度建设。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文县城关中学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制定各部门岗位职责及相应考核条例,实施目标管理,形成“全程管理,分权赋职”的管理机制,发挥“高效管理,优质服务”的管理功能,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诸如《城关中学教职工考核奖惩细则》、《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评估细则》、《党员学习考核制度》、《教职工学习考核制度》、《教师政治学习制度》、《班主任培训制度》、《“师表工程”实施意见》、《精神文明实施规划》等。经过不断建立健全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德育常规、教学常规,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评价机制,奖罚分明,使学校的工作既有章可循,又有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张弛有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了进一步净化教书育人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学校立足实际,充分利用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充分挖掘传统美德,开展了以《弟子规》为主的学习、背诵、演讲、讨论、实践活动,以“感恩”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了“一月一事”系列主题活动,立足校园实际,结合校园文化走向,把握时代脉搏,适时恰当确立活动主题,确保学校与时俱进,朝健康的方向发展。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弘扬正气,传承文明。通过张贴名人名言字画,美化校园环境,开展手抄报比赛,宣传好人好事等方式构建校园文化长廊,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办了校报———《晨光》,以校报为阵地,介绍最新教育教学思想,及时报道校园大事,宣传校园先进个人、集体事迹,展示教师最新教研成果和教学业绩,抒发师生人生理想,形成了文县城关中学师生独特的精神内涵,成为学校前进的精神动力。
提升整体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自2004年—2010年,文县城关中学在历年的中考成绩评比中各项指标皆名列全县第一,校长责任书验收均获独立初中组第一,并连续六年获得奖牌。
一、坚持“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质量”的教学思想。文县城关中学集中力量,立足实际,认真研究,扎实开展了校本教研工作,编写了校本教材—《文县城关中学感恩教育读本》;申报并获批了省级教研课题“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已完成课题,正等待省上评审鉴定。学校以教研课题为龙头,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研水平,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迈上了科学化的快车道。
二、积极推行新课改。学校全面推广、深入实践“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体现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新课改理念,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的现状,充分发挥了两个“主导”作用,教学效果显著。
三、教师注重行动研究。学校鼓励教师进一步强化七种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公仆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和谐意识、奉献意识。积极引导、提倡、鼓励教师注重行动研究,并认真撰写教学论文、心得体会、教育随笔等,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高理论修养,更新观念,优化教育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自2004年至今,学校教师学术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34篇,学术论文获奖省级10人次,市级21人次。教研结硕果,质量创第一。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学校通过创建书画展览室,成立兴趣活动小组,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演讲比赛、才艺展示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近几年来,文县城关中学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书信大赛、以及各科知识竞赛中已有200人获奖,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和教学大纲。“5·12”大地震后,在场地受限,教学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学校克服了重重困难,仍然开齐上足课程课时,保证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注重常规管理,养成教育,以常规为本,落实取胜。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方节约经费 改善办学条件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多方节约经费。用节约的资金购置了50台电脑,建立了一间电教室,实现了教学的网络化,填补了学校的一项空白。增添办公设施和课桌凳400多套。硬化了一处3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在楼道门厅、教室悬挂张贴名人画像、警示牌约近100张(幅、块)。建立图书室一个,藏书达1万册。今后,他们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城关中学的发展和壮大创造一个新的空间,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五篇:科研兴校,人人有责
科研兴校,人人有责
疏附县第二中学
袁崇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所学校健康发展的“源头活水”是什么?
教师!!
众多学校的成长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名师出高徒,名师助产名校。名师又从哪里来?答案是——教学研究。
一、教科研是培养教师的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思想修养;具备出色的班级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必须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很强的合作能力。我们知道教师的这些素质是从教学实践中逐步累积的,而一个只会教书的老师,无论教学水平有多高,永远成不了名师。只有具备前面所述的综合素质的老师,才能成为真正的名师。而培养这些综合素质的最主要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教科研。
(一)教科研,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法宝。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真有点“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的味道。形势逼人,一个不爱学习,不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艺术的教师,是会很快落伍,甚至被淘汰出局的。再看看我们身边的教师,的确还大量存在“一本教参打天下”的情况,难怪很多有良知的专家学者大声疾呼:教师,请走进书斋,去读读书吧!这绝非专家学者们的杞人忧天,从小处说教师读书关乎教师的成长成熟,从大处说关乎我们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进而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所以,世界上各国的政治家们早在80年代知识经济才露端倪的时候,就站在历史、未来的高度。倡议全民读书,终身学习。再说,人都是有惰性的,经过高中三年的苦读,大学几年的散读,或者在教学岗位上摸爬滚打多年的教师,在一个充满功利、享乐、喧嚣 的社会背景中是没有多少人愿意独坐家中或办公室,静下心来捧读书本的。因此,学校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是一种极有效的促使教师读书学习的方法,一个小课题,少说会促使教师去读一二本相关书籍。有的大课题会促使研究者去读十本,二十本或者更多的书。比如,我校2010申报成功的自治区级的四个德育课题,初步统计会涉及几十本课外书籍,每个参研人员要出色完成自己研究的部分,会被迫去读几本甚或几十本书。教科研把教师引进书斋。党中央高屋建瓴,提出要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那我们就先从学校做起,从教师做起,一个学习型学校自然会辐射到社会上,进而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二)教科研,教师的速成学校。
自大学扩招以来,很多地方的高中在校生人数直线上升,教学班暴增,大量年轻教师直接进入初、高中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比例增大,这很自然影响到教学及管理的质量,因而,必须把培养教师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而搞好教科研工作是教师速成的捷径,第一、德育研究,强力打造一个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高尚道德情操以及职业道德的班主任队伍,打造一支政治上过硬的教师队伍。
2008年下期,我校开始执行新课改,全校教师深刻理解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更加注重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研究并强化学校的德育工作。特别是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事件爆发之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德育研究活动:一是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新疆今昔”等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维两反”“四清楚、四掌握”等分阶段理论学习,三是少数民族与汉族教师结对子联谊活动,四是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评比,五是每期举行一次德育论文征文评比,六是编写德育校本教材,七是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八是新形势下团队工作的方法研究,九是德育课题研究,十是学科中的德育渗透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活动,促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这对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建设一支政治思想上过硬的教师队伍的保证。几年来,我校教师在政治思想面貌上有了很大改观,得到了社会、家长、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第二、搞好教学常规研究工作,培养青年教师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通过“说课”研究,培养青年教师解读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的能力。说课与讲课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说课侧重于阐释理论、教学构想,预设自己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这对提高各学科教师认真分析理解学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对某个考点的诠释,教学内容在教材编排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相关知识点的关系,把握教学重难点等方面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通过评审教案活动,督促青年教师认真备课,认真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不断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我校每期举行一次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找出问题,发扬优点,鼓励创新,培养新人,奖励进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赛课活动,提高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实践出真知,让青年教师参与到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实践活动课的竞赛中。让他们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通过学生作业的检查评比,促使青年教师根据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认真去研究练习的设计,认真评改作业。近年来,我们根据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推行青年教师“五个一”工程(每期举行一次普通话大赛,一次硬笔、粉笔书法大赛,一次公开课大赛,一次课件设计大赛,一次教学案例设计大赛),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才。
(三)搞好校本研究,促使教师从“匠人”向“研究型”教师过度。校本研究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摇篮。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理念,就是要把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推向既重视教学又重视教学研究。促使教师从“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转变。校本研究内容广泛,针对性、延伸性、开拓性极强,给每位教师一片自由发挥创造的广阔空间。每一位真正热爱教书,喜欢研究的教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在教学这方神圣的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身手。
集体备课,博采众长。“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学校应根据教师的情况,规划建设好集体备课组,让教师去讨论,去争论,去决定每一堂课,一章节或一模块的课程目标,达成目标的手段,教学过程的安排,练习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拓展,实践活动的安排等。在浓厚自由的学术氛围中,教师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教学艺术,专业素质等。我校初中部设立了语文、英语、数学、政史地、理化生、艺术各一个集体备课组,高中部语文、英语、数学分年级设立备课组,政史地、理化生各设一个备课组,另外全校设立了一个信息技术备课组。每周星期
二、星期四下午分别是文科和理科组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备课组按教研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各备课组展开“同课异构”和“一本多构”研究。大多数教师在这片沃土中迅速成长,潘传国老师三年来撰写了6篇获国家级一等奖的论文,不少老师的论文也在省、地教育部门每年的征文中获得各种级别的奖励。
“三级”讲座,锻造教师的理论素养。请专家到学校举办讲座,从宏观到微观解读新课程标准及理念,现场指导教师的教学研究,开拓教师的视野。09年,我校请自治区德育研究室专家彭瑞华老师作了“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后又请喀什地区李华老师专题讲析新课改精神。还请了喀什地区多位专家到我校指导课堂教学。同时,我们请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在全校或者教研组开办讲座。探讨本校管理或者学科教学的问题,不断培养教师的研究兴趣,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课题研究,打造学科骨干队伍,培养教学的生力军。3--5人组建一个小课题研究组,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科及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校本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申报地、省、国家级课题。借助专家学者的智慧,提升研究水平。此外,开展各种性质的赛课活动;成立社团、兴趣活动小组;参加各种竞赛;撰写校本教材等。发动所有教职工参与到教学管理及研究中来,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的局面,使学校充满浓郁的学术氛围,形成浓厚的文化气氛。打造出一支能吃苦,能干事,有个性、有特点的教师队伍。
二、教科研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科研既是培养教师最有效的手段,又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途径。一个魏书生兴了一所学校,兴了一大片学校,也兴了一个地方的教育事业。名师与名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我校在短短的四年中,把教科研作为抓手,培养出了一支政治思想上过硬,作风顽强,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使疏附县二中在社会上声名鹊起,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2010-4